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伤病的防治与急救_第1页
运动伤病的防治与急救_第2页
运动伤病的防治与急救_第3页
运动伤病的防治与急救_第4页
运动伤病的防治与急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运动伤病的防治与急救运动伤病的防治与急救 范红军(西华师大体育学院)第一节第一节 运动性病症运动性病症一、过度训练一、过度训练指运动负荷与机体机能状况过于不相适应,以指运动负荷与机体机能状况过于不相适应,以致疲劳连续积累而引起的一系列功能紊乱或病致疲劳连续积累而引起的一系列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理状态。(一)原因(一)原因1、训练安排不合理、训练安排不合理连续大运动量训练,训练安排无节奏,缺乏调整。连续大运动量训练,训练安排无节奏,缺乏调整。运动量、强度增加过快。运动量、强度增加过快。不注重区别对待。不注重区别对待。 过度训练2、训练方法单调、枯燥无味、训练方法单调、枯燥无味3、生活规律破坏、生

2、活规律破坏4、在身体机能不良时,参加紧张的训练和比赛、在身体机能不良时,参加紧张的训练和比赛5、饮食营养不合理、饮食营养不合理6、各种心理因素、各种心理因素(二)发病机制(二)发病机制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兴奋抑制调节失衡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兴奋抑制调节失衡神经官能症。神经官能症。神经神经内分泌兴奋抑制不均衡,应激系统衰竭。内分泌兴奋抑制不均衡,应激系统衰竭。 过度训练(三)症状表现(三)症状表现1、早期、早期(1)一般自觉症状)一般自觉症状疲乏无力、倦怠、精神不振疲乏无力、倦怠、精神不振(2)对运动的反应)对运动的反应缺乏运动的欲望,厌烦训练,训练中过早疲劳,恢复缺乏运动的欲望,厌烦训练,训练中过

3、早疲劳,恢复慢,动作协调性下降,成绩下降。慢,动作协调性下降,成绩下降。(3)神经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头晕、睡眠差、记忆力下降、精神不集中、易激动,头晕、睡眠差、记忆力下降、精神不集中、易激动,可有耳鸣、眼花、盗汗、食欲下降、直立性低血压等。可有耳鸣、眼花、盗汗、食欲下降、直立性低血压等。 过度训练2、中后期、中后期早期症状加重,失眠、头痛、身体虚弱、活动易疲乏早期症状加重,失眠、头痛、身体虚弱、活动易疲乏和出汗、体重下降,易患疾病,并可能伴有多系统功和出汗、体重下降,易患疾病,并可能伴有多系统功能异常。能异常。心血管系统:心悸、胸闷、心血管系统:心悸、胸闷、hr异常、血压升高、心律异常、血

4、压升高、心律异常。异常。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道功能紊乱症状,个别出现消化道出血。秘等胃肠道功能紊乱症状,个别出现消化道出血。肌肉、骨骼系统:肌肉酸痛、紧张,肌力下降,肌肉肌肉、骨骼系统:肌肉酸痛、紧张,肌力下降,肌肉损伤,疲劳性骨膜炎、应力性骨折,肌腱炎。损伤,疲劳性骨膜炎、应力性骨折,肌腱炎。其他:全身无力、体重下降,尿液异常,脱发、浮肿。其他:全身无力、体重下降,尿液异常,脱发、浮肿。 过度训练(四)处理(四)处理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正确诊断,及时处理。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正确诊断,及时处理。早期应调整训练计划,注

5、意休息和营养,增加睡眠。早期应调整训练计划,注意休息和营养,增加睡眠。中后期必要时停训,调整生活制度,休息,营养,消中后期必要时停训,调整生活制度,休息,营养,消除疲劳,药物治疗。除疲劳,药物治疗。(1)调整训练:减小强度和量,改变训练方法和内容。)调整训练:减小强度和量,改变训练方法和内容。(2)保证充足的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3)营养补充:充足的蛋白、糖和)营养补充:充足的蛋白、糖和v,增加碱性食物。,增加碱性食物。 过度训练(4)安排好生活制度)安排好生活制度(5)采取各种消除疲劳的方法)采取各种消除疲劳的方法(6)心理疗法:查明原因、心理暗示、诱导放松)心理疗法:查明原因、心理暗示、诱

