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二航局华丽高速施工调查报告_第1页
中交二航局华丽高速施工调查报告_第2页
中交二航局华丽高速施工调查报告_第3页
中交二航局华丽高速施工调查报告_第4页
中交二航局华丽高速施工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交二航局华丽高速项目经理部 施工调查报告目 录1、工程简介11.1 工程概况11.2 主要技术标准11.3 主要工程数量22、工程造价及工期42.1 工程造价42.2 工程工期43、自然条件43.1 地形地貌43.2 气象水文43.3 河流水系53.4 降雨53.5 大风天气54、工程施工条件94.1 交通运输94.2 施工用电94.3 施工用水104.4 通信104.5 施工燃料104.6 施工便道105、工程特点及难点115.1 工程特点115.2 工程重难点分析126、施工部署137、临设建设148、重难点及关键项目施工168.1 金沙江大桥168.2 隧道施工188.3 阿肯动1号、

2、2号大桥施工189、原材料供应及运输1910、原材料检测2011、征地拆迁2011.1 主线用地2011.2 红线外用地2012、生活卫生及环境保护2112.1 生活卫生2112.2 环境保护21中交二航局华丽高速第25/26/27合同段施工现场调查报告1、工程简介1.1 工程概况拟建国家高速公路网G4216成都至丽江高速公路华坪至丽江段位于滇西北的丽江市境内,起于四川省在建丽攀高速公路华坪至滇川界至攀枝花高速公路K180+000处,经丽江市华坪县,接丽江市玉龙县。全线长约151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我项目部承建第25、26、27三个

3、合同段,工程起于金安金沙江大桥中心桩号K114+860,止于线路里程桩号K129+620,全长约14.76km。线路含两座互通,分别为金安互通及龙潭互通。以及金安互通改移地方道路、龙潭互通改移地方道路。项目内容主要以桥梁隧道为主,其中隧道占65.5%、桥梁占26%、路基占8.5%。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详见“表1.1-1主要工程项目表”。表1.1-1 主要工程项目表序号左幅右幅桥隧名称长度(m)桥隧名称长度(m)1金沙江大桥739金沙江大桥7392新民隧道2549新民隧道25343金安立交桥1023.08金安立交桥979.544哥石山隧道3523哥石山隧道35675阿肯动2号大桥185.08阿肯动

4、2号大桥153.086十二栏干坡隧道1791十二栏干坡隧道19057马王岩隧道1715马王岩隧道17508建乐1号大桥276建乐1号大桥246.089建乐2号大桥706.99建乐2号大桥696.0810建乐3号大桥128.08建乐3号大桥86.0811建乐4号大桥107.08建乐4号大桥86.0812龙潭1号大桥774.13龙潭1号大桥450.5813龙潭2号大桥307.781.2 主要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标准见表1.2-1 主要技术标准表表1.2-1 主要技术标准表公路等级单位高速公路设计速度Km/h80路基宽度m25.5(24.5)行车道宽度m4×3.75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400

5、极限值m250最大纵坡/坡长限制%/m5%/200最小坡长m200停车视距m110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桥梁宽度与路基同宽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大、中、小桥及其他构造物1/100远景交通量辆/d39946(2039年)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30g1.3 主要工程数量表1.3-1 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项目单位小计合计备注1混凝土C15砼m3118721.58608952C15片石混凝土593.13C20喷射砼14664C20砼6561.985C20细石混凝土19.026C20片石混凝土16744.397C25砼9739.92278C25喷射砼1461849C25素混凝土490.5910C30

6、喷射砼209611C30微膨胀砼438612C30砼414851.72913C35砼9553.77314C40微膨胀砼1691215C40砼3568516C50砼54732.8717C60砼2206918C50钢纤维87.8919钢筋HRB400t47093.3155896.3620HRB3351271.8721HPB3007531.1822CRB550钢筋网片2671.72671.723钢筋焊网305.05305.052415.2mm钢绞线t1912.481912.4817锚具1533001478618154套13761915542002015618502115790422158132023

7、159428241510104251511216261512型228271512PT型40281513272291515型444301515PT型243115169232151914833YM15-1947234153726435YGW锚具(张拉)105236YGW锚具(固定)105237支座JPZ-2.5-DX套8131738JPZ-2.5-SX839JPZ-5.0-GD240JPZ-5.0-DX241JPZ3.0SX个1642JPZ3.0DX1643JPZ6.0SX1044JPZ6.0DX1845JPZ6.0GD846GYZ435600×11047GYZ500×1107

