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1到6章答案资料_第1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1到6章答案资料_第2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1到6章答案资料_第3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1到6章答案资料_第4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1到6章答案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机械制造工艺考试救星该文档由1200110224提供,仅供参考 (以下为要考的题目)1- 11在图1-30中,注有加工符号的表面为待加工表面,试分别确定应限制的自由度。精品文档b)觸尺刖一覩瑙諒规啡动 籬尺中一馳跑铀; 碗去臟通団卜瞰平一制J&帧煤址孔杞臨口辰宜塞乜:艄盘】5L-LtR寸】耕1百味门 乞i卍一巧;-;.- 械応槽库彌平疔唱喘辽工期支一哦牝莊:坯 予C吩去d胆和目3SMR乩 h. JjffilUTtta' 吟已与巻!SR度一甲耳馭菇, 駆与厕疗一WI她:l颐严阳汀沐灯 乓谀口一鈿爭啦;1 Wl证收一电:肿E脱:1 - 31中6种定位方案所限1- 12根据六

2、点定位原理,试用总体分析法和分件分析分析法,分别分析图 制的自由度,并分析是否有欠定位和过定位,其过定位是否允许?針 怎侔万析i打-爪h屮刖辺瓷一Wil X YZ Y X井弹廿析池:二肌卩2:网迄时妙 一y f亍两齐赴旧制五G自由盛 X Y z Y Z无11足位,Xift出 总悴甘析甬石制辄辭Y ZY Z如1 Mi血前阳虹囱坝胡彳y 2IWB顶尖总悴分折山 刑h顶处 XYZY Z甘件分析沐;tus尖關制XY2浮动肩顶尘岷制XY两署一起曜制五个自由度无过定世.火定也o种杵玄罠限仪】卅関个山嗖: yz y 2 Wj后J斛:限制列咁児头五牛I'll侦:X Y7 Y ZA;过疋齿.,乂宙忖曲常

3、 晶牛自血厦 XYZ Y Z无址建規火企吐廿体甘乐Jtt曲三节3»fh 加三怕由抵症Y X后几丹、圭爭堪勺:牙£ 晴王褂區制:F并阳胃l?vr自由反.无过血无田定氓-门二"*日底快;;骚和*介自耳罢X YZ Y Z X* 士区却松;M勺赴卓俎工俚引 i Z X Z-右泗v母咲乐电.y ;芍前吕甘电块sa合屋刮:y 无谊定垃”无矢定乜2-80a、b、c所示误差是什么原因,分别可采2- 4在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工件车削细长轴时,出现图用什么办法来减少或消除?答:a)主要原因是工件在切削力作用下弯曲变形, 产生鼓形圆柱度误差。主要采用提高工件刚度的方法减小 这类误差,例如

4、采用中心架或者跟刀架,减小切削力的作 用点到支承之间的距离,以增大工件在切削时的刚度。b)主要原因是机床在切削力作用下变形,产生马鞍 形的圆柱度误差。主要采用提高机床部件刚度的方法减小 这类误差,例如加工中采用支撑套,增大机床的刚度。c)主要原因是机床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造成的误差。主要采用减小导轨对主轴回转轴线的平行度误差来减小这类误差,或者采用校正装置补偿该误差产生的影响。2- 5试分析在转塔车床上将车刀垂直安装加工外圆时,影响直径误差的因素中,导轨在垂直面内和水 平面内的弯曲,哪个影响大?与卧式车床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2-8设已知一工艺系统的误差复映系数为答:D:工件直径; Dy

5、, Dz工件直径误差; y:导轨在水平面内的弯曲; z:导轨在垂直面内的弯曲;车刀垂直安装时误差的敏感方向在垂直方向。因此导轨在垂直面内的弯曲对工件直径误差的影响较大车刀垂直安装:z方向为误差敏感方向在卧式车床中:y方向为误差敏感方向0.25,工件在本工序前有圆度误差0.45mm,若本工序形状解:已知 gm,为保证工序形状精度规定允差0.01mm,则:0.010.450.02由于每进给一次,误差复映系数为:0°.25"n 3 时, 0.016 0.02因此至少进给3次方能使形状精度合格。3- 10横磨工件时(图3 83),设横向磨削力Fy=100N,主轴箱刚度Ktj=500

