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1单元文言文阅读第3节句式和活用板块精练 人教大纲版_第1页
【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1单元文言文阅读第3节句式和活用板块精练 人教大纲版_第2页
【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1单元文言文阅读第3节句式和活用板块精练 人教大纲版_第3页
【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1单元文言文阅读第3节句式和活用板块精练 人教大纲版_第4页
【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1单元文言文阅读第3节句式和活用板块精练 人教大纲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板块精练板块1 特殊句式1.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完全相同的一组是()惟弈秋之为听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而良人未之知也甚矣,汝之不惠故燕王欲结于君牛何之乐夫天命复奚疑王尝语庄子以好乐A B C D解析:都是宾语前置句,是主谓倒装句,是介词结构后置句。答案:B2从句式角度看,和“夫晋,何厌之有”相同的一组是()申之以孝悌之义是寡人之过也唯君图之微斯人,吾谁与归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A B C D解析:“夫晋,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都是宾语前置句。是介词结构后置句,是判断句,是一般句式,都是定语后置句。答案:D3从句式角度看,和“弈秋,通国之

2、善弈者也”相同的一项是()A舆薪之不见 B求人可使报秦者C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解析:例句和D项都是判断句。A项是宾语前置句,B项是定语后置句,C项是被动句。答案:D4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卿欲何言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不然,籍何以至此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王来何操戍卒叫,函谷举A/ B/C/ D/解析: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判断句;被动句,“举”,占领,被攻克。答案:D5从句式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古之人不余欺也 B夫子之谓也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解析:C项是被动句,其他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

3、答案:C6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宋何罪之有B夫晋,何厌之有子何恃而往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D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臣实不才,又谁敢怨解析:都是宾语前置,且以“之”为标志。B项,第一句宾语前置,以“之”为标志;第二句宾语前置,“何恃”即“恃何”;C项“安在”,即“在安”,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王”句无前置宾语;D项“子”句无前置宾语,“臣”句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答案:A7从句式角度看,和“教以慎于接物”相同的一组是()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王尝语庄子以好乐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此三者,吾遗恨也而今安在哉此世所以不传也亦将有感于斯文故凡为愚者,莫我若

4、也A B C D解析:例句和都是介词结构后置句。是主谓倒装句,都是判断句,都是宾语前置句。答案:D8下列句子中“见”不表被动的一句是()A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B府吏见丁宁C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D见犯乃死,重负国解析:B项“见丁宁”之“见”,动作涉及的对象;A、C、D三项的“见”都表被动。答案:B9. 下列句子都不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组是()A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B验之以事,合契若神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人马烧溺死者甚众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解析:B项前一句为状语后置,后一

5、句为判断句,均不是定语后置句。答案:B10下列句中省略宾语的一句是()A见一老公而问之曰 B遂持驹去C齐桓公出猎 D明日朝,以告管仲解析:D项,省略代词宾语:以告,以之告。答案:D板块2 词类活用1. 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成语中的加点词和例句中的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例句:晋军函陵不期而遇土崩瓦解扬长避短披坚执锐打草惊蛇不翼而飞衣锦还乡丰衣足食A B C D解析:例句和中的加点词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是名词作状语,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是使动用法。答案:D2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B.C. D.解析:B项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A项第一个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6、第二个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C项第一个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第二个是名词作状语;D项第一个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第二个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答案:B3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B.C. D.解析:D项第一个是动词的使动用法,第二个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A项两个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B项两个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C项两个都是名词作状语。答案:D4下列加点的词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B今王鼓乐于此C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乎 D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解析:C项为动词活用为名词,继承人。其余三项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答案:C5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句

7、子中的加点词和例句中的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例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间至赵矣买五人之脰而函之臣请完璧归赵序八州而朝同列得其尤绝者家焉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 B C D解析:例句中的“树”是名词活用为动词,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都是名词作状语,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名词的使动用法。答案:B6. 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和例句中的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例句:吞二周而亡诸侯毕礼而归之北救赵而西却秦朝服衣冠,窥镜履至尊而制六合沛公欲王关中项伯杀人,臣活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A B C D解析:例句中的“亡”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8、,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名词作状语。答案:A7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秦伯说,与郑人盟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赢粮而景从范增数目项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去今之墓而葬焉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A/ B/C/ D/解析: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是名词作状语。答案:D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C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 D甘其食,美其服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解析:C项“饮赵盾酒”,“使(让)赵盾饮酒”,即招请赵

