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科版(2017 秋)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一、学生分析本班共有学生55 人。其中男生3 人,女生 25 人。他们经过前几年的科学课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微小世界、地球的运动、工具与技术、能量、四个大单元。以学生的生
2、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物体与物体的运动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概念”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借助学生不断丰富的间接“生活经验”,切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微小世界单元引导学生从放大镜开始,认识一些微生物,从微观处揭示生命世界的奥秘,感受生命世界的多姿多彩。将馒头发霉、食品变质等自然现象与微生物的生命繁殖活动结合起来,理解自然事物的变化是相互联系的。地球的运动认识白天黑夜产生的原因, 四季的更替日食和月食的产生让你产生对宇宙的好奇心,产生探究问题的意识,通过对运
3、动与静止现象的观察、探究、搜集整理信息等活动,理解静止与运动相对性的道理;工具与技术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和使用的技术,使学生明白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工具和技术的进步;能量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能量形式,明白节约能源的重要性,通过实验验证电能和磁能的互相转换,懂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含义。三、总体教学目标(一)科学态度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 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二)科学概念与科学探究1. 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知道真菌是、既不属 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中的一类。2. 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3. 观察生活中运动静止相对性的事例,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表示距离和实践的关系,直到物体运动需要的位置、方向和快慢等(三)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2. 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3. 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
5、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 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 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如微生物世 界,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如病毒与生命健康、物质的运动等。探究水平较前 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 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 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项 目, 如根据发霉馒头的外部表象,推测产生变化的原因
6、,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 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 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所学的知识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五、教学措施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 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 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解释与模型是六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或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上网 查与资料,搜集图片、报刊等。在
7、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 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六、教学进度周次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备注1第一单元1.放大镜11第一单元2.怎样放得更大12第一单元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12第一单元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3第一单元5.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13第一单元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14第一单元7.微生物与健康14第二单元1.我们的地球模型15第二单元2.昼夜交替现象15第二单元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16第二单元4.谁先迎来黎明16第二单元5.