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技术标准(结构)(昆勘院内部资料)_第1页
设计技术标准(结构)(昆勘院内部资料)_第2页
设计技术标准(结构)(昆勘院内部资料)_第3页
设计技术标准(结构)(昆勘院内部资料)_第4页
设计技术标准(结构)(昆勘院内部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设计技术标准 G-施工图结构专业施工图技术标准(一)总则1、结构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编制,其深度要求为(1)满足建设部建质【2003】84号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4.4节所规定的深度;(2)满足施工及安装的备料、订货和交付预制或加工的要求;(3)满足施工组织和施工预算的编制与实施的要求。2、为确保设计质量,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在开始设计前编制出指导本专业施工图设计的统一技术的措施,内容包括:(1)设计计算所依据的文件、规范、规定;(2)分公司规定采用的特殊技术数据、资料、图集;(3)设计计算应遵循的技术规定和措施;(4)必须注意的设计要点和统一事项。3、施工图的编制

2、应做到内容完整、图画清晰,主次分明、比例适当,尺寸准确、数据无误,字迹清楚、整齐美观。结构设计成品图为计算机出图。4、施工图中应尽量采用图样表示结构及构造做法,文字说明必须简明扼要,文理通顺,词义肯切,避免含糊不清的用语。5、图纸分张以满足施工方便为原则,若不可避免各张图纸互相参阅时,应标明参阅图号。(二)制图标准的补充规定1、国家制图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10和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中的相关规定必须遵照执行,本企业标准不再重复;若本规定与国家标准有矛盾时,应以国家制图标准为准。2、图幅规格每一子项工程的图幅规格,应尽可能统一,一个工程设计中,

3、每个专业所使用的图纸,不宜多于两种幅面,以便于底图保管及蓝图的装订和翻阅,并尽量采用1号或2号图幅。图纸短边不应加长,长边尺寸可加长,但应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10表3.1.3的规定。3、图名(1)图名均宜在命名之末,落以图字表示,如“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三层结构平面布置图”,“详图”等,并标注结构标高。对工业厂房、建筑夹层等也可用标高命名,如“6.180米标高结构平面布置图”,“4.500米标高平面配筋图”等。(2)结构图的所有定位轴线编号及相应位置必须与建筑施工图一致并标注结构标高。(3)建筑物剖面编号和构件的剖切面编号,均宜采用阿拉伯数字,如“11”、“2

4、2”等;当同一张图纸内既有建筑物剖面又有构件剖切面时,为避免混淆,可分别采用罗马数字、拉丁字母(建筑物剖面),或阿拉伯数字(构件剖切面)。4、比例(1)图纸应按比例绘制,并应准确标注尺寸。同一张图纸中,相同比例的各图样,应选用相同的线宽组。(2)比例尺选择,按国家制图标准规定。梁、柱、框架配筋图和模板图可根据具体情况选定比例,一般可用1:50或1:100、1:150等。具体详见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2.0.5条。5、尺寸及图面(1)尺寸与建筑物外轮廓线之间的距离,一般宜用20-50mm,各尺寸线之间的距离宜为8-10mm.(2)结构图中预留孔洞、预埋件、设备基础等其位

5、置应标注与建筑物轴线间关系尺寸。(3)图面尽可能做到图形间的距离为30-50mm,图形与图框的距离宜为40-60mm;设计说明距图框为20-60mm,以上所指图形包括标注尺寸及图名在内的外形。(4)结构布置图绘制方向应与建筑图一致;局部平面图的方向应与整体平面图一致;详图、大样图的方向应与整体图、构件图中剖切线所示方向一致。6、标高(1)凡结构图(结构布置图、模板图、配筋图、大样图等)均用结构标高。(2)基础剖面、详图、大样图应注基底(或基顶)标高;外墙、柱基应标注室内外高差及结构标高。(3)楼面结构布置图、模板图、配筋图、框架梁柱图、梁板图等均应标注梁板面结构标高;(4)当结构与建筑物标高采

