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碳气电联产项目可研报告_第1页
生物质碳气电联产项目可研报告_第2页
生物质碳气电联产项目可研报告_第3页
生物质碳气电联产项目可研报告_第4页
生物质碳气电联产项目可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质炭气液电热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5年4月 长春生物质炭气液电热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 准:审 核:编 写: 2015年4月 长春目 录1 总论11.1 项目背景11.2 项目概况92 市场预测112.1 产品市场供应预测112.2 产品市场需求预测122.3 产品价格分析182.4 市场风险分析193 建设规模204 厂址选择204.1 厂址所在地区现状204.2 厂址建设条件205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235.1 技术方案235.2 主要设备方案285.3 工程方案316 燃料供应316.1 燃料来源316.2 燃料消耗量326.3 生物质资源收购区域

2、、储存326.4 燃料运输346.5 启动及点火燃料357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357.1 全厂总体规划及厂区总平面规划357.2 交通运输377.3公用辅助工程378 资源利用478.1 合理利用能源与节能效果478.2 节约资源488.3 节约用地488.4 节约用水488.5 节电措施488.6 节约原材料499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499.1 环保执行标准499.2 防治措施509.3 水土保持529.4 公众参与及意见5310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5310.1 应遵循的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5310.2 劳动安全部分5710.3 防护措施5810.4 职业卫生部分6110.5 综合评价62

3、11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6211.1 机构设置和定员原则6211.2 组织机构设置6211.3 人员配备6212 工程项目实施的条件和轮廓进度6312.1 工程项目实施的条件6312.2 工程项目实施的轮廓进度6413 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6413.1 投资估算6413.2 经济评价6814 经济与社会影响分析7014.1 经济影响分析7014.2 社会影响分析7115 结论及建议7215.1 结论7215.2 建议7341 总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吉林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生物质炭气液电热能源综合利用项目。1.1.2 承办单位概况吉林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拥有在

4、生物质炭气液电热能源综合利用方面多年的研发成果及成熟技术。对秸秆综合利用工艺和秸秆制炭及炭利用方面有独特的技术。吉林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万元,员工38人,高管管理团队6人(其中拥有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2人),技术团队8人,专家委员会3人,具有国内秸秆综合利用和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方面的专业人才高级人员6人。2013年同国家211高校延边大学合作,对秸秆综合利用产生的产品进行了深层次的研发。吉林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掌握了利用可再生资源,生产高热值生物质炭、燃气、醋液、焦油的技术,形成一个多学科的具有较强公关能力的专家组。集生产、科研为一体,具备产品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了秸

5、秆和所产产品的综合利用,成为代替化石能源的新产品。目前其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吉林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及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工程的策划、设计、应用、推广的企业,公司与山东淄博柴油机有限公司、中原能源研究所及北京炭宝科技公司等设备、科研单位共同合作研发推广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项目,深度开展炭、气、液、电、热、肥联产,将会为绿色能源产业、环保产业及炭交易带来巨大的商机,给社会带来巨大财富,让蓝天更蓝,大地更绿。1.1.3 报告编制依据1.1.3.1 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1.1.3.2 吉林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项目基础资料;1.1.3.3 国家颁布的有关

6、规程、规范、技术标准1.1.4 建设的必要性1.1.4.1 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的优势1.1.4.2 我国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的鼓励政策1.2 项目概况1.2.1 建设地点1.2.2 建设规模与目标本工程新建气化干馏车间、燃气发电车间、储料间、生物质炭储存、加工车间、办公室、宿舍、职工食堂、消防水泵房、木醋液池等建筑,本工程装机容量为2台容量为1800Nm3/h的生物质热裂解气化炉、两套自动生物质上料系统、两套生物质炭输送及加工系统、两套木醋液输送加工系统、5台500KW余气发电机组及供热系统等附属生产设备。项目建成后厂区占地约1万m2,全厂建筑面积3000m2,每年可产生炭、液产品1.08万吨;

7、年产余气量2160万m3,年余气发电1500×104kwh;年供热3.5万平米,消耗秸秆等生物质约3万吨。1.2.4 项目投入总资金本项目总体投资为3306万元。其中8个收购站设备投资60万元,项目总投资3246万元。1.2.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性指标如下: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年处理生物质秸秆能力3×104吨年产炭、液产品10800吨气化干馏炉产气率1.39 kg/Nm3.h年产气量2160×104 Nm3余气发电年作业小时数6000h余气年发电量1500×104 kWh余气发电热耗12 MJ/kWh余气发电耗秸秆量2 kg/kWh

