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0-2011学年化学选修4人教版新目标期末模拟(一)(答题时间:120分钟)1. 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而且H0的是( ) A. 铝片与稀H2SO4反应 B.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 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 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2. 下列各项与反应热的大小无关的是( )A.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B. 反应物的多少 C. 反应物的性质 D. 反应热的单位3. 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 HCl(aq)+ NaOH(aq)= NaCl(aq)+ H2O(l) H < 0B. 2CH3OH(l)+3O2(g)= 2CO2
2、(g)+ 4H2O(l) H < 0C. 4Fe(OH)2 (s)+ 2H2O(l)+ O2 (g)= 4Fe(OH)3 (s) H < 0D. 2H2(g)+ O2(g)= 2H2O(l) H < 04. 水的三态的熵值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S(s)S(l)S(g) B. S(l)S(s)S(g)C. S(g)S(l)S(s) D. S(g)S(s)S(l) 5. 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H最大的是( )A. 2A (l)+ B(l )= 2C(g) H1 B. 2A (g)+ B(g)= 2C(g) H2C. 2A (g)+ B(
3、g)= 2C(l) H3 D. 2A (l)+ B(l)= 2C(l) H46.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代表燃烧热的是( )A. CH4(g)+ 3/2O2 (g)= 2H2O(l)+ CO(g) H1 B. S(s)+ 3/2O2 (g)= SO3(s) H2C. C6H12O6(s)+ 6O2(g)= 6CO2(g)+ 6H2O(l) H3D. 2CO(g)+ O2 (g) = 2CO2(g) H47. 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Sn(s、白)2HCl(aq)SnCl2(aq)H2(g) H1 Sn(s、灰)2HCl(aq)SnCl2(aq)H2(g) H2 S
4、n(s、灰)Sn(s、白) H32.1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B. 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C. 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 H1H28. 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CH3OH(g)H2O(g)CO2(g)3H2(g);H49.0kJ·mol1 CH3OH(g)1/2O2(g)CO2(g)2H2(g);H192.9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H3OH的燃烧热为192.9kJ·mol1B. 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C. CH3OH转变成H2
5、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 根据推知反应:CH3OH(l)1/2O2(g)CO2(g)2H2(g)的H192.9kJ·mol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 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 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 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10. 在373K 时,把0.5 mol 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5 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
6、红棕色。反应进行到2 s时,NO2的浓度为0.02 mol/L。在60 s时,体系已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反应前的1.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2 s,以N2O4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1·s1B. 在2 s时,体系内压强为反应前的1.1倍C. 平衡时,体系内含N2O4 0.25 molD. 平衡时,若往容器内充入二氧化氮气体 ,则可提高N2O4的转化率11. 对可逆反应4NH3(g)+ 5O2(g)4NO(g)+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达到化学平衡时,4正(O2)= 5逆(NO)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7、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正(NH3)= 3正(H2O)12.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g)bB(g)+cC(g) 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40%,则(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C. 物质B的质量分数减小了 D. ab+c13. 已知可逆反应aAbBc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B.
8、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C.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D. 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4.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某特定反应的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B. 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C. 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将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D. 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比发生变化 15. 下图曲线b表示放热反应:X(g)+ Y(g)Z(g)+ M(g)+ 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a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升高温度 B. 加大X的投入量C. 加催化剂 D. 增大体积 16. 根据热化学方程S(s)+
9、O2(g)= SO2(g)H = 297.23 kJ/mol(反应在25,101kPa下发生)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标况下,燃烧1mol S放出的热量为297.23 kJB. S(g)+ O2(g)= SO2(g)放出的热量大于297.23 kJC. S(g)+ O2(g)= SO2(g)放出的热量小于297.23 kJD. 形成1 mol SO2 (g)的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 1 mol S(s)和 1mol O2 (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17. 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 C2H2 (g)+ 2.5O2(g)2CO2 (g)+H2O(l)H = 1
10、300kJ / mol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10 N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1300kJ的能量B. 当1 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的能量C. 当2 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D. 当8 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 18. 在一个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如下反应:已知2S(g)+O2 (g)2SO3(g)H=197kJ/mol,同温下,向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甲、乙中分别充入2molSO2、1molO2和1molSO2、0.5molO2,当反应分别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分别为Q1和Q2(单位为kJ
