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川省绵阳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试卷综析】一、总体评价这份高三语文试卷,试题题量适中,试题形式灵活,侧重基础。本次高三语文试题总分为150分,其中写作60分,阅读部分现代文,古代诗歌及文言文部分,和高考试卷相同。本次试卷只考查了高中课内背诵部分。侧重于学生古代汉语的理解、分析、综合运用,如解释文言实词,将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这些试题的设置强化了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二、具体情况分析 1.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无论是词义辨析题还是综合分析题、文言文翻译题都贴近教材,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树立对课本和课堂学习高度重视的意识。2.古典诗词赏析:试题所选诗
2、歌,内容比较贴近生活,诗意浅显。赏析起来难度不是很大。 3.默写:名篇名句默写所考的句子全都选自课本,这降低了难度。4.现代文阅读:题型设计比较合理,接近高考题型。试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筛选和辨别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文章主题的总体理解和概括表述能力。5.语言知识运用:重点考查学生成语、病句与衔接、图文转换的能力。 6.作文:本题对于求学的学生来说,较切合生活实际,较适合写议论文。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 一、 (1 2分,每小题3分) 【题文】B0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惶恐 不遑顾及 焕然 涣然冰释 B雀跃 声名鹊起 簇拥 蜂涌而至 C爆炸 山洪暴发 委屈 卑躬曲膝D平议 凭心而
3、论 留恋 流连忘返【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答案和解析】答案:A 解析:B蜂拥而至 C卑躬屈膝 D平心而论。 【题文】D0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一想起她,我就仿佛看见她在那森严的法庭上旁若无人、侃侃而谈的潇洒姿态。 B你的作文仍不够成熟,但结构安排方面还差强人意,在原来基础上有明显进步。 C我今天闯席做不速之客,是为了李梅亭的事来跟汪先生商量,不知道你们在请客。D在网络时代,各种各样的争议新闻、疑点事件呼之欲出,让人难以把握、鉴别。【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4、(表达应用)。【答案和解析】答案:D 解析:呼之欲出: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 A侃侃而谈:从容不迫、理真气壮地谈话。 B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C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思路点拨】本题涉及的考点是对象用错,这需要考生对一些有特殊用法的成语加强积累与运用。 【题文】E0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国家旅游局认定五种行为属于“不合理低价游”,将受到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 三个月、甚至吊销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处罚。 B本届政府将持续深入进行反腐,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收入、房产、投资以及配偶子女从 业、移居国外等情况定期报告,自觉接受监督。 C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如果
5、不下大的决心,不清理财务不健康问题,不引入 市场经济规则,否则银行体系将很难存续。D明年是联合国全球反恐战略通过十周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吁请国际社会积极行动起来,防止和应对大规模毁灭性武器袭击。【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答案和解析】答案:D 解析:A偷换主语,应在“将受到”前加上“违规旅行社”; B成分残缺,需补出“落实”的宾语中心语,将末分句改为“并自觉接受监督的制度”; C否定不当,可去掉“否则”。 【题文】I0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美国爱达荷大学的约翰·贝叶和加拿大动物学家保尔