8、2 市场预测2.1 产品市场供应预测2.2 产品市场需求预测2.2.1 生物质炭的应用2.2.1.1 农业方面2.2.1.2 食品熏制2.2.1.3 土壤改良2.2.1.4 娱乐方面2.2.1.5 融雪2.2.1.6 畜牧业中的应用2.2.1.7 水产业中的应用2.2.1.8 作为工艺材料2.2.1.9 文物保护2.2.2 生物质燃气的应用由于该生物质燃气与其它生物质燃气气体相比具有热值高,无焦油等优点,因此这种燃气同时延伸到多种用途和应用领域。1) 发电、区域供热; 2) 供民用炊事和取暖; 3) 烘干谷物、木材、果品、炒茶等;4) 工业企业用蒸汽等。 本工程生物质燃气将用于燃气内燃发电机组

9、发电,及利用发电余热为距离项目所在地2公里范围内的18480平方米建筑冬季供暖。2.2.3 木醋液的应用2.2.3.1 促进植物生长和防治病虫害2.2.3.2 堆肥和消臭2.2.3.3 饲料添加剂2.2.3.4 食品添加剂熏液2.3 产品价格分析2.3.1 生物质炭的价格 该项目实施后年产生物质炭7800吨,简单加工后每吨售价1600-2000元,精制后每吨4500-3200元。2.3.3 木醋液的价格该项目实施后年产木醋液3000吨,每吨价格850元,精制后每吨2500元,近期内价格稳定。2.3.4 余气发电、发电余热供热吉林省生物质发电上网电价(含税)为0.75元/kwh;吉林省城乡冬季产

10、暖供热收费标准为2329元/平方米。2.4 市场风险分析2.4.1 技术风险分析本项目采用国内领先的微波裂解炭化气化生物质制炭制气技术,生物质燃气因其热值高、无焦油的特点将使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主导地位,不会被市场淘汰,所以技术更新产生的风险不大。2.4.2 新的竞争对手随着国家进一步的推行节能减排,环保低碳的政策,更多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将大量投资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制造,这样将会产生一定的新竞争对手,从而产生一定的风险。2.4.3 原料风险分析随着新的竞争对手加入,原材料间的争夺将更加激烈,虽然秸秆可再生,但种植面积有限,且一年产量有限,并且随着国家大力提倡利用可再生能源,将造成秸秆的买家增多

11、的局面,这样会导致秸秆价格上涨,收购压力增大。但本项目所使用的设备小型化,灵活性较大,可直接在乡镇附近建厂,这样有效减小收购半径,有效缓解收购压力;同时免去很多的运输费用和运输消耗,使收购成本降低。所以,原料对于本项目会产生一定的风险,但风险可控。2.4.4 国家政策法规风险综上所述,在当今强调节能减排,环保低碳的时代,可再生能源将长期被国家提倡,虽然将有更多的新技术产生,有着更多的竞争对手,但随着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设备逐步被研发出来,本项目生产的生物质炭、气液燃、及电、热等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不但不会减少,反而将会供不应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会被市场淘汰;所以综合来看,本项目存在的风险不大。3

12、 建设规模本工程新建气化干馏车间、燃气发电车间、储料间、办公室、宿舍、职工食堂、消防水泵房、木醋液处理池等建筑,本工程装机容量为2台容量为1800Nm3/h的生物质热裂解气化炉和5台500KW燃气发电机组及附属生产设备。项目建成后厂区占地约1万m2,全厂建筑面积3000m2,年产气量2160万m3,每年可产生炭、液产品1.08万吨;年余气发电1500×104kwh;供热面积为3.5万平方米;年消耗秸秆3万吨。4 厂址选择4.1 厂址所在地区现状4.2 厂址建设条件4.2.1 地理位置4.2.2 地质与地貌4.2.3 气象条件4.2.4 社会环境概况4.2.5 交通运输4.2.5.1

