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统编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课时:第1课时课题:小数的意义i果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学H标:知识目标:教材第2-6页1、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I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 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若大W:的小数。 能力g标:通过学习活动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M际:1、在具体惜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 教学®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
2、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S义,知道小数部分 各数位名称及意义。a过学习活动程屮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 手操作的能力。教学难点:通过实w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 部分各数te名称及意义。通过学习活动程屮培养学生rt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动乎操作的能力。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济it数器。教学过程I一、生活中的小数(爭先布貿学生找一找生活屮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屮除f某些商品的价格用 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结合树上的例丫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访H说明在毎个情境屮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二、小数的怠义1、ri学
3、小数的意义2、小组交流3、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 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 ;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屮1份, 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 0.01。4、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理解小数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屮1份,用分数衣示是十分之一米, 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tt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酉 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5、归纳小数的意义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三、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先14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冉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
4、,小 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 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儿,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在汁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申。2、小数的读写让学生试读,注意提IW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幣数部分不冋。3、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读,说出&数位上的数衣示什么。让学生先独 立完成,再小组交流*四、数学游戏: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e间关系的坪解。五、作业:第6页1-4板书没计】小数的意义千百十个十百千位位位位分分分数位位位位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课 时:第2课时课 题:测W活动课 型:新授课教学内
5、容:教材笫7-8页教学目际:知识II标:1、通过测W: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 步体会小数的意义。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W等。能力H标:通过测!it活动,揞养学生自主採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堉 养学生纹合运用知i只解决现实问题,收粜位息、处理位息的能力。情感H标:1、在具体情境屮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加减的兴趣。2、在数学探作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 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通过探索怎样
6、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米表示的 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通过採索怎样把儿分米或儿厘米 用 T 作单位米表示的过程,进步体会小数的®义。教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讲练结合法。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条尺子。教学过程一、测禎活动:让学生分组测U本班教室内的忠板和史椅或其它物品的K:度,然后讨论这些 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在W论把儿分米或儿照米写成以米作单位时,可 以先写成分以是10或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当学生知道了 6分米=6/10米 =0.6米后,可进一步问学生如果门的窈度是1米6分米怎用米为
7、单位衣示呢?鼓励学生川n己的语冇说明可以用小数表示测W结果的原二、填一填:填写第7页的表格,左边已经冇测S结果,只要把测K结果写成以米为单位 的小数;右边要求学生自己选择物品,先测试它们的长和宽,冉写成以米为单位 的小数。三、试一试:第1题:将几克改写成以千克为单位,舛方法足一样的。让学生先独立完成, 再在小组中X流,这样改写的原因*第2题:先让学生说-说测W的结果,如曲别针的长度是2屈米5兮米,再 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小数。四、作业:第8页练一练第3课时比大小课 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第9-11页教学M标:知识目标: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
8、过程屮,发展推理能力。能力H标:通过比较人小的活动,培芥学生自主採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撖作的能 力,极尚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免倍息、处理倍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1、在具体悄境屮激发学生进-步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倾听他人的石法或怠见,形成a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在比较小数大小 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教学难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屮,发展推理能力。教学方法:小组&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艾验操作