6、3;赖特认为, 。 , : , , 。因此,这两位学者提出“锻炼说”来补充“学习说”。 西伯利亚羊的游戏带有明显的锻炼倾向 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 选择在坎坷的斜坡上奔跑追逐,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 贝叶注意到 好像是在锻炼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 它们选择游戏场地时,似乎总是从“实战”出发A. B. C. D.【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答案和解析】答案:A 解析:材料出自动物游戏之谜,“必修3”第60页。【思路点拨】本题的设计提醒考生要抓住课本内容,熟悉学过课文;根据标点符号的变化去判断据语句之间的关系。 【题
7、文】M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古代汉族成年礼源自上古成丁礼,发展至周代时已经摆脱了以考验为目的的严酷形 式,而成为一种强调青年社会责任和赋予青年人权利的彬彬之礼。成年礼又有男女之分和 阶层之分,至今能看到的比较完整的历史记载为仪礼·士冠礼中周代士人阶层的成年礼, 有些文献中对士人以上的贵族阶层的成年礼也有零星记载,但庶人之成年礼则因“礼不下 庶人”之故没有记载。 礼记·曲礼上中云“男子二十,冠而字”,即士人阶层男子二十岁时需加冠取字,以 示成年。成年礼有一系列仪式化过程,先要占筮确定行礼日期、选择负责加冠的主宾和赞 冠者。加冠当日,主人要在庙堂准备礼器、酒筵,并于
8、门外,三揖三让,亲迎宾客。仪式 开始,由主宾和赞冠者为冠者行三加冠之礼,初加缁布冠,再加皮弁,后加爵弁,同时颂 念不同的祝辞。冠礼毕,冠者要拜见母亲。回来后再由主宾为其命字,有了字后再出见乡 邻与尊长。此时主人则以酒筵招待宾客,然后送宾,以后还要派人给主宾赠送俎肉,这样 才算完成整套成年礼。在这个庄重繁复的仪式中,冠者经过一系列显性的仪容改变和新的 礼仪知识的习得;亲身感受到了成年所被赋予的诸多权利和责任,此后,冠者就有了祭祀 神灵、出征、婚娶以及承担其他社会事物的资格。 女子笄礼在仪式上则要简略得多,并且甫一出现,就是与女子出嫁紧密相连的。 礼 记·曲礼上云“女子许嫁,笄而字”。许
9、嫁的年龄一般为十五岁,仪式主要是结发戴簪和 命字。女子从此不再被称呼以小名,而开启了“待字闺中”的人生新阶段。即使未许嫁,成 年女子也要行笄礼,只不过仪式更简单一些,“年二十而笄,礼之,妇人执其礼”。正因为 笄礼与许嫁的结合,使其与冠礼相比在仪式上保持了更强的稳定性,而男子冠礼的某些仪 式则随着社会结构改变和历史变迁发生了,重大变异。 古代汉族成年礼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易服和命字。衣着发式的改变是成年的身体标识; 命字则是人际交往中的成年标识,从此同辈之间便以字相称,而在人际交往中直呼其名被 视为不敬。 成年礼对于个人、家族和国家都发挥着特定的作用。于个人,成年礼是个体生命历程 中的特殊时刻,能促
10、使一个人真正从身心发生改变,是入的生命转换和身份转换的特定标 记。于家族,成年礼的举行不仅意味着接纳一个新的事务参与者,同时也是接纳一个风险 分担者和利益分配者。于国家,接纳一个能分得田地的成熟的新的社会成员以后,也多了 一个各种赋税和杂役的承担者。可见,成年礼所蕴含的功能意义牵涉到社会的不同层面, 因而在人类社会中至今犹存。 5下列对文中“成年礼”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年礼最初以考验为目的,到周代转变成一种以强调社会责任和赋予权利为目的的仪式。 B成年礼是士人阶层年轻人的专属礼仪,是男子可以承担社会事务和女子可以出嫁的标志。 C成年礼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就是命字,取字之后同辈之间便以字相称
11、,表示对对方的尊敬。D成年礼是一个人生命转换和身份转换的特定标记,对于所在的家族和国家也有特定作用。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人对男子成年礼相当重视,会在男子二十岁生日时安排一系列繁复隆重的仪式,这些仪式还会随社会历史的改变而改变。 B主人在仪式前要准备礼器酒筵,于门外三揖三让亲迎宾客,然后招待客人,给每位客人赠送俎肉,这样才算完成整套礼仪。 C女子成年礼称为笄礼,一般在十五岁时与许嫁同时举行,跟男子的冠礼相比,仪式简略稳定得多,主要是结发戴簪及命字。 D男子加冠取字、女子举行笄礼都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特殊时刻,是男子成年的身体标识,也是女子人际交往中的成年标识。7根据原文内
