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呼和浩特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节能减排专题报告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二八年十月目 录第一章 前言. 1第二章 现状与发展. 3第一节 现状描述. 3第二节 发展造成的环境压力. 5第三节 存在的环境问题. 6第四节 对策与措施. 6第三章 SO2减排规划. 8第一节 SO2总量控制的现状与发展. 9第二节 SO2总量控制的问题. 10第三节 SO2总量控制目标. 11第四节 SO2总量控制规划. 12第五节 环境效益分析. 17第六节 节能规划. 17第四章 COD减排规划. 43第一节 COD总量控制的现状与发展. 44第二节 COD总量控制的问题. 44第三节 COD总量目标与差距. 46
2、第四节 COD减排工程. 46第五节 环境效益分析. 49第五章 组织保障. 51结束语. 54第一章 前言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是我国现阶段对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市容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的最高评价,它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环境等综合实力。因此争相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成为各地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对外开放、加速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本和城市品牌。 为巩固城市发展成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呼和浩特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呼和浩特市委、政府经认真研究于2005年9月22日提出呼和浩特用3年左右时间创建国家环保模
3、范城市的战略目标。 呼和浩特市政府高度重视创模规划编制工作,由政府创模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各有关部门进行资料汇总、委托专业技术部门编写。2007年初完成总规划报告和7个专项规划初稿。2008年9月环保部颁布修订后新指标,呼和浩特市创模规划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编制指南新要求再次组织修编。本报告为“创模规划”的节能减排专题报告。 对于本次增编,国家环保部要求要充分发挥环保模范城市的示范作用,要求创模工作淡化GDP指标,强化环境指标,突出污染减排实效,统筹城乡和区域环境保护,加大农村环境保护考核力度,全面反映创模城市的环境质量。本专题报告是规划文本的技术辅助文件,主要是针对呼和浩特市在工
4、业污染防治、总量控制、能源消耗等重点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结合已经实施工作,制定本专项规划,以保证创模指标按时达到要求。第二章 现状与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围绕主要污染物的控制与减排来开展,主要污染物是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两项污染物,即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2)。创模工作作为国家环保部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作用是希望以创模为载体,全面带动创建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使其环境保护工作走到其他城市的前列,因此创模工作的切入点为主要污染物的总量控制与减排工作。 面对工作任务,创建城市需要摸清家底,找出差距与问题,提出针对性强、可操
5、作性强的治理与持续改善的措施。防止工作流于形式,失去创建工作的初衷,使规划得以真正实施,切实起到以创模工作带动当地环境保护工作的作用。本章主要围绕“十五”末期,创模前呼和浩特市主要污染物总量排放情况,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和能源消耗的现状,找出差距与问题。 第一节 现状描述 “十五”期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呼和浩特市的经济发展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城市工业进入转型期,初步形成六大产业支柱,城市发展也拉开了柜架,2005年末实现了城市“中变化”的目标。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05年城市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11天,改变了呼和浩特市煤烟型
6、大气污染严重的状况。 工业企业污染源治理工作取得进展,环境基础设施得到加强。200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114.02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9.09%,工业SO2排放量1.077万吨,SO2排放达标率为99.30%。地区经济增长迅速,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十五”期间,呼和浩特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7%以上,五年接近于翻两番;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32.3%,五年翻了两番;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120亿元,超过了前九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实力明显增强,三次产业比例由14:43.8:42.2优化到7:37.5:55.5。以产业化经营为龙头,农牧
7、业经济在结构优化中快速成长,特别是“奶业兴市”战略的实施,使全市奶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全市奶牛存栏、鲜奶产量和人均鲜奶占有量、乳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四项指标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均位居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发展迅猛,年均增速达36.8,一大批工业重点项目相继建成,初步培育形成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乳业、电力、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六大产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如意、金川、托电、盛乐、金桥、金山等开发区和园区发展迅速,正在或者已经成为全市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和带动区。服务业快速发展,规模和档次同步提升,为做大全市经济总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二节