9、法。教学准格:教学过程1一、创设情境,尝试比较创i殳少年演讲比戏的情境,比较两个同学的得分谁的高一些。1小组讨论:9.87和9.90哪个数人,并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2、汇报:通过全班的论明确,从数位来考虑,两个数的整数郤分fflM, _ 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二、多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张华比李明表现好,但不能待10分"il: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恐,明确张华 的分数在9.90和10之间。it学生自己确定一个分数,然后将三个人的分数按顺序排列。全班交流、归纳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三、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在fi线上找到9.8和10.1的位H,从直线阁上很容出结果,体会到宵线右边的
10、数一定比左边的数大。第4题:这个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位值制的理解。让学生先独立思垮几分钟,再在小组屮交流各自的想法。四、数学游戏:这个游戏有利于增进学牛对小数相对人小的具体感受。不要求学生用小数减 法it算出准确结果。五、作业练一练板书设计比人小教学拝.图练练中的题口比人小的方法:课 时:第4课时课 题:练习一课 型:练习课教学内容:教W第12-13页教学目标:知识II标:1、辿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数位间的进申。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能力目标:通过练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採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 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策倍息、处理倍
11、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练习惜境中激发学生进-步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探作活动屮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倾听他人的法或怠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点:小数数位间的进率、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通过拣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掌握小数数位间的进率。教学难点:小数数位间的进率、比较小数人小的方法。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掌握小数数K间的进甲。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练结合法。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7551题:找出小数在逛线上的亂 写出也线上的点所表示的小数,加深学 生对小数的理解,体会数与形的结合。第2题:&先il:学
12、生明确航模比赛时,哪一架t机投型E行的时间越长,成 绩就越好。第3题:让学生看清楚是什么单位,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先化成十进分 数再化成小数,也可以直接化为小数。第4题:三人的身卨用的是不同的单位,不容易比较,if:学生先改写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55 5题:答案是多样的,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第S题:引异学生观察前5排数的规律,容场发现毎-排的第一个数和记后 一个数都是0.1 ,其他的数娃怎样得到的?数学游戏:通过组数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各个数位的意义,建立小 数数位的槪念,巩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同时,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将体会不确 定现象的特点。课 时:第5课时课 题:购物小票课
13、 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14-15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曰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捉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口标:通过活动,培荞学生Q主採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揀作的能力,培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1、在具体愔境屮激发学生进步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曾:兎、倾听他人的法或意见,形成ft好的学习态度和AJ惯。教学重点:1、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井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II常生活屮
14、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bl常牛.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正确进彳7小数的加减混合1|屯,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教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没核对购物小柴的情境,引入小数加减法。1、先if:学生说说小筇上毎一项表示什么意思。2、讨论如何核对找M米的钱对不对的问®。3、列式II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二、试一试第1题:引导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第2小题:可以引导学生把两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中减去,这样计算比较简便。第2题:先鼓励学生估算,冉锫算。在计
15、算两个向包多少钱时,由于还没有 学小数乘法,可以用加法计算。三、练一练第3题:第(2题,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在这个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的 和与第三边扣比谁大,第4题:可以把闹成阁形的每条边的长度加起来,有的边的长度没有fi接给 出,可以先把它算出米。笫5题:首先帮助学生石怀题s,然后放手it学生尝试,并交流n己的想法。 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推理,以帮助学生吏快地解决问题。板书没计购物小票题1: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试-试:小数加减的简算课时:第6课时课题:鼠体重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16-18页教学目标:知识|标: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活动,体会小数的末尾添 上0