8、548GYZE4270450×10149GYZE4350×874050GYZF4A500×11210051GYZA700×12513052GPZ()55753GPZ()2.54254GKPZ()54055GKPZ()2.54056钢材t30081.730081.757钢芯钢丝绳464.8464.858高强钢丝7668.47668.459挖方路基挖方m³1406500335131060隧道挖方m³191876461路基填方m³80600806002、工程造价及工期2.1 工程造价我项目部承建第25、26、27三个合同段总计长度

9、约14.76km,总造价约21.45亿元2.2 工程工期待定3、自然条件3.1 地形地貌区域位于云贵高原西缘及西北部,属横断山脉之一,地表崎岖,群山连绵。高原峡谷、山地、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当地人俗称为坝子)相互交错,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5%左右,坝子及水面约占5%。平均海拔1910m,地势东部及西北部高,南部较低。路线经过区海拔低点为荣将镇哲里村(1150m),海拔最高为玉龙雪山主峰(5596m),高点与低点相对高差一般10001500m,区域内山峰和河谷组成一系列南北走向的高山河谷重迭的地形,呈现为中山或中高山地形地貌特征。本项目线路通过范围内主要为侵蚀构造(深切割高中山峡谷区)类型为主。

10、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及五郎河两侧,属深切割的高中山峡谷区,为玄武岩及碎屑岩组成的南北向平行的平顶山,并在60008000m的宽度内下切深度达15003000m的峡谷,山脊顶较为平坦、峡谷悬崖峭壁,边坡坡度50°80°,基岩大部出露,受构造影响较强。3.2 气象水文沿线地处云贵高原西缘及西北缘,属横断山脉及横断山脉与滇西北高原接壤地带,总体地势北高南低,气候特征表现为高原性气候,气候垂直分带特征叫明显;气候特征表现为干湿季节分明,山区气温较低,金沙江河谷两岸较炎热。据其差异性可分为三个带:(1)河谷亚热带,气候炎热,年平均气温18;(2)盆地暖温带,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3;

11、(3)山区温凉带,一般较冷冬雪夏雨,常阴云多雾。据丽江、永胜等气象资料显示区内年平均气温最低为1月(9.5),最热为7月(最高气温31.2),平均霜期117天,平均降雨量890950毫米,雨水集中于79月;蒸发量21002400毫米;山区气候多变,十一月至次年四月为旱季。区域内气候条件总体对施工有利,但雨雪、冰雹、大风是影响本项目的主要的气候因素。3.3 河流水系本项目路线所经区域属金沙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金沙江及其部分支流水系。3.4 降雨项目部前期从丽江市气象局了解到金安水电站这一片最近十年(20072016)每年的降雨日数以及降雨量见表3.4-1 历年逐月降雨日数统计表、表3.4-2 历年

12、逐月降雨量表3.4-1 历年逐月降雨日数统计表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合计(日)200725011151526222117120146200842531622182320134213220090238102118201140097201002287192121171781123201120271316241821143012020121000414231918700862013012414132317161202104201402132162422144029020156028291825171031101201605131122242218113120表3.4-2 历年逐月降雨量表年一

13、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合计(mm)20075.516.6025.616273.6353.3197.4151.9113.423.801123.1200817.11.62.94.7105170200.2279.6103.471.813.32.2971.8200900.40.88.141.2142.9201.719980.437.500712201001.31.211.61886.5234.8392.7140.1140.632.90.21059.920114.6014.91197.1101.1192.689.9139.163.37.4072120120.200011.8149.318399.61

14、05.314.100563.3201301.62.23.465.4107.8339.489114.26907.6799.6201403.81.21.40.8271.6238.4142.2120.87.602789.8201522.201.416.22.818.2112.2209.519792.40.81.6674.32016010.80.63.263.2151.8199.6155.1141.415.267.6808.53.5 大风天气项目部前期从丽江市气象局了解到金安水电站这一片最近十年(20072016)每年的大风天气情况统计见表3.5-1 大风天气统计表、表3.5-2 极大风速统计表表3.

