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提高卷含解析)_第1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提高卷含解析)_第2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提高卷含解析)_第3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提高卷含解析)_第4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提高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凸透镜成像规律(提高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 小题,共 24.0 分)1. 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B. 蓝色玻璃让其他颜色的光穿过,只吸收蓝光C. 照相机和幻灯机成像特点不同是因为成像原理不一样D. 因“老花眼”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纠正时需用凹透镜2. 小燕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试到如图所示的位置, 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 ( 未画出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 凸透镜焦距为 20cmC. 焟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下降D. 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不成像

2、3. 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 a, b,c, d 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 a, b, c,d 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烛焰位于 a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 烛焰位于 c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 烛焰位于 b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D. 烛焰位于 d 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 某同学利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比较甲、乙两个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两次实验时,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均为 10 厘米,烛焰通过甲透镜成实像,烛焰通过乙透镜成虚像则 ( )A

3、. 甲透镜的焦距小于乙透镜焦距B. 甲透镜的焦距大于乙透镜焦距C. 甲透镜的焦距等于乙透镜焦距D. 无法比较两个透镜的焦距大小5.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根据测得的数据得到了物距u 跟像距 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 当 ?= 15?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 处移动到 30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D. 当 ?= 25?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第1页,共 19页原理制成的6. 如图所示,在圆柱状的玻璃水杯后面贴近水杯放置一个小瓷娃娃,透过水杯可以观察到瓷娃娃的像,当瓷娃娃逐渐远离水

4、杯的过程中,不能看到的像是( )A.B.C.D.7. 在“神州十号”上,王亚平利用水袋和金属圈做成了一个水膜,加水后形成水球,并看到了她的“倒影”,如图所示。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球上的“倒影”是实像B. 此“倒影”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C. 此“倒影”成在王亚平和水球之间D. 利用此“倒影”成像原理可以制成的光学仪器之一是投影仪8. 10.小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A. 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 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 把蜡烛向右移动在 2F 处,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是虚像D. 把

5、蜡烛向右移动到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调整光屏位置,可以得到放大的实像9.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 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 )A.B.C.D.10. 一物体位于焦距为 5 厘米的凸透镜前,从距离透镜 25 厘米处逐渐靠近距离10 厘米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A. 逐渐变大,而且始终比物大B. 逐渐变小,但始终比物大C. 不管怎样变化,始终比物大D. 逐渐变大,但始终比物小第2页,共 19页11. 小阳拿一个光学器件观察直尺,如图所示,则小阳拿的是A. 平行玻璃砖B. 凸透镜C. 凹透镜D. 平面镜12.一凸透镜的焦距为6厘米,若

6、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5 厘米处,可得到 ()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虚像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 分)13.公共汽车上的一些设施和做法与物理原理相对应,其中正确的一组是()A. 公共汽车在后门上方安装的摄像头 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 方向盘上裹着的皮套 用来增大摩擦C. 转弯时播放“汽车转弯,请抓好扶手” 防止由于惯性对人体造成伤害 D. 公交车上使用的 IC 收费卡 利用了超声波原理14. 经过科学家的努力, “玉兔号”月球车已基本苏醒,下面有关“玉兔号”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外线光谱仪是利用红外线的“荧

7、光效应”工作的B. 全景相机的镜头是应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工作的C. 太阳翼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 “玉兔”的个头不大,却安装了六个“风火轮”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对月球表面的压强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B. 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D.凸透镜成像时,像距越大像越大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1 倍焦距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 小题,共10.0 分)16.17.观察图中所示装置,手电筒照亮的透明胶片经过凸透镜在银幕上成像(1)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像,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2)利用这个成

8、像原理可制成(3)如果保持胶片与银幕的位置不动,想在银幕上成一缩小的像应将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 银幕照相机的镜头是 _,拍照时,底片上得到的是 _、_的实像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原因是近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 前/ 后 )方,用 _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放映幻灯时, 为了使屏幕上的像更大一些,应将镜头略 _幻灯片 (靠近/远离)第3页,共 19页18. 当物体距凸透镜 20 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 填“正立”或“倒立” ) 的、等大的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此时像距凸透镜。若将此物体向透镜靠拢,而在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该向(远离 /靠近 )凸透镜