8、160;发展造成的环境压力 2005年呼和浩特市GDP700亿元,全市能源消耗量1416.7万吨标煤,工业和民用能耗分别为870.6万吨标准煤、546.1万吨标准煤。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SO211.565万吨,COD排放量2.43万吨,GDP能耗1.90吨标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5.24吨标煤/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污染物排放强度COD为0.0047万元/吨,SO2为0.0514万元/吨,与创模指标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预计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1681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376亿元。呼和浩特市城区不断扩大,2010年城区面积要达到16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要增加到280万
9、人,市区常住人口190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的增加, 城市能源消耗量会不断增加,大气、废水等污染物排放量也会增加。呼和浩特市面临着资源、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污染物产生量逐年增长的态势,如果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不能同步于经济发展速度,会造成同等经济条件下的污染治理水平下降,使得城市面临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最终有可能形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如何保证城市环境质量逐步改善,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将是今后需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 第三节 存在的环境问题 一、大气环境治理取得了明显效果,SO2排放控制有待加强。 经过多年的努力,呼和浩特市已经改变了煤烟
10、型污染城市的面貌,环境空气质量大为好转,2005年好于二级以上的天数达到了311天。2005年的SO2污染物排放总量高于自治区“十一五”分配的总量目标,主要是电力企业排放量超过目标值。控制SO2排放总量已经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二、地表水环境不断恶化,污染加重的趋势没有得到扼制。 2005年,全市域内地表水除黄河和浑河外,其他六条黄河的一、二级支流地表水环境质量均为劣类。由于现有城市处理厂规模小,其他城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短时间内区域内地表水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将无法改变。 三、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没有100%达标,污染源治理需进一步加强。 2005年,呼和浩特市全市列入环境统计范围的
11、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9.09%,工业SO2排放达标率为98.87%。距离全面稳定达标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要求找出不达标原因,尽早实施治理工程,保证工业企业污染源全面稳定达标。 第四节 对策与措施 “十五”期间呼和浩特市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同时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一定进展,但总体而言与经济的快速增长仍然存在不协调,同时新的环境问题不断涌现,应制定对策与措施解决面临的环境问题。 一、以创模推进环境保护工作 通过创模工作,以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与减排为抓手,制定专项规划,实施污染源治理与减排工程,按期完成创模指标和“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要求。 二、实施
12、二氧化硫减排规划围绕地区SO2主要排放源,制定规划,重点实施电力企业火电机组脱硫工程、大型集中供热源锅炉脱硫工程和非电力重点工业污染源控制,完成总量控制目标任务。 三、实施COD减排规划 综合考虑工业企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制定规划,加快建设城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有效遏制地表水环境恶化的趋势。 四、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 对现有不达标企业进行限期治理和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对新建项目严格实施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加强对企业的不定期检查和污染源定期监测工作,保证污染源全面稳定达标。第三章 SO2减排规划 本章主要是针对主要污染物SO2的控制工程进行论述,
13、结合2005年到2007年间实施的减排工程,分析创模指标的可达性,规划2008年到2010年的减排工程,以保证2010年总量目标的实现。2005年全市SO2排放总量11.565万吨,2008年全市SO2排放总量控制目标9.52万吨,2010年全市SO2排放总量控制目标9.4万吨。根据“十一五”规划,制定的总量目标值分配表见3-1。表3-1 总量控制目标分解表市县名称二氧化硫吨/年责任单位20082010年市环保局回民区904518150.36回民区政府玉泉区278683.6玉泉区政府新城区2332145.83新城区政府赛罕区68637612.81赛罕区政府市区小计1639328592
14、.59托县4235731410.92托县政府武川408580.19武川县政府和林890548.4和林县政府土左15514017.74土左旗政府清水河867585.31清水河县政府旗县区小计62467037142.57全市生活源3275328266全市合计(万吨)9522094000 第一节 SO2总量控制的现状与发展 一、SO2总量控制的现状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签订的呼和浩特市“十一五”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目标要求,到2010年,呼市SO2排放总量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18.76,排放总量指标为9.4万吨,其中电力SO2排放量控制在6.4万吨。 1、
