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丹阳市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检测卷(2015.5)命题人:范优芳 审核人:谢琴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阅读下列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jing( )异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融化隔膜( )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限,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芥( )蒂,消除猜疑、嫉( )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出自多一些宽容2、默写(8分)(1)淮南秋雨夜, 。(2) ,怅望青田云水遥。(3) ,欲上青天揽明月。(4) ,长烟落日孤城闭。(5)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6)晓镜但愁云鬓改, 。(7)爱惜芳心莫轻吐, 。(8) ,绿
2、柳才黄半未匀。3、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4分)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29日下午在海南博鳌落下帷幕。出席本届年会的正式代表有近1700多人。本届年会以“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为主线,共设置了77场正式讨论。议题涉及宏观经济、区域合作、产业转型、创新技术、政治安全、社会民生等六大领域。区域合作话题历来是论坛的要点,本届年会设置了较为热议的亚投行、“一带一路”、东盟共同体、东亚经济共同体等。 (1)第处不合逻辑,应删去 。(2)第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3)第处语序不当,应将 与 互换位置。(4)第处成分残缺,应在 (词语)后增补 。4、名著阅读(5分)(1)阅
3、读水浒传选段,在横线上填写人名。(1分)话说这龙华寺僧人,说出三绝玉麒麟卢俊义名字与宋江,_道:“小生凭三寸不烂之舌,直往北京说卢俊义上山,如探囊取物,手到拈来,只是少一个粗心大胆的伴当,和我同去。”(2)读了水浒传,后人如此评价花和尚鲁智深:“禅杖打开生死路,戒刀杀尽不平人,山门醉打金身坏,俺是人间真菩提。”(4分)请简要概括“山门醉打金身坏”这个故事情节。 你是否赞成鲁智深是“人间真菩提”?为什么? 5、认真研读下面几则材料,试探究对科学素养的认识。(4分) 材料一:2013年第10次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调查,中国人的科学素养水平为3%,相当于美国、加拿大、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地区在20世纪8
4、0年代的水平。数据显示了中国人的科学素养尚处在较低水平。材料二:美国欢迎各种宣传科普形式,有诺贝尔奖,还有搞笑诺贝尔奖,甚至在火爆的泡沫剧生活大爆炸中也盛情邀请霍金加盟,加入拍摄科学宅男们搞笑的科幻生活。材料三:2012年4月7日,一场兼具科学与幽默特质的中国版“搞笑诺贝尔奖”“菠萝科学奖”颁奖盛会在杭州高调举行。“菠萝科学奖”的口号是“向好奇心致敬”。 二、阅读分析(共35分)(一)诗歌赏析(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5、)(2分)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2、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2分) (二)阅读口技选段,回答问题。(8分)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求声,曳屋许许声,抢夺
6、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1、 解释加线字 (4分)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 ) 曳屋许许声( )宾客意少舒 ( ) 不能名其一处( )2、 用现代汉语翻译 (4分)(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联系全文思考,选文第一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4、选段中七个“声”字和五个“百千”迭用,有什么作用?(2分) (三)阅读春晚开始回归常识,回答问答。(10分)春晚开始回归常识王旭明 春晚是面镜子,折射出社会众生相
7、。这些年的春晚受到批评不少,比如太离谱、抽风之类的吐槽,今年也不例外,但还是有些开始回归常识的迹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告别奢华铺张。例如从场面和效果看简单质朴多了,不那么铺张排场奢华无度了。一个还有一亿人口在贫困线下生存、一个许多农村孩子不断需要社会救助、一个对全世界宣布是发展中国家的晚会,如往年那样豪华炫富有什么意思?面子工程刹刹车,也算是晚会倡导的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是回归常识。其次,春晚一定要深情且真深情,才能成功,这也是常识。“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以莫文蔚的演唱串起来的片断,特别