9、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 像逐渐变。当物体移到离凸透镜10 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也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通过凸透镜( 填“能”或“不能” ) 看到物体的像。19. 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_( 照相机 / 投影仪 / 放大镜 ) 相似,所成的透镜,它的成像与是 _ ( 放大 / 缩小 / 等大 ) 的实像,已知镜头焦距为f 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应离镜头_( 远 / 近)些20. 在图中,凸透镜焦距为 10 厘米,若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了在光屏中心找到像,应首先调整光屏的 _,然后将光屏向 _缓慢移动 (选填“左”

10、或“右” ) ,当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时,该像的大小与物体相比是 _的( 选填“缩小”或“放大” ) ,此时光屏的位置在 _ 厘米刻度线之间 ( 选填“ 50 60 ”、 “ 6070”、“ 70 80 ”或“ 80 90”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6.0 分)21. 物体 AB 竖直放置在支撑台 C 上方的某一位置, ( 如图所示的虚线上 ) , ?是?物体 AB 通过小孔 D 所成的像,请画出物体 AB第4页,共 19页22.在图中画出合适的透镜23. 如图所示, MN 为凸透镜的主光轴, A 为蜡烛, ?为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及其焦点,并将它们

11、画出来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18.0 分)24. 关于凸透镜:(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_;(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_调节;(3)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教室里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 _实像的原理制成的。第5页,共 19页25. 在探究“模拟人眼视力缺陷”的实验中:(1) 图甲是实验中出现的情形,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

12、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 选填“上”或“下”) 调整(2) 若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 20cm 时,能成倒立、 _的实像;当烛焰向左 ( 远离透镜 )移动后, 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_(选填“左”或“右”)移(3) 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所示,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 可将蜡烛向 _( 选填“左”或“右” ) 移26.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暗室中测童直径为5cm 的凸透镜焦距并观察成像情况。 将尺寸很小的球形小灯泡 S作为光源固定在 0cm 刻度线处, 光屏固定于光具座上标有 60cm 的位置处。

13、(1) 实验前调整实验器材,使小灯泡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上。(2) 如图甲所示,将凸透镜从紧挨着小灯泡的位置缓慢向右移动,同时测量光屏上光斑的大小, 当光屏上的光斑的直径为 5cm 时,停止移动凸透镜, 此时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如图甲所示处,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cm。(3) 继续向右移动凸透镜至 15cm 位置处, 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 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的小灯泡的像_( 放大 / 缩小 / 等大 ) ,该成像情况与_(照相机 /投影仪 ) 的原理相同。(4) 我们可以借助特殊光线的光路图来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乙所示,如果物体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 仅将凸透镜的焦距改为 8cm,所成

14、的像将凸透镜 _ (靠近 / 远离 ),该情况与 _( 近视眼 / 远视眼 ) 的成因相同。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8.0 分)2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的C 点处,如图所示(1) 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的B 点处,然后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记录了下表所示的数据由表格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 cm,此时光屏应位于图中 _ (填写字母 ) 点的位置实验次数1234567第6页,共 19页物距 /?50403530252015像距 /?12.513.3141516.72030(2

15、) 第 7 次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_ 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 七、综合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共20.0 分)28. 小乐和小霞分别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图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1) 如图甲所示,小乐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为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对选取的两只蜡烛的要求是_ ; 实验中,小乐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样得出的结论的做法不合理之处是_ (2) 如图乙所示,小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 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

16、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 cm; 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 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_ ( 选填:“照相机”、 “投影仪”或“放大镜”) ; 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 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观察像的大小,与 中所成像的大小相比 _ ( 选填: “变大”、 “变小”或“不变” ); 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 时,为观察凸透镜成像特点,小霞应从图乙中凸透镜的 _ (选填“左”或“右”)侧进行观察(3) 对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从成“虚像”和“实像”的角度进行比较可知,平面镜能成 _ 像,凸透镜能成_ 像第7页,共 1

17、9页29.平面镜成的像是_像,_( 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它_( 选填“是”或“不是”,下同)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第8页,共 19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 A【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物体的颜色、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等,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规律,知道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的虚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2.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通过的色光决定的,无色透明的物体能透过所有的色光,彩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和物体相同的色光;3.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机会在底片上成一个倒

18、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4.“老花眼”是远视眼,根据远视眼的成因以及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即可判断用哪种透镜来矫正。【解答】A.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因此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故A 正确;B.蓝色玻璃只让蓝光穿过,吸收其他颜色的光,故B 错误;C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是利用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照相机和幻灯机成像特点不同是因为物距不一样,故C 错误;D .“老花眼