16、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 生综合运用知i只解决现实问题,收菜倍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愔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界重、倾听他人的打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教学难点: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练结合法。教学准番:小黑版、教学过程】一、探索小数的性质1、涂一涂、比一比比学生在55 10
17、74;的方格阁上涂出0.2和0.20,学生初步感受到这两个小数 一样大。2、比较、归纳:让学生自己在第2题的两幅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写出ffl应的分数和小数。在全班交流时,通过多个实例,就可引导学牛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规律。 对于这一规律,只要求学生能用0己的iS言描述淸楚即可。3、举例说明:让学生用实际惜境说明W个小数的tfl等, 如0.2元表示2用,0.20元表示2 角0分,显然二荇是扪等的。二、试一试:笫1题:学生独立完成,策体汀正。第2题:0己选择一个小数,洱写出两个和他相等的小数。通过交流,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三、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2题:写出在指定的两个数之间的
18、三个不同的小数。 这道题的答案可以是 多样的。第3题:方格11只填一个数字,答案足多样的,鼓励学生填出多种答案,D不要求所侖同学坑出所“答案。板书没计I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未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课 时:第7课时课 题:歌手大赛课 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19-21页教学II标:知识H标:1、结合具体惜境,探索加减法的ih»方法,正确irff两位小数的加滅法。2、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II常生活屮简 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屮,培养估算意识。能力H际:在通过分类活动程中培养学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口标:1
19、、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步学习探索加减法的计法的兴趣,2、在数学课堂学4活动屮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练结合法。教学重点:1、採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口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能运用小数加减法 解决II常牛.活屮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创没情境,提出问题。创设歌手人奖苏的情境,提出了 “谁表现比较好的问题。教学时&先帮助 学生了解专业的分“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怎样判断谁的表现好呢? 学生可能有不
20、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般是将专业分和综合素质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二、探索计算方法1、根据题H列式,佔算结果。学生列出加法JT式后,先估算结果。2、採索计算介法可以用不M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竖式计算,并讨论“力什么小数点要对齐” , 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就能对齐,然后就和整 数加减法的道坪一样了*3、研究问题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独立解决,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三、试一试第1题:耍注怠提附7生把得数末尾的0去忡。第2题:在列竖式il锌时,给被减数小数部分添上两个 0,讣锌时不容易发 生错误。四' 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对所有的学生不
21、必提出统一要求,有的学 生可能提出的多一些,有的学生可能提出的少一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 度提出问题。第3题:让学生指出错在哪里、什么原因,并进行改正。第4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估算的作用,板书设计I小数的加减题k小数加法竖式2:小数滅法竖式13时:第8 i果时练习二课 型: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22-24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华:拥小数加减法的计算/f法。2、通过练AJ进一步亨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f4il算的方法。能力M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 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bl际
22、:1、在具体惜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槐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巧:市、倾听他人的fl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4态度和习惯教学i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和简便计算的"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il算的方教学方法:小组&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练习法。教学准备:小黑版教学过程:第1题:i|算时可以以“亿平方千米B为单位。第4题:在比较牢身高和车身长时,可以让学生求出高多少或长多少。在解答第(2) 题时,山于两辆车的前灯道前轮郞是 0.72米,可以441算他,只要把后两个数 相加的和进行比较即可。第6题:在解答每一个问题吋,
23、先比学生估计,再进行实际计第7题:要引导学生朕系实际来想问题,虽然身高和凳了的高合起来没有衣架高,但 还要考虑到VT长。教学后记:第二单元课 时:第1课时课 题:图形的分类(1)课 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25-26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2、认识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力H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採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乎操作的能力。培养学 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使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愔境屮激发学生进一少学习认i只知形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專fi、倾