6、用统一标高时,在结构设计总说明中必须注明其注意事项。7、图线(1)一般绘图选用1.0mm及0.7mm线宽组。(2)同一张图纸内,相同比例的各图样,应选用相同线宽组。(3)相互平行的图例线,其净间隙或线中间隙不宜小于0.2mm。其余具体要求详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10第4节的规定。8、字体(1)字高中文字体:3.5、5、7、10、14、20True type字体:3、4、6、8、10、14、20(2)图样及说明中的汉字,采用长仿宋体或黑体,同一图纸字体种类不应超过两种长仿宋体的宽高关系为0.7,黑体字宽度与高度应相同。(3)图签内中文字体采用长仿宋体,字高为7,图名字高为

7、10,比例字高为5,说明字高为7其余具体要求详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10第5节的规定。9、制图符号、构件代号与编号建筑结构施工图的制图符号、图例等表示方法按现行建筑结构标准GB/T50105-2010执行;常用构件代号统一按现行建筑结构制图标准附录A执行,不宜擅自编写代号;当采用各级构件标准图中的构件时,其代号应与所采用的标准图一致;一个子项工程施工图中的构件编号不得重复。当有不同编号时,宜编制“构件编号一览表”。(三) 图纸的编排原则1、图号编排顺序工程号、项目号、分类号、图号。2、图纸顺序的编排原则(1)先建筑后结构,其后为给排水、电气、暖通;结构图中选施工者在前,

8、后施工者在后。(2)先整体后局部,先主要部份,后次要部份,先布置图后构件图先模板图后钢筋图。3、结构专业施工图目录编排顺序(1)首页(内容包括:项目名称、设计单位、编制年月、图纸目录及设计总说明等,此项分别写于基础图第一张或上部结构图第一张,当内容较多时,可单独编为一张)。(2)基础平面图(3)基础详图(包括基础梁、板、设备基础、地坑、地沟等施工大样图)。(4)各层楼面及屋面结构布置(模板)图,配筋图。(5)柱、框架(模板)图、配筋图。(6)梁、板(模板)图、配筋图。(7)楼梯图(包括布置及构件大样)(8)其它(如桃梁、雨蓬、阳台等)构件,可布置于以上各图的空白位置处。4、图纸目录中图纸名称的

9、填写,必须与图纸上图标的名称完全一致,图纸图标内的名称又必须与图纸上所示内容完全一致,不得省略。5、设计中应尽量选用国家标准设计及地方各级通用图,选用时应在有关的图纸中标所选的图集名称(编号),构件名称(编号)及所在页次并汇总编出采用图集目录列表于总目录之后或首页说明之后。(四)结构计算书1、电算对所有计算的基础,墙、柱、梁、板,框架,排架,其平面、空间的结构体系都应做到准确。(1)设计计算所依据的原始资料(如工程地质、设防烈度、计算参数、基本风压、荷载取值等)要求准确。(2)计算部位、构件尺寸要准确。(3)所受的各种荷载及荷载的输入要准确。(4)计算模型、计算程序公式、计算数据和计算步骤要准

10、确。(5)最后的计算结果(如轴力、弯矩、扭矩、剪力、配筋规格、数量等)要准确。(6)主体结构计算结果(包括所用计算软件名称、版本、计算数据,计算结果等)应刻录光盘或软盘,主要结果还宜打印出来,或者存档,或者应约送审图公司。2、手算格式(根据国家现行规范,制图和计算都允许手工完成)设计计算纸12此行内容1、 设计数据、截面尺寸、跨度、荷载取值等。2、 计算公式、计算简图等此行内写计算结果M=(1)手算计算书应按子项分装成册,都由计算人,校对人、审核人签名,由专业负责人集中交工程主持人(设总)验收合格后归档。(2)工艺、水、电、暖通等其它专业提供与结构计算有关的技术条件及计算数据应附在计算书后以便