6、导放松(7)药物治疗)药物治疗vc 300mg/d vb1 60mg/d vb12 100mg/d 灵芝酊灵芝酊 10ml3/d 1020天一疗程天一疗程中药:人参,刺五加,黄芪,五味子,灵芝等中药:人参,刺五加,黄芪,五味子,灵芝等?雄性激素治疗激素水平低下者?雄性激素治疗激素水平低下者二、过度应激综合症二、过度应激综合症过度应激综合症(过度紧张)过度应激综合症(过度紧张)指运动员在指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时,体力负荷超过了机体的潜力而训练或比赛时,体力负荷超过了机体的潜力而发生的生理紊乱或病理现象。发生的生理紊乱或病理现象。(一)原因(一)原因(1)训练水平差和生理状态不良,比赛经验少。)训练

7、水平差和生理状态不良,比赛经验少。(2)患病而长期中断训练后突然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患病而长期中断训练后突然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3)患病(特别是患心血管疾病)参加剧烈运动。)患病(特别是患心血管疾病)参加剧烈运动。 过度应激综合症(二)类型和症状(二)类型和症状1、单纯虚脱型、单纯虚脱型(1)表现)表现多见于径赛运动员水平低者,跑后即刻出现面色苍白、多见于径赛运动员水平低者,跑后即刻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晕、无力和大汗淋漓;休息后减轻。恶心、呕吐、头晕、无力和大汗淋漓;休息后减轻。(2)处理)处理休息、保暖、饮水、吸氧、补充葡萄糖。休息、保暖、饮水、吸氧、补充葡萄糖。 过度应激综合症

8、2、晕厥型、晕厥型一过性、暂时性晕厥,清醒后全身无力、头痛头晕,一过性、暂时性晕厥,清醒后全身无力、头痛头晕,可伴有心、肺、脑功能降低得现象。可伴有心、肺、脑功能降低得现象。静力性晕厥静力性晕厥重力性休克重力性休克强烈刺激后晕厥强烈刺激后晕厥3、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脑动脉先天畸形,脑供血障碍。脑动脉先天畸形,脑供血障碍。一侧肢体麻木,动作不灵,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一侧肢体麻木,动作不灵,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休息恢复,全面检查。休息恢复,全面检查。 过度应激综合症4、急性胃肠综合症、急性胃肠综合症胃肠粘膜缺血、缺氧,表面受损,发生炎症、溃疡、胃肠粘膜缺血、缺氧,表面受损,发生炎症、溃疡、出

9、血性糜烂。出血性糜烂。(1)表现)表现恶心、呕吐、吐血、头晕、头痛、面色苍白,腹部压恶心、呕吐、吐血、头晕、头痛、面色苍白,腹部压痛,大便潜血试验阳性。痛,大便潜血试验阳性。(2)处理)处理停训,休息观察,注意营养停训,休息观察,注意营养检查、病理诊断检查、病理诊断止血、止痛药物(慎用阿托品类药物)止血、止痛药物(慎用阿托品类药物) 过度应激综合症5、急性心功能不全和心肌损伤、急性心功能不全和心肌损伤原有心血管疾病发作,潜在性心脏病,运动应激导致心力衰竭或原有心血管疾病发作,潜在性心脏病,运动应激导致心力衰竭或心肌损伤。心肌损伤。(1)表现)表现运动后出现呼吸困难、憋气、胸痛、咳血性泡沫样痰、

10、右侧季肋运动后出现呼吸困难、憋气、胸痛、咳血性泡沫样痰、右侧季肋部疼痛、肝脏肿大、心跳快而无力或节律不齐、血压下降、全身部疼痛、肝脏肿大、心跳快而无力或节律不齐、血压下降、全身无力、面色苍白。无力、面色苍白。(2)处理)处理及时抢救,半卧位休息保暖、吸氧、针刺、心肺复苏。及时抢救,半卧位休息保暖、吸氧、针刺、心肺复苏。静脉静脉0.25g氨茶碱,氨茶碱,25%葡萄糖葡萄糖2040ml,肌肉杜冷丁,肌肉杜冷丁50mg。(心内三联:e1mg,正e1mg,异丙e1mg)过度应激综合症四、预防四、预防(1)运动前体检)运动前体检(2)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3)加强医务监督。)加强医

