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动物学期末复习_第1页
海洋动物学期末复习_第2页
海洋动物学期末复习_第3页
海洋动物学期末复习_第4页
海洋动物学期末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节肢动物门(一)发达坚厚的外骨骼(二)高效的呼吸器官气管。水生种类以鳃呼吸。陆栖节肢动物形成另一种呼吸器官,即气管(trachea)。气管是体壁的内陷物,外端有气门和外界相通,内端则在动物体内延伸,并一再分枝,布满全身,最细小的分枝一直伸入组织间,直接与细胞接触。因此气管是动物界高效的呼吸器官。(三)简单的开管式循环系统与高度发达有关的气管。(四)异律分节,身体分为头(head)、胸(thorax)和腹(abdomen)三体部,头部是感觉中心,胸部为运动中心,腹部成为营养和生殖的中心(有的如蜘蛛、虾、蟹等,身体却分为头胸部和腹部。还有的如蜈蚣,身体又分为头部和躯干部)。(五)分节的附肢 ,每一

2、体节几乎都有一对附肢,节肢基本上可分两种类型,即双枝型(biramous)和单枝型(uniramous)(六)强劲有力的横纹肌 (七)灵敏的感觉器和发达的神经系统。(八)独特的消化系统和新出现的马氏管 。一部分种类还有十分发达的中肠突出物,便于体内储存养料,这对于陆栖生活至关重要。绝大多数节肢动物都有6个直肠垫(rectal papillae),能从将要排出的食物残渣中回收水分,并将其输送到血体腔内,以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马氏管(Malpighian tube)中肠与后肠之间发出的多数细管,直接浸浴在血体腔内的血液中,能吸收大量尿酸等蛋白质的分解产物,使之通过后肠,与食物残渣一起由肛门排出。软

3、甲亚纲胃,特别发达,胃内面的角质膜增厚,形成骨板和硬齿等,用来研磨食物。这些结构称为胃磨,而具备胃磨的胃则称为磨胃。甲壳动物排泄-借触角腺也称绿腺小颚腺也称壳腺.鳃足亚纲(Branchiopoda)溞桡足亚纲(Copepoda)剑水蚤蔓足亚纲(Cirripedia)藤壶软甲亚纲(Malacostraca)蛛形纲2种排泄器官,即基节腺(coxal gland)和马氏管。昆虫纲体分头、胸、腹三体部.胸部由3体节愈合而成,3个胸节自前而后分别称为前胸、中胸和后胸。两对翅分别着生在中胸和后胸上,顺次称为前翅和后翅。腹部由11个体节组成,附肢退化。直肠(rectum),其肠壁由于细胞增多而加厚,形成6个

4、纵向排列的直肠垫(rectal papillae);马氏管_中肠和后肠交界处发出;体腔混合体腔,由假体腔和真体腔合并而成,充满血液,因此又名血体腔;呼吸系统气管组成;口器:嚼吸式、刺吸式、吮吸式和舐吸式口器。(三)重要类群 无翅亚纲:毛衣鱼,也称蠹鱼有翅亚纲:蜉蝣目:蜉蝣; 蜻蜒目:我国最常见的如黑眼蜻蜒/新豆娘;等翅目:白蚁;同翅目:蚱蝉;直翅目(Orthoptera):口器咀嚼式。前翅为覆翅 蟋蟀;中华稻蝗、东亚飞蝗;双翅目:蝇类。口器刺吸式或舐吸式。前翅膜质,用来飞翔。后翅特化成平衡棒(halter).幼虫称为孑孓(wiggler)。蚊类3属,库蚊属(家蚊属)、按蚊属和伊蚊属。鞘翅目:为

5、动物界最大的目,前翅特化成鞘翅,后翅膜质,较长,用来飞行,停息时摺叠于鞘翅之下.星天牛/米象/七星瓢虫.鳞翅目:昆虫纲第二大目,鳞片由体表的毛演变而成,是色彩的载体;通过鳞片的组合,使翅带有各种不同颜色和斑纹。两对翅扁平,前翅较后翅大。分为两大类,即蝶和蛾。蝶类触角细长,末端膨大呈鼓槌状。蛾类,触角形状多样,但绝不呈鼓槌状。膜翅目:为昆虫纲第三大目,各种蚂蚁和蜜蜂等。前者习性十分近似白蚁,蚁群中同样有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但蚂蚁和白蚁属于两个不同的目,形态特征相互明显不同。蜜蜂的蜂群相当大,分蜂王(后蜂)、工蜂和雄蜂3种. 棘皮动物门辐射对称,且大多数为五辐射对称,但这是次生形成的,是由两侧

