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600D维护说明书-2_第1页
D600D维护说明书-2_第2页
D600D维护说明书-2_第3页
D600D维护说明书-2_第4页
D600D维护说明书-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版本号:A 密级:工厂密秘东 方 汽 轮 机 厂NZK600-16.7/538/538型汽轮机维护说明书编号:D600D-000142ASM共 二 册第 二 册 2004年9月编号:D600D-000142ASM编制:校对:审核:会签:审定:批准:NZK600-16.7/538/538型汽轮机维护说明书 D600D-000142ASM使用须知1 仔细阅读本说明书,掌握如何正确安装设备,否则将导致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2 保存好本说明书并经常阅读,以保证安全操作。3 只有经过严格培训且合格的人员才能使用本说明书,本说明书不适用于初学者。应该明白,只有经过技术指导和(或)个人培训获得系统操作和维护知

2、识的用户,才能阅读和使用本说明书。4 本说明书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手册,不可能完全包含汽轮机所涉及的设备及使用方面的知识,本说明书对汽轮机安装、运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所有偶然因素没有提供说明和处理信息。没有详细阐述的问题,请向东方气轮机厂咨询。5 本说明书仅适合与专业相关的、购买了东方汽轮机厂设备的用户使用,未经授权的其他任何人使用本说明书或用作他用,东方汽轮机厂不承担任何责任。6 本说明书不是一本证明或合同文本,只是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设备概述。7 本说明书中所有附图仅供参考,以东汽提供的正式随机图纸为准。8 本说明书包括东方汽轮机厂的专利内容。所有专利权同等地受到保护。本说明书持有者必须保护和

3、控制资料,并信守: 本说明书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禁止授权外的使用、复制和转载,也不以任何方式展示或给予他人; 本说明书中任何内容不得摘录到其它文献上;9 本说明书中的内容无需事先通知可作修订。保留所有权利-东方汽轮机厂2004年版1目 录序 号单-节名 称页 数备 注第一册11汽轮机概况121-1简介131-1-1汽轮机主要特点及概述441-1-2汽轮机的技术规范251-1-3缩写及定义461-1-4汽轮机维护指导概要171-1-5汽轮机维修指南281-1-6定期人工润滑和操作检查191-1-7附图6101-1-8汽轮机热膨胀措施2111-1-9低压缸喷水系统图1121-2轴承找中规程1131-2

4、-1概述1141-2-2步骤1151-2-3汽轮机对中图1161-3检测设备的安装4171-4汽轮机现场储放建议1182汽轮机前轴承箱1192-1简介1212-2技术规范3223汽轮机中低压间轴承箱1233-1简介1243-2技术规格1254汽轮机低压间轴承箱1264-1简介1274-2技术规格1285汽轮机低压后轴承箱1297-1简介1307-2技术规格1316汽缸及转子设备1326-1简介1336-1-1汽轮机汽缸及转子简介2346-1-2技术规范1356-2高中压缸1366-2-1概述1376-2-2日常维护和检测1386-2-2-1高压缸和螺栓检查维修程序4396-2-3高中压汽缸和螺

5、栓的故障检修1406-2-4高中压汽缸和螺栓的大修/检验程序9416-2-5拆卸/安装辅助图17426-3高中压转子1436-3-1概述1446-3-2日常维修检查1456-3-3故障检修4466-3-4检修规程3476-3-5拆卸/安装辅助图4486-4高中压隔板1496-4-1概述1506-4-2日常维护检测1516-4-3故障检测3526-4-4检修规程5536-4-5拆卸/安装辅助图5546-5低压缸1556-5-1概述1566-5-2日常维护检测1576-5-3故障检修3586-5-4检修规程4596-5-5拆卸/安装辅助图8第二册956-6低压转子1966-6-1概述1976-6-

6、2日常维护检测1986-6-3故障检修3996-6-4检修规程41006-6-5拆卸/安装辅助图71016-7低压隔板11026-7-1概述11036-7-2日常维护11046-7-3故障检修41056-7-4检修规程31066-7-5拆卸/安装辅助图41076-8轴承11086-8-1概述21096-8-2日常维护检测31106-8-3故障检修61116-8-4轴承检修规程11126-8-4-1可倾瓦式轴承大修/检查程序51136-8-4-2上瓦开槽椭圆型轴承大修/检查程序71146-8-4-3推力轴承大修/检查工序61156-8-5拆卸/安装辅助图71166-9连通管11176-9-1概述

7、11186-9-2日常维护21196-9-3故障检修11206-9-4检修规程21216-9-5拆卸/安装辅助图31226-10盘车装置11236-10-1概述11246-10-2操作21256-10-3日常维护检查11266-10-4故障检修21276-10-5拆卸/安装21287阀门11297-1简介11307-1-1概述21317-1-2技术规格11327-1-3阀门(操作试验要求)31337-1-4阀的在线试验11347-2主汽阀11357-2-1概述31367-2-2操作机构11377-2-2-1电液油缸(非位置控制)21387-2-3日常维护检查11397-2-4故障检修11407

