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新媒体时代中德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_第1页
比较新媒体时代中德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_第2页
比较新媒体时代中德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_第3页
比较新媒体时代中德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比拟新媒体时代中德数字媒体艺术的开展 比拟新媒体时代中德数字媒体艺术的开展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开展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媒体技术的研究更加深入,媒体技术得到了全面开展。在中国与德国媒体技术开展的过程中,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范围均在逐步扩大。在媒体工作中,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将数字技术与传媒实现了完美的结合。本文重点介绍中国与德国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及开展前景,为进一步推动新媒体时代的开展奠定根底。 关键字 中德;数字媒体;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 TP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104-0045-02 随着新兴媒体技术的崛起,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已经开展成为现代媒体技术

2、开展的核心内容之一。数字媒体艺术凭借先进的数字化传播及独特的呈现方式,增强了传媒的特色和社会效果。媒体传播艺术已经从语言文字传播、电子传播转向网络传播。只有顺应时代开展趋势,将数字媒体艺术和传媒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更好促进新媒体时代传媒业的整体开展。 1 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的快速开展,以往的电视、播送以及电影开始慢慢地向着数字视频、数字电影的方向开展,并且在开展过程中和逐渐普及的虚拟现实、电脑动画等一起形成了新时代的数字传播媒体。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新兴艺术,在德国最早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真正发挥其影响力是在20世纪90年代,它是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

3、为根底,把人类的艺术感性思维和逻辑严密的理性思维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要求局部或者全面运用数字方法。 现阶段,中国也积极借鉴这项先进的数字传媒技术,将其开展成为传媒领域及艺术设计领域最具有开展潜力的一项艺术,主要包括:数字影像艺术、网络艺术、4D数字艺术以及虚拟现实艺术等。运用数字媒体进行信息的传播,就是通过媒体计算机,对语言、符号、图像、图形、声音、影像以及文字等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向群众传播。媒体技术可对一些瞬间突变、环境现象及长期渐变等过程进行模拟显示,对疑难、抽象信息的处理非常有利,而且效果极为逼真,逼真、形象的动画、图像与声音,其次,媒体技术具有较快的信息输出速度,

4、传输直观、准确、快速,可以提高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再次,媒体技术多样化的信息输出方式具有显著优势。媒体技术能够依照具体需要采用声、图、像、文等各种形式将信息输出,可以满足受众的不同要求。数字传媒艺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先进的传媒艺术充分结合的艺术。目前,中国与德国的数字媒体艺术都处在飞速开展的水平,为推动本国的文化、信息传播做出了重大的奉献,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传媒事业的现代化水平。 2数字媒体艺术在媒体行业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科技水平的快速开展,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使人类社会步入一个新的开展形态,而社会需求使得展示设计变成为群众传播信息的主要形式。尤其是现代社会,展示

5、设计传播信息的特点更加明显,而数字媒体艺术作为现代媒体的主要艺术形式,其与媒体传播的结合将是时代开展的必然趋势。 2.1数字媒体艺术增强信息的感染力 数字媒体艺术在信息传播中的应用,打破了以往设计的信息传播的空间形式,开创了展示设计的崭新空间。故信息传播的设计过程中空间设计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展示设计的效果。通常而言,展示设计在形式、内容等方面都会充分利用实物压缩、分割或者创设空间。在新媒体时代,4D数字艺术的应用更是让观众能够充分感知置身于思维空间中的展示效果。在4D数字展示空间内,可以合理选用多媒体声光电技术、各种先进的音效系统,再辅之以动感座椅,能够依据具体环境的变化设置雨雪、气泡

6、、烟雾以及光电等效果,从而构建一种独特的展示空间,让受众在视觉、味觉、触觉中如身临其境。比方:我们熟悉的?阿凡达?、?纳尼亚传奇?等电影,还有很多著名的德国影视大片,都运用了大量的4D数字技术,利用三维立体影像的根底上结合“真实的风雨雷电感受在四维空间中展示相关气象知识。观看影片的观众可以观察模拟出的不同气象特征充分感受在不同的温度、气象条件下该如何着装、选择哪种出行方式等,这比冷冰冰的摄氏度、风力级别要有趣得多。运用4D数字艺术,在时间的流动、观展者的活动中展示空间的触觉更加明显,将空间的虚拟与真实不落痕迹地融为一体,观展者可以随心转换视角,尽情参与其中,感受其中的乐趣。可以说,数字媒体艺术

