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v 工作任务工作任务n通过对植物侵染性病害侵染过程的观察,熟悉园林植物侵通过对植物侵染性病害侵染过程的观察,熟悉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熟悉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流行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熟悉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流行的先决条件,能把握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薄弱环节,有的先决条件,能把握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薄弱环节,有效控制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传播和蔓延。效控制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传播和蔓延。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
2、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v 侵染过程侵染过程n从病原物与寄主接触、侵入到寄主发病的连续过程。也即从病原物与寄主接触、侵入到寄主发病的连续过程。也即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n侵染过程分为侵染过程分为4个时期:个时期:l1. 接触期接触期 l2. 侵入期侵入期 l3. 潜育期潜育期 l4. 发病期发病期 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
3、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n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受病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受病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v 接触期接触期n指从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直接接触,或达到能够受到寄主外指从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直接接触,或达到能够受到寄主外渗物质影响的根围或叶围,向侵入的部位生长或运动,并渗物质影响的根围或叶围,向侵入的部位生长或运动,并与寄主可侵染部位接触,然后至形成某种侵入结构的一段与寄主可侵
4、染部位接触,然后至形成某种侵入结构的一段时间。时间。n分为接触前和接触后两个时期。分为接触前和接触后两个时期。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接触前的活动接触前的活动病原物植物表面或附近气流、雨水或昆虫田间操作工具寄主植物分泌物病原菌刺激萌发诱导形成侵入机构根围微生物病原菌抑制或竞争位点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接触
5、后的活动接触后的活动叶表面的营养物质,叶表面的营养物质,有些孢子本身分泌的物质。有些孢子本身分泌的物质。生长阶段真菌的休眠体萌发后所产生的芽管或菌丝的生长、释放的游动孢子的游动、细菌的分裂繁殖、线虫幼虫的蜕皮和生长等病原物与寄主植物发生识别物理识别:趋触性生化识别:趋化性影响因素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环境条件对接触期的影响环境条件对接触期的影响湿度温度光照白粉菌的分生孢子一般可以在湿度比较低的条件下萌发,有的白粉菌在水滴中萌发反而不好。土传真菌(除
6、鞭毛菌亚门的真菌以外)土壤湿度过高对于孢子的萌发和侵入是不利的。影响病原物萌发和侵入速度真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一般在2025左右一般不受影响,但对某些真菌的萌发有刺激作用或抑制作用。白粉菌的分生孢子一般可以在湿度比较低的条件下萌发,有的白粉菌在水滴中萌发反而不好。绝大部分气流传播的真菌,湿度越高对侵染越有利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v 侵入期侵入期n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主关系的这段时间,称为病原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主关系的这段时间,称为病原物的
7、侵入期。物的侵入期。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病原物的侵入途径病原物的侵入途径线虫线虫寄生性植物寄生性植物真菌真菌气孔、排水孔皮孔、柱头、蜜腺细菌真菌病毒直接(穿透)侵入自然孔口侵入伤口侵入机械作用化学作用细菌真菌有些真菌先侵入死组织和垂死组织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侵入所需要的时间侵入所需要的时间病毒病毒细
8、菌细菌一旦接触随即侵入。一旦接触随即侵入。病原真菌要经过萌发和形成芽管才侵入,通常为几小时,很少超过24小时。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侵入所需要的接种体的数量侵入所需要的接种体的数量 病原物的侵入要有一定的数量,才能引起侵染和发病。 侵入所需的最低数量称为侵染剂量。侵染剂量因病原物的种类、寄主品种的抗病性和侵入部位而不同。如许多侵染叶片的真菌,单个孢子就能引起侵染;许多细菌要有一定菌量的侵入才能引起发病;病毒也有一定的稀释限点稀释限点。项目四项目四
