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电跨越220kV力博线施工方案20160828_第1页
停电跨越220kV力博线施工方案20160828_第2页
停电跨越220kV力博线施工方案20160828_第3页
停电跨越220kV力博线施工方案20160828_第4页
停电跨越220kV力博线施工方案2016082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XX500kV线路工程标段2停电跨越施工方案 XXXXXX500kV线路工程标段2停电跨越220kV力博线施工方案广西XXXX公司XXXXXX00kV线路工程标段2施工项目部2016年06月施工方案签名页项目名称北海美林500kV线路工程标段2作业内容停电跨越220kV力博线施工方案批 准 年 月 日审 核 年 月 日编 写 年 月 日备注目 录1编制依据32工程概况33施工组织措施54施工技术措施55施工进度计划96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107环境保护措施128应急预案12附图一:施工跨越平断面图171 编制依据序号标准号引用标准、规程、规范及资料名称1GB 50233-2014110

2、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2DL5009.2-201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2部分:电力线路3GB 26859201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4DL/T51061999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5SDJJS287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6Q/CSG411002-201210kV500kV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第一册:输电线路7Q/CSG510001-2015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8本工程的相关资料及设计文件2 工程概况2.1 XXXXXXX500kV线路工程标段2(以下简称“本标段”)起自北105#(J21),线路途经博白县、玉

3、林市福绵区、陆川县,止于美林变电站,线路长91.853km,新建铁塔222基。工程施工工期为2015年08月30日至2017年05月30日。导线采用4×JL/G1A-630/45钢芯铝绞线,分裂间距500mm。全线采用双地线,左侧采用普通地线,右侧采用OPGW光缆;其中105#(J21)269#(J53)左侧采用XLXGJ-80稀土合金镀层钢绞线,269#(J53)美林变段左侧采用JLB40-120铝包钢绞线;105#(J21)280#(J55)右侧采用OPGW-36B1-105光缆;280#(J55)美林变段右侧采用OPGW-36B1-155光缆。2.2 架线施工范围:本次导地线放

4、线区段为#251+2#263塔,放线段长度为4.11km,控制档为252#253#。其中耐张转角塔3基,直线塔10基。张力场设置在#251+2处,牵引场设置#264处,展放导线时出口张力1.8t,最大入口牵引力9.65t。2.3 本工程在261#-262#档跨越220kV力博线102#-103#档,根据跨越情况和运行单位意见,跨越采取停电后进行架线施工。为使本次跨越电力线的运行安全和保证架线施工安全,特编制本跨越施工方案。2.4 跨越220kV力博线、110kV博瑶新线技术参数表2-1 跨越情况表线路名称500kV北海美林500kV线路工程(标段2)跨越线路名称220kV力博线被跨越电力线杆号

5、102#-103#跨越塔塔 号261#(D321)262#(XXD322)杆 塔 型 式5F1W1-ZH15F1W1-ZH2呼称高、塔全高(m)48m、51.554m、58.1m跨越塔中心与邻近被跨被跨线路距离(m)170110导线弧垂(安装后)40时导线对跨越点净空距离(m)17.5跨越交叉角57°导、地线接头情况跨越档内导、地线不允许接头16m220kV力博线2.5 跨越情况平断面简图图2-1 交叉跨越点现场断面图110m270m图2-2 交叉跨越点现场平面图261#262#102#103#新建500kV北美线220kV力博线图2-3 5F1W1-ZH1型塔塔头示意图图2-4 5

6、F1W1-ZH2型塔塔头示意图3 施工组织措施3.1 施工组织结构工作负责人: 电话:技术负责人: 电话:安全负责人: 电话:工作班人员:技工20人,辅助工30人,共50人(根据施工情况增减)。停电联系人负责人:陈克 联系电话3.2 职责:工作负责人:负责组织、指挥工作班人员安全开展各项工作,完成本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对本项工作提出技术方案并协助工作负责人解决技术问题。安全负责人:负责对现场的安全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制止违反安规等规章制度的行为和现象。施工人员:服从工作负责人的指挥,按照施工工艺标准按时完成工作负责人所安排的工作。4 施工技术措施4.1 保证安全的

