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西师大版)课题:22 鲁班造伞的传说 (第1课时)时间2016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教学目标1读懂、读通本课课文。2、了解鲁班发明伞的经过重难点及解决策略教学重难点:说说鲁班发明伞的经过。教学设计一、介绍鲁班,导入新课1、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名建筑工匠,在课前你们都了解到了哪些关于鲁班的故事呢?2、揭示课文题目:鲁班造伞的传说。3、从课文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故事。2、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词,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3、通过抽读、抢读、做游戏教学重难点:说说鲁班发明伞的经过等方式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的情
2、况。4、教师抽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教学随笔教学反思1 / 59课题:22 鲁班造伞的传说 (第2课时)时间2016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重难点及解决策略教学重难点:说说鲁班发明伞的经过。教学设计一、精读课文,质疑探究1、生再次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勾画:(1)鲁班为什么想到发明伞?(2)鲁班发明伞的经过是怎样的?2、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适时进行点拨,引导朗读感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汇报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读第2段最后一句话,并练习用“既又”的句式说话。(2)鲁班发明的亭子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3、的地方?抓住“可鲁班自己还不满意”“他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两个句子感悟鲁班勤于动脑的品质。(3)出示荷叶、伞的挂图或实物,观察两者的相似处,抓住“仔细打量”一词感悟鲁班仔细观察、善于发现的品质。(4)鲁班为什么能发明那么多东西,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让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段落读一读。3、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桌听一听。4、在四人小组内讲一讲鲁班造伞的故事,各小组再推荐讲得最好的同学在全班讲。二、拓展学习,活跃思维1、你们还想对人们现在使用的伞进行什么改进?你要增加或改善它哪个方面的功能? 2、小组合作讨论,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注意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合理创造,树立实事求是的科
4、学态度,保护学生的创造愿望和创造热情。教学随笔教学反思课题: 23 寓言两则 (第1课时)时间2016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这些字。2、能读懂故事蕴含的意思,明白“水滴石穿”、“守株待兔”这两个成语的意思。重难点及解决策略教学重点:理解两个成语的意思,并能灵活运用这个成语。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教学设计生齐读课题一、学习“水滴石穿”(一)激趣引入新课1、同学们都知道许多故事的成语吧,这些词语内容非常生动有趣,你能把自己知道的成语说给大家听一听吗?抽生说。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有趣的成语故事:(板书:寓言两则水滴石穿)。2、“水滴石穿”是一篇寓
5、言故事,主要靠同学们自己来学懂,你们能不能做到啊?(二)初读课文,练习朗读1、学习前给大家提出两点要求:第一要会读,读谁字音,读通课文,读懂这个故事。第二要会想,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同学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等会男生和女生来比一比,看哪边读得最好。现在抓紧时间练习读书,师巡视指导。2、生自由小声朗读课文。3、哪位同学代表男生参加朗读比赛呀?其余的认真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什么地方读得好?抽生读,抽生评价,老师评价,纠正读间“阶ji”、“嫌xián”,指导书写。4、请一位女同学与刚才那位同学比一比,看谁读得好?5、师评:读得太好了。谁读得最好呢?生评。6、师:两位同学
6、都读得很好(在黑板上给“男生”和“女生”下各画一面小红旗)。老师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要边读边想,课文里有哪些词不懂,用笔勾画下来,有哪些问题不明白,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等会儿提出来我们一块解决。(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1、学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指导。2、学生小组内讨论。3、各组派代表提出不懂的问题。能当场解释的字词,采取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解答,难一点的问题梳理出并板书:(1)“水滴石穿”是什么意思?(2)水滴怎么会把石阶滴穿呢?教学随笔4、同学提出的这些问题,我想你们能自己解答,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通过看图,联系上下文想想这些词的意思。自己再读
7、,找答案。5、师引导:有同学见过家门前的石阶被水滴滴出了一些小窝窝吗?请见过的同学来描术一下。6、小组内讨论:“小滴真能滴穿石阶吗?”抽生说相信或不相信的原因。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引导学生体会语气,请相信水滴能把石阶滴穿的一名同学来读水滴的话,试着用肯定的语气来读。另请“不相信”的一名同学来读石阶的话,试着用嘲讽不信的语气来读。7、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师评:两边的同学都读得很好,都可以画红旗。8、出示多媒体课件,生认真看画面:“水滴一滴一滴不停地落在石阶上,过了一年又一年,终于把石阶滴穿了。”你们现在知道“水滴石穿”是什么意思吗?抽生说,师补充。你能用这个成语说一句话吗?9、师范读课文的
8、最后两个自然段,生边听边想:(1)水滴和石阶谁的说法对?(2)水滴是怎么把石阶滴穿的?(四)启发思考,明白寓意。1 师小结:上课前老师说过了,水滴石穿是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除了告诉我们水滴能把石阶滴穿这个内容外,还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你从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故事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2 生自由发言,师给予肯定,表扬。3 师总结:同学说得真好。水滴石穿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只要不停地努力,就一定会成功。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像水滴一样,朝自己的目标不停地努力进取,那么,你们一定会成功的。(五)拓展延伸你能找出与这个成语意思相近的成语或名言警句吗?
