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品种划分与鉴定知_第1页
茶树品种划分与鉴定知_第2页
茶树品种划分与鉴定知_第3页
茶树品种划分与鉴定知_第4页
茶树品种划分与鉴定知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茶树品种的划分和鉴定茶树品种按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系品种和无性繁殖系品 种两大类。通过有性途径(种子)繁殖的品种称为有性繁殖 系品种,简称有性系品种;通过无性途径(杆插等)繁殖的 品种称无性繁殖系品种,简称无性系品种。在茶叶生产上, 常把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无性系品种称为无性系良种。有性 系品种由于采用种子繁殖,幼苗主根明显,为直根系,群体 中植株的性状较混杂,参差不齐;无性系品种一般采用短穗 杆插繁殖,群体中各植株的性状整齐一致,短穗杆插的幼苗 无主根,为须根系,根颈部有短穗遗痕,比较容易鉴别。无 性系品种的优良性状能够世代相传,具有产量高,品质优, 芬叶持嫩性强,发芬整齐,芬叶的形态大小及内

2、在品质一致, 便于采摘加工等特点,因此无性系品种在茶叶生产中得到广 泛推广应用。如原产福建省福鼎县的福鼎大白茶品种,尽管 已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至今仍然是广大茶区热衷推广的 良种之一。茶树品种都是在特定地区的生态条件下选育而成, 在一个地区原产或选育成的品种,引种到其它地区栽培后, 按适应性分为适应性品种或不适应性品种。所谓适应性是指 茶树正常生长发育对栽培地区温度、光照、无霜期、降水量、 土壤酸度等自然条件的要求。品种的适应性可以根据引种栽培地区该品种茶树的生长势、抗逆性、产量及品质等表现情况进行鉴定。某品种的茶树在 引种栽培地区生长发育良好,抗逆性强,芬叶持嫩性强,产 量高,制茶品质优

3、良,综合表现与原地一致,说明该品种在这一地区的适应性强。茶树品种按抗逆性分为抗逆性弱、抗 逆性较弱、抗逆性强、抗逆性较强及高抗五大类品种。所谓抗逆性是指茶树对寒、旱、病、虫等不良环境因素的忍耐性 或抵御能力。一般按各品种茶树叶片在以上不良环境因素下 的受害程度,并结合枝干受害情况,用5分制进行抗性评分及分级的方法进行鉴定。茶树品种按萌芬期可分为特早生型、 早生型、中生型和晚生型四大类,茶树品种的萌芬期通过观 察越冬腋芬的萌发过程进行鉴定。越冬芬萌发过程一般分为鱼叶期、一叶期、二叶期、三叶期四个物候期。一般一个品种20%的腋芬到达某物候期之日,就是这个品种到达该物候 期的日期。萌芬期的观察需要重

4、复三年,以福鼎大白茶品种 作对照。茶树品种萌芬期观察方法有目测法和挂牌法,目测法根据经验进行估测,挂牌法选择510株茶树,每株选择5 10个腋芬挂牌进行观察,确定萌芬期。在同等条件下,萌芬期比福鼎大白茶品种早 5天以上的为特早生型品种,早 4天 以内的为早生型品种,晚 5天以内的为中生型品种,晚 5天 以上的为晚生型品种。茶树品种按成熟叶片大小又可分为特 大叶品种、大叶品种、中叶品种和小叶品种四类。叶片大小通过测量叶面积(叶长x叶宽x0.7)进行比较,叶面积在70cm2以上为特大叶品种,叶面积在 4069cm2之间为大叶 品种,叶面积在2139cm2之间为中叶品种,叶面积在20cm2 以下为小

5、叶品种。茶树品种按产量可分为高产品种和一般品种。产量的鉴定要求在相同栽培经管条件下进行,按照采摘 规范采摘鲜叶记产量,重复记载三年求平均值,并折算成单 位面积产量,也可以将鲜叶产量除以4折算成干茶产量。统计产量时,绿茶品种或红茶品种按一芬二三叶的规范采摘鲜叶记产量,乌龙茶品种按新梢长到 35叶,约70%顶叶形成 开面时,采摘对夹二三叶记产量。茶树品种按茶类适制性分 为绿茶品种、红茶品种、红绿茶兼制型品种和乌龙茶品种四 类,其中绿茶品种又分为显毫类绿茶品种和少毫型的龙井类 扁形绿茶品种。所谓茶类适制性是指品种固有的制约着茶叶 品质的种性,也就是指茶树品种最适宜制作哪一类或几类优 质茶的特性。茶树