7、技术措施4.1.1 在电气设备上的工作,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表4-1 220kV力博线停电技术措施工作时间2016年08月30日 07::002016年09月09日 19:00(具体时间以调度批准的停电时间为准)。工作任务跨越220kV力博线102#-103#架线施工工作地段220kV力博线102#-103#停电线路名称220kV力博线应断开的开关、刀闸详见停电工作票应合的接地刀闸、应装接地线详见停电工作票应设遮拦、应挂标识牌详见停电工作票4.1.2 线路验电工作负责人应得到调度220kV力博线(玉林供电公司)已经停电的通知后,才能组织施工人员进行验电工作,验电必须使用相应电压等级的合格的验电

8、器,验电时必须戴绝缘手套并逐护相进行,验电时必须设专人监护。表4-2 验电的杆号及位置序号线路名称验电杆塔号备注1220kV力博线102#塔小号侧103#塔大号侧4.1.3 现场挂设接地线安排表表4-3 220kV力博线现场接地线装拆记录表工作票编号: 接地线编号接地线类型装设位置装设记录拆除记录线路名称杆塔号位置装设人员装设时间拆除人员拆除时间#1工作接地220kV力博线102#塔A相 小号侧#2工作接地220kV力博线102#塔B相 小号侧#3工作接地220kV力博线102#塔C相 小号侧#4工作接地220kV力博线103#塔A相 大号侧#5工作接地220kV力博线103#塔B相 大号侧#

9、6工作接地220kV力博线103#塔C相 大号侧工作负责人: 共 组共 组注:接地线类型指工作接地线、保安接地线;位置填写相序及加(减)号侧或设备名称及进(出)线侧、高(低)压侧等。4.1.4 跨越施工前,必须和被跨越线路管理单位联系,并办理相关许可手续。4.1.5 在带电体附近工作时,人体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必须符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2部分:电力线路(DL5009.2-2013)表3.3.1-2的规定,详见表4-4,施工工器具到带电体的距离应满足安全工作的要求。表4-4 高处作业与带电体最小安全距离带电体的电压等级(kV)220工器具、安装构件、导线、地线与带电体的距离(m)5.0作

10、业人员的活动范围与带电体的距离(m)4.04.1.6 对存在被跨越线路的档两侧杆塔的放线滑车,如果没有悬挂双滑车,为防止放线滑车突然脱落而使导线、地线掉落,应在各放线滑车前(或后侧)用钢丝绳套通过挂线横档套住地线做二层保护。4.1.7 导引绳和导地线在放线、挂线、紧线、升空、过夜锚线时卡线器必须牢固可靠、有防滑脱跑线措施,防止意外跑线。如使用双线夹锚导线,保险线夹应安装在主线夹前且双保险应为独立系统。4.1.8 执行本工程架线施工作业指导书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2部分:电力线路DL5009.2-2013及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DL/T5106-1999的有关安全规定。4.2 施工步骤及方

11、法4.2.1 停电前4.2.1.1 与运行部门联系好工作,做好停电手续,办好停电工作票,做好放线前的准备。邀请运行单位有关人员到现场监督指导。4.2.1.2 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4.2.1.3 准备好各种工具器等,包括合格的220kV验电器1-2副,220kV电压等级接地线2组(6根),绝缘手套等。4.2.1.4 现场准备好材料,工作负责人进行现场布置,安排好各个岗位工作人员。4.2.2 停电后4.2.2.1 工作负责人接到220kV力博线已经停电的通知后,通知在220kV力博线#102、#103塔位处等候的工作人员对已停电的220kV力博线进行验电。经验电确认线路无电后在被跨越电