影长的四季变化17第二单元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8、17第二单元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18第三单元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18第三单元2.斜面19第三单元3.不简单的杠杆19第三单元4.改变运输的车轮110第三单元5.灵活巧妙的剪刀110第三单元6.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111第三单元7.信息的交流传播111第四单元1.各种形式的能量112第四单元2.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112第四单元3.电和磁113第四单元4.电能和磁能113第四单元5.电磁铁114第四单元6.神崎的小电动机114第四单元7.能量从哪里来115综合复习216期末测试2一、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选择题1 .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功能的是 ()。A.老花镜B. 一滴水珠河C.近视镜
9、【答案】C【解析】 【解答】老花眼镜和一滴水珠都有放大功能。而近视镜是缩小的凹透镜,无放大作用。故答案为:Co【分析】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2 .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菌的是()。A.大肠杆菌B.木耳LC.酵母菌口 D.青霉【答案】A【解析】 【解答】真菌通常又分为三类,即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大型真菌。大肠杆菌是细菌。故答案为:A。【分析】真菌的形态多样,一般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酵母菌属于单细胞,而霉菌和蕈菌 大型真菌都属于多细胞的真菌。3 .小明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放大镜靠近指纹时图像变小,下列做法能看到更大的图 像的是()。A.放大镜
10、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远些B.放大镜和手指不动,眼睛向放大镜方向靠近C.眼睛和放大镜不动,将手指向远离放大镜方向移动【答案】C【解析】【解答】放大镜是根据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的原理制成的。 其成像规律是物体离凸透镜越远接近于焦距,但要小于一倍焦距像越大,要使指纹的像大 一些,将手指向远离放大镜方向移动。故答案为:Co【分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4.有关放大镜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用一只手拿着放大镜靠近一只眼睛C.放大镜前方的物体可前后移动【答案】D【解析】【解答】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gB
11、.可同时移动你的头部和放大镜D放大镜可帮助人们观察单细胞生物,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所以放大镜不能观察到单细胞生物。故答案为:Do【分析】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 毛。5 .如右图是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装片时的视野,若要使视野中的物体移动至中间,应向移动装片。A.右上方【答案】CB.左上方C.左下方
12、D.右下方【解析】【解答】因为在显微镜中观察玻片产生的都是倒影,所以若要使视野中的物体移 动至中间,应向左下方移动。【分析】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6 .下列不需要用放大镜的是 ()。A.开发计算机程序n B观察植物的花C修理精密仪器【答案】A【解析】【解答】修理精密仪器、观察植物的花一般是观察花粉之类的微小物体,用放大 镜观察即可看到物体的图像,开发计算机程序在开发的过程中只要需用到肉眼即可,无需 放大镜的帮助。【分析】放大镜能够观察到毫米级别的物体,对观察的物体具有放大的作用。7 .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B.C.'【答案】C【
13、解析】【解答】具有放大作用的是凸透镜,凸透镜的特点是两边薄、中间厚。A选项是平面镜,观察到的物体和被观察物体等大。B是凹透镜,能够缩小被观察的物体。【分析】凡是中间厚、两边薄的一般都是凸透镜,这个结构对物体具有放大的功能。8 .用放大倍数较大的放大镜观察电视屏幕图像,看到的是()。A.较清晰的图像B.许多点状物质C.许多条状物质【答案】C【解析】 【解答】用放大镜去观察电视机或者是电脑的屏幕,会看到很多条状的物质,是 物体的三基色造成的散装光束。【分析】放大镜对物体具有放大作用,能够观察到肉眼看不清的很多微小物质。9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 (河关。A.长度B.凸度口 C.面积【答案】B【
14、解析】 【解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放大镜的大小、镜片直径没有任何关系,放大倍数 只与凸起的程度有关,凸起程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分析】重点掌握显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只与放大镜的凸透程度有关。10 .下列方法中,观察到的图像放得最大的是()。A.移动放大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问的距离B.移动放大镜与观察者眼睛之间的距离C.调整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答案】C【解析】 【解答】当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增大时,放大倍数远远超过移动放大镜和观察 者之间的距离。【分析】当肉眼无法观察到时,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当放大镜无法观察到时,可以利用显 微镜进行观察。11.查阅资料,显微镜的目镜放大倍数是20倍,物