8、-2-5阀门大修/检查步骤141417-2-6油动机大修/检查步骤11427-2-7拆卸/安装辅助图11437-2-7-1主汽阀11447-2-8阀行程测量规程41457-2-8-1高压主汽阀预启阀行程的测量过程操作11467-2-8-2主汽阀行程的测量11477-3调节阀11487-3-1简述21497-3-2日常维护检测11507-3-3故障检修11517-3-4阀门大修/检查步骤111527-4中压联合阀61537-5日常维护检查11547-6故障检修11557-7阀门大修/检查步骤71567-8高压缸通风阀21578轴封(概述)11588-1概述11598-2轴封的日常维护11608-

9、3轴封的故障检修11618-4轴封的检修规程21629铜丝编织带式轴向接地装置(综述)11639-1铜丝编织带式主轴接地装置的日常维护11649-2铜丝编织带式主轴接地装置的故障检修11659-3铜丝编织带式主轴接地装置的检修规程156-6 低压转子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审6-6-16-6-1 概述低压转子:低压转子为合金钢整锻转子,为确保得到锻造均匀的高性能转子,锻件钢坯采用真空浇注以除去钢中的有害气体及气泡,毛坯加工前进行检查试验以确保锻件机械及金相性能满足要求。转子精加工后成为包括转轴、叶轮、轴颈及联轴器法兰的整体转子。低压动叶:动叶的选材及设计应确保动叶能在最大范围内适应各种运行工况并有

10、很长的运行寿命。动叶应能确保在正常运转的安全裕量范围内无振动,并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这样才能避免断裂和降低效率。动叶叶根紧密地装入叶根槽内,通过手工铆接在叶顶处的围带进行分组。末级叶片顶部速度很高,叶片进汽侧上部镶焊硬质合金片或高频淬火以防水蚀。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审6-6-1-16-6-2 日常维护检测步骤操作总则1 低压转子维护检查应在汽机大修时进行。检查项目检查周期检查方法人小时/转子人×小时1 围带裂纹四年着色渗透2×82 铆钉裂纹四年着色渗透2×83 围带松动四年塞规2×164 锁口叶片松动四年塞规1×35 轴颈擦伤及锈斑四年目检辅以

11、粗糙度测试1×46 平衡块松动四年目测和锤击听检1×17 轴系跳动四年拆开联轴器前在转子中部及联轴器周边装千分表1×248 低压末级叶片销钉裂纹四年超声波1×169 次末级叶片拉金裂纹四年着色渗透1×810 低压末级叶片硬质合金片腐蚀四年目测1×811 低压末级叶片硬质合金裂纹四年着色渗透1×812 低压末级叶片拉金、凸台、围带及连接件裂纹四年着色渗透1×813 联轴器双头螺栓裂纹四年着色渗透,超声波检查1×8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审6-6-2-16-6-3 故障检修步骤操作总则1 如果出现下列问题,请按相

12、应办法处理。故障处理办法1 围带裂纹按HIP转子维修方法进行。2 铆钉裂纹按HIP转子维修方法进行。3 围带松动按HIP转子维修方法进行。4 锁口叶片松动按HIP转子维修方法进行。5 轴颈划痕及锈斑a) 划痕若需按下述程序对轴颈机加工,请告知东汽。若发现划痕,将深度大于0.1mm的划痕宽度(e)累加,e代表累加值,即e=e1e2e3。若累加值(e)超过下述值,则必须机加工去除轴颈划痕。b) 表面粗糙度若表面粗糙度低于 ,则应将表面抛光。c) 锈斑锈斑应去除,用油石以及清洗油沿周向清洗锈斑。6 平衡块松动若平衡块松动,应重新敛紧。7 转轴跳动若显示全跳动值超过0.05mm,则应与东汽协商,此时必

13、须调整转子平衡并进行机加工修正跳动。8 低压末级叶片锁口销裂纹若锁口销有裂纹时应更换,必要时与东汽协商。9 次末级拉金裂纹拉金有裂纹时应更换,换拉金时将该组叶片全部取下,拆下叶顶的围带,重新加工铆钉头,叶顶必须留有足够部分装铆钉头。铆钉头装上后应进行着色检查或磁粉探伤。更换拉金后重新将叶片装上,然后装围带,铆钉头在加热到316时铆接铆钉头,铆钉头温度以测温笔控制。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审6-6-3-19 次末级拉金裂纹(续)末叶片的铆钉头应在510时仔细铆接,因为末叶片为特殊材料(钛)。铆钉头铆接后,应用着色探伤检查铆钉头有无裂纹。若需修补,应与东汽协商。10 低压末级叶片硬质合金腐蚀若有腐蚀,