11、务监督。(4)锻炼和比赛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锻炼和比赛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三、晕厥晕厥晕厥由于脑血流暂时降低或血中化学物质变化所由于脑血流暂时降低或血中化学物质变化所致的意识短暂紊乱或意识丧失。致的意识短暂紊乱或意识丧失。(一)原因和发病机制(一)原因和发病机制(1)精神和心理状态不佳)精神和心理状态不佳(2)重力性休克)重力性休克(3)胸内和肺内压增加)胸内和肺内压增加(4)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5)血液中化学成分改变)血液中化学成分改变(6)心源性晕厥)心源性晕厥(7)运动员中暑晕厥)运动员中暑晕厥 晕 厥(二)症状和诊断(二)症状和诊断1、晕前:、晕前:全身无力、头晕、头痛、

12、眼花、眼发黑、面色苍白、全身无力、头晕、头痛、眼花、眼发黑、面色苍白、出冷汗,可有饥饿感(表明低血糖)出冷汗,可有饥饿感(表明低血糖)2、晕倒:、晕倒:突然晕倒、意识丧失、手脚发凉、脉搏细速、恶心、突然晕倒、意识丧失、手脚发凉、脉搏细速、恶心、呕吐。呕吐。3、醒后:、醒后:片刻清醒、醒后虚弱、头晕、头痛。片刻清醒、醒后虚弱、头晕、头痛。 晕 厥(三)处理(三)处理1、一般处理、一般处理(1)平卧、保暖(或降温),促血回流(可按摩)平卧、保暖(或降温),促血回流(可按摩)(2)以指代针:人中、百会、合谷、足三里。)以指代针:人中、百会、合谷、足三里。(3)必要时心肺复苏)必要时心肺复苏(4)醒后

13、休息,补糖水,可少量白酒。)醒后休息,补糖水,可少量白酒。(5)及时送医院抢救。)及时送医院抢救。 晕 厥2、对症治疗、对症治疗(1)低血糖)低血糖静脉推注静脉推注50%葡萄糖葡萄糖5060ml,或喝温糖水。,或喝温糖水。(2)中暑)中暑降温、补水、药物(人丹、十滴水)降温、补水、药物(人丹、十滴水)(3)缺氧)缺氧吸氧吸氧(4)心源性晕厥)心源性晕厥及时送医院抢救。及时送医院抢救。四、运动中腹痛四、运动中腹痛(一)原因和发病原理(一)原因和发病原理1、运动性腹痛、运动性腹痛肝淤血肝淤血呼吸肌痉挛呼吸肌痉挛胃肠道痉挛或功能紊乱胃肠道痉挛或功能紊乱2、腹内疾病、腹内疾病3、腹外疾病、腹外疾病 运

14、动中腹痛(二)处理(二)处理1、调整运动、调整呼吸,手按痛部弯腰减速、调整运动、调整呼吸,手按痛部弯腰减速 跑。跑。2、停止运动,点穴:合谷、足三里、内关。、停止运动,点穴:合谷、足三里、内关。3、慎用药物:阿托品类。、慎用药物:阿托品类。4、全面检查,查明原因。、全面检查,查明原因。(三)预防(三)预防1、遵循科学训练原则。、遵循科学训练原则。2、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3、合理膳食。、合理膳食。五、五、 肌肉痉挛肌肉痉挛肌肉痉挛肌肉痉挛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收缩。多发于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收缩。多发于小腿腓肠肌和足底屈趾、屈拇肌。小腿腓肠肌和足底屈趾、屈拇肌。(一)原因