15、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这个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A. 30 倍tjB. 200 倍(C. 2010 倍【答案】B【解析】【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计算方法;目镜倍数乘以物镜倍数。【分析】显微镜可以看到细胞和微小生物。12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蜗牛爬行用到的工具分别是()。A.显微镜、放大镜B.放大镜、放大镜iC.显微镜、显微镜d D.放大镜、显微镜【答案】A【解析】 【解答】洋葱表皮细胞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只能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观察蜗牛爬 行可以用放大镜观察。【分析】细胞、微生物等微小生物只能借助于放大镜进行观察。13 .使用显微镜时的正确步骤是 ()。调节准焦螺旋和光线,看清标本.把载玻片
16、放在载物台上。将显微镜向着光摆在平 坦的桌面上。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调节反光镜,能从目镜内看到一个亮的尤回。A.BD. 【答案】A 【解析】 【解答】使用显微镜时,首先把显微镜放在平面上,然后调解反光镜控制光线的进出。其次把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调节粗、细准焦螺旋,看清标本。最后移动载玻片, 观察标本。【分析】使用显微镜时要保证显微镜的安全,不要将显微镜放置于不平滑的表面。14 .面包内部疏松多孔,是烤面包之前生面团中糅入了()才会有的。A.微生物u B孝母CH菌【答案】B【解析】 【解答】在做馒头、面包等糕点时,会在生面团中揉入酵母,产生二氧化碳气 体,当二氧化碳排出时,就会留下气孔,
17、使面包疏松可口。故答案为:B。【分析】酵母在面团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气体要从面团中溢出来,就会 造成疏松多孔的现象。15 .微生物对人类是()。A.有害的Bt益的的的有害,有的有益【答案】C【解析】 【解答】微生物对人类的作用有好有坏,比如利用酵母菌进行面团发酵。但是也 有细菌对人类生活产生危害,比如病毒生物。【分析】考察人类生活和生物活动的关系。微小生物对人类有好有坏。16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有关。A.凸度B.材料口 C.面积【答案】A【解析】【解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A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因素。17
18、.在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时,控制微生物运动正确的做法是()。A.吸掉一些水B上一些水CS夹子夹住【答案】A【解析】【解答】在显微镜上面放少量的脱脂棉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池塘里的水或者用 吸水纸吸去周边多余的水分,可以控制微生物的运动。故答案为:A。【分析】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18 .下面全是晶体的一组是()。A.糖、碱、盐B水晶、雪花、玻璃C盐、味精、珍珠【答案】A【解析】【解答】A、糖、碱、盐都是晶体,符合题意。B。水晶、雪花是晶体。玻璃是非晶体。不符合题意。C。盐、味精是晶体。珍珠是非晶体。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
19、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歹U,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19 .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功能的是()。A.老花眼镜B. 一滴水珠C.平玻璃片【答案】C【解析】 【解答】老花眼镜和一滴水珠都有放大功能。而玻璃片是平面透镜,无放大作用。故答案为:Co【分析】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 细节.20 .在下列观察中,适合用放大镜观察的是()。A.细菌B.朗虫三C.叶子表面气孔【答案】B【解析】【解答】细菌和叶子表面气孔需要用显微镜观察,助虫可以用放大镜观察。故答案为:B。【分析】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
20、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 多的细节。21 .关于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量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是由细胞组成的B. 1663年,罗伯特 胡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了橡木树皮的细胞C.所有细胞的形态结构都是一样的【答案】C【解析】【解答】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故答案为:Co【分析】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22.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培养微生物的是()。A.干草B池塘里的水面水而缸里的水【答案】C【解析】【解答】A.干草可以用来培养微生物,不符合题意;B.池塘里的水可以用来培养微生物,不符合题
21、意;C盐水不可以用来培养微生物,符合题意;D.鱼缸里的水可以用来培养微生物,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微生物适宜的生长环境。23.下列各种物质不具有晶体结构的是()。A.食盐Bg花CB离琳精【答案】C【解析】【解答】A.食盐具有晶体结构,不符合题意;B.雪花具有晶体结构,不符合题意;C.玻璃不具有晶体结构,符合题意;D.味精具有晶体结构,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o【分析】晶体是由大量微观物质单位(原子、离子、分子等)按一定规则有序排列的结构,因此可以从结构单位的大小来研究判断排列规则和晶体形态。24 .()发明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A.列文虎克呼顿甯根【答案】C【解析】 【解