13、铁路运输4.2.5.2 公路运输4.2.5.3 燃料运输收购站与项目间均有乡级以上公路,其中大部分路段为县级公路,采用汽运方式运至项目所在地,平均运输半径为10公里,每日需求量为120吨,按照每车运量为8吨计算,每天入厂15车,不会对当地交通造成堵塞。本地在物流及运输方面已经形成规模,农副产品运输业较为发达,从业人数及合作组织较多及成熟。4.2.5.4 大件运输5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5.1 技术方案装置系统由气体密封自动进料装置、微波裂解气化装置、燃气净化系统、自动卸炭系统、燃气发电供热装置、控制装置六部分组成。5.1.1 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5.1.1.1 自动进料装置5.1.1.2

14、 微波裂解气化装置5.1.1.3 燃气净化系统5.1.1.4 自动卸炭系统5.1.1.5 燃气发电供热装置本项目采用生物质气内燃机带动发电机工作。将净化后达到内燃机要求的生物质燃气冷却到约40度左右,通过专用管道直接输送到3000立的储气罐,然后由储气柜恒压向各内燃机组送气,保证机组稳定运行。发电机排气装置安装余热锅炉装置,利用高温排气进行余热进一步回收供热。5.1.1.6 控制装置5.1.2 工艺流程气化工艺流程:自动上料微波干燥微波裂解冷凝分离过滤净化增压储存管网输送入户或发电。5.1.3 燃气成份分析燃气成份分析表序号项目单 位数 值1组份氧气%0.662氮气%52.953甲烷%2.08

15、4一氧化碳%15.245二氧化碳%18.896氢气%4.017乙烯%0.188乙烷%0.179丙烯%0.1910丙烷%5.6311燃气热值高热值MJ/m310.7612低热值MJ/m310.1613燃气密度密度kg/m31.372914相对密度kg/m31.061915焦油与杂质含量mg/m310.116炭品质量含炭量%9517发热值kcal5500-600018灰分1019挥发份55.1.4 气化装置系统优缺点5.1.4.1 优点1)加热快速 2)加热均匀 3)节能高效 4)工艺先进、自动化控制 5)安全无害、改善劳动条件 5.1.4.2 缺点或注意事项5.2 主要设备方案5.2.1 主要设

16、备选型本工程主要设备选型为:2×1800Nm3/h生物质热裂解气化炉+5×8300D/M-1燃气发电机组及配套余热锅炉;(1) 气化炉主要技术参数产气量: 1800 Nm3 /台.h 产气温度: 600 出气压力: 0.05 MPa 产气热值: 10.16 MJ/Nm3 进料量: 2.57 t/h每吨原料产气量: 700 Nm3/t.h(2)燃气发电机组主要技术参数 a、发动机 型号: 8300D/M-1 型式: 直列、水冷、四冲程、火花塞点火、开式燃烧室、非增压 气缸数: 8 气缸直径(mm): 300 活塞总排量(L): 215 活塞行程 (mm): 380 额定转速

17、(r/min): 600 额定功率 (kW): 500 额定负荷热耗率(MJ/kW·h): 12 启动方式: 压缩空气 排气温度(): 600 燃气气源压力(kPa): 2.5 b、发电机 型号: 500GFM 额定功率(kW): 500 电压(V): 10500 电流(A): 34 功率因子(COS): 0.8(滞后) 励磁方式: 无刷 相数及接法: 三相四线 电压稳态调速率(%): ±2.5 电压瞬态调速率(%): ±20 电压稳定时间(s): 5 电压波动率(%): 1 频率稳态调速率(%): 5(05可调)频率瞬态调速率(%): -20+12 频率稳定时间

18、 (s): 10 外形尺寸(长×宽×高)(mm): 6400×1600×2900 主要设备清单序号名 称安装地点台数备 注1微波裂解气化炉气化干馏车间22燃气发电机组燃气发电车间53燃气净化系统气化干馏车间2套4自动上料系统气化干馏车间2套5自动出料系统气化干馏车间2套6木醋液输送加工系统气化干馏车间27方形逆流式玻璃钢冷却塔厂区内18循环冷却水泵燃气发电车间29储气罐厂区内110空气压缩机燃气发电车间111电气配电设备燃气发电车间1套12中转水箱燃气发电车间113消防水泵消防水泵房 25.3 工程方案本工程新建气化车间,燃气发电车间,储料间,消防水泵房

19、,化验室,职工食堂,职工宿舍,办公室等,均为地上一层。主要建筑物参数一览表序号建构筑物名称结构形式建筑物轴线尺寸(长×宽×高m)建筑面积(m2)1气化车间砖混结构35.5×20.5×17727.752燃气发电车间砖混结构41.5×23.5×8.5975.253储料间砖混结构24×20×104804消防水泵房砖混结构5×5×4255化验室砖混结构28×8×3.52246职工食堂砖混结构28×8×3.52247职工宿舍砖混结构28×8×3.