15、5-1 大风天气统计表2007年1月1次11日3月4次14日、15日、18日、21日4月5次3日、6日、12日、19日、26日6月1次26日7月1次2日12月1次1日2008年1月7次6日、19日、20日、21日、24日、28日、30日2月8次1日、7日、9日、10日、11日、12日、13日、27日3月4次12日、15日18日、30日4月8次3日、4日、5日、6日、7日、10日、13日21日5月1次18日7月1次22日2009年2月9次17米/秒 3次(19日 SW 14:05-16:20;20日 SW 16:30-17:20;25日 SW 17:30);18米/秒 3次(21日 SW 14:

16、41-16:02;22日SW 14:23-15:28;26日 WNW 13:44-13:51);20米/秒 2次(12日 SW 16:10-19:20;28日 WNW 17:11-17:20);30米/秒 1次(28日 WNW 18:20-18:28)3月12次17米/秒 6次(1日 SW 16:10-16:40;9日 WSW 14:50-15:05;11日 SW 14:53-15:05;12日 SW 12:50-13:00;21日 SW 11:30-11:42;29日 NW 14:04-14:06);18米/秒 3次(10日 NW 夜间;11日 SW 16:20-18:50;12日 SW 1

17、3:00-13:09);19米/秒 2次(12日 SW 13:09-13:40;21日 SW 11:50-12:03);20米/秒 1次(12日 SW 17:58-16:20)4月7次17米/秒 4次(9日 SE 13:13-13:24;11日夜间;15日夜间;17日 SE 10:56-11:05);18米/秒 2次(11日 SE 16:05-16:10;17日 SE 11:25-12:32);20米/秒 1次(17日 SE 10:56)5月7次17米/秒 2次(9日夜间;11日 WSW 11:41-11:42);18米/秒 3次(1日夜间;9日 NW 10:16-10:20;10日 SW 1

18、0:46-11:20;);19米/秒 2次(8日 SE 12:45-13:12;9日 NW 11:45-11:50)6月1次17米/秒 1次 4日 NW(17:04)11月1次18米/秒 1次 21日 NE(18:00-18:04)12月1次17米/秒 1次(15日 夜间)2010年1月2次22米/秒 2次(5日 11;47-11:57;12:20-13:02)2月7次17米/秒 2次(10日 夜间;11日夜间);18米/秒 3次(14日 16:21-16:29;16日 16:42-16:50;26日 夜间 SW);19米/秒 2次(10日 SW 15:34-16:17;25日夜间)3月5次1

19、7米/秒 1次(3日 NW 17:10-17:25);19米/秒 2次(5日 SW 16:40-16:52;6日 夜间);20米/秒 1次(5日 SW 17:05-17:19);21米/秒 1次(5日 SW 17:39-17:51)4月3次18米/秒 1次(9日 NW 15:10-15:28);19米/秒 1次(24日 NW 15:05-15:19);20米/秒 1次(24日 NW 15:23-15:38)5月5次18米/秒 1次(4日 SW 10:55-11:10);20米/秒 4次(19日 NW 13:40-13:59;17日 夜间 NW;4日 NW 11:42-11:46 SE 12:1

20、0-12:43)8月2次19米/秒 1次(13日 NW 18:10-19:02);20米/秒 1次(1日 夜间 NE)20111月9次17米/秒 2次(10日 15:29-15:40;16:10-16:25);18米/秒 2次(10日 16:50-17:08;18:20-18:35);19米/秒 3次(1日 WNW 13:47-14:02;26日 NW 17:20-17:41;17:32-17:46);20米/秒 1次(1日 NW 15:20-15:35);22米/秒 1次(26日 NW 18:01-18:35)2月5次18米/秒 3次(17日 夜间;15日 SW 13:08-13:15;9日

21、 WNW 13:18-13:32);20米/秒 2次(9日 夜间;9日 NW 12:55-13:05)3月7次17米/秒 1次(13日 WNW 12:32-12:45);18米/秒 1次(21日 14:50);19米/秒 2次(13日 WNW 12:54-13:09;24日 NW 18:50);20米/秒 1次(13日 WNW 12:32-13:22);21米/秒 1次(13日 WNW 13:11-13:22);22米/秒 1次(26日 夜间 NW)4月5次17米/秒 2次(10日 NW 12:35-12:46;16:12-14:20);18米/秒 3次(18日 夜间 NE ;14日 SW 1

22、2:58-13:12;13:20-13:35)7月2次17米/秒 2次(25日 夜间 ;27日 SW 15:13-15:18)2012年2月12次19.4米/秒 1次(15日 SE 17:33);20.8米/秒 1次(17日 SE 16:53);19.5米/秒 1次(17日 SE 17:09);21.5米/秒 1次(19日 SE 17:26);18.8米/秒 1次(20日 SE 19:39);18.7米/秒 1次(23日 ESE 20:18);19.5米/秒 1次(25日 SE 18:28);18.4米/秒 1次(26日 SE 15:15);18.4米/秒 1次(26日 SE 18:56);1

