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心整理无家别杜甫的诗词无家别唐杜甫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人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谿。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烝黎。分类标签:战争诗无家别和“三别”中的其他两篇一样,叙事诗的“叙述人”不是作者,而IT/ *,y yz 1g jI是诗中的主人公。这个主人公是又一次被征去
2、当兵的独身汉,既无人为他送别,又 无人可以告别,然而在踏上征途之际,依然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仿佛是对老天爷 诉说他无家可别的悲哀。j ,从开头至“一二老寡妻”共十四句,总写乱后回乡所见,而以“贱子因阵败, 归来寻旧蹊”两句插在中间,将这一大段隔成两个小段。前一小段,以追叙发端, 写那个自称“贱子”的军人回乡之后,看见自己的家乡面目全非,一片荒凉,于是j I精心整理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9抚今忆昔,概括地诉说了家乡的今昔变化。“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这两句正面写今,但背后已藏着昔。“天宝后”如此,那么天宝前怎样呢?于是自然地引出下 两句。那时候“我里百余家”,应是园庐相望,鸡犬相闻,当然
3、并不寂寞;“天宝后” 则遭逢世乱,居人各自东西,园庐荒废,蒿藜丛生,自然就寂寞了。一起头就用“寂 寞”二字,渲染满目萧条的景象,表现出主人公触目伤怀的悲凉心情,为全诗定了 基调。“世舌L”二字与“天宝后”呼应, 写出了今昔变化的原因, 也点明了“无家” 可“别”的根源。 “存者无消息, 死者为尘泥”两句,紧承“世乱各东西”而来,如 闻“我”的叹息之声,强烈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悲伤情绪。前一小段概括全貌,后一小段则描写细节,而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承前启后,作为过渡。“寻”字刻画入微,“旧”字含意深广。家乡的“旧蹊”走过 千百趟,闭着眼都不会迷路,如今却要“寻”,见得已非旧时面貌,早被蒿藜淹
4、没了。“旧”字追昔,应“我里百余家”;“寻”字抚今,应“园庐但蒿藜”。“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写“贱子”由接近村庄到进入村巷,访问四邻。“久行”承“寻旧蹊”来,传“寻”字之神。距离 不远而需久行,见得旧蹊极难辨认,寻来寻去,绕了许多弯路。“空巷”言其无人,应“世乱各东西”。“日瘦气惨凄”一句,用拟人化手法融景入情,烘托出主人公“见r空巷”时的凄惨心境。“但对狐与狸”的“但”字,与前面的“空”字照应。当年“百Iz*, yyZ 1十 I余家”聚居,村巷中人来人往,笑语喧阗;如今却只与狐狸相对。而那些“狐与狸”竟反客为主,一见“我”就脊毛直竖,冲着
5、我怒叫,好象责怪“我”不该闯入它们 的家园。遍访四邻,发现只有“一二老寡妻”还活着!见到她们,自然有许多话要 问要说,但杜甫却把这些全省略了,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空间。而当读到后面 的“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时,就不难想见与“老寡妻”问答的内容和彼此激 动的表情。1 I“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一一这在结构上自成一段,写主人公回乡后的生活。前两句,以宿鸟为喻,表现了留恋乡土的感情。后 两句,写主精心整理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3/9人公怀着悲哀的感情又开始了披星戴月的辛勤劳动,希望能在家乡活下 去,不管多么贫困和狐独!最后一段,写无家而又别离。“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
6、鞞”,波澜忽起。以下六 句,层层转折。“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这是第一层转折;上句自幸,下句自 伤。这次虽然在本州服役,但内顾一无所有,既无人为“我”送行,又无东西可携 带,怎能不令“我”伤心!“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这是第二层转折。“近行” 孑然一身,已令人伤感;但既然当兵,将来终归要远去前线的,真是前途迷茫,未知葬身何处!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这是第三层转折。回头一想,家乡已经 荡然一空,“近行”、“远去”,又有什么差别!六句诗抑扬顿挫,层层深入,细致入 微地描写了主人公听到召令之后的心理变化。如刘辰翁所说:“写至此,可以泣鬼神矣!”沈德潜在讲到杜甫“独开生面”的表现手法时
7、指出:“又有透过一层法。如无家别篇中云: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无家客而遣之从征,极不堪事 也;然明说不堪,其味便浅。此云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转作旷达,弥见沉 痛矣。” % r“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尽管强作达观,自宽I :/ *, yyz1十占I自解,而最悲痛的事终于涌上心头:前次应征之前就已长期卧病的老娘在“我”五 年从军期间死去了!死后又得不到“我”的埋葬,以致委骨沟溪!这使“我”一辈 子都难过。这几句,极写母亡之痛、家破之惨。于是紧扣题目,以反诘语作结:“人j ,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已经没有家,还要抓走,叫人怎样做老百姓呢?诗题“无家别”,第一大段
8、写乱后回乡所见,以主人公行近村庄、进入村巷划分层次,由远及近,有条不紊。远景只概括全貌,近景则描写细节。第三大段写主人1 I公心理活动,又分几层转折,愈转愈深,刻画入微。层次清晰,结构谨严。诗人还 善用简炼、精心整理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4/9形象的语言, 写富有特征性的事物。 诗中“园庐但蒿藜”、 “但对狐与狸”,概括性更强。 “蒿藜”、“狐狸”,在这里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谁能容忍在自己的房 院田园中长满蒿藜?在人烟稠密的村庄里,狐狸又怎敢横行无忌?“园庐但蒿藜”、“但对狐与狸”,仅仅十个字,就把人烟灭绝、田庐荒废的惨象活画了出来。其他如“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也是富有特征性的。正因为