19、”是远视眼,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 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将光线会聚一些,这样像可以成在视网膜上,故D 错误。故选 A。2.【答案】 A【解析】【分析】(1) 能在光屏上成像, 并且物距大于像距, 只有 ?> 2?,2?> ?> ?,成倒立缩小实像;(2) 根据图示信息不能确定焦距大小;(3) 因为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则蜡烛变短时,像应该先上移动;(4) 凸透镜成像与有无光屏无关。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注意物距条件的应用和把握,熟知成像规律是解题关键。【解答】A.能在光屏上成像,并且物距

20、大于像距,只有?> 2?, 2?> ?> ?,成倒立缩小实像,故 A正确;B.根据图示信息不能确定焦距大小,故B 错误;C.因为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则蜡烛变短时, 像应该先上移动,故 C 错误;D .凸透镜成像与有无光屏无关,所以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仍能成像,故D 错误。故选 A。第9页,共 19页3.【答案】 C【解析】 解: (1) 烛焰位于 a 点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故 A 正确;(2) 烛焰位于 b、 c 两点时,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都成倒立放大实像,但b 点位置距离透镜大于 c 点位置,因此在 c 点屏上出现的实像

21、比在b 点出现的实像大, 即最大,烛焰位于 c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故B 正确、 C 错误;(3) 烛焰位于 d 点时,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故D 正确故选 C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来分析,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凸透镜成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此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一定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并能灵活运用分析实际问题4.【答案】 A【解析】【分析】凸透镜成像时, 物体和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实像, 物体和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时成虚像凸透镜成像时,一倍焦距分

22、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真正理解这个含义能顺利解题【解答】解: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均为10cm,烛焰通过甲透镜成实像,所以烛焰通过乙透镜成虚像,所以所以? > ?乙甲故选 A5.【答案】 C10?> ? 甲10?< ?乙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能够利用规律从图像分析有用的信息, 考查学生的分析图像的能力。有些难度了。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2?,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 ?> ?,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2?,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2?>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3、,?> 2?,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小。【解答】A .?= ?= 2?,凸透镜成倒立、 等大的实像, 如图,?= ?= 2?= 20?时,所以 ?= 10?,A 不符合题意;B.当 ?= 15?时, 2?>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 不符合题意;第10 页,共 19页C.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 处移动到30cm 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C 符合题意;D .当?= 25?时, ?> 2?

24、,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 ?> ?,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6.【答案】 D【解析】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能结合规律, 对照图中成像的特点逐一判断是解答的关键。此实验最好亲自做一下比较好。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 得到倒立、 放大的实像; 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 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A、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可以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图中的像可以看到,不合题意;B、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可以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图中的像可以看到,不合题意;C、当物距

25、大于二倍焦距时,可以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图中的像可以看到,不合题意;D 、图中的像是正立、缩小的,正立的像一定是放大的,不能是缩小的,图中的像不可以看到,符合题意。故选: D7.【答案】 A【解析】 解: AB、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因此看到的倒影是凸透镜成倒立实像的结果,是由于光的折射原理形成的,故A正确, B错误;C、据上面的知识可知,此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像应该成在水球和王亚平的另一侧,故C 错误;D 、摄像机镜头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投影仪是利用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D 错误;故选: A。凸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

26、理,照相机、摄像机都是利用 ?> 2?,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此时的物与像在透镜的两侧。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及像的特点。8.【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当 ?> 2?,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项A、B 错误;当 ?= 2?,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是倒立、等大的实像,故选项C 错误;当 ?< ?< 2?,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项D 正确。故选 D第11 页,共 19页9.【答案】 B【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在凸透镜同一侧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本题考查的是凸透

27、镜的成像规律。要能通过物像比较得出像的倒立、正立、放大、缩小情况。【解答】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在凸透镜同一侧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则 A 与 D 排除,又因所成的像位于物体的后方,是放大镜的原理,那C 排除。故选 B。10.【答案】 D【解析】 略11.【答案】 B【解析】【分析】要解决此题,需掌握平行玻璃砖、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的特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各个光学元件的特点及其作用,属基础知识的考查。【解答】由图知,成的是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A.平行玻璃砖通过光的折射,成的虚像大小不发生变化,故A 错误;B.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故B 正确;C.凹透镜不能成放大的像,