9、教学反思课题:23 寓言两则 (第2课时)时间2016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教学目标1、能读懂故事蕴含的意思,明白 “守株待兔”这两个成语的意思。2、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好不同角色的话,并表演“守株待兔”重难点及解决策略理解两个成语的意思,并能灵活运用这个成语。教学设计一、精读课文,质疑探究1、生(一)引入新课1、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故事,今天,我们还经学习一篇有趣的成语故事(板书课题:守株待兔)大家齐读课题。2、想一想,“株”是什么意思?“待”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小组讨论,抽生说。3、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内容呢?想要知道吗?请大家翻开书,借助拼音自由
10、朗读。(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认读生字词: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农夫、窜出来、撞死、树桩、拎着、喜滋滋”。3、指导书写:窜、撞。4、小组检查朗读情况,一人读一段,检查字音是否读准。(三)深读课文,体会情感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读完后,抽生讲故事大意。2、再一次朗读课文,勾画出写农夫内心活动的句子。抽生读。3、指导朗读: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农夫的心情怎么样?(高兴极了)读书的时候应该有什么样的表情?(高兴)用什么样的感情和语气来计?(快乐的,喜滋滋的)4、生自由练习朗读,师巡视指导。5、哪位同学愿意起来读一读?指
11、名读,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听完后请学生评价读得怎么样?(表情、语气、感情)6、你能读得比他还好吗?再抽生读。师评:两位同学都读得很好,结合最后一句,同学能不能加上什么动作神态,绘声绘色地读这一段。学生组内练习朗读。7、请全体同学起立,一齐朗读这段,可以加上自己品质。教学随笔教学反思课题:24 奴隶和狮子 (第1课时)时间2016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10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了解课文内容,根据批注,学会在阅读中体会词语的表情达意功能。重难点及解决策略教学重点:在阅读中了解奴隶安德洛斯的善良与勇敢,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浓厚情感。教学难点:根据旁注,体会
12、人救狮子,狮子救人的两个动人场面,能用恰当的语气来表达这两个场面的动人描写。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昨天,你们都收集到有关古罗马、奴隶、斗兽的哪些情况?抽生说,从哪儿知道的?2、师生共同交流查阅的有关奴隶、古罗马的资料。3、出示古罗马斗兽场的光碟或挂图,学生看画面,师解说:在古罗马的斗兽场上,一个手无寸铁的奴隶面对一只凶猛的狮子,眼前一场血淋淋的惨剧就要发生,可是,奇迹发生了,狮子竟然温顺地舔着奴隶,全场欢声雷动。奴隶和狮子反映的就是古罗马发生的事情。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认识生字:(1)学生互助互学(强调“奴隶
13、”的声母); (2)交流检查识字效果(重点指导“隶”、“德”的笔顺笔画)。3、(出示词语)这些词语,你能读吗?自己大声地读一读,把它读正确。4、多种方法调动读书,引导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5、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再看看课文,用比较简单的语言说一说。教学随笔教学反思课题:24 奴隶和狮子 (第2课时)时间2016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教学目标1、自主阅读,学会批读,会读书。2、体会课文字里行间表现出的“人狮情深”,激发学生爱动物、爱大自然的情感。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难点及解决策略教学重点:在阅读中了解奴隶安德洛斯的善良与勇敢,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浓厚情感
14、。教学难点:根据旁注,体会人救狮子,狮子救人的两个动人场面,能用恰当的语气来表达这两个场面的动人描写。教学设计一、深入局部,品读课文。1、这个故事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部份,用括号括出来,读一读。2、把让你感动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一听,交流你们的读书体会。3、全班交流并说一说为什么让你感动。(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进入重点段的学习)4、学习第二自然段(1)出示安德洛斯给狮子包扎伤口的画或幻灯片。(2)谁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3)从安德洛斯的行动中,你体会到什么?(板:善良、勇敢)把你的体会写在批注栏。(4)我们还学过写人与动物和睦相处的文章吗?翻翻前面学过的课文雪儿,想想这两篇课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5