15、电力行业SO2总量控制 电力总装机容量从2001年的174MW发展到2005年的1774MW,增加了1600MW,几乎增加了原有装机容量的10倍。电煤耗量达到437万吨标煤,当年SO2排放量为9.953万吨,占全市SO2排放总量的86%。 2、非电行业SO2总量控制 非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污染源主要是指工业用锅炉、炉窑,包括大型供热企业的锅炉等,大部分企业污染源采用湿式除尘器,脱硫只是附带作用,没有专门脱硫措施。 3、居民生活SO2排放控制 呼和浩特市为北方城市,有漫长寒冷的冬季,冬季取暖是一项关系民生的大工程,全年有6个月采暖季,城市生活用煤也是不可少的,且民用燃煤灶具没有脱硫措施,生活源SO2
16、也是重点的排放源。城市中有大大小小餐饮网点5000多家,餐饮网点的炉灶也是燃煤使用大户,经过环保部门的治理工作,大部分网点炉灶改为使用清洁能源,还有部分使用型煤。 4、旗县区SO2控制工作 呼和浩特市下辖五个旗县,由于旗县的环境保护工作起步晚,对于SO2总量的控制监督管理工作比较薄弱。 二、SO2总量控制发展趋势 呼和浩特市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富存、工业结构布局,决定了城市发展与煤炭的依存性关系。 1、电力行业还会不断发展壮大,电力行业耗煤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仍将是地区煤炭的消费主体,电力SO2总量控制是总体工作的重中之重。 2、居民生活用煤随着集中供热工程和天然气入户工程将大幅度减少,对城市居
17、民生活源SO2总量的控制工作重点应转移到城市集中供热热源厂锅炉的控制工作中来。 3、应进一步加强城市餐饮业网点的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彻底消灭型煤炉。 4、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市周边各旗县的居民生活用煤管理工作应该加强。 第二节 SO2总量控制的问题 一、电力行业脱硫工程处于空白 2005年前由于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相对的于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滞后,所有的燃煤机组均没有设置脱硫设施。 二、非电行业SO2脱除效率低非电力行业锅炉,大部分采用湿式除尘器,在运行过程中湿式除尘器的脱硫率只有10%,也有部分企业在环境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下,在除尘用水中加入碱以达到脱硫的目的,最好效果可达到30%,但
18、由于没有PH值控制措施,碱水脱硫效率无法保证,通常也按10%效率计算。 三、生活源排放控制手段单一,效果差 生活源民用灶具没有脱硫装置, SO2也是重点的排放源。由于生活源大都属于低矮面源,虽然其总量小,但对环境贡献值大,严重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目前实施的生活源二氧化硫控制工程少,技术水平低,减排效果差。 第三节 SO2总量控制目标 2005年呼和浩特市SO2排放量11.565万吨,电力行业SO2排放量9.953万吨。 根据创模工作实施计划,2008年呼市SO2排放总量要控制在9.522万吨以内,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17.69。在抵消3年的新增量的基础上,达到目标还需减排2.043
19、万吨。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签订的呼和浩特市“十一五”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目标要求,到2010年,全市SO2排放总量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18.76,排放总量指标为9.4万吨,其中电力SO2排放量控制在6.4万吨。在抵消5年的新增量的基础上,需减排量为2.165万吨,电力行业减排量为3.553万吨。 第四节 SO2总量控制规划 一、工程减排 1、电力企业脱硫工程 2005年呼和浩特市的SO2排放总量是11.565万吨,其中电力SO2排放量为9.953万吨。 “十一五”又是呼市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阶段,自2005年到2008年,共新增发电机组容量5400MW
20、。因此,老电厂脱硫和新建电厂“三同时”的落实是控制电力SO2排放总量的关键。 电力企业2005年总装机容量1774MW,共10台,均无脱硫设施,SO2排放总量达9.522万吨。2008年扣除淘汰老机组容量,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已达7100 MW。到2010年呼和浩特市地区再无新增火电机组。 2006-2007年全市所有新老机组均建设了石灰石石膏脱硫设施,设计脱硫效率90。同时,所有电厂均安装SO2在线监测装置,并实现了与自治区环保局、呼市环保局的两级联网,具体情况见表3-2。表3-2 电厂脱硫工程减排项目表电厂名称总装机容量(MW)脱硫工艺设计脱硫效率()削减量(万吨)大唐托克托发电有
21、限责任公司8×6002×300石灰石石膏法9015.72丰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200石灰石石膏法901.05华能金桥热电厂2×300石灰石石膏法901.58土左旗金山热电厂2×300石灰石石膏法901.59合计19.94 2、非电力企业脱硫工程 非电行业SO2的工程减排主要是企业燃煤锅炉的脱硫,脱硫效率按以下有原则要求,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率为70%,炉后湿法脱硫装置脱硫率为60%,具体情况见表3-3。表3-3 非电行业工程减排项目表项目名称削减工程内容SO2削减量(吨/年)治理工程开工日期治理工程投运日期内蒙古昆明卷烟有限公司天然气
22、锅炉替换燃煤锅炉1102005年2007年7月石药集团中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循环硫化床锅炉脱硫5002006年11月2008年1月中海油内蒙古天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燃煤锅炉烟气脱硫10002008年中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燃煤锅炉烟气脱硫2002008年三联化工烟气湿法除硫602008年金河实业炉内脱硫与烟气脱硫组合法2402009年合计2110 二、结构减排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对落后生产能力、落后产能、污染严重且治理无望的小火电、小水泥、小炼铁等进行强制淘汰。截止2007年年底,呼和浩特市共关停小火电1家4个机组74MW,淘汰落后小水泥4家,生产能力35万吨;淘汰落后小炼铁35家,生产能
23、力143万吨;淘汰落后小铁合金9家,生产能力18万吨;淘汰落后小电石2家,生产能力4万吨,具体情况见表3-4。表3-4 淘汰、关停、搬迁企业项目清单企业名称关停机组关停时间削减SO2量(吨/年)呼和浩特科林热电公司1#2007年2月412.92#2007年4月3#2007年4月9984#2007年4月9635、6#2010年3100呼和浩特市塞外水泥厂200512.7内蒙古盛乐制药有限公司200619.8内蒙古电子仪器厂20069.8呼和浩特市鹰翔水泥有限公司200637.1呼和浩特金山特种水泥有限公司立窑2007480武川县武兰水泥有限公司200819呼和浩特炼铁厂2008217.