9、是“老寡妻”,所以还能 在那里苟延残喘。稍能派上用场的,如果不是事前逃走,就必然被官府抓走。诗中 的主人公不是刚一回村,就又被抓走了吗?诗用第一人称,让主人公直接出面,对 读者诉说他的所见、所遇、所感,因而不仅通过人物的主观抒情表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而且通过环境描写也反映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几年前被官府抓去当兵的“我” 死里逃生,好容易回到故乡,满以为可以和骨肉邻里相聚了;然而事与愿违,看见 的是一片“蒿藜”,走进的是一条“空巷”,遇到的是竖毛怒叫的狐狸,真是满 目凄凉,百感交集!于是连日头看上去也消瘦了。“日”无所谓肥瘦,由于自己心情悲凉,因而看见日光黯淡,景象凄惨。正因为情景交融,人物塑造
10、与环境描写结合, 所以能在短短的篇幅里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反映出当时战区人民的共 同遭遇,对统治者的残暴、腐朽,进行了有力的鞭挞。r郑东甫在杜诗钞里说这首无家别 “刺不恤穷民也”。浦起龙在读杜心I|Z*, XyZ I解里说:何以为蒸黎?可作六篇总结。反其言以相质,直可云何以为民上? ”意思是:把百姓逼到没法做百姓的境地,又怎样做百姓的主子呢?看起来,这 两位封建时代的杜诗研究者对无家别的思想意义的理解,倒是值得参考的。j ,(霍松林)诗:“乐子之无家。”【黄生注】诗言内顾,无妻也;言永痛,无母也。母亡j I妻去,曲尽无家之惨。精心整理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5/9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11、。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谢朓诗:“寂寞市朝变。”前汉郊祀志:“嘉禾不生,蓬蒿藜旁茂焉谢朓笺:“歧路东西,或以呜悒。”薛道衡诗:“一去无消息。”鲍照诗:“贱子歌一言。”败归,谓邺城之败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 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 我至,召令习鼓鞞。OIV*!1前汉刘向传:“寒日青无光。”楚辞:“霜露惨凄而交下。”本章:I 11“狐形似狸而黄,善能为魅。”记:“修其班制,以与四邻交。”汉书元后传:“汉家老寡妇,旦暮且死。”潘岳关中记:“夫行妻寡。”洙曰:人情之j ,
12、恋故乡,犹鸟之恋本枝,虽穷栖且安辞矣。独曲歌:“宿鸟纵横飞。”江淹诗:“虽有荷锄倦。”颜延之陶徽士诔:“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说文:“田五十亩为畦。”记:“君子听鼓鼙之声,贝y思将帅之臣。”说文:“鼓,骑鼓也。”j I鼙,与鞞同。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精心整理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6/9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卢谌诗:“岂谓乡曲誉,谬充本州役。”左思诗:“内顾无斗储。”宋袁淑议:“势必携离。”谢灵运诗:“家乡皆扫尽。”自天宝十四载至乾元元年,乱经五年 矣。尔雅:“水注川曰溪,注溪曰谷,注谷曰沟
13、。”诗,“生我劬劳。”陆厥 诗:“酸嘶度扬越。”诗:“天生蒸民。”毛苌曰:“蒸,众也。”裴秀诗:“穆穆 我后,矜兹蒸黎。”朱子诗传:“黎,黑也,犹秦言黔首。”卢兀昌曰:先王以六 族安万民,使民有室家之乐。今新安无丁,石壕遣妪,新婚有怨旷之夫妇,垂老痛 阵亡之子孙,至战败逃归者,又复不免。河北生灵,几于靡有孑遗矣。唐之危而不 亡者,赖太宗德泽在人,而思明自殒于萧墙耳。rIv*!i唐人作诗,多言遣戍从军之苦,而宋元以下无闻焉。盖唐用府兵,兵即取之于 民,故有别离室家,远罹锋镝,及亲朋送行,历历悲惨之情。宋明之师,或用召募, 或用屯军,出征临战,皆其身所习熟,而分所当为者,故诗人亦不复为哀苦之吟矣。
14、i ,王嗣奭曰:上数幸诗,非亲见不能作,他人虽亲见亦不能作。公往来东都,目 击成诗,若有神使之,遂下千年之泪。又曰:新安,悯中男也,其词如慈母保赤。j I石壕作者妇语,新婚作新归语,垂老、无家,其苦自知而不能自达,一 一刻画宛然,同工异曲;随物赋形,真造化手也。精心整理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7/9- 仇兆鳌杜诗详注-精心整理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8/9杜甫杜甫,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rzZ iIV*!1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C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V,、“I IXJZjrr !_I Iw-I站夕/J,厂匚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杜甫弃官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饱和度与专业级应用拓展分析报告
- 2025-2030中国沙枣饮品沙漠经济产业链构建报告
- 2025-2030中国智慧燃气物联网技术应用场景与商业模式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智慧医疗系统建设现状与投资回报分析报告
- 2025-2030中国智慧农业技术应用与示范案例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抗过敏药物行业技术进展与市场表现研究报告
- 2025年健身教练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健身教练职业素养与职业形象试题
- 2025年营养师基础知识考核试卷:运动营养与运动医学试题
- 2025年新产品上市前产品包装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企业员工培训资源整合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下半年拜城县招聘警务辅助人员(260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杭州上城区总工会公开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百师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互联网+特殊教育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神舟十号课件
- 2025-2026学年冀人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 )
- Unit+2+Expressing+yourself+PartB(课件)【知识精研】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管理学(马工程)》考试复习试题库(含答案)
- 公司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台账
-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
-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