23、7.4米/秒 1次(26日 SE 19:18);18.8米/秒 1次(27日 SE 15:40);18.4米/秒 1次(27日 SE 14:59);3月8次17.8米/秒 1次(1日 SE 16:09);18.2米/秒 1次(10日 SE 16:57);19.7米/秒 1次(11日 ESE 17:50)17.0米/秒 1次(11日 ESE 16:51);21.1米/秒 1次(21日 E 18:38);18.0米/秒 1次(21日 SE 14:15);20.9米/秒 1次(27日 SE 19:18);18.4米/秒 1次(29日 E 17:00);4月7次17.1米/秒 1次(4日 SE 12:

24、14);17.1米/秒 1次(16日 ESE 14:45);18.2米/秒 1次(17日 SE 17:05);20.3米/秒 1次(23日 SE 16:44);19.5米/秒 1次(23日 SE 15:29);20.1米/秒 1次(23日 ESE 17:15);17.1米/秒 1次(30日 SE 18:23);5月1次19.2米/秒 1次(2日 SE 09:43)11月2次17.1米/秒 1次(9日 SE 18:23);17.6米/秒 1次(22日 ESE 12:40);12月1次17.8米/秒 1次(14日 E 18:15);2013年1月5次17.4米/秒 1次(20日 ESE 19:13

25、);17.5米/秒 1次(19日 ESE 19:23);17.7米/秒 1次(19日 ESE 18:38);17.9米/秒 1次(20日 SE 18:56);18.6米/秒 1次(20日SE 20:01)2月17次18.8米/秒 1次(1日 SE 15:33 );20.7米/秒 1次(1日 SE 16:29);17.8米/秒 1次(1日 SE 18:05);17.1米/秒 1次(1日 SE 12:05);19.8米/秒 1次(1日 SE 11:46 );17.1米/秒 1次(16日 ESE 20:58);18.7米/秒 1次(17日 SSE 11:49);21.1米/秒 1次(22日 ESE

26、14:52 );18.1米/秒 1次(23日 SE 14:44);18.9米/秒 1次(26日 SE 21:43);18.1米/秒 1次(26日 ESE 20:54)3月6次17.1米/秒 1次(16日 ESE 20:58);18.7米/秒 1次(17日 SSE 11:49);17.5米/秒 1次(17日 SE 12:45);21.1米/秒 1次(22日 ESE 14:52);18.1米/秒 1次(23日 SE 14:44);18.9米/秒 1次(26日 SE 21:43);4月4次19.5米/秒 1次(5日 ESE 11:40);18.4米/秒 1次(7日 SE 12:43);19.9米/秒

27、 1次(23日 ESE 16:34);18.1米/秒 1次(28日 ESE 14:36);2014年2月10次17.5米/秒 1次(27日 ESE 19:28);18.1米/秒 1次(21日 SE 18:39);18.6米/秒 1次(24日 ESE 14;52);18.8米/秒 1次(6日 ESE 16:42);18.9米/秒 1次(28日 ESE 15;23);19.5米/秒 2次(14日 SE 19:06;23日 ESE 13:42);20.1米/秒 1次(5日 ESE 17:46);22.4米/秒 1次(11日 SE 17:13)3月11次19.0米/秒 1次(1日 SE 17:20);

28、21.2米/秒 1次(2日 SE 16:27);17.1米/秒 1次(15日 SE 13:06);17.8米/秒 1次(12日 SE 20:22)4月4次17.1米/秒 2次(22日 SE 15:51;23日 SE 18:28);17.3米/秒 1次(23日 SE 19:03);17.4米/秒 1次(18日 SE 11:55);17.5米/秒 1次(20日 SE 16:51);18.7米/秒 1次(23日 E 17:47);18.8米/秒 1次(15日 SE 11:38);19.5米/秒 1次(18日 SE 12:30);21.7米/秒 1次(21日 SE 11:58)5月1次18.4米/秒

29、1次(21日 SE 12:24)6月1次17.1米/秒 1次(3日 SE 21:56)2015年1月3次17.0米/秒 1次(24日 ESE 12:10);21.7米/秒 1次(28日 ESE 18:27);22.0米/秒 1次(30日 SE 17:26)2月2次18.6米/秒 1次(9日 SE 21:35);19.0米/秒 1次(10日 E 13:58)3月2次18.5米/秒 1次(2日 ESE 13;00);18.2米/秒 1次(10日 SE 17:00)2016年无大风表3.5-2 极大风速统计表年出现月份极大风速(米/秒)2007222.2 2008123.0 2009230.0 20