6、品种的茶类适制性简称适制性,它可以通 过芬叶的物理特性观察和化学特性测定进行间接评估,这在 茶树品种选育的早期尤其常用。物理特性是指茶树新梢上芬叶的肥瘦、大小、叶色、叶质、叶片厚薄、柔软程度、嫩度、茸毛等的特征和状态,它与成品茶的外形品质息息相关。一 般叶片小、叶张厚、叶质柔软、细嫩、色泽显绿、茸毛多的 品种,制显毫类的绿茶,如毛峰、毛尖、银芬等名茶,易塑 造出外形“白毫满披、银装素裹”的品质特色;芬叶纤细、 叶色黄绿或浅绿、茸毛少或中偏少的品种,制少毫型的龙井 类扁形绿茶,如龙井茶等名茶,易形成外形扁平光滑、挺秀 尖削、色泽绿翠、体表无毛的品质风格;而叶片大、节间长、 芬头肥壮、芬叶黄绿色、

7、茸毛多、叶面隆起、叶质软、叶张 薄的品种,制红茶品质较好。化学特性是指芬叶中化学成分 的含量和组成,它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物质基础。化学特性的测定一般按一芬三叶规范采集鲜叶,在100 c温度下蒸3分钟,80 c温度下烘干制蒸青茶样品,然后将样品磨碎进行化 学成分测定。尽管茶树品种的化学特性受种植地区环境及栽 培条件的影响较大,但同等条件下不同品种间的化学特性差 异仍然明显。一般茶多酚含量高,且茶多酚与氨基酸的比值(简称酚氨比)大的品种,制红茶品质优;而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适宜(约16%24%),且酚氨比小的品种,制绿 茶品质优。如黔湄419品种,蒸青茶含茶多酚 36.03%,氨基 酸1.4%

8、,酚氨比25.7,制红茶汤色红艳明亮,香气浓烈,滋 味浓强,但制绿茶滋味浓而苦涩,说明黔湄419是适制红茶的优良品种。福鼎大白茶引种到湄潭后,春、夏季蒸青茶平均含茶多酚25.3%,氨基酸1.89%,酚氨比13.4,制多毫型绿茶外形绿翠显毫,栗香持久,但制红茶滋味淡薄,说明福鼎 大白茶是适制显毫类绿茶的优良品种。在生产中,茶树品种的适制性一般通过同一品种的鲜叶制作不同类别的茶叶,进 行感官审评直接鉴定。感官审评鉴定品质时,采取评分与评 语相结合的方法,先准确称取 3克茶样倒入审评杯内,再冲 入约150亳升沸水,浸泡5分钟开始审评。按照五因子审评 法,茶叶的品质分别按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逐

9、项 以百分制评分,并以相应的评语描述,最后再按外形、汤色、 香气、滋味及叶底的品质权数计算总分,其中名优绿茶按外 形30%、汤色10%、香气25%、滋味25%、叶底10%的品质 权数计算总分。分数的高低便能直接反映出品种品质的优劣, 即一个品种对某一茶类适制性的大小,而相应的评语则可以 描绘出不同品种的制茶品质特点。由于不同茶类的品质要求 不一样,而每一品种固有的适制性又制约着茶叶的品质,加 之不同品种间的适制性差异较大,适制绿茶的品种不一定适 制红茶,适制显毫类绿茶的品种不适宜制作少毫型的龙井类 扁形绿茶。因此,茶树品种的适制性应作为生产上用种重点 考虑的指标之一,只有选择适制性对路的茶树品种,才能生 产出相应优质的茶类产品。茶树品种按审定的部门可分国家 级品种和省级品种。一个新育成的品种,经过萌芬期、抗逆 性、产量、适制性等鉴定后,最后还要通过省级或国家农作 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才允许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