28、故C 错误;D .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D 错误。故选 B。12.【答案】 B【解析】 略13.【答案】 ABC【解析】 解: A、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符合题意B、方向盘上裹着皮套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符合题意C、汽车行驶时汽车和人一起运动, 汽车拐弯时, 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汽车转弯,请抓好扶手”是为了防止惯性对人体造成伤害符合题意D 、公交车上使用的IC 收费卡属于非接触卡,非接触IC 卡离读卡器一定距离就能完成读卡,这是因为它的卡基内嵌有一组特别的感应线圈,在这种卡片靠近读卡器时,读卡器内发出的

29、特别的射频载波( 包含控制信号 ) 在 IC 卡片的感应线圈周围形成一个具有一第12 页,共 19页定强度的交变磁场, 正是通过这个交变磁场使得卡基中的感应线圈产生电动势,并利用这个电动势作为卡片电路的驱动电源,并指挥芯片完成数据的读取、修改、储存IC卡是利用电磁感应来工作的符合题意故选 ABCA、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越小,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C、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D 、公交车上使用的 IC 收费卡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掌握汽车上的物理知识,转弯时抓好扶手,摄像

30、头,方向盘是什么机械,方向盘上的花纹,刷 IC 卡,发动机,反光镜等等14.【答案】 BCD【解析】 解: A、红外线光谱仪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来工作的;故A 是错误的;B、全景照相机作为照相机的一种,它的工作原理和其他的照相机是相同的,也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像来工作的,故B 正确;C、月球车的太阳翼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太阳能电池,故C 正确;D 、六只轮子状的“大脚”,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D 正确;故选 BCD 在太阳光谱上,红光以外有一种不可见光,叫红外线,它的主要特性是热效应红外线的主要应用有:红外线照相、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加热、红外线摇控等紫外线也有广泛的应用

31、,它和红外线的特点是不同的,可以用来验钞、杀菌消毒灯等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来工作的; 月球车的太阳翼实际上市太阳能电池板; 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小,压强越小;对于此类结合现代科技考查物理知识的题目, 是现在中考的热点, 解决此类问题时要紧扣物理考点,认真分析作答15.【答案】 ACD【解析】【分析】解决此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1)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 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经过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正是照相机的原理;(3).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此题考查

32、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解答】A.因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所以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会聚一点,热量集中,温度较高可以点燃纸屑,故 A 正确;B.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 错误;C. 因为凸透镜成实像时, 物距越小, 则像距越大, 故凸透镜成像时, 像距越大像越大,故 C正确;D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故D 错误。故选 ACD。第13 页,共 19页16.【答案】 漫反射 ; 投影仪 ; 靠近【解析】 试题分析: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在初中物理学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章节,在学习过程中应该从实际动手能力开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3、打消学生的胆怯心理解:(1) 漫反射能让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看到物体,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幕布上的物体,是因为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2) 通过凸透镜的透明胶片,物距大于像距时,在银幕上成放大的像,根据这个成像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3)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银幕上成缩小的像,应该增大物距,减小像距,所以凸透镜应该远离胶片、靠近银幕故答案:漫反射、投影仪、靠近17.【答案】 凸透镜;倒立;缩小;后;凸透镜;靠近【解析】 解: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所照景物放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在底片上成缩小的实像;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中的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4、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原因是近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 由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放映幻灯时,为了使屏幕上的像更大一些,应将镜头略靠近幻灯片故答案为:凸透镜;倒立;缩小;后;靠近 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上 人眼相当于一部微型照相机,视网膜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以及远视眼成因和矫正方法 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综合性较强,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全面,但难度并不大18.【答案】 倒立 ; 10;

35、 20; 远离 ;大; 不能【解析】 解: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 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等大的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此时像距凸透镜20cm若将此物体向透镜靠拢, 而在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 则光屏应该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像逐渐变大;当物体移到离凸透镜 10cm 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也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由于焦距处不成像,因此通过凸透镜不能看到物体的像故答案为:倒立;10; 20;远离;大;不能19.【答案】 凸 照相机缩小2f近【解析】【分析】(1) 凸透镜成像时, ?> 2?,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头;(2) 凸透

36、镜成实像时, 物距变大, 像距变小, 像变小; 若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的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掌握;第14 页,共 19页?> 2?,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头; 2?>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解答】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已知镜头焦距为f ,则人的脸距离凸透镜大于 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同时当人靠近镜头时,物距变小,故像距应该变大,同时像变大。故答案为:凸照相机缩小2f近。20.【答案】 高

