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磺基水杨酸合铁()配合物的组成及其稳定常数的测定21.了解光度法测定配合物的组成及其稳定常数的原理和方法;2.测定pH2.5时磺基水杨酸铁的组成及其稳定常数;3.学习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实验目的实验目的3 磺基水杨酸( ,简式为H3R )与Fe3+可以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其组成随溶液pH值的不同而改变。在pH=23、4 9、9 11时,磺基水杨酸与Fe3+能分别形成三种不同颜色、不同组成的配离子: pH=23,为红褐色配合物; pH=4 9,生成红色配合物; pH= 9 11,生成黄色配合物。 本实验将测定pH2.5时所形成的红褐色磺基水杨酸合铁()配离子的组成及其稳定常数。实验原理实验原理4
2、分光光度法(spectrophotometry)是基于物质分子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按物质吸收光的波长不同,分光光度法可分为紫外分光光度法、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较高,适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其灵敏度一般能达到110gL-1的数量级。但该方法的相对误差较大,一般可达到2 5%。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5 当一束波长一定的单色光通过有色溶液时,一部分光被溶液吸收,一部分光透过溶液。对于光被溶液吸收和透过程度,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是用透光率T表示。即透过光的强度It与入射光的强度I0之比: T= It I0 另一种是用吸光度A(又称消光度
3、,光密度)来表示。它是取透光率的负对数: A=-lgT=lg(I0It) A值大表示光被有色溶液吸收的程度大 ,反之A值小,光被溶液吸收的程度小。6 实验结果表明:有色溶液对光的吸收度与溶液的浓度c和光穿过液层厚度d的乘积成正比。这一规律称为朗伯比尔定律: A=cd 式中:A,吸光度,是无量纲的物理量,描述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b,液层厚度(光程长度),通常以cm为单位;c,溶液的浓度,molL-1;称为摩尔吸光系数,单位Lmol-1cm-1,仅与入射光波长、溶液的性质及温度有关,而与浓度无关。 7 本实验是测定pH=23时所形成的紫红色磺基水杨酸合铁()配离子的组成及其稳定常数。实验中通过加入
4、一定量的HClO4溶液来控制溶液的pH值。由于所测溶液中,磺基水杨酸是无色的,Fe3+溶液的浓度很稀,也可认为是无色的。只有磺基水杨酸合铁配离子(MRn)是有色的。因此,溶液的吸光度只与配离子的浓度成正比。通过对溶液吸光度的测定,可以求出该配离子的组成。 8 本实验采用等摩尔系列法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配合物的组成。等摩尔系列法即用一定波长的单色光,测定一系列组分变化的溶液的吸光度(中心离子M和配体R的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而M和R的摩尔分数连续变化)。显然,在这一系列溶液中,有一些溶液的金属离子是过量的,而另一些溶液配体也是过量的;在这两部分溶液中,配离子的浓度都不可能达到最大值;只有当溶液中金属
5、离子与配体的摩尔比与配离子的组成一致时,配离子的浓度才能最大。等摩尔系列法等摩尔系列法9由于中心离子和配体对光几乎不吸收,所以配离子的浓度越大,溶液的吸光度也越大,总的说来就是在特定波长下,测定一系列的cR(cM+cR)组成溶液的吸光度A,作AcR(cM+cR)的曲线图,则曲线必然存在着极大值,而极大值所对应的溶液组成就是配合物的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AcR(cM+cR)曲线图10 但是当金属离子M和配体R实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吸收时,所观察到的吸光度A就并不是完全由配合物MRn的吸收所引起,此时需要加以校正,其校正方法如下: 分别测定单纯金属离子和单纯配离子溶液的吸光度AM和AN。在AcR
6、(cM+cR)的曲线图上,过cR(cM+cR)等于0和1.0的两点作直线MN,则直线上所表示的不同组成的吸光度数值,可以认为是由于cM和cR的吸收所引起的。因此,校正后的吸光度A应等于曲线上的吸光度数值减去相应组成下直线上方吸光度数值,即A=A-A0,如图2所示。11 因此,校正后的吸光度A应等于曲线上的吸光度数值减去相应组成下直线上方吸光度数值,即A=A-A0,如图2所示。最后作AcR(cM+cR)的曲线,该曲线极大值所对应的组成才是配合物的实际组成,如图3所示。 图 2 图 3MN12 设X(R)为曲线最大值所对应的配体的摩尔分数: 则配合物的配位数为 由图4可看出,最大吸光度A点被认为M
7、和R全部形成配合物时的吸光度,其值为1。由于配离子有一部分解离,其浓度要稍小一些,所以实验测得的最大吸光度在B点,其值为2,因此配离子的解离度可表示为(R)RM(R)Xcc1 XnR(R)RMcX=cc12113对于1:1组成配合物,根据下面关系式可导出稳定常数K。 M + R MR平衡浓度 c c c-c式中c是相应A点的金属离子的浓度。 图 4(MR)2(M)(R)c1K=ccc14仪器:722型分光光度计、烧杯、容量瓶(100mL)、吸量管 (10mL)、锥形瓶(150mL)试剂:HClO4(0.01molL-1)、磺基水杨酸(0.0100molL-1)、 Fe3+溶液(0.0100mo
