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 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诗(9)_第1页
2011高考语文 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诗(9)_第2页
2011高考语文 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诗(9)_第3页
2011高考语文 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诗(9)_第4页
2011高考语文 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诗(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1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诗(9)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床敷:安置卧具;杖屦:扶杖漫步(1)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诗人笔下“半山春晚”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妙处。(4分)答案:(1)春花凋谢,春风和煦,树木茂盛,空山鸟鸣,环境静谧。2分,写出两个特点1分,写出4个特点即可得2分 (2)以动衬静(或:寓

2、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有声写无声)。(1分)头两联突出了环境的安静,第三联截取两个生活片断写出了诗人安静悠闲的生活,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清脆悦耳之声(2分),从“唯有”“好音”可以看出,诗人对半山生活的喜爱之情。 2.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2题。(6分)别 滁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欧阳修 黄庭坚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注:庆历八年,欧阳修由滁州知州改任扬州知州,此诗乃当时所作。分宁即今江西修水,诗人的家乡。此诗是诗人离家赴任时所作。1、这两首诗都用了“常日醉”三个字,但表达的情感是不

3、相同的。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分)答_2、两首诗的结句都有特色,你更喜欢哪一句?请说明理由。(2分)答_答案:1欧诗中的“常日醉”写出了诗人与众宾客一起开怀畅饮时的神情意态和诗人矛盾、激动的心情,饯行时当地民众所表现出来的真挚友好之情,使诗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黄诗中的“常日醉”是说我只是像往常那样喝醉了酒,下文景物的多愁善感与自身的浑然沉醉构成对比,因而他的醉是借酒浇愁的外在表现。(3分)2答案有两种。喜欢欧诗的结句。结句用的是反衬手法,在饯别宴会上作为助兴的音乐,因离别在即,所以越是悦耳的曲调,内心就越感到难受。结句发人思索,使诗意余韵不尽。(4分)喜欢黄诗的结句。结句是说弥漫在水

4、天之间的风月在替人悲愁。以景物的凄凉衬托人的愁绪。拟物为人,以景传情,点明景替人愁,意味深长。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根据要求,完成赏析。(7分)秋怀(其二)孟郊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疑虑无所凭,虚听多无端。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注 孟郊老年居住洛阳,在河南尹幕中充当下属僚吏,贫病交加,愁苦不堪。(1)“冷露滴梦破”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3分)答: (2)“(孟)郊寒”是对孟郊诗歌特征的评价。请从内容上概括这首诗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寒”的特征的?(4分)答: 答案:(1)比喻,冷露如泪,滴破残梦,用以表现诗人抑郁忍悲之情;虚实相

5、生,实写住房破陋,寒夜难眠,虚写诗人梦想的破灭,人格的消损;情景交融,用秋天霜露的阴冷环境表现作者心情的伤痛和晚境的凄凉。(2)“秋月”“冷露”“峭风”“枯桐”等意象构筑的意境(自然环境)的凄寒。诗人年老多病、漂泊异乡的愁苦。诗人苦吟一生而穷困失意的悲哀。 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10分)九日齐山登高作者: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注释:此诗写于杜牧被贬任池州(在今安徽南部,北临长江)刺史其间。牛山: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游牛山时,面对美景,因感叹人生短暂而流泪。下列对诗句的理解

6、,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了诗人和朋友在重阳佳节携酒登山,远跳长江,江南的景色已初显秋意。B.颈联中,诗人想以酩酊大醉来酬答朋友的情谊,不为夕阳西下、人生迟暮而感伤。c.尾联中,诗人借典故抒怀,既点明了人生的短暂无常,又表达出了悟生死的释然。D.全诗在记叙中写景,在叙事中抒情,于议论中用典,情景交融,意蕴丰厚,兴寄高远。首句“江涵秋影雁初飞”形象地描绘了无限的“秋影”倒映在水中的景象,一个“涵”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江水 、 的特点。(2分)有人评价这首诗“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请结合颔联简要分析。(5分)答案:(3分)B(2分)清澈、平静、浩渺(答出其中两个即得满分,意思对即可)(5分

7、)要点:在颔联中诗人感叹活在尘世上,难得开心一笑(1分),因此,重阳登临之际,便应头插菊花,尽享欢乐(1分)。“尘世难逢开口笑”表达抑郁之思(1分),“菊花须插满头归”表达旷达之情(1分),一个虽遭贬谪但却乐观旷达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1分)。 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一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1、诗中“雪衣公子”是什么?根据诗歌的意境说说“清意”指什么? (4分)2、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描绘的是怎样一个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展现这一形象?请简要分析。 (4分)3、这首诗歌托物言志,说说作者借这个形象抒发了什么情感。