11、查对。(3)设计完成后所有电算资料、手算资料均应归档,由负责设计施工图的校审人员对下述内容进行认真校对,并对其正确性负责。如:荷载取值、断面设定、设防烈度、抗震措施、场地类别等。(五)图画布置、构件编号1、施工图的图面布置:绘制各部份施工图应根据绘制内容,主次分明地把主要内容放在图纸的显著位置,主次一般宜自左至右。自上至下顺序排列。参考草图如下: 剖 面 详 图-平 面 说 明-主 要 次 要-稍 次 要说 明- 三 层 剖 面- -二 层 详 图一 层 说 明-主 要 次要构件图- -次 要 详 图说 明- -2、各种构件、钢筋、预埋件的编号及数量的表示(1)编号原则:各种编号宜按先多后少,

12、先主后次,先一般后特殊的原则顺序编号,对多层结构应先下层后上层,逐层顺序编号。(2)各种构件只有当其长度、截面、配筋都完全相同(对于预制构件尚需预埋件完全相同)才能编同一个号,大同小异构件也可加注脚标予以区别。(3)钢筋的编号(复杂的主体结构如框架、箱基等宜作钢筋表):配件较复杂的构件,钢筋宜编号;钢筋的编号以每个构件为单位,按ab顺序编号,钢筋砼构件中个别钢筋的形状不易看清楚,又无钢筋表时宜抽此部份的钢筋表示其大样,置于构件旁并注其尺寸。(4)预埋件的编号,宜以单项工程为单位,按M1、M2、M3的顺序编号。(六)施工图编制细则1、目录原则上要求建筑、结构、水电、暖通等各专业连续在一起进行总编

13、,由设总汇总。(1)建筑、结构首页可分开编写,也可将结构的基础,上部结构首页分开编写或寅在各自的第一张施工图上;也可合并写在所有结构图的第一张施工图上;要写的内容较多时,首页可单独为一张。首页主要内容是设计说明,施工设计要求及结构图纸特殊说明。2、结构工程设计总说明结构工程设计总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1) 设计依据及其他批示性文件要求;(2) +0.000标高所对应的绝对标高;(3) 结构的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4)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要求;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5) 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及设计地震分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6) 工程地质条件(建筑场地类别、地基

14、的液化等级、地基土强度、压缩模量、地下水位及有无腐蚀性等);气候条件;基本风压、雪载等;地基基础设计等级;(7) 扼要说明有关地基概况、对不良地基的处理措施及技术要求, 抗液化措施及要求,沉降观测要求,试桩要求等;(8) 采用的设计荷载,包括风荷载、雪荷载、楼屋面允许使用荷载、特殊部位的最大使用荷载标准值,如遇图书馆、仓库要特别注意;(9) 建筑材料:a 钢筋、型钢的钢种及焊条的型号,钢筋搭接、焊接及保护层厚度等要求;b 砼强度等级,有不同等级时,应交待各种等级所用的部位;c 砌体材料、砂浆强度等级及所用部位;地下室、水池砼抗渗要求及抗渗等级,施工中存有上浮可能时应提出抗浮措施;d 特殊材料应

15、提出材料性能、规格和数量要求。(10)地下室、水池砼抗渗要求及抗渗等级;施工中存有上浮可能时应提出抗浮措施,明确抗浮水位标高,施工水头高度,覆土之前的井点水位;(11)施工要求除应遵守现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外,还必须注意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建筑的影响,如打桩振动、抽水、基底标高差异的影响;结构图纸中有必要补充的特殊说明等。3、基础平面图基础平面剖视位置为底层主要窗台处,并揭去所有基顶上的覆土,基础的可见轮廓用细线表示。(1)基础平面图上绘出定位轴线,基础构件(包括承台、桩头、基础梁、剪力墙、混凝土地坑、地沟等)在平面上的位置、尺寸、底标高、构件编号,以及与轴线的关系尺寸,以满足定位放线的要求和便于