24、听他人的石法或意见,形成良W的学4态度和4惯,教学重点:体2到平行网边形的不&定性及三角形的13定性,i人i只这些特征在n常生 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 认识这些特征在曰常生 活屮的应用。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採究法。教学准备:小黑版、老师准备硬纸条和阁钉。教学过程一、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特性。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沿两个对角一拉,就变形了,他具有不 稳定性。把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对拉,图形不改变形状,他具有稳定性。二、生活中的运用第2题:这是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自己 举例体验数学在生活屮的应用。第
25、3题:it学生说一说阁的意思,并解择为什么现在可以坐了” 。三、练一练:551题:通过“只剪一刀”的操作,使学生体会到已学过的图形之闾的联系。 先让学生亲ri剪一刀,洱说说是怎祥剪的。第2题:第(1)题,让学生实阮拼一拼,找出更多的拼法。第(2)题,可 以让学生画直线进行分割,除右边一个图形外,其它都可打成是由三角形和平行 四边形拼成的,第2课时i果题:图形形的分类(2)课 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25-26页17教学H际:知iJIM标:1、通过“动手做”,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悌形的卨。2、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高。3、在方格纸上能ri出指定边和这条边上卨的长度的平行四
26、边形、三角形、梯形。能力II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採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F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i只解决现实问题,收策W.0、处理倍息的能力。情感II标:1、在具体情境屮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图形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石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4态度和惯,教学重点:1、会用三角板阃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悌形的高。2、在方格纸上能1叫岀衍定边和这条边上高的1:度的f行四边形、三用形、 梯形。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能画出指定边和这条边上耵的长®的平行四边形、三炻形.悌形。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教学准备:
27、小黑版、学生、老师准备三角板。平行四边形阌片、剪刀。教学过程一、动手做:1、小组活动:把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纸板,做成一张尽可能人的长方形,该怎么 办?2、小组展示自己的方法,3、引#总结:认识到从平行PM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阆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a,这条对边叫做边形的庇。明确平行四边形两种高的阃法,二、认i只梯形和三角形的卨由平行四边形的高认识梯形和三角形的高。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高是如 何得到的。三、试一试:第1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阁形的卨,第2题:通过阌示,桁导学生怎样用三角板_高,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 叙述画K的过程。四、练一练:第1题:使学生体会到边和卨
28、的对应关系,画出边 a上的卨,就要从对右的 边a的顶点到边a作垂直线段。第2题:画出边a上的离,就要画出与边a相对的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寊线 段。第3题:借助方格纸,学生将发现几个三角形的高是相等的。通过讨论使学 生明确,三卬形的大小不吋,何从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足一样长的, 所以它们 的卨相等,第4题:通过在/f格纸上M指定尺寸的图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边和尚的扣应关系,M时体会到边和ifj的长度决定了图形的大小。_阁示让学生用铅笔在方格纸上闸,在实践过程屮体会到耍先抱定长度 的边和卨,再画其它的边。五、实践活动:通过用七巧板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悌形,使学生加深对三种 图形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
29、习。笫3课时课 时:i果题:三角形的分类课 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27-29页教学口标:知识目标:通过分类活动,认i只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毎一类三角形的特点。能力EI标:在通过分类活动程屮培养学生自主採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少学习认识齐种阁形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体会毎一类三角形的特点。教学难点:通过分类活动,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待点。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
30、探究法。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剪下附页1屮的图3。教学过程一、分一分1、小组活动;把附页1中的图3中的三角形进行分类。2、汇报: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可以按角来分,可以按边来分。二、按角分类:1、观察第一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 角形是锐角三角形。2、观察第二类三角形冇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一个角足直角的三 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观察第三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一个角是钝角的 三用形是钝角三仍形。三、按边分类:1、观察这类三角形的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毎个三角形中都有 两条边相等,这样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并介绍各部分的名称。2、引导学生发
31、现有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这样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四、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辨认各种三角形。第2题:通过“玷三角形游戏"让学生体会到荇到一个锐角,不能决定是一个 锐角三角形,必须三个角都足锐角才足锐角三角形。笫4题:根据对三ft形进ft分类的活动,学生得到J3发,把悚形进行分类,五、实践活动:第1题:将长方形的纸,剪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第2题:用长方形纸,怎样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让学生自己动手剪第3题:当学生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就会推出等边三角形的三 个角扣等*第4题:用正方形的纸,剪成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板书设计I三角形的分类按边分类:第4课吋按角分类:课 时:课 题:三角
