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论文资料_第1页
开关电源论文资料_第2页
开关电源论文资料_第3页
开关电源论文资料_第4页
开关电源论文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1 前言 22总体方案设计 32.1 方案一 32.2 方案二 42.3 方案选择 53单元模块设计 53.1 单元模块功能介绍 53.1.1 辅助电源部分设计 53.1.2 主要电源部分设计 73.1.3 保护电路部分设计 73.1.4 继电器驱动部分设计 83.1.5 输出电压比较部分设计 93.1.6 编码译码部分设计 93.2 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 103.3 特殊器件介绍: 113.4 各单元模块连接 164系统调试及结果分析 175设计总结 17【参考文献】 186 系统原理图 191 前言可以说,有电器的地方就有电源。所有的电子设备都离不开可靠的电源为其供电。 现代电子设备中的

2、电路使用了大量的半导体器件,这些半导体需要几伏到几十伏的直流供电,以便得到正常工作所必需的能源。这些直流电源有的属于化学电源, 如采用干电池和蓄电池,但这些不能持久性的供电。大多数电子设备的直流供电方法都是将交流电源经过变压、整流、滤波、 稳压等变换为所需的直流电压。完成这种变换任务的电源成为直流稳压电源。现代电子设备中使用的直流稳压电源有两大类:线性稳压电源和开关性稳压电源。 所谓线性稳压电源就是其调整管工作在线性放大区,这种稳压电源的最主要的缺点是变换效率低,一般只有35%60%左右。开关稳压电源的开关管工作在开关状态,其主要的优越性就是变换效率高,可高达70%95%。目前,计算机、通信设

3、备、雷达、 电视及家用电器等现代电子设备中的稳压电源已基本采用了开关稳压电源,因此,下面将介绍开关稳压电源的设计。222 .总体方案设计2.1 方案一该方案是通过变压器变压,再经过整流电路、滤波电路进而将交流电变为直 流电,在通过稳压器的稳压得到较稳定的电压, 由于稳压器当输入电压固定时只 能在它的电压差范围内调节输出电压,、所以要在调出电压差的范围时自动调档, 这是通过两个比较器将输出电压和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再通过计数器的计数功能控制继电器控制器的输入情况来判断输出电压的大小在哪个范围,然后进行自动调档。最后将稳压器的输出电压流经保护电路,最后输出。如图2.1。图2.12.2 方案二该方案也

4、是通过变压器变压,再经过整流电路、滤波电路进而将交流电变 为直流电,在通过稳压器的稳压得到较稳定的电压, 主要是自动换档这一单元有 所改变,该方案的这一单元的原理是:将稳压器输出的电压通过六个比较器和基 准电压进行比较,将得出的结果通过编码器、 译码器得出有效的二进制码,接着 通过继电器控制器控制继电器自动调节档位。 最后将稳压器的输出电压流经保护 电路输出,如图2.2。图2.22.3 方案选择方案一的优点在于所用的器件较少,但由于用计数器给继电器控制器有一 个缺点:当电源一开始就往下调,要是不置数的话,往下就不能计数,但如果置数 的话,在方案上有点困难;方案二虽然元器件多点但它能完整的完成自

5、动调档功 能,并且思路简单明了,容易让人理解并不会出什么错误,元器件又好解决.所以 我选用第二中方案。3 .单元模块设计3.1 单元模块功能介绍3.1.1 辅助电源部分设计该部分的功能是提供主要电源部分所使用的芯片的驱动电压和用来作为基 准电压。图3.1.1辅助电源+5V该电源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5V,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给比较器、译码器和 编码器的驱动电压+5V如图3.1.1。图3.1.2辅助电源+12V该电源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 +12V,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给 2803驱动电压 +12V和提供比较器的基准电压。如图 3.1.2 o该电源主要通过整流、滤波和稳压三部分构成,起部分功能如下: 桥式

6、整流电路:在U2的正半周,a点的电位高于b点的电位,D1、D3导通,D2、D4截止, 电流自a端经D1, RL和D3回到电源的b端;在U2的负半周,b点的电位高于a 点的电位,D2、D3导通,D1、D3截止,电流自b端经D2、RL和D4回到电源的 a端。与半波整流电路相比,在 U2、RL相同条件下,输出的只电流、电压都提 高一倍;电流脉动程度减小;变压器在正、负半周都有对称的电流流过,既得到 充分利用,又不存在单磁化的问题,但需要 4个整流二极管,线路稍复杂。与全 波整流相比,虽然多用了 2个整流二极管,但反向耐压低了一倍,变压器次级少了一圈,综合成本低于全波整流电路。电容滤波电路电容滤波电路

