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伦之际万世之始古代中国的婚礼(一)1()是万事之始。A、婚礼B、成人礼C、冠礼D、习俗正确答案: A2“男女之大防”出自()。A、中庸B、坊记C、论语D、缁衣正确答案: B 3周易讲的是阴阳,阴阳指()。A、夏冬B、雨水C、男女D、白天黑夜正确答案: C 4什么关系是人类社会所有伦理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A、父子B、兄弟C、君臣D、夫妇正确答案: D 5动物界种族繁衍的基础是两性结合。()正确答案: 6古人认为,婚配对社会很重要,且婚配中的男方更为重要。()正确答案:× 人伦之际万世之始古代中国的婚礼(二)1“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出自()。A、史记B、礼记C、坊记D、论语正确
2、答案: A 2贵族里面最低的等级是()。A、诸侯B、大夫C、卿D、士正确答案: D 3朱熹将结婚简化为三礼,其中不包括()。A、纳彩B、纳弊C、问名D、亲迎正确答案: C 4“提亲”即是()。A、纳征B、纳彩C、纳吉D、请期正确答案: B 5儒家一直很看不起妇女。()正确答案:× 6朱熹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正确答案:× 人伦之际万世之始古代中国的婚礼(三)1提亲一般要带疏雁,经专家考证,疏雁就是()。A、野鸭子B、大雁C、鸡腿D、牛肉正确答案: A 2以下哪个礼指的是“问女方的血缘”?()A、纳彩B、纳吉C、问名D、亲迎正确答案: C 3古代,弟
3、兄间婚姻之事没有先后顺序。()正确答案:× 4鲁昭公是鲁国之二十四代君主。()正确答案: 人伦之际万世之始古代中国的婚礼(四)1除哪个外,其他三项是同一个意思?()A、纳征B、纳成C、纳币D、纳采正确答案: D 2六礼中第四礼是()。A、女方向男方送聘礼B、男方向女方送聘礼C、男女方互送聘礼D、女方宴请客人正确答案: B 3“必以昏者,取其阴来阳往之义”出自()。A、礼记B、左传C、诗经D、史记正确答案: A 4“旦”指太阳从地平线上降落。()正确答案:× 5古代亲迎时没有叩拜礼。()正确答案:× 人伦之际万世之始古代中国的婚礼(五)1“缡”指的是()。A、古代女
4、子出嫁时所系的佩巾B、古代女子出嫁时所穿的衣服C、古代男子娶亲时所戴的帽子D、古代男子娶亲时所系的佩巾正确答案: A 2古代亲迎是指()。A、男方亲自到女方家迎娶女方B、女方一个人到男方家C、女方的舅舅送之到男方家D、男方派使者到女方家迎接女方正确答案: A 3“共牢而食”后用什么来漱口?()A、水B、酒C、汤D、茶正确答案: B 4“馈特豚”是婚嫁礼仪。()正确答案: 5“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出自唐代的朱庆馀。()正确答案: 人伦之际万世之始古代中国的婚礼(六)1如果父母已经不在人世,那么婚礼将采用怎样的仪式来拜祭?()A、却扇B、弄眉C、佩巾D、奠菜正确答案: D 2关于郑玄的
5、描述,不正确的是()。A、承先启后的伟大经学家B、卓越的古籍整理学家C、清代重要的思想家D、著名教育家正确答案: C3古代婚礼不用乐。()正确答案: 4赦甚指的是婚礼当天可以使用一些原本本身份的人不会使用的东西。()正确答案:人伦之际万世之始古代中国的婚礼(七)1古人过生日的传统习俗是()。A、吃面B、唱英文生日歌C、吃蛋糕D、喝酒正确答案: A 2中国人结婚的传统色彩是()。A、黑色B、纯白色C、大红色D、桃粉色正确答案: C 3现今梅毒感染率已经是90年代的多少倍 ?()A、2B、10C、25D、50正确答案: C 4美国和中国都正在回归禁欲。()正确答案:× 5英媒体称,中国性
6、观念大步跳跃。()正确答案: 君子之争古代中国的乡射礼(一)1我国至迟在春秋时代,民间流行一种称为乡射礼的射箭比赛,它的比赛仪则,完整地记录在哪里?()A、尚书B、周易C、春秋D、仪礼正确答案: D 2“侯”的意思是()。A、军事首领B、箭C、大刀D、枪正确答案: A 3古代一个国家分为好多乡。()正确答案: 4“诸侯”的“侯”与射箭无关。()正确答案:× 君子之争古代中国的乡射礼(二)1以下哪项不属于六经的内容?()A、诗经B、尚书C、周易D、史记正确答案: D 2古代选拔德行优异的人才,一般几年进行一次,即()一大比。A、一年B、两年C、三年D、四年正确答案: C3乡射礼结束后,
7、大家喝酒,一般宾先行,主动离开。()正确答案: 君子之争古代中国的乡射礼(三)1陈垣担任过以下哪所大学的校长?()A、辅仁大学B、东京大学C、清华大学D、香港大学正确答案: A 2以下哪个不是古希腊比赛所强调的?()A、力量B、轻便C、高度D、技巧正确答案: B 3赛跑、跳跃、投掷等都是宗教性体育。()正确答案:× 君子之争古代中国的乡射礼(四)1记录了8个国家的历史,被称为“八国春秋”的是()。A、中庸B、史记C、春秋D、国语正确答案: D 2把射箭改为一个礼,通过射箭礼来推行的是()。A、仁爱思想B、艺术C、法律意识D、道家思想正确答案: A 3“乡射之礼,所以仁乡党也”出自()