9、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侵入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侵入与环境条件的关系1、湿度、湿度:决定孢子能否萌发和侵入。如小麦叶锈病菌的决定孢子能否萌发和侵入。如小麦叶锈病菌的夏孢子萌发侵入的最适温度为夏孢子萌发侵入的最适温度为15152020,在此适温下,在此适温下叶面只有保持叶面只有保持6h6h左右的水膜,病菌即可侵入叶片。芽左右的水膜,病菌即可侵入叶片。芽管需要有水才能侵入,有水可以在植物表皮处造成软管需要有水才能侵入,有水可以在植物表皮处造成软化,有利于侵染丝前端的酶发挥
10、作用。化,有利于侵染丝前端的酶发挥作用。2、温度、温度:影响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速度。影响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速度。3、光照、光照:可以决定气孔的开闭,对于气孔侵入的病原物可以决定气孔的开闭,对于气孔侵入的病原物有影响。有影响。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v 潜育期潜育期n病原物从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表现明显的症状为止,病原物从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表现明显的症状为止,这一时期就是病害的潜育期。这一时期就是病害的潜育期。n是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相互作用的时期。是病
11、原物与寄主植物相互作用的时期。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寄生物营养方式寄生物营养方式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后,从寄主植物获得营养的方式可分为两种: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后,从寄主植物获得营养的方式可分为两种: 死体营养型死体营养型病原物先杀死寄主的细胞病原物先杀死寄主的细胞和组织,然后从死亡的细和组织,然后从死亡的细胞中吸取养分。属于这一胞中吸取养分。属于这一类的病原物都是非专性寄类的病原物都是非专性寄生的,有时称作死体营养生的,有时称作死体营养寄生物。寄生物
12、。活体营养型活体营养型 病原物和活的细胞建立密病原物和活的细胞建立密切的营养关系,有时称作切的营养关系,有时称作活体营养寄生物。活体营养寄生物。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病原物在植物体内繁殖和蔓延的部位病原物在植物体内繁殖和蔓延的部位局部侵染病原物的分布局限在侵染点附近,引起局部感染。系统侵染病原物从侵染点向其他部位蔓延,甚至引起全株性的感染。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
13、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潜育时间潜育时间v 植物病害潜育期的长短是不一样的,一般植物病害潜育期的长短是不一样的,一般10天左右。天左右。v 潜育期的长短影响因素:潜育期的长短影响因素:n寄主种类寄主种类n发育期发育期n营养条件有关营养条件有关n环境(环境(以温度的影响最大,湿度并不重要)以温度的影响最大,湿度并不重要)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v 发病期发病期n从寄主开始表现症状而发病到症状停止发展这一段时间,从寄主
14、开始表现症状而发病到症状停止发展这一段时间,称为发病期。称为发病期。n发病期是病原物扩大危害、许多病原物大量产生繁殖体的发病期是病原物扩大危害、许多病原物大量产生繁殖体的时期。时期。n大多数的真菌是在发病后期或在死亡的组织上产生孢子。大多数的真菌是在发病后期或在死亡的组织上产生孢子。通常,有性孢子的产生比无性孢子更迟一些,有时要经过通常,有性孢子的产生比无性孢子更迟一些,有时要经过休眠期才成熟。休眠期才成熟。n孢子的形成与温度和湿度关系密切。孢子的形成与温度和湿度关系密切。n新产生的孢子往往成为病害再侵染的来源。新产生的孢子往往成为病害再侵染的来源。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
15、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v 侵染循环侵染循环n是指侵染性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是指侵染性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过程。季节再度发生的过程。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初次侵染再次侵染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植物的新一代植株开始生长以后引起最初的侵染受到初次侵染的植物发病以后
16、,有的可以产生孢子和其它繁殖体,传播后引起的侵染引起植物生长季最初的侵染引起病害在生长季节中的蔓延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初侵染和再侵染 潜育期短的病害,再次侵染可重复发生,造成病害流行。 全株性感染的病害,除少数例外,只有初次侵染而没有再次侵染。 只有初次侵染的病害,只要防止初次侵染,这些病害几乎就能得到完全控制。如黑穗病类可以采用种子处理的方法防治。 发生再次侵染的病害,防治上除了注意初次侵染外,还要解决再次侵染的问题,防治效率的差
