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场建设生态观光型农场规划书共9_第1页
农业农场建设生态观光型农场规划书共9_第2页
农业农场建设生态观光型农场规划书共9_第3页
农业农场建设生态观光型农场规划书共9_第4页
农业农场建设生态观光型农场规划书共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场建设生态观光型农场规划书1.1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 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 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一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能在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于是,回归 田野、自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 吃农家饭、住农家屋、 做农家活、

2、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据专家介绍,观光休闲农业,在 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就已形成产业规模,进入 90 年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生态观光农业园主要是以发展养殖、种植园为最主要的经营项 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奇、特。在养殖品种中,可引入市 场销售情况较好、人人爱吃的动物及特色品种。种植项目应引进速生、 抗病丰产、好看、好吃,或外观奇特的产品。在生态观光农业园内游客不但可吃到各种山珍野味, 品尝到珍奇 水果、蔬菜,还能看到各种动物表演,同时还能烧烤、垂钓、采果、 制作栩栩如生的标本,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 利润和效益是普通种养

3、业的5至10倍。生态农业观光园不是人们通常所述的与生态农业、旅游农业、高 效农业等同意义上的生态农业观光, 它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集合现 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 提出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基础,以高 新示范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 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1.2 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型农场的意义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 有着丰厚的社会基 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在解决温饱 之后,人们对吃穿以外的生活追求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 业发展的主要基

4、础。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 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 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向。而现实中,这样 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 广阔的发展市场。XXX农场占地3万余亩,建场以来积累了丰富农业生产经验, 农业基础雄厚,各类农业设施齐全。在立足农业的基础上,适当、适 时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实现农场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途径,它还将成为 农场新的经济增长点。2项目建设条件2.1 地理位置农场位于XXX市大港区小王庄镇,东邻渤海湾的渤海新区 35 公里,据XXX新港塘沽70公里,南与新建的黄骅港毗邻,20

5、5国道、 津汕高速(距离最近出口 5公里)在农场内通过,距离津唐高速大屯 站7公里,农场西侧25公里处是贯穿南北的津浦铁路,与库容 4亿 立方米的大港水库相连,环境优美,交通十分便利。2.2 自然环境2.2.1 光照条件本地区全年实际日照时数 2844.1小时,全年晴天多于阴天,晴 天日数为287天,占全年日数的79%,光照条件、光能资源比较丰 富。2.2.2 水资源农场处于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410.5mm,但分布不均,多集中在6-9月。农场东有XXX水库自然 保护区,南连青静黄排水渠,北邻钱圈水库,农场内部排水渠道纵横, 节排水设施较为齐全。地下水属较强开采区,浅层水

6、质适宜农业灌溉, 可保证未来设施农业的需要。2.2.3 土壤资源农场内部地势平坦,土壤黑粘土性质,透水性较好,失埔期短, 有机质含量高,适宜种植玉米、棉花、大豆、西瓜等粮食经济作物; 桃、李、杏、苹果、葡萄等优质水果;养殖猪、牛、羊、鸡、鹅、鸭、 兔、鱼等家禽和水产品。2.3农场建设近年农场新修公路20公里,公路延伸到农场各队。农场自身拥 有乳品加工厂和农业公司两个分公司。外来投资企业建有大型养牛场3个,棉花加工厂、榨油厂、蔬菜基地各 1个,苗木生产基地3个, 养鸡场4个。3规划设计原则农场的建设规划,将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倡自然循环 和自然生态,保护好生态环境,把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协

7、调发展有机 地结合起来,把可持续发展农业与乡村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产业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农场规划将遵从以下原则:3.1 整体性与开放性的原则规划将从整体布局着手,特别注重观光区和服务区与周边环境的 有机结合。从内部讲,各个功能区尽管有各自的特点,但并不是一个 个无机的、分散的结构,而是一种开放式的有机结合体;同时整个生 态园本身将与周边环境相互衔接、相互融合。3.2 生态性原则生态园自身的生产生活将更为注重生态方面的要求,节制引用外来物种,保护和发展本地物种,不会对农场自身和周边乡村产生不良 影响。3.3 经济性原则在生态园规划中将充分考虑经济生产的内容, 坚持在经济效益好

8、 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充分发挥高科技的优势,强调用最少的人工和资金投入来健全自然生态过程, 强调有效利用有限的土 地资源。另外,“合作”将是整个生态农场建设中的亮点。3.4 参与性原则亲身直接参与体验、自娱自乐已成为当前的旅游时尚。生态园在 观光项目的设置上将充分考虑体现“参与感”、“体验感”,让观光者 广泛参与到农场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层面地体验农场生活的 情趣,享受到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氛围。3.5 特色性原则特色是生态园经济发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竞争力和发展 潜力就会愈强,因此,生态园会明确资源特色,选准突破口,使农场 的观光旅游具有更鲜明的市场特色。3.6 多样性

9、原则鉴于人们在当今的休闲娱乐中将充分展现个性,农场在进行观光规划中安排观光线路、方式、时间和消费水平上,将综合考虑多种方 案,组织多样的休闲项目和线路供观光者选择。3.7 适宜性原则土地能力是指土地的生产潜力,它是一定土地所固有的。要对农 场内各个不同土地类型地块的各种利用作出适宜性评价, 以达到土地 的最合理化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3.8 近期和远期规划建设性原则农场的规划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统筹规划,分期建设。为做到布局合理,就必须做到统筹规划,有计划地分期实施,逐步建 设。为保证其健康发展,一要搞好规划,按规划组织实施,二要根据 投入的资金合理分配,进行分期建设。4农场规划具体