6、0N / mm,尾座刚度Ftj = 300求加工后工件的锥度。答:设主轴箱支反力为Ftj,尾座支反力为Fwz100Fy33.33NYtj= Ktj33.3350000.006mm精度规定允差0.01mm,问至少进给几次方能使形状精度合格?200Fwz66.67F -00 Fy 66.67N Y K70000.016mmFwz = 300Ywz = K wz 4000Ywz Ytj 20.0160.00621零件锥度为:L30015003- 5采用粒度为36号的砂轮磨削钢件外圆,其表面粗糙度要求为;在相同的磨削用量下,采用粒度为60号的砂轮可以使,这是为什么?答:砂轮的粒度越大,则砂轮的磨粒尺寸

7、和磨粒间距就越小,在相同磨削条件下参与磨削的磨粒就越 多,工件表面单位面积上刻痕越多,磨削表面的粗糙度值越小。3-6为什么提高砂轮高速能减小磨削表面的粗糙度数值,而提高工件速度却得到相反结果。答:砂轮的速度越高,单位时间内通过被磨表面的磨粒数就越多,因而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值就越小。 砂轮速度越高,工件材料来不及形变,表层金属的属性变形减小,磨削表面的粗糙度值将明显减小。工件速度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刚好与砂轮速度的影响相反,增大工件速度时,单位时间内通过被磨表面 的磨粒数减小,表面粗糙度值将增大。工件速度增加,塑性变形增加,表面粗糙度值将增大。3-19试解释磨削淬火钢件,磨削表面层的应力状态与磨削深度

8、的实验曲线。答:淬火钢件表面为马氏体。当磨削量很小时,温度影响很小,更没有金相组织变化,主要是冷态塑 性变形的影响,故表面产生浅而小的残余压应力;当磨削量开始增大时,热塑性变形起了主导作用,表面 产生很浅的残余拉应力;随着磨削量的增大,磨削热量导致钢件表面金相组织发生变化,表面淬火层的马 氏体开始回火变为珠光体,密度增大体积减小,导致残余拉应力继续增大;随着磨削量的增加,表面热量 增加,工件表面层温度超过相变温度,如果这时有充分的切削液,则表面层将急冷形成二次淬火马氏体, 表面产生了一薄层一次淬火层,下层是回火组织,导致表面残余压应力减小,直至产生表面的压应力。4-11图1 96所示小轴系大量

9、生产,毛坯为热轧棒料,经过粗车、精 车、淬火、粗磨、精磨后达到图纸要求。现给出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及 工序尺寸公差如表1-27。毛坯的尺寸公差为土 1.5m m。试计算工序尺 寸,标注工序尺寸公差,计算精磨工序的最大余量和最小余量。丄睜-芻赫上序甩寸茲.藝M工尺:储塗O 10ooii询0?.恥fll®0 40OOAi101 0(3 J1 10io ro也车A OU艸1疔。黑訓I毛旺tl 5CiT W6±1 5 -><>35±1.5答:列表解:注:毛坯尺寸圆整为35;精磨工序的最大余量为(0.1+0.013) /2=0.0565mm,精磨工序的最小余量

10、为(0.1-0.033) /2=0.0335mm精品文档4-12欲在某工件上加工C 72.50.03 mm孔,其材料为45钢,加工工序为:扩孔;粗镗孔;半精镗、精镗孔;精磨孔。已知各工序尺寸及公差如下:精磨一C 72.5)0.03 mm ;精镗一C 71.80.046 mm ;半精镗一C 70.5°.19 mm ;粗镗一C 68°.3 mm ;扩孔一C 64°.46 mm ;模锻孔一C mm。精品文档试计算各工序加工余量及余量公差。 答:列表解:1卢呂t-:.丄Rrj-舍豆工佇何尺寸如丄尺寸確芒or0 upO 031弓01 wO 04<v71 U0 4孝O