17、异也较大。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在寄主植物收获或休眠以后病原物以何种存活方式和在在寄主植物收获或休眠以后病原物以何种存活方式和在何种存活场所度过何种存活场所度过寄主休眠期寄主休眠期。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与某一特定地区的寄主生长的季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与某一特定地区的寄主生长的季节性有关。节性有关。病原物越冬和越夏的场所,一般也就是初次侵染的来源。病原物越冬和越夏的场所,一般也就是初次侵染的来源。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
18、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越冬和越夏的方式越冬和越夏的方式 以菌丝在受侵染的病株内越冬或越夏,以菌丝在受侵染的病株内越冬或越夏, 以休眠体在植株内外存活,以休眠体在植株内外存活, 在病株残体和土壤以腐生方式生活。在病株残体和土壤以腐生方式生活。专性寄生的真菌专性寄生的真菌不能营腐生活,因此这类病原物大都在寄主不能营腐生活,因此这类病原物大都在寄主体内越冬越夏,或以休眠的卵孢子在土壤或病残体越冬或体内越冬越夏,或以休眠的卵孢子在土壤或病残体越冬或越夏。越夏。项目四项目四
19、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越冬和越夏场所越冬和越夏场所1、感病植株:、感病植株:多年生植物一旦染病后,病原物就可在寄主体内定殖,称多年生植物一旦染病后,病原物就可在寄主体内定殖,称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温室花卉病害,常是次年露地栽培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温室花卉病害,常是次年露地栽培花卉病害的重要侵染来源。花卉病害的重要侵染来源。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
20、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越冬和越夏场所越冬和越夏场所2、感病植物残体:、感病植物残体:有病的枯枝、落叶和病果,也是病原物有病的枯枝、落叶和病果,也是病原物 越冬场所。翌年春越冬场所。翌年春天,产生大量孢子成为初侵染来源,如多种叶斑病菌都是天,产生大量孢子成为初侵染来源,如多种叶斑病菌都是在落叶上越冬的。在落叶上越冬的。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越冬和越夏场所越冬和越夏场所3、带病种苗和其他繁殖材料:、带病种苗和其他繁殖材料:l病原物可以它的休眠体和
21、种子混杂在一起,以休眠孢子附着在种子病原物可以它的休眠体和种子混杂在一起,以休眠孢子附着在种子上,病原物可以菌丝的形式侵入而潜伏在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上,病原物可以菌丝的形式侵入而潜伏在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的内部。料的内部。l种苗和其它繁殖材料的带菌,常常是下年初次侵染最有效的来源。种苗和其它繁殖材料的带菌,常常是下年初次侵染最有效的来源。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越冬和越夏场所越冬和越夏场所4、土壤和有机肥:、土壤和有机肥:l土壤是病原物在植物
22、体外越冬或越夏的主要场所。土壤是病原物在植物体外越冬或越夏的主要场所。l病原物以休眠体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病原物以休眠体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l病原物还可以腐生的方式在土壤中存活。病原物还可以腐生的方式在土壤中存活。l病原物可以随着病株的残体混入肥料内,病菌的休眠体也能单独散病原物可以随着病株的残体混入肥料内,病菌的休眠体也能单独散落在粪肥中。粪肥如未充分腐熟,其中的病原物可以长期存活而引落在粪肥中。粪肥如未充分腐熟,其中的病原物可以长期存活而引起感染。起感染。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
23、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越冬和越夏场所越冬和越夏场所4、土壤和有机肥:、土壤和有机肥: 土壤寄居菌 在土壤中病株残体上的存活期较长,但是不能单独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大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都属于这一类。 土壤习居菌 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土壤中可以长期存活,并且能够在土壤有机质上繁殖。腐霉属(Pythium)丝核属(Rhizoctonia)引起萎蔫的镰孢霉属(Fusarium)病原物并不一定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主要原因是土壤有自然灭菌的作用。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
24、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病原物的传播病原物的传播自然因素自然因素风风雨雨水水昆虫昆虫其它动物其它动物人为因素 种苗或种子的调运种苗或种子的调运 嫁接、修剪等农事操作嫁接、修剪等农事操作 农业机械农业机械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病原物的传播病原物的传播各种病原物的传播方式和方法不同:真菌主要以气流和雨水传播细菌多半是雨水和昆虫传播病毒主要靠生物介体传播寄生性种子植物可以由鸟类和气流传播线虫主要由土壤,灌溉水以及水流传播。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