20、52248办公室砖混结构28×8×3.52246 燃料供应6.1 燃料来源本工程燃料为生物质,即玉米秸秆。6.2 燃料消耗量干馏气化炉规格(Nm3/h)小时耗秸秆量(t/h)日耗秸秆量(t/d)年耗秸秆量(104t/a)备注单台炉2.5756.541.54合计(2台炉)5.14113.083.08秸秆消耗量见下表注:a) 气化炉设备日运行按22小时计算;b) 发电设备年运行按6000小时计算;c) 小时秸秆耗量为气化炉额定负荷时耗量;6.3 生物质资源收购区域、储存6.3.1 厂外燃料制备与贮存厂外以项目为中心由业主负责在合适的地点设置8处收购点,每个收购点计划储量为锅炉燃

21、料10天的需求量,并设有8台压块机,成形的压块由汽车运输进厂。 6.3.2 收购站站址选择选址原则:a、便于乡镇农户秸秆收集。b、交通运输条件好,其中至项目都具有乡级以上公路,至乡辖各村有村级公路连接。c、厂址布置于村屯下风向或远离村屯,消除村屯火灾隐患。d、厂址位置地势应高于周边区域,防止洪水侵袭及内涝。e、靠近农电10千伏线路,利于接引动力电源。f、符合村屯规划,与村屯总体规划相协调。6.4 燃料运输项目所用燃料为生物质压块。秸秆破碎后经专用设备进行压缩,压缩后的秸秆容重可达0.8-1.0t/m3,便于运输储存。项目周边设8个收购站,采用汽运方式运至项目所在地。考虑厂内燃料储备数量不大(1

22、5天燃料),在各收购点建储存仓(储存仓参考粮库储粮仓建造),运输车辆采用特种车,单车按载重8吨考虑。收购站与项目所在地间均有乡级以上公路,其中大部分路段为县级公路,经测算:项目按最终规模建成后,8个收购站向项目日供生物质压块160吨,平均运输半径为10公里,每日需求量为120吨,按照每车运量为8吨计算,每天入厂15车,不会对当地交通造成堵塞。6.5 启动及点火燃料生物质微波裂解气化炉点火采用微波点火。7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7.1 全厂总体规划及厂区总平面规划7.1.1 全厂总体规划本工程厂区规划按规划容量2×1800Nm3/h气化炉+5×500KW燃气发电供热机组设计。

23、根据公路接引以及场地使用条件,厂区位于厂址中心,厂区燃气发电机组朝南,出线向东。本工程主入口向南,物料运输拟从南侧进厂。 出线:拟采用10kV电压等级送出。供水:本期工程水源利用自来水。燃料:项目年燃烧秸秆全部采用公路运输进厂,运距在12公里以内。除渣:本工程灰渣为炭粉,可全部综合利用,因此,不设贮灰场,设炭粉储间。排水:生产用水全部回收利用。生活污水直接排至当地排污系统。防排洪:厂址在50年一遇洪水水位以上,能有效防护厂址不受50年一遇洪水危害。厂区道路:项目主入口新建一条进厂道路,由城市环城公路直接引入项目厂内。厂内道路宽度按规范规定并结合具体情况分别采用8m宽双车道(出入口)、6m宽双车

24、道(主要的环形道)、4m宽单车道(炉后通道等)。项目生活区:不单独建设,纳入*镇统一规划。厂区总平面布置见Z01图。技术经济指标如下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厂区围墙内用地面积万m212单位容量用地面积m2/kw4.003厂区围墙内建构筑物用地面积m230094建筑系数%305厂区内场地利用面积m25050.006利用系数%50.007厂区铁路线长度km0008厂区道路及地坪面积m21380.009道路及地坪系数%13.0010绿化用地面积m21554.0011绿化系数%15.437.2 交通运输7.3公用辅助工程7.3.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在系统中的地位1)本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由于本工程发电装

