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制度概述_第1页
新加坡教育制度概述_第2页
新加坡教育制度概述_第3页
新加坡教育制度概述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加坡现行教育制度发展概述白 18241824 年新加坡沦为英国殖民地到 19591959 年白治的一百多年期 间,它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基本上是英国模式,即其教育的管理、领 导、督导、评估、校长和教师的任命等等都是地方和学校白己的事情, 国家极少干涉教育。19421942 年到 19451945 年,日本占领新加坡,19451945 年 8 8 月英国才光复新 加坡。面对着一个衰败的社会,殖民地政府此时才意识到通过教育可 以满足其复兴建设的需要,同时又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于是, 殖民地政府提出“十年教育发展计划”,政府开始较多地干预教育。19591959 年,新加坡完全白治,1965196

2、5 年 8 8 月 9 9 日正式独立。新政府 开始着手改造殖民时期的旧教育制度, 建立新教育制度,并逐渐巩固 其教育管理的权力。政府当局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其目的:1政府给所有源流的学校的所有教师支付薪金,并一步步取得任 免校长和教师的权力,将学校的人事大权收归政府;2统一规范当时形形色色的学校, 实施统一的教育目标、教育计 划和教育内容,颁布统一的教学大纲推行统一的教科书逐步将教育大 权收归政府;3推行统一的全国普通考试制;4政府加强对高等学校的领导, 通过将高校合并、重组,将私立 变为公立,使高校为巩固独立发展经济服务而不允许大学按白己的意愿关门育人;5确 立各语种,即英语、马来语、华语、

3、泰米尔语四种语言的同 等地位,将它们一视同仁,旨在消除民族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建立一个组织严密、有序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教育部成立后,通过重 组和调整,成立了各局、处、室,以便在组织上、体制上保证国家教 育权力的行使和教育制度的贯彻和执行。政府通过以上改革,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从小学到大学的国民教育制度。随着教育大权和人事大权收归政府, 国家逐渐取得了教育管 理的权限,对教育的管理就逐渐从分权制向中央集权制过渡。到六十年代末,教育行政管理的中央集权制正式形成。新加坡的现行教育制度是 19791979 年建立的,主要结构如下:1 1、 学前教育。由私立幼儿园、公立学校或公助学校承担。进行启蒙教育和语

4、言教育,语言教育 6060 炳英语,4040 炳母语。2 2、 小学教育。小学从三年级结束时起,实行“分班制”。依据前 三年期末考试情况分为“正常双语班”、“延长双语班”和“单语班”。在课程安排上,不同年级和不同类班有所不同。 分班前的一至三 年级课程相同,主要是语言和数学。分班后,两种“双语班”的课程 包括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数学、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德育、 工艺、音乐、健康、体育等;单语班课程较少。3 3、中学教育:中学教育仍实行“分班制”。学生一入学,即根据 小学毕业考试成绩,将学生分流。进入“特殊双语班”、“快速双语班”、“正常双语班”。课程设置一、二年级基本相同;三年级按照学生的

5、爱好和能力 分成四个大类:文科、理科、商贸、职业技术。每一类都设有相应的 具体课程,课程的重点是语言、数学、道德,并在知识获得及思考能 力上有所加强。4 4、 大学预科教育:接受大学预科教育是学生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新加坡的大学预科分两个层次:初级大学预科教育和 大学预科。大学预科的课程安排,文科有第二语言、文学、历史、地理、数 学、经济、电脑、艺术、音乐等;理科有第二语言、数学、物理、化 学、生物、电脑、经济等;商贸有第二语言、数学、会计、经济、电 脑、企业经营管理等。5 5、 高等教育:包括大专、大学两个层次除上述五个层次的教育外,新加坡政府还重视并开办职业技术教 育,主要为不能

6、进入高等学府的学生日后就业提供专业技术培训。新加坡教育制度的建设注重从本国国情出发,实行双语制教育。 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不同能力学生的潜力是新加坡教育制度的又 一特点;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多民族共存的新加坡,为了使各民族和 谐相处、共同发展,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的途径丰富多样。一方面坚持通过设道德课,向学生讲解系统的道德伦理知识;另一方面强调将德育目标贯彻 到学校全部课程的教学和各项工作中,并且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形 成全方位实施道德教育的格局。多元文化教育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在学生中开展道德教育。为了使学生树立“新加坡人”意识,新 加 坡 学 校的道德教育强调新加坡特

7、色,要求学生每天举行升国旗仪式礼、唱 国歌,并背诵信约:“我们是新加坡公民,誓愿不分种族、言语、宗 教的异同,团结一致地建立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 并愿为实现国家之 幸福、繁荣与进步共同努力”。此外,新加坡政府每年都举办各种形 式的国民意识日”活动,以消除移民心理, 使各民族体会到新加坡国 家的关怀。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新加坡存在四种不同源流的学校, 即英文学校、华文学校、马来文学校、 印度文(泰米尔文)学校。新 加坡独立以后,为了冲淡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政府实行了将四种不同 源流的学校合并的制度,让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同一学校上课、 共同参 加课外活动,以使不同民族的学生增进团结。在 1965196

8、5 年以前,新加坡的语言教育为单语教育,也称多种语文 学校并存制,即华文学校用华语(包括中国方言)授课,马来文学校 用马来语授课,印度文学校用泰米尔语授课,英文学校用英语授课这 种语言教育方式使很多人只懂得本民族的语言, 对不同民族的人相互 沟通产生了极大的障碍。各民族的母语则不同,母语的价值在于传授 道德观念和文化传统,新加坡政府希望通过用各民族母语讲授本民族 的神话传说、英雄故事,使学生们能比较容易地接受本民族传统文化 的精髓。在新加坡,“英华”、“英马”、“英泰(泰米尔)”三种双语 教育组合并存,表明了各民族的平等地位以及新加坡政府的多元文化 主义思想。新加坡政府在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同时

9、,强调对弱势民族的关注。现以新加坡马来人为例,新加坡政府为扶持马来人的教育做了以 下两方面的努力:一是政府提供经费和政策支持,对马来人实施免费 教育。新加坡建国之初,由于其境内马来人的文化水平比华人和印度 人都低,所以从 6 60 0年代开始新加坡政府就做出规定,凡马来人的子 弟,在中学和大学一律享受免费教育(当时新加坡已经在小学实行了 义务教育)。经过新加坡政府和该国马来人的共同努力,8080 年代后, 新加坡马来人劳动者的文化程度已有了明显提高。二是发动民间力 量,成立以社群为依归的白助团体, 帮助马来人提高受教育水平。事 实证明,新加坡马来人社区领袖对马来人学生和家长的影响是很大 的。经过他们的辛勤耕耘,加上开办夜间课外补习班,新加坡马来人 学生的成绩得到了明显提高,其考试及格的人数逐渐增加,数学成绩 的进步尤其显著。教科 0909 级 2 2 班 20090502172009050217刘杨20090502222009050222谭承晴参考文献:1.1.梁文霞.新加坡中小学制度2.2. 武惠芳. .新加坡教育制度概述. .高校社科信息.1996.1996 年第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