11、町70闻4O.7fiO 3esX研3S3 -IoO.-I6CM严J<9曲0工余量公差=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上道工序尺寸公差4- 14 在图 1 97 所示工件中,L i=7O.0).(02(5 mm , L2=6O°o.o25 mm , L3=2Oo°.15mm , L3 不便直接测量,试重新给出测量尺寸,并标注该测量尺寸的公差。答:作尺寸链图,L3为圭寸闭环,Lx、L2为增环,Li为减环。列表解:7ZZ7/A£祢尺寸KI乓 t ?)+0-10O600-0 02"0703U+0 025丄事(厶1 )20+0.1 5X、解得Lx= 3000.10 (测

12、量尺寸)。精品文档4-14图4-74为某零件的一个视图,图中槽深为0 35° mm,该尺寸不便直接测量,为检验槽深是否合格,可直接测量哪些尺寸?试标出它们的尺寸及公差。2精品文档比|090-2 !Li、L3 (待求)为减环。列表解:公称尺寸ESEIL2450-0.05L同0+0.025-0.025L1300-0.025L 3 (待求):10+0.275+0.1L05+0.30丄2、L同为增环,l-9«1-Z1 W答:(1)若测量L3,画尺寸链图,L0为封闭环测量尺寸L3=10 0.275公称尺寸ESEIL2900-0.1L4 (待求):85+0.3+0.1L05+0.30(

13、2)若测量L4,画尺寸链图,L0为封闭环,L2为增环,L4为减环。列表解:测量尺寸L4=85 0.35-11设有一轴、孔配合,若轴的尺寸为C 80).i0 mm,孔的尺寸为C 8.20 mm,试用完全互换法和大数互换法装配,分别计算其封闭环公称尺寸、公差和分布位置。答:装配尺寸链如图。A0为轴和孔装配后的间隙,封闭环;A1轴,减环;A2孔,增环(1)完全互换法A0=A2 -A仁80-80=0T0l=T1+T2=0.1+0.2=0.3mm封闭环中间偏差0.1( 0.05)0.15mm封闭环上偏差ES0封闭环下偏差EI0Tel2T0100.15 0.15 0.3mm0.15 0.15 0mm精品文

14、档0 3A0= 00 . mm,装配后间隙100%在A0范围内列表法解:公称尺寸ESEIAi-80+0.10A280+0.20A00+0.30在正态分布下取值时,装配后间隙在 T0q范围内的概率为 99.73%,仅有0.27%故:A3=0 0 0.3 mmA0=0T0q=Ti2T22.0.12 0.220.224mm封闭环中间偏差0210.1(0.05)0.15mm封闭环上偏差ES。0T0q20.150.1120.262mm封闭环下偏差EI00T0q20.150.1120.038mm(2)大数互换法A0= 00.2620.038mm,T0q6的装配结果超出 T0q,成为废品。5- 12习團乩4

15、教材习題习6-4所示为乍床尾座奁筒装配图, 畀组威零件的尺寸注在图上,试分别用左全互换法關大數 互擁法(假设各环接近正态分布)计算装配后蠟母衣顶啜 秀简内的軸向雷动量。解,2建立尺寸徒(圏G,共中尺寸九是问接保证的. 因而显封闭加 尺寸禹是籍环,尺寸山利As是减环。2) 极值法rtl抚寸粧基术抚寸11算公比 A,)=A j-U2+A s)=小 市偏差计算眩式二前如=0.1( 0.1(). I )=0,3;£/=-0-«W)=0:故肴: = 0 =0J5±O45f即轴向宦动量为00卫3) 槪卒法:假设齐环接近心态分布公蟄 7> Ji/*可探=如0.卩=073平

16、购尺寸土 Aum=A1M -(AAiU)=6O-(56.+2)A5故育:= 0.15 土O.DS65 .即釉向直动呈为00615 -U.2365精品文档计算协调环的公差和极限偏差:5-14减速器中某轴上的零件的尺寸为A仁40mm , A2=36mm , A3=4mm,要求装配后齿轮轴向间隙A0=?.?nm,结构如图5-43所示。试用极值法和统计法分别确定A1, A2,A3的公差及分布位置。解:尺寸链如上图所示,A0为封闭环,A1为增环,A2和A3为减环,封闭环公称尺寸A0=0(1 )采用极值法求解(尺寸链反计算问题)根据第二版教材P231,按等公差原则进行初步分配,根据式(5-4): Tavi