24、7呼和浩特新天方水泥有限公司立窑200844呼和浩特煤气化总公司焦化厂2008138.7合计6452.7 三、管理减排 1、加强全市所有重点污染源的监督检查,确保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对擅自停运和偷排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2007年计划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14套。加强对重点源的定期监测制度,及时统计汇报,监督不能稳定达标企业进行整改。 加大对火电厂的监管力度,监督脱硫设施正常运行。控制现有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2、大力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工作,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2008年安排12家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3、继续加大锅炉拆并力度和治理力度。加强对城市面源污染的控制,
25、严禁城区范围内的茶浴炉和餐饮业大灶使用原煤。 4、进一步提高城市集中供热率。金桥热电厂已投入运营,可提供900万平方米的供热能力,加快金桥热电厂集中供热配套管网建设,力争在20082009年采暖期发挥作用。加快西北集中供热工程的建设。 5、结合全市节能降耗工作,推广清洁能源和新技术,倡导企业使用清洁能源。继续扩大地源热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采暖面积,提高城市燃气率。 6、进一步加强对煤炭市场管理。“十五”期间我市低硫煤的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一五”继续推广使用低硫煤,强化对供煤企业和煤炭用户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扩大低硫煤的使用量,要求煤的硫份低于0.5%。继续开展煤质检测工作,扩大检测覆盖面
26、。7、结合城区建设,加快进行城中村的改造,解决城市平房供热的面源污染问题。8、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管理制度,提高准入门槛,从源头控制新的污染。把污染排放的总量控制指标作为建设项目审批的强制性条件,对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的地区和未开工建设集中污染治理设施的工业园区,禁止审批排放主要污染物的项目。9、执行和提高新建建筑的节能标准,对新建项目按节能审核,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和加强建筑施工过程节能管理。加快制定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下水源热能和污水源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相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引导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达到建筑节能目的。安排实施的城市基础项目见表
27、3-5。表3-5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名称主要工程内容完成投资(万元)完成年限如意开发区供热建设项目2007年新增供热面积100万m2280002007年呼和浩特市城市燃气建设项目1、继续提高燃气普及率2、建设汽车加气站17座3、完成人工煤气与天然气的置换5002007年热力二期扩建工程(呼市东区集中供热项目)设计供热面积600万m2,供热管网31.8km,已新增集中供热面积380 m2350002008年7月呼市西北区集中供热热源厂设计供热面积507万m2,2007年供热面积162万m2135002008年7月金桥热电厂热网建设设计供热面积970万m2,供热管网31.8km;已
28、供热面积190万m2450002008年8月西北区西北巴彦、范家营热源厂(8×70MW热水锅炉),新增供热面积1007万m2960002010东北区东北热源厂(5×29+4×70MW热水锅炉) 新增供热面积674万m21450002008东南区东南热源厂(10×58MW热水锅炉) 新增供热面积996万m22008团结小区热源厂(3×70MW热水锅炉) 新增供热面积350万m22009 第五节 环境效益分析 通过实施三大体系的工程,呼和浩特市2008年和2010年的SO2减排量见表3-6。表3-6 SO2总量计算表序号项目2005年20
29、06年2007年2008年2010年1原排量(万吨)-11.56513.00710.5810.582新增量(万吨)-3.50.990.62.193减排量(万吨)-2.0583.4173.2913.374排放量(万吨)11.56513.00710.587.8894目标(万吨)-9.529.4 通过落实环境管理和减排工作计划,预测2008年全市SO2新增排放量为0.6万吨,预测全年实施的减排工程SO2减排量为3.285万吨,2008年SO2最终排放量为7.889万吨,可达到2008年9.52万吨的年度控制目标,。根据2007的SO2的排放强度,预测2008年到2010年全市SO2新增排放量为2.1
30、0万吨,将达到12.77万吨,2008全年实施的减排工程SO2减排量为3.291万吨,在2009到2010年的工作中需最少安排0.079万吨SO2的减排工程,这样才能满足2010年的SO29.4万吨的总量目标要求。第六节 节能规划一、我市近三年能源使用情况分析2005-2007年呼和浩特市的单位GDP能耗和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两年来年均下降幅度分别为4.03%和5.90%,降幅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49%和3.94%,显示呼和浩特市近两年的节能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007年呼和浩特市三次产业比例为5.6:37.8:56.6,从三次产业结构比例