15、)人与动物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应该互相关爱和谐相处,你能通过朗读来赞美这位关爱狮子的奴隶吗?自己练一练。(抽读、范读、齐读)(6)过渡:同学们读得非常动情,我们仿佛看到了安德洛斯倚在狮子身边,幸福生活的情景。安德洛斯的行动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故事还有哪些地方也让我们深深地感动呢?教学随笔5、学习第五自然段(1)出示狮子趴在地上舔安德洛斯的画或幻灯片。(2)能把你们的感动用朗读告诉我吗?自己练一练。(3)谁来读?从他的朗读中,你们听出了什么?(抽读,评价。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语气,读出狮子从咆哮到温顺,安德洛斯从绝望到激动的动人场面。找一找这之间的因果关系,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4)师范读,生齐读。
16、(5)师小结:多么可爱的狮子,多么可敬的狮子,它知恩图报,用自己的行动救下了安德洛斯。人与狮子之间(生接)情深意重。板:知恩图报,情深意重。让我们深情地一起读。“观众席上爆发出”。二、总结升华,拓展延伸。1、一个故事总是能带给我们一些启迪。今天,我们学习了奴隶和狮子,它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和同桌说一说。抽生说。2、你能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吗?3、课后阅读老师提供的奴隶英雄。教学反思课题:25 枫桥夜泊 (第1课时)时间2016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能力,想像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浓浓的愁绪。重难点及解
17、决策略教学重难点想像诗的画面,体会诗人感情。教学设计一、质疑导入江苏的寒山寺因为唐代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而名噪一时,无数的诗人墨客均至此题诗作画吟咏,引来上成千上万的游人,枫桥也一跃成为苏州三百余座名桥之首。这首诗究竟散发是怎样的魅力,让我们一同走进张继的枫桥夜泊。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三、了解课文大意、解释题目。、对照课后注释,了解每句诗的大体意思。四、感受画面教学随笔祖国古诗历来注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通过刚才的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教学反思课题:25 枫桥夜泊 (第2课时)时间2016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能力,想像诗所描绘的画面;2、体会
18、诗人浓浓的愁绪。重难点及解决策略教学重难点 想像诗的画面,体会诗人感情。教学设计一、分析课文,丰富认识、本诗包括题目仅32个字,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找一找,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面对这良辰美景,诗人是怎样一种心情?从诗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来?诗人愁到什么程度了?又从哪个字可以看得出来?眠是什么意思?那诗人不是睡着了吗,你是怎么理解的?、诗人可能在愁些什么?苏州是中的江南水乡,夜色多么迷人,可是在诗人的眼中这一切都更加激起了他的愁绪,所以月亮缓缓下坠更加激起了诗人的愁绪;乌鸦的叫声本来就很凄惨天气寒冷,周围布满了霜气河边孤单的枫树渔船上的点点灯火远处传来的
19、悠远的钟声总之,全诗着一“愁”字,使得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都染上的浓浓的“愁”的色彩。看到了吧,这就是诗人的高明之处。带着诗人的愁绪,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边体会诗人的心情,边想像画面。教学随笔、你愁过吗?是否看到了哪些美好的东西使你更愁了呢?看,诗人写得多真实呀!带着诗人的愁,想一想自己曾有过的愁,我们再来读这首诗,一定会有新的感受。二、情境创设,加深理解这船家可是个热心人,一大早就来叫张继了:张公子,张公子,起床了吗?哟,看你眼睛通红通红的,怎么?昨晚没睡好?你没睡好,那你在做什么?诗人经历过了无数个夜晚,但是这个夜晚却与众不同,在诗人眼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三、自由背诵本诗。
20、教学反思课题:积累与运用五 (第1课时)时间2016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教学目标1体会AABB、ABAB、ABB式词语的重叠方式。2理解搜集歇后语。3读笑话,乐一乐,悟一悟。重难点及解决策略1能正确使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养成修改的习惯。2自主阅读短文精卫填海。教学设计体会AABB、ABAB、ABB式词语的重叠方式1学生自己读词语,看看每排词语各有什么特点。2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从中点明教学内容:词语的重叠方式。3你还能说一些这样的词语吗?4老师学生一起补充介绍这三种类型的词语,学生每种类型的词语都各选几个记下来。二、理解搜集歇后语1自读歇后语,在读的时候想一想是什么意思。2读
