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产业产业(chny)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产业(chny)组织组织第一页,共70页。第一节第一节 产业组织的定义产业组织的定义(dngy)(dngy)与理论渊源与理论渊源第二节第二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第三节第三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第1页/共69页第二页,共70页。一、产业组织的定义一、产业组织的定义二、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二、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三、三、“马歇尔冲突马歇尔冲突(chngt)”与不完全竞争与不完全竞争第2页/共69页第三页,共70页。第3页/共69页第四页,共70页。第4页/共69页第五页,共70页。v亚当斯密对竞争机制的描述:v 竞争机制使
2、每个人都无意识地参加到促进社会全体利益的发展中去,通过“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创造出一个(y )理想的市场秩序和最优的经济社会。这里的“看不见的手”,就是由竞争的力量来自发决定的价格体系。 v很长时间以来,许多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政府不应过多地干预经济活动,只要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状态,就能自然而然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福利的最大化。第5页/共69页第六页,共70页。v完全竞争:完全竞争:v 所谓的完全竞争,通常是指下列条件占主导地位所谓的完全竞争,通常是指下列条件占主导地位的市场状况,即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具有合理的经济行为的市场状况,即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具有合理的经济行为的卖者和买者;产品是同质的
3、,可互相替代而无差别化的卖者和买者;产品是同质的,可互相替代而无差别化;生产要素在产业间可自由流动;生产要素在产业间可自由流动(lidng)(lidng),不存在,不存在进入或退出障碍;卖者或买者对市场都不具有某种支配进入或退出障碍;卖者或买者对市场都不具有某种支配力或特权;卖者和或买者间不存在共谋、暗中配合行为力或特权;卖者和或买者间不存在共谋、暗中配合行为;卖者和买者具有充分掌握市场信息的能力和条件,不;卖者和买者具有充分掌握市场信息的能力和条件,不存在不确定性。存在不确定性。第6页/共69页第七页,共70页。v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v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市场供求所形成的均在完
4、全竞争条件下,由市场供求所形成的均衡价格,能够引导社会资源实现有效配置,使任何两衡价格,能够引导社会资源实现有效配置,使任何两种产品对于任何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任种产品对于任何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任何两种生产要素对任何两种产品生产的技术替代率都何两种生产要素对任何两种产品生产的技术替代率都相等,从而相等,从而(cng r)(cng r)达到任何资源的再配置都已不达到任何资源的再配置都已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处境变坏的同时,使一些人的处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处境变坏的同时,使一些人的处境变好。这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境变好。这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7页/共69页第八页,
5、共70页。第8页/共69页第九页,共70页。v1932年,贝利和米恩斯发表了近代股份公司与私有财产一书,详尽分析了20年代到30年代美国垄断产业和寡头垄断产业的实际情况,并对股份制的发展更易使资金集中到大企业(qy)手中,从而造成经济力集中等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以后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许多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v193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张伯伦和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罗宾逊夫人同时出版了各自的专著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不谋而合地提出纠正传统自由竞争概念的所谓垄断竞争理论。第9页/共69页第十页,共70页。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二、哈佛学派的二、