31、结构中看出,呼和浩特市国民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这决定了2007年呼和浩特市的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均低于自治区全区平均水平,其中单位GDP能耗在全区处于先进水平。呼和浩特市的三次产业中,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工业总能耗以电力行业为主,另外重点能耗工业还有热力、乳业、医药行业。因此,节能工作重点也应着眼于第二产业,并且以实施重点工程保证节能任务的落实。图3-1 呼和浩特市2007年单位GDP能耗地区对比表3-7 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能耗水平一览表地区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指标值(吨标准煤/万元)上升或下降%指标值(吨标准煤/万元)上升或下降%呼和浩特
32、市1.7471-4.744.6377-7.14包头市2.4862-7.004.2972-9.31呼伦贝尔市1.8800-4.805.2532-10.20兴安盟2.0023-3.504.1416-7.55通辽市1.9004-1.283.8362-6.89赤峰市1.8968-4.674.6518-9.85锡林郭勒盟2.3079-5.373.7983-3.10乌兰察布盟2.8547-3.229.4128-7.85鄂尔多斯市1.9316-7.003.6700-10.92巴彦淖尔市2.7294-4.374.9459-9.42乌海市6.2702-2.7512.2504-4.89阿拉善盟3.5846-4.7
33、03.9186-8.66全 区2.3050-4.504.8790-9.22图3-2 呼和浩特市2007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地区对比二、全市节能目标到2010年,全市每万元生产总值(2005年可比价,下同)能源消费量(单位GDP能耗)由2005年的1.9标准煤下降到1.43标准煤左右,比“十五”期末下降25左右,需节约能源422万吨标准煤。规模以上工业每万元增加值能耗由2005年的5.24标准煤下降到3.93标准煤左右,年均下降5.8%以上,2008年的目标为4.53标准煤。各区县和国家级、市级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以上。三、节能工作计划为实现目标,市政府下达的3年
34、的节能指标,具体的分配情况表3-7。表3-7 2006-2008年期间全市节能降耗目标表序号地区节能指标%总指标%平均指标%2006年2007年2008年1新城区4.434.634.8613.924.642回民区4.74.935.1914.824.943玉泉区4.364.564.7813.74.574赛罕区4.54.714.9514.164.725如意工业园区4.064.234.4212.714.246金川工业园区4.34.494.713.494.507土左旗4.484.694.9214.094.708托县4.74.935.1914.824.949和林县4.454.664.8813.994.6
35、610清水河县4.484.694.9214.094.7011武川县4.384.584.813.764.5912全市4.524.734.9614.214.74四、工作重点根据节能工作计划,主要工作重点围绕四方面开展。1、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构建节能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有关化工、水泥、电力、造纸等方面的产业政策,坚持把节约能源和资源作为优化结构的重要内容,实施“以大带小”和技改升级,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促进资源
36、的高效合理使用。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严格控制高耗能企业低水平扩张。 2、着力抓好重点领域节能 强化工业节能。突出抓好化工、建材、电力、造纸等高耗能行业和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工作,推动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快节能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 推进建筑节能。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严格实施新建住宅节能65%,公共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推动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 加强交通运输节能。积极推进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淘汰老旧汽车,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交通工具,推广车用代用燃料和清洁燃料汽车。引导商业
37、和民用节能。在公用设施、宾馆商厦、写字楼、居民住宅中推广采用高效节能办公设备、家用电器、绿色照明产品等。 抓好农村节能。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落后农业机械,加快农业提水排灌机电设施更新改造,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推广省柴节煤灶,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风能、太阳能以及农作物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 推动政府机构节能。抓好政府机构建筑物和采暖、空调、电梯、照明系统节能改造,全面推行节能采购,稳步推进公务用车改革。加强日常管理,逐步建立完善能耗定额管理制度和能耗统计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加快创建节约型机关。3、大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加快先进节能技术、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各县(市)、区