8、是儿子孝敬养母故事,是今年春晚亮点。亮在“真”字,不滥情不矫情。说到回归常识,绕不开小品相声的兴衰。小品和相声的生存离不开讽刺,离开讽刺,小品相声必死。此前几年的春晚,在这方面的表现很难令人满意,今年小品、相声“颤抖”着使用讽刺之器了,虽然用法还很平平,甚至拙劣,但毕竟开了头,希望今后可以有更令人惊喜的作品出现。相声小品,不是为了讽刺而讽刺,再好的主题,也要用“逗乐”的方式展现好。我喜欢几个年轻演员的小品,投观众所好,有灵气且笑料不断。常识归,艺术回。此外,这届春晚还有一些细节,以令人遗憾的方式提醒我们注意一个重要常识尊重文化。举两个小例子,主持人李思思说:“跟大家汇报一下。”观众与主持人不是
9、上下级关系,用“汇报”不妥,应为“通报”更合适。另一主持人说要想当个“称职”的干部,“称”读成“chèng”,准确的应读“chèn”。有人说文化是大概念,一个词用得好不好、音发得准不准太琐碎,无关文化。但这无疑是有悖常识的观点。当代文化低迷不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太多的人想文化、说文化,太少的人做文化、传文化。做文化、传文化就要从一件件具体小事开始。春晚读对音、用准意,才是对文化的应有尊重。 (选自2015年2月20日新京报)1、请用一句话归纳本文的主要观点。(2分) 2、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回归常识”具体是指哪些?(3分) 3、文中多次提到往年春晚的作用是什么?(2分)
10、4、第段末“常识归,艺术回”的含义是什么?(3分) (四)阅读恒久的滋味,回答问题。(13分)恒久的滋味蒋勋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味觉,这些味觉停留在记忆中,成为生命的滋味。 小时候,喜欢吃糖,甜味停留在孩童时代记忆,不只是口腔四周的快乐,同时呼唤起许多满足、幸福、受宠的回忆。 几乎每一个儿童都有过爱吃糖的记忆,在许多民族的语言文字中,“糖”、“甜”,都已经不单单只是生理味觉上的反应,“sweet”、“candy”,也同时包含了满足、幸福、爱等等心理上的感觉。 甜味如果是人生第一个向往的味觉,甜味停留在记忆里,也就有了童年全部的幸福感受。人不会一直停留在童年,因此人也不会一直满足生命里只有甜味。
11、甜味是幸福,但是甜味太多,也觉得腻。 我不知道为什么开始喜欢上了酸味。 大概是在身体发育之后,十二、三岁左右,被称为青少年,被称为惨绿少年,好像没有熟透的果实,透着一种青涩的酸味。没有放糖的柠檬汁,盐腌渍的青芒果,那种酸,好像初尝到生命里的一种失落、怅惘,一种不严重的感伤。酸是一种味觉吗? 为什么我们说一个人“好酸”,当然不是他身上的气味,而是他透露出的一种在得不到时的一点点忌妒、讥刺、不满足的愤怨委屈吧。记忆里嗜吃甜食的童年,偶然吃到母亲调了许多醋的面条,立刻皱起眉头,酸得全身皱缩起来,那时还不懂得“酸”的意味。等到我在青少年时期,挤了满满一杯纯柠檬汁,不放糖,咕嘟咕嘟喝着,忽然彷佛懂了生命
12、原来除了“甜”, 还有别种滋味。 但是我品味着“酸”的时候,还是不能了解,为什么母亲会顿顿饭都吃苦瓜,极苦极苦的瓜,加上极臭极臭的豆豉,加上极辣极辣的辣椒,极咸的小鱼干,用热油爆炒,还没有吃,远远闻着,扑鼻一阵咸、辣、臭、苦,呛鼻刺激的气味,呛到使人喉头都是哽咽,呛到眼泪止不住。我长大之后,看着母亲耽溺在这样的味觉里,听她叙述战乱里人的流离,她描述炸弹下来,刚才说话的人,不见了,肠子飞起来,挂在树上。她在咸、辣、臭、苦里,回忆着她五味杂陈的一生吗? 五味杂陈,说的是味觉,但也是人生。 人生应该只有甜味吗?还是在长大的过程,一步一步,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生命经验的扩大,我们的味觉也在经验不同的记
13、忆?我在甜味里记忆幸福满足,在酸味里学习失落的怅惘,在辣味里体会热烈放肆逾越规矩的快感。 我终于也学会了品尝苦味,在母亲临终的时刻,我怀抱着她的身体,在她耳边诵念金刚经,我懂得一种苦味,比甜味安静,比酸味丰富,比辣味深沉庄严。我难以形容,但是我知道,我不能拒绝生命里这样苦味,我终于知道:我多么眷恋不舍,母亲还是要走!我也终于知道:我人生的滋味大部分从母亲处学来。 从小到大,记忆里最不能忘记的滋味都从母亲的菜饭里学来。我们很少上餐厅,母亲总是一边摘菜叶,一边娓娓说着故事,她用小火煎着一条赤鯮,鱼的酥香的气味久久停留在空气中,至今也似乎没有消逝。母亲的菜有糖醋,有盐渍,有抹了花椒的辛香,有酸辣,有
14、辣苦,也有臭豆腐奇特使人迷恋的臭香。她教会了我去品尝各种味觉,品尝各种味觉混合的不可言喻的滋味。 但是母亲的滋味里有一种仪式,她会特别慎重料理,那滋味却只是米麦五谷的平淡。 每一年过年,母亲要蒸一百个馒头,发面的面头要特别挑选过,蒸锅里的水,大火煮沸,蒸气白烟缭绕,馒头要蒸得白胖圆满,用来在年夜祭拜祖先,也象征预兆一年的平安祥和。母亲在揭开蒸笼的盖子时,慎重庄严肃穆的表情,使我难忘,她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是她有生活的虔诚。 馒头饱满丰圆,透着淡淡五谷的香。我负责的工作是在每一个馒头正中心用筷子点一个红点。红染料用天然胭脂调成液体,用筷子头蘸着,刚好一个圆圆的红点。母亲在一旁叮咛:要点在正中心哦!那时候还没入学,大概四、五岁,我也开始学会了慎重庄严的举止。 我如此贴近那些馒头,好像麦子在土地里、阳光里、雨水里的全部饱实的生命都给了我,平淡悠长而且沉着,在所有的滋味之上,是更恒久的滋味吧!1、文章第6段中加点的“惨绿少年”有怎样的含义?(2分) 2、在作者的生命历程中,甜、酸、苦等滋味,各代表了什么样的人生阶段?甜味、酸味和辣味各自包含怎样的感觉?(3分) 3、本文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