12、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礼中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代表着长辈对冠者的不同祝愿,也使其感受成年的诸多权利和责任。 B人们可根据一个人的衣着发式来判断他是否具备了祭祀神灵、出征、婚娶以及承担其他社会事务的资格。 C古代,所有女子在完成笄礼后就都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她们从此足不出户,一心一意于闺中等待出嫁。 D一个人成年之后,既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利益,也必须担负起应该承担的各种责任,当今社会依然如此。【答案】5.【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士人阶层年轻人的专属礼仪”偷换概念,原文“贵族阶层的成年礼也有零星记
13、载”。6.【知识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A“二十岁生日时”和“这些仪式”不准确,原文是“占筮确定行礼日期”,“某些仪式发生了重大变异”; B“给每位客人赠送俎肉”错,原文是“派人给主宾赠送俎肉”; D原文为“衣着发式的改变是成年的身体标识;命字则是人际交往中的成年标识”。7.【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推断作者观点的能力,能力层次是C级(分析综合)【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所有女子于笄礼后等待出嫁”以偏概全,原文“即使未许嫁,成年女子也要行笄礼”。 【题文】J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14、传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仪, 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 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 乎!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 也。 予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而怪士之被儒服者以学古自名,而享人之 禄、任人之国者多矣,然使忠义之节,独出于武夫战卒,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岂非高节 之士恶时之乱,薄其世而不肯出欤?抑君天下者不足顾,而莫能致之欤?孔予以谓:“十 室之邑,必有忠信o"岂虚言也哉! 予
15、尝得五代时小说一篇,载王凝妻李氏事,以一妇人犹能如此,则知世固尝有甚人而 不得见也。凝家青、齐之间,为虢州司户参军,以疾卒于官。凝家素贫,一子尚幼,李氏 携其子,负其遗骸以归。东过开封,止旅舍,旅舍主人见其妇人独携一子而疑之,不许其 宿。李氏顾天已暮,不肯去,主人牵其臂而出之。李氏仰天长恸日:“我为妇人,不能守 节,而此手为人执邪?不可以一手并污吾身!”即引斧自断其臂。路人见者环聚而嗟之, 或为弹指,或为之泣下。开封尹闻之,白其事于朝,官为赐药封疮,厚恤李氏,而笞其主 人者。呜呼,士不自爱其身而忍耻以偷生者,闻李氏之风宜少知愧哉! (选自新五代史·冯道传·序) 8下列对加点
16、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维:法度 B薄其世而不肯出欤 薄:迫近 C凝家青、齐之间 家:安家D闻李氏之风宜少知愧哉 宜:应当9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怪士之被儒服者以学古自名 B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 夫晋,何厌之有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C 以疾卒于官 D路人见者环聚而嗟之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10把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抑君天下者不足顾,而莫能致之欤? (4分)(2)以一妇人犹能如此,则知世固尝有其人而不得见也。(4分)11请概括作者在文中引用五代小说的目的。(3分)【答案】8.【知识点】本题考查考