12、力线铁塔两侧进行接地,接地线的安装位置为:220kV力博线#102小号侧、#103大号侧。接地线安装应先挂接地端,后挂导线端。4.2.2.2 验电和安装接地必须设安全监护人,操作必须符合安全规程要求。验电、接地施工人员进行接地工作完毕后必须及时汇报工作负责人。 4.2.2.3 工作负责人在接到本放线段所有电力线停电并挂好接地后,使用小牵张设备倒换导引绳,换绳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绳的幅度。4.2.2.4 设专人在跨越点处进行护线和负责。各施工点人员保证工作到位,通信畅通,各杆塔处和跨越处的负责人要注意观察牵引过程中的情况,防止由于张力过小使得牵引过程中的导引钢丝绳或者导线碰到被跨越的电力线。4.2.

13、2.5 工作负责人在接到本放线段所有电力线停电并挂好接地后,由熟练技工在被跨越杆塔上(220kV力博线#103)进行操作,塑料管(3节,每节约长5米)顺被跨越线路的地线(或光缆)合拢,并用铁线绑好塑料管两端,铁线处绑好麻绳。在塑料管两头绑扎好控制麻绳并通过麻绳牵拉到正在展放的导地线正下方位置,保证在正下方后用角铁桩固定住并派专人进行监控,确保展放的导地线时刻保持在专用的保护管上方。在不同相张力展放导、地线过程中,要注意调整毛竹或塑料管的位置,使毛竹或塑料管始终处于要牵引的导地线以及绳索的正下方,防止牵引中的绳子以及导地线滑出塑料管的范围。图4-1 跨越220kV力博线护线示意图被跨越导线展放的

14、导引绳专用塑料管麻绳麻绳4.2.3 导地线放、紧线4.2.3.1 在停电后,以2km3km长度分段,利用2迪尼玛牵引1条3.5迪尼玛绳,并升空锚固。4.2.3.2 将一个牵张段内放通的3.5迪尼玛绳全部连接,采用“一牵一”的方式张力展放1条8迪尼玛绳,再采用“一牵一”的方式张力展放1条14(16)高强涤纶绳,采用小牵张设备。4.2.3.3 利用14(16)高强涤纶绳“一牵一”展放1条15钢丝绳。4.2.3.4 然后利用15钢丝绳“一牵一”展放1条22钢丝绳,再用22钢丝绳“一牵五”的方式张力展放3条15钢丝绳(三相导线)、1条13钢丝绳(光缆)。1条地线;通过铁塔时,采用“过塔分绳”施工技术将

15、各相牵引绳分别穿过塔窗移入相应的放线滑车中,采用小牵张设备。4.2.3.5 中相导线、边相导线利用各自滑车中的15钢丝绳导引绳“一牵一”展放展放28牵引绳,然后牵引导线;光缆利用滑车中的13钢丝绳牵引光缆。4.2.3.6 在导地线放到位后,在弛度档观测好弛度后,断线压接挂线、安装。要求在断线时必须做好双保险锚线措施,防止跑线事故。4.2.4 工作结束4.2.4.1 每日工作结束后,现场工作负责人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待全部作业人员(包括工具、材料)撤离杆塔后,由工作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监督技工拆除工作接地线,拆接地时,要先拆导线端,后拆接地端。工作接地线一旦拆除该线路即应视为带电线路,严禁再登杆进

16、行作业。4.2.4.2 工作负责人会同线路运行部门检查各工作现场、验收。4.2.4.3 确认各方面检查无误后,由工作负责人向调度值班员办理工作终结手续。4.3 施工现场布置图(详见附图一)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验电器220kV套12绝缘手套220kV付23工作接地线220kV组6分相式4铁线kg若干5麻绳12×80m条36单轮滑车3t个47毛竹、塑料管40套3备注4.4 主要工器具、仪表及材料配置(注:以上工具清单仅为范例,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计列。)4.5 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4.5.1 质量控制措施4.5.1.1 在放线护线中,护线人员应随时检查导(地)线可能勾到障碍物及时清理

