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轮北师大版(理)数学教案:第6章第5节综合法与分析法、反证法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2019年一轮北师大版(理)数学教案:第6章第5节综合法与分析法、反证法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2019年一轮北师大版(理)数学教案:第6章第5节综合法与分析法、反证法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2019年一轮北师大版(理)数学教案:第6章第5节综合法与分析法、反证法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2019年一轮北师大版(理)数学教案:第6章第5节综合法与分析法、反证法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节综合法与分析法、反证法考纲彳真1.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 一一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 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2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 一一反证法;了 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抓基础自主学习|理教材.双基目主测评知识梳理*1 .综合法从命题的条件出发,利用定义、公理、定理及运算法则,通过演绎推理,一 步一步地接近要证明的结论,直到完成命题的证明,这样的思维方法称为综合法.2 .分析法从求证的结论出发,一步一步地探索保证前一个结论成立的充父条件,直到归结为这个命题的条件,或者归结为定义、公理、定理等,这样的思维方法称为 分析法.3 .反证法(1)定义:在证明数学命题时,先假定

2、命题结论的反面成立,在这个前提下、 若推出的结果与定义、公理、定理相矛盾,或与命题中的已知条件相矛盾,或与 假定相矛盾,从而说明命题结论的反面不可能成立、由此断定命题的结论成立.这 种证明方法叫作反证法.4 2)反证法的证明步骤是:作出否定结论的假设;进行推理,导出矛盾;否定假设,肯定结论.学情自测1 .(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综合法的思维过程是由因导果,逐步寻找已知的必要条件.()(2)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3)用反证法证明时,推出的矛盾不能与假设矛盾.()(4)在解决问题时,常常用分析法寻

3、找解题的思路与方法,再用综合法展现 解决问题的过程.()答案 ,(2)X (3)X ,2 .要证明43+干<275,可选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中最合理的是()A.综合法B.分析法C.反证法D.归纳法B 要证明J3 + g<2加成立,可采用分析法对不等式两边平方后再证明.3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已知 a, b为实数,则方程x2 + ax+ b=0至少有 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设是()A.方程x2+ax+b = 0没有实根B.方程x2+ax+b = 0至多有一个实根C.方程x2+ax+b = 0至多有两个实根D.方程x2+ax+b = 0恰好有两个实根A “方程x2+ax+ b=0至

4、少有一个实根”的反面是“方程x2+ax+ b = 0 没有实根”,故选A.4 .已知a, b, x均为正数,且a>b,则b与口?的大小关系是.a a+x【导学号:57962310】b + x b. b+x b x(a b)a + x>a a+x a (a + xp>0,X >ba+x aJ5 .(教材改编)在ABC中,三个内角 A, B, C的对边分别为a, b, c,且 A, B, C成等差数列,a, b, c成等比数列,则4 ABC的形状为三角形.等边由题意2B = A+C,又 A+ B+C=兀,B o,又 b?=ac,3由余弦定理得 b2= a2 + c2 2ac

5、cos B = a2+c2 ac, a2+c2 2ac= 0, 即(a c)2=0,a = c,;A=C, ;A= B = C = '.ABC 为等边二角形.3明考向题型突破I析典例.探求规宿例1I考向11综合法已知正方体 ABCD-AiBiCiDi中,E, F分别为DiCi, C1B1的中点,ACABD = P, AiCiAEF = Q.求证:(1)D, B, F, E四点共面;若AiC交平面DBFE于R点,则P, Q, R三点共线.证明(1)如图所示,因为EF是DiBiCi的中位线,所以 EF/BiDi.2 分在正方体 ABCD-AiBiCiDi 中,BiDi/BD,所以 EF/B

6、D,4 分所以EF, BD确定一个平面,即D, B, F, E四点共面.5分在正方体 ABCD-AiBiCiDi中,设平面 AiACCi确定的平面为 %又设平面BDEF为0因为QC AiCi,所以QC a又QC EF,所以QC B,则Q是a与B的公共点.8分同理,P点也是a与B的公共点.9分所以aA片PQ.又AiCn片R,所以RC AiC,则RC a且RC &则RC PQ,故P, Q, R三点共线.i2分规律方法综合法是“由因导果”的证明方法,其逻辑依据是三段论式的演绎推理方法,常与分析法结合使用,用分析法探路,综合法书写,但要注意有 关定理、性质、结论题设条件的正确运用.变式训练 1