7、极大了挑战了人类的视觉急性,扩展了空间艺术,改变了展示空间面貌。 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参加,促使信息传播的二维展示出现了很明显的变化:静态形式多样化以及从传统的静态开始向动态变化。在传统的展示设计中进行二维展示通常都是静态的文字、图像等,在数字媒体艺术开展的早期,就可实现打印、电脑刻绘以及电脑喷绘,现今数字影像、投影艺术的开展又增加了二维展示的表现形式。如在2021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馆在馆内巧妙将三维动画技术与现代投影运用在一起,展现了动态投影版的?清明上河图?,把宋代民间百姓的生活情境直观而生动地展现给观展者。这幅图全长128米,高6.5米,运用折幕的方法展现在观众面前,将中国传统艺术和现

8、代投影、三维动画技术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既展现了古时宋代人民安居乐业的场景,同时又对宋代的市井生活进行了奇特的想象,从而合理展现了宋代都城汴京人民的生活情境,也巧妙向现代人们表达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传播概念。 之前关于此类信息的传播一般是利用效果图等来表达信息的传播理念,相对较单一、平面化,单单停留在静止外表,处于被动状态。而运用数字影像艺术可以把展示效果发挥到极致,把展示对象的每一个细节都完美地表现出来,而且还能够用漫游的方式联动多个空间,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参观者。数字影像艺术改变了展示的被动状态,满足了现代受众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但是在应用二维动态影音时要想获得较好的展示效果必须注意

9、影像灯光与整体大环境之间的明暗联系,各种影音之间不可以出现相互干扰的现象。尽管动态影音已经开展成为二维展示的主流开展趋势,但需要和静态不同形式进行合理配合,将动态和静态巧妙地穿插在展示设计中,这样才能保证获得良好的展示效果。 2.2数字媒体艺术更好地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双向性 信息的传播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现代媒体的开展更注重受众对信息的反应,受众的互动体验能够直接给人以冲击的感受。要想让观众获得互动体验需要拥有相关互动设备,包括可以直接、连续运转的双向电子或者通讯系统的硬件设备。比方:在北京城市规划博物馆中存在“虚拟翻书的互动展示装置,这个设计就非常精妙,设计人员先制作了一个很大的白色翻开

10、的书模型,充分利用投影仪把图片投放在白色书页中,从整体看来就是翻开一本具体的书的形象,当参观人员左右挥动手臂作出翻书的动作时,书页面中投影画面会按照手臂左右挥动动作进行前后摆动,这是一种新颖的虚拟翻书展示,带给参观人员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并未虚拟翻书所收录的信息总量要大于普通书籍信息含量。 再如上海玻璃博物馆,中德两国专家组成的设计团队通力合作,运用新媒体技术向观众展示了一套基于系统知识的语言,使观众能在此见证人类在玻璃领域的创造和创造。团队将博物馆的主展厅入口设计为一个万花筒的形状,并将五块播放影片的大型视屏置于万花筒的入口处,通过不锈钢折面反射出来。馆内的巨型壁画生动描绘了日常生活,并且还引

11、起了观众“玻璃能有多热、“玻璃最多有多少块的疑问。而种种疑问的答案都可以从隐藏在门后面的互动方式的多媒体装置中得出,在观展的过程中,人们通过主动发问、思考,从中获得了科普知识,这种互动技术设备的运用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思考意识,在展示和观众心理互动的同时,也放大了传播信息的功能。 3新媒体时代中德媒体开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开展,新媒体时代中德媒体开展具有广阔的开展前景。越来越多的先进的、新兴的媒体技术将被应用于中国和德国的数字媒体艺术中,这是大势所趋。另外,新兴媒体会与传统媒体、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也将进一步融合,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会更加广泛,受众的生活、工作与学习会与媒体

12、技术的关系更加密切。另外,新兴媒体的重要性和会越来越大,应用范围会逐步扩大。未来,运用新媒体技术,会对人类与社会的开展带来极大的便利,新媒体技术的开展会越来越完善,逐步趋于成熟化。 4 结论 新媒体时代,媒体技术逐渐显现出其优越性,数字媒体艺术凭借先进的数字化传播、独特的呈现方式,增强了传媒的特色和社会效果。数字媒体艺术在传媒行业中的广泛应用,不仅适应了新媒体时代的开展,也进一步满足了现代受众的心理需求。未来,中德媒体技术的开展拥有广阔的前景,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会更加广泛,会涉及到更多的领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奉献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Zhou Haixia. From a cross-

13、cultural perspective "Sino German media dialogue" J. German research, 2021,24: 45-51. 【2】German media said 1/3 foreign companies may be several years after the withdrawal of China J.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2021: 74. 【3】Jimmy,without.2021 Chinese television coverage and viewing condition investigation results J. advertisers, 2021: 90-95. 【4】Nicholas. Based on the hand formula perspective of Yin Donggui v. media defamation case J.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