22、答】应该学者培根在清晨的露水中,发现透过小水滴看到的物体被放大了,由此受到了启发,发明了可以放大物体的凸透镜。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凸透镜的发现史。25 .把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b.准备两个放大镜c.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 d.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A.bdcaB. bacdC. bcdaD. abcd【答案】A【解析】【解答】制作简易显微镜的步骤是:准备两个放大镜;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找到最清晰物像的距离;将此距离固定。A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o【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2
23、6 .要使玻片右上角的图像移到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应该是向()A.右上角的下角上角【答案】A【解析】 【解答】由于显微镜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所以要使玻片右上角的像移动到中央,应该将物体往右上角移动。A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o【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成像特点。27 .下列选项中,不用显微镜来观察的是()A.洋葱表皮大液泡B河水中的微生物C味精的晶体D.植物的叶子细胞【答案】C【解析】 【解答】显微镜适合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单位,味精晶体用肉眼可以看见,不需要借用显微镜。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o【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
24、原子时 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 电子显微镜。28 .把印有英文字母b的薄纸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图像是英文字母()。A. dB. bC. qD. p【答案】D【解析】 【解答】显微镜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像,所以“b经过显微镜得到的是 “p; D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o【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 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 电子显微镜。29 .载玻片上的图像是 “39,”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里看到的图像是()A. 93n B. 63
25、C. 6 £【答案】C【解析】【解答】显微镜中形成的图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o【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成像特点。30 .下列(正属于人类探索微小世界成果的领域。A.医药酸品琬隆值工业【答案】D【解析】 【解答】医学,食品以及克隆都会利用到细胞等微小生物的作用,重工业属于大 型加工产业,不属于微生物的利用。【分析】重工业不属于微笑生活探索的领域,重工业属于加工产业。二、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选择题31 .观察如图所示的地球结构模型剖面,地球的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A.地核、地幔、地壳B.地幔、地核、地壳 C.地壳、地幔、地核 答案:A3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
26、的时间是 ()。A. 24小时B. 一个月C. 一年答案:C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托勒密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B.哥白尼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C.科学探索需要不断寻找新证据,来排除或修正观点 答案:C34.同一地点,一年四季正午时分太阳的位置不同,这是因为()。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答案:B35 .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A.太阳B ,地球 C .地球公转轨道答案:B36 .我们用塑料小球代表地球,用手电筒代表太阳来进行实验,探究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这种实验称为()。A.对比实验B .演示实验C .模拟实验答案:
27、C37 .坐在转椅上,顺时针转动转椅,观察到周围的景物是()运动的。A.逆时针B .顺时针C .自北向南答案:A38 . 5月8日下午2时,状状的爸爸坐飞机前往美国纽约出差,飞行约 12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此时美国机场显示的时间竟然还是5月8日下午2时。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地球在不停地自东向西自转B.美国机场的时钟在 12小时之前停止了工作C.美国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2小时答案:C39 .猫头鹰在夜晚活动,郁金香在白天开放,都是受 ()的影响。A.昼夜交替B .四季变化 C .太阳热量答案:A40 .下列动物中不需要冬眠的是 ()。A.刺猬B .熊猫 C .乌龟答案:B三、六年级上册
