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7课时 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86-87课时 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86-87课时 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86-87课时 可持续发展_第4页
第86-87课时 可持续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六章考纲解读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本部分和区域地理环境、区域发展密不可分。是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最为核心的部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考点一知识整合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经历的三个阶段崇拜自然崇拜自然改造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征服自然l时期:采猎文明l生产力水平:水平低下,发展缓慢l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改造能力微弱l人地关系:恐惧和依赖,人类适应自然环境1.崇拜自然阶段l时期:农业文明l生产力水平:生产力发展、灌溉和耕作技术发展l主要环境问题:

2、依附减弱,对抗增强、环境趋于恶化l人地关系:环境科学萌芽(保护生物和因地制宜) 2.改造自然阶段l时期:工业文明l生产力水平:发展速度惊人,较高l主要环境问题: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变为公害l人地关系:人类试图成为环境主宰 3.征服自然阶段二、直面环境问题人类社会环境环境物质能量废弃物反馈 作用影 响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也要排放到环境中去。环境又反馈给人类社会。人类生存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还必须占据一定空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问题资源短缺原因:资源索取 大于 资源再生表现: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破坏原因:过度砍伐 、过度放牧 、

3、过度捕捞 、不合理用水表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臭氧层空洞、酸雨、全球变暖环境污染成因:排放 大于 净化表现: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环境问题也存在地域差异乡村:生态破坏城市: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 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过分消耗资源;污染严重工业转移,污染转嫁;区别三者区别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往往引起

4、生态破坏。主观题型答题模板题型九生态环境问题1.常见生态环境问题原因类题目的满分术语资源、环境问题满分术语水资源短缺自然气候干燥,降水稀少;降水变率大;水资源分布不均;淡水资源有限人文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增多,用水量增大;水污染和浪费严重,造成水质性缺水;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水土流失自然暴雨集中,冲刷力强;地势起伏大,坡度陡;植被覆盖率低,水土保持能力差;土质疏松或土层薄人文过垦、过牧、过樵;不合理的耕作、灌溉制度;工矿交通建设等行为导致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沙漠化)自然降水少、日照强、大风日数多;植被稀疏、地表裸露、土质疏松,风力侵蚀强烈人文过垦、过牧、过樵;水资源利用不当

5、;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土壤次生盐碱化自然春旱多风沙,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水盐运动强烈;地势低平,海水倒灌;地下水位较高,或洼地排水不畅,盐分向地表积聚 (核心:干旱+地下水位高)人文不合理灌溉等生态环境问题自然地形原因(海拔、起伏状况、封闭状况等)、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质地等)、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人文当地人口压力、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2.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类题目的答题术语思考方向满分术语工程措施农业上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修筑梯田、引水灌溉、兴

6、建水利设施(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和水渠等);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浑、加固堤坝等;建设工业区和城市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建基础设施、建筑物等;交通工程措施主要有修铁路、公路、飞机场、汽车站、港口等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秸秆还田,封山育林、育草,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珍稀野生动物,移植珍稀野生植物等技术措施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生活措施 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经济措施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

7、技、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政策措施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城市规划或旅游等环保措施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环境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解题探究题组一主要环境问题(2015重庆文综)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右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题。1.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 雾霾严重珊瑚退化 海平面上升A. B. C. D.D可持续

8、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考点二知识整合【可持续】l 长远的,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l 强调全球范围内不同发展程度国家之间的公平(代内公平)l 人类要发展,尤其穷人要发展l 发展要有限度,要协调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发展】【定义】l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的条件社会可持续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维护平等自由,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生态可持续保护环境强调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经济可持续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公平性原则可持可持续发续发展展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代内公平代际公平物种公平责任公平保证资源可持续利用保证资源可

9、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题组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014天津文综)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右图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同学们针对如何新建这类大型商城各抒己见,其中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A.增加商城数量,提供更多就业岗位B.扩大商城规模,带动周边城镇发展C.立体建设商城,集约开发利用土地D.商城靠近景点,吸引游客休闲购物解析A、B和D选项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均有其合理性,但不符合题干要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C题组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P人口opulationR资源esourcesE环

10、境nvironmentD发展evelopmentl人口众多l人口素质低l需求大l利用率低l人均资源量小l污染加剧l生态破坏l经济落后l发展需求强烈可持续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径途循环经济资源传统生产产品废弃物资源工业产品废弃物?径途循环经济资源废弃物再生资源减少对环境破坏降低原料成本降低污染处理成本产品A产品B下游产业?径途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如何实现循环经济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个人消费清洁生产生态农业适度消费拓展提升1.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转变经济发展模

11、式,实现循环经济。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指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它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模式。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生态农业。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协调人地

12、关系的主要途径某酒精总厂酒精的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综合循环利用示意实现循环经济意义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l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l控制污染来源,减少对环境污染l改进技术和调整工业结构l减少污染处理成本l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l增加产业链l增加就业低碳出行拾粪回田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环保购物袋公众参与解题探究1.读“某区域环境问题示意图”,图中环境问题的存在,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参与性原则A. B. C. D.解析可持续发展包括了发展、公平、环境和权利四大基本内涵,图示现象就是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的发展,严重破坏资源违背了持续性原则;单纯追求人类所谓的“

13、生存与发展”,忽略了鱼类等其他生物的生存发展的权利,严重地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B(2013江苏地理)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下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回答12题。AB1.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双选)()A.大量消耗资源 B.大量排放污染物C.科教投入不足 D.人口增长缓慢CD2.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双选)()A.社会保障建设 B.经济基础建设C.农业基础建设 D.生态与环境建设高考题组(2013安徽文综)右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突出。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高考题组解析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要以解决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为出发点。解决果渣污染环境问题可以在果树下种草发展畜牧业,以果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