17、 = To/m所以,Tav仁 T0/3=0.15/3=0.05由于A3为垫圈,便于加工,取A3为协调环。根据加工的难易程度,取T仁T2=0.062,则T3=0.026,基本为IT9级精度。A2为外尺寸,按基轴制确定极限偏差, 则A2 = 36°0.062 mm,A1为内尺寸,按基孔制确定极限偏差, 则 = 40 00.062 mm。T3=T0 -T1 -T2=0.15-0.062-0.062=0.026mm。由于:ES0=ES1-(EI2+EI3),所以:EI3=ES1-EI2-ES0=0.062-(-0.062)-0.25=-0.126由于:EI0=EI1 -(ES2+ES3),

18、所以:ES3=EI1 -ES2-EI0=0-0-0.1= - 0.1所以:A3 = 4-0.126 mm。(2)采用大数互换法(统计法)求解:P235 式(5-17)假定工艺过程稳定,各组成环和封闭环均符合正态分布,根据第二版教材刼=黑=晋=0.0866mm选取A1为协调环,按IT11级精度,取T2=0.12mm , T3=0.06mm,由于A2 , A3均为外尺寸,均按基 轴制选择极限偏差,则 A2 = 36°0.12 mm , A3 = 4°0.06 mm。确定各已知环的中间偏差: 0=0.175mm 2=0.06mm , 3=0.03mm计算协调环的公差:T1 = &

19、quot;T - T? - T# = V0.1- 0.122- 0.062 = 0.067 mm计算协调环中间偏差:由于: 0=-( 2+A 3)所以 = 0+A 2+A 3=0.175+Q.06)+(-0.03)=0.085mm。 计算协调环的上下偏差:ES1=X 1+T1/2=0.085+0.067/2=0.1185mmEI1= -T1/2=0.085 -0.067/2=0.0515mm所以,协调环A1的尺寸为:A1 = 40+0.1515 mm。由此可以看出,采用统计法进行尺寸链的反计算,可以增大组成环的公差,降低加工精度等级。0 41A00 0.05mm。已知各组成此外,尺寸链的反计算

20、结果是不唯一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5-15如图5-44所示轴类部件,为保证弹性挡圈顺利装入,要求保持轴向间隙环的基本尺寸 A=32.5mm, A=35mm A3=2.5mmb试用极值法和统计法分别确定各组成零件的上下偏差。解:a)圭寸闭环A)=00.410.05 mm,封闭环公差0.410.050.36。A是增环,A、A是减环,21 ,131圭寸闭环基本尺寸为:mA iA A2 A A 35 32.5 2.5 0i 1由计算可知,各组成环基本尺寸无误。2)确定各组成环公差和极限偏差计算各组成环平均极值公差TaviTo 晋 0.12mmI il m3i 1以平均极值公差为基础,根据各组成环尺

21、寸、零件加工难易程度,确定各组成环公差。A3为一挡圈,易于加工和测量,故选A3为协调环。其余各组成环根据其尺寸和加工难易程度选择公差为:T1 0.12mm,T20.16mm,各组成环公差等级约为IT9。0 16A2为内尺寸按基孔制(H)确定其极限偏差:A2 350. ,A为外尺寸按基轴制(h)确定其极限偏差:A132.500.12。封闭环的中间偏差0为0各组成环的中间偏差分别为ES。EI。20.410.0520.23mm10.06mm, 20.08mm3)计算协调环极值公差和极限偏差协调环A的极值公差为:T3 T0 (T1 T2)0.36 0.12 0.160.08协调环 A的中间偏差为:m3

22、 i i 2010.08 0.23 ( 0.06)0.09i 1协调环A的极限偏差ES3、EI3分别为:2.50.050.13 mmt30.08ES33二0.090.0522t30.08EI330.090.1322所以,协调环A3的尺寸和极限偏差为最后可得各组成环尺寸和极限偏差为Ai325 o.i2,A235严b)统计法2)确定各组成环公差和极限偏差认为该产品在大批量生产条件下,工艺过程稳定,各组成环尺寸趋近正态分布,kgki1,eo e 0,则各组成环平均平方公差为T。 0.36 0.36 ,m 31.7320.21A2为一轴类零件,较其他零件相比较难加工,现选择较难加工零件 A2为协调环.

