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检查正常指标精编版_第1页
脑脊液检查正常指标精编版_第2页
脑脊液检查正常指标精编版_第3页
脑脊液检查正常指标精编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脑脊液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一、常规检验:1、 (CSF)颜色检查 正常参考值 无色水样液体。 临床意义 1红色: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硬膜下血肿等。如腰椎穿刺时观察到流出的脑脊液先红后转无色,为穿刺损伤性出血。2黄色:见于陈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出血、包囊性硬膜下血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膜粘连、脑栓塞;椎管梗阻;脑、脊髓肿瘤及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各种原因引起的重症黄疽;心功能不全、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胡萝卜素血症、早产儿等。3乳白色:见于化脓性脑膜炎。4微绿色:见于绿脓假单胞菌性脑膜炎、甲型链球菌性脑膜炎。5褐色或黑色: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黑色素瘤、黑色素肉瘤等。 2、透明度检查 正常参考值

2、 清晰透明。 临床意义 1微混:常见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脓肿(未破裂者 )。2混浊: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3毛玻璃状: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等。4凝块:见于化脓性脑膜炎、脑梅毒、脊髓灰质炎等。5薄膜: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等。3、细胞计数 正常参考值 成人: (0-8) ×106/L ;儿童: (0-15) ×106/L; 新生儿: (0-30) ×106/L。 临床意义 1细胞数明显增高 (200×106/L):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中度增高 ( 200×106/L):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3正常或轻

3、度增高:常见于浆液性脑膜炎、流行性脑炎(病毒性脑炎 )、脑水肿等。4、蛋白定性试验 正常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1脑脊液蛋白明显增高 (+以上 ):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脊髓腔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癌、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梗阻等。2脑脊液蛋白轻度增高 (+ - +):常见于病毒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膜血管梅毒、麻痹性痴呆、脑血栓形成等。 5、葡萄糖半定量试验 正常参考值 1-5 管或 2-5 管阳性。 临床意义 1脑脊液葡萄糖增高:常见于饱餐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血性脑脊液、糖尿病、脑干急性外伤或中毒、早产儿或新生儿等。2脑脊液葡萄糖降低:常

4、见于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神经梅毒、脑瘤、低血糖等。 6、细菌及寄生虫检查 正常参考值 阴性。1 临床意义 1脑脊液中有细菌,可引起细菌性脑膜炎。如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常由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病程较慢的脑膜炎常由结核杆菌、新型隐球菌等引起。2脑脊液中若发现血吸虫卵或肺吸虫卵等,可诊断为脑型血吸虫病或脑型肺吸虫病等。 7、细胞分类 (DC) 正常参考值 红细胞:无或少量;淋巴及单核细胞:少量;间皮细胞:偶见;其他细胞:无。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硬膜下血肿等。2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结核性脑膜炎、霉菌性脑

5、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麻痹性痴呆、乙型脑炎后期、脊髓灰质炎、脑肿瘤、脑溢血、多发性神经炎。3嗜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炎、脑出血、脑脓肿、结核性脑膜炎恶化期。4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寄生虫性脑病等。5单核细胞增多:常见于浆液性脑膜炎。6吞噬细胞:常见于麻痹性痴呆、脑膜炎。7肿瘤细胞:见于脑、脊髓肿瘤。8白血病细胞: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二、化学检验:1、蛋白定量 正常参考值 腰椎穿刺: 0.15-0.45g/L;脑室穿刺: 0.05-0.15g/1;脑池穿刺: 0.10-0.25g/L。 临床意义 1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膜炎蛋白质含量为 3-6.5g/L;

6、结核性脑膜炎刺激症状期蛋白质含量为 0.3-2.0g/L,压迫症状期为 1.9-7g/L,麻痹期为 0.5-6.5g/L;脑炎蛋白质含量为 0.5-3.0g/L。2引起脑脊液循环梗阻的疾病,如脊髓蛛网膜炎与脊髓肿瘤等,其蛋白质含量可在 1.0g/L 以上;3脑软化、肿瘤、退行性病变等,脑脊液蛋白可增至0.25-0.8g/L。4多发性神经根炎、浆液性脑膜炎、脑脊髓梅毒、麻痹性痴呆、脑溢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流行性脑炎、脊髓灰质炎等脑脊液蛋白亦增加。 2、蛋白电泳 正常参考值 前白蛋白: 0.03-0.07; 白蛋白: 0.51-0.63;1-球蛋白: 0.06-0.08;2-球蛋白: 0.