30、10222.0 2011322.0 2012221.5 2013226.2 2014222.4 2015122.0 2016215.9 4、工程施工条件4.1 交通运输本项目施工可利用的道路有S308省道及华丽高速指挥部修建的进场便道,但S308省道道路较窄且弯道多,社会车辆多,施工设备及物资材料进场相对困难。指挥部修建的主要进场便道跟S308省道相似,弯道多,且边坡未进行处理,路基沉陷、边坡垮塌严重,对施工运输造成较大影响。4.2 施工用电目前华丽高速指挥部已架设好专用输电高压线路,在工程开工前期采用自备发电机,待正式开工后,架设用电支线,接入箱式变压器即可解决现场施工、生活用电。本项目施工

31、所用箱式变压器见表4.2-1 箱变布置位置及参数表。表4.2-1 箱变布置位置及参数表序号变压器型号数量用电部位1500KVA1龙潭1号、2号大桥2800KVA1龙潭立交区3500KVA1龙潭立交起点41600KVA1马王岩隧道出口5800KVA1分部及2#搅拌站6800KVA2十二栏干坡隧道出口71600KVA1哥石山隧道进口81000KVA1金安立交91600KVA1新民隧道出口10400KVA1项目总部11800KVA11#碎石场12630KVA11#搅拌站13630KVA2隧道锚碇141600KVA1新民隧道入口15800KVA1主塔4.3 施工用水本项目沿线水系主要为金沙江水系及其部

32、分支流水系,但线路经过区域水源较少。金沙江大桥丽江侧至哥石山隧道进口端施工从金沙江取水,通过泵站逐级抽入1号搅拌站水池备用;阿肯动大桥及两侧隧道洞口,即哥石山隧道出口和十二栏干坡隧道进口,可就近取用山间溪水;十二栏干坡隧道出口和马王岩隧道进口处也可就近取用山间溪水;2号搅拌站处生产生活用水可从1km之外的山腰出水口处通过安装管道引入,三工段其他桥梁及路基施工也可就近取用山间溪水。4.4 通信移动及电信线路在线路沿途经过,沿线通讯网络已覆盖,通讯情况良好,能很好的解决办公需求。4.5 施工燃料本项目线路沿线燃料供应相对充足,我项目施工所需燃料主要由丽江市当地石油公司供应。4.6 施工便道施工用便

33、道宽度为6.0m。施工便道、栈桥规划见表4.6-1,弃土便道规划见表4.6-2。栈桥宽度8m,长43m,5跨布置,带钢平台1个,长65m,最宽处25m,最窄处7.2m,最高27.8m。采用800*10mm钢管桩、2I56横梁、HN700纵梁搭设。栈桥布置见图4.6-1。表4.6-1 施工便道及栈桥规划表序号名称位置长度(m)功能备注1主桥施工便道主桥1300材料运输、设备通道2金安互通施工便道金安互通桥下2350材料运输、设备通道3龙潭互通施工便道龙潭互通桥下5500材料运输、设备通道4栈桥哥石山隧道进口43材料运输、设备通道及土方弃运5平台哥石山隧道进口65材料运输、设备通道及土方弃运表4.

34、6-2 弃土便道规划表序号名称位置长度(m)功能备注1主桥弃土便道主桥承台上游侧900土方弃运2金安互通弃土便道金安互通左侧约200m1450土方弃运3龙潭互通弃土便道龙潭互通左侧约150m800土方弃运图4.6-1 栈桥平面布置图5、工程特点及难点5.1 工程特点(1)线路长,隧道桥梁比重大本标段线路长约14.76km,其中隧道占65.5%,桥梁占26%,隧道和桥梁占整个标段长度的91.5%。管理跨度大,工程规模大,结构类型多。隧道内地址构造复杂,断面形式多样,工序复杂,施工进度慢。桥梁预制T梁共计922榀,现浇箱梁89跨,现场地形陡峭,现浇支架充分考虑结构安全。(2)沿线地形陡峭,便道修改

35、建困难金沙江大桥丽江岸已修建便道占用隧道锚位置,根据现场地形,改建困难。阿肯动1号、2号大桥位于山沟之内,地形陡峭,便道修建极为困难。(3)场地狭窄,施工难度大金沙江大桥丽江岸、新民隧道进口、哥石山隧道进口、十二栏干坡隧道出口等场地狭窄,施工布置困难,施工难度极大。5.2 工程重难点分析(1)金沙江大桥基础施工:桩基为大直径超长桩基(直径2.8m、桩长40m),施工不可见因素影响多,人工挖孔对通风,照明、防护要求较高。单根桩基钢筋笼重量达78.7t,且为双层双排钢筋笼,运输及吊放过程中易受控制变形,且受场地限制,无法满足大型机械设备吊装,钢筋笼的制作安装成为基础施工的重难点。承台施工:主塔承台