9、盾来喝酒,“饮”,使动用法,使饮酒。答案:C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孔子师郯子、苌弘此唯师心自用耳B孔夫子不耻下问 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C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而江浙之梅皆病D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是故狂夫之言解析:A项“师”:意动,以为师;B项“耻”:前者释为“以为耻”,意动;后者释为羞耻;C项“病”:前者释为缺点、毛病;后者释为生病、病态;D项“是”:前者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后者释为这,“是故”是因此、因为这的意思。答案:A10从句式角度看,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父母唯其疾之忧不患人之不己知游于赤壁之下而君幸于赵王 A相同,不同 B不同,相同 C相同,相同 D都不相同解析:都

10、是宾语前置句,是介词结构后置句,是被动句。答案:A板块3综合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少倜傥,好奇节,而内行笃修,负经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而不可强以仕。年十七,举乡试。先是,高攀龙、顾宪成讲学东林,海内士大夫立名义者多附焉。及天启初,逆阉魏忠贤得政,叨秽者争出其门,而目东林诸君子为党。由是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缪昌期次第死厂狱,祸及亲党。而奇逢倾身为之,诸公卒赖以归骨。方是时,孙承宗以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经略蓟、辽,奇逢之友茅元仪在幕府。奇逢密上书承宗,承宗以军事疏请入见。忠贤大惧,绕御床而泣。以严旨遏承宗于中途,而世以此益高奇逢之义。台垣及巡抚交荐,屡征不

11、起,承宗欲疏请以职方起赞军事,使元仪先之,奇逢亦不应也。其后畿内盗贼数骇,容城危困,乃携家入易州五公山,门生亲故从而相保者数百家。奇逢为教条,部署守御,而弦歌不辍。入国朝,以国子祭酒征,有司敦趣,卒固辞。移居新安,既而渡河,止苏门百泉。水部郎马光裕奉以夏峰田庐,遂率子弟躬耕。四方来学愿留者,亦授田使耕,所居遂成聚。奇逢讲学,以象山、阳明为宗。及晚年,乃更和通朱子之说。其治身务自刻砥,执亲之丧,率兄弟庐墓侧凡六年。人无贤愚,苟问学,必开以性之所近,使自力于庸行。其与人无町畦,虽武夫悍卒、工商隶圉、野夫牧竖,必以诚意接之。用此名在天下,而人无忌嫉者。方杨、左在难,众皆为奇逢危,而忠贤左右皆近畿人,

12、夙重奇逢质行,无不阴为之地者。鼎革后,诸公必欲强起奇逢。平凉胡廷佐曰:“人各有志,彼自乐处隐就闲,何故必令与吾侪一辙乎?”居夏峰二十有五年卒,年九十有二。河南北学者岁时奉祀百泉书院,天下无知与不知,皆称曰夏峰先生。赞曰:征君论学之书甚具,其质行学者谱焉,兹故不论,而独著其荦荦大者。(有删改)【注】 台垣:指御史。职方:官名。庸行:日常行事。无町畦:不摆架子。鼎革:指明亡清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台垣及巡抚交荐,屡征不起起:出仕B有司敦趣,卒固辞 趣:赶快C其治身务自刻砥 刻砥:刻苦磨炼D无不阴为之地者 阴:暗中解析:“趣”通“促”,此处应理解为“催促”。答案:B2下

13、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B.C. D.解析:第一个“者”是代词,“的人”;第二个“者”是助词,用于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A项两个“以”都是介词,“用”;B项两个“其”都是代词,“他的”;D项两个“与”都是介词,“和”。答案:C3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孙奇逢“刚直,有节操”和“受人敬重”的一组是()A. B.C. D.解析:B项第二句说的是人们追随高攀龙、顾宪成两人;C项第一句说的是孙奇逢的治学情况;D项第二句说的是孙奇逢制定条规,部署防守,并对人们进行教化。答案:A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奇逢注重内在品质的修养,常想凭