6、哈佛学派的SCPSCP分析分析(fnx)(fnx)框架框架第10页/共69页第十一页,共70页。第11页/共69页第十二页,共70页。v继梅森的研究之后,一些经济学家将有效竞争的标准从二分法扩展为三分法,即市场结构标准、市场行为标准和市场绩效标准,并采用三分法概括了判断有效竞争的标准。v虽然关于有效竞争标准的研究仍存在不少缺陷,但是这一研究至少有三方面的作用:第一,不再(b zi)将不现实的完全竞争作为理想的追求模式和政策制定的出发点;第二,注意从不同的方面提供判断具体的有效竞争状况标准,使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有了坚实的基础;第三,这一标准体系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对竞争是否有效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判断
7、。第12页/共69页第十三页,共70页。v1959年,梅森的弟子(dz)贝恩出版了第一部系统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产业组织从而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集大成者。v同年,经济学家凯森和法学家特纳又合作出版了著名的反托拉斯政策一书。v此外,凯维斯、谢勒、谢菲尔德和科曼诺等人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和体系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v由于这些研究主要是以哈佛大学为中心展开的,因此被称为产业组织的哈佛学派。 第13页/共69页第十四页,共70页。 市场市场(shchng)结构结构(Structure) 市场市场(shchng)行为行为(Conduct) 市场市场(shchng)绩效绩效(Performance)因果关
8、系因果关系 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二、哈佛学派的二、哈佛学派的SCPSCP分析框架分析框架第14页/共69页第十五页,共70页。第15页/共69页第十六页,共70页。第16页/共69页第十七页,共70页。促进竞争政策(zhngc):适用于大多数竞争性产业政府直接规制政策:适用(shyng)于自然垄断产业第17页/共69页第十八页,共70页。v“集中度集中度利润率利润率”假说:在具有寡占或垄断市场结假说:在具有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的产业中,由于存在着少数企业间的共谋、协调行构的产业中,由于存在着少数企业间的共谋、协调行为以
9、及通过市场进入壁垒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为以及通过市场进入壁垒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xuru)(xuru)了市场的竞争性,其结果往往是产生超额了市场的竞争性,其结果往往是产生超额利润,破坏资源配置效率。利润,破坏资源配置效率。v因此主张必须对这些产业采取企业分割、禁止兼并等因此主张必须对这些产业采取企业分割、禁止兼并等直接作用于市场结构的公共政策,以恢复和维护有效直接作用于市场结构的公共政策,以恢复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秩序。竞争的市场秩序。第18页/共69页第十九页,共70页。v哈佛学派重要特征: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哈佛学派重要特征: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在研究(ynji)(yn
10、ji)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ynji)(ynji)。第19页/共69页第二十页,共70页。一、产业一、产业(chny)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二、可竞争市场理论二、可竞争市场理论三、产业三、产业(chny)组织理论的新奥地利学派组织理论的新奥地利学派四、博弈论在产业四、博弈论在产业(chny)组织理论的应用组织理论的应用第20页/共69页第二十一页,共70页。第21页/共69页第二十二页,共70页。v以施蒂格勒位代表的芝加哥学派认为,即使市场中存在着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zhngf)的进入规制,长期的竞争均衡状态在现实中也是能够成立的。芝加哥
11、学派甚至认为,即使市场是垄断的或高集中寡占,只要市场绩效是良好的,政府(zhngf)规制就没有必要。在这里,芝加哥学派特别注重判断集中及定价结果是否提高了效率,而不是像结构主义者那样只看是否损害了竞争。第22页/共69页第二十三页,共70页。v德姆塞茨等人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批驳了哈佛学派的“集中度利润率”假说,指出高集中产业中的高利润率是生产效率的结果。他们注重效率标准,坚信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由于芝加哥学派注重效率标准,因此信奉芝加哥学派理论的人通常被称为“效率主义者”。 v芝加哥学派修改了进入壁垒理论,施蒂格勒认为进入壁垒是新进入企业必须负担市场(shchng)中的现存企业不需负担的成本,
12、即新企业比老企业多承担的成本。由于除了政府的进入规制以外,真正的进入壁垒在实际中几乎不存在,因此市场(shchng)中的现存企业都面临着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第23页/共69页第二十四页,共70页。v以施蒂格勒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是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他们坚信唯有自由企业制度和自由的市场竞争秩序,才是提高产业活动的效率性、保证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的基本条件。他们对政府在众多领域的市场干预政策的必要性持怀疑态度,认为应尽可能减少政府对产业活动的介入,以扩大企业和私人自由的经济活动范围(fnwi)。反对政府以各种形式对市场结构的干预。第24页/共69页第二十五页,共70页。第25