38、政府要把节能作为政府科技投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研发高效节能工艺、技术和产品,优先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共性和关键技术示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采取多种方式加快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市直有关部门要制定和发布节能技术政策,大力组织行业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4、突出抓好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我市年耗能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有5户,能耗占规模以上工业总能耗的90%,抓好这些企业节能对于实现全市节能总目标关系重大。市政府与年耗能5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签定节能目标责任书,各县(市)、区要与所在地年耗能1万吨标煤以上重点耗能企业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加强跟踪、指导和考核,做好辖区内重
39、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各重点耗能企业要将本企业节能目标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实行节能目标管理;要建立健全节能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节能管理人员;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统计制度,开展能源利用状况监测和分析,按时报送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开展能源审计,编写能源审计报告,并根据审计结果编制企业节能规划;要加大节能投入,在企业技术改造资金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节能技术改造。 五、节能工程及效益分析 1、“十一五”期间我市节能工作的目标体系进一步加强对节能工作的领导和协调,通过加快节能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推进节能科技进步、强化节能监督管理、完善有利于节能的财税价格政策,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节能法
40、规标准体系、先进的技术服务体系、严格的监督管理体系和有效的政策支撑体系,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促进节约环保型城市的目标实现。主要节能指标、主要产品(工作量)单位能耗。重点发展产业和产品的能源单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火电、烧碱、水泥和原油等能源单耗达到和接近本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主要用能产品能效提高新增和更新的主要用能产品及城市交通乘用车的能源效率。工业行业能耗基准。有关工业行业能耗标准是我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准入的重要门槛,高于全市工业增加值能耗平均水平两倍的项目原则上不予核准。 2、“十一五”期间我市实施的节能重点工程 在我市三次产业中,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主要集中在二
41、、三产业,一产所占比例很小因此,节能工作重点也应着眼于二、三产业,并且以实施重点工程保证节能任务的落实节能在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领域安排十项重点工程。 节能重点工程十项:一是工业用电设备节电工程;二是能量系统优化工程;三是余热余压利用节能工程;四是燃煤工业锅炉窑炉节煤工程;五是建筑节能工程;六是冬季采暖、空调及其它家用电器节能工程;七是绿色照明工程;八是民用燃气灶、热水器节电工程;九是政府机构节能工程;十是城市交通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通过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加强能源终端需求管理,从源头严格控制污染排放预计可以节约能源380.2万吨标准煤(4年累计节能口径,剔除重复统计数据)以上,经济和环境效益显
42、著。 节能重点工程 (一)工业领域 2006年全市工业领域耗能880.7万吨标准煤,工业耗能主要包括工业用煤和工业用电,其中工业用煤折合标准煤598.1万吨,工业用电折合标准煤156.9万吨。“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用电设备节电工程、能量系统优化工程、余热余压利用节能工程、燃煤工业锅炉窑炉节煤工程,预期节约能源199.1万吨标准煤。1、工业用电设备节电工程电机及拖动系统工业电机及拖动系统用电占工业用电总负荷的60左右通过鼓励工业企业采用高效电机、高效风机水泵、变频传动装置和其它控制装置、优化电机拖动系统设计等措施,可减少用电5以上,节约能源29.7万吨标准煤。其它工业用电设备工业企业在电机及拖动
43、系统以外的其它用电方面,存在着设备落后、工艺过时等现象通过在有关工业企业采用先进电加热工艺和产品、输配电设备等措施,可减少用电2以上,节约能源7.1万吨标准煤。2、能量系统优化节能工程能量系统优化技术可实现能量梯级利用和提高系统能效水平。在石化、化工、生物发酵等行业实施炼油生产系统用能优化、化工和生物发酵工艺过程节能优化等改造,推广能源中心技术,以集中的能源调配动态平衡能源供需,达到系统节能,可节约能源1.3万吨标准煤。3、余热余压利用节能工程在电力、化工、建材等高耗能工业行业中,许多工艺环节余热、余压回收利用节能潜力较大。通过开展石化、化工、生物发酵、建材等行业余热利用、冷凝水回收及锅炉压差
44、发电等项目,可节约能源1万吨标准煤。4、燃煤工业锅炉窑炉节煤工程分散燃煤的锅炉窑炉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扩大使用洁净煤技术和优质煤范围、清洁能源替代等措施,减少燃烧中二氧化硫的生成和排放,可节约能源160万吨标准煤。从锅炉窑炉入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燃烧技术或燃烧煤质入手,提高燃烧效率,减低二氧化硫的生成和排放。表3-8 节能项目工程名称主要工程内容完成投资(万元)完成年限内蒙古红骏马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节能技改项目新增余热锅炉15t/h一台,回收吹风气余热。2402008石药集团中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废酸水蒸发及造粒项目、离心机排渣单独处理改造项目废酸水蒸发及造