14、借卓越的治世方略建立显赫的功业,但又不愿勉强出仕。明灭亡后,他拒绝了清廷的征召。B魏忠贤把持朝政之时,贪官污吏争相巴结他,而把东林诸君子看做是结党营私的人,对他们加以打击,杨涟、左光斗等人都惨遭杀身之祸。C孙奇逢为人正直,不惧奸邪,曾上书朝廷弹劾魏忠贤;同时,他又诚心待人,即使是对地位卑微之人也一定诚心相待,由此天下闻名。D文章表现了孙奇逢不畏权势的品格和明亡后拒不出仕的节操,寄寓着作者深厚的民族感情;选材上,作者舍其末枝,著其大节,使文章详略分明。解析:孙奇逢只是上书孙承宗,由孙承宗上书朝廷。答案:C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忠贤大惧,绕御床而泣。以严旨遏承宗于中

15、途。译文:_(2)人无贤愚,苟问学,必开以性之所近,使自力于庸行。译文:_解析:(1)“遏”译为“阻止”“截留”,“以”译为“用”。(2)“无”译为“不管”“无论”,“苟”译为“如果”,“必开以性之所近”是介词结构后置句。答案:(1)魏忠贤很害怕,绕着御床哭泣。皇帝用圣旨把孙承宗截留在了半路上。(2)无论是贤能的人还是愚笨的人,如果来求学,孙奇逢必定用人性的相近来启发他,使其努力做好日常之事。【参考译文】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年少时豪放洒脱,喜欢奇特的节操,同时又加强内在品质的修养,身负治世之方略,常常想要建立显赫的功业,而又不愿勉强自己出来做官。十七岁时,孙奇逢即乡试中举。在这之前,高攀龙、

16、顾宪成在东林讲学,海内有名声与道义的士大夫大多追随他们。到了天启初年,弄权作恶的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贪官污吏争相巴结他,做他的门下走狗,而把东林诸君子看做是结党营私的人。由此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缪昌期等人先后死在东厂监狱,祸事连累到亲人朋友。孙奇逢尽力设法救助,死难诸公最终有赖于他,遗体才得以寻回。这时候,孙承宗以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的身份负责蓟、辽两地的军事事务,孙奇逢的朋友茅元仪在孙承宗的幕府。孙奇逢暗中给孙承宗写信,孙承宗以军事的名义上书请求进京见驾。魏忠贤很害怕,绕着御床哭泣。皇帝用圣旨把孙承宗截留在了半路上,而世人由于这个事情更加认为孙奇逢节操高尚。御史和巡抚交相推荐屡次征聘,

17、但孙奇逢都不出仕,孙承宗想上书请求用职方的官位来起用孙奇逢辅佐军事,并让茅元仪先出来做官,孙奇逢也不答应。后来京城管辖的地区多次被盗贼骚扰,容城危困,孙奇逢就带着全家进入易州五公山隐居,他的门生和亲戚故旧跟着来保护他的有几百家。孙奇逢制定条规,部署防守,同时又不停地对人们进行教化。到了清朝,官府用国子祭酒的官职来征召他,有关部门催促他,最后他还是坚决推辞。后来他搬家到新安,后又渡过黄河,留住在苏门百泉。水部郎马光裕把夏峰田庐送给他,(孙奇逢)就亲自率领子弟耕种。各地来求学、愿意留下来的人,也给他们田地耕种,他所居住的地方逐渐成为了村落。孙奇逢讲学,以陆九渊、王守仁的学说为宗旨。到了晚年,他更是融会贯通了朱熹的学说。他修身一定刻苦磨炼,守父母的丧期时,率领兄弟在墓旁建草庐居住达六年。无论是贤能的人还是愚笨的人,如果来求学,他必定用人性的相近来启发他,使其努力做好日常之事。他对人从来不摆架子,即使是兵卒、工人、商人、农夫、牧童,他也一定会诚心对待。因此他天下闻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