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岩注浆施工方案_第1页
溶岩注浆施工方案_第2页
溶岩注浆施工方案_第3页
溶岩注浆施工方案_第4页
溶岩注浆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岩溶路基注浆一、 工程概况 场地内下伏吉言主要为石灰岩,岩溶强发育,74根桩中有52根的桩位处于溶洞上 ,129钻孔中有81个钻孔揭露有土洞或溶洞发育,钻孔岩溶间洞隙率为62.5。溶洞充填情况为空洞、半充填、全充填;洞内填充物为黏性土、砂粒、石灰岩岩块(岩块块径多为230cm)等,经钻探揭露溶洞均有漏水、漏浆现象。1.溶洞 溶洞:其充填物主要为软塑黏性土,松散稍密的粗砂,岩石碎屑,钻进时速度较快,普遍出现漏水、漏浆现象。整个场地内基本均有分布,揭露洞高3.30m0.20,平均3.30m,层顶高程-5.58m-28.47m,层底高程-8.62m-29.67m。2. 土洞 土洞:在ZK062-2号

2、桩和ZK072-1号桩处有揭露。揭露洞高7.00m8.50m,平均7.75m,层顶高程-0.32m3.36m,层底高程-8.82m-3.64m。层高3.030.20,平均3.03m,层顶高程-5.58m-28.47m,层底高程-8.62m-29.67m。其中在22号桩(ZK022-1和ZK022-2)位置处钻探时未揭露有土洞,但当钻孔终孔后地面出现塌陷,塌陷坑直径2m,深度4m。 3.岩土工作分析评价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详勘报告,本项目附近的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场地周边可见数条小断裂发育,断裂发育多为北东向,规模较小,对场地稳定性影响不大。 本次勘察揭露影响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有岩溶(土洞、溶

3、洞)强发育,且基本为溶洞,部分由充填(有半充填和全充填)、部分为空洞(即洞内除水之外几乎没有另外的充填物),岩溶是动态的,会进一步发展扩大,拟建场地属建筑不利地段,应采用措施对溶洞进行出理,做好预防地面溶洞塌陷,在钻孔施工时,22号桩处出现直径2m,深4m的圆形塌陷坑洞。二、设计原则及范围1、岩溶注浆的目的(1)由于岩溶地区的地下水位随时间的变化会发生变化,而水位的改变会造成地层的强度下降,从而导致基底的承载力下降,从而危及基面建筑物的安全,通过岩溶注浆,可以将空洞的水置换成水泥凝固体,同时可以封闭土、石帷幕,阻隔上层滞水与岩溶水的联系,保持地下水位的稳定。(2) 由于页岩灰岩中溶沟、溶隙、溶

4、洞发育,在上部地层受到较大压力时可能造成该段地层塌陷,从而严重危及建筑物的安全。施工时根据先导勘探孔揭示地层中的岩溶发育情况,加固深度由探灌结合孔确定,对溶岩进行注浆加固,从而确保页岩灰岩地层的稳定。(3)有填充物的溶洞,采用三管高压旋喷注浆注水泥浆,增强溶洞填充物的刚性。由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岩溶注浆的目的是形成隔水帷幕,将溶洞固体化、加固地基、减小沉降、达到下一步冲桩护壁成孔,防止塌孔,提高地基承载力满足线路运行要求。2、注浆原理(1)岩溶裂隙无论是管道型,还是裂隙型,其中的土颗粒在地下水的带动下均可自由运移,这是岩溶地区产生地表塌陷的内在原因。而溶洞的形成一般多受构造裂隙控制,因此隐伏岩溶溶