37、度左缩小60 70【解析】【分析】(1) 在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时, 必须将烛焰、 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2) 当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时,像距介于 1 倍焦距与 2 倍焦距之间,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知道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时,像距介于 1 倍焦距与 2 倍焦距之间,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是解决该题的关键。【解答】因为实验的要求及需要,必须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故该题中为了在光屏中心找到像,应首先调整光屏的高度;凸透镜在50cm 处,蜡烛在0cm 处,凸透镜和蜡烛之间的距离大于2 倍焦距,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且像应成在另一侧

38、的1 倍焦距和2 倍焦距之间,此时光屏的位置在60 70处。故答案为:高度;左;缩小; 60 70 。21【. 答案】解: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延长 ?到?虚线位置,与虚线的交点为B;延长 ?到?虚线,与虚线的交点为A,连接 AB 就是物体【解析】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第15 页,共 19页22.【答案】【解析】 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是凸透镜23.【答案】 解: (1) 在烛焰上取一点 S,在其成的像上找出其对应的像点 ?,连接 ?,其与主光轴的交点 O 就是凸透镜的光心,由此可以确定凸透镜的位置;(2) 过 S 点

39、做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 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要过 ?,折射光线与凸透镜右侧的主光轴的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 F 位置,因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同理可以做出凸透镜左侧的焦点 F答案如下图所示:【解析】 选取物体上的一点,找出其对应的像点,结合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过焦点的;过光心的利用其对应的入射光线的特点,可以确定凸透镜的位置,焦点的位置(1)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凸透镜的光心、焦点的定义、凸透镜成像光路图(2) 像是由物体烛焰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会聚而成的,所以对应的物点发出的光线一定全部会聚在像点, 从中取几条与焦点、 凸透镜位置有关的特殊

40、光线就可以确定焦点已经凸透镜的位置24.【答案】 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上放大【解析】 解: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需要知道凸透镜的焦距。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的最小、最亮的点,是凸透镜的焦点。 测出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便为凸透镜的焦距。所以王聪同学这样做是为了测量焦距。故答案为:测量凸透镜的焦距。(2) 由图知,烛焰的像比较靠上,由于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所以一定是蜡烛太靠下的缘故,所以应将蜡烛向上调节。故答案为:上。(3) 投影仪是根据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答案为:放大。(1) 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焦点和焦距的概念: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此点为凸透镜的焦点。由

41、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粗略测量薄透镜的焦距时,可以测出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可。(2) 要解决此题, 需要知道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若物体向下移动, 则像向上移动。(3)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照相机和投影仪的制作原理。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第16 页,共 19页实像的原理制成;投影仪根据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焦距的测量方法, 关键是掌握焦点和焦距的概念。 同时考查了实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关键是理解成倒立实像的含义。 还考查了投影仪的制作原理。一定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25.【答案】 (1) 下(2) 等大左(3) 右【解析】

4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关键是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物距: ?> 2?像的特点:异侧倒立缩小实像像距 v: ?< ?< 2? 应用:照相机2.物距: ?= 2?像的特点:异侧倒立等大实像像距 v: ?= 2? 应用:无3.物距: ?< ?<2?像的特点:异侧倒立实像放大像距 v: ?> 2? 应用:投影仪4.物距: ?= ?像的特点:无像应用:探照灯5.物距: ?< ?像的特点:同侧正立 放大虚像 像距 v:不能确定 应用:放大镜【解答】(1) 凸透镜成像的本质是光的折射,物体越高像越靠下,此时像太高,应该把透

43、镜向下移动;(2) 烛焰距离透镜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成放大倒立的实像。烛焰远离透镜,物远像近像变小。像距变小,所以光屏应该向左移动靠近透镜;(3) 近视镜为凹透镜,有发散作用,会使光线的汇聚点延后,所以烛焰左移动使物远像近,经过近视镜的发散,使光屏位置不变。故答案为: (1) 下(2) 等大左(3) 右26.【答案】 主光轴10.0放大投影仪靠近近视眼【解析】 解: (1) 在实验前,必须先调整小灯泡,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中心,三者中心放在同一高度,即使小灯泡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2) 当光屏上的光斑的直径为 5cm 时,与凸透镜的直径是相同的,故此时的光线是从焦点发出的,故焦距为 10.0?;(3) 继续向右移动凸透镜至 15cm 位置处,此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4) 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 仅将凸透镜的焦距改为 8cm,则相当于增大了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将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小,所成的像靠近凸透镜;此时像呈在光屏前方,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是相同的。故答案为: (1) 主光轴; (2)10.0 ; (3) 放大;投影仪; (4) 靠近;近视眼。(1) 根据凸透镜成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