32、形的内角和i果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付第30-32页教学H际:知识目标:1、通过测故、撕拼、折荇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 等于180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0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 生综合运川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洁息、处理倍息的能力。情感H标:1、在具体愔境中激发学生进-步学习三个内ffi和的度数和知i只的兴趣。2、在数学探作活动屮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井学会作市、倾听他人的石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AJ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1、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 180o#2,
33、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教学难点:已知三用形的两个炻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教学方法:小组&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艾验操作法。教学准备:小黒版、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W角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质疑教材创i殳的情境,激发探索的兴趣。二、自主探索1、提出问题:怎样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大多数学生会想到测!it角度。2、小组活动:测:it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井记S在第30页的表格屮。3、汇报测h!:结果和得到的结论。发现大小、形状不M的毎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都接近180o。4、进一步探索: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否正好等于18
34、0o呢?小组活动探索方法。5、得出结论。三、试一试:C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运用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和是180o,求出第3个角的度数。四、练一练运用三用形内ft和等T 180o,判断题中的三个三角形说的对叼?板书设计)三角形的内角和測ht三个角的度数求和:结论:课 时:第5课时三角形边的关系课 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33-34贞 教学标:知识H标:1 、通过阃一阃、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 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在实验过稈屮培养学屮0主採索、合作交流的能力。3、应用发现的结论,宋判断指定氏度的三条线段,能卉组成三角形。 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
35、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 生综合运川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粢倍息、处理倍息的能力。ti?感H际: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阌形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策、倾听他人的行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 应用发现的结论,宋判断衔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杏组成三仂形。教学难点: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S两边之和大T35H边。2、应用发现的结论,米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教学准备:小黑版.学生、老师谁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
36、形、直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出示情境阁,问:从邮局到杏云村那条路ft近?你是怎样想的?生:走路线ate近。因为师:在生活中人们都恧总止近路。在这幅图屮,邮W、済泉村和杏云村所在的 位置正好组成个:角形,从阌屮和我们的生活经验中同学们都汄为路 近,路线b加上路线c 一定比路线a远。那么,是不是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 和一定比第三边大呢?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小组活动:在填-填中画几个三角形,W出它们的边长,再比一比,填入表格中书上有一个范例,可先讨论一下,再做。2、汇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练一练:第1题:判断每一竖行三条线段能否摆成三角形。第2题:组织学生
37、用小棒摆.摆,并填入表中。第4题: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別是5闸米和8厘米,那么第三条 边可能是多长?有多个答案,第三边只要大于 3厘米小于13厘米即可。鼓励学 生尽可能多的得到答案,板书设计1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填一填:结论:课时:笫6课时课题:四边形的分类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35-36页教学H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悌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 的f行四边形。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採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F操作的能力,培养学 生综合运用知i只解决现实问题,收矩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情境屮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图形知识的兴趣。2、在
38、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丫解K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学难点: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iE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教学准备:小黒板、学生、老师准番图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矜书地20 :以走进乡村的岡面,让学牛.从I知网中找一找自己认识的平而 W形,一方側鼓励学生从生活的空问中发现”阁形;W方向形分类做准 备。二、分一分:1、小组活动:把找出的图形进行分类,2、汇报:分类的方法和标准。3、对找到的四
39、边形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标准,4、分类后,找出同一类图形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和梯 形的定义。三、1田卜I田j:让学牛在点r阳上w平行四边形、悌形和三仂形。在阃的础上,可以让学 生用£1己的语吉说明图形的特点,体会这些图形的特征。四、填-«:通过这一活动,帮助学生r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板书设计I四边形的分类图形的分类:时:平行四边形:梯形:第7课时课 题:阁案欣赏课 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形的美。会利用基本图形的 平移,设计自己軎欢的图案,能力H标:通过活动,培养