7、06-0.10;-球蛋白: 0.14-0.19; -球蛋白: 0.06-0.10。 临床意义 1前白蛋白增高:常见于舞蹈症、帕金森病、手足徐动症等;前白蛋白减少常见于脑膜炎。2白蛋白增高:常见于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等;白蛋白减少见于脑外伤急性期。231-球蛋白增高:常见于脑膜炎、脑脊髓灰质炎等。42-球蛋白增高:常见于脑肿瘤、转移癌、胶质瘤等。5-球蛋白增高:常见于某些退行性变如帕金森病、外伤后偏瘫等。6-球蛋白增高:常见于脑胶质瘤、重症脑外伤、癫痫、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症、脑部感染、周围神经炎等。 3、葡萄糖定量 正常参考值 成人: 2.8-4.5mmol/L:儿童: 3.1-4.

8、4mmol/1; 婴儿: 3.9-5.0mmol/L 。 临床意义 1脑脊液葡萄糖增高:常见于饱餐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血性脑脊液、糖尿病、脑干急性外伤或中毒、早产儿或新生儿等。2脑脊液葡萄糖降低:常见于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神经梅毒、脑瘤、低血糖等。4、氯化物测定 正常参考值 成入: 120-132mmol/L;儿童: 111-123mmol/L; 婴儿: 110-122mmol/L。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炎、尿毒症、浆液性脑膜炎及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时。2减低:见于流行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细葡性脑膜炎,尤其是结核性脑膜炎时最为明显。病毒性脑炎、脑脓

9、肿、脊髓灰质炎、中毒性脑炎、脑肿瘤等,氯化物含量稍低或无显著变化。三、酶学与免疫学测定:1、脑脊液酶学测定 正常参考值 转氨酶 (ALT 、AST) :约为血清酶活性的1/2;乳酸脱氢酶 (LDH) ;约为血清酶活性的1/10;磷酸肌酸激酶 (CPK):低于血清酶活性。 临床意义 1ALT 、 AST 活性增高:常见于脑梗塞、脑萎缩、急性颅脑损伤、中毒性脑病及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癌等。2LDH 活性增高:常见于细菌性脑膜炎、脑血管病、脑瘤及脱髓鞘病等有脑组织坏死时。3CPK 活性增高: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进行性脑积水、继发性癫痫、多发性硬化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慢性硬膜下水肿、脑供血不

10、足及脑肿瘤等。 2、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测定 正常参考值 IgG:10-40mg/L; IgA : 0-6mg/L;IgM :0-13mg/L ; IgE:极少量。 临床意义 1IgG 增高:常见于神经梅毒、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小舞蹈病、神经系统肿瘤。2IgA 增高: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肿瘤等。3IgM 增高: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肿瘤、多发性硬化症3等。4IgE 增高:常见于脑寄生虫病等。四、其他测定:1、压力测定 正常参考值 病人取测卧位时测定:成人: 0.69-1.97kPa;儿童: 0.69-1.96kPa; 婴儿: 0.29-

11、0.78kPa。 临床意义 1压力增高见于:(1)颅内各种炎症性病变: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2)颅内非炎症性病变:脑膜血管梅毒、麻痹性痴呆、脑肿瘤、脑脓肿(未破者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脑积水、脑损伤、癫痫大发作、铅中毒性脑病等。(3)颅外因素:高血压、动脉硬化、某些眼病、头部局部瘀血或全身瘀血性疾病等。(4)其他因素:咳嗽、喷嚏、压腹、哭泣、深呼吸时等。2压力降低见于:(1)脑脊液循环受阻:枕大区阻塞、脊髓压迫症、脊髓蛛网膜下腔粘连、硬膜下血肿。(2)脑脊液流失过多:颅脑损伤后脑脊液漏

12、、短期内多次放脑脊液、持续性脑室引流。(3)脑脊液分泌减少。(4)不明原因的颅内压降低(低颅压症候群 )。(5)穿刺针头不完全在椎管内。2、比重测定 正常参考值 1.005-1.009。 临床意义 脑脊液比重增高常见于脑系炎症、肿瘤、出血性脑病、尿毒症、糖尿病等。3、酸碱度及气体张力测定 正常参考值 pH: 7.28-7.32; HCO3-:22mmol/L ;Po2:5.3-5.9KPa; PCO2: 5.9-6.7kPa。 临床意义 1脑膜炎双球菌性脑膜炎、糖尿病昏迷、结核性脑膜炎时,脑脊液 pH 值常减低。2急性脑梗塞时,脑脊液 pH 值及 PO2 降低,而乳酸升高,对判断脑缺氧、代谢和