11、),则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A. Q2<Q1<98.5 B. Q2<Q1=98.5 C. Q1<Q2 <98.5 D. Q2=Q1<98.5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加,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不变或减少C. 自发反应在恰当的条件下才能实现D. 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才能实现20. 可逆反应mA(s)+nB(g)eC(g)+fD(g),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质量分数(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达到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增大。 B
12、. 达到平衡后,若温度升高,化学平衡逆向移动C. 化学方程式中 e+f > m+n D. 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向移动21. 下列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B. 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C. 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D. H2、I2、HI平衡混和气加压后颜色变深22. 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2C(g)D(g);H0。现将1mol A和2mol B加入甲容器中,将4mol C和2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
13、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mol A和2mol 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浓度是乙中C的浓度的2倍B. 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体积分数均增大C. 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的体积分数的2倍D. 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t3前的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图1 图2 图3 23. 反应2ABC,在某一温度时,达到平衡 若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变
14、小,则正反应是_热反应。 若B是固体,降低压强时,平衡向左移动,则A是_态。 若A是气态,加压时,平衡不移动,则B为_态,C为_态。24. 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N2+3H22NH3 H<0 ,下图是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曲线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_(2)t1、t3、t4时刻,体系中分别是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t1 时刻 _ t3时刻_t4时刻_(3)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的大小关系是:t0 t1_ t2 t3 (填 “>”“<”“”)(4)t6时刻,若升高温度,反应速度变化情况画在下图中。25.(1)将0.050molSO2(g)和
15、0.030molO2(g)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3(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c(SO3)0.040mol/L。计算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SO2的平衡转化率(写出计算过程)。(2)已知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当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SO2平衡转化率的有 (填字母)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增大压强D. 减小压强 E. 加入催化剂 G. 移出氧气26. 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FeO(s)+CO(g)Fe(s)+CO2(g)H>0。(1)其平衡常数可表示为_, 温度降低,化学平衡移动
16、后达到新的平衡,高炉内CO2和CO的体积比值_,平衡常数K值_(本小题空格均备选:增大、减小或不变)(2)已知1100时K=0.263。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 mol·L1,c(CO)=0.1mol·L1,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_(选填“是”或“否”),此时,化学反应速率是正_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_。27. 2005年我国成功发射“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肼(N2H4)是发射航天飞船常用的高能燃料。在火箭推进器中分别装有肼和过氧化氢,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
17、12.8g液态肼与足量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1mol液态水变成1mol水蒸气需要吸收44kJ的热量。写出液态肼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28. 在一定温度下,向某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投入2moLSO2与1moL O2,发生如下反应2SO2+O22SO3。平衡后, SO2 的转化率为1 , SO2浓度为 c1 moL/L,SO2体积分数为a1%;若此时再加入2moLSO2与1moL O2,达到新平衡后,SO2 的转化率为2,SO2浓度为 c2 moL/L,SO2体积分数为a2%; 则a1 _a2;c1 _c2;a1% _a2%29. 将1mol
18、I2(g)和2molH2置于某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I2(g)+H2(g)2HI(g);H0,并达平衡,HI的体积分数(HI)随时间变化如图曲线(II)所示(1)达平衡时,I2(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若改变反应条件下,在甲条件下(HI)的变化如图曲线(I)所示,在乙条件下(HI)的变化如图曲线(III)所示。则甲条件可能是 (填入下列条件的序号。下同),乙条件可能是 。 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 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 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 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 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 (3)若保持温度不变,在另一相同的2L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I2(g)、b mol H2和c mol HI(a、b、 c均大于0),发生反应,达平衡时,HI的体积分数仍为0.60,则a、b、c的应满足的关系是 (用含一个a、b、c的代数式表示)【试题答案】1. C 2. D 3. A 4. C 5. A 6. C 7. B 8. D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范本】财产分割协议
- 脚踝韧带拉伤个案护理
- 2025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四)道德与法治试题
- 普通心理学(第2版)课件 第十四章 社会心理
- 2025年食品从业人员培训试题
- 关于初中物理2024
- 《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设计
- 护理管理计划活动实施纲要
- 学校开展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总结模版
- 信用社新终总结模版
-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20版)
- 周1530安全教育记录(2021至2022)
- 西方音乐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师范大学
- 初中英语-Module 12 Unit 2 Repeat these three words dailyreduce,reuse and recycle.教学课件设计
- 传输与控制大屏ds-d2046nl lcd显示单元用户手册
- 拉森钢板桩基坑围护支护方案设计
-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资金管理办法
- WS/T 431-2013护理分级
- GB/T 25685.1-2010土方机械监视镜和后视镜的视野第1部分:试验方法
- GB/T 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
- 充电设施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