13、页/共69页第二十六页,共70页。v完全可竞争市场:市场内的企业当其从该市场退出时完全不用负担不可回收的沉没成本,从而企业进入和退出完全自由的市场。v一个完全竞争市场的重要标志是对快速进入缺乏阻止力。因此,完全可竞争市场条件下理想的竞争,可以作用于所有的市场结构形态。v市场是否是完全可竞争的,仅仅取决于是否存在(cnzi)沉没成本,而与产业内企业数量的多少无关。 v沉没成本:企业进入市场所投入的资本,当企业退出该市场时不能收回的部分。第26页/共69页第二十七页,共70页。v在完全可竞争市场中,由于沉没成本为零,因此潜在的进入者为了追求利润会迅速地进入任何一个具有高额利润的部门,并能够在现存企
14、业对进入作出反应前无摩擦地快速撤出,而且并不因此耗费特别的成本。这种进入形式通常被称为“打了就跑”策略(Hitandrun entry)。v潜在竞争压力的存在迫使现存企业无论处在何种市场结构形态中都只能(zh nn)遵循可维持定价原则,而完全可竞争市场的均衡,就是在现存企业的价格和市场地位的可持续(Sustainable)条件下达到的。这时,有效率的产业组织成为一种内生的结果。第27页/共69页第二十八页,共70页。v可竞争市场理论依据的也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分析(fnx)方法,并强调长期分析(fnx)。v按照可竞争市场理论,在近似完全的可竞争市场中,自由放任政策比通常的政府规制政策更为有效。
15、在鲍莫尔等人看来,政府的竞争政策与其说重视市场结构,倒不如说重视是否存在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而确保潜在竞争压力存在的关键是要尽可能地降低沉没成本。 第28页/共69页第二十九页,共70页。第29页/共69页第三十页,共70页。v重视对人类行为的研究,否定现代数学方法作为经济分析工具。v反对传统的哈佛学派的反垄断政策,主张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v重视人类行为的研究,认为经济生活的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要受有创造性的人的行为的制约,这种有创造性的作用(zuyng)定义为创造精神。市场竞争源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只要确保自由的进入机会,就能形成充分的竞争压力,唯一能真正成为进入壁垒的就是政府的进入规制政策
16、和行政垄断。 第30页/共69页第三十一页,共70页。v新奥地利学派认为(rnwi),社会福利的提高源于生产效率而非哈佛学派强调的配置效率,只要不是依赖行政干预,垄断企业实际上是生存下来的最有效率的企业,这导致新奥地利学派对大规模的企业组织持宽容的态度,认为(rnwi)市场竞争过程本来就是淘汰低效率企业的过程。 第31页/共69页第三十二页,共70页。第32页/共69页第三十三页,共70页。v美国学者施马兰西认为博弈论在分析不完全竞争方面存在两个不足。v首先,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即使简单的多阶段博弈也有多重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但如何处理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的一般方法尚不清楚;v其次,大量使用的非
17、合作博弈模型的多重均衡结果对假设的细微变化都很敏感,使得均衡非常脆弱,对博弈论模型的检验也变得相当(xingdng)困难。第33页/共69页第三十四页,共70页。第一节第一节 西方观点:什么西方观点:什么(shn me)(shn me)是企业是企业第二节第二节 东方观点:什么东方观点:什么(shn me)(shn me)是企业是企业第三节第三节 企业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企业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第34页/共69页第三十五页,共70页。一、新古典企业理论一、新古典企业理论(lln)二、现代企业理论二、现代企业理论(lln)第35页/共69页第三十六页,共70页。第36页/共69页第三十七页
18、,共70页。v在目标产量Q 既定的条件下,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qy)通过求解下列问题使总成本达到最小化:v 1niiiw xs.t.f(x1, ,xn) Qminiwix: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shchng)上的要素的价格;:购买生产(shngchn)所需的各种要素。成本和收益产量MCACMROP*Q*再假设产品市场也是完全竞争的,则MR=MC 时,利润最大化。第37页/共69页第三十八页,共70页。v短期行业均衡和厂商最优规模(gum)的决定PPeDDSSEQeQMCMRMCqPd=MR=PeeqeOO行业(hngy)均衡厂商(chngshng)均衡第38页/共69页第三十九页,共70页。v
19、所谓短期是指这样长的一段时期,在这段时期内厂商的厂房设备的规模(即固定成本)是固定不变的。他只能通过调整可变要素(即可变成本)的使用量来调整其产销量(即生产(shngchn)规模)。v从整个行业看,在短期内,不仅该行业现有厂商的厂房设备的规模是固定不变的,而且该行业的厂商的数量也是固定不变的。v在短期内当一个行业的需求状况和供给状况基本稳定时,行业的产量和价格将保持稳定,该行业处于短期均衡状态。 第39页/共69页第四十页,共70页。v长期(chngq)行业均衡和厂商最优规模的决定产量(chnling)产量(chnling)成本价格成本价格SACLACLMCSMCq0LMCLACP1PAB第4