36、为大体积混凝土承台,做好温控措施对其施工质量极为重要。塔柱施工:塔柱高度192.02米,高塔施工安全风险极大。上部结构施工:采用缆索吊方式进行施工。岸坡开挖及防护:边坡开挖高度最高达53.6m,开挖爆破工程量大,出渣困难。边坡坡率1:0.33,防护工程量大,操作难度大。隧道锚:隧洞洞口处左右隧洞净距较小,洞底处左右隧洞净距仅为10m,为小净距隧洞,隧洞开挖向下倾角大,开挖断面大,隧洞出渣及支护要求高,施工技术难度大。锚塞体为C40混凝土,混凝土标高号高,左右洞混凝土方量较大,为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控措施要求高。锚固系统每根预埋钢管、每块锚垫板的方向、角度均有差异,且定位精度要求高,对施工

37、控制测量精度要求高。(2)大中桥高墩柱、高支架现浇箱梁施工本项目地形陡峭,高墩柱、高支架施工特点凸显,最大墩高达84m,(3)通风及有害气体监测工程地质勘查报告中提到,新民隧道二叠系上统黑泥哨组(P2h)岩性为玄武岩夹砂岩、页岩及煤线(层),线路范围内无煤层出露,但不排除隧道穿过煤层的可能。十二栏干坡隧道虽未穿越煤层,但岩层中不排除存在瓦斯等有害气体富集的可能。两座隧道瓦斯及有害气体的监测是隧道施工的重点,施工过程中需做好通风设施。桥梁桩基较多,深度较深,最深达到40米,且采用人工挖孔施工,开挖过程中做好孔内存在有害气体风险,通风极其重要。(4)分岔式隧道施工新民隧道结构型式为型无中导连拱隧道

38、小净距隧道分离式隧道,分岔式隧道连拱段及小净距段后行洞施工难度较大,开挖爆破要求高(爆破震动速度<15cm/s)。SG5b型衬砌不对称设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存在偏压(如图4-1);同时拱部二衬厚度达1.22.4m,二衬浇筑易造成拱顶脱空。(5)T梁预制及架设本标段30mT梁共计827榀,20米T梁共计95榀,采用区段设场集中预制,运梁车运输,大吨位架桥机架设的施工方法。由于箱梁截面大、自重大,对施工机械的要求较高。运输、安装困难,施工组织难度较大。 6、施工部署项目全线长达14.76km,大致被新民隧道、哥石山隧道(十二栏干坡隧道、马王岩隧道)分隔为三段,区间被大山阻隔,交通不便,材料运

39、输困难较大。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将工程分为三个工段,再进行施工队伍划分,详细队伍部署见表6-1.表6-1施工队伍部署表序号工段施工段落施工作业队部署1一工段K114+860-K116+863便道加固及维护金沙江大桥桥梁队金沙江大桥上部结构队锚碇队新民隧道1队(进口端)2二工段K116+863-K122+728新民隧道2队(出口端)金安互通桥梁1队金安互通桥梁2队金安互通路基队S308省道改道哥石山隧道队(进口单端进洞)3三工段K122+728-K129+620阿肯动桥梁队十二栏干坡隧道队马王岩隧道及桥梁路基队龙潭互通改路队桥梁1队桥梁2队路基队便道加固维护图6-1 施工区段划分示意图7、临设建设

40、项目设一个总部驻地和一个分部驻地;两个搅拌站(含试验室建设),分别设置两台120型站;金沙江大桥便道口附近设置1个碎石加工场(前期兼做岸坡防护钢筋场,后期可作为钢桁梁及桥面板临时存放区);设置1个缆索系统存放区(前期作为锚锭施工钢筋加工场,后期可作为钢桁梁及桥面板临时存放区);钢桁梁拼装场地1个。设置大中桥T梁预制场3个,钢筋加工场7个(3个预制场各一个,龙潭互通2个,金安互通1个,阿肯动大桥1个,);设置隧道钢筋场(兼喷射砼小型搅拌站)5个。详细见表7-1 主要临设工程规划表及图7-1 施工平面布置图。表7-1 主要临设工程规划表序号结构名称占地面积(m2)布置位置功能备注1项目总部1000