28、第3单元选择题41.撬棍在生活中的运用。(1)图中这个简单机械装置称为()。A.杠杆B轮轴C斜面(2)图中小明向下压撬棍的力()木箱的重力A.大于B等于C小于(3)如果将A点向8点靠近,那么撬起木箱时()。A.用力大小不变B.变得省力 c.变得费力(4)如果小明向下压撬棍 50厘米,那么木箱向上抬起的距离()。A.小于50厘米B.等于50厘米C.大于50厘米【答案】(1) A(2) C(3) B(4) A【解析】【解答】(1)根据杠杆的结构,我们得出图中这个简单机械装置称为杠杆;(2)由于撬棍属于省力杠杆,所以小明向下压撬棍的力小于木箱的重力;(3)如果将A点向8点靠近,那么撬起木箱时变得省力
29、;(4)根据杠杆原理,如果小明向下压撬棍50厘米,那么木箱向上抬起的距离小于50厘米。【分析】根据杠杆的结构以及杠杆原理,可以解决本题。42.选择题。(1)下面几个斜面中,省力效果最好的是()。(2)()没有应用斜面省力的原理。A.盘山公路B.开瓶器C螺母(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杠杆、轮轴、动滑轮、斜面都可以省力B.坡度为90。的斜面最省力C沿斜面提升重物一定是费力的【答案】(1) CB(3) A【解析】【解答】斜面的坡度越大,重力沿着斜面向下的分子就越大,越容易省力。所以 对于斜面,坡度越大,越省力。【分析】重点掌握坡度越大,越省力。43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因其形似汉
30、字金”字,故称 金字塔古代埃及、西亚和墨西哥等都有金字塔,以埃及的最著名。埃及金字塔共70余座。金宇塔是用石块砌成的,其中最重的石块达 15吨,那么古埃及人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将这些巨石搬上去的呢?考 古学家有很多种学说”,其中一种认为古埃及人使用盘旋的斜坡帮助他们建造金字塔等建()的原理把巨石搬筑物。他们也用树干做成的滚轴来搬运这些大石块。古埃及人可能利用 到高处来建造金字塔。A.轮轴省力B.滑轮省力C.斜面省力【答案】C【解析】【解答】斜面的坡度越大,重力沿着斜面向下的分子就越大,越费力。所以对于 斜面,坡度越大,越费力。【分析】滑轮、斜面以及轮轴是三个不一样的概念,要注意用概念去理解生活的事
31、物。44 .如图所示,小明和爸爸两个人玩跷跷板。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1)跷跷板可以看作一种()。A.杠杆B斜面C轮轴(2)如果把爸爸的位置看成是阻力点,那么小明的位置是 ()。A.支点B.用力点C.阻力点(3)现在跷跷板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小明要想将跷跷板压下去,应该让 ()。A.爸爸离支点更近些B.小明离支点更近些C.爸爸离支点更远些(4)如果爸爸的质量是小明的两倍,爸爸坐的位置离支点的距离是30厘米,小明坐的位置离支点的距离大于()厘米时,才能把跷跷板压下去。A.30B.60C.45(5)如图所示,用两根蜡烛和一个支架做成了一个跷跷板”,两根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重量减轻的速度相同,两分钟后,
32、蜡烛的位置怎么变化?()。A.长蜡烛升高,短蜡烛下降 B.短蜡烛升高,长蜡烛下降 C保持原位不动【答案】(1) AB(3) A(4) BB【解析】【解答】支点就是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点,在平衡杠杆中,动力臂*动力等于阻力*阻力臂,两者相等才可以平衡。如果爸爸是动力,则小明就是阻力。判断蜡烛如何运动时,可采取极值法,两边质量都为0.1,则右边的力臂较大,短蜡烛的力臂与力的乘机较大,所以短蜡烛升高。【分析】在平衡杠杆的条件中,阻力相力臂=动力劭力臂。45 .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的范蠡在长期的经商过程中发现,人们买卖东西没有一个统一 的计量工具。后来范蠡经过潜心研究,设计出了一种对等衡量货物的秤,这种
33、秤是史料记 载的最早的杆秤。最初范蠡设计的秤以十三两为一斤,在市场上应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 这种进制存在很大弊端。于是范蠡将一斤改为十六两,规范了市场货物交易的计量秩序。 根据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知道,下列成语与秤有关的是()。A.四两拨千斤奔重若轻评斤八两【答案】C【解析】 【解答】半斤八两与杠杆有关,因为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等于动力乘以动力臂, 如果动力臂或者阻力臂较大,则会造成动力或者阻力的改变。【分析】在平衡杠杆的条件中,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46 .选择题。(1)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2)小杆秤的支点在()。A.杆秤提绳的位置B.秤盘的悬挂位置C挂秤泥的位置(3)把杆
34、秤提绳的位置向秤盘方向移动,秤的最大称重()。A.变小B变大C不变(4)如图所示,用开瓶器打开瓶盖的过程中,开瓶器的支点在()。A.瓶盖边缘B.瓶盖凹陷处C手与开瓶器接触的位置【答案】(1) AA(3) B(4) B【解析】【解答】阻力臂大于动力臂,这个杠杆是费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这个杠 杆是省力杠杆。在杠杆的平衡条件中,阻力乘以阻力臂等于动力乘以动力臂。支点是硬棒 绕着某一固定点旋转的位置。【分析】如果杠杆平衡,增大阻力,要减少阻力臂来维持杠杆平衡;增大动力,要减少动 力臂来维持平衡。47 .【拓展题投石车】投石车是利用杠杆原理抛射石弹的大型人力远射兵器。我国在春秋 时期已开始使用投石
35、车,隋唐以后成为攻守城的重要兵器。但宋代较隋唐更有进一步的发 展,不仅将投石车用于攻守城,还用于野战。古代西方投石车也是主要进攻手段之一,波 斯人、希腊人都曾经大量地使用过它。最初的投石车结构很简单,主体是一根巨大的杠 杆,长端用皮套或木筐装载石块,短端系上几十根绳索,当命令下达时,数十人同时拉动 绳索,利用杠杆原理将石块抛出。仔细观察图片,我们可以得知,图片中的投石车是()。A.省力杠杆B.费力杠杆C.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答案】B【解析】【解答】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为省力杠杆;用力 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为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 到支