25、机容量很小,不能作为电网系统中的主力机组。但作为生物质综合利用的再生能源项目,是改变能源结构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国家倡导节能减排可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可以在乡镇广泛推广的示范项目,对节能减排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的收入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这样一个符合生态良性循环项目是利国利民的上佳举措。单座电站虽然微小,但大面积推广后,它在电网系统的总量会不断增加,会成为煤炭石油、水电、核电、风电之外的主要电源。2)本工程在电网中的作用 本项目装机容量为2500KW燃气发电机组,所发电力主要供本项目自用、*镇及周边电力负荷及发电余热供热,是微小型地方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项目。由于该生物质能源综

26、合利用余气发电装机容量小,从电源容量上在电网系统中无足轻重,运行对电网系统的稳定和波动影响微乎其微。7.3.2 供气系统7.3.2.1 余气发电机组燃气负荷微波气化设备每台炉每小时产生物质余气量为1800 Nm3。生物质余气发电每小时每立方燃气热值为:1 Nm3=10.16MJ根据燃气发电机厂提供的资料,生物质余气发电机组每发1KW电需要12MJ热量。则每1KW电需要燃气量为:12/10.16=1.18 Nm3/1KW每小时产生2500KW电量需要生物质燃气量为:1.18 Nm3/1KW×5×500 KW =2950 Nm3。 7.3.3 电气系统7.3.3.1 主接线方案

27、本工程共安装5台生物质燃气(余气)单机容量为500kW发电机组,发电机组出口电压10.5kV。因此,根据本工程建议采用10kV单母线接线方式,5台发电机接与项目10kV母线,配置出线断路器,出线经电力电缆“T”接至10kV开发线。7.3.3.2 厂用电接线及布置(1)厂用电接线方案由于本工程没有高压厂用负荷,故不设高压厂用段,主厂房内380/220V厂用电母线分为一段,设置一台低压厂用工作变压器,一台备用变压器。工作变压器高压侧电源引接自10kV母线,备用电源取自与生物质炭气液电热能源综合利用临近的10kV市电网络。(2)中性点接地系统380/220V厂用电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3)厂

28、用负荷计算及厂用变压器选择(4)厂用变压器型式低压厂用、备用变压器型式:SCB10-250/10.5 250kVA 10.5±5% /0.4KV Uk=4% D,yn11(5) 厂用配电装置布置及设备选型1)10.5kV母线配电装置布置在主厂房B-C排、3-4轴之间,高压开关柜采用单列布置, 380/220V厂用配电装置室位于主厂房正门东侧、A-B排之间。2)10.5kV母线配电装置采用金属铠装高压开关柜,柜内配置真空断路器,额定短路开断电流为20KA,额定动稳定峰值为50KA。3) 主厂房380/220V厂用配电装置采用MNS型低压抽出式开关柜,电源进线柜内配置智能型万能式低压断路

29、器。馈电柜内主要配置塑料外壳式断路器,采用单列布置。变压器采用干式变压器,与低压抽出式开关柜布置在一起。7.3.3.3 不停电电源本期工程选用一套10KVA不停电电源装置,该装置布置在主厂房集中控制室内。7.3.3.4 二次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1) 电气控制台、UPS柜、火灾监测报警装置屏等布置于集中控制室内;系统通信屏、RTU、公用测控屏等布置与电子设备间内。2) 气化设备控制柜由设备厂家成套供货,布置于气化车间内。3) 发电机配套的电气控制台由设备厂家成套供货,作为机组的操作、测量、运行状态指示及故障信号报警等主控设备,与高压开关柜配套,具有差动、过电流、过电压、欠电压、逆功率等保护,过

30、负荷、接地等报警,并装有一套同步信号装置,可实行单机运行,双机并联及并网发电。4) 10.5KV控保单元采用分散式布置在高压开关柜上。5) 低压厂用配电装置控制、信号、测量等进入集控室测控屏,测控屏配备应急手动控制按钮,供应急操作。7.3.3.5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主厂房母线及厂用配电装置为全户内式,建筑物为砖混结构,防雷保护根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进行设计。全厂接地保护采用以水平接地体为主,垂直接地体为辅助接地网。全厂接地电阻值要求不大于1欧姆。7.3.3.6 照明和检修网络1) 全厂采用动力和照明混合供电方式,因此照明和检修网络电源由380/220