25、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气流传播气流传播1 1、产生孢子的、产生孢子的真菌真菌很容易随气流传播。孢子是真菌繁殖的主要形很容易随气流传播。孢子是真菌繁殖的主要形式,真菌产生孢子的数量很大,而且孢子小而轻。某些式,真菌产生孢子的数量很大,而且孢子小而轻。某些细菌细菌可可以随气流传播,土壤中的细菌和线虫也可被风吹走。以随气流传播,土壤中的细菌和线虫也可被风吹走。2 2、气流传播距离一般比较远,在、气流传播距离一般比较远,在1 1万万22万米以上的高空和离海岸万米以上的高空和离海岸60060
26、0英里的大洋中都可以发现真菌的孢子;但英里的大洋中都可以发现真菌的孢子;但可以传播的距离并可以传播的距离并不就是传播的有效距离不就是传播的有效距离,因为部分孢子在传播的途中死去,而,因为部分孢子在传播的途中死去,而且活的孢子还必须遇到感病的寄主和适应环境条件才能引起侵且活的孢子还必须遇到感病的寄主和适应环境条件才能引起侵染。染。3 3、借气流远距离传播的病害防治比较困难借气流远距离传播的病害防治比较困难,因为除去注意消灭当,因为除去注意消灭当地越冬的病原体以外,更要防止外地传入的病原物的侵染,有地越冬的病原体以外,更要防止外地传入的病原物的侵染,有时就有必要组织大面积联防,能得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27、,采用抗时就有必要组织大面积联防,能得到更好的防治效果,采用抗病品种最为有效。病品种最为有效。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雨水传播雨水传播1 1、植物的病原细菌和真菌的黑盘孢目和球壳孢目的分生、植物的病原细菌和真菌的黑盘孢目和球壳孢目的分生孢子(胶质)多半都是由雨水传播的。鞭毛菌的游动孢子(胶质)多半都是由雨水传播的。鞭毛菌的游动孢子是由雨水传播的。孢子是由雨水传播的。雨水传播对细菌病害更为重要雨水传播对细菌病害更为重要。2 2、雨水传播的距离一般都、雨
28、水传播的距离一般都比较近比较近,只有几十米远。,只有几十米远。3 3、对于这类雨水传播的病害的防治,只要能消灭当地菌、对于这类雨水传播的病害的防治,只要能消灭当地菌源或者防止它们的侵染,就能取得一定的效果。源或者防止它们的侵染,就能取得一定的效果。4 4、灌溉水也能传播病害,应当避免串灌和漫灌灌溉水也能传播病害,应当避免串灌和漫灌。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生物介体生物介体v 昆虫、螨和某些线虫是植物病毒的主要生物传播介体,昆虫、螨和某些线虫是植物病毒
29、的主要生物传播介体,其中昆虫或螨的传播与病毒病害的关系最大。生物介其中昆虫或螨的传播与病毒病害的关系最大。生物介体有时也是某些病原物越冬和越夏的场所。体有时也是某些病原物越冬和越夏的场所。v 昆虫也是一些细菌病害的传播介体。如黄瓜条纹叶甲昆虫也是一些细菌病害的传播介体。如黄瓜条纹叶甲传播黄瓜萎蔫病菌;玉米啮叶甲传播玉米细菌性萎蔫传播黄瓜萎蔫病菌;玉米啮叶甲传播玉米细菌性萎蔫病。病。v 昆虫也是一些线虫病害的传播介体。如松褐天牛传播昆虫也是一些线虫病害的传播介体。如松褐天牛传播松材线虫。松材线虫。v 鸟类除了传播桑寄生和槲寄生的种子以外,还能传播鸟类除了传播桑寄生和槲寄生的种子以外,还能传播梨树
30、火疫病等细菌。梨树火疫病等细菌。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人为传播人为传播1 1、各种病原物都能以多种方式由人为的因素传播。人为的传、各种病原物都能以多种方式由人为的因素传播。人为的传播因素中,以带病的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的调运最重播因素中,以带病的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的调运最重要。农产品和包装材料的流动与病原生物传播的关系也很大。要。农产品和包装材料的流动与病原生物传播的关系也很大。2 2、人为传播可以是远距离传播,不受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的、
31、人为传播可以是远距离传播,不受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的限制。而农事操作可近距离传播病害,如限制。而农事操作可近距离传播病害,如TMVTMV病毒是接触传病毒是接触传染的;农机具也可传播病害,如犁地时机具带土传病。染的;农机具也可传播病害,如犁地时机具带土传病。3 3、植物检疫的作用就是限制这种人为的传播植物检疫的作用就是限制这种人为的传播,避免将危害严,避免将危害严重的病害带到无病的地区。重的病害带到无病的地区。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v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
32、致病性及寄主植物的抗病性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及寄主植物的抗病性n寄生性: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或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寄生性: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或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能力 。根据寄生性的强弱,植物病原物可分为三大类:。根据寄生性的强弱,植物病原物可分为三大类:l活体寄生物活体寄生物:也称专性寄生物或严格寄生物,只能从活的寄主组织:也称专性寄生物或严格寄生物,只能从活的寄主组织或细胞中获取营养,不能在死亡的组织或有机质上生长发育。除离或细胞中获取营养,不能在死亡的组织或有机质上生长发育。除离体组织外,这一类寄生物一般都难以人工培养。病原物中的病毒、体组织外,这一类寄生物一般都难以人工培养。病
