伦敦金融城-弹丸之地的世界雄心_第1页
伦敦金融城-弹丸之地的世界雄心_第2页
伦敦金融城-弹丸之地的世界雄心_第3页
伦敦金融城-弹丸之地的世界雄心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伦敦金融城:弹丸之地的世界雄心老谋深算的伦敦金融城把目光投向锋芒初露的人民币, 同时越来 越多的华人进入金融城工作,小说曾国藩还成为金融城华人的励 志读本。在伦敦著名的圣保罗大教堂东侧,有一块被称为“一平方英里” (Square Mile )的地方。这里楼群密布,街道狭窄,聚集着数以百 计的跨国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这就是著名的伦敦金融城。国家主席10月份访问英国期间还专程去了伦敦金融城,并发表 主题演讲。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英国的综合国力虽然已经远远落 后于美国,但伦敦金融城仍然是与纽约并重的世界金融中心, 在部分 排行榜上甚至还超过纽约。今天,老谋深算的金融城又把目光投向锋芒初露的人民币,

2、同时越来越多的华人进入金融城工作,小说曾国藩还成为金融城华人 的励志读本。金融城为什么总能敏锐地把握历史契机, 一次又一次占据世界金 融之巅?华人在金融城的奋斗故事又是怎样的?一平方英里的繁华与风姿伦敦金融城为何被称作英国经济的“心脏”?通过一组数据,我们或许可以感受到这种说法有多么贴切: 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银 行贷款来源之一,跨国贷款占全球总额的 19%居世界之首;这里同 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市场,日均外汇交易约2.5万亿美元,占世 界41愉额;这里也拥有世界顶尖的国际保险市场、最古老的证券交 易所与黄金市场。小小的“一平方英里”为何能释放如此巨大的能量?这一点,其实应该从伦敦金融城的

3、“辉煌历史”说起。 伦敦金融城政府是英国最 古老的地方政府,其根源可追溯至中世纪时代。即便是英国议会也是 基于金融城的政务议事厅发展而来的,因此金融城政务议事厅又被称 作“议会之母”。早在1066年诺曼底人征服英格兰之前,伦敦金融 城一带的市民就已经享有各种公民权。由于在贸易和财富方面的重要 性,伦敦金融城成为英国第一个有自主权的地方政府。虽然身处“大伦敦”圈子之内,但伦敦金融城与“大伦敦”却保 持着一种既独立又合作的关系。举例来说,伦敦金融城拥有自己的一 套市政、警察和司法机构。伦敦金融城也拥有自己的市长,这个荣誉 职务每年均是通过选举产生。市长的职责是代表英国政府向世界宣传 英国的金融服务

4、,并接待来访的各国政要,在出访海外时,其级别相 当于英国内阁部长。目前伦敦金融城的市长叶雅伦是在 2014年11月 7日正式上任的,他已经是伦敦金融城历史上第 687任市长。今天,每一个到英伦的人,都会到伦敦金融城一游,见识一下“一 平方英里”弹丸之地的繁华与风姿。在金融领域,伦敦金融城在人才、 商业环境、市场准入、基础设施和总体竞争力5个方面,均高于纽约。 但是很少有人问过:大英帝国早已衰落,而伦敦金融城为何至今仍把 持着“十大全球金融中心之首”的地位, 每天数千亿美元计的资金和外汇在这里虎虎生风地流动?英国的衰落和伦敦金融城的兴盛之间, 诠释着体制的秘密及神奇 能量。按照英国王室宪章的规定

5、,即使英国女王想进城,也必须事先 征得伦敦金融城市长的同意。伦敦金融城可谓名副其实的“城中城”。独特体制创造商业奇迹伦敦金融城强大的世界凝聚力,在于其独特的体制安排:远离政 治,靠近企业;超脱于政党纷争,专注于经济规律。就连其自治政府 的名称,都带有公司色彩,直译成中文就是“伦敦金融城公司”(也 有人译作“伦敦市法团”,意思是法人团体)。把经济规律作为管理 宝典的伦敦金融城,能够满足各行各业、各种肤色人的需求,因而吸 引着全球各地的专业人才和投资资本,实现了高度的国际化。金融危机爆发后,纽约的华尔街在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摇摆, 至 今在打政治牌。而伦敦金融城则专注于如何走出危机, 现在已成为拉

6、动英国经济恢复的力量。金融城的管理者,包括市长和市政官员,既不是政治家,也不是 公务员,而是商业精英和行会代表。只有经过商场的多年打拼,经过 一系列公开推荐和选举后,方可走上伦敦金融城的“领导岗位”。于是,金融城体制的独特性也便呈现出来,不很关心国家政治, 也不介入政党活动,其主要目标是为各种国际商务活动服务, 通过法 律修订和政策调整创造最佳经商环境。 可以说,金融城自治政府更像 一个国际性金融公会,市长可以代表整个英国,在海内外宣扬金融城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性,并听取世界各地对金融城的改进要求。伦敦金融城的体制框架数世纪以来没有多少改变,依然遵循着 约翰国王大宪章的规定,但其服务内容却

7、在不断变化,持续地提 升自身在创新、开放、灵活、高效方面的声誉。在世界上,伦敦金融城是为数不多的保持市政部门和行业协会密 切联系的地方。商业行业公会对市政的参与,提升了政府决策的时效 性和针对性,确保市政官员是具有专业能力的“行家”,但同时,金 融城市政委员会对商业行业公会负责人也有提名权,反过来保证了行 业协会与政府间的合作关系。金融城华人的生存之道仅仅几年前,走在伦敦金融城街头,还很难发现一张中国面孔。 可是今天,一些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和在英国长大的华裔开始频繁 穿梭在这个“一平方英里”的世界金融大舞台上。许多在英国的中国年轻人,把跨入伦敦金融城作为自己的职业最 高目标。伦敦金融城的大批

8、从业人员来自外国,且不限于欧盟,而是 来自世界各地。来自中国的年轻人已经显示出了很强的竞争力,他们都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思维敏捷,英语流利,他们来伦敦金融城进 修、学习和工作,是为了探索中国未来的金融发展之道。大多数中国人在伦敦金融城从事分析研究工作, 比如设计交易模 型和风险管理模型,可以说是为前方交易员提供武器。 这源于许多中 国留学生出自数学、物理等专业。作为台面人物,投资银行家在这里当然最为体面,他们的主要任 务是筹措资金或是帮助公司从事购并业务,不过很多交易却是在饭桌 或是高尔夫场上完成的。受限于文化背景和语言要求,华人投资银行 家在伦敦金融城的发展并不容易。当然,从事财务顾问、律师

9、、会计 师、人力资源顾问、信息管理顾问等职务的并不在少数。这里毕竟是世界金融的枢纽和心脏, 在这里上班,想要不被黑压 压的一片西装所淹没,经常加班到深夜,甚至周末也常耗在办公室里 的工作状态便成了许多中国人的必经之路。 金融和象牙塔不同,和人 打交道并不比和数字打交道轻松。 因此,许多中国人总结了四大保护 法则:一、每天工作时间不能少于10至11个小时;二、有时刻意加 班加点,在公司树立工作刻苦的形象;三、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世 故老练地处事待人;四、在八小时内工作务必表现出游刃有余的样子, 否则别人认为你能力有限,不能胜任更大强度的工作。在冷酷的金融 界,只有你自己才是保护神。曾国藩是一些金融城中国从业者所 推崇的读物,他们特别欣赏的是,曾国藩勒紧裤腰囤积军饷,留住人 才,成就了一代功勋。伦敦金鬲城第679任市长史达德上任选择的口号是:“伦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