40、学生自主採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F操作的能力。培养学 生综合运川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柒倍息.处理倍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图形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曾:畢:、倾听他人的C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3、通过欣赏阁案,体会阁形排列的规律,感受阌形的美,冉引异学生学 习设计美时的数学阁案,堉养学生的帘笑悄辿。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形的会利用基本图形的平 移,设计n己害欢的阌案。教学难点:会利用基本图形的平移,没il自己喜欢的图案。教学方法:小组&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
41、。教学准备:小黑版教学过程一、图案欣赏。1、欣赏书屮提供的阌案和学生自己收®的案。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案的特点,二、活动1:指导学生设计图案,先制作基本图形,再把基本图形左右、上下平移形成一幅图案,冉涂上颜色三、活动2:先让学生观察这些祛本阁形是怎样得到的,然后选择其中一个设计关M的花 边。四、活动3:比学生独立没计fl己拜欢的阁案,洱组织全部展览,课 时:第8课时课 题:数图形中的学问课 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39-40贞教学H标:知识II标:在数的活动屮,体会到图形按一定规律去数,可以做到不琅不JW,从而发展 有序思维。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採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42、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 生综合运用知i只解决现实问题,收笫倍息、处理倍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愔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界重、倾听他人的打法或: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体会到按一定规律去数,可以做到不重不瀨,发展有序思维。教学难点:体会到按-定规律丄数,可以做到不亟不M,发展打序思维。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小猫阌案屮有几个三角形,让学生自己去数,并说说足按什么样的顺序数的。二、数人像中的正方形让学生尝试n己数,再小组交流,数的"法。可以先数出
43、小正方形有 5个,屮 正方形有5个,大正方形有1个,共11个。做试一试:数长方形,如果不算正方形,共有 1S个长方形。三、练一练:第3题:由一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就是中间的1个;由两个小平行四边形 组成的有4个;巾3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有2个;由4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 有4个;由6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有4个;由9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有1 个;共有16个,第4题:这是一迠思考题,引导学生从旮序的数,到找出规作。四、数学游戏: 有2个M盘移动3次;有3个阅盘移动7次;有4个別盘移动15次;有5 个圆盘移动31次。教学后记:第三单元课 时:课 题:文具店第1课时课 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41-4
44、2页教学目标:知识0标: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2、结合小数乘法的怠义,能汁R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能力II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採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F操作的能力。培养学 生综合运用知iH解决现实问题,收菜佶息、处理倍息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具体情境屮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知i只的兴趣。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專重、倾听他人的石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4态度和惯,教学重点:f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教学难点:r解小数乘法的怠义,能计兑出简单的小数泫格数相乘的得数。教学方法:小组&
45、;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教学准备:小黒版I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12商店一角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对“买4块橡皮檫糖耑 要多少钱? ”展开讨沦*二、合作探究。1、学生列出W式,并说明意义。2、小组讨论算法。3、汇报:鼓励学生用白己的讲言解释理由并进行交流。可以运用连加,元.ffb分的转化,几何悦型出结果。4、引导全班同学讨论这些方法,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三、试一试:1、买1.5千克苹果需要多少元?先让学生解答1千克、2千克苹果多少元,冉类推到1.5千克多少元。2、解决学生们提出的其他问题。四、练一练:第2题:通过涂一涂,使学生进一步r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指导学生练习
46、时, 先帮助学生说说毎个乘法算式及符个图表示的®思, 再让学生独立涂-涂,并KJ 出得数。想一想:山 0.01 x 10=0.1 ; 0.01 X 100=1 推想出 0.01 X 1000=10第3题:学生可以由6个2.5连加得出得数;也可以这样想:6X2=12,6 x 0.5=3, 12+3=15板书设计I小数的乘法计方法:教学挂图:i果时:第2课时i果题:小数点搬家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W笫43-45页教学H标:知识目标:结合实际情境,发现小数点位S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应用这 、规律计算有关的乘除法。能力标:通过活动,培芥学主採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47、焙芥学生综合运用知i只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1、在具体坫境屮激发学牛进-步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挽作活动屮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甫、倾听他人的行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秉点:|发现小数点位3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应用这一规律计算有关 的乘除法。教学难点:发现小数点位B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觇汴,并应用这一规作计W冇关 的乘除法。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教学准条: 小黑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呈现三种商品的单价,通过比较三个小数的栢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 小数点位K移动引起小数的人小就不同。从而展开小