33、原物中的病毒、类病毒、锈菌、白粉菌、霜霉菌、线虫等。这些病原物寄生能力强,类病毒、锈菌、白粉菌、霜霉菌、线虫等。这些病原物寄生能力强,寄主范围一般较窄,有较高的寄生专化性。寄主范围一般较窄,有较高的寄生专化性。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v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及寄主植物的抗病性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及寄主植物的抗病性n寄生性: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或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寄生性: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或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能力 。根据寄生性的强弱,植物
34、病原物可分为三大类:。根据寄生性的强弱,植物病原物可分为三大类:l半活体寄生物半活体寄生物:也称兼性寄生物或兼性腐生物,既可以从活的寄主:也称兼性寄生物或兼性腐生物,既可以从活的寄主组织或细胞中获取营养,还可以在死的寄主组织或细胞中生活,一组织或细胞中获取营养,还可以在死的寄主组织或细胞中生活,一般都可以人工培养。其寄生能力有强弱之分,如一些螺原体、疫霉般都可以人工培养。其寄生能力有强弱之分,如一些螺原体、疫霉菌、外囊菌及引起叶斑病的细菌等,主要以活体营养为主,寄生性菌、外囊菌及引起叶斑病的细菌等,主要以活体营养为主,寄生性较强;还有一些如多数真菌、细菌等,虽然可以在活的组织和细胞较强;还有一
35、些如多数真菌、细菌等,虽然可以在活的组织和细胞中生活,但活细胞或组织死亡时仍然可以继续生长发育,以死体营中生活,但活细胞或组织死亡时仍然可以继续生长发育,以死体营养为主,寄生性较弱。这类病原物寄主范围一般较广。养为主,寄生性较弱。这类病原物寄主范围一般较广。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v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及寄主植物的抗病性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及寄主植物的抗病性n寄生性: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或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寄生性: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或体内取得营
36、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能力 。根据寄生性的强弱,植物病原物可分为三大类:。根据寄生性的强弱,植物病原物可分为三大类:l死体寄生物死体寄生物:只能从死亡的组织或细胞中获取营养物质。这类病原:只能从死亡的组织或细胞中获取营养物质。这类病原物虽然可以侵害活的组织或细胞,但在侵害之前先将其杀死,大多物虽然可以侵害活的组织或细胞,但在侵害之前先将其杀死,大多为害生活力比较弱的寄主组织,都易于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主要为害生活力比较弱的寄主组织,都易于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主要是引起一些林木、果树等枝干和根部病害的病原菌。这类病原物寄是引起一些林木、果树等枝干和根部病害的病原菌。这类病原物寄主范围一般很广主范围一般很广项目四项目四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任务任务4.1 判断园林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6499-1:2025 EN Sustainable mobility and transportation - Automated mobility using physical and digital infrastructure - Part 1: Service role architecture
- 郁金香新品发布活动方案
- 鹤庆保安考试题及答案
- 集中慰问活动方案
- 航天焊工考试题及答案
- 食堂帮扶活动方案
- 韩语中级考试题及答案
- 古代圣贤考试题及答案
- 工程估计考试题及答案
- 港口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秋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 软件行业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GB 46039-2025混凝土外加剂安全技术规范
- 传染病医院质量控制检查标准表
- 卷烟零售户培训课件
- 刑事诉讼法案例课件
- 2025年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医院净化空调系统基本知识
- 内蒙锡林郭勒盟卫生系统招聘考试(护理学专业知识)题含答案2024年
- 财政专题分析报告:财政数据背后的宏观线索-国金证券
- 《智能建造概论》高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