16、查对基础及构件设施是否会发生相互重迭冲突等矛盾。(2)当基础较复杂,设备基础、地坑、地沟又较多时,可将建筑物基础与设备基础、地坑、地沟设施分开绘制平面图,但必须认真查对基础及各构件设施是否会发生相互重迭、冲突等矛盾。(3)对结构有影响的一切预留孔、预埋件的规格、位置及标高应标注清楚。(4)若基础底面不在同一标高,而基础需局部加深或地基作局部换砂处理时,必须按一定宽高比放如阶处理,平面图上用虚线表示其加深范围标注尺寸,并在平面图外侧绘出放台阶的剖视图,标其尺寸与标高。(5)提出沉降观测要求及测点布置(宜附测点构造详图)(6)说明中应包括基础持力层及基础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地基的承载能力特征值,基底

17、及基槽回填土的处理措施与要求,以及对施工的有关要求等。(7)桩基应绘出桩位平面位置及定位尺寸,说明桩的类型和桩顶标高、入土深度、桩端持力层及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成桩的施工要求、试桩要求和桩基的检测要求(若先做试桩时,应单独先绘制试桩定位平面图),注明单桩的允许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8)当采用人工复合地基时,应绘出复合地基的处理范围和深度,置换桩的平面布置及其材料和性能要求,构造详图;注明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等有关参数和检测要求。4、基础详图(1)无筋扩展基础应绘出剖面、基础圈梁防潮层位置,并标注总尺寸、分尺寸、标高及定位尺寸。(2)扩展基础应绘出平、剖面及配筋、基础

18、垫层,标注总尺寸、分尺寸、标高及定位尺寸等。(3)桩基应绘出承台梁剖面或承台板平面、剖面、垫层、配筋,标注总尺寸、分尺寸、标高及定位尺寸,桩构造详图及桩与承台的连接构造详图。(4)筏基、箱基可参照现浇楼面梁、板详图的方法表示,但应绘出承重墙、柱的位置。当要求设置后浇带时应表示其平面位置并绘制构造详图。对箱基和地下室基础,应绘出钢筋混凝土墙的平面、剖面及其配筋,当好耍留孔洞、预埋件较多或复杂时,可另绘墙的模板图。(5)基础梁可参照现浇楼面染详图方法表示。(6)附加说明基础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抗渗等级、垫层材料、杯口填充材料、钢筋保护层厚度及其他方法表示。注:对形状简单、规划的无筋扩展基础、扩

19、展基础、基础梁和承台板,也可用列表方法表示。5、结构平面图(1)一般建筑的结构平面图均应包含有各层结构平面图及层面结构平面图。具体内容为:1)各层楼面结构布置图(模板图),几须标注框架(柱)、梁、设备基础、预留孔、预埋件等的平面位置、尺寸、编号及其与轴线的关系尺寸。2)必须标注梁、柱等构件的截面尺寸;若轴线不通过梁、柱待构件的中心线时,还必须标注其中心线与轴线的关系尺寸。3)现浇板应注明板厚、板面标高、配筋(亦可另绘放大比例的配筋图,必要时应将现浇板面模板图和配筋图分别绘制),标高或板厚变化处绘局部剖面,有预留孔、埋件、已定设备基础时应示出规格与位置,洞边加强措施,当预留孔、埋件、设备基础复杂

20、时亦可放大另绘。现浇板厚度表示在其平面图上的小圈内,圈内涂色,也可以在图名下用文字说明板厚尺寸。4)有圈梁时应注明位置、编号、标高、可用小比例绘制单线平面示意图。5)现浇板配筋图一般按比例、形状表示在其平面图上,较复杂者须加以剖视。6)结构布置图(模板图)与配筋图一般分开绘制,板的配筋图,一般可用1:50绘制,但若平面形状及其布置简单时,可将结构布置图与配筋合并绘制在一起。7)框架的梁、柱在结构布置图上可分开绘制其施工大样图。8)楼梯间可绘斜线注明编号与所在详图号。9)电梯间应绘制机房结构平面布置(楼面与顶面)图,注明梁板编号、板的厚度与配筋、预留洞大小与位置、板面标高及吊钩平面位置与详图,无