14、应记下腐蚀情况以便明了全年的变化。若“f”尺寸超过3.0mm及/或“g”尺寸超过1.0mm,应测量叶片自然振动频率并采取相应措施。在正常情况下,当“f”及/或“g”的值超过上述值时,建议更换新叶片,必要时应与东汽协商。11 低压末级叶片硬质合金片裂纹若出现裂纹,应该磨掉,打磨时应以纯净水冷却以避免硬质合金升温再出现裂纹。若叶片与硬质合金边界磨削后裸露,一般情况下建议更换新叶片,若需磨掉裂纹应与东汽协商。12 低压末级叶片拉金孔围带及连接件裂纹若发现裂纹应与东汽协商。13 联轴器双头螺栓裂纹若发现裂纹应更换直径一样的新螺栓。新螺栓应进行平衡处理使其重量与旧螺栓一致。应与东汽商讨。6-6-3-36

15、-6-4 检修规程步骤操作总则1 本程序项目编号参考本章6-6-5附图。详图见东汽所供图纸。2 部件应按原相对位置重新装配,为此建议每个部件拆下时应标识其原有部位。3 低压转子重新装配前应检查所有部件是否清洗掉了氧化皮及污物等。4 原则上低压转子装配步骤应与拆卸时相反。5 不能使用废料或其它棉纱类物质去擦涂覆油物内表面。最好使用抹布,但在机器运转时不能使用,因为这可能引起事故发生。6 不能用汽油清洗。若无特殊规定应使用煤油。7 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原因,密封垫片被拆卸后,都不能再次使用。因垫片一旦受压,第二次使用时的密封面易破坏,表面上的任何缺陷都可能导致接合面泄漏,最终将使密封面损坏。8 如果

16、这本说明书里没有特别说明,都应用对角线交叉方法逐步旋紧螺栓和螺母,但要均匀用力,每次每个螺栓或螺母只旋几圈。拆卸步骤:1 拆下低压后轴承箱内盘车装置、轴承盖和轴档板后,低压转子联轴器和电机转子联轴器就可分开。参见6-6-7-3至6-6-7-5图示。a) 松开所有螺母后,将转子转两三圈以释放螺栓和联轴器靠背轮孔间可能存在的扭转力。b) 取螺栓时要小心以免出现擦痕。为便于卸下螺栓,必要时可以向螺栓中心孔内通以二氧化碳冷却气体以缩小螺栓直径。c) 对角取下联轴器靠背轮上4个原装螺栓,装上4个工艺螺栓。装上垫圈和螺母后把紧以保持螺栓孔对正,便于拆下其它联轴器螺栓。d) 取下4个工艺螺栓。e) 用顶开螺

17、钉顶电机转子联轴器,轻轻分开联轴器靠背轮。拿开顶开螺钉。此时B-LP转子可与电机转子分离。f) 用顶开螺钉顶B-LP转子联轴器,轻轻分开联轴器靠背轮,拿开顶开螺钉,此时,A-LP转子可与B-LP转子分离。2 拆下中低压间轴承箱盖后,HIP转子联轴器和A-LP转子联轴器就可以分开。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审6-6-4-1拆卸步骤:3 拆下推力轴承上半和所有支持轴承上半后,可以吊起LP转子,起吊转子时注意不要碰到隔板等部件,无需导向螺栓。安装程序(A-LP转子到B-LP转子)1 安装低压转子前,先安装隔板,推力轴承和支持轴承下半。2 用起吊装置吊起低压转子。无须导向螺栓。低压转子放置在支持轴承下半上,

18、放置低压转子时要注意不要碰到隔板等已就位部件。详见D600D665000A。3 放置好低压转子后,安装推力轴承和支持轴承上半。4 清洁联轴器法兰接合面后再装配,螺母及螺栓螺纹涂一层螺纹防咬剂。下面为A-LP和B-LP转子联轴器安装的详细步骤,见6-6-7-4图示。a) 检查转子装配标记以保证对中。b) 使用两个带长导向锥的定位销使联轴器螺孔对正。c) 螺栓孔对正后,装上4个螺栓,螺栓直径应小于孔径,按钢印标识均匀分布于联轴器上,装上垫圈及螺母。d) 拧紧螺母至止口咬合。e) 按钢印标识装好螺栓。f) 检查每个联轴器外径跳动以确保转子对中,跳动值不应超过0.025mm。g) 将螺母退约一圈并测量

19、螺栓长度。h) 拧紧螺母使伸长值为0.64mm。可使用标准伸长量测量工具测量伸长值,必要时可使用螺栓加热器以得到要求的伸长值。i) 用百分表测每个联轴器外径跳动情况,每个联轴器外径跳动应不超过0.025mm,两个联轴器装好后总跳动差值不应超过0.038mm。j) 螺母和螺栓用垫圈固定。安装程序(B-LP转子到电机转子)1 安装低压转子前,先安装隔板,推力轴承和支持轴承下半。2 用起吊装置吊起低压转子。无须导向螺栓。低压转子放置在支持轴承下半上,放置低压转子时要注意不要碰到喷嘴隔板等已就位部件。详见D600D665000A。3 放置好低压转子后,安装推力轴承和支持轴承上半。4 清洁联轴器法兰接合