21、一读,记一记,写一写。3你还知道哪些歇后语?4师生互说歇后语,把自己喜欢的歇后语记下来。三、读笑话,乐一乐,悟一悟1自由读笑话,乐一乐,再想一想。2交流读后所获取的知识。3分角色读一读。四、讲笑话 1师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笑话故事,引出课题。2告知活动内容及评选“小笑星”和最佳听众的要求。教学随笔3同桌或小组内说说自己的笑话故事,并评一评谁的故事讲得最好,谁是最佳听众。4各组推选出的代表上台讲幽默故事。5大家评议,怎样可以讲得更好。6集体评议,推选出“小笑星”和最佳听众并颁奖。7有时间可让学生自由上台讲故事。教学反思课题:积累与运用五 (第2课时)时间2016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教学
22、目标1对幽默产生兴趣并能用普通话大方地讲笑话故事。2能用提供的材料编童话故事,并能把它写下来。重难点及解决策略1能正确使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养成修改的习惯。2自主阅读短文精卫填海。教学设计一、用提供的材料编故事,并把它写下来1引导语:童话故事是许多同学都很喜欢的,在语文大课堂里,在生活中,我们读了或听了许许多多有趣的童话故事,我们的头脑里也有许多神奇的想象。我们虽然还小,但也能编出很有意思的童话故事,你愿意试试吗?2学生自己思考,挑哪些图,怎样连成一个故事。3学生讲述故事,老师在学生讲的时候帮助润色。4让我们拿起笔来,写下这些有趣的故事,然后比一比,看谁写得更精彩。5老师选择一两篇习作,
23、读给全班听,一边读,一边评改。6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改完后,根据自己写的内容,加上题目。二、学习修改符号1出示句子让学生自己读一读,想想看,这个句子有什么问题?可以怎样修改?2学生边说,老师边在黑板上修改,教会学生这四种常见的修改符号。3用小黑板出示另外的病句,让学生试着用新学会的符号修改并评议。教学随笔4拿出自己的习作,自己修改或同桌交换修改。5读一读修改后的文章,谈谈自己的感受,点出教学目的:“文章不厌百回改”,让学生明白修改的重要性。三、阅读精卫填海1自己读短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了解大意。2勾画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3感受精卫鸟锲而不舍的精神,读了这个故事,你
24、受到了什么启发?4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学反思课题:27 父子骑驴 (第1课时)时间2016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教学目标 1学习6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难点及解决策略读出人物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感情。教学设计一、引入1 简介毛驴,教学“驴”,随着老师的板书一起书空,读准音。2 板书完课题、齐读课题。二、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1自由读文,把生字用横线标出来,多读几遍。2标出段的序号。3把难读的句子读通顺。(二)反馈。1 学习生字。“孝”和“教”比较,“狠”和“很”比较,“抖”和“科”比较。读以下词语:这么笨不孝骑驴狠心享福发抖2 指导读好难读的句子。(1)老先生哈哈大笑说:
25、“世界上竟然有这么笨的人,放着好好的驴子不骑,累得一头汗。”教学随笔(2)老太太忍不住说:“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孝啊!自己骑在驴背上,却让爸爸顶着大太阳走路。”(3)年轻的母亲大声地说:“看哪!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狠心的父亲,让自己的儿子走路,自己却坐在驴背上享福。”(4)一群小孩对着父子二人指指点点地说:“看哪!这两人真狠心,竟然一起骑在这小小的毛驴上,毛驴的脚都被压得发抖了!”3 抽读课文,随时纠正读音。(三)理清课文脉络。默读课文,想一想父子二人回家的路上都遇见了哪些人?教学反思课题:27 父子骑驴 (第2课时)时间2016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联系实际
26、理解“我们做事应该有自己的主见”。重难点及解决策略1、读出人物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感情。2、联系实际理解“我们做事应该有自己的主见”。教学设计一、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父子二人回家的路上都遇见了哪些人?二、研读文本(一)默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老先生、老太太、年轻的母亲、一群小孩的话。(二)指导读出人物的语气,体会不同人物的感情。抓住不同的人说话时不同的神态来指导。如:“哈哈大笑”“大声”“指指点点”。(三)父亲听了他们每个人的话,各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师生分角色朗读。(四)理解最后父亲下决心说的话。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就照原来的做,还是牵着驴子走,谁累了就骑上去休息一下。1“主见
27、”是什么意思?(主见就是对事情确定的意见)2现在父亲终于下决心有了自己的主见,他们快快乐乐地回家了。你能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父亲下决心说的这句话吗?3在平时生活中你碰到过这样的事吗?4小结:是的,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也要有自己的主见。(五)练习复述。附:板书设计 27父子骑驴牵着毛驴儿子骑驴父亲骑驴父子骑驴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下决心有主见快快乐乐教学随笔教学反思课题: 28 一只梅花鹿 (共1课时)时间2016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联系重点句体会寓意。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能复述课文。重难点及
