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交底2-起重吊装二级交底_第1页
安全技术交底2-起重吊装二级交底_第2页
安全技术交底2-起重吊装二级交底_第3页
安全技术交底2-起重吊装二级交底_第4页
安全技术交底2-起重吊装二级交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济 南 轨 道 交 通 集 团 有 限 公 司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承包单位: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合同号: R2-GC-2016-008 监理单位:上海天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山东省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编 号:R02/SGTJ08/C038/0016/2017720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C038交底项目起重吊装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二级)编 制 人审 核 人交 底 人交底日期施工班组人 数被交底人签 名交底内容:一、起重吊装安全重点环节控制细则1.起重吊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的规定。2.起重吊装安全检查项目包括:施工方案、起重机械、钢丝绳与地锚、索具、作业环境

2、、作业人员。一般项目应包括:起重吊装、高处作业、构件码放、警戒监护。3. 施工方案1)起重吊装作业应严格按照审核、审批后的施工方案实施;4. 起重机械1)起重机械应按规定安装荷载限制器及行程限位装置;2)荷载限制器、行程限位装置应灵敏可靠;3)起重拔杆组装应符合设计要求;4)起重拔杆组装后应进行验收,并应由责任人签字确认。5. 钢丝绳与地锚1)钢丝绳磨损、断丝、变形、锈蚀应在规范允许范围内;2)钢丝绳规格应符合起重机产品说明书要求;3)吊钩、卷筒、滑轮磨损应在规范允许范围内;4)吊钩、卷筒、滑轮应安装钢丝绳防脱装置;5)起重拔杆的缆风绳、地锚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6. 索具1)当采用编结连接时,

3、编结长度不应小于15倍的绳径,且不应小于300mm;2)当采用绳夹连接时,绳夹规格应与钢丝绳相匹配,绳夹数量、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3)索具安全系数应符合规范要求;4)吊索规格应互相匹配,机械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7. 作业环境1)起重机行走、作业处地面承载能力应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2)起重机与架空线路安全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8. 作业人员1)起重机司机应持证上岗,操作证应与操作机型相符;2)起重机作业应设专职信号指挥和司索人员,一人不得同时兼顾信号指挥和司索作业;3)作业前应按规定进行技术交底,并应有交底记录。9. 起重吊装1)当多台起重机同时起吊一个构件时,单台起重机所承受的荷载应符合专项施工

4、方案要求;2)吊索系挂点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3)起重机作业时,任何人不应停留在起重臂下方,被吊物不应从人的正上方通过;4)起重机不应采用吊具载运人员;5)当吊运易散落物件时,应使用专用吊笼。10. 高处作业1)应按规定设置高处作业平台;2)平台强度、护栏高度应符合规范要求;3)爬梯的强度、构造应符合规范要求;4)应设置可靠的安全带悬挂点,并应高挂低用。11 构件码放1)构件码放荷载应在作业面承载能力允许范围内;2)构件码放高度应在规定允许范围内;3)大型构件码放应有保证稳定的措施。12 警戒监护1)应按规定设置作业警戒区;2)警戒区应设专人监护。二、起重吊装风险源分析 从起重作业过程分析起

5、重机械特殊的结构形式和搬运的运动形式本身 就存在着诸多危险因素,危险因素是事故发生的起源。各种危险有显现的、潜在的,不同形态危险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起重事故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 ² 1重物坠落的打击伤害 2起重机丧失稳定性 ² 3金属结构的破坏 ² 4人员高处跌落伤害 ² 5夹挤和碾轧伤害 ² 6触电伤害 7其他机械伤害起重作业安全风险分析 起重作业的安全风险,是指在利用起重机进行物料搬运或其他作业过程中,发生对人员伤害事故的可能性(概率)和可能造成伤害的严重性(程度)这两个要素的综合指标。起重作业的安全风险由于涉及多种因素。1事故发生的时间特

6、点 2人员面临的危险 3危险事件的突发性 4高发事故的人员特征 5事故群体化 6事故后果严重 7事故类型集中 三、施工控制措施: (1)检查起重机械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备案证明等文件; (2)检查起重机械安装单位、使用单位的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3)检查是否按照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施工; (4)检查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情况;(5)发现存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立即安排安装单位、使用单位整改。四、施工控制要点: 1施工方案 起重吊装包括结构吊装和设备吊装,其作业属高处危险作业,作业条件 多变, 施工技术也比较