5、洞顶板大范围完整是不可能的。顺构造裂隙或构造复合部位会产生岩溶裂隙或通道,俗称土石界面处的岩溶“天窗”。(2)液体从高压向低压方向运动,即首先填充地下无压地带(如空洞、土洞、或半充填、全充填流动稀泥的溶洞),当空洞充满之后,浆液必然将通过岩溶“天窗”向压力最小的地表扩散并涌出地表。在土层或溶洞充填物中浆液流动垂直于土层等压线,并沿最短或最近的距离流动;在岩层中浆液流动主要顺岩溶裂隙扩散。由于岩溶发育的不均一、土层不均质,浆液必将呈不均匀扩散,且浆液扩散不构成整体或面状,在溶洞及土层中多呈脉状或树枝状,仅在空洞及充填松软的溶洞顶部结石成块状。 (3)在有填充物的溶洞内采用三管高压旋喷注浆,浆体可

6、扩散混合到2.4米范围内,形成刚性物体结构。三、钻孔设计与注浆量计算1、钻孔设计(1)钻孔密度的设计岩溶发育的复杂性及不均匀性,使查明岩溶的实际分布、空间形态及发育特征难度很大。因此,一般情况下,注浆孔均采用均匀布置,除判明了准确的土洞和“天窗“位置可集中布孔应采取针对性注浆外,注浆布孔原则如下。注浆孔密度适当,围绕工程桩周边布孔,一般1.0m桩采用等边三角形布置,1.2m;1.4m桩沿周边平均设4个孔,1.6m桩沿周边平均设5个孔。注浆孔距、排距应小于浆液扩散半径,并应相互搭接。(2)钻孔深度的设计根据岩溶发育成因及注浆机理,钻孔深度的设计原则如下。钻孔必须钻入最深层溶洞底,以岩溶发育标高作

7、为设计孔深的依据,原则上钻孔要遇到岩溶通道。(以钻探资料为依据)2、注浆量计算(1)注浆量计算公式注浆量计算常采用经验数据法、工程地质比拟法、浆液均匀扩散的单孔注浆计算法等方法。鉴于岩溶的不均一性,本次采用整体计算法,计算公如下:P=V××/m其中:VA×L×式中:p注浆折合水泥重量。V一岩溶注浆体积,m3;岩溶中水泥结石充填系数,按水平帷幕考虑,空洞=1,充填溶洞=0.70.2;浆液损失系数,1.1一1.2;m水泥结石率,指h水泥制成水泥浆后结石的体积为0.6一0.9;A注浆控制面积,L注浆段长度,m,应考虑土石界面处土层厚0.5m;岩溶率或土层裂隙率

8、。四、施工工艺与技术措施1、施工工艺 (1)岩溶注浆要遵循“探灌结合”原则,封闭土石界面,最大限度将溶洞水置换成水泥固体。形成隔水帷幕。 (2)施工准备  调查地下管线分布情况,防止钻孔伤及地下管线和当地水井,防止污染水源;  将试验场地平整,设置必要的排水坡,防止地表水下渗;  完成工艺试验段全部孔位放样,并测量、记录孔口地面高程;  接通施工用水、电,钻机试运行,确保设备能正常开钻;  准备灌浆用的水泥、砂、水玻璃等,并对进场原材料进行检验;  检测所有注浆设备

9、状态,确保设备能正常运转;  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岗前培训。 (3)钻孔  注浆孔钻进:土层、岩层均采用泥浆护壁钻进。  土层钻孔:首先启动水泵,开动钻机钻进,当第一根钻杆钻进后,接长钻杆,继续钻进,直到钻至土石界限;土层钻孔过程中,若遇流塑土层,及时用110导管护孔,防止塌孔。  岩层钻孔:土层钻孔结束后,清孔。然后采用91钻头钻进,直到钻至设计深度。  钻孔过程中,邀请监理工程师旁站记录地质变化情况,所有芯样摆放整齐。当遇岩溶时,应详细记录岩溶深度、填充情况等。(4)注浆施