20、面后再装配,螺母及螺栓螺纹涂一层螺纹防咬剂。6-6-4-2安装程序(B-LP转子到电机转子)下面为B-LP和电机转子联轴器安装的详细步骤;a) 检查止口配合直径,必须有0.0250.075mm过盈,联轴器与测量仪器之间温差不大于3。检查凸台长度和凹槽深度确保联轴器连接后凸台和凹槽间有不小于0.8mm的间隙。b) 检查转子装配标记以保证对中。c) 使用两个带长导向锥的定位销使联轴器螺孔对正。d) 螺栓孔对正后,装上4个螺栓,螺栓直径应小于孔径,按钢印标识均匀分布于联轴器上,装上垫圈及螺母。e) 拧紧螺母至止口咬合。f) 按钢印标识装好螺栓。g) 检查每个联轴器外径跳动以确保转子对中,跳动值不应超

21、过0.025mm。h) 将螺母退约一圈并测量螺栓长度。i) 拧紧螺母使伸长值为0.99mm。可使用标准伸长量测量工具测量伸长值,必要时可使用螺栓加热器以得到要求的伸长值。j) 用百分表测联轴器外径跳动情况,每个联轴器外径跳动应不超过0.025mm,两个联轴器装好后总跳动差值不应超过0.038mm。k) 螺母和螺栓用垫圈固定。5 装好B低压转子和电机转子联轴器后,装上低压后轴承箱轴承盖和轴承挡板。6 装好低压后轴承箱上半。转子盘车齿轮拆装步骤拆卸步骤:1 转子就位后若要从联轴器中拿出盘车齿轮,应将电机转子沿轴向向电机侧移动32mm。注;移动电机转子前应进行一些特殊操作,参见电机操作指导书中的电机

22、转子间隙图。2 按“拆开联轴器取出转子”一节中所述方法取下联轴器螺栓。3 装上“顶开螺栓”,将联轴器“B”从盘车齿轮处分离开约32mm。4 拆下盘车齿轮固定螺钉。5 装上顶开螺栓拆卸联轴器“A”上的盘车齿轮,旋转螺栓顶开止口配合。转子盘车齿轮拆装步骤装配程序:1 检查所有结合面及止口配合是否良好。6-6-4-3转子盘车齿轮拆装步骤2 为在联轴器接合面间插入盘车齿轮,电机转子应从其正常运行位置沿轴向向电机侧移动32mm。注:沿轴向移动电机转子需进行一些特写操作,参见电机操作指导书中的转子装配拆卸图。3 分开联轴器接合面以便插入盘车齿轮,可参“联轴器分离用顶开螺栓”,其中还包括扳手等工具。4 转子

23、找正后,使联轴器螺栓对正,装好盘车齿轮固定螺钉,装上4个松配合螺栓并装上垫圈和螺母。5 拧紧螺母至盘车齿轮下凸台与转子凹槽咬合。6 检查止口对正与否以及盘车齿轮面与转子联轴器是否平行。若对中情况满意,即可按本节转子“安装程序”中第h、i和第j条要求装配联轴器。6-6-4-46-6-5 拆卸/安装辅助图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审6-6-5-16-7 低压隔板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审6-7-16-7-1 概述低压隔板:汽流经隔板以一定的角度和速度流向动叶片,喷嘴出口面积和出口角度由许多因素诸如:容积流量、隔板压降、动叶速度等决定。导叶由合金材料加工而成并焊入隔板。低压前四级隔板导叶为自带冠导叶,后二级为

24、直焊式导叶片。将导叶与隔板内外环焊接在一起后,通过精加工制成最终的隔板。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审6-7-1-16-7-2 日常维护步骤操作总则1 低压喷嘴隔板的维修检查应在汽轮机大修检查时执行。检查项目检查周期检查方法人×小时1 检查导叶出边腐蚀情况4年目测1×42 检查导叶杂质的沉积物情况4年目测1×43 检查喷嘴隔板的内外环和导叶的裂纹以及由杂质引起的裂痕情况4年目测及着色渗透2×1604 检查汽封齿磨损情况(根部)4年目测1×45 检查汽封片磨损情况(动叶顶)4年目测1×46 检查隔板汽封圈磨损和损坏情况4年目测1×47