31、V厂用段供电。2) 照明系统电压正常照明系统电压为380/220V事故照明采用自带镍镉充电电池应急灯照明,应急照明时间不低于1小时。全厂各厂房及车间照明按火力发生物质炭气液电热能源综合利用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GJ56-95)进行设计。7.3.3.7 电缆设施主厂房内B-C排之间配电装置采用电缆沟道,发电车间采用电缆沟道,且以电缆沟道的方式与电缆沟道相连接。气化车间与发电车间电缆采用桥架敷设方式。气化车间内电缆采用穿管敷设。本工程电缆按发电厂、变电所电缆选择与敷设设计规程(SDJ26-89)进行设计。7.3.3.8 厂内通信厂内配置单独的数字程控交换机,在各生产调度岗位安装电话单机用户

32、,在输料生产岗位分别配置桌上型用户端局与携带式对讲机。7.3.3.9 防火及报警1)电缆防火措施 主厂房配电装置电缆沟道在各房间出入口处采用柔性堵料进行封堵。各控制室、配电装置室及厂房车间内的开关柜、配电屏及控制屏的所有屏下开孔均采用柔性堵料进行封堵。2)火灾监测及报警系统主厂房火灾监测及报警系统设置一总屏,布置在主厂房集中控制室;主厂房气体监测系统在燃气轮机、燃气管道对接等处安装可燃气体监测装置,与火灾监测屏共同组屏并实现通讯确保与排烟风机联动。7.3.4 热工控制部分控制系统的控制原则a) 气化炉控制系统采用就地控制方式控制;b) 燃气发电机组控制系统采用燃气发电机组厂家供应的控制柜就地控

33、制;c)上料系统、循环水系统等辅助系统采用就地控制方式控制;7.3.5 炭粉输送系统炭粉经过气炭分离器后,向下靠自重经出力Q=3t/h冷渣机将450炭粉冷却到70后,收集运输至仓库存储。7.3.6 冷却水系统及厂内采暖系统7.3.7 给、排水系统7.3.8 消防部分7.3.8.1 设计依据及原则7.3.8.2 厂区消防7.3.8.3 生产消防装置7.3.8.4 消防水及消防设施7.3.8.5 可燃有毒气体消防8 资源利用本期工程建成后,将对居民供应采暖热负荷,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增加电力供应等综合效益。产出的主产品炭、液可以直接销售。本工程燃烧秸秆,属于可再利用能源,没有煤炭

34、消耗,是节能型、环保型、效益型生物质炭气液电热能源综合利用项目。8.1 合理利用能源与节能效果本期工程以气化植物秸秆为主,秸秆产生的生物质炭进行销售,代替了煤等化石型燃料,也可作为碳基肥改良土壤;产生的木醋液,作为无污染的有机药品、食物添加剂等;产生的余气生物质燃气进行发电和供热,使农村多余植物秸秆得到充分利用,节能效果显著。热力设备及管道的主保温材料采用导热系数低、容量小、性能稳定的保温材料,以便减少设备和管道的热损失。8.2 节约资源8.3 节约用地8.4 节约用水8.5 节电措施8.6 节约原材料9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9.1 环保执行标准9.1.1 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9.1.2 设计

35、依据9.2 防治措施9.2.1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措施9.2.2 水污染防治与控制措施9.2.3 噪声污染防治与控制措施9.2.4 扬尘污染防治与控制措施9.2.5 绿化9.3 水土保持9.4 公众参与及意见10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10.1 应遵循的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10.1.1 行政法规10.1.2 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0.1.3 国家标准10.2 劳动安全部分10.3 防护措施10.4 职业卫生部分10.5 综合评价11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1.1 机构设置和定员原则11.2 组织机构设置11.3 人员配备本工程参照国内类似项目人员配备原则,结合项目当地的特点和我国国情,运行人员按