10、工试泵开泵前先将搅拌桶中加满清水,三通转芯阀调到回浆位置,待泵吸水正常时,将三通回浆口慢慢调小,泵压徐徐上升,当泵压达到预定注浆压力时,持续二、三分钟不出故障,即可结束。安装注浆管和止浆塞钻孔完毕,进行清孔检查,在确认没有坍孔和探头石的情况下,方可下管。否则,必须用钻机进行扫孔。注浆套管外露的长度不小于0.3m,以便连接孔口阀门和管路,嵌入基岩大于0.5m,用M7.5水泥砂浆(或用水泥与水玻璃混合浆)固结,并将孔口套管四周捣实封闭,防止浆液从套管周围冒出,影响注浆效果。注浆管安放好后,在注浆管管口加上孔口盖,以防止杂物进入。压水试验用1.52倍于注浆终压对系统进行压水试验检查;检查管路系统能否

11、耐压,有无漏水;检查管路连接是否正确;检查设备机况是否正常;使设备充分热身。试运转时压水压力由小逐渐增大到预定注浆压力,并持续15min。浆液配制进场注浆材料必须符合要求,注浆用水应是可饮用的河水、井水或其他清洁水,水泥采用普通硅酸岩水泥,水泥标号为PO42.5。水泥应保持新鲜,一般不应超过出厂日期三个月,受潮结块不得使用,水泥的各项指标由实验室现场抽样检验。施工中采用的水玻璃波美度为38°43°Be,模数2.43.0。a 纯水泥浆:水灰比0.8:11:1的纯水泥浆用于全填充岩溶及岩溶孔土层部分注浆。b 水泥砂浆:水:水泥:砂=1.0:1.0:0.6,用于无填充物的大溶洞。

12、c水泥水玻璃浆:溶岩连续灌浆仍不见灌浆压力上升或吸浆量下降及地表冒浆等情况,采用提高浆液浓度或双液压浆措施。双液压浆时采用水泥浆与水玻璃之体积比1:0.08。如果现场浆液配制不满足要求时,施工控制可按下列三种方法:     a水灰比固定,水玻璃浓度不变,变换双浆比例。当水玻璃溶液所占比例由小到大,凝胶时间则由长到短,初、终凝由慢到快。     b水玻璃浓度不变,双液比例固定,变换水灰比。当水灰比由小到大,凝胶时间由短到长,初、终凝由快到慢。    

13、0;c水灰比不变,双液比固定,变换水玻璃浓度。当水玻璃浓度由高到低,凝胶时间由短到长,初、终凝由快到慢。实验人员负责现场监督浆液的拌合并进行抽样检测,以保证浆液的拌制质量。注浆压力及顺序注浆压力一般基岩中为不小于0.10.3MPa,岩土界面附近逐步加大到0.30.5 MPa。有填充物的溶洞高压旋喷注浆压力不小于3036MPa。注浆孔施工应自路基坡脚向线路中心的顺序进行,先两侧后中间,以保证注浆质量。注浆施工按照注浆技术规程(YBJ44-92或YSJ211-92)有关规定与设计要求进行。 结束注浆当注浆达到下列标准之一时,可结束该孔注浆:A.注浆孔口压力维持在0.2MPa左右或者逐渐上升到0.4

14、MPa,吸浆量不大于40L/min,维持30min。B.冒浆点已出注浆范围外35m时。C注浆钻孔基岩完整,或多次注浆,孔口压力超过1.5MPa。D单孔注浆量达到平均注浆量的1.52.0倍,且进浆量明显减少时。 提管、回填注浆完成后应立即拔管,若拔管不及时,浆液会把注浆管凝固住而造成拔管困难。拔出管后留下的孔洞,及时用水泥砂浆封孔。(5)注意事项 注浆管线固定,不宜过长,一般为3050m,以防压力损失。 注浆孔应跳孔施钻,不得全部钻孔完成后再注浆,以免孔位大量串浆.注浆孔施工应自路基坡脚向线路中心的顺序进行,先两侧后中间,以保证注浆质量。 当出现串浆或地表返浆,采取间歇注浆方式,间隔时间30到60分钟。五、注浆效果检查路基注浆完毕后,我们通过4种方式进行注浆效果的检查:(1)压浆完工后进行物探检测对比,物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