23、以平均平方公差为基 础,参考各零件尺寸和加工难易程度,从严选取各组成环公差:Ti 0.24,T30.16mm,其公差等级约为IT12。由于 几,傀皆为外尺寸,其极限偏差按基轴制(h)确定,则:A132.500.24, A32.500.16各环中间偏差分别为:00.175, 10.12, 30.08mm,3)计算协调环公差和极限偏差:T2、T02 T12 T320.362 0.242 0.162 0.21 (只舍不进)协调环 A2 的中间偏差为:2013 0.175 0.12 0.080.025mm,协调环A2的上、下偏差ES? EI1分别为:ES22 丄丁20.025 丄 0.210.132

24、2EI2112尹0.025 0.2120.80350.130.80所以,协调环A2最后可得各组成环尺寸分别为:A132.500.24,A235 0.80, A32.500.166- 3图2 96a所示套筒零件上铳键槽,要保证尺寸540°.14mm及对称度。现有三种定位方案,分别如图b、c、d所示。试计算三种不同定位方案的定位误差,并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已知内孔与外圆的同轴度误差不大于 0.02mm)。答:方案(b):对尺寸54°0.14 ,对槽对称度,0題2-3图州 2-96Td位 不重合2 丄 1sin20.1- 010.02072 si n450方案(c):对尺寸54 0

25、0.14 ,定 位不重合指定边接触(上母线)心轴与内孔的最小间隙。1 _ 1不重合=一 Td =0.12 2(T心轴TD) e 1(0.02 0.03)20.01,式中TD为零件内孔公差,定 位 不重合=0085对槽对称度,位 不重合0方案(d):对尺寸5400.14,定位 不重合=0+0=0对槽对称度,方案(b)最优。11位 不重合 0+ Td =0.1 =0.05 0.03/30.01222-4图2 97所示齿轮坯,内孔和外圆已加工合格(d=80 °0.1 mm,D=35 0°.025 mm),现在插床上用调整法加工内键槽,要求保证尺寸H=38.5 00.2 mm。试分

26、析采用图示定位方法能否满足加工要求(要求定位误差不大于工件尺寸公差的1/3)?若不能满足,应如何改进?(忽略外圆与内孔的同轴度误差)答:位=710.1. 2 =0.0707,2sin2不重合=-Td = -2 20.0250.0125两者无关,定位 不重合=0.0832 0.2/3,定位方案不合理。用自定心V型块,或提高外圆或内孔的加工精度。【彩蛋】加工工艺过程:指采用金属切削工具或磨具来加工工件,使之达到所要求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和力学物理性能,成为合 格零件的生产过程。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安装:如果在一个工序中需要对工

27、件进行几次装夹,则每次装夹下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成为一个安装。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通过分度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床身变换加工位置,则把每一个加工位置上的安装内装内容 称为工位。工步: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得情况下所完成的工位内容。走刀:切削刀具在加工表面上切削一次所完成的工步。不完全定位:仅限制15个自由度。过定位:工件定位时,一个自由度同时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约束点所限制,称为过定位,或重复定位,也称之为定位干涉。 欠定位:在加工时根据被加工面的尺寸,形状和位置要求,应限制的自由度未被限制,即约束点不足。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定位:指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

28、占有正确的位置的过程。机械加工精度: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机械加工误差:指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几何参数对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误差敏感方向: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大的那个方向。试切法:通过试切一一测量加工尺寸一一调整刀具位置一一试切的反复过程来获得距离尺寸精度调整法: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广泛采用试切法预先调整好刀具对工件的相对位置,并在一批零件的加工过程中采用保持这 种相对位置不变来获得所需要的零件尺寸。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工艺文件,是一切有关生产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认真 贯彻的纪律性文件。加工经济精度:指在正常加工条件下所能保