8、(3分)答案:1、白鹭清高、高洁的志向 2、描绘了白鹭洁白美好、心存高洁但又孤独寂寞、无人理解的形象。 烘托(衬托):首句,以“芳草”、“垂杨”、“碧流”组合成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以优美的背景烘托(或从正面衬托)白鹭美好的形象。拟人:次句, “雪衣公子” 以拟人手法描写了一个洁白美好的白鹭形象。直抒胸臆:后两句尤其是末名的“独”、“叹”两字直抒心存高洁而无人理解的愁苦之情。3、抒发虽有高洁的志向却不被人理解的愁苦之情6.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6分)咸阳值雨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宿城南亡友别墅水流

9、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还似昔年残梦里,透帘斜月独闻莺。注:杜城即下杜城,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1上面两首诗都是温庭筠的作品,咸阳值雨一诗表达了_之情,宿城南亡友别墅一诗表达了_之情。(2分)2两首诗中都有“还似”一词,都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还似”二字在两首诗中不同的表达效果。(4分)答案:1闲适(愉悦) 怅惘(悼念)(2分)2两首诗都有“还似”一词,用的是联想的手法。第一首由当地(咸阳)想到别地(洞庭),第二首由眼前想到过去。咸中的“还似”二字将洞庭晓景和咸阳雨景联系了起来,突出了景色的烟水空蒙,描绘出了一幅壮阔飞动、无比清奇的图画。宿诗中的“还似”二字将前两句的“抚今”由自

10、然界的变化觉人世间的无常,和后两句的“追昔”友人已逝残梦犹存的孤寂凄清联系了起来,突出了感伤之情。7.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8分)白 梅 元 王 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 散作乾坤万里春。1、(4分)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2、(4分)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答: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2答: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

11、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8.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回答问题。(7分)途经秦始皇墓 (唐·许浑)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焚书坑(唐·章 碣)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1)这两首诗都是咏史怀古诗,吟咏的对象都是秦始皇,但议论的针对点却不一样,表达的情感也有所不同,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4分) (2)许诗“势入浮云亦是崩”句中“崩”极富表现力,请作分析。(3分) 答案:(1)本题考查考生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许诗是针对秦始皇为自己修筑高大豪华的陵墓的事发表看法(进行议论

12、),(1分);表达了对不顾人民死活(实行暴政)的秦始皇批判与蔑视,(1分);而章诗则是针对秦始皇焚书的愚民政策而发表看法,(1分);表达了对实行愚民政策和文化专制主义的秦始皇的批判与嘲讽。(1分) (2)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崩”表面上是写秦始皇陵即使修得再高大也会有“崩塌”的时候(或“修筑得这么高大豪华的陵墓也“崩塌”了)(1分);还暗指始皇权势再大也要死亡,(1分);秦王朝再强大也很快就灭亡,(1分);还可理解为秦始皇生前显赫、不可一世的形象在后人心目中彻底崩溃(1分),(4点答出3点即可)所以说极富表现力。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问题。初见嵩山

13、3;宋·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赖:依赖,凭借。豁我怀:使我开怀、振奋;豁,舒展。(1)第二句写嵩山的出现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赏析。(3分)答:(2)“数峰清瘦出云来”是全诗最精彩的一句,特别是“清瘦”二字更是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清瘦”这两个字的妙处。(4分)答:答案:(1)衬托(铺垫,拟人亦可)。前两句从作者的奔走风尘,在困顿和疲惫中,全赖青山使自己的情怀得到短暂的舒展,这样,嵩山便在露面之前先给人一种亲切感。(意思对即可)(2)此诗用“清瘦”形容嵩山,既写出了雨后青山特有的景象山峰峻峭,景象明朗,同时也

14、反映了作者的精神气质与追求。体现了诗人感情的外化物我合一,可谓造语新奇。(意思对即可)【诗歌鉴赏】 题为“初见嵩山”,显然既要写人又要写山。作者有意把“数峰清瘦出云来”这一正面写山的句子放在最后,而把自己对嵩山的感情和风吹雨去的环境放在前面作为铺垫,取得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艺术效果。这正是写景的成功之处。不直露地写初见嵩山时的惊喜,更不直露地表达自己的情怀,而先写只有青山能豁我胸怀,既从反面写出了仕途的苦闷,又从正面写出了“仁者乐山”之意。最后,在刻画山的形象时,特意拈出“清瘦”二字,融入了自己以清峻瘦硬为美的审美趣味,进而深化了诗人的品格志趣,使景中有我。这是写人的成功所在。 10. 阅读

15、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赏析 (7分)听  筝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3分)答:                      

16、0;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

17、空”勘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4分)答: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