15、和发病机制(一)原因和发病机制1、寒冷刺激、寒冷刺激2、电解质丢失过多、电解质丢失过多3、肌肉连续过快收缩而放松不够、肌肉连续过快收缩而放松不够4、疲劳、疲劳 肌肉痉挛(二)处理(二)处理1、肌肉牵引:持续反方向牵引。、肌肉牵引:持续反方向牵引。2、保暖,局部缓和按摩:按压、揉、揉捏。、保暖,局部缓和按摩:按压、揉、揉捏。3、点穴与针刺。、点穴与针刺。4、肌松药:琥珀胆碱、普鲁卡因、肌松药:琥珀胆碱、普鲁卡因5、游泳发生肌肉痉挛的处理。、游泳发生肌肉痉挛的处理。 肌肉痉挛(三)预防(三)预防1、加强全面训练,提高机体耐寒的适应能力。、加强全面训练,提高机体耐寒的适应能力。2、充分的准备活动,疲

16、劳时避免剧烈运动。、充分的准备活动,疲劳时避免剧烈运动。3、保暖,运动前预防性按摩,放松肌肉。、保暖,运动前预防性按摩,放松肌肉。4、补盐、补水、纠正维生素缺乏(、补盐、补水、纠正维生素缺乏(vb1)。)。六、运动性中暑六、运动性中暑中暑中暑由高温环境引起的,以体温调节中枢功由高温环境引起的,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为特点的疾病。为特点的疾病。(一)中暑的一般类型(一)中暑的一般类型1、热射病:高热、无汗、昏迷。、热射病:高热、无汗、昏迷。2、热痉挛:肌肉痉挛、意识清醒。、热痉挛:肌肉痉挛、意识清醒。3、热衰竭、热衰竭:

17、高热、循环衰竭高热、循环衰竭 运动性中暑(二)中暑后处理(二)中暑后处理1、降温、降温2、补水、补水3、药物:人丹、十滴水、药物:人丹、十滴水4、急救,住院治疗、急救,住院治疗第二节第二节 运动损伤运动损伤一、运动损伤的原因一、运动损伤的原因1、思想上不够重视、思想上不够重视2、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3、技术动作错误、技术动作错误4、运动负荷(尤其是局部负担量)过大、运动负荷(尤其是局部负担量)过大5、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6、组织方法不当、组织方法不当7、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8、场地设备的缺陷、场地设备的缺陷9、不良气象的影响、不良气

18、象的影响二、二、 运动损伤的预防运动损伤的预防(一)加强思想教育(一)加强思想教育(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三)认真做好准备活动(三)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四)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四)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五)加强易伤部位的练习(五)加强易伤部位的练习(六)加强医务监督工作(六)加强医务监督工作三、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三、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一)中草药疗法(一)中草药疗法(二)针灸疗法(二)针灸疗法(三)拔罐疗法(三)拔罐疗法(四)按摩疗法(四)按摩疗法(五)局部药物注射(封闭疗法)(五)局部药物注射(封闭疗法)强的松龙(可的松)、普鲁卡因强的松龙(可的松)、普鲁卡

19、因(六)牵引疗法(六)牵引疗法(七)手术疗法(七)手术疗法(八)固定疗法(八)固定疗法(九)物理疗法(九)物理疗法1、冷冻疗法、冷冻疗法(1)冷疗法的作用)冷疗法的作用止血、退热、镇痛、防肿止血、退热、镇痛、防肿(2)冷疗法的应用时机)冷疗法的应用时机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以及慢性损伤的辅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以及慢性损伤的辅助治疗。助治疗。(3)方法)方法冷敷法冷敷法冷水、冰块、冰袋冷水、冰块、冰袋蒸发冷冻法(气体喷雾法)蒸发冷冻法(气体喷雾法)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2、温热疗法、温热疗法(1)热疗法的作用)热疗法的作用消肿、散瘀、止痛、减少粘连和促进愈合。消肿、散瘀、止痛、减少