29、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工序集中:使每个工序中包括尽可能多的工步内容,因而使总的工序数目减少,夹具的数目和工件安装次数也相应减少。工序分散: 将工艺路线中的工步内容分散,在更多的工序中去完成,因而每道工序的工步少,工艺路线长套件: 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构成的。组件: 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套件及零件构成的。部件: 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组件,套件和零件构成的。总装: 把零件和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的过程。完全互换装配法: 在全部产品中,装配时各组成不需挑选或改变其大小位置,装配后即能达到装配精度的要求。 选择装配法: 将尺寸链中组成环的公差放大到经济可行的程度,然后选择

30、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以保证装配精度的要求。 修配装配法: 是将尺寸链中各组成环按经济加工精度制造。装配时,通过改变尺寸链中某一预先确定的组成环尺寸的方法来 保证装配精度。调整装配法: 在装配时,用改变产品中可调整零件的相对位置或选用合适的调整件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 定位误差: 由于工件在夹具上定位不准确而引起的误差。基准位置误差: 由于工件的定位表面或夹具上的定位元件制作不准确引起的定位误差。 基准不重合误差: 由于工件的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定位误差。1、工件装夹有哪三种方法? 1.夹具中装夹; 2. 直接找正装夹; 3.划线找正装夹 2、工艺系统包括哪些内容? 机床,工件,夹具

31、,刀具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超精加工4、基准如何分类? 1. 设计基准 2. 工艺基准:工序,测量,装配,定位: (原有,附加) :(粗基准,精基准) 加工精度包括哪些内容? 1.尺寸精度 2. 形状精度 3. 位置精度 5、 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原始误差包括哪些内容? 原理误差定位误差调整误差刀具误差夹具误差机床主轴回转误差机 床导轨导向误差机床传动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刀具磨损测量误差工件残余应力引起的误差 6、工艺系统刚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机床变形、 工件变形) ? 1.切削力作用点位置变化引起的工件形状误差 2. 切削力大小 变化引起的加

32、工误差 3. 夹紧力和重力引起的加工误差 4. 传动力和惯性力对加工精度影响 7、 机床导轨的导向误差和主轴回转误差包括哪些内容?1. 导轨 主要包括导轨引起的刀具与工件在误差敏感方向的相对位移 误差2.主轴 径向圆跳动轴向圆跳动倾角摆动 8、 何谓“误差复映”现象?何谓误差复映系数?减少误差复映有哪些措施?由于工艺系统误差变形的变化,是毛坯误差部分反映到工件上 措施:增大走刀次数,增大工艺系统刚度,减小进给量,提高毛坯精度9、 机床传动链传动误差分析?减少传动链传动误差的措施?误差分析:即利用传动链末端元件的转角误差©来衡量措施:1传动链件数越少,传动链越短,©就越小,则

33、精度越高2.传动比i越小,尤其是首末两端传动比小, 3.由于传动件中末端件的误差影响最大,故应使其尽可能精确 4. 采用校正装置 10、 加工误差如何分类?哪些误差属于常值误差?哪些误差属于变值系统误差?哪些误差属于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常值系统误差 变值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常值系统误差:加工原理误差,机床,刀具,夹具的制造误差,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等引起的加工误差 变值系统误差:道具的磨损 ;刀具,夹具,机床等在热平衡前得热变形误差随机误差:毛坯误差的复印,定位误差,加紧误差,多次调整的误差,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误差11、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有哪些?1.误差预防技术:合理采用先进工艺与设备

34、直接减少原始误差 转移原始误差 均劣原始误差 均化原始误差 2. 误差补偿技术:在线检测 偶件自动配磨 积极控制起决定作用的误差因素 12、 加工表面几何形貌包括哪些内容?几何粗糙度,表面波纹度,纹理方向,表面缺陷 13、 表面层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括哪些内容? 1 .表面层金属的冷作硬化 2. 表面层金属的金相组织变形 3. 表面层金 属的残余应力 14、试分析影响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因素?粗糙值由: 切削残余面积的高度 主要因素:刀尖圆弧半径 主偏角 副偏角 进给量 次要因素:切削速度增大 适当选择切削液 适当增大刀具的前角 提高刀具的刃磨质量 15、试分析影响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35、? 1.几何因素:磨削用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2. 砂轮粒度和砂轮修整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2. 物理因素的影响:表面层金属的塑性变形:磨削用量 砂轮的选择 16、试分析影响切削加工表面冷作硬化的因素? 切削用量的影响 刀具几何形状的影响 加工材料性能的影响 17、何谓磨削回火烧伤?何谓磨削淬火烧伤?何谓磨削退火烧伤? 回火:如果磨削区的温度未超过淬火钢的相变温度, 但已超过马氏体的转变温度,工件表面金属的马氏体将转化为硬度较低的回火组织 淬火:如果磨削区的温度超过了相变温度, 再加上冷却液的冷却作用,表面金属会出现二次淬火马氏体组织,硬度比原来的马氏体高 ;在他的下层,因冷却较慢出现了 硬度比