36、照4班3倒制,推荐配备以下人员:a. 运行人员: 28人值班长: 4人秸秆上料系统: 8人干馏炉及附属物: 8人燃气发电机组 8人b. 管理及其它人员: 4人合计: 32人12 工程项目实施的条件和轮廓进度12.1 工程项目实施的条件12.1.1 施工场地条件12.1.2 设备及材料运输条件12.1.3 施工供应施工用电:本工程施工用电按高峰用电负荷200KW申请指标,拟从厂区附近的10kV电力线路接引。施工用水:本工程施工用水量初步定为3t/h,可将本期生产用水提前施工作为施工用水,初期拟采用城市自来水。施工通信:为节省投资,施工通信结合项目通信依次考虑,施工前接引至现场,满足施工期间通信需

37、求。地方材料供应:工程建设所需要的砖、石、砂等地方材料,均在本地采购。12.2 工程项目实施的轮廓进度根据吉林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安排,本工程建设期为1年,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安排生物质炭气液电热能源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实施的轮廓进度如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Z年3月201Z年4月可行性研究报告确认 201Z年4月201Z年5月初勘 201Z年5月主机招标 201Z年6月201Z年7月初步设计及确认 201Z年6月201Z年7月详勘 201Z年6月201Z年7月施工图设计 201Z年7月201Z年10月施工准备 201Z年7月201Z年8月主厂房土建施工 201Z年8月201Z年12月机组安装

38、至水压实验 201Z年9月201A年2月13 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13.1 投资估算13.1.1 投资估算包括项目围墙以内的新建工艺系统及相应的土建工程(以围墙外一米为界),项目围墙以外的管道、储气柜建设投资及其相关费用。 本工程新建2台1800Nm3/h气化炉、5台生物质燃气发电机组及附属系统。 13.1.2 编制原则及依据1)估算编制办法、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执行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中电联技经2007139号文“关于发布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火力发电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的通知”;2)建筑工程包括一般土建工程、设备基础及公用工程。其投资估算分别根据不同建筑物

39、的结构特点,参考同类造价指标进行估算。设备基础费参考中电联技经2007138号“关于发布电力工程建设概算定额(2006年版)及原机械部颁发的机械工业建设项目编制办法及各项指标规定的计算办法及费率计算,不足部分参考相关定额;3)安装工程装置性材料价格参考中电联技经2007140号关于颁发电力建设工程装置性材料预算价格(2006年版)的通知”和中电联技经2007141号关于颁发发电工程装置性材料综合预算价格(2006年版)的通知”及原机械部颁发的机械工业建设项目编制办法及各项指标;建筑工程材料价格执行2010年吉林地区现行材料预算信息价格。4)主设备价格分别为: 气化炉:205万元/套;燃气发电机

40、组:118万元/台;其它设备价格按类似工程设备招标价格或信息价格计列。5)工资性津贴补差执行电定字200712号“关于公布各地区工资性补贴的通知”,工资性津贴超出2.4元/工日的部分按1.46元/工日标准执行。6)调试费执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文件中电联技经200715号“关于发布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2006年版)的通知”。7)勘测设计费按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文“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执行。8)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设计专业拟定的设计方案和设计有关的法令、法规、标准及专业设计技术规程等。9)本院各专业提供的工程量及设备材料清册。13.1.3 投资估算情况本项

41、目总体投资为3306万元。其中收购站投资60万元;项目投资3246万元,投资中工程建设投资2866万元(建筑工程为255万元,设备购置费为1980万元,安装工程费90万元,其他费用为541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80万元,流动资金300万元。13.1.4 需要说明的问题1)本投资估算的价格水平为2013年。2)本投资估算中不包括秸秆收购、运输、储存部分。投资估算表 单位:万元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其他费用合计一工程费用23519809023051主要生产工程18510005012302辅助生产工程50980401070二本项目相关的单项工程20201厂外输气管线2厂区外临时工

42、程2020三其他费用4414411项目建设管理费83832项目土地、建设技术服务费3503503整套启动试运费88四基本预备费100100工程静态投资2551980905412866五建贷利息80801外资利息2内资利息8080六流动资金300300项目总投资2551980909213246七收购站投资18个收购站60项目总体投资330613.2 经济评价13.2.1 计算基础数据计算基础数据表序号名 称单 位经济指标1机组总容量千瓦25002年发电利用小时数小时60003年发电量万千瓦.时15004上网电价元/千瓦.时0.755年产炭量吨78006炭销售单价元/吨18007年产木醋液吨300