25、 检查隔板汽封圈工作情况4年戴上手套从齿侧推汽封圈1×48 检量悬挂销垫片压痕情况4年目测1×49 检查底键槽两面压痕情况4年目测1×410 检查疏水孔被杂质堵塞情况4年目测并用塞尺检查1×2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审6-7-2-16-7-3 故障检修步骤操作总则1 如果出现下列故障问题,请下述办法处理。故障处理办法1 导叶出汽边被腐蚀1 用打磨工具打磨腐蚀区域直至光滑为止。2 磨掉出汽边直至厚度为0.50.6mm。3 测量喷嘴面积。喷嘴面积测量方法如图1所示。a) 测量喉宽X(根部),Y(节圆直径)和Z(顶部)尺寸。b) 测量静叶高度。c) 喷嘴面积按以下

26、公式计算d) 如果单个喷嘴面积超过设计值110%,这一级总的喷嘴面积超过设计值105%,对出汽边进行堆焊。焊接工作要求有东汽的检查监督人员在场见证。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审6-7-3-12 在导叶上的沉积物1 用砂轮或砂纸去除沉积物,注意不要损坏导叶。2 如果沉积附着物反复出现,对沉积物进行化学分析,找出沉积的原因,并改进。3 隔板和导叶的裂纹与东汽商量,东汽将根据每个裂纹的位置深度和长度通知修补方法。4 叶根汽封齿的磨损与损坏1 如果发现齿顶的磨损,用锉刀去除齿顶上的毛刺并调整齿型。2 如果齿顶被切掉或有裂纹,用砂轮去除受损部分。如果去除的范围超过整周弧长的10%,进行堆焊。如果确定需要堆焊,

27、与东汽商量。5 径向汽封片齿顶的磨损和损坏(动叶顶部)1 如果发现齿顶有磨损,用锉刀去除齿顶上的毛刺,并调整齿型。2 如果径向汽封片被切掉,用砂轮去除受损部分。如果去除受损部分的范围超过整周弧长的10%,换一只新的径向汽封片。如果确定需要增换新的径向叶片,与东汽商量。6 隔板汽封圈磨损和损坏1 如果发现齿顶有磨损,用锉刀去除齿顶上的毛刺并调整齿型。2 如果齿顶被切掉,用砂轮去除受损部分。如果被切掉部分的范围超过汽封圈整周弧长的10%,换一个新的汽封圈。7 隔板汽封圈不起作用(粘附或无反弹)1 拆掉隔板汽封圈。2 如果弹簧片损坏,更换备用弹簧片。8 调整垫片和垫片表面的压痕1 打磨垫片表面至光滑

28、并测量垫片厚度。2 如果垫片厚度小于7.5mm,更换新的垫片。如需要,订购备用垫片。3 找正隔板,可通过在汽缸和垫片之间增减垫片。垫片的数量不应超过三片。4 找正后,调整垫片应低于汽缸下半水平法兰0.30.5mm。如果差值超过0.5mm,定购备用调整垫片。9 底键槽表面的凹痕1 测量并记录未发现有凹痕的槽宽。2 用锉刀或其它合适的方法打磨槽表面直至去除凹痕,同时确认槽的平行度。3 测量并记录精修前后的两个槽宽值,如果差值过大,与东汽商量。6-7-3-39 底键槽表面的凹痕(续)4 拆下底键,更换一个与测到的差值相配的底键。如果需要,请向东汽厂订购底键。10 疏水孔堵塞1 用锉刀或其它合适的方法

29、去除第19、20级隔板疏水孔的沉积物。6-7-3-46-7-4 检修规程步骤操作总则1 操作步骤中的所有项号,请参照6-7-5节图样。2 零件必须原样进行准确复装。因此,为便于以后的复装,拆卸时须在每个零件上作标记。3 在低压隔板复装前,清除所有复装零件的氧化皮、脏物。4 低压隔板的装配步骤基本上与拆卸步骤相反。5 不能使用废料或其它棉纱类物质去擦涂覆油物内表面。最好使用抹布,但在机器运转时不能使用,因为这可能引起事故发生。6 不能用汽油清洗。若无特殊规定应使用煤油。7 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原因,密封垫片被拆卸后,都不能再次使用。因垫片一旦受压,第二次使用时的密封面易破坏,表面上的任何缺陷都可能

30、导致接合面泄漏,最终将使密封面损坏。8 如果这本说明书里没有特别说明,都应用对角线交叉方法逐步旋紧螺栓和螺母,但要均匀用力,每次每个螺栓或螺母只旋几圈。拆卸步骤:隔板:除非另有说明,所有以下描述,参照6-7-5节图样。除非故障明显,一般不必从隔板上拆卸径向汽封片(4),密封键(5),定位销(6)及轴向销(7)。若需要拆卸,按下列步骤执行。1 按适当次序拆卸低压内缸时,应注意观测低压隔板。2 拆下水平中分面连接螺栓(3)。若水平中分面螺栓不能取出,滴油渗透。3 为防误装,取下中分面螺栓时应用标签等方法标记明晰。4 沿上半隔板(2)的垂直中心线来安装吊环螺栓。轻轻地用吊车吊起上半隔板。用杆或其它可