8、lL-1)实验仪器和试剂实验仪器和试剂15 1.配制系列溶液 (1)配制(0.00100molL-1) Fe3+溶液。准确吸取10.0mL(0.0100molL-1) Fe3+溶液,加入100mL容量瓶中,用(0.0100molL-1) HClO4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同样方法配制(0.00100molL-1)磺基水杨酸溶液。 (2)用三支10mL吸量管按表一列出的体积,分别吸取0.01molL-1 HClO4、 (0.00100molL-1) Fe3+溶液和(0.00100molL-1)磺基水杨酸溶液,一一注入11只50mL锥形瓶中,摇匀。实验内容实验内容16序号H3R摩尔分数吸光度1
9、10.010.00.0210.09.01.0310.08.02.0410.07.03.0510.06.04.0610.05.05.0710.04.06.0810.03.07.0910.02.08.01010.01.09.01110.00.010.0HClO4mL溶液的体积Fe3mL溶液的体积3H RmL溶液的体积表 117 2.测定系列溶液的吸光度 用722型分光光度计(波长500nm的光源)测系列溶液的吸光度。将测得的数据记入表1。 以吸光度对磺基水杨酸的分数作图,从图中找出最大吸收峰,求出配合物的组成和稳定常数。181.溶液的配制2.吸量管的使用3.容量瓶的使用4.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10、基本操作基本操作19吸量管(移液管)的使用吸量管(移液管)的使用20容量瓶的使用容量瓶的使用21分光光度计主要部件及原理分光光度计主要部件及原理22 在接通电源之前,电表的指针必须位于“0”刻线上,否则应旋动电表上的校正螺丝调节到位;打开比色皿室的箱盖和电源开关,使光电管在无光照射的情况下预热15分钟以上;旋转波长调节器,选择测定所需的单色光波长。选择适当的灵敏度,一般先将灵敏度旋钮至中间位置,用零点调节器调节电表指针至T值为0%处。若不能调到,应适当增加灵敏度 ;放入空白溶液和待测溶液,使空白溶液置于光路中,盖上比色皿室箱盖,使光电管受光,调节光量调节旋钮使电表指针在T值为100%处。;72
11、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23打开比色皿室箱盖(关闭光门),调节零点调节旋钮使针在T值为0%处,然后盖上箱盖(打开光门),调节光量调节旋钮使指针在T值为100%处。如此反复调节,直到关闭光门进和打开光门时指针分别指在T值为0%和100%处为止 ;将待测溶液置于光路中,盖上箱盖,由此时指针的位置读得待测溶液的T值或A值 ;测量完毕后,关闭开关取下电源插头,取出比色皿洗净擦干,放好。盖好比色皿暗箱,盖好仪器 ;24(1)使用比色皿时,只能拿毛玻璃的两面,并且必须用擦镜纸擦干透光面,以保护透光面不受损坏或产生斑痕。在用比色皿装液前必须用所装溶液冲洗3次,以免改变溶液的浓度。比色皿在放入比色皿架时,应尽
12、量使它们的前后位置一致,以减小测量误差。 (2)需要大幅度改变波长时,在调整T值为0%和100%之后,应稍等片刻(因钨丝灯在急剧改变亮度后,需要一段热平衡时间),待指针稳定后再调整T值为0%和100%。 (3)当被测溶液浓度太大时,可在空白溶液处加一块中性滤光片(所谓中性是指它们在很宽的波长范围内的透光率基本相同),其A值有0.5,1,和1.5三种。所谓A值为1是标称值,实际在1左右,须经使用的仪器在实际使用的波长下测定其实际数值,例如:测得吸光片的实际数值为0.95,在空白溶液处加此吸光片后,被测溶液在电表上的读数为0.74,则该溶液的实际值为:0.74+0.95=1.69 ;注意事项25(4)根据溶液的含量大小选择不同光程长度的比色皿,使用权电表读数A在0.11之间,这样可以得到较高的准确度。 (5)确保仪器工作稳定,在电源电压波动较大的地方,应外加一个稳压电源。同时仪器应保持接地良好。 (6) 在仪器底部有两只干燥剂筒,应经常检查。发现干燥剂失效时,应立即更换或烘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材料疲劳损伤累积分析数据校正重点基础知识点
- 高考语文一触即发试题及答案
- 人防工程火灾应急预案(3篇)
- 蚊香厂火灾事故应急预案(3篇)
- 个体户火灾应急预案方案(3篇)
- 船厂火灾爆炸应急预案(3篇)
- 提高成绩的试题及答案秘籍
- 行政法学判断题强化试题及答案
- 了解技术文档编写的规范与标准试题及答案
- 在线协作工具评分试题及答案
- 体育教案–《足球基本规则》
-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配合2
- KROHNE电磁流量计产品介绍
- DL5009.3-201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3部分:变电站
- DL-T1848-2018220kV和110kV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保护技术规范
- 市场营销学分析报告
- DZ∕T 0213-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石灰岩、水泥配料类(正式版)
- 护士法律法规培训课件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248
- 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专业解读课件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二讲民族危亡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1840-191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