21、机房的电梯(构造柱,圈梁)要特别注意。10)层面结构平面布图内容与楼层平面类同,当结构找坡时应标层面板的坡度、坡向、坡向起终点处的板面标高,当屋面上有留洞或其他设施时应绘出其位置、尺寸与详图,女儿墙或女儿墙构造柱的位置、编号及详图。11)当选用标准图中节点或另绘节点构造详图时,应在平面图中注明详图索引号。注:当采用计算机出图时,按电算程序绘制基础与结构施工图也应基本符合上述制图规定,不能强调程序就是如此,程序要符合国家制图规定。计算机出图要在调图、改图上下功夫,不同的电算程序通过设计人员的调整修改,使之符合国家制图规定和地区施工习惯。6、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1)现浇构件(现浇梁、板、柱及墙等详

22、图)应绘出:1)纵剖面、长度、定位尺寸、标高及配筋,梁和板的支座;现浇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尚应绘出预应力筋定位图并提出锚固要求;2)横剖面、定位尺寸、断面尺寸、配筋;3)需要时可增绘墙体立面;4)若钢筋较复杂不易表示清楚时,宜将钢筋分离绘出;5)对构件受力有影响的预留洞、预埋件, 应注明其位置、尺寸、标高、洞边配筋及预埋件编号等;6)曲梁或平面折线梁宜绘平面图,必要时可绘展开详图;7)一般的现浇结构梁、柱、墙可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法”绘制、标注文字较密时,纵、横向梁宜分二幅平面绘制;9)除总说明已叙述外需特别说明的附加内容。(七)结构专业施工图核审细则结构专业施工图按校对、审核、审定三级程序进行质

23、量控制,校审修改后逐级签字,最后经审定人签发,方可出图。施工图设计完成后,设计绘图人应认真自校签字,再逐级送审。送审时必须随图附送校对记录单和质量控制流程卡(校审单和控制卡由设计人或项目负责人向分公司办公室索取并填写抬头部份,如定案单、审核执业卡等)。校审人员的职责按分公司制定的技术岗位责任制执行,施工图校审内容按结构专业施工图技术标准执行。1、校对校对人首先检查设计绘图人是否进行自校,质量控制流程卡上是否留下记录。凡经过自校的图纸,设计绘图人应当在相关栏目内签字认可。只有经过设计人自校签字的设计图纸,校对人方可进行校对。结构专业施工图中所发生的错、漏、碰、缺是图纸校对的重点。校对人在校对过程

24、中必须填写校审记录单并对设计文件或设计图纸承担校对责任。校对人除校对本专业设计图纸和设计文件外,还应校对相关专业、特别是建筑是否与结构专业存在矛盾,标准是否一致。各项图纸具体校对内容如下:(1) 图名、编号、图幅、数量、页次等有无错、漏。(2) 编排次序是否合理。(3) 抽列构配件、利用图有无错、漏。首页(指施工图中的结构设计总说明或带总说明的封面)(1) 是否符合已批准的初步设计。(2) 文字说明是否简明扼要;用词是否适当、正确;条理顺序是否清楚;与设计图有无矛盾或重复;有无错、漏。(3) 所列表格是否完整、正确;选用图是否恰当。(4) 文字说明、图例符号、表示方法是否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

25、准GB/T500012001.(5) 检查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绝对标高值、设计使用年限、耐久性、砌 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是否正确。(6) 检查建筑场地类别、地基的液化等级、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钢混结构抗震等级、人防抗力等级是否遗漏与正确。(7) 设计荷载取值是否恰当。(8) 所选结构材料品种、规格强度等级是否恰当;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是否正确。基础平面图(1) 定位轴线、基础构件的位置、尺寸、标高是否正确。(2) 地坑、地沟和设备基础是否遗漏,标注是否正确。(3) 基础埋深是否合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与地勘报告吻合,取值是否恰当;当为桩基时,要检查桩端承载力是采用极限值(JG