31、行方式增加接合之间的间隙,直到上下半间定位销(6)脱开。(顺汽流方向看,定位销在右侧)隔板与转子之间的间隙非常小,为了不使上半隔板与转子发生碰撞以造成损坏,应小心起吊。5 按照拆卸步骤6-6-4节吊出低压转子。6 从下半汽缸吊出下半隔板。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审6-7-4-2拆卸步骤:汽封圈,悬挂销:除非故障明显,一般不必拆卸汽封圈、悬挂销。若需拆卸,拆卸工作遵循下列步骤。汽封圈无其它特别指定外,以下所有描述均参照装配图6-7-5-3。1 上部汽封圈用销钉锁定。先退出这些销钉后,再拆除汽封圈。2 沿周向转出汽封圈。当弹簧片露出时,用手抓住勿让它掉入汽缸。3 确保有标记指明汽封圈安装位置,若无,应

32、重打标记。悬挂销除其它特殊指定外,以下所有描述均应参照6-7-7-4的总装图。1 取掉M6螺钉(件3)。从悬挂销(1)上移去调整垫片(4)。2 取掉M16沉孔螺栓(5)。从隔板上取下悬挂销。3 垫片(2)装在低压内缸下半,拆掉M6沉头螺钉(3)和此垫片,取下垫片时注意不要落入汽缸。4 确认悬挂销、垫片均有级号,左右标记,若无,重新打印。装配步骤隔板:1 移开低压隔板下半。2 测量低压内缸上每级隔板槽宽度,测量隔板外环包括轴向销(7)的宽度。下半间隙在0.050.23mm间,如果这些间隙不能保证,须调整轴向销长度或用新的代替。6-7-4-2装配步骤3 将下半隔板吊入低压内缸。确认每级级号标记清楚

33、。4 装配低压转子。5 装上半隔板。由于隔板和转子间的间隙很小,要特别小心以免碰擦。当定位销(6)和密封键(5)装入下半隔板时,检查接合面间隙。6 用螺栓(3)将上、下半隔板把紧。当水平接合螺栓长度不对时,按拆卸步骤核对螺栓长度。用力矩扳手拧紧中分面连接螺栓,详见装配图。汽封圈,悬挂销和去湿环:汽封圈1 通过打印在汽封圈的标记辩认级号和位置。2 将弹簧片的短边嵌入槽内以保证弹簧片与汽封圈一起滑入隔板的汽封槽。3 将销钉打入上半隔板,敛缝四处以防退出。悬挂销除其它特殊指定外,以下所有描述均应参照6-7-7-4的总装图。1 通过标记在悬挂销(1)、调整垫片(4)和垫片(2)上的记号区分右手边、左手

34、边和级号。2 将垫片装入低压内缸。用M8沉头螺钉(6)紧固垫片。3 将悬挂销装在隔板上,用M16螺栓(5)紧固悬挂销。敛缝两处以防止螺钉退出。4 将调整垫片装在悬挂销上,并用M16螺栓(7)紧固。5 在隔板对中时,必要时调整垫片厚度。6-7-4-36-7-5 拆卸/安装辅助图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审6-7-5-1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审6-7-5-2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审6-7-5-3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审6-7-5-46-8 轴承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审6-8-16-8-1 概述支持轴承可倾瓦式NO.1和NO.2轴承为可倾瓦块式,有五块钢制可倾瓦块,上半三块、下半二块,其轴瓦表面有巴氏合金层。可倾

35、瓦支承在轴承座上,在运行期间随转子方向自由摆动,以获取适应每一瓦块的最佳油楔。装在轴瓦套上的(螺纹)挂销用间隙配合的形式固定着可倾瓦块,防止它们旋转。为了达到在运行时自动找中的要求,在可倾瓦块外径的轴向有一个机加工的大半径球面。这种设计使每个可倾瓦块可自动找中,不论在径向还是在轴向,都可以获得最佳位置。对于大部分汽轮机轴承,其支承基座相对来说要承受较高的温度,因此,采用“盖板式”轴承套,这种类型轴承套其上半的每一侧有凸出的法兰,其中分面用螺栓固定在基座上。由于轴承套部件是固定在基座上的,因此这种类型的结构允许轴承盖膨胀而与轴承套无关,这样可防止轴承套松动,防止在松配合下工作,或防止轴承有过大的

