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课一生长发育与健康评估(共7页)_第1页
实训课一生长发育与健康评估(共7页)_第2页
实训课一生长发育与健康评估(共7页)_第3页
实训课一生长发育与健康评估(共7页)_第4页
实训课一生长发育与健康评估(共7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张家界学院医学部教案章节(课题)第 二章 及六章授课学时2授课地点2154授课 时间 2周星期  星期 班级2、41、35、6授课性质理论课实验课目的与 要求了解小儿生长发育评估各项指标。(体重、身高、坐高、头围、胸围、皮下脂肪厚度)测定。 掌握体格生长常用的指标检查方法 重点与 难点 重点:体格生长各项指标的测定教学方法操作教具体温计、血压表、听诊器婴儿磅秤、50kg、100kg杠杆秤、量板、身高坐高计、软尺。 板书 请学生认真阅读实训指导。(电子版)教学内容实训课一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估1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相

2、关内容。2教师示范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常用指标(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腹围、上臂围、皮下脂肪厚度)的测量方法。3在教师指导下,每2人一组,练习各项指标的测量方法。【内容与方法】一、体重测量(一)测量工具的选择1盘式杠杆秤,载重1015 kg。适用于1岁内婴儿。2坐式杠杆秤,载重2050 kg。适用于13岁幼儿。3站式杠杆秤,载重50100 kg。适用于3岁以上儿童。(二)操作步骤1准备晨起,空腹,排尿。脱去鞋帽及外衣,仅穿短裤,婴儿可赤身。若不能在晨起时测量,则应在进食后2小时测量,其它要求同上。衣服不能脱去时应减去衣服重量。2称重前校正指针,使之位于“0” 的标记处。3称重时,婴儿卧于盘

3、式杠杆秤秤盘中央;幼儿坐于坐式杠杆秤坐椅上;儿童两手自然下垂,站立于站式杠杆秤站板中央。秤量时小儿不可接触任何物体,或者摇摆活动。4准确读出秤杆体重数,精确至0.1 kg。(三)注意事项1体重秤必须摆放于水平位置,平稳而不活动,避免受到撞击。2平时应保持体重秤清洁,经常校正,保持读数准确无误。二、身(长)高测量(一)测量工具1量板适用于3岁以内小儿卧位测身长。2身高计适用于3岁以上小儿测身高。(二)操作步骤1准备 待测小儿脱去帽子、鞋子、袜子及外衣。23岁以内小儿测身长时,将小儿仰卧于量板中线上。助手将小儿头扶正,使其头顶接触头板。测量者一手按直小儿膝部,使两下肢伸直紧贴底板,一手移动足板使其

4、紧贴小儿两侧足底并与底板相互垂直,量板两侧数字相等时读数,记录精确至0.1cm。33岁以上小儿用身高计测量身高。要求小儿背靠身高计的立柱,两眼正视前方,挺胸抬头,腹微收,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60°,使两足后跟、臀部及肩胛间同时接触立柱。测量者移动身高计头顶板,与小儿头顶接触,板呈水平位时读立柱上数字,精确至0.1cm。 (三)注意事项1给3岁以下小儿测身长需要2人配合,给3岁以上小儿测身高则只要1人即可。2平时应保持量板、身高计清洁,若变形或损坏则不能使用。【实验步骤图示】 【注意事项】 1、一般住院患儿每周测体重一次,新生儿每天称体重、肾病患儿根据医嘱称体重

5、。2、若是每天称体重,最好在清晨排光膀胱后称,每次穿相同的衣裤。3、急性脑水肿、脑积水患儿,遵医嘱每天测头围。4、有腹水症状的患儿,每天测量腹围。三、坐高测量(一)测量工具1量板适用于3岁以内小儿卧位测量。2坐高计适用于3岁以上小儿正坐位测量。(二)操作步骤1准备待测小儿脱去帽子及外衣。23岁以内小儿取卧位测量顶臀长即为坐高。测量时,将小儿仰卧于量板中线上。助手将小儿头扶正,使其头顶接触头板。测量者一手提起小儿小腿使膝关节屈曲,大腿与底板垂直而骶骨紧贴底板,一手移动足板紧压臀部,量板两侧数字相等时读数,记录精确至0.1cm。33岁以上小儿用坐高计测量坐高。小儿坐于坐高计上,身体先向前倾使骶部紧

6、靠量板,再挺身坐直,大腿靠拢紧贴凳面与躯干成直角,膝关节屈曲成直角,两脚平放,移下头板与头顶接触,记录精确至0.1cm。(三)注意事项1给3岁以下小儿测身长需要2人配合,给3岁以上小儿测身高则只要1人即可。2平时应保持量板、坐高计清洁,若变形或损坏则不能使用。四、头围、前囟测量(一)测头围1准备待测小儿取立位或坐位,位置固定勿动。2测量者用左手拇指将软尺0点固定于小儿头部右侧眉弓上缘,左手中、示指固定软尺与枕骨粗隆,手掌稳定小儿头部,右手使软尺紧贴头皮(头发过多或有小辫子者应将其拨开)绕枕骨结节最高点及左侧眉弓上缘回至0点。准确读出软尺上数字,精确至0.1cm。(二)测前囟1准备待测小儿取立位

7、或坐位,位置固定勿动。2测量者摸清小儿囟门,持软尺,量取前囟两条对边中点连线的长度,准确读出软尺上数字,精确至0.1cm。(三)注意事项1测量头围、囟门时,要固定头部,不要让小儿头部摆动。2软尺绕头部一圈时,不要过紧,更不能松弛。五、胸围(一)测量器具软尺。(二)测量体位测量时3岁以下小儿取仰卧位,3岁以上小儿可取立位,且两手平放于躯干两侧或下垂,测量者立于小儿右侧。(三)测量部位胸围是经过胸前两乳头下缘至背部两肩胛下角下缘一周的长度(一般以cm计)。(四)测量方法测量者一手将软尺0点固定于一侧乳头下缘,另一只手将软尺紧贴皮肤,经背部两肩胛下角下缘回至0点,观察其呼气时和吸气时的胸围,取其平均

8、值,即为该小儿的胸围。(五)注意事项1测量前应解开小儿上衣,暴露全部胸部,同时应注意避风,防止受凉。2软尺应准确、干净、柔软、光滑;使用时软尺的温度要接近小儿皮肤温度,尤其在冬天。3测量时软尺应紧贴胸围皮肤,量准胸围。4正确读数,误差0.5cm。六、腹围(一)测量器具软尺。(二)测量体位测量时小儿取仰卧位,且两手平放于躯干两侧,检查者立于小儿右侧。(三)测量部位腹围是平脐(小婴儿以剑突与脐之间的中点)水平绕腹一周的长度。(四)测量方法测量者将软尺0点固定于脐经同一水平绕腹一周回至0点,即为该小儿的腹围。(五)注意事项1测量前应叫小儿排空小便后平卧;解开衣服,暴露全腹部,同时应注意避风,防止受凉。2软尺应准确、干净、柔软、光滑;使用时软尺的温度要接近小儿皮肤温度,尤其在冬天。3测量时软尺应紧贴腹围皮肤,量准腹围。4正确读数,误差0.5cm。七、上臂围(一)测量器具软尺。(二)测量体位测量时小儿取立位、坐位或仰卧位,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三)测量部位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沿该点水平紧贴皮肤绕上臂一周。(四)测量方法软尺0点固定于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沿该点水平紧贴皮肤绕上臂一周,回至0点,即为该小儿的上臂围。(五)注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