7、的特点:(1)电流的有效值和平均值的关系与波形有关,在平均值相同的情况下, 波形越尖,有效值越大。在纯电阻负载时,变压器副边的有效值I2=1.11IL ,而有电容滤波时12= (1.52) IL。(2)负载平均电压VL升高,纹波(交流成分)减小,且 RLC越大,电容 放电速率越慢,则负载电压中的纹波成分越小, 负载平均电压越高。为了得到平 滑的负载电压,一般取 RL*O (3-5) T/2 (式中T为电源交流电压的周期)。(3)负载直流电压随负载电流增加而减小。 VL随IL的变化关系称为输出 特性或外特性,如图所示。电容滤波电路简单,负载直流电压VL较高,纹波也较小,它的缺点是输出 特性较差,

8、适用于负载电压较高,负载变动不大的场合。3.1.2 主要电源部分设计图3.1.3可调电源部分该部分通过三端可调集成稳压器实行对电压的调节,当调节电位器R2时,电压就会随着电阻的阻值变化而变化3.1.3 保护电路部分设计图3.1.4保护电路如图3.1.3,该保护电路采用场效应管的功能,其工作原理如下:当电源输出短路时,场效应管VT2的栅源极变成等电位而导通,其漏源极就会分去调整管VT1的基极电流达到减小调整管导通过电流的作用,R2为场效应管栅极的保护电 阻。选用场效应管时应使其导通电压降(漏源极间的电压)小于调整管发射结导 通电压降。3.1.4 继电器驱动部分设计J?1234567CON7JDQ

9、?JDJDJDQ?JDQ-T71JDQ?JDQ-T71JDQJDQ-T7TUO ATUO STUO4TUO aluoMoc 8NI 7ni 6ni 5ni 4NI 3NI 2niIC?ULN2803图3.1.4继电器驱动该部分的设计主要利用继电器的特殊功能:当继电器两端有电压时,继电器则导通,反之继电器就断开。继电器用2803芯片驱动,如图3.1.4所示,可知A,B两端接到整流部分,2803输入端接译码部分。当译码信号传给 2803时,它即将判断那端输出高电平,接到这端的继电器导通,即与变压器的一档位接通, 起 到换挡作用3.1.5 输出电压比较部分设计VCCGND?1?1?1?1?1?1U?

10、A145832U?A145832U?A145832U?A145832U?A14583254U?ACA139图3.1.6电压比较该部分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对输出电压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输出电 压在哪个范围,由此得出比较信号,将它传给编码器编码。如图 3.1.5可知,六 个比较器的输出端接编码器,输入端接的基准电压。此基准电压是通过+12V的辅助电源供给的。比较器的原理是:当输入电压比基准电压高时输出高电平,而当输入电压比基准电压低时则输出低电平。3.1.6 编码译码部分设计U?0A1B2C34GS567EI EO91071361214 GND 一U?Q0Q1Q2AQ3BQ4CQ5DQ6Q7Q8

11、Q9402815314974LS148图3.1.7编码译码如图3.1.6所示,编码器的输入端接比较器的输出端,在此编码器通过对输入信号的编码并传给译码器,通过译吗器的译码将输出信号传给2803控制继电3.2 电路参数计算3.2.1 辅助电源参数计算1 .因为Vi-Vo=2.5V ,所以+5V稳压电源Vi应大于2.5V+5V=7.5V, +12稳压电源Vi 应大于 2.5V+12V=14.5V。2 .因为 Vi=(1.11.2)Vj, 所以 Vj=Vi/(1.11.2). 那么+5V 稳压电源 Vj >6.25V, +12 稳压电源 Vj >12.08VO3 .考虑到电解电容并不是非

12、常大,稳压输出的稳定,+5V稳压电源交流电压应大于6.6V, +12稳压电源交流电压应大于 12.6V。4 .因为二极管有正向压降,+5V稳压电源交流电压应大于 6.6+0.7 X 2=8V, +12 稳压电源交流电压应大于 12.6+0.7 X2=14U5 .考虑到交流电源电压的波动,在市网电压为200V时也能正常工作,则有200/220+Vj ,所以+5V稳压电源交流电压应大于 8.8V, +12稳压电源交流电压应大于14.8V。+5V稳压电源交流电压为 9V, +12V稳压电6 .交流变压器副边应选取的电压为:源交流电压为15V。3.2.2主要电源参数计算1 .Vi-Vo >2.5

13、3V 且 Vi-Vo < 40V2 .Vo=Vre(1+R2/R1)+Iadj XR2,其中 Vre=1.25,Iadi=100uA 非常小可以忽略,所 以 Vo=1.25(1+R2/R1)。3 .R2的取植范围为120240欧姆之间。4.1.25V <V(X 37V,电流小于1.5A,保护电流为2.2A,最大耗散功率为20W3.2.3元器件的选择1 .假设负载电流为500mA电源电压的频率为50HZ;则T=0.02S,电容C>(35) T/2 /RL,耐压植应大于 1.42 XVj,即 1.42 X Vj X 250/220。(250/220 为市网电 源电压过高时的情况)