48、数点位K移动引起小数人小如何变化的研究。二、fl主探索、合作交流。1、小组讨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2、汇报:鼓励学生采用不P的介法去研究。如:把三个小数都转化为以分为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也可以把三个小数写在 数位表内,通过数字"8"在不同的数位上,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结 论。3、迁移推理。根据前面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由学生来推测小数点向 左移动,小数的人小ftU何变化,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1、说-说:应用发现的小数点问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米比较它们 的大小。2、算一算:应用发现的小数点位H移动屮起小
49、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计算除数娃10, 100, 1000的小数除法。四、练一练:第1题:综合运用小数点位S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计算有关的小数 乘除法。第2题:运用小数点位H移动引起小数人小的变化规律,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板书设计I有趣的小数点(一)总结规律:第3课时课 题:街心广场课 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W笫46-47页教学目标:知识口标:结合具体情境,採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0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倍息、处坪倍息的能力,情感H标:1、在具体愔境中激发学生进-步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2、在数学探作活
50、动屮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井学会稃市、倾听他人的C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教学难点:广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汁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枏乘的得数。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採究法、讲练结合法。教学准备:小黑版教学过程I、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通过情境图,提供了小礼堂.屏®、地板砖的长和宽的信息,并引导学生提 出数学问题。学生能顺利地计算出小礼堂和屏爵的面积, 进一步讨论“怎样计算 出地板砖的面积? ”,从而引起学生对小礼堂、屏路、地板砖的长和宽加以比较, 并採索0.3 x 0.2的结果。二、探索积的小
51、数位数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1、小组活动:探索0.3X0.2的结果*2、汇报採索过程。3、小结: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4、根据探索结果,共P列竖式。三、试一试:通过两组有联系的乘法的汁算,弓I导学生发现it算小数乘法,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四、练一练:利用上面发现的积的小数位数和两个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行,板书设计】有趣的小数点(二)教学挂图:总结规律:课时:第4i果时课题:包装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48-49页教学目标:知识M标:1 、能根据冇关倍息捉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实中的应用。2、学会川竖式计P:数II比较人的小数乘法,并培芥估兑习惯。
52、能川小数乘 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际: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2 、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作逛、 倾听他人的打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学会用竖式ii算数口比较人的小数乘法,并培养佔算aj惯。能m小数乘法解决-些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学会用竖式u算数目比较人的小数乘法,并培养估算aj惯。能m小数乘法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教学准铬:小黑版教学过捏】一、提供
53、佶息,提出问题,尝试解决。1、先让学生读书上提供的人口信息,再讨论平均毎秒加 2.6人-是什么意 思,体会平均数的意义。2、引导学生根据第一条信息提出问题:全世界平均毎分增加多少人?让学生先估算,再尝试用竖式计算,并说说积的小数点的位S。3、引异学生根据第二条倍息提出问题:我国有多少亿人口?让学生先估,冉尝试用竖式tm,并说说积的小数点的位a。4、小结竖式计算方法。二、练一练:55 1题:这是一幅世界人U统计图,先i±学生说说从图屮可以获得哪些位息。 其屮1850年和1950年的人口数没有写出來,鼓励学生先从阁上矜出人口数的大 致范围,然后通过第(2、(3)得出具体人口数,第3题:先让学生自己比较,再说说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到当一个乘 数小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乘数;当 一个乘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乘数。第5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对人均国民收入"表示什么意思给学生一些 解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i卜筠使学生体会到我M发展经济的®要性。第6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5篇
- 人教七下第七章第二节 日本 说课稿
- 第7课 我是一只小小鸟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苏少版四年级下册-苏少版
- 1. 小桥、流水、森林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岭南版四年级下册-岭南版
- 7 一盘红樱桃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2022第4册-人教版2022
- 第3课 路径动画和遮罩动画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闽教版2020七年级下册-闽教版2020
- 2025年神经科学科帕金森病临床表现分析评估测试答案及解析
- 工业再生项目资金使用方案
- 2025年肝胆胰外科肝功能衰竭处理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酒店家具采购合同模板版
- 《创新创业教育》说课课件
- 卡丁车俱乐部管理制度
- 代理记账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范文
- T/CHC 1001-2019植物源高有机硒食品原料
- 青岛租房合同协议书下载
- 企业内部培训合格证明书(5篇)
- 2024年纺织行业招聘要点试题及答案
- 气道净化护理团体标准解读
- 医疗设备采购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 试油监督培训班
- 国内安全保卫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