17、,以免勾坏导(地)线。4.5.1.2 导地线展放完成后,应在五天内完成附件安装,避免导线受到鞭击损坏,跨越档应在电力线停电结束前完成附件安装。4.5.1.3 对施工期间,各种绳索不得触碰被跨越线路。4.5.1.4 附件安装完后,应用仪器对交叉跨越点的被跨越物垂距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4.5.1.5 以上未提到者,均按110kV7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14)及本工程架线施工作业指导书中相关内容执行。4.5.2 质量控制表表4-3 质量控制表序号控 制 点控 制 方 式WHS1导地线(含 OPGW)展放2导地线(含 OPGW)紧线注:W:见证点;H:停工待检点;S:

18、旁站点。4.5.3 检验标准质量检验标准按照Q/CSG 411002-201210kV500kV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对应的专业执行有关的表单。 5 施工进度计划5.1 计划停电工作时间:2016年08月31日07时至2016年09月09日19时,共10天(具体停电时间以停电工作票为准)。停电方式:全停。5.2 每日施工前因先验电悬挂接地,当日工作结束后应拆除接地。5.3 施工计划表表5-1 施工计划表序号工作时间施工内容施工力量备注1第1天1. 220kV力博线停电后,经现场工作负责人确认线路名称、杆号无误后,登上已停电的220kV力博线#102塔,用同电压等级的验电器进行验电,

19、经验电确认所停电线路不带电后,在220kV力博线#102塔减号侧、#103塔加号侧分别挂好三相工作接地线(共6组接地线);2. 利用遥控飞行器展放2迪尼玛绳。3. 将2迪尼玛绳倒换成3.5迪尼玛绳。4. 将3.5迪尼玛绳倒换成8迪尼玛绳。5. .将8迪尼玛绳倒换成14(或16)高强涤沦绳。技工10人,辅助工15人。2第2-4天1. 将14(或16)高强涤沦绳倒换成15防捻钢丝绳。2. 放线段15防捻钢丝绳“1牵5”进行过塔分绳。技工10人,辅助工15人。3第5天1. 中相将15防捻钢丝绳倒换成28防捻钢丝绳。2. 中相展放导线3. 左相将15防捻钢丝绳倒换成28防捻钢丝绳。技工20人辅助工30

20、人4第6天4. 左相展放导线5. 右相将15防捻钢丝绳倒换成28防捻钢丝绳。技工20人辅助工30人第7天1. 右相展放导线。2. 中相263#-264#压接升空。3. 左相263#-264#压接升空。技工20人辅助工30人5第8天1. 右相263#-264#压接升空。2. 地线263#-264#压接升空。3. 展放光缆技工10人,辅助工15人。6第9天1. 260#-267#耐张段导、地线紧线1. 261#、262#、263#附件安装。技工10人,辅助工15人。7第10天1. 261#、262#、263#附件安装。2. 做好跨越档的自检工作,对存在的质量问题马上安排处理;3. 测量交叉跨越数据

21、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并做好记录;2. 确认跨越档架线完成并满足规范等要求后,拆除所挂的接地线,工器具、材料、人员撤离现场,工作负责人确认塔上无任何遗留物后,向调度申请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恢复220kV力博线送电。技工10人,辅助工15人。6 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6.1 按表6-1以及架线作业指导书相关施工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分析,确定风险等级,现场技术员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安全员审核,施工负责人签发。 6.2 施工负责人核对风险控制措施,并在日站班会上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接受交底的作业人员负责将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到各作业任务和步骤中。 表6-1 关键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和站班会