45、粒项目等中/高费8项、离心机排渣单独处理改造项目等无/低费23项82432008内蒙古金河集团实业有限公司(年产2300吨4%黄霉素)清洁生产项目动力部和发酵部104车间循环水系统及提炼部的流化干燥系统的改造10092007蒙牛澳亚牧场大型沼气发电综合利用项目日处理牧场1万头牛的鲜牛粪280吨,牛尿54吨以及冲洗水360吨/天。每天产生沼气1.2万立方米,年发电量960万千瓦,年产20万吨有机肥。45002007托电节能项目对#16机组实施阀改造、空冷岛增加喷淋系统、空冷机组增加真空RB功能、对机组凝泵实施变频改造。对#5-#6机组的汽暖疏水回收系统进行改造、空预器水冲洗、定排水回收、受热面改
46、造、改造汽源投入炉底加热系统、等离子系统改造1002007冀东水泥节能工程水泥粉磨过程中掺加粉煤灰23.74万吨,配套建设的纯低温余热发电装机功率12000kW48002009 (二)建筑领域 2006年建筑领域耗能181.4万吨标准煤。主要包括冬季采暖和照明和电器用电,其中冬季采暖折合标准煤约为141万吨,三产耗电折合标准煤24.3万吨,城镇生活用电折合标准煤16.1万吨。“十一五”期间重点开展建筑节能工程、空调和其它家用商用电器节电工程、绿色照明工程、民用燃气灶、热水器节能工程、政府机构节能工程,预期节约能源162.2万吨标准煤。1、建筑节能工程“十一五”期间,预计我市每年竣工建筑超过30
47、0万平方米。要通过执行和提高新建建筑的节能标准,对新建建筑项目按规定进行严格地节能审核,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和加强建筑施工过程节能管理,加快制定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下水源热能和污水源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相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引导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达到建筑节能目的。新建居住建筑城镇新建居住建筑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节能标准,达到节能50的要求。“十一五”后期,进一步提升建筑节能标准规范体系,提高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水平,并积极引导农村新建住宅采用适用节能技术,仅围护结构执行国家节能标准,可节约能源25.5万吨标准煤。新建公共建筑以政府投资新建项目为重点,全面推进办公楼、宾馆、商
48、场等公共建筑贯彻执行节能标准,达到节能50的总体要求。新建公共建筑围护结构执行国家节能标准,可节约能源37.5万吨标准煤。既有建筑改造以既有办公楼、商场、旅馆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为重点,以政府办公用房为示范,对我市2005年之前未实行节能设计的既有建筑实行分期分批由重点到一般节能改造。,率先对党政机关及所属单位的办公楼进行节能改造,但对于使用年限已超过30年或无改造价值且与城市规划区域不符的既有建筑暂不实行节能改造。到十一五期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达到100万平方米,仅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可节约能源上万吨标准煤。可再生能源建筑节能示范项目根据建设部的总体部署,“十五”期间,实施建筑节能重点工程综合技
49、术攻关示范项目100万平方米;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项目,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建设2个绿色建筑试点,其中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各一个。加强建筑施工过程的节能管理和培训十一五期间,要严格要执行国家有关建筑节能的规定,积极推广节能施工新技术;提高工程结构质量和各道工序的一次合格率,减少材料浪费;积极推广预拌商品砂浆;合理选用施工机械设备和各种节电节能装置;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施工临时设施;降低建筑施工能耗;提高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程度;加强对建筑从业人员的培训,到2010年,培训面要达到90以上。2、冬季采暖、空调及其它家用商用电器等节能工程冬季采暖针对我市地处北方,冬季采暖用煤量大的特点,加快推进以集
50、中供热取代分散供热,通过新型节能技术和产品改造既有建筑终端采暖设施、管网,研究制定呼和浩特市按用热量计量收费办法,逐步采取分户、按热计费,节能空间有10以上。到2010年,可节约78.4万吨标煤。空调及其它家用商用电器目前,我市空调及其它家用电器耗电占居民用电的80左右。鼓励居民和单位采用节能型的空调、冰箱、电脑、洗衣机、电视机、电饭堡及节能办公电器等,可节约用电20以上,节约能源1.2万吨标准煤。3、绿色照明工程我市照明用电量超过总用电量的4%。通过在公共建筑(设施)和居民中推广高效节电照明系统,采用紧凑型荧光灯、高效双端荧光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电子镇流器、高效灯具、调光控制装置、半
51、导体照明以及自然光利用等绿色照明设计和选用,可节约用电15%左右,节约能源3.4万吨标准煤。4、民用燃气灶、热水器节能工程目前全市居民燃气用户已经超过18.7万户,日供气量人工煤气达到12.5万立方米、天然气达到50万立方米。以低热值口径计算,目前我市家用燃气灶的燃气热效率为43-52不等,通过实施国家标准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燃气采暖热水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使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容积式燃气热水器和转变生活消费方式,提高热效率10-20。5、政府机构节能示范工程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以公共财政资金运行的机构,通过实施建筑物围护结构、空调和照明系统节能改造,在改造基础设施和更新设备时,采购