7、复杂,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现场施工。 2起重机械 起重机械按施工方案要求选型,运到现场重新组装后,应进行试运转试验和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并有记录、签字。起重机经检测后可以继续使用并持有市级有关部门定期核发的准用证。经检查确认安全装置包括超高限位器、力矩限制器、臂杆幅度指示器及吊钩保险装置均符合要求。当该机说明书中尚有其他安全装置时应按说明书规定进行检 查。 3钢丝绳 钢丝绳断丝数在一个节距中超过 10%、钢丝绳锈蚀或表面磨损达40%以及有死弯、结构变形绳芯挤出等情况时,应报废停止使用。断丝或磨损小于报废标准的应按比例折减承载能力。钢丝绳应按起重方式确认安全系数,人力驱动时 K=4.5;机械驱动

8、时,K=56。 4吊点 (1)根据重物的外形、重心及工艺要求选择吊点,按照方案中规定施行。 (2)吊点是在重物起吊、翻转、移位等作业中都必须使用的,吊点选择应与重物的重心在同一垂直线上,且吊点应在重心之上(吊点与重物重心的连线和重物的横截面成垂直)。使重物垂直起吊,禁止斜吊。 (3)当采用几个吊点起吊时,应使各吊点的合力作用点,在重物重心的位置之上。 必须正确计算每根吊索的长度,使重物在吊装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位置。当构件无吊鼻需用钢丝绳捆绑时,必须对棱角处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切断钢丝。钢丝绳 做吊索时,其安全系数 K=68。 5司机、指挥 (1)起重机司机属特种作业人员应经正式培训考核并取得合格

9、证书。合格证书或培训内容,必须与司机所驾驶起重机类型相符。 (2)吊必须由起重机司机驾驶,严禁同车的司机与起重机司机相互替代。(司机持有两种证的除外)。 (3)起重机的信号指挥人员应经正式培训考核并取得合格证书。其信号应符合国 家标准 GB505285起重吊运指挥信号的规定。 (4)起重机在地面,吊装作业在高处作业的条件下,必须专门设置信号传递人员, 以确保司机清晰准确的看到和听到指挥信号。 6地耐力 (1)起重机作业区路面的地耐力应符合该机说明书要求,并应对相应的地耐力报告结果进行审查。 (2)作业道路平整坚实,一般情况纵向坡度不大于3 批 ,横向坡度不大 1。行驶或停放时,应与沟渠、基坑保

10、持 5m 以外,且不得停放在斜坡上。 (3) 当地面平整与地耐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路基箱、道木等铺垫措施,以 确保机车的作业条件。 7起重作业(1)起重机司机应对施工作业中所起吊重物重量切实清楚,并有交底记录。 (2)司机必须熟知该机车起吊高度及幅度情况下的实际起吊重量,并清楚机车中各装置正确使用,熟悉操作规程,做到不超载作业。作业面平整坚实。支脚全部伸出垫牢。机车平稳不倾斜。不准斜拉、斜吊。重物启动上升时应逐渐动作缓慢进行,不得突然起吊形成超载。不得起吊埋于地下和粘在地面域其他物体上的重物。多机台共同工作,必须随时掌握各起重机起升的同步性,单机负载不得超过该机额定起重量80%。 (3)起

11、重机首次起吊或重物重量变换后首次起吊时,应先将重物吊离地面200300mm 后停住,检查起重机的工作状态,在确认起重机稳定、制动可靠、重物吊挂平衡牢固后方可继续起升。 8高处作业 (1)起重吊装于高处作业时,应按规定设置安全措施防止高处坠落。包括各洞口 盖严盖牢,临边作业应搭设防护栏杆封挂密目网等。 (2)吊装作业人员在高空移动和作业时,必须系牢安全带。独立悬空作业人员除去有安全网的防护外,还应以安全带作为防护措施的补充。 (3)作业人员上下应有专用爬梯或斜道9.警戒 (1)起重吊装作业前,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划定危险作业区域,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2)除设置标志外,还应

12、视现场作业环境,专门设置监护人员,防止高处作业或交叉作业时造成的落物伤人事故。 10操作工 (1)起重吊装作业人员包括起重工、电焊工等均属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培训考核并发给合格证书方可操作。 (2)起重吊装工作属专业性强、危险性大的工作,其工作应由有关部门认证的专业队伍进行,工作时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指挥。五:起重吊装工程必须严格执行“十不吊”、“七禁止”的制度(1)起重作业十不吊1、超负荷,重量不明,不吊。2、无专人指挥或指挥信号不明,违章指挥,光线暗淡,不吊。3、安全装置、机械设备有异常或有故障,不吊。4、在重物上加工,或埋入地下的物件,不吊。5、钢丝绳不合格,物件捆绑不牢、不符合要求或活动零件不固定、不平衡,歪拉斜挂,不吊。6、吊物上站人或从人头上越过及垂臂下站人,不吊。7、氧气瓶,乙炔瓶等易爆器械无安全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