36、原来的回火马氏体低的回火组织 退火: 如果磨削区的温度超过了相变温度 而磨削过程有没有冷却液, 表面金属将出 现退火组织,表面金属的硬度将会急剧下降 18、机械加工振动的防治 消除或减弱产生机械加工震动的条件; 改善工艺系统的动态特性 提高工艺系统的稳定性 采用各种 消振减振装置 19、简要叙述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工艺卡、工序卡的主要区别及应用场合。 工艺过程卡:采用普通加工方法的单件小批生产 机械加工工艺卡:中批生产 工序卡:大批大量生产类型要求有严密,细致的组织工作 *20 、粗基准选择原则?精基准选择原则? 粗基准:1.保证相互位置要求的原则; 2. 保证加工表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则;

37、 3.便于工件装夹的原则; 4.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精基准:1.基准重合原则; 2.统一基准原则; 3.互为基准原则;4. 自为基准原则; 5. 便于装夹原则 21、工艺顺序按排有哪些原则? 1.先加工基准面,再加工其他表面;2.一半情况下,先加工表面,后加工孔;3. 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 4. 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22、 如何划分加工阶段?划分加工阶段有哪些好处? 加工阶段划分:1.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精密光 整加工阶段 可以保证有充足的时间消除热变形和消除粗加工产生的残余应力, 使后续加工精度提高。 另外, 在粗加工阶 段发现毛坯有缺陷时就不

38、必进行下一加工阶段的加工,避免浪费。此外还可以合理的使用设备,低精度机床用于粗加工精密 机床专门用于精加工,以保持精密机床的精度水平;合理的安排人力资源,高技术工人专门从事精密超精密加工,这对保证 产品质量,提高工艺水平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23、 影响工序余量因素有哪些?1.上工序的尺寸公差 Ta; 2.上工序产生的表面粗糙度Ry和表面缺陷度深层 Ha; 3.上工序留下的空间误差 24、 工时定额的组成包括哪些内容?T定额=T单件时间+t准终时间/n件数25、提高生产率的工艺途径有哪些 1 .缩短基本时间; 2.减少辅助时间与基本时间重叠; 3.减少布置工作地时间; 4.减少准备 与终结时间

39、 26、 装配工艺规程主要的内容有哪些? 1 .分析产品图样,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方法; 2.拟定装配顺序,划分装配工序;3. 计算装配时间定额; 4. 确定各工序装配技术要求,质量检查方法和检查工具; 5. 确定装配零部件的输送方式及所需要的设 备和工具; 6. 选择和设计装配过程中所需的工具,夹具和专用设备 27、 机器结构的装配工艺性应考虑哪些内容?1.机器结构应能分成独立的装配单元; 2.减少装配时的修配和机械加工; 3. 机器结构应便于装配和拆卸 28、 装配精度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1 .相互位置精度; 2.相互运动精度; 3.相互配合精度 29、 查找装配尺寸链应注意哪些问题? 1 .装配尺寸链应进行必要的简化; 2.装配尺寸链组成的“一件一环” ; 3.装配尺寸链的“方向性”在同一装配结构中,在不同位置方向都有装配精度的要求时,应按不同方向监理装配尺寸链30、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哪些?各种方法的应用如何?1.互换法; 2.选择法; 3.修配法; 4.调整法31、 机床夹具的组成及功用? 机床夹具是在机床上装夹工件的一种装置 .其作用是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和刀具有一个正确位置 . 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 . 组成部分有 :1. 定位元件或装置 .2. 刀具导向元件或装置 .3. 夹紧元件或装置 .4. 联接元件 5. 夹具体 6. 其它元件或装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