10、内容项目规划建设分为观赏区、示范区、体验区和经济区四个功能园 区,沿农场公路方向,从场部出发,建设农博馆、百果园、养鱼池、 蔬菜基地、农技研究中心、百草园、农家小院、苗木繁殖基地、养殖 场、青饲种植区共10处旅游景点。4.1 农博馆占地面积:10亩功能分类:观赏区农场可依托农垦集团及自身优势,兴建 XXX农场农业博览馆, 简称农博馆。农博馆具有其他博览馆不可取代的地位,它不仅是社会 各界人士较为全面的了解农业发展历史的窗口, 也是广大青少年接受 爱国、爱农教育的基地。场馆建设分两层:一层为展示大厅,展示我国农业发展历史及XXX农垦集团发展历程。二层为会议厅,为农场以后召开大型会议、接待来宾、举

11、办交流 活动的主场所。4.2 百果园占地面积:200亩 功能:示范区百果园种植桃、李、杏、枣、苹果、葡萄等各种水果,采用温棚 和露天两种栽培方式,可供游客一年四季参观。园区采用对称布局,分为春夏秋冬4个功能区,各自与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相呼应,营造不 同的生态景观。4.3 养鱼池占地面积:400亩 功能:体验区建立鱼池8个,分别设2个特色鱼种池,2个鲫鱼池,两种鱼池 可进行钓斤和钓天两种垂钓方式;设4个经济池,在旅游收入低的情 况下以保证养鱼池自身的正常运转。4.4 蔬菜基地占地面积:3000亩 功能:观赏区蔬菜基地目前由港源富农公司主管,内部设温室大棚四十多座, 建大型酒店、网球场、人工湖、蒙古

12、包等多处娱乐设施。旅游功能齐 全。农业生产上有向日葵种植区和红花种植区各一个。4.5 农技研究中心占地面积:1000亩 功能:示范区农技研究中心主要进行农场主栽作物的品种选育、引种示范及推广、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的研究工作。4.6 百草园占地面积:10亩 功能:观赏区建立一个大型的日光棚,内部种植各种适合本地生长的耐盐碱绿 化植物,按照植物种类的不同划分为五大部分,分别为:花卉区、地 被植物区、草本植物区、灌木区和乔木区。4.7 农家小院占地面积:200功能:体验区采用合作的方式,在二队、三队、四队分别建设农家小院共计 60个,日接待能力600人,让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看农家景, 做一次

13、真正的“农家人”,享受农家的快乐生活。4.8 苗木繁殖基地占地面积:3000亩 功能:经济区目前农场内以XXX滨海耐盐碱植物科技园为首,共设有 4处苗 木繁殖基地,建设由现代化温棚 8座,网棚6座,种植有白腊、国 槐、松树、红叶臭椿、杨接榆、杨接槐、月季、玫瑰等 20多种绿化 苗木和花卉。今后在这三个苗木繁殖园的基础上,积极联系开发商, 在二队再兴建几处繁殖基地,使农场整个的苗木生产形成规模又各具 特色。同时在生产的基础上,增加其观光旅游的功能。4.9 养殖场占地面积:300亩 功能:经济区养殖场主要养鸡和猪。鸡为果园散养,猪为集约化笼养,建设鸡 舍7个,猪舍2个,料库一个,沼气池2个。建成后

14、最大可容纳鸡 10000只,猪500头。养殖场可实现果与畜产品的双收,经济效益 好。鸡和猪的粪便进入沼气池,发酵后循环果园,降低了粪便对环境 的污染。4.10 青饲种植区占地面积:3000亩 功能:经济区农场内部有养牛场3个,每年都需要大量的青饲料,而青饲的种植也历来为农场所重视,种植类型主要为青饲玉米和苜蓿两种。 新的 种植区分别划分在4个生产队的农场公路两侧,离公路近的种植苜 蓿,离公路远的种植玉米,提高农场环境的可观赏性。农业(Agriculture )为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 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

15、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品。农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它是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 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种植的活动部门是种植业, 利用土地空间进行水产养殖的是水产业,又叫渔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采伐林木 的部门,是林业,利用土地资源 农业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地发展畜牧的是牧业。对这些产品进行小规模加工或者制作的是副业。它们都是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这些景观或者所在地域资源进行开发展出的是观光业,又称休闲农业。这是新时期随着人们的业

16、余时间富余而产生的新型农业形式。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的生产活动。农业农业分布范围十分辽阔。地球表面除两极和沙漠外,几乎都可用于农业生产。在近1.31亿平方公里的实际陆地面积中, 约11%是可耕地和多年生作物地 ,24%是草原和牧场,31%是森 林和林地。海洋和内陆水域则是水产业生产的场所。农业自然资源的分布很不平衡。可耕地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北美、欧洲和大洋洲的经济发达国家为0.56公顷,而亚洲I、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仅为0.22公顷,其中亚洲仅 0.16公顷(1984年)。森林以欧洲和拉丁美洲的分布面积较大;草原面积则非洲居首位,亚洲其次

17、;其中不同国家、地区之间也有很大差异。 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征是高度的商业化、资本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工厂化、知识化、社会化、国际化交织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土地 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农业为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品。农业是人们利用动植物体的生活机能,把自然界的物质和能转化为人类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现阶段的农业分为

18、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两大类。土地是农业中不可替代的在基本生产资料,劳动对象主要是有生命的动植物,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它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粮食、副食品、工业原料、资金和 出口物资。农村又是工业品的最大市场和劳动力的来源。21世纪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阶段,生命科学和其它最新科学技术相结合,将使世界农业 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生物基因库的建成,遗传工程的崛起,克隆技 术和生物固氮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的面貌将为之一新。工业化农业的发展, 以投入大量物质和能量为标志,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但也带来了能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调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近年来出现的新科学技术革命中,产生了一批新的技术群,如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微电子技术、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等。这些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