20、0页/共69页第四十一页,共70页。v所谓长期是指在这段时期内,厂商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其厂房设备的规模,即厂商能够根据他准备提供的产量选择一个所费总成本(从而平均成本)为最低的厂房设备规模;而且整个行业的厂商的数量也有足够的时间发生变化,即只要现有厂商可获得超额利润,就会吸引(xyn)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从而引起厂商数量的增加,反之,不能赚得正常利润而蒙受亏损的厂商势必退出该行业,从而引起该行业厂商数量的减少。v在长期竞争性调整过程中,行业和厂商的长期均衡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同时决定的。第41页/共69页第四十二页,共70页。v在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留存下来的每个产商都选用在当时技术条件下效率
21、最高的规模,用最低的成本(chngbn)(及所费各种生产资源之数量为最小)生产产品,并且只能赚取正常利润。也就是说,在完全竞争的假定前提下,市场机制能够使一个社会的生产资源实现最有效率的配置。第42页/共69页第四十三页,共70页。v企业规模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是它能够利用规模或范围经济的程度。 v范围经济存在于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两个各自生产一种(y zhn)产品的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之和(假定两个企业得到的投入物相等)。v如果企业的联合生产低于独立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那么其生产过程就涉及到范围不经济。这种情况在一种(y zhn)产品的生产与另一种(y zhn)产品的生产有冲突时可能会发生。v
22、范围经济也可以一般化到多产品企业。 第43页/共69页第四十四页,共70页。对新古典企业理论的评价:对新古典企业理论的评价:强调技术的作用,在特定意义上强调规模经济和范围经强调技术的作用,在特定意义上强调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作为企业规模的重要决定因素,这无疑是正确的济作为企业规模的重要决定因素,这无疑是正确的 。在利润最大化目标和完全竞争的假定下,该理论在分析在利润最大化目标和完全竞争的假定下,该理论在分析最优生产选择如何随着投入和产出价格的变动而变动方最优生产选择如何随着投入和产出价格的变动而变动方面、在理解一个产业面、在理解一个产业(chny)(chny)(或企业)的整体行为(或企业)的整体
23、行为方面、在研究企业之间策略相互作用的结构方面,一直方面、在研究企业之间策略相互作用的结构方面,一直是十分有用的。是十分有用的。不能回答:既然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方式,那不能回答:既然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方式,那么为什么在现实中存在大量的企业?为什么很多现实公么为什么在现实中存在大量的企业?为什么很多现实公司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工程的需要?司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工程的需要?第44页/共69页第四十五页,共70页。二、现代企业二、现代企业(qy)理论理论19371937年,科斯发表的企业的性质被认为年,科斯发表的企业的性质被认为(rnwi)(rnwi)现代企业理论的开山之作。主要观点如下:现
24、代企业理论的开山之作。主要观点如下:v新古典企业理论存在缺陷:一是忽略了制度(zhd)安排和交易费用,二是忽略了企业的制度(zhd)结构,不能解释生产活动为什么能在企业内进行等问题。三是未令人满意地解决企业的边界及其决定的问题。第45页/共69页第四十六页,共70页。v市场和企业是执行相同职能因而可以相互替代的配置资源的两种机制,企业最显著的特征(tzhng)就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v无论运用市场机制还是运用企业组织来协调生产,都是有成本的。v市场经济中之所以存在企业的原因在于有些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比通过市场所花费的成本要低。v市场机制被替代是由于市场交易有成本,企业没有无限扩张成世界上只有一家
25、的巨大企业则是因为企业组织也有成本。第46页/共69页第四十七页,共70页。v在科斯对企业性质所做探讨的基础上,张五常改进和发展了科斯的企业理论。张五常认为,企业与市场的不同只是一个程度的问题(wnt),是契约安排的两种不同形式而已。v企业是在下述情况下出现的:私有要素的所有者按合约将要素使用权转让给代理者以获取收入;在此合约中,要素所有者必须遵守某些外来的指挥,而不再靠频频计较他也参与其间的多种活动的市场价格来决定自己的行为。v企业并非为取代市场而设立,而仅仅是用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场,或者说是“一种合约取代另一种合约”。对这两种合约安排的选择取决于由对代替物定价所节约的交易费用是否能弥补由相
26、应的信息不足而造成的损失。第47页/共69页第四十八页,共70页。v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科斯开创的现代企业理论主要沿着两个分支发展,一是交易成本理论,着眼点在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二是代理理论,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之间的代理关系。v这两种理论的共同点是都强调(qing dio)企业的契约性,故一般将现代企业理论又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 第48页/共69页第四十九页,共70页。交易成本理论与企业交易成本理论与企业(qy)的纵向一体的纵向一体化化q威廉姆森对交易的定义:当一项物品或劳务(lo w)越过技术上可分的结合部而转移时,交易就发生了。q交易成本包括事前成本:协议的起草、