41、0丽江市古城区金安镇增明村,紧邻S308省道满足项目总部管理人员生产、生活需求2项目分部5333主线里程K126+500左幅红线外侧,紧临便道满足项目分部管理人员生产、生活需求31#搅拌站14667主线里程K116+150处,紧邻S308国道满足K114+860K120+950段所有工点的砼供应,约34万方42#搅拌站11667主线里程K126+400处,紧邻施工便道满足K120+950K129+606段所有工点的砼供应,约38万方5碎石场6333主线里程K116+500处,紧邻S308国道前期生产碎石约20万方,后期作为钢桁梁及桥面板堆放场地6缆索系统存放区3720隧道锚开挖后形成的平台前期

42、为锚锭钢筋加工场,后期改为缆索存放区7钢桁梁拼装场4355主塔承台靠江侧位置前期为主桥、引桥钢筋、钢护筒加工场,后期改为钢桁梁拼装场8金安预制场5500金安互通收费站处预制金安互通T梁及T梁钢筋加工含钢筋场9龙潭预制场7500龙潭互通交织段路基预制龙潭建乐2号、3号、4号、龙潭1号、2号桥T梁及钢筋加工及T梁钢筋加工10龙潭预制场5200马王岩隧道出口路基预制龙潭建乐1号桥T梁及钢筋加工11金安互通钢筋场2700金安左幅主线3-5跨桥下金安互通桩基、下部结构、现浇箱梁、边坡防护钢筋加工12龙潭钢筋场2000建乐2号桥17-19#墩之间建乐2号大桥、建乐3号大桥、建乐4号大桥的钢筋等堆放及加工1

43、3龙潭钢筋场1800龙潭2号桥4-6#墩之间龙潭1号大桥、龙潭2号大桥的钢筋等原材料堆放及加工14阿肯动钢筋场(待定)15新民隧道进口钢筋场2300新民隧道进口ZK115+677线路左侧14m位置新民隧道进口段初支喷射混凝土,加工工字钢拱架、格栅拱架、钢筋及网片兼喷射砼拌合站16新民隧道出口钢筋场2256新民隧道出口K118+136线路右侧27m位置新民隧道出口段初支喷射混凝土,加工工字钢拱架、格栅拱架、钢筋及网片17哥石山隧道进口钢筋场3310新民隧道出口ZK118+119线路左侧37m位置哥石山隧道初支喷射混凝土,加工工字钢拱架、格栅拱架、钢筋及网片18十二栏杆坡隧道出口钢筋场3149ZK

44、124+700线路左侧52m位置十二栏杆坡隧道初支喷射混凝土,加工工字钢拱架、格栅拱架、钢筋及网片19马王岩隧道出口钢筋场3400马王岩出口ZK126+542线路左侧19m位置处马王岩隧道初支喷射混凝土,加工工字钢拱架、格栅拱架、钢筋及网片;建乐1号大桥、A匝道1号桥、A匝道2号桥、A匝道3号桥钢筋20便道及其他73800场内便道约12300m合计168990平方米(253.5亩)图7-1 施工布置平面图8、重难点及关键项目施工8.1 金沙江大桥金沙江大桥作为本项目的控制性工程,合理组织,编制可靠、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极为重要,金沙江大桥丽江岸涉及到的施工部位的总体施工方案如表8.1-1 金沙江

45、大桥总体施工方案。表8.1-1 金沙江大桥总体施工方案项目施工部位总体施工方案主桥基础开挖及边坡防护依照围护先行、排水先行、从上至下、开挖一级防护一级的原则进行,开挖方式主要根据开挖深度和岩性选择,对于不能用机械直接开挖的采用小药量松动爆破开挖;边坡防护采取预应力锚索框格梁、锚喷支护的方式,按自上而下顺序进行逐级削坡,完成一级削坡锚固一级,并设置碎落平台及截水沟。桩基施工采用人工挖孔爆破开挖为主,局部使用水磨钻的成孔工艺;钢护筒在成孔后先施沉8m钢护筒,剩余3m钢护筒在桩基浇筑完成并检测合格后接长;内、外两层钢筋笼在加工场组装成整体分4节制作安装,钢筋笼采用75t履带吊配合下放架现场分节下放;

