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设计 课题:岳阳楼记科目: 语文教学对象: 初中学生课时: 二课时提供者:王晓青单位:原平市永康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1 岳阳楼记,选自人教新课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2 本文言文教学所需课时为 2课时。3 岳阳楼记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应老友滕子京之邀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作者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郑重叙说事情本末,准确描绘了洞庭湖的大观,着重渲染一悲一喜的情境,提出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寓含着作者在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于民之心不改的痴情。千载传诵,读来令人慨然。教读本文,应引导学生探究作品的意境,理解作者的心志,体会课文叙事、
2、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基础知识:1、了解作者的生平、作品创作背景及文体特征。2、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基本技能:1、分辨出文章中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部分。2、感情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 反复诵读,感受作品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 学习本文由叙事而写景,由写景而议论,进而点明主旨的写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本文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体现的作者的政治抱负及其在现代社会中多方面的意义。2、激发学生走出自我,胸怀天下,以利民为己任,以强我中华为宗旨,积极进取,大胆开创,做一个精彩的
3、人,做一个大写的人。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 初二学生抽象思维获得了一定发展,对问题有一定的思考、分析能力。2. 本班学生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但教师需要创设有趣的活动情境,促进学生的投入程度。3、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较好,并有较好的课前预习的习惯。4. 在日常的学习中,本班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出有个性的学习方法,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经常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积累文言实词;探究作者精神。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对文章写法和作者精神思想的探究分析。通过质疑探究,培养学生自
4、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1、疏通把握课文内容,学习文言常见词语,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2、学习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品味意境,体会作者宽广的胸襟和伟大的政治抱负。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主张和道德观念。 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 出示图片导入:同学们,我国有许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有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许多美文
5、妙句。2. 仿写句子完成上面的内容。_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_“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_”更是传唱不衰。看图片 学生听老师的同时思考,并回答仿写练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在回顾自己以前积累的知识的同时练习语言训练。(二)、搜集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滕子京,了解作品创作背景l
6、;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著有范文正公集,文正是他死后封给他的谥号。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惫甚,辄(zhé)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dàn)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既任(做官),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bì)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副宰相)谪守邓州。勤政爱民,有政声,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l
7、0; 在朝廷做官时,多次上书议论国政,要求改革时弊,任副宰相时曾针对当时的政治时弊,提出了十条改革意见,主张建立严密的任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吏治,推选法制,减轻徭役等,并先后颁布了具体的方案。但不久,推行受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而失败,不幸被贬到邓州做太守。岳阳楼记就是他在邓州上任应好友滕子京的邀请而写。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榜的进士,滕子京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被贬岳州,心里很有些愤慨。范仲淹担心他惹出祸来,便借“作文”之机,写出自己的理想,以规劝好友。 在教师展示资料之前组内成员交流课前搜集的作者资料。教师展示资料的同时学生快速浏览,快速记忆,识记要
8、点,进一步了解作者。培养学生上网动手查阅资料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训练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积累范仲淹的文学常识。引导学生感知范仲淹的思想和抱负。引导学生准确了解作品创作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三)、指导朗读,感知文意。1. 教师放示范朗读磁带,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停顿、感情,同时扫除自己的生字。2. 指名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读课文,解决生字,把握节奏、停顿、感情,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倾听点评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培
9、养学生感情朗读美文的习惯。通过自读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概括的能力。(四)、指导诵读课文,疏通文意。诵读叙述写作缘由的段落(第1段,标志性句子是:属予作文以记之。)诵读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诵读描写阴雨天气时洞庭湖景象的句子诵读描写天晴时洞庭湖景象的句子诵读描写由阴雨天引发的情绪句子诵读抒写天晴时喜悦心情的句子诵读议论抒怀段按照要求圈画相关语句。 小组合作完成,边感知课文内容,边读课文。 朗读培养学生默读、边读边圈画边批注的好习惯。训练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在熟读课文的同时,强化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学生的交流、探讨,扩大学生思维的广度,