22、交底关键内容序号危害名称危害种类风险等级现有的控制措施1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工器具/个人防护用品坠落中等风险1.配备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用具) 2.进入现场施工人员戴安全帽,并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3.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全方位防冲击安全带 4.施不过程做好安全检查及安全监护工作 2跨越施工未办理许可手续 局部停电低等风险应事先与被跨越设施的单位取得联系,并办理许可手续,必要时应请其派员监督检查 3未按规定程序验电、挂(拆)接地线 触电中等风险停电搭架施工:1.施工前,向运行单位提出停电申请,并办理工作票 2.在未接到停电工作命令前,严禁任何人接近带电体3.现场接到停电通知后,应使用合格验电器进

23、行验电,确认无电压后,立即在作业范围的两端装设工作接地线4.操作过程做好安全监护工作5.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注:其它风险具体按照作业指导书等资料进行补充。)6.3 在本次跨越架线施工任务中,经进行风险辨析后,各层级到位分级管控要求如表6-2所示。表6-2 公司(施工单位)各层级到位管控要求序号作业内容风险等级各层级到位分级管控责任岗位备注施工班组施工项目部施工单位1跨越电力线施工高风险施工队长、安全员、技术员项目经理、总工、安全员公司领导、安全、技术专责根据风险分类明确各层级现场到位检查的岗位要求中风险施工队长、安

24、全员、技术员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安全员安全、技术专责低风险及以下安全员安全员6.4 其它安全注意事项6.4.1 在整个停送电及放紧线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保持通讯的畅通。6.4.2 停电、送电工作必须指定专人来负责,严禁采用口头或约时停电、约时送电的方式进行任何工作。6.4.3 在未接到停送电联系负责人的停电通知前,严禁任何人接近带电体。在接到停送电联系负责人的停电工作命令通知后,现场施工负责人首先安排施工人员上塔用相应电压等级的合格验电器进行验电。6.4.4 登塔作业过程中,应对塔进行外观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能在塔上操作。6.4.5 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扎好安全带才能工作,在工作转移时必须做好安全

25、保护措施。参加施工人员均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并须正确使用劳保用品。6.4.6 紧线挂线及升空过夜锚线时夹线器必须牢固可靠、有防滑脱跑线措施(如使用双线夹锚导线,用元宝螺栓及钢丝套夹地线作保险)。6.4.7 附件安装时使用1根21.5×20m钢丝套做双保险,将导线或地线套在横担上,防止导线或地线意外坠落。6.4.8 放紧线施工完毕后,由施工负责人及安全负责人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待全部施工人员(包括工具、材料)撤离杆塔后方可命令拆除停电线路上的所有临时工作接地线,接地线一经拆除,该线路即视为带电,严禁任何人进入带电危险区。检查现场无任何隐患后,方能通知停送电联系负责人对被跨电

26、力线恢复送电。6.4.9 执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500-2013)、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DL/T51061999)和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中的有关规定。6.4.10 严格执行本工程架线施工作业指导书中的安全措施。7 环境保护措施7.1 在工程施工中,要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等法规,搞好环保、森林防火、森林植被保护,野生动物、古迹、文物保护等工作,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和影响。7.2 林木砍伐、房屋拆迁、土地征用、青苗赔偿,按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进行,执行有关实施条例和办法。7.3 因施工影响到的农田、沟渠、道路和桥梁及其他公用设施,都要进行清理恢复工

27、作。7.4 土石方开挖出的土石应堆放在规定位置,回填后多余的土方堆在凹陷处并夯实。严禁向坡下方随意弃土。7.5 林木严禁乱砍滥伐,现场施工临时设置的土坎、水沟、孔洞等必须接原地形地貌进行填埋、夯实,使其恢复原貌。7.6 现场废弃的纺织袋、塑料制品、线绳等杂物,不许乱丢,应及时清理、回收,使施工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清。8 应急预案8.1 现场应急组织机构8.1.1 应急救护领导小组成员:组长:吕俊军常务副组长:于家明副组长:唐福权组员:董义方、毛叶民、蓝建军、陆世欢、苏法院、覃宝江、陈克、卢少信设立项目部应急指挥组织机构,当事态发生时,应按组织机构图流程迅速展开组织与应急反应,确保组织机构运行的通