28、解决策略理解课文内容,联系重点句体会寓意教学设计一、 激趣谈话,顺势导入1你对自己的长相哪里最满意?为什么?看看老师的左右手,哪只漂亮些?(左手)对,所以老师把漂亮的戒指也带在左手上。可左手右手各能做些什么事呢?(对比右手虽不好看,但比左手更有用处)2有只漂亮的梅花鹿也跟我们一样,对自己的模样有满意的地方,也有不满意的地方,我们一起去书中认识认识这只梅花鹿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及不理解的新词,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理解词语。2用开火车、请小老师等形式检查学生认字情况。3学生分段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正音。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
29、事。三、学习110段1文中的梅花鹿对自己的模样满意吗?它最喜欢自己的哪些部分,对自己的哪一部分最不满意?(自读、勾画、汇报)随机理解“赞叹”“匀称”“赞不绝口”“欣赏”“陶醉”等词。2指导朗读。在朗读中巩固“赞叹”“赞不绝口”“欣赏”“陶醉”等词的理解。教学随笔四、学习1113段1出示“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自读第1113段,说说是指的什么?随机理解“抱怨”“没精打采”等词。2指导感情朗读。随机体会“逼近”“犹豫”“挣脱”“拼命”等词。五、表演、复述小组内完成,班内展示。六、揭示寓意1看完同学们的表演,你对“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这
30、句话有什么新的理解?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七、课外阅读介绍伊索寓言,请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学反思课题:29 三袋麦子 (第1课时)时间2016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难点及解决策略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教学设计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生字“麦”:mài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读生字、词语,辨析形近字“捧”和“棒”,读准多音字“兴”“干”“磨”在本课的读音。3同桌互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1学习课文2、3、4自然段,了解
31、同样的麦子在三个小动物眼中不同的看法和做法。2抓住关键词句指导朗读,体会和感悟三个小动物的性格特点。a)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6、7、8、9自然段,体会三个小动物的不同特点。b) 抓住三个小动物的语言指导朗读。四、演绎故事,发展思维。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语言特点。2看插图,想内容,演故事。3抓住土地爷爷的三种不同反应,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创造性理解课文内容。五、利用词串,回归整体。1读词串,回想故事内容。黄灿灿的麦子饱满的麦粒上等的麦种磨成面粉保存起来全种下了地哈哈大笑点点头兴奋地说2布置作业。如果给你一袋麦子,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教学随笔教学反思课题:29 三袋麦子 (
32、第2课时)时间2016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教学目标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2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让学生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重难点及解决策略 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教学设计 一、复习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复述三袋麦子的故事。二、交流作业“如果给你一袋麦子,又会是一个什 么样的故事呢?”讲述自己的故事。三、练习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创造性地表演课文。四、练习书写生字词,会用“抚摸”、“迫不及待”写话。教学随笔教学反思课题:30 竹石 (共1课时)时间2016年 月 日
33、第 周 星期 第 节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新词,初不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古诗。重难点及解决策略 学习生字新词,初不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教学设计 一、导入:1 看图:图上有什么?(板书:竹石郑燮说到诗人,他还有一个比他的名“燮”更有名的号板桥)2 你知道郑板桥的故事吗?学生交流,老师适时补充(1)江苏兴化人,扬州八大怪之一(2)写过“难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3)早年家贫,中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因帮助县民诉讼得罪地方豪绅而罢官(辞行前,百姓跪请挽留,板桥当即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做鱼竿”说他两袖清风回扬州吟