36、点的距离时为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图中投石车阻力臂大于动力臂,是费力杠杆。【分析】能理解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概念,明确它们的关系48 .人们利用斜面搬运重物是为了()。A.省力眇移动距离C.便【答案】A【解析】【解答】实验证明,斜面可以省力,且坡度越小越省力。【分析】本题考查斜面的作用。49 .木工师傅用斧头作为工具,是利用了()原理。A.动滑轮跳滑轮C.面【答案】C【解析】【解答】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分析】本题考查斜面的定义。50 .下列物品中,运用斜面原理制成的是()。A.活动扳手B.购物商店的楼梯式电梯C.跷跷板【答案】B【解析】【解答】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
37、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分析】本题考查斜面的定义。51 .螺丝钉上面的螺纹应用了()原理。A.轮轴Bt滑轮C.面【答案】C【解析】【解答】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分析】本题考查斜面的定义。52 .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能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A.斜面B.杠杆£.轮轴【答案】B【解析】 【解答】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翘起重物了,人们把这 样的棍子叫做杠杆。【分析】本题考查杠杆的定义。53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我可以撑起整个地球。A.支点血杆曲力点【答案】A【解析】【解答】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撑起整个地球。【分析】
38、本题考查杠杆的发现。54 .下列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铁皮剪B1发剪殿子【答案】A【解析】【解答】在铁皮剪上,由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所以 是省力杠杆。【分析】本题考查杠杆的种类。55 .下列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铁皮剪BI发剪毓跷板【答案】B【解析】【解答】在理发剪上,由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所以 是费力杠杆。【分析】本题考查杠杆的种类。四、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选择题56 .下列几组电磁铁中,可以吸起大头针数目最多的是()。A.串联两个电池的电磁铁,B.并联三个电池的电磁铁C.接一个电池的电磁铁时联两个电池的电磁铁【答案】A【解析
39、】 【解答】电流的大小对电磁铁有影响。当电流增大时,电磁铁的磁性增加可以吸 引更多地大头针。电流减弱则相反。串联电池可以使电流增大。故答案为:A。【分析】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线圈的圈数、电流的大小、铁芯的粗细 等因素有关。线圈多,磁力大;线圈少,磁力小。电流大,磁力大;电流小,磁力小。增 加线圈的圈数、增大电流、增粗铁芯。57 .核电厂生产的电能由()转化来的。A.化学能光能嫄子能【答案】C【解析】【解答】核电厂产生的电有原子能转化来的。【分析】本题考查能量的转化。58 .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电池的关系时,要改变的条件是()。a.电池的个数喉圈的匝数徽芯的粗细【答案】A【解析
40、】 【解答】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果要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电 池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其他条件一定,改变电池的个数。【分析】本题考查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59 .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线圈的匝数的关系时,要改变()。A.电池的个数喉圈的匝数徽芯的粗细【答案】B【解析】 【解答】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果要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线 圈的匝数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其他条件一定,改变线圈的匝数。【分析】本题考查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60 .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时,需要改变的是()。a.电池的个数喉圈的匝数徽芯的粗细【答案】A【解析】 【解答】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多种因素有关,如
41、果要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电 流大小的关系时,即研究与电池的关系,必须控制其他条件一定,改变电池的个数。【分析】本题考查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61 .加大通入电磁铁的电流,电磁铁的磁力会()。A.减小B.增大uC.不变【答案】B【解析】 【解答】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通入电路中的电流有关,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力 越大。【分析】本题考查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62 .小强用电炉烧水,这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A.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B.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C.电能转化为热能【答案】C【解析】【解答】小强利用电炉烧水,在这个过程中,电炉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热能,将水 烧开。故答案为:C【分析】能量和能量之间可以用