10、增强结论的正确性和全面性。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分辨出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部分,从而进一步了解这几种表达方式。(五)、指导学生整理中点的实词和重要的虚词的意义。通假字:具通俱,都的意思;属通嘱,嘱咐的意思。重点实词:谪、胜状(胜景)、大观、际、涯、备、汤汤、迁客、骚人、薄(日薄西山)、去、国、偕(白头偕老)庙堂、微、进、退虚词:然则、若夫、至若、或、是句式:吾谁与归?(倒装句,宾语前置)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倒装名,定语后置)成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气象万千、心旷神怡 先自主学习,按照老师帮助归纳的词语加以解释。接着组内交流,检查完成情况,质疑,解疑。文言文的学习,需要积累一
11、些常见的实词和虚词,学习起来才比较轻松。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回顾,有利于丰富学生知识,提高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的能力。第二课时(一)、揣摩写作意图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来规劝好友滕子京,希望滕子京能和自己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是无论“居庙堂”还是“处江湖”都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基于以上写作意图,文章采用起笔于记,落脚于理,融说理于记事、状物、抒情之中的思路,不露痕迹地达到了规劝的目的。 学生结合有关资料,再次感知本文的写作意图 进一步体会文章表达方式的运用。了解学生对课文
12、的感知情况。 帮助学生梳理文章思路,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层探究。(二)、研读课文,深层探究。1、第一段的叙述交待了什么内容?属详写还是略写?2、第二段写洞庭湖壮观的景象,哪两个词能表现这层意思?具体写景的句子是哪些?3、“前人之述备矣”怎样理解?与第一段哪里照应?4、第二段中起过渡作用的是哪一句?其中哪个词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的切入点?过渡启下引出了哪些文段?5、第三、四段分别写了什么情况下洞庭湖的景色?由这不同的景色又产生了怎样的情?这两段的结构有何共同之处?6、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什么?“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的
13、地方是什么?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正面说法是什么?8、“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退”指什么?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谁的看法?作者同意这种观点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作者用这样的问句结束全文,有何用意?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合作交流思考聆听研读课文,感受作品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的思想。
14、60; 体会本文的清晰的脉络结构。 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抱负。(三)、探究文章主旨u 同学们,古往今来,迁客骚人为洞庭湖壮丽的景观书写了浩如烟海的千古绝唱,岳阳楼上更是题满了文人的诗词歌赋。因此,有人说,岳阳楼就是一部文学史,连范仲淹也说“前人之述备矣”,面对前人熠熠生辉的文字,范仲淹没有像李白登临黄鹤楼那样“眼前有景道不得”,而是另辟蹊径,用神来之笔使岳阳楼再放异彩,使岳阳楼记从此名于世,传于后。一纸文章天下传,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
15、?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有气势。用横线画出文章的主旨句。u 文中哪些句子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与“喜”?他们悲与喜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这样看来,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那么究竟跟什么有关系呢?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呢?u 我们如何来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呢? 学生自学,勾画主旨句。学生畅所欲言。(可能的答案有:A、主旨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16、而乐” B、主旨句应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主旨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学生分小组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到班上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理解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加深学生的理解,挖掘作品更深刻的主题 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实质内涵,体会作者的政治抱负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激发学生走出自我,胸怀天下,大胆创新,做一个精彩的人,大写的人。让学生思想得到陶冶。(四)、重温经典,感受情怀本
17、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画意、诗情、理趣溶为一体,不但给予我们美的享受,而且先生那博大的胸怀,崇高的思想境界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读先生的文章,我们好像站在岳阳楼上,那浩瀚无涯的洞庭湖水,给予我们恢宏的气势,也给予我们一种责任。让我们点燃精神的圣火,去照亮时代天空的一角,做一个个当代的范仲淹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读读范仲淹的名作,让学生体会范仲淹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再次感知作者的精神,抱负、胸襟。(五)、课堂练习(一)知识积累填空:1、岳阳楼记给我们留下了一些至今仍使用的成语,其中形容国泰民安的“_”,形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兴旺景象的“_”,形容水势浩大的“_”,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
18、_”,表示心胸开阔,精神愉快的“_”。2、面对人生的成功与失败。我们应有“_,_”心态。 3、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语句是“_”.。4、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_。(二)能力训练1、联系生活实际,对出下联。上联:昔日范仲淹忧乐关乎天下下联:_ 自主练习,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 巩固并积累知识 考查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19、60; 练习创作对联小结: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的散文,不但给予了我们美的享受,而且先生那博大的胸怀,崇高的思想境界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读先生的文章,我们好像站在岳阳楼上,那浩瀚无迹的洞庭湖水,给予我们恢宏的气势,也给予我们一种责任。让我们点燃精神的圣火,去照亮时代天空的一角。 七、教学评价设计 学生自我评价表评价内容评价等级评价目的优秀(5)良好(4)中等(3)我能认真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 能否认真专注遇到我会回答的问题都主动举手。 能否主动参与我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活动,能与他人合作。 能否善于合作善于思考,并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能否独立思考我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否自由表达我已经养成写批注的阅读习惯 能否独立思考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快乐 是否兴趣浓厚我还有与这节课的内容相关的问题问老师 得分 八、板书设计岳阳楼记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