34、诗作画去了,表现得十分坦荡、洒脱)(4)故事:一天,郑板桥听说镇江江心有座焦山,风景优美,栽了许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摊开纸作画,画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茎葱葱,枝叶扶疏,配上一两块清奇古怪的石头,题上几句妙趣横生的诗文,让人耳目一新。3 郑板桥人称“诗书画三绝”,特别是他画的竹兰、山石,形象逼真,姿态万千。留下了许多名画竹石图、丛竹图、墨竹图、兰竹芳香图课件欣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题写在竹石图上的诗。师吟诗,生读读古诗。二、学诗1 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学习更多的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2 学
35、生说说学古诗的有效方法。3 学生自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弄懂诗意。合作学习、自我体会均可。4 反馈:抓住哪些字眼来理解?你认为哪些字词写得最传神?(“咬”字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根据学生学情板书:咬定千磨万击坚劲立根东西南北风三、体情1 合作表演竹与石的对话。2 诗人喜欢竹子吗?他是怎样表达的?再读古诗,体味诗人写竹,是写什么?(板书:咏物明志)教学随笔借物喻人,表明诗人刚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击、不畏风浪的气节。把自己想象成郑燮,说说自己看到竹石的心情、感悟3 怀着对劲竹、对诗人的敬佩之情朗读全诗(对读、指名读、齐读)4 你喜欢竹子吗?你认为竹子具有哪些品质?(如:竹是空心的
36、,很谦虚;竹在生命的旅程中每成长一步会留下印记;竹不开花,朴素,保持本色;竹扎根很深,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四、拓展“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有竹,“岁寒三友竹松梅”也有竹。有多少人吟诵过这看似普通的竹子!交流诵读我们课外搜集的竹的典故,竹的诗句。典故:宋代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诗句: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苏轼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李白慈老竹“里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郑燮竹“一节复一节
37、,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刘禹锡庭竹“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五、巩固在画的空白处题写竹石,要求默写。也可以题写你喜欢的写竹的诗句。竹石 郑燮板书:咬定千磨万击坚劲立根东西南北风咏物明志教学反思课题:31 钉子的故事 (共1课时)时间2016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反复朗读父亲的话,明白“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的道理。重难点及解决策略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教学设计一、实验激趣,导入课文题目1教师拿出一块木板和一颗钉子,把钉子钉入木板。接着请一个同学上台拔出。师:同学们,木板
38、上留下了什么?板书:小孔。(顺势过渡)小孔虽小,却凝聚着一位父亲的智慧。齐读课文题目。2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二、汇报交流,检查预习情况1大家带着问题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注意把预习中遇到的较难的字词,多读两遍。2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要求学生读得正确通顺。3齐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4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只要学生说个大概就给予肯定)5你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1)爸爸的话是什么意思?(2)为什么父亲要以这种方式教育孩子,不觉得太费时间吗?(3)坏脾气真的有那么大的危害吗?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再读课文,针对黑板上的问题,把你读懂的内容、获得的启发、自己的感受讲给全班同学听。2