42、过某些方式相互转化。63 .小明用电池驱动玩具车,这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A.机械能转化成电能B.动能转化成电能C.电能转化成动能【答案】C【解析】 【解答】小明用电池驱动玩具车,在这个过程中,电池的电能转化为小车的动能。故答案为:C【分析】能量和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64 .洗衣机就是一个电能转换器,它能把电能转换成()能。A.光觊劭【答案】C【解析】【解答】洗衣机就是家用电器,家用电器能够把电能转化为动能。故答案为:C【分析】用电器能够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65 .选择题。(1)如图所示,将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向线圈的中心靠近时,指针偏转的角度()。A.变大B变小C不变(2)下
43、列情况中,不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是()。A.用电池靠近指南针B.用磁铁靠近指南针C用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3)小明在做 通电导线使指南针指针偏转 ”的实验时,发现指南针的指针没有发生偏转, 原因可能是()。A.小灯泡与导线接触不良B.小灯泡被短路C指南针离导线太近了(4)在做 通电导线使指南针指针偏转 ”的实验时,如果发现导线过热,()。A.我们应该立即断开电路B.我们不必惊慌,这是正常现象C我们应在导线上浇些凉水来降温(5) 一根长直导线在靠近一个原来静止的小磁针的过程中,()。A.如果小磁针发生转动,导线一定有电流通过B.如果小磁针发生转动,导线不一定有电流通过C如果小磁针不动,导线一定没有
44、电流通过(6)在做通电导线产生磁性的实验中,(詹使实验效果更明显。A.在电路中连接小灯泡B.使电路短路【答案】(1) AA(3) A(4) AA(6) B【解析】 【解答】他发现通电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越大,偏转角度越大,而 且指南针的偏转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如果导体电流过大则会发热,应立即断开电路。如 果实验中指针没有发生偏转,那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接触不良。【分析】牢记电流的磁效应的影响因素,电流越大,指针的偏转角度就越大。66.选择题。(1)电磁铁磁力的大小可能与 ()无关。A.线圈圈数B.是否使用电池盒C.电池数量(2)为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我们至少要进行(成实验。A.IB.2
45、C.3(3)在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是否有关的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A.线圈圈数B.电池数量C.导线的长度(4)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时,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A.电池的节数、线圈的圈数B.线圈的圈数、铁芯的大小C.电池的节数、铁芯的大小(5)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的方法是()。A.增加铁钉上的线圈圈数B.增加连接的电池的节数C.改变导线线圈的绕向(6)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甲和乙的下面分别挂一个条形磁铁和铁块,已知通电后电磁铁 的左侧为N极。则闭合开关后,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情况是()。A.甲的示数增大,乙的示数减小B.甲的示数减小,乙的示数增大C.甲、乙的示数
46、都增大【答案】 ( 1 ) B(2) C(3) A(4) B(5) C(6) B【解析】 【解答】( 1)电磁铁的影响因素金额电池盒的是否使用没有关系(7) 2 )进行三次以上试验才能得出靠谱的数据和结论。(8) 3 )探究线圈和磁力大小因素,应该改变线圈的数量。(9) 4 )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时,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铁芯大小和线圈,改变电流的大小。(10) 5 )改变导线绕向可以改变电磁铁南北极的方向,【分析】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线圈的圈数、电流的大小、铁芯的粗细等因素有关。67 选择题。( 1 )在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是否有关的实验中,应该只改变(
47、) ,其他实验条件保持不变。A.线圈圈数B.电池节数C铁芯长短( 2 )在交流小组的研究计划时,我们不应该采取的态度是()。A.提出一些问题或建议,帮助其他小组把计划制订得更好B.做自己的实验,不要理会别人C.听取别人的意见,修改、完善自己的研究计划( 3 )下列方法中,不能增大电磁铁磁力的是()。A.增加电池数量B.增加线圈圈数C增加导线长度( 4 )在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铁芯长短是否有关的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其他实验条件保持不变。A.线圈圈数B.铁芯长短C铁芯粗细【答案】(1) BB(3) C(4) B【解析】 【解答】选择谁作为变量进行观察,就选择其他的条件不变,改变变量来进
48、行实 验。增大导线的长度无法增大磁力。【分析】选择谁作为实验进行观察,就让谁变化,其他的条件不改变。68 .能量之间是可以转化的,用手摇发电机是()。A.热能转化成电能tB.电能转化成热能eC.机械能转化成电能【答案】C【解析】【解答】手摇发电机是机械能转化为照亮道路电能装置。【分析】用电器: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 式的能量。69 .家里的电视机使用的电是由()供给的。A.发电机Bf电池CF电池【答案】A【解析】【解答】电视机使用的电能由发电机供给。【分析】本题考查发电机的应用。70.电磁铁的制作与研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可以作为电磁铁的铁芯的材料