43、08木醋液销售单价元/吨8509年供热量 GJ/年2598010热能销售价元/GJ2511秸秆用量吨3000012秸秆到厂价元/吨42513年用水量吨/年870014水费元/吨115网购电量千瓦.时195000016网购电价元/千瓦.时0.517修理费率固定资产的%2.518平均材料费率元/千千瓦.时1219厂内定员人3220工资福利元/人.年3500021平均其他费用元/千千瓦.时2022折旧年限年1523固定资产形成比例%9524所得税率%2525城市建设维护税率%7.026电力增值定额税率元/千千瓦.时4.027教育附加税率%3.0 13.2.2 经济效益匡算1) 工程总投资= 3246

44、万元2) 经营成本燃料费=3万吨×425元/吨=1275万元;水费=0.87万m3/a×1元/m3=0.87万元;自用电费=195万kw.h×0.5元/kw.h=97.5万元;员工工资及福利费用=32人×3.5万元 /人.年=112万元;维修费=固定资产×2%=3246万元×95%×2.5%=77.1万元;材料费=12元/千千瓦.时×15000千千瓦=18万元;其他费用=20元/千千瓦.时×15000千千瓦=30万元;以上总经营成本=1610万元;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1-残值率)/折旧年限=

45、3246万元×95%×(1-5%)/15年=195万元。3) 收入售炭收入=炭单价×售炭量=1800元/吨×7800吨=1404万元;售电收入=电单价×售电量=0.75元/kw.h×1500万kw.h=1125万元;售木醋液收入=木醋液单价×售木醋液量=850元/吨×3000吨=255万元;售热收入=热单价×售热量=25元/GJ×25980 GJ=64.95万元;以上总收入=2849万元。4) 缴税售电增值税=售电电量×定额税率=15000千千瓦.时×4元/千千瓦.时=6万元

46、;所得税=利润×所得税率=(2849万元-1610万元-195万元)×25%=261万元。城市建设维护税=企业增值税×城市建设维护税率=6万元×7%=0.42万元;教育税附加=企业增值税×教育税附加税率=6万元×3%=0.18万元;缴税总额=企业增值税+所得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税附加=267.6万元。5) 总利润总利润=收入-成本-折旧-缴税=2849万元-1610万元-195万元-267.6万元=776万元。6) 投资回收年限投资回收年限=总投资/利润=3246万元/776万元=4.2年。通过上述计算可以看出,影响本工程项目效益

47、的主要因素为燃料价格,如果燃料价格减少125元/吨即控制在300元/吨,还可增加收益近400多万元,年总收益将达到1000多万元。如果燃料价格增加25元/吨,达到450元/吨,年总收益将减少近75万元,也能保证年收益700多万元。所以在将来的投产运行中只要能够控制住燃料价格的波动,本工程的盈利能力就会得到极大的保证。14 经济与社会影响分析14.1 经济影响分析14.1.1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本项目总体投资为3306万元。其中收购站投资60万元;项目总投资3246万元,总投资中工程建设投资2866万元(建筑工程为255万元,设备购置费为1980万元,安装工程费90万元,其他费用为541万元);建

48、设期贷款利息80万元,流动资金300万元。由敏感性分析可知,影响本工程电价的敏感因素能在较大范围内变化,说明本工程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本项目由于总投资较低,经济效益指标比较理想,并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从投资经济角度分析本项目可行。14.1.2 区域经济影响分析本项目建设后,年消耗秸秆等生物质3万吨,每年可产生物质炭7800吨、木醋液3000吨,产品合计1.08万吨;余气年发电1500×104kwh;18480m2建筑冬季供暖;年可节约标准煤6000吨。减排CO2 900吨。综合效果显著。除了可给企业带来稳定的利润外,还会给国家和地方带来稳定的税收。另本工程投产后,新增各种就业岗位约100余个,有利于减轻当地和临近地区就业压力,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根据现阶段所明确的投资主体吉林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吉林省还未有同类型投产项目,吉林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本工程的投资主体不会在项目所在地形成行业垄断。14.1.3 宏观经济影响分析该工程为一般生物质综合利用清洁能源项目投资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