27、谈判的成本和保障(bozhng)协议被执行所需的成本。事后成本:错误应变成本、争吵成本、治理结构的建立和运转成本、使承诺完全兑现而引起的约束成本。第49页/共69页第五十页,共70页。v契约人行为的基本假定:有限理性、机会主义。v按照西蒙的定义,有限理性指主观上追求理性,但客观上只能有限地做到这一点。 “契约人”有限理性行为假定的意义在于:v首先,它表明人们对交易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每种偶然事件进行考虑和订约是有代价的。v其次,事先没有考虑到的偶然事件会增加事后成本。v再次,由于预料到一定会有某些偶然事件事前没有想到,所以交易各方可能在初始合同中订立如何“善后”的具体措施,从而使交易成本增加。v
28、这充分说明,现实生活中在可行的范围内所有的合同都是不完全的,这一点有着非常重要(zhngyo)的经济意义。第50页/共69页第五十一页,共70页。v威廉姆森提出机会主义概念,指人们以欺诈手段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倾向(qngxing),它包括事前逆向选择和事后的道德风险。v“契约人”行为的这两个基本假定的重要意义在于当二者同时存在时,严重的契约困难才会产生,从而使治理结构或经济组织的选择成为必要。v描述交易性质的三个维度:交易所涉及的资产专用性(当一项耐久性投资被用于支持某些特定交易时,所投入的资产就具有专用性)、交易所涉及的不确定性、交易发生的频率。第51页/共69页第五十二页,共70页。v威廉
29、姆森根据两种交易频率类型和三种资产专用性程度,通过将具有不同性质的交易分派给不同的治理结构,提出了六种交易类型及其必须(bx)与之相匹配的各种治理结构,以使交易成本达到最小化。v威廉姆森还用资产的专用性解释了企业纵向一体化现象。他把企业看成是连续生产过程之间不完全合约所导致的纵向一体化实体,指出企业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当合约不可能完全时,纵向一体化能够消除或至少减少资产专用性所产生的机会主义问题。 第52页/共69页第五十三页,共70页。代理理论与古典和现代企业组织代理理论与古典和现代企业组织(zzh)的形成的形成v代表人物:阿尔钦、德姆赛茨。v他们提出了团队生产、测度、监控、偷闲、剩余权利等
30、一系列概念,从而对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v计量问题: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认为经济(jngj)组织有两个至关重要的计量需求,即对投入的生产率以及对报酬的计量。其重要性在于,如果计量正确,就能使报酬的支付与生产率相一致,从而促进所有投入所有者的合作,发挥各自在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中的比较优势,提高整个组织的生产率。第53页/共69页第五十四页,共70页。v队生产是制这样一种生产:使用几种类型的资源;产出不是每种合作资源的分产出之和,由一个追加的因素创造了组织问题;队生产所使用的所有资源不属于同一个人。v正因为队生产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是联合产品,而且不是每个成员边际产品之和,使得对参与合作生产的成员的
31、边际产品无法直接地、分别地、便宜地观察和计量,从而必然导致搭便车的问题(free ride problem),队成员因为能将偷闲(shirking)的成本转嫁给别人(birn),而获得偷闲的激励,结果使队生产的效率受到损害。因此,就有必要寻找监察费用尽可能低的组织方式来进行生产。 第54页/共69页第五十五页,共70页。v古典企业:联合投入的生产;有几个投入的所有者;有一个团体对所有联合投入的合约是共同的;享有这些权力的人可以独立于其他投入所有者的合同,而与任何投入合约进行再谈判;他有剩余索取权;他可以改变队成员的资格;他可以出售这些用来定义古典企业的所有制的权利。v古典企业的实质是一个合约结
32、构,它之所以形成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前提条件:第一,通过队导向的生产可以提高生产率,并且它所使用(shyng)的生产技术在直接衡量合作性投入的边际产品时是有费用的,使得合作性投入之间通过简单的市场交换难以对偷闲行为加以限制;第二,通过观察或确定投入的行为来估计边际生产率是经济的。 第55页/共69页第五十六页,共70页。一、东方人本主义企业一、东方人本主义企业(qy)理论理论二、东方企业二、东方企业(qy)的特点的特点三、中国当代企业三、中国当代企业(qy)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56页/共69页第五十七页,共70页。一、东方人本主义一、东方人本主义(zhy)(zhy)企业理论企业理论日
33、本一桥大学伊丹敬之认为:在日本企业日本一桥大学伊丹敬之认为:在日本企业经营实践的各种具体方法的背后,有一种经营实践的各种具体方法的背后,有一种潜在的、超潜在的、超越文化与国界的企业经营原理,他把此越文化与国界的企业经营原理,他把此原理称为原理称为“人本主义人本主义(zhy)”(zhy)”。人本。人本主义主义(zhy)(zhy)是与资是与资本主义本主义(zhy)(zhy)相对的广义词,它体现相对的广义词,它体现于企业的于企业的经营方法之中。如果说资本主义经营方法之中。如果说资本主义(zhy)(zhy)是以钱是以钱为根本的话,人本主义为根本的话,人本主义(zhy)(zhy)则是以则是以人为根本人为