14、当输出电压为5V时C>30005000uF,耐压植应大于14.5V。当输出电压为12V时C> 12502083uF,耐压植应大于24.1V。2 .二极管应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均为 V2的最大植,即Vrm=1.414V当输出电压为5V时,二极管承受的电压为1.414 X9=12.726V当输出电压为12V时,二极管承受的电压为1.414X 15=21.21V。3 .3特殊器件介绍:LM317器件介绍它的内部电路有比较器、偏置电路(图中未画出)、恒流源和带隙基准电压 Vref等,它的公共端改接到输出端,器件本身无接地端。所以消耗的电流都从 输出端流出,内部的基准电压(约1.2V)接至比较

15、放大器的同向端和调整端之问。若接上外部的调整电阻 R1、R2后,输出电压为V0=Vref+(Vref/R1+Iadj)R2由于调整端电流Iadj<<I1,故可以忽略,上式=Vref(1+R2/R1)+IadjR2 LM317的 Vref=1.2V,Iadj=50uA, 又可简化为VO=Vref(1+R2/R1)ULN280湍件介绍123456789I N1OUT1I N2OUT2I N3OUT3I N4OUT4I N5OUT5I N6OUT6I N7OUT7I N8OUT8COMDI ODEUL N2 80 31 81 71 61 51 41 31 21 11 0I1I2I3I4I

16、5I6I7I8O1O2O3O4O5O6O7O810000000011111110100000010111111001000001101111100010000111011110000100011110111000001001111101100000010111111010000000111111110E E LJ E 血 E EJL E回四目网回囚可回00000000当输入段IN1为高电平,其余为低电平时,输出端 OUT1为低电平,其余威 高电平,以此类推,输入端为高电平时,对应的输出端为低电平,以此就可以控 制变压器的档位。CD4208编码器DcB书0234§6190QDc10D0

17、aDc020DcD1D40QccDC-0Dc10U01Dat)c0D0;011nc)0aat)G0CD01Dc*cDaIDG0:D01力1Dc0口01C2&&D11Q0cQaai9C-001110e0Da0c12DIGflqp二D0a尸cQ19-D01u0口a0c001!G1qDcua)00口1011Uc0D03c3c11fDcUc0Qa口c0101Q1Hn 0qcPc0:11f1cDc03口3cD101t11Uc0c03G0D1原理图pO0l>0-1 rzD°>*编码徐ABC S G01234567000000000 1-231 17 1EO5O 日7

18、4LS1 48该编码器有8个信号输入端,3个二进制码输出端。止匕外,电路还设置了输入使能端EI,输出使能端EO和优先编码工作状态标志 GS。当EI=0是编码器工作;而当EI=1时,则不论8个输入端为何状态,2个输 出端均74148优先编码器为高电平,且优先标志端和输出使能端均为高电平,编码器处于非工作状态。 这种情况被称为输入低电平有效,输出高电平有效的情况。当 EI为0,且至少 有一个输入端有编码要求时,优先编码工作状态标志GS为0,表明编码器处于工作状态,否则为1。由功能表可知,在8个输入端均无低电平输入信号和只要 输入0端有低电平输入时,A2A1A0匀为111,出现了输入条件不同而输出代

19、码相 同的情况,这可由GS犬态力口以区别,当GS=1时,表示8个输入端均无低电平输 入,此时A2A1A0=11仍非编码输出;GS=O寸,A2A1A0=11俵示响应输入0端为 低电平时的输出代码。功能表输入输出EI01234567A2A1A0GSEOHXXXXXXXXHHHHHLHHHHHHHHHHHHLLXXXXXXXLLLLLHLXXXXXXLHLLHLHLXXXXXLHHLHLLHLXXXXLHHHLHHLHLXXXLHHHHHLLLHLXXLHHHHHHLHLHLXLHHHHHHHHLLHLLHHHHHHHHHHLH4 .4各单元模块连接主要电源部分提供可调稳定电压,通过自动控制部分控制主要电源部分的电 压档位,再通过保护电路部分保护电路的可靠性, 当电路过流时可以起到保护作 用。其中辅助电源部分则是提供自动控制部分和保护电路部分所用到的芯片的驱 动电压。4 .系统功能可以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精度高且在调节范围内连续可调;当输出两接线短路时由于保护功能而不烧坏电源;在调节过程中自动换档。5 .设计总结本设计的目的是利用市电通过一定的技术产生直流稳压电,并利用它为电子器件提供必要的电压、电流。该电源能提供一定的稳定的电压, 并且在它的量程范围内连续可调,同时具有保护作用,当电源输出段短路是,电源自动断开以至不会烧坏电压。通过这次设计,我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