49、是()。A.粗铁丝B.粗铜丝C铝块(2)试验中,大头针的作用是()。A.导电B.测试磁力C检测电流方向(3)可以代替大头针的材料是()。A.垫圈B.回形针C纸屑(4)在做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是否有关”的实验时,实验中应改变的是()。A.线圈缠绕的方向B.所用电池的节数C.电池的连接方法(5)在实验中,发现调换电池的正负极,可以()A.增强电磁铁的磁性B.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C增强电流强度(6)下列方法能增强电磁铁磁力的是()A.增加缠绕铁钉上的导线圈数B.改变电池的连接方法C.改变导线的缠绕方向【答案】(1) AB(3) B(4) AB(6) A【解析】 【解答】根据电磁铁的原理,增
50、加线圈数量和电流的强度可以增强电磁铁的磁力。在实验中,大头针的作用是测试磁力。大头针也可以用回形针代替,吸引大头针或者铁钉的数量越多说明磁力越强。要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是否有关”的问题,应该采用对比实验法,其他量相同,需要改变的是线圈缠绕的方向;在实验时,如果 正负极调转了,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根据电磁铁与线圈的数量的关系,可知增加缠 绕铁钉上导线的圈数可以增强电磁铁的磁力。【分析】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的数量以及电流的强度有关,增加线圈的数目,可以使电磁铁的磁力增大,增加电流的强度,也可以使电磁铁的磁力增强。71 .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风C.水【答案】A【解
51、析】【分析】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风、水属于可再生能源。72 .将小钢条的一端 A靠近磁针N极时,互相吸引,将小钢条的另一端B靠近磁针N极时,也互相吸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小钢条具有磁性,A端是北极BJ、钢条具有磁性,A端是南极C.小钢条没有磁性口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C【解析】【解答】用A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相互吸引,则 A端可能是S极,也可能钢条 没有磁性;用B端靠近小磁针的 N极,相互吸引,则 B端可能是S极,也可能钢条没有磁性。AB两端不可能是同一极。所以小钢条没有磁性。故答案为:Co【分析】磁体的性质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性材料由于可以被磁 化,而被磁体所
52、吸引。磁体间只有异名磁极才能互相吸引,而磁体与不带磁的磁性材料之 间却总是相互吸引的。73 .反复弯折铁丝的过程中()。A.动能转化成热能汨.热能转化成动能:C.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答案】A【解析】【解答】铁丝在反复的曲折中会产生热量,人体间接的把机械能转化成了热能。故答案为:A。【分析】铁丝在反复的折叠中会做功,产生热量。74 .我们每天在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从()转换而来。A.机械能熟能毗学能【答案】C【解析】【解答】食物中的化学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运动。故答案为:Co【分析】能量的主要形式有电能、热能、声能、动能、化学能等。75 .明明同学制作了一个电磁铁,他先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再改变
53、电磁铁的电流 方向,其他条件不变,此时的电磁铁()。A.南北极改变,磁力大小不变B.南北极不变,磁力大小改变C.南北极不变,磁力大小也不变【答案】C【解析】【解答】改变电流的方向、改变电磁铁的线圈缠绕方向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两个都改变,则南北极不变,磁力大小也不会变。故答案为:C.【分析】电磁铁的南北极:电磁铁的南北两极和线圈缠绕的方向、电流的方向等因素有关。76.下图中,电磁铁()的磁力最强。C.【答案】C【解析】 【解答】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线圈的圈数、电流的大小、铁 芯的粗细等因素有关。线圈多,磁力大;线圈少,磁力小。电流大,磁力大;电流小,磁 力小。故答案为:C。【分析】增加线圈的圈数、增大电流、增粗铁芯,是有效的增强磁力的方法。77.下列哪一个实验是奥斯特发现电流磁现象的实验?()A.把磁铁同极靠近,发现相互排斥现象B.把通电导线靠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西藏那曲地区安多县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 行政管理中的现代公共关系学创新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贵州省铜仁地区江口县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公共关系学舆情引导试题及答案
- 知名企业家课件
- 行政管理与公共关系的职业路径研究题及答案
- 信息技术行业技术研发工作证明(5篇)
- 《中国古代文学鉴赏:古代文学鉴赏教程》
- 市场渠道分销授权协议签署书
- 眼睛近视的课件
- 消防设施的自动化控制
- 楼体字施工方案
- 妇产科三基三严培训内容
- 夏季婴幼儿常见疾病及预防
- 第7章 跨境电商支付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温州医科大学
- 《中美经济实力对比》课件
- 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片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 广铁机考考题
- 【MOOC】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信息光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华南农业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