34、根本来组织经济和经营活动的。来组织经济和经营活动的。第57页/共69页第五十八页,共70页。v日本“人本主义”企业观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一方面,它深受中国儒家文化民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极其匮乏的岛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面临(minlng)着必须在废墟上白手起家的严峻现实。人本主义企业观将人视为企业经济活动中最根本、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资源,正是抓住了问题的要害,找到了日本经济发展最为可靠的立足点,从而为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和发展开辟了正确的航道。 第58页/共69页第五十九页,共70页。v日本人本主义企业理论的主要观点:日本人本主义企业理论的主要观点: v 企
35、业的性质:企业是以财货、服务的提供为主要企业的性质:企业是以财货、服务的提供为主要功能的人与资源的集合体,是被置于一个管理组织之下功能的人与资源的集合体,是被置于一个管理组织之下的社会性存在。第一,企业的根本属性是一种社会性存的社会性存在。第一,企业的根本属性是一种社会性存在;第二,企业的功能是向社会提供财货或服务;第三在;第二,企业的功能是向社会提供财货或服务;第三,企业是由人与资源共同构成的;第四,企业作为人与,企业是由人与资源共同构成的;第四,企业作为人与资源的集合体处于一个管理组织的支配之下。资源的集合体处于一个管理组织的支配之下。 v 企业的本质特征只能是从事技术性转换。掌握并企业的
36、本质特征只能是从事技术性转换。掌握并运用运用(ynyng)(ynyng)特定的生产技术,才是企业的立足之特定的生产技术,才是企业的立足之本。本。 v 日本经营学界认为,企业之所以生存的原因有二日本经营学界认为,企业之所以生存的原因有二:一是该企业所从事的技术性转换比其他企业或非企业:一是该企业所从事的技术性转换比其他企业或非企业的组织方式的组织方式( (如行政命令如行政命令) )有更高的效率,二是该企业所有更高的效率,二是该企业所提供的财货或服务是符合社会需求的。提供的财货或服务是符合社会需求的。 第59页/共69页第六十页,共70页。二、东方企业二、东方企业(qy)(qy)的特点的特点 日本
37、企业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家庭风格与超血缘意识共存 首先,企业内部实行(shxng)温情主义的家长制管理。所谓温情主义主要表现在工资制度中的年功序列制、组织人事制度中的内部提拔制和终身雇用制、民主管理制度中的企业内部工会制以及各种福利待遇制度。其次,日本人不仅把企业看作是谋生场所,更重要地是把其当作一种生活共同体,从中寻求个人生存的价值,使得企业(集团)或成员之间具有一种超越一般职能组织的家庭式亲近感。 第60页/共69页第六十一页,共70页。( (二二) )企业目标与个人利益相融企业目标与个人利益相融 首先,企业追求的是双重经营目标。一个目标是利润首先,企业追求的是双重经营目标。
38、一个目标是利润,表明,表明(biomng)(biomng)企业是一个利益集团;另一个目标是企业是一个利益集团;另一个目标是企业的持续性,这表明企业的持续性,这表明(biomng)(biomng)企业同时又是一个共企业同时又是一个共同体。其次,利益一体感使企业内部成员之间有着一种共同体。其次,利益一体感使企业内部成员之间有着一种共同的纽带。同的纽带。 ( (三三) )儒家伦理与制度理性并用儒家伦理与制度理性并用 企业经营者利用儒家文化的企业经营者利用儒家文化的“和和”、“忠忠”、“仁仁”、“信信”等思想来强化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和企业集团等思想来强化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和企业集团成员之间的信用感与协作精
39、神;同时又利用正式规章制度成员之间的信用感与协作精神;同时又利用正式规章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实现管理科学化,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的建设和完善,实现管理科学化,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第61页/共69页第六十二页,共70页。三、中国当代企业理论的形成三、中国当代企业理论的形成(xngchng)(xngchng)与发展与发展 综观我国已有的企业理论研究,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以企业整体为对象,研究经济现实中企业的性质、地位、作用,它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它和政府及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它在经济运行中的行为和规则等。 2.以企业行为为对象,借鉴西方微观(wigun)经济学的“厂商理论”,从管理经济学的角
40、度研究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第62页/共69页第六十三页,共70页。 3.以企业制度比较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国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探讨(tnto)适合中国经济现实的企业制度。 4.从宏观的层次上,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企业。 在改革之初这些研究的起点和角度都是很接近的。伴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实践发展,有关企业的研究和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并开始向不同的方面发展起来,从而不断丰富了我国关于企业的研究,形成并发展了我国当代的企业理论。第63页/共69页第六十四页,共70页。第三节第三节 企业企业(qy)(qy)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产业经济中的
