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中秋咏月诗词三首(1)_第1页
七上:中秋咏月诗词三首(1)_第2页
七上:中秋咏月诗词三首(1)_第3页
七上:中秋咏月诗词三首(1)_第4页
七上:中秋咏月诗词三首(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十五夜望月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庭中庭地白地白树栖鸦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冷露无声湿桂花桂花。写中庭月色,只用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地白”二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素洁,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中。“树栖鸦树栖鸦”这三这三个字,朴实、简洁、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

2、夜的寂静。托了月夜的寂静。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也沾湿了桂花树吧 这句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月亮月亮今夜月明人尽望,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不知秋思落落谁家。谁家。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在谁的

3、一边(“谁家谁家”,就是,就是“谁谁”,“家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明明是是语尾助词,无实义)。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藉深沉。 一个一个“落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全唐诗全唐诗录此诗,录此诗,“落落”字作字作“在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望月望月景景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情景交融 在唐代咏月诗中,这是比较著名的一篇。在唐代咏月诗中,这是比较著名的一篇。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广寒宫中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广寒宫中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样,“冷露无声湿桂花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更显得悠的意境就更显得悠远,耐人寻味。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远,耐人寻味。诗人怅然于家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