39、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一起解决了问题,读懂了课文,学会了在合作交流中集思广益,真是受益匪浅。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悟再读课文,勾画出启发你的句子。3钉子的故事给我们哪些启发?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父亲的话。(1)用“”把父亲的话勾画下来,多读几遍。(2)联系课文和自己的感受理解父亲的话。(3)从父亲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4)父亲的话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在交流中总结本文主旨:口头的伤害与伤害身体没什么两样。四、拓展与升华,运用与积累1结合实际,让学生谈一谈坏脾气在生活中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伤害与懊悔、不便与烦恼。2教师用搜集的资料说明:坏脾气不但伤害别人,还危害自己的健康。3积累园:把本文中给你印象最深的语句抄写
40、在“采蜜本”上,多读几遍,最好能背下来。教学随笔教学反思课题:积累与运用六 (第1课时)时间2016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教学目标 1体会汉字的多音多义,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多姿多彩。2搜集环保标语,树立环保意识。3在开心一笑中明白有些成语不能只照字面意思来理解。 重难点及解决策略 在 开心一笑中明白有些成语不能只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教学设计一、体会汉字的多音多义1学生自读出示的句子,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自由地说一说,从中点明教学内容:一个字可以有不同的读音和不同的意义。3再读这几个句子,感受汉字的多音多义。4你还能说一说这样的句子吗?二、学习环保标语,树立环保意识1出示课文中的广告语,
41、自己读一读,体会意思。2说说这些广告语是什么意思,老师适时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3你喜欢这些广告语吗?读一读,背一背,抄一抄。4试着设计关于环保的广告语。三、开心一笑1学生自读这个笑话。2说说议议,在轻松的氛围中明白有些成语不能只照字面意思来理解。3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成语理解的小笑话?讲给大家听一听。四、指导综合学习1学生拿出自己课前搜集的各种资料(日历纸、包装纸、图画资料、针线、胶水等),独立构思,想想怎样利用资料,做一个什么样的本子。2自愿结伴,交流自己的构思和资料,相互启迪,使自己的构思更成熟。3筛选资料,动手裁剪,装订本子,进行装饰,并给自己制作的本子命名。4在小组内自我介绍制作的本子,
42、说明其优特点,小组内选出12份最佳作品。5各小组推荐的同学在全班介绍自己的作品,全班评选出几份最佳作品。6老师总结,充分肯定各种层次同学的作品或构思。教学随笔教学反思课题:积累与运用六 (第2课时)时间2016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教学目标习作练习,介绍我自己。自主阅读为什么要说谢谢重难点及解决策略 习作练习,介绍我自己。教学设计一、分析理解课文1老师引语:上一节课老师看见了你们制作的新本子,非常漂亮,愿意在第一页上介绍你自己吗?老师相信你们做的自我介绍一定能和你制作的本子一样漂亮。2学生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3在小组内介绍自己,注意要表达出真情实感,要说真话,组内成员评议,帮着润色
43、。4把自己刚才说的内容写下来。5老师选12份习作读给大家听,边读边评议,修改。6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自改或相互修改。 二、自主阅读为什么要说谢谢1老师简介苏霍姆林斯基。2学生自读这个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边读边想,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4老爷爷的话是什么意思?男孩在想什么?5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教学随笔教学反思课题:32 永不凋谢的玫瑰 (第1课时)时间2016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重难点及解决策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在表达人物品质方面所起的作用。教学设计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揭题质疑
44、。1、学生欣赏各种玫瑰花图片。2、读题,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凋谢”一词的意思。3、质疑,“永不凋谢的玫瑰”指的是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永不凋谢的玫瑰”指的是什么?2、出示词语“小女孩摘花气愤校长奖励”,引导学生根据这些词语的提示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学随笔教学反思课题:32 永不凋谢的玫瑰 (第2课时)时间2016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教学目标 联系上下文,理解校长奖励小女孩的原因,体会小女孩和校长的美好、善良的心灵。重难点及解决策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在表达人物品质方面所起的作用。让学生在感悟与体验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学会做一个