41、地位和作用 一、企业的地位一、企业的地位 企业产生的根本动因是追求更多的企业产生的根本动因是追求更多的价值增值。企业已成为现代社会价值增值。企业已成为现代社会(shhu)(shhu)大多数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大多数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以及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者以及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 在现代社会在现代社会(shhu)(shhu)中企业的经中企业的经济地位和作用是如此关系重大,以致它开济地位和作用是如此关系重大,以致它开展活动的效果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展活动的效果已经成为整个社会(shhu)(shhu)经济繁荣关键性的决定因素经济繁荣关键性的决定因素。 第64页/共69页第六十五页,共70页。企业在产
42、业经济学中的地位:企业在产业经济学中的地位:企业是产业分析和研究的出发点:产业简单地说就是企业是产业分析和研究的出发点:产业简单地说就是具有某类共同具有某类共同(gngtng)(gngtng)特性的企业群或企业集合特性的企业群或企业集合。不同企业所具有的某类共同。不同企业所具有的某类共同(gngtng)(gngtng)特性就成特性就成了划分产业的基准。了划分产业的基准。 企业行为本身就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对象:同一产企业行为本身就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对象:同一产业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是划分不同市场结构的重要依业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是划分不同市场结构的重要依据。而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处于不同地位的企
43、业具据。而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处于不同地位的企业具有不同的市场行为,各个企业不同的市场行为又是决有不同的市场行为,各个企业不同的市场行为又是决定其各自市场绩效的决定性因素。所有这些正是产业定其各自市场绩效的决定性因素。所有这些正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组织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第65页/共69页第六十六页,共70页。二、企业的作用二、企业的作用 企业在经济中的作用:企业在经济中的作用: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当今社会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当今社会企业是整个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企业是整个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的生产者,是社会财富的的物质资料的生产者,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主要创造者。 企业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类进企业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 45669.1-2025黄河流域工业用水定额第1部分:火力发电
- 高考数学知识运用试题及答案
- 江西省鹰潭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 地理 含解析
- 家庭厨房燃气火灾应急预案(3篇)
- 幼儿园火灾-应急预案(3篇)
- 软件设计中的敏捷实践与团队协作创新试题及答案
-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新编教程》课件-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新编教程-第05章
-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在实务中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 技术文档的重要性与撰写技巧试题及答案
- 发展新兴市场的风险管理策略试题及答案
- 北非旅游地理
- 体重管理培训课件
- EPC工程合作框架协议书范本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导学案(全册 共10个单元)
- 2025年新高考全国Ⅰ卷英语模拟试卷(含答案)
- 楼体字施工方案
- 临时活动咖啡机租赁合同
- 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片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 大部分分校:地域文化形考任务三-国开(CQ)-国开期末复习资料
- 【MOOC】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信息光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华南农业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