17、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薄:鄙薄。9.【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介词,在。 A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C连词,因为 介词,用; D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转折。【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最简单的方法是运用代入法,这类题的出题特点是,一课内一课外,这就需要考生牢固掌握课内虚词的用法,将它的用法代入课外句子,据此去判断其用法是相同。 10.【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答案和解析】答案(1
18、)或者是统治天下的君主不值得顾念,因而没有人能够招引他们出来吗? (4分。画线处各1分,大意1分)(2)凭一个妇人尚且能这样,就可推知世上本来曾有这样的人而没有被发现。(4分。画线处各1分,大意1分)解析:(1)关键词“天下”统治天下,“顾”顾念,“致”招引,每字1分,句意通顺1分;(2)关键词“以”凭,“其人”这样的人,“见”通“现”发现,每字1分,句意通顺1分。【思路点拨】高考文言翻译,要求直译为主,意译只是辅助。因此,除非你有足够的理由,否则一定要讲究字字落实。省略要补出,词类活用要准确,特殊句式要调整。尤其要有得分点意识,学会抓关键词,书写要工整,语句要通顺,杜绝错别字。 11.【知识
19、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关键段在文中作用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分析综合)。【答案和解析】答案:在对比中讽刺 冯道以及当时社会上寡廉鲜耻的读书人。 (3分。画线处各1分)解析: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先明手法,在结合文章中心揭示手法的作用。【参考译文】传曰:礼义廉耻,是国家的四个重要法度;这四个法度没有确立,国家就会灭亡。管仲善于立论真是好啊!礼、仪(义)是统治人民的根本法则,廉、耻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节操。大凡无廉洁之德,人们就没什么不索取的;无羞耻之心,就没什么不敢做的。人如果到了这种地步,那么灾祸、逆乱、失败、灭亡,也就都随之而来了,何况身为大臣却无所不取、无所不为,那天下哪有不乱、国
20、家哪有不亡的呢?我读冯道的长乐老叙,见他自述不讲礼义廉耻反以为荣,真可说是毫无廉耻的人了,那么天下国家的命运也就由此可知了。我在五代史中发现了三位保全节操的士人,十五位为国事而死的臣子,却深感奇怪:那些身穿儒服的士人,以学古自称,而且有很多人享受俸禄,在国家任职,但忠义的节操,只是出自于武夫士兵,难道在儒士中果真就没有这样的人吗?莫非是节操高尚的士人憎恶时势的浊乱,鄙薄这样的世道而不肯出来?或者是统治天下的君主不值得顾念,因而没有人能够招引他们出来吗?孔子认为:“十户人家的城邑,也必定有忠信之人存在。”难道是没有根据的空话吗!我曾经读到五代时的一篇小说,记载王凝的妻子李氏的事情。凭一个妇人尚且
21、能这样,就可推知世上本来曾有这样的人而没能被发现。王凝住在青州、齐州之间,担任虢州司户参军,因为疾病在任上去世。王凝家中素来贫寒,一个儿子还年幼,李氏带着孩子,背着王凝的遗骸回老家。向东经过开封时,在旅舍停下,店主见这个妇人独自带着一个孩子因而怀疑她,不准她留宿。李氏眼看天色已晚,不愿离去,店主就拉着她的胳膊让她出去。李氏仰天痛哭说:“我是个妇人,难道不能守节,而让这只手臂被人拉扯吗?不能因这只手臂而一并沾污了我的身子!”就拿来斧头砍断了那条胳膊。看到此事的过路人都围聚在一起为她感叹,有的情绪激动,有的悲泣落泪。开封尹获知这事后,向朝廷报告,官府为她赐药治伤,优厚地周济李氏,而鞭打了那个旅舍主
22、人。唉,不珍爱自身的名节而忍辱偷生的士人,听说李氏的风范后应当稍微知道羞愧了吧! 【题文】J0 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的划线部分断句。 (限划8处) (4分)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文言阅读与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运用)。【答案和解析】答案: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 桓公既贤 而不勉之至王 乃称霸哉 语曰 将顺其美 匡救其恶 故上下能相亲也 岂管仲之谓乎? (4分。对两处得1分)解析:解答本题根据常见句首虚词“乃”“故”“岂”断开三处,句末虚词“哉