8、。A、孟子·公孙丑上B、论语·冶长C、礼记·射义D、左传·昭公五年正确答案: C 4把大家聚集起来开会,被称为“教化”。()正确答案:× 5阮元,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校勘等方面有着非常高的造诣。()正确答案: 祭孔祭祀孔子的释奠礼(一)1关于孔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字仲尼B、春秋时期鲁国人,家里排行老大C、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D、儒家学派创始人正确答案: B 2论语中“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是对谁的描述?()A、孔子B、子路C、颜回D、冉求正确答案: A 3孔子发明的一种职业是()。A、印刷B、售书C、代学D、讲学正确答案
9、: D 4将孔子的学术思想归纳为“修己、治人”的是()。A、胡适B、梁启超C、严复D、康有为正确答案: B 5孔子讲学提倡讲教有类。()正确答案:× 6子路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正确答案:祭孔祭祀孔子的释奠礼(二)1政论源于以下哪部经典著作?()A、尚书B、礼记C、诗经D、周易正确答案: A 2西汉开国皇帝,史称太祖高皇帝的是()。A、项羽B、朱元璋C、刘邦D、鲁国公正确答案: C 3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的“太牢”不包括()。A、猪B、牛C、羊D、鱼正确答案: D 4子贡,孔子得意门生,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为恩师孔子守墓六年。() 正确答案:5从古至今祭孔都采用一套正规、统一的仪式
10、。()正确答案:× 祭孔祭祀孔子的释奠礼(三)1“素王”指的是()。A、孟子B、孔子C、老子D、荀子正确答案: B 2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是最好学的弟子是()。A、子路B、子思C、颜回D、冉求正确答案: C 3被后世儒家尊为“宗圣”的是()。A、曾参B、子游C、子思D、季路正确答案: A 4孔子从四科来评价自己的学生,其中颜回在哪一方面表现最突出?()A、德行B、言语C、政事D、文学正确答案: A 5子思曾著述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正确答案:× 6“复圣”指的是孔伋。()正确答案:× 祭孔祭祀孔子的释奠礼(四)1中国第一位创立私学的伟大的学者是()。A、墨子B、老子C、韩非D、孔子正确答案: D 2文庙祭奠的是()。A、孔子B、关公C、老子D、孟子正确答案: A 3成均馆是古代朝鲜的国立高等教育机构,相当于中国的()。A、衙门B、国子监C、辟雍D、太学正确答案: B 4对关于朱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南宋人B、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诗人C、后被人尊称为有子D、闽学派的代表人物正确答案: C 5供奉孔子的殿都叫大成殿。()正确答案: 6成杰思汗是辽国开国皇帝,史称辽太祖。()正确答案:× 祭孔祭祀孔子的释奠礼(五)1哪朝人发明了三跪九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并发编程的挑战与解决方案的试题及答案
- 经济适应能力对政策执行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软件设计师考试考点回顾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技术员考试重点复习方法试题及答案
- 信息处理技术员的实战试题及答案
- 年度财务预算的制定与执行计划
- 计算机信息处理科技发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法学概论考试的法律实践与试题及答案
- 软件水平测试的成功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5租赁合同范本常用版
- 保安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培训
- Ceph之RADOS设计原理与实现
- 农行超级柜台业务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免疫治疗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PowerPoint-演示文稿
- 研究生英语翻译答案
- GB 15607-202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
- 手表买卖合同协议书
- 2023门面装修合同范本
- DB34-T 4170-2022 软阔立木材积表
- 汽车租赁有限公司车队及车辆管理制度
- 2022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