28、畅。施工队事态发生时,成立发队长为首的现场应急抢救小组,同时电话通知项目部或向外部求援。供应科在运输或材料场发生事态时,成立以供应科科长为首的现场应急抢救组,同时电话通知项目部或向外部求援。8.1.2 应急联系电话:常务副经理: 于家明 移动电话目副经理: 唐福权 移动电话目总工: 董义方 移动电话监主管: 毛叶民 移动电话术主管: 陈克 移动电话:136707927物资主管: 苏瑞欧 移动电话公室: 唐峰 移动电话班: 刘学文 移动电话:

29、180775597188.1.3 应急外援联系电话序号姓名单位联系电话备注1闫志刚业主项目部(建设分公司)150771267892江浩总监137077123223潘裕茂监理项目部(监理组长警:119匪警:110交通紧急电话:122医疗急救电话:120最近的医院名称:广西玉林市玉州区中山医院8.1.4 职责:应急负责人(于家明):负责组织指挥现场总体应急工作;应急报告人(董义方):负责将现场情况向医疗机构和分管领导汇报;急救引导人(毛叶民):负责在路口等候引导医疗机构车辆的到来应急参与人(其他组员):服从应急负责人的指挥,按照负责人的安排开展口

30、对口、口对鼻或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法对伤员进行抢求。8.2 应急措施根据现场情况自行补充完善。8.2.1 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源;脱离电源方法如下:(1)高压触电脱离方法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使触电者带电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使用绝缘棒)等方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触电者未脱离高压电源前,现场救护人员不得直接用手触及伤员。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保证自己免受电击。(2)低压触电脱离方法8.2.2 低压设备触电,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刀闸

31、,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子等绝缘材料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体;也可用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为使触电者脱离导电体,最好用一只手进行。8.2.3 发现者应即时向单位领导汇报,明确事故地点、时间、受伤程度和人数;8.2.4 根据其受伤程度,决定采取合适的救治方法,同时用电话等快捷方式向当地的120抢救中心求救,并派人等侯在交叉路口处,指引救护车迅速赶到事故现场,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现场人员应

32、及时组织现场抢救。8.2.5 抢救方法(1)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仰面平躺,严密观察,暂时不要使其站立或走动。(2)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平躺,且确保气道畅通,并用5秒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断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3)触电后又摔伤的伤员,应就地仰面平躺,保持脊柱在伸直状态,不得弯曲;如需搬运,应用硬模板保持仰面平躺,使伤员身体处于平直状态,避免脊椎受伤。8.2.6 心跳情况的判定(1)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秒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a)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b)听用耳贴近用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

33、音。c)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2)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则可判定为呼吸、心跳停止。8.2.7 心肺复苏法(1)触电伤员的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中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抢救。三项基本措施:a)通畅气道;b)口对口(鼻)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人工循环)。(2)通畅气道:触电伤员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应始终确保气道通畅。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并迅速用一个手指或用两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颏法。用一只手放在触电

34、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伤员头下。头部抬高前倾,会加重气道的阻塞,且使胸外按压时心脏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消失。(3)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头上的手指,捏住伤员的鼻翼,在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秒5秒。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

35、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进行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觜唇紧闭,防止漏气。(4)胸外按压: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要前提。确定正确按压位置的步骤如下:a)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b)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c)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抬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的按压位置。d) 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按压效果的基本保证。正确的按压姿势如下:i.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站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

36、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ii.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3cm5cm(儿童和瘦弱者酌减);iii.按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iv.按压必须有效,其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到颈动脉搏动。e)操作频率如下:i.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ii.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2),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5:1),反复进行。(5)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a)按压吹气1分钟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秒7秒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b)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