45、善良、有爱心的人。教学设计一、深入感悟,体会情感。1、学生根据板书提示,提出问题。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讨如下几个问题:A、小女孩摘的玫瑰花什么样子?B、小女孩为什么摘玫瑰花?C、小女孩摘了玫瑰花,校长不但没有批评她,反而还奖励了她?3、学生汇报学习成果。(1)读描写玫瑰花样子的句子。说说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指导用喜爱的感情读这些句子。(2)这么美丽的玫瑰花,一位小女孩竟然把最大的那一朵摘下来了,在一旁看见的同学是什么反应,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你会想些什么,会对他说些什么?(3)小女孩摘下了玫瑰花,校长为什么没有批评她,反而还奖励了她?谁来谈谈你的体会。(4)走进小女孩与校长的对话,
46、师生分角色读,同桌读,抽生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5)交流,校长是一个什么样了人?小女孩是一个怎样的孩子?(6)读到这里,你对小女孩又有什么样的看法?读小女孩的话。(7)校长又是怎么做的呢?自由读第五自然段。(8)读校长考奖小女孩的话。4、读课文最后一段。学生交流体会和感受。二、拓展延伸、情感升华教学随笔1、读到这里,你想对小女孩说什么?写一写,说一说。2、发挥想象,小女孩摘下玫瑰花来到医院,故事会怎样发展呢?(分角扮演奶奶和小女孩。)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象小女孩那样拥有美好心灵的人及事。4、看一组画面。小结:让我们也行动起来,播洒爱的种子,让爱无处不在。教学反思课题: 33 和平鸽
47、(第1课时)时间2016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读课文,知道为什么毕加索笔下的鸽子会成为和平的象征。重难点及解决策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所起的作用。教学设计一、交流资料,导入课文题目 同学间相互介绍有关和平鸽的资料,揭题板书。 教师出示和平鸽图片,归纳介绍:据创世纪中记载,当地球洪水泛滥时,诺亚等避入方舟得以保住性命。一天,他放出鸽子去探测洪水是否已经退了。当鸽子飞回来时,嘴里衔着一枝橄榄枝,于是诺亚知道洪水已经退了,地上已经平安了。后来,人们就把鸽子和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二、自读课文,认识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
48、读正确:读准字音,不加字,不减字。教师巡视指导,收取反馈信息。2检查生字词语的认读情况。出示词语卡片。认读词语后离开语言环境单独认生字,注意读音,强调“牺”的写法,还可以给生字扩词。3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三、介绍背景,激起共鸣教师简单介绍二战的基本情况,展示背景,拉进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激起情感共鸣。教师出示战争图片或录像介绍:1940年里的一天,德国法西斯匪徒攻占法国首都巴黎。许多妇女儿童和无辜的老百姓都惨死在战火中。残酷的士兵连小孩,甚至一只鸽子也不放过。我们课文中的小柳辛就是惨死在这场战争中的。教学随笔教学反思课题: 33 和平鸽 (第2课时)时间2016年 月 日
49、第 周 星期 第 节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热爱和平,关注人类命运的情操。重难点及解决策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所起的作用。教学设计一、 感情朗读,质难解疑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3段。2小组讨论怎样读才能表达对法西斯的仇恨。学生试读。3 抽读,评价。教师指导生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命运的变化而逐渐增强朗读的力度。可将该段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感情要有起伏。如开始可以稍微平淡一些,从“小柳辛一看扔下去”语气要强,读出对法西斯暴行的仇恨和对小柳辛的崇敬;“小柳辛当场掐死了”这种凄惨的情境语气稍弱,表达对小柳辛和鸽子的同情。4 教师范读,学生感悟。5小组比赛读。6 质疑:小柳辛为什么会死?他养的鸽子为什么会死?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解决后汇报。让学生通过讨论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反对侵略的思想与感情。7有感情地齐读第3段。二、抓重点词句,细读课文教学随笔1自读课文其他段落,勾画出能表现毕加索对法西斯的恨、对和平的向往的句子。(1)一天,毕加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设计场景分组管理办法
- 证券资金分流管理办法
- 诉讼业务承揽管理办法
- 财政票据管理办法讲稿
- 财政罚没资产管理办法
- 货款回收专项管理办法
- 资金管理办法汇报发言
- 数据交易市场-发展目标与规划方案
- 造价鉴定报告管理办法
- 道教协会道观管理办法
- 省供销社招聘试题及答案
- JG 121-2000施工升降机齿轮锥鼓形渐进式防坠安全器
- 养殖场防疫员聘请协议书
- 护士考编制试题及答案
- 提升教师评价素养的策略及实施路径
- 2025山西大地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校园招聘1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绿色智能建造概论 课件全套 第1-7章 绪论- 建筑绿色智能运维
-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汇编
- 水库管理制度
- 《防爆安全管理》课件
- 华润守正评标专家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