7、已知函数 f(x) = ln(1+x), g(x) = a+bx1x2+1x3,23与函数y= g(x)的图像在交点(0,0)处有公共切线.求a, b的值;(2)证明:f(x)<g(x).【导学号:解(1)f'x)= 士,g'x)=b x+ x2,1 I x由题意咔0二日解彳3a = 0, b= 1.(2)证明:令 h(x) = f(x) g(x)= ln(x+ 1)-1x3 + 1x2-x(x>- 1).32h&I= -V7-x2+x- 1 =言. x+1x+ 1所以h(x)在(1,0)上为增函数,在(0, +川上为减函数.h(x)max=h(0) = 0

8、, h(x)&h(0) = 0,即 f(x)&g(x).I一向2I分析法已知a>0,求证:a2+1a+-2.a证明要证/12 亚方a+9 2,只需要证a2+ ;12+2>a+ 1+ V2. 2因为 a>0,故只需要证 g1T + 2/>Ja+a+/2!:,即 a2 + +4、/a2+*4>a2 + 2 +J+z/Q + J )+2, a . " aaa函数y=f(x)57962311】2分5分8分12分2分8分从而只需要证2/a2+a12>艮+a)只需要证 4ja2 + a12,2b2+2+012 J,_ 2112分即a2 + ?&

9、gt;2,而上述不等式显然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 a规律方法1.当已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不够明显、直接,或证明过程 中所需用的知识不太明确、具体时,往往采用分析法,特别是含有根号、绝对值 的等式或不等式,常考虑用分析法.2.分析法的特点和思路是“执果索因”,逐步寻找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 即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或本身已经成立的定理、性质或已 经证明成立的结论等,通常采用“欲证一只需证一已知”的格式,在表达中要注 意叙述形式的规范性.变式训练2已知 ABC的三个内角A, B, C成等差数列,A, B, C的对 边分别为a, b, c.求证:a+b b+ c a+b+c【导学号:5

10、7962312证明要证a+b+b+c a+b+c'即证a+ b+ c a+b +a+b+c_b+c3,也就是只需证 c(b+c) + a(a+ b) = (a+b)(b+c),需证 c2 + a2= ac+ b2,5 分又AABC三内角A, B, C成等差数列,故 B=60°,由余弦定理,得b2=c2+ a2 - 2accos 60 °10 分即 b2 = c2+a2ac, 故 c2 + a2=ac+ b2成立.于是原等式成立.12分"更3 反证法设a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1)推导an的前n项和公式;(2)设qw1,证明数列an+1不是等比数列.解(1

11、)设an的前n项和为Sn,当 q= 1 时,Sn= a1 + a1 + + a1 = na1 ;当 qw 1 时,Sn=a1 + a1q + a1q2+ + a1qn-1,qSn = a1q + a1q2+ + a1qn,一得,(1 q)Sn = a1一a1q1/ n. ea1(1q )一 Sn=>1 qna1, q= 1,Sn= a a(1 _q'/I :qr1-q一 一* 一 一 、一 » 一 、. *(2)证明:假设an+1是等比数列,则对任意的kCN2(ak+1 + 1) (ak+ 1)(ak+2+ 1),2ak+1 + 2ak+1 + 1 akak+2 + a

12、k+ ak+2+ 1,a2q2k+ 2aqk = aqk1 a1qk+1 + a1qk1 + aqk + 1.: a w 0, : 2qk=qk 1 + qk1.qw0, ; q22q+ 1 = 0, q= 1,这与已知矛盾.假设不成立,故an+1不是等比数列.12分规律方法用反证法证明问题的步骤:(1)反设:假定所要证的结论不成立,而设结论的反面成立;(否定结论)(2)归谬:将“反设”作为条件,由此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导出矛盾,矛盾可以是与已知条件、定义、公理、定理及明显的事实矛盾或自相矛盾;(推导矛盾)(3)立论:因为推理正确,所以产生矛盾的原因在于“反设”的谬误.既然原命题结论的反面不成

13、立,从而肯定了原命题成立.(命题成立)变式训练3已知a>- 1,求证三个方程:x2 + 4ax 4a+3 = 0, x2+(a1)x+a2=0, x2 + 2ax-2a = 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导学号:57962313】证明假设三个方程都没有实数根,则(4af-4(-4a+3<0, (a- 1 2-4a2<0, l(2af 4X(2a <031-2<a<2,a>3 或 a<-1,-2<a<0,3八2<a<1.10 分这与已知a>-1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故原结论成立.12分名师微博思想与方法1 .综合法与分析法的关系:分析法与综合法相辅相成,对较复杂的问题, 常常先从结论进行分析,寻求结论与条件的关系,找到解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