20、粘连和促进愈合。(2)热疗法的应用时机)热疗法的应用时机应用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中后期以及慢性损伤。应用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中后期以及慢性损伤。(3)方法)方法热敷法热敷法石蜡疗法石蜡疗法红外线疗法红外线疗法 物理疗法3、直流电离子导入、直流电离子导入4、电针疗法、电针疗法5、电疗仪、电疗仪三、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三、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一)擦伤(一)擦伤清创:生理盐水、双氧水清创:生理盐水、双氧水止血止血消毒:碘酊、酒精、双氧水、红汞、紫药水等消毒:碘酊、酒精、双氧水、红汞、紫药水等包扎包扎抗菌素抗菌素(二)撕裂伤(二)撕裂伤止血、消毒、缝合或贴合、抗菌素止血、消毒、缝合或贴合、抗菌素

21、(三)刺伤和切割伤(三)刺伤和切割伤相同处理,注意深的刺伤打抗破伤风血清。相同处理,注意深的刺伤打抗破伤风血清。四、四、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和处理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和处理(一)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一)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1、早期:、早期:2448小时内小时内处理原则:止血、制动、防肿、镇痛、减轻炎症反应处理原则:止血、制动、防肿、镇痛、减轻炎症反应处理方法:冷处理、加压包扎、抬高制动休息、药物处理方法:冷处理、加压包扎、抬高制动休息、药物禁止按摩和热处理禁止按摩和热处理2、中期:、中期:2448小时后,小时后,12周周处理原则: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新陈代谢

22、,处理原则: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新陈代谢,加速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及坏死组织的清除,促进再加速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及坏死组织的清除,促进再生修复,防止粘连形成。生修复,防止粘连形成。处理方法:理疗、按摩、热敷、针刺、封闭、药物等处理方法:理疗、按摩、热敷、针刺、封闭、药物等 3、后期、后期:12周后周后处理原则:恢复和增强关节肌肉功能处理原则:恢复和增强关节肌肉功能处理方法:按摩、理疗、功能锻炼、保护支持处理方法:按摩、理疗、功能锻炼、保护支持带使用。带使用。(二)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二)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处理原则:改善局部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合处理原则:改善局部循环,促进新陈

23、代谢,合理安排局部训练负荷。理安排局部训练负荷。处理方法:急性软组织损伤中后期的处理方法处理方法:急性软组织损伤中后期的处理方法都可,治疗和功能锻炼相结合。都可,治疗和功能锻炼相结合。第三节第三节 急救技术急救技术一、急救包扎法一、急救包扎法1、绷带包扎法、绷带包扎法(1)环形包扎法)环形包扎法(2)螺旋形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3)转折形包扎法)转折形包扎法(4)“8”字形包扎法字形包扎法2、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包扎法(1)手部包扎法)手部包扎法(2)头部包扎法)头部包扎法(3)足部包扎法)足部包扎法(4)大悬臂带包扎法)大悬臂带包扎法(5)小悬臂带包扎法)小悬臂带包扎法二、出血的急救二、出血

24、的急救(一)冷敷法(一)冷敷法(二)抬高伤肢法(二)抬高伤肢法(三)加压包扎止血法(三)加压包扎止血法(四)加垫屈肢止血法(四)加垫屈肢止血法(五)指压止血法(五)指压止血法(六)止血带止血法(六)止血带止血法三、三、 骨折的急救骨折的急救(一)骨折的原因(一)骨折的原因(1)直接暴力)直接暴力 (2)传达暴力)传达暴力(3)牵拉暴)牵拉暴 (4)积累性暴力)积累性暴力(二)骨折的症状与体征(二)骨折的症状与体征(1)疼痛)疼痛(2)肿胀与皮下淤血)肿胀与皮下淤血(3)功能障碍)功能障碍(4)畸形)畸形(5)异常活动或骨摩擦音)异常活动或骨摩擦音(6)压痛与震痛)压痛与震痛(7)x-ray确诊确诊 骨折的急救(三)骨折急救的注意事项(三)骨折急救的注意事项(1)固定前不要无故移动伤肢)固定前不要无故移动伤肢(2)伴有出血和伤口者,先止血再包扎伤口)伴有出血和伤口者,先止血再包扎伤口(3)露在外面的骨片不要放回,以免感染)露在外面的骨片不要放回,以免感染(4)内加衬垫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