23、”“也”断开两处,实词“曰”后停顿,剩余部分根据大意 即可断开。【题文】K0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咏云李邕彩云惊岁晚,缭绕孤山头。散作五般色,凝为一段愁。影虽沉涧底,形在天际游。风动必飞去,不应长此留。 【注】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善辞章。为人耿介磊落,不畏权贵,屡遭贬谪。(1)请简要赏析首联中的“惊”“孤”二字。 (4分)(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答案和解析】答案:惊,用拟人手法,借彩云惊觉美好将逝的心理,传神流露暮年来临的不甘与无奈;孤,移情于景,
24、山之孤,正是诗人流寓江湖不被赏识的孤独心情的形象表达。(4分。每点2分)解析:此题要反复品读首联,在理解诗歌意境的基础上,从诗句中,一个“惊”字,即把彩云写活了,富有人一样的情味,答题时,可以结合着拟人手法的运用来作答; “孤”字化抽象为具体,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答题时,可以结合着对句意的分析,从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角度来作答。(2)【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答案和解析】答案:诗人以云自况、自勉,表达了:失意的愁苦散作五般色,凝为一段愁;不屈的品格影虽沉涧底,形在天际游;自信的态度风动必飞去,不应长此留。(6分。每点2分)解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多种
25、情感,可以说是一句话一种情,首联用“彩云”自况,一个“孤”字奠定了感情基础,颔联写出诗人被贬后的失意,颈联和尾联是诗人笔锋一转,表现的是他的不屈的品格和自信的态度。【诗词赏析】李邕能诗善文,工书法,尤擅长行楷书。当时的中朝衣冠以及很多寺观常以金银财帛作酬谢,请他撰文书写碑颂。他一生共为人写了八百篇,得到的润笔费竟达数万之多。但他却好尚义气,爱惜英才,常用这些家资来拯救孤苦,周济他人。李邕撰文书写的碑文,常请伏灵芝,黄仙鹤和元省己鑴刻。据明代杨慎的丹铅录考证,这三人很可能也是李邕的化名。他的传世作品有叶有道先生碑、端州石室记、麓山寺碑、东林寺碑、法华寺碑、云麾将军李思训碑、云麾将军李秀碑。传世书
26、迹以岳麓寺碑、李思训碑最为世人重视。李邕曾任北海太守,故人称“李北海”。李邕的书法艺术,在当时与后世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他的为人和才情更为世人所敬重。他的父亲李善是一位正直博学的人,为官遭贬,后专心学术,所注萧统(文选六十卷,至今被视为文选最主要的注本之一。李邕天资聪慧,幼承家学,少年时以擅长辞章而闻名。但他在仕途上,却因为人耿介磊落,不畏权贵,屡遭贬谪。晚年在北海太守任上,遭人暗算,被宰相李林甫定罪下狱,竟被酷吏活活打死。诗歌首联中的“惊”,用拟人手法,借彩云惊觉美好将逝的心理,传神流露暮年来临的不甘与无奈;孤,移情于景,山之孤,正是诗人流寓江湖不被赏识的孤独心情的形象表达。诗人以云自况、自勉
27、,表达了失意的愁苦散作五般色,凝为一段愁;不屈的品格影虽沉涧底,形在天际游;自信的态度风动必飞去,不应长此留。【题文】L0 1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6小题) (6分) (1)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 ,不思其反。 (诗经·氓) (3)纵一苇之所如, 。 (苏轼赤壁赋) (4)飞湍瀑沆争喧胚, 。 (李白蜀道难) (5) ,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 (6)酌贪泉而觉爽, 。 (王勃滕王阁序) (7)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8) ,千丈见底。 (吴均与朱元思书)【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默写