6、对称体形的幼体发展而来。次生体腔-由体腔囊又称肠腔囊发育形成次生体腔。体壁由上皮和真皮组成,内骨骼常突出于体表,形成棘或刺,显得皮肤很粗糙,故称棘皮动物。特有结构:水管系(water vascular system)和管足(tube foot)。水管系包括:环管(ring canal)、辐管(radial canal)和侧管(lateral canal),侧管连于伸出体表的管足.管足:运动、呼吸及摄食功能。依管足分布,棘皮动物的身体可以区分为10带区,有管足的带区称步带,无管足的带区称间步带,二者相间排列。幼虫-棘皮动物一般运动迟缓,故神经系统和感官不发达。雌雄异体,个体发生中有各型的幼虫(羽

7、腕幼虫、短腕幼虫、海胆幼虫、蛇尾幼虫、樽形幼虫、耳状幼虫、五触手幼虫等)。代表动物海盘车(海星)生活时口面向下,反口面向上。口面平坦,淡黄色,体盘中央为口,周围有围口膜。各腕腹侧中央有一条自口伸向腕端部的步带沟,其内伸出管足2排(外观上似为4排),管足的末端有吸盘。海盘车的管足为运动器官,由于管足伸出向后撑,推身体前进。体表粗糙,许多内骨骼向外突出成棘(papilla)或刺(spine)。皮鳃泡状,为体壁自骨片间隙外凸形成。外层为上皮,内为体腔膜,体腔液在其内循环,有呼吸及排泄的功能。1.体壁体表为一层状上皮,其外有一层薄的角质膜。内骨骼常突出于体表形成棘。2.体腔 海盘车次生体腔发达,围绕消

8、化管和生殖腺,体腔的一部分形成了水管系和围血系统。3.消化系统 消化管短而直,自口面伸向反口面。口位体盘正中,围口膜中央处,口周围有括约肌和辐射肌纤维。经短的食道进入宽大的充满体盘的胃。4.水管系统环管位口面口的周围,向每个腕辐射出一条辐管,辐管两侧各伸出侧管,其端部连于管足,管足上部为一囊状的罎(ampulla)。管足为内外交错排列,外观上每辐管一侧尤如两排。借罎的伸缩,使管足吸附外物,可捕食,并利用腕的弯曲以管足支撑外物而推身体向前,完成运动。环管上间步带处各具一对帖德曼氏体(Tiedmann s body),在石管连接环管处只有一个,故总共有9个,可能产生变形细胞。有些种类于此位置上尚有

9、波里氏囊(Polian vesicle)有调节水管系内的水压作用。5.围血系统包括生殖窦和环窦两部分:次生体腔的一部分,环窦位口面,口的周围,环管之下。为一圆形管。环窦向各腕伸出一条辐窦,其内有一垂直隔膜。各血管均位于各血窦内,因此称为围血系统(perihaemalsystem)。6.血系统退化,环血管向各腕伸出一辐血管。7.呼吸与排泄:皮鳃进行,管足也起着一定作用。8.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3个有联系的系统。口或外神经系/下神经系位环窦壁的侧面部分/反口神经系位反口面,由体腔上皮产生,这点很特殊。海盘车口周围的管足有嗅觉功能。棘皮动物的分类根据动物的体形、有无柄和腕、筛板的位置以及管足的结构

10、等,分为2亚门,5纲一、有柄亚门(一)海百合纲,终生具柄,称海百合类;成体无柄,为海羊齿类二、游移亚门(Eleutherzoa)海星纲,体扁平,多为五辐射对称,体盘和腕分界不明显。海胆纲, 体呈球形,盘形或心脏形,无腕。内骨骼互相愈合,形成一坚固的壳。蛇尾纲,体扁平,星状,体盘小,腕细长,二者分界明显。海参纲,体呈蠕虫状,两侧对称,背腹略扁,具管足,背侧常有疣足.消化道长管状,在体内回折,末端膨大成泄殖腔。由此分出一对分支的树状结构,称呼吸树或水肺.半索动物:柱头虫外部形态结构及其分类地位体呈蠕虫形,两侧对称而背腹明显,全身由吻(proboscis)、领(collar)和躯干(trunk)组成

11、,吻位于最前端,后是指环状的领。半索类和棘皮动物的亲缘更近,它们可能是由一类共同的原始祖先分支进化而成。 依据:l 半索动物和棘皮动物都是后口动物。l 两者的中胚层都是由原肠凸出形成。l 柱头虫的幼体(柱头幼虫)与棘皮动物的幼体(例如短腕幼虫)形态结构非常相似l 有人认为,脊索动物肌肉中的磷肌酸(phosphagen)含有肌酸creatine,NH:C(NH2)N(CH3)(CH2CO2H)的化合物,非脊索动物肌肉中的磷肌酸含有精氨酸(arginine,H2NC(NH)NH(CH2)3·CH(NH2)CO2H)的化合物。脊索动物门l 脊索动物典型特征:. Notochord to v