36、振动。轴瓦水平倾斜便于它们在移动时而不致使轴产生位移,在轴承就位后,上、下半用螺栓紧紧固定在一起。两半上都有螺孔,起吊时吊环螺栓用。为了调整轴承找中,轴瓦套装有调整垫片。支持轴承一上瓦开槽椭圆型:NO.3,NO.4,NO.5和NO.6轴承为椭圆型,为的是提供运行转速所要求的正常的轴承稳定性,这种近似的椭圆形是在孔的加工过程中把垫片垫在轴承接合面处,加工一个较大的直径的孔,然后抽去垫片,最终获得椭圆内孔,上瓦开周向油槽,该槽宽度约等于轴瓦有效长度的或一半。为了便于进油和排油,在中分面处轴瓦的巴氏合金被切去一部分,这样形成了具有圆形边的且在轴瓦端部向内延伸的油槽。油从轴颈一侧中分面处进入轴承,在对

37、面的接合面处的油槽有一个镗孔以限制油的流量,以便在轴承排油侧建立一个微小油压,并经过这个排油孔把油引入观察孔的腔室里,而大部分油则通过轴瓦端部排出。为了使泄漏到挡油环的油减至最小,一个环形外泄油槽使油从轴瓦外侧输送轴承箱内,在左侧与外泄油槽相邻的轴承镗孔部分为圆形,以减小油泄漏间隙。推力轴承推力轴承位于汽轮机推力盘两侧,独立安装在轴承箱内,推力轴承吸收由刚性联轴器联接的汽轮机和发电机转子的轴向推力。米切尔式推力轴承由一个旋转推力盘和两组推力瓦组成,旋转推力盘构成了轴承的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审6-8-1-1前部和后部,推力瓦支承在箱体内,以使它们可以位于对着旋转推力盘旋转面的位置。两侧推力瓦表面

38、浇注有巴氏合金,在旋转推力盘和推力瓦之间形成油楔。推力瓦由铜环浇巴氏合金后沿径向切出扇形面和进油槽。每个瓦块都是倾斜的。径向油槽在外端被挡住,以保持油槽内的油压。推力轴承部件的静止部分在一个单独的箱体内装有前推力盘和后推力盘。轴承外侧加工有一个球面,座入轴承套内,使推力瓦相对旋转推力盘自动找中,因此使推力瓦与旋转推力盘的旋转表面准确定位。在推力盘和箱体之间装有调整垫片,这些垫片是必要时用来调整转子的轴向位置或改变推力轴承间隙。润滑油经进油管进入推力轴承到每一侧推力瓦。润滑油的流量通过每根管子中的节流孔节流,润滑油经箱体的下半进入每侧推力瓦的径向油槽。大部分油从推力轴承经箱体排入轴承箱的底部,经

39、排油管反回到油箱。排油的一部分经管道进入轴承箱上的观油口的盒内,观测和检查油的流量,测量油温。6-8-1-26-8-2 日常维护检测步骤操作总则1 本维护检查中项参照东汽图样中本节的第6-8-5小节。2 支持轴承和推力轴承的维护检查应在汽轮机大修检查或正常运行时进行。检查项目检查周期检查方法人×小时支持轴承(可倾瓦式)1 机组正常运行a) 轴振动每日由汽轮机监视系统监测1×1b) 轴瓦温度每日由汽轮机监视系统监测1×1c) 轴承排油温度每日由汽轮机监视系统监测1×12 机组停机测量惰走时间(从额定转速到盘车转速)1×13 机组大修(见图纸本节第

40、6-8-5小节)a) 螺栓在拆卸过程中的松度4年用标准扳手把紧螺栓1×2b) 检查可倾瓦与轴承套的松紧4年按照本节第6-8-4小节2×4c) 可倾瓦的巴氏合金表面与轴颈的间隙(轴承油隙)4年按照本节第6-8-4小节2×4d) 轴承套的内表面与轴颈的平行度4年按照本节第6-8-4小节2×4e) 巴氏合金4年1×21) 巴氏合金凹凸不平目检2) 巴氏合金裂纹着色渗透检查3) 巴氏合金擦伤目检4) 可倾瓦与轴颈接触目检f) 轴承套的衬套和轴承箱的接触面4年按照本节第6-8-4小节2×8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审6-8-2-1g) 挡油环的齿以及

41、与转子间的间隙4年用塞尺目检1×5h) 因磨损调整螺母4年目测1×1支持轴承(椭圆瓦式)1 机组正常运行a) 轴振动机监每日由汽轮视系统监测1×1b) 轴承金属温度机监每日由汽轮视系统监测1×1c) 轴承排油温度机监每日由汽轮视系统监测1×12 机组停机测量从额定转速到盘车转速的滑行时间1×13 机组大修a) 螺栓在拆卸过程中的松动4年用标准扳手把紧1×2b) 紧/松球座包括轴承和轴承套4年按照本节第6-8-4小节2×4c) 轴承的巴氏合金表面和轴颈间的间隙(轴承油隙)4年按照本节第6-8-4小节2×4d