28、名家名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识记)。【答案和解析】答案:(6分)(1)士皆瞋目 (2)信誓旦旦 (3)凌万顷之茫然 (4)砯崖转石万壑雷(5)东篱把酒黄昏后 (6)处涸辙以犹欢 (7)曲径通幽处 (8)水皆缥碧。(6分。每小题1分,有错别字、漏字、添字该小题不得分)解析:注意“瞋”“凌”“砯”“篱”“辙”等易错字的书写,漏字、错字均不得分。【思路点拨】本题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 【题文】N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烟雨淹城涂万作 风从远处吹来,在繁繁复复的蒹葭间流动,一座历经沧桑的淹国故都若隐若现,梦回春
29、秋,常州淹城。 诗经开篇云: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迷”三千年时光,讲述一个美丽邂逅:翩翩少年,寤寐思怀,辗转反侧,只为伊人。少年抚琴弄瑟,唱着心中的情歌,爱在钟鼓声中成熟。关雎井边,执子之手;外城河畔,与子白头。 常州人传说关雎中“窈窕淑女”原型,正是淹城的主宰者淹君的女儿百灵公主,而那位“好逑”君子则是留国的王子南。 淹城位于常州市南面的泽国水乡,是春秋至今保存最完好的地面水城遗址。淹国最早为奄国,淹君即奄君。淹城诚如其名,三河环绕构成三道天然防线,是冷兵器时代上佳用兵之地。关于淹城及淹城主人历史真实的研究,一说淹城乃商末周初奄国的国都,奄君即山东曲阜之东的奄国君主,因背叛
30、周成王被逐,率残部辗转南下,在此开河筑城;一说春秋晚期吴国公子季札不满阖闾刺杀王僚夺取王位,与之决裂,并在封地建造此城。 遗址文化是古代人类建筑文明与艺术智慧交融的结晶,抓一把土就是文物,拣一块瓦就是历史。淹城遗址出土文物逾千件,最轰动学界的,是在内城发掘出的一批国宝级独木船,其中最大的一只为整段楠木火烤斧凿而成,被誉为“天下第二舟”。 我是仲冬时节造访淹城的,这个占地面积逾七平方公里的故都遗址,沉睡在一片苍郁的草木深处,子城河沿岸的索索蒹葭与水中的点点残荷,仿佛在诉说曾经戎马倥偬的铁血岁月,以及那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顺着关雎桥一路走来,会馆长亭,廊桥古驿,以及渡口孤舟,一派春秋遗韵。凭栏四望
31、,但见城依势而逶迤,水环抱而淼淼,三城之内,茂林修竹,古木扶疏,墩坝错落,井然有序。一如民谣所歌: “里罗城,外罗城,中间方形紫罗城;内高墩,外高墩,四周林立百余墩,城中兀立玉女墩;内河坝,外河墩,通道唯有城西坝,独木舟渡古无坝。”清末淹城记云: “泌水之乐,东山之卧,衡门之栖,钓台之依,奚若斯城之天然成趣味,是以游目骋怀,极我视听之娱耶。”足见淹城之美。 诞生于江南腹地的文化淹城,就像一首跌宕起伏的史诗,诠释了一个神秘国度的匆 匆过往。曾几何时,金戈铁马,群雄争霸;诸子百家,人文荟萃。一个个古风洋溢的朝代, 成就了“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两汉看徐州,春秋看淹城”的特定文化符号。淹城就 这样
32、从历史深处走来,2004年苏州世界遗产大会将其定义为“冷兵器时代的城防标本,吴越争霸的军事堡垒”,被人们誉为“中国江南第一水城”。 走过一片芦苇堤,来到紫罗城内淹君殿遗址,这里曾是淹君临朝理政与日常生活之所。试想当年,应是殿宇高阔,辉煌至极。如今衰草遮蔽,一片空旷,让人不胜叹惋!这座凝聚着中华易学文化精髓的几何图水城,形似龟背,环回曲折,奥妙无穷。徜徉其间,仿佛走进古老的迷宫,感觉是那样悠远而神秘。 淹城最神奇的传说莫过于金井、玉井的故事。相传金井玉井是淹城殿阁两边的聚宝 盆,金井中有金门槛,每当天空出现“七巧云”的时候,井中便鼓乐声声,井口金光烁烁。 而玉井又称玉龟井,说淹君有白玉龟一对,乃
33、护国之宝。白玉龟每天生蛋一枚,形如白玉。 玉蛋在井底堆积,银光闪闪。金井玉井,金银掩映,暗喻着淹君的贪婪与富有。淹城还是 文人武将涉足之她,据说南宋名帅岳飞那句至理名言“文官不贪钱,武官不怕死,天下就 会太平”,就是在屯兵淹城时对将士们说的。 走春秋淹城,读千年故事。淹城就是一部立体的文明史,一座形象的演兵场,一支 古老而悠扬的江南牧歌! 1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诗经·关雎里记载的故事,其女主人公的原型正是淹城主宰者的女儿百灵公主, 而那位男主人公的原型则是留国的王子南。 B淹城遗址体现了古代人类的建筑文明与艺术智慧,其里罗城、外罗城、紫罗城的城
34、防结构,使之成为“冷兵器时代的城防标本”。 C文章第段描绘了淹城遗址美丽的自然风光,并通过引用民谣和清代淹城记的 记载,来形成今昔对比,读后让人不胜叹惋。 D文章第段讲述了金井玉井的传说,引用岳飞的名言,既表现了当时淹国的富有, 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淹国没落灭亡的根由。 E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序,把淹城的现实与历史,传说与史实有机结合,相互穿插, 为我们展示了这个神秘故都的历史文化魅力。 16文章写了淹城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17文章第段以优美的文字铺陈了关雎中的故事,有什么好处?(6分)18文章中说“抓一把土就是文物,拣一块瓦就是历史”,表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