26、J9494规范)还是特征值(新规范)进行计算;试桩选取是否合适,桩基检测要求是否提出。(4) 当有地下室时,是否提出基坑设计要求,基坑设计安全等级是否提得合适,应将基坑支付图与基础图叠起来看。基础详图(1) 当为无筋扩展基础时,检查平、剖面是否相符;地圈梁、防潮层位置是否恰当;总分尺寸及标高是否正确。(2) 当为扩展基础时,检查平、剖面是否相符;配筋是否正确;总分尺寸及标高是否正确;垫层是否遗漏。(3) 当为桩基时,检查承台梁、承台板平、剖面是否相符;配筋是否正确;总分尺寸及标高是否正确;桩与承台的连接构造是否合理;试桩布置与试验要求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是否正确。(4) 当为筏

27、基、箱基时,检查承重墙、 柱等的位置是否正确;后浇带是否设置,位置是否合适;地沟、地坑、井坑、墙洞等是否预留;底板、墙板(含墙板施工缝)、地梁、地坑、井坑等配筋详图绘制是否正确,有无遗漏。(5) 当基础施工图为相对独立出图时,应检查有无附加说明,附加说明中有无下述内容;基础设计等级,基础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及垫层材料的规格;地下墙板抗渗等级;钢筋保护层厚, 验槽要求及其它施工要求。结构平面图(1) 检查轴线编号、尺寸标是否清楚、完整;总分尺寸是否正确;标高、文字、符号是否正确;与基础平面图是否吻合。(2) 检查现浇板容易遗漏的内容,如板厚、板面标高、预留孔、重要埋件等。(3) 屋面结构平面布

28、置图重点检查是结构找坡还是建筑找坡?若是结构找坡,则应检查找坡、坡向、坡向起终点的板面标高;若是建筑找坡,则应重点检查找坡材料、容重、找坡厚度、荷载是否留足等。单层空旷房屋如单层工业厂房、仓库等结构平面图应重点检查构件布置、构件编号、支撑系统、选用图集是否恰当等。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1) 当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法”绘制现浇结构的梁、柱、墙时应检查文字是否标注清楚,有无遗漏,抽查配筋是否恰当。(2) 若为配筋复杂的曲梁、折梁,检查配筋是否表达清楚,有无钢筋分离图,节点构造是否合理。(3) 构件强度、变形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构造是否合理,交代是否清楚。(4) 尺寸是否正确。(5) 其它有关图面质量的问

29、题。钢结构施工详图(1) 钢结构设计图分为设计图与施工图两阶段。知尚达具有钢结构设计资质,施工详图一般由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完成,必要时我们可代为完成。(2) 钢结构设计图应检查以下内容:设计依据、荷载资料、项目类别、工程概况、所用钢材牌号和质量等级,连接件的型号、规格、焊缝质量等级、防腐及防火措施等。(3) 钢结构施工详图应包含每个零件的放大图,标准细部尺寸、材质要求、加工精度、工艺流程要求、焊缝质量等级,宜对零件进行编号或列表说明,并考虑运输和安装能力确定构件的分段和拼装节点。结构计算书的校队与检查计算程序应经鉴定确认;电算结果应经分析认可;总体输入信息、计算模型、几何简图、荷载简图和结果输出应整理成册或刻制光盘送审与存档。2、审核审核工作是关键性的技术、质量把关工作。审核人首先应检查质量控制流程卡上的记录,检查设计人是否进行过自校,校队人是否按本细则进行过校对记录。审核人对未经校改的图纸不能直接进行审核。未经校对的图纸应按本公司的规定退回重新进行校对;如果退回实在困难,则应由审核人承担校对和审核双重职责,先按校对细则进行校对,人后才能进入审核程序,并逐级留下校对和审核记录。审核人对已校改过的图纸进行审核,填写审核记录单,督促设计绘图人修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