52、高效节能产品,以及实施严格的行为节能措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每年下1-3%,可节约能源4.5万吨标准煤。 (三)交通领域 2006年,我市交通领域耗能为118.5万吨标准煤,主要包括第三产中和城镇居民生活消费中的燃油消耗,“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油、生物质柴油等)的应用,建议在试点的基础上,以合理、经济、有效为前提确定我市车用汽油的替代燃料品种,逐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六、“十一五”期间我市节能的保障措施 为确保完成我市节能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要完善相关法规标准,健全配套政策,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增强节能技术支撑能力、节能监督管理能力、节能政策支持能力、节能市场化推动能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
53、工作责任,建立节能工作问责制。 市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应充分发挥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作用,要切实履行好部署节能任务,审议年度节能工作安排,研究决策重要事项,制定相关重要经济技术政策,监督督促节能工作方案的实施等重大职责。市经委、市环保局作为全市节能的行政主管部门和执法主体,要切实履行好节能工作行业监管和执法监督工作职责。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依照各自的职能负责节能及相关的督促检查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相关部门对节能联合执法,严肃查处违反国家规定和政策的行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各旗县区政府及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落实节能目标第一责任人。 (二)健全节能法规和标准体系 加快建立促进节能的体制,制定和实施推
54、动节能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1、完善节能政策法规体系按法定程序,制定和修订呼和浩特市减少污染排放条例呼和浩特市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节能管理办法、呼和浩特市建设工程材料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呼和浩特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管理办法、呼和浩特市按用热量计量收费办法、呼和浩特市用能产品能效标识管理实施办法、呼和浩特市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呼和浩特市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排放监察试行办法、呼和浩特市排污收费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2、健全地方性节能标准和指导体系制定和修订呼和浩特市能源利用监测标准、呼和浩特市主要产品能源消耗评价标准、呼和浩特市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呼和浩特市既有建筑改造节能设计标准、呼和浩特市机动车能效和运行标准、呼和浩特市产业能效指南、呼和浩特市产业用地指南等节能标准。 3、建立健全节能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能源设计、加工、使用等环节的全面节能和污染物排放管理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建立政府有关部门协调配合节能推进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媒体协同设计-洞察与解读
- 融资效率提升方案-洞察与解读
- 2025大连瓦房店市乡镇及涉农街道事业单位“三支一扶”18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国网河北省电力限公司招聘140人(第二批)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国家电网许继集团招聘70人(河南郑州)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国家电网公司(第二批)招聘浙江省电力公司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国家中节能铁汉生态环境股份限公司干部岗位招聘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四川资阳市蜀乡农业投资开发限公司人员招聘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四川省引大济岷水资源开发限公司公开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创业创意大赛计划书(模板)
- 麻醉科毒麻药品管理课件
- 宗教法规政策课件
- 国家职业标准 -碳排放管理员
- 旅行社员工培训制度
- 科技小院筹建方案(3篇)
- 亲子小屋日常管理制度
- 中国印度对比课件
- 北京市2025学年高二(上)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
- 2025至2030中国水产品加工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团体标准解读及临床应用-成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技术规范2025
- 店铺转让合同书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