42、) 轴承的巴氏合金表面与轴颈的平行度4年按照本节第6-8-4小节1×2e) 巴氏合金4年1×81) 氏合金凹凸不平目检2) 巴氏合金裂纹着色渗透检查3) 巴氏合金擦伤目检4) 轴颈与轴承上、下半接触目检f) 轴瓦套与轴承箱接触面4年按照本节第6-8-4小节2×8g) 挡油环的齿及与转子间的间隙4年用塞规目检1×5 因磨损调整螺栓4年目检1×1推力轴承:1 机组正常运行a) 转子主轴位置每日由汽轮机监视系统监视1×0.1b) 轴承金属温度每日由汽轮机监视系统监视1×0.16-8-2-2c) 轴承排油温度每日由汽轮机监视系统监视

43、1×0.12 机组大修a) 在拆卸过程中凹头螺栓的松度4年确保螺栓不松动,用标准扳手把紧1×0.5b) 止推间隙4年按照本节第6-8-4小节2×1c) 推力轴承箱和推力轴承套的球形座间隙4年按照本节第6-8-4小节2×1d) 推力瓦的轴瓦表面检查4年1×31) 巴氏合金凹凸不平用刻度尺目检2) 轴瓦表面磨擦裂纹着色渗透试验3) 轴瓦表面接触形状及宽度用刻度尺目检e) 在推力轴承箱和推力轴承套的球形座上用普鲁士蓝检查接触形4年按本节第6-8-4小节2×16-8-2-36-8-3 故障检修步骤操作总则1 支持轴承可倾瓦式:故障检查中各项除

44、另有规定外参照本节6-8-5附图。本部份说明是以No.1支持轴承为准,也适用于No.2轴承。2 支持轴承椭圆型;故障检查中各项除另有规定外请参照本节第6-8-5附图。本部分说明No.3支持轴承为准,但也适用于No.4,No.5和No.6轴承 。3 推力轴承:故障检查中扣项除另有规定外请本部分第6-8-5附图。4 如果出现下列故障,请按照下列方法修复。故障处理办法支持轴承可倾瓦式:1 螺栓松动按照本节第6-8-4小节拧紧松动的螺栓。2 a) 巴氏合金与轴颈间的间隙变大如果油隙超过0.08mm,与东汽协商。b) 汽轮机和发电机端的油隙偏差如果间隙超过(0.0002x轴承有效长度),如东汽协商。3

45、轴瓦套的内表面与轴颈不平行按照拆卸程序找平。4 巴氏合金:如果发现有凸出部位,重新加工巴氏合金,并向东汽咨询。a) 巴氏合金凹凸不平如果凹的深度超过3m,重新加工巴氏合金,并向东汽咨询。b) 巴氏合金产生裂纹如果在工作面发现有裂纹,换用备件。如果裂纹位于工作面的端部,用巴氏合金焊丝气焊,在手工气焊后精加工合金表面。c) 巴氏合金擦伤如果擦伤小于13mm×13mm,用巴氏合金焊丝气焊,在手工气焊后精加工合金表面。如果擦伤大于13mm×13mm,换用备件,必要时通知厂家。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审6-8-3-1 金属间接触使巴氏合金出现擦痕如果在上部瓦块发现擦痕,检查转子找中。如果

46、在下部瓦块上发现擦痕,其宽度超过直径,向东汽咨询。 巴氏合金脱壳(见图1)1. 着色渗透检验如呆发现脱壳长度超过总长度的1/3,应进行超声波检验,研究内部脱壳的长度影响如何,如果无影响,应对脱壳部份进行封焊。2. 超声波检验:如果用超声波设备检验出脱壳超过可倾瓦各内表面的面积40%,向东汽咨询。如果脱壳占去一个四方形为25mm×25mm(或以上),虽然粘接面占60%(或以上),轴承不适合运行,应向东汽咨询。注:如果超声波设备查出脱壳达到总面积的20%40%,该金属应在下次大修时重新浇巴或更换备件。5 衬套与轴承箱异常接触用油石修磨使接触面积达到80%或更大,均匀分配到整个表面,当用垫

47、片进行调整时,用普鲁士蓝检查接触情况,应适当地对接触面进行修正,若接触面积小于80%,用油石修正。这项工作中应用普鲁士蓝。6 挡油环的齿被损坏如果发现由于磨损产生的毛刺,用锉刀修正齿形。7 调整螺钉被磨损,使螺母变形,传动部件的螺母松动,和/或在调整螺钉上发现螺钉端部破碎即使没有发现磨损,也要每4年更换新的。支持轴承椭圆型1 螺栓松动按本节第6-8-4小节把紧螺栓。2 球形座过松或过紧按本节第6-8-4小节装配程度调整垫片的紧度。按装配图的规定,检查球面座扭矩和间隙。按照装配图的规定用普鲁士蓝检查接触情况,参考6-8-4节。3 a) 巴氏合金和轴颈间的间隙较大如果油隙超过0.08mm,向东汽咨询。6-8-3-2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