13、脑血流有帮助。 4、色氨酸试验 正常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膜炎,均可出现阳性反应。凡外观为无色透明的脑脊液,本试验阳性,则多为结核性脑膜炎。5、乳酸定量试验 正常参考值 1.0-2.8mmol/L 。 临床意义 脑脊液乳酸含量增高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血流量明显减少、低碳酸血症、脑积水、癫痫大发作或持续状态、 脑脓肿、急性脑梗塞、脑死亡等。46、谷氨酰胺测定 正常参考值 0.41-1.61mmol/L 。 临床意义 脑脊液谷氨酰胺增高常见于肝硬化晚期,进入肝昏迷期时可高达3.4mmol/L ,出血性脑膜炎呈轻度增高.病例摘要患者男, 36

14、岁,某信鸽协会会员,低热、咳嗽、咯粘液痰3 月余。因咳嗽加重并头痛、 恶心 2 天入院。体检:T38.6 . 颈软,双肺呼吸音粗糙。胸部 X 线摄片见双肺散在粟粒性病灶。查 WBC:10.6X109/L ,中性 0.56 ,淋巴 0.44 ,血沉 52mm/h,痰涂片检苗无阳性发现。诊断及治疗原发性肺结核。给与链霉索、异烟肼、利福平、静脉输液及对症治疗。第 6 天病情加重,高热、抽搐,频烦呕吐,意识不清。体检:T39.5 ,颈亢,双肺有痰鸣音,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脑脊液检查:脑压3.04kPa ,细胞数 120x106/L ,糖 1.2mmol/L ,氯化物 106mmol/L。蛋白 1.1g

15、/L , CSF涂片墨汁染色隐球菌阳性。修正诊断及治疗隐球菌性肺炎; 2 隐球菌性脑膜炎。停用抗痨药物,加用两性霉索 B 静滴, 5 一氟胞嘧啶、制霉菌素口服。 1 周后旋及 CSF培养均分离出新型隐球菌,住院 12 周,痊愈出院。病例讨论隐球菌可见于世界各地,在牛奶、鸽粪中均曾发现,但临床病倒少见,罕有报道。且本病无明显的特异性表现, 多隐袭性、亚急性或慢性起病,初诊多考虑为常见病。 本病系新型隐球菌经呼吸道吸入肺而感染, 当病变局限于肺内时,其呼吸道症状多轻微。 有文献报道称约 1/3 患者无脑膜刺激症状, 部分患者低热、轻咳、咯粘液痰,偶有胸膜刺激症,多误诊为一般呼吸道炎症,周围血及胸片

16、亦无特异性改变。本病例即据胸片误诊为结核。其侵犯中枢神经系统,CSF类似结脑改变者,应高度警惕本病,病原菌检查对本病有特异性诊断意义,均靠病原菌检查确诊,应引起重视。凝血四项 属于检验科临检检查项目之一,归属于血栓性疾病检查。为手术前必查项目、血栓前检查项目及监控临床口服抗凝药物患者。患者住院做手术前,医生总会要求患者取血做凝血4 项检查,凝血四项包括 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纤维蛋白原( FIB ),目的是在术前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有无缺陷,以事先有所准备,防止术中大出血而措手不及。人体的止血功能十分重要。当人意外受伤流血时,止血功能迅

17、速发挥作用,使血液凝固堵住伤口而止血,避免血液大量丢失。当患者需要手术时,医师必须事先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如止血功能不健全,患者术中可能会大出血以至发生手术意外甚至死亡。凝血四项内容及正常值:5一 . 凝血因子测定:1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秒数 :25-37 ,需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 10s 以上异常2 凝血酶原时间 ( PT):秒数 :11-14,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 以上异常。活动度 :80-120% INR:0.8-1.23 纤维蛋白原(FIB ): 2-4 g/L4 凝血酶时间(TT):秒数 :12-16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 以上异常二 . 纤维蛋白溶解检测: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常用于监测肝素用量。增高见于血浆因子、因子和因子 XI 水平减低:如血友病 A、血友病 B 及因子 XI 缺乏症;降低见于 高凝 状态: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