12、ertebral column;2. Dorsal hollow nerve chord ;3. Pharyngeal gill slits。脊索: 脊索来源于胚胎期的原肠背壁;由富含液泡的脊索细胞组成,外围纤维组织鞘和弹性组织鞘组成的脊索鞘;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硬度,起到骨骼作用。l 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模式结构图比较:l 被囊动物概念l 尾索动物的逆行变态l 头索动物主要特征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1神经系统发达,脑分化为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延脑等五部分。2脊柱(vertebral column)代替了脊索,成为新的支持身体的中轴。脊柱是由一个个的脊椎骨(vertebra)所组成的。脊柱进

13、化的趋势,分化为颈、胸、腰、荐、尾等五部分。3咽囊与鳃裂。水栖脊椎动物鳃裂终生存在,各鳃裂之间的咽壁上形成鳃的结构,作为呼吸器官;陆栖脊椎动物发展了肺呼吸,胚胎时期也都形成咽囊,但只有少数咽囊暂时性地打通形成鳃裂,以后又复关闭,各对咽囊以后转变为其他结构。4出现了完善的捕取食物的口器具有能动的上、下颌。5循环系统出现了位于消化道腹侧的心脏,位于消化道的背面。6排泄系统出现肾脏7出现了成对的附肢作为专门的运动器官圆口类的原始性特征表现在下列几点:没有真正的上颌和下颌。与此相对的,其他各纲脊椎动物都有可以启闭的上下颌。2没有成对的附肢(只有奇鳍而没有偶鳍)。3没有真正的齿,只有表皮形成的角质齿。4

14、终生保留着脊索,刚刚出现雏形的脊椎骨(长在脊索鞘背面的一些软骨弧片)。5头骨不完整,还没有顶部,相当于其他脊椎动物头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6肌肉分化少,保持原始的肌节排列。7脑的发达程度较低,内耳只有一个(盲鳗)或二个(七鳃鳗)半规管 鳃笼支持鳃囊的咽骨是由一个称为鳃笼(branchial basket)的软骨篮所构成。鱼纲何谓鱼?主要特征:1出现了上下颌;2有了成对的附肢,即一对胸鳍和一对腹鳍;3脊柱代替了脊索;4脑和感觉器官更为发达,脑分为明显的5部分。鱼类呼吸方式有几种?鱼类血液循环是单循环。和鳃呼吸相联系,鱼类心脏只有一心房一心室。由心室压出的血液流至鳃,在鳃处,血液与外环境进行气体交

15、换后,多氧血流到身体各器官和组织;经过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与组织进行气体交换后进入静脉,缺氧血流回心房,再入心室,整个循环途径是一大圈,称为单循环。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循环系统结构区别?软骨鱼纲的主要特征:1内骨骼完全由软骨构成,有些部位钙化后也有一定的硬度,但不同于经过骨化形成的硬骨组织。2体表被楯鳞,在发生上是由外胚层和中胚层共同形成。楯鳞和牙齿是同源结构。3口的位置不在吻端而位于腹面,横裂(故称横口类);偶鳍呈水平位;尾鳍为歪尾型。4胃的分化明显,有独立的胰脏和发达的肝脏。肠内有螺旋瓣。无鳔。5鳃间隔特长,延伸至体表与皮肤相连,因而鳃裂直接开口于体表。6心脏具动脉圆锥。7雄性的生殖管道借

16、用中肾管。单一的泄殖腔孔开口于体外。8雄性有交配器,称鳍脚。卵生、卵胎生或假胎生,体内受精,体外发育或体内发育。产卵量小,但成活率高。9脑发达,比硬骨鱼还要高级。大脑体积大,大脑顶部也出现了神经物质。硬骨鱼纲的主要特征共同特征为:1成体的骨骼大都是硬骨的;2大多数硬骨鱼体表被圆鳞(cycloid scale)或栉鳞(ctenoid scale),少数被硬鳞(ganoid scale);3口端位(口位于吻端);偶鳍呈垂直位;尾鳍大多为正尾型(homocercal tail)。4胃的分化不明显,无独立的胰脏,肝和胰合在一起,又称为肝胰脏(hepatopancreas)。肠内无螺旋瓣。有些种类(如银鲳、鲭鱼等)在胃和肠的交界处生有数目不等的盲囊状突起,称为幽门盲囊(pyloric caeca)。5大多数种类具有鳔(sw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