46、桩基混凝土采用导管按照水下混凝土灌注方法进行。承台、塔座施工承台、塔座采取分层浇筑并设置冷却管等措施,混凝土浇筑采用2台泵车泵送入模。承台第1次浇筑3米,第2次浇筑2米,塔座一次浇筑。两个承台之间的系梁与承台同时浇筑,在系梁跨中预留2米后浇段(微膨胀砼),在索塔下横梁施工前完成后浇段施工。主塔施工索塔塔柱采用液压爬模施工,下横梁采用落地式钢管支架施工,并与塔柱异步施工,上横梁采用托架法施工。下横梁、上横梁均采用两次浇注、两次张拉的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对塔柱分阶段设置水平撑。方案一:标准节段4.5m塔柱标准节段高度为4.5m,共分为41个节段,除第41号节段为3.758m外,其余40个节段均为4

47、.5m标准节段,其中除起步段1.768m和1号节段采用脚手管支架施工,其余节段均采用液压爬模施工。方案二:标准节段6.0m塔柱标准节段高度为6.0m,共分为31个节段,除第31号节段为0.758m外,其余30个节段均为6.0m标准节段,其中除起步段4.768m采用脚手管支架施工,其余节段均采用液压爬模施工。索鞍安装主索鞍通过塔顶门架悬臂起吊系统在主跨侧起吊,采用2台25t卷扬机抬吊。散索鞍通过锚碇门架在散索鞍基础位置起吊,采用单台25t卷扬机吊装。猫道系统上部结构施工选用“三跨连续”的“无抗风缆+制振系统”的猫道系统。在左右幅主缆下方各设一幅猫道,猫道宽约4.0m。每条猫道设10根54钢丝绳承

48、重索,猫道主跨设9道横向通道,间距135m,边跨各设1道横向通道。猫道门架主跨设置29道,边跨设置8道。先导索采用轻质高强度纤维绳牵引过河进行牵拉。猫道承重索架设采用托架法空中间接架设。两岸共2套独立猫道架设单线往复牵引系统,2个工作面同时进行猫道承重索的架设。主缆架设主缆采用预制平行钢丝束索股(PPWS),每根主缆有169股通长索股,每股由127根5.25mm镀锌高强钢丝组成,公称抗拉强度为1770MPa。架设采用门架拽拉式双线往复牵引系统进行牵引,索股调整采用相对基准索法进行调整。主缆施工投入4台紧缆机进行紧缆施工,紧缆顺序:先主跨后边跨,主跨从跨中向塔方向进行,边跨从锚碇向塔方向进行。索

49、夹吊索安装采用缆索天车从低往高进行索夹安装,施工过程分三次补足索夹紧固螺栓轴力。钢桁梁架设钢桁架梁拟采用行走式桥面吊机悬臂拼装,带临时铰逐次刚接法施工,架设方向从桥塔两侧向跨中推进。在已经架设完成的加劲桁架上铺设轨道,然后行走式桥面吊机前行,架设下一节段。每个架设单元先安装主纵桁,后安装主横桁,再安装平联等。安装完成一个架设单元后,桥面吊机前移2个节间,同时安装正交异性桥面板,然后进行下一个架设单元的钢桁加劲梁安装。主缆缠丝防护本桥主缆采用直径4mm的钢丝缠绕外加防护涂装进行防护。主缆缠丝按照先中跨后边跨顺序进行,中跨自塔顶往跨中缠丝、边跨自锚碇往塔顶缠丝。8.2 隧道施工项目合同段内包含4座

50、隧道,占整个线路的65.5%,其中新民隧道型式为型无中导连拱-小净距-分离式,哥石山隧道、十二栏杆坡隧道、马王岩隧道均为分离式隧道。哥石山隧道为特长隧道,左右幅长度各为3523m、3567m,两侧洞口目前均无操作面,进口端通过搭设钢平台可以进洞施工,出口端目前无法到达,该隧道出口端进洞施工对整个工期极为重要,如无法进洞施工,必定造成工期滞后。新民隧道为长隧道,左右幅长度各为2549m、2534m,该隧道结构形式复杂,特别是型无中导连拱段长度达到900多米,该种形式施工进度缓慢,施工时合理组织,保障施工进度。分离式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段、级围岩段采用预留核心土三台阶分部开挖法开挖;、级围岩段采用上下断面台阶法开挖。新民隧道型无中导连拱隧道级围岩段先行洞采用预留核心土三台阶分部开挖法施工,后行洞采用CD法施工,级围岩段先行洞采用预留核心土三台阶分部开挖法施工、后行洞采用三台阶法施工。新民隧道小净距段级、级围岩采用CD法施工,此外,级围岩地段施工开挖时,加强超前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