35、6分)【答案】15.【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分析写作手法能力,能力层次为C(综合分析)。【答案和解析】答案:(4分)B D解析:A关雎中男女主人公的原型只是常州人的传说; C“形成今昔对比”错; E“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序”错。 (4分。各2分)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需要考生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16.【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概括
36、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综合分析)。【答案和解析】答案:(6分)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幽远;建筑文明发达。 (6分。每点2分)解析:有结尾句“淹城就是一部立体的文明史,一座形象的演兵场,一支古老而悠扬的江南牧歌!”可推知文章是从三个方面去写“淹城”的,结合全文即可概括出答案。17.【知识点】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理解鉴赏)。【答案和解析】答案:(6分)用故事引出对淹城的描写和介绍,易于引起阅读兴趣;以关雎中的故事展示淹城的文化内涵,表现其幽远深厚的历史底蕴;增加文章的文学美感,侧面表现淹城的人文之美。 (6分。每点2分)解析:解答本题从两个方面去考虑:
37、结构上:引起下文,激发兴趣;内容上:把握文章中心,结合引文内容去分析引文的作用。 18.【知识点】考查考生理解关键句子,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探究)。【答案和解析】答案:(6分)这是作者对淹城遗址的高度评价,表现了作者对遗址文化珍视、保护的态度。赞同这种观点。因为遗址文化是古代人类建筑文明与艺术智慧交融的结晶,遗址中现存的每一片土、每一块瓦,可能都凝聚着特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对他们的珍视与保护,体现了对历史与文化的尊重。不赞同这种观点。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淹城遗址的偏爱,略显夸张。就算是文物,也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其历史文化价值也有大小之别,我们不可能、也没必
38、要对每一寸土、每一块瓦都进行原封不动的保护。 (6分。解读作者的观点、阐明自己的看法、语言准确流畅各2分)解析: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先理解这一观点在文中的作用,然后再阐明自己的看法,需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题文】I0 19阅读下面新闻,按要求答题o(4分) 中新网台州10月1日电(记者谢盼盼通讯员方华):10月1日国庆节,早上10点 10分左右,浙江台州临海消防大队接到报警,称浙江甬台温高速温州方向,燕居岭隧道附近发生车祸,一辆厢式小货车与前车追尾,驾驶员被卡驾驶室内然而由于事故导致道路 拥堵,救援应急通道停满了私家车,导致前来救援的消防车和救护车无法通行。等救援力 量赶到现场,小货车驾驶员已
39、经遇难。 “如果应急通道没有被堵,如果救援力量能够早一点到达,这个人可能还有救。,现 场人员不无惋惜地说。假设你在现场,并参与了车祸救援,请描述你当时的心情。不少于50字。【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答案和解析】答案:(4分)“出车祸了!” 我急忙停车,打开车门想冲向前去,可是太堵了,怎么办?救援应急车道也堵满了,“让一让,看看司机怎么样了”,没人动,没人回应,只是有人回了一句“等救护车来吧!” 听得到救护车的声音,哪里看得到救护车的影子终于来了,救援力量终于来了!可是小货车驾驶员已经遇难了!(4分。内容应包括自
40、己参与救援和等待救援力量两个方面)解析:抓住题干里的关键词“你在现场”“参与了车祸救援”“心情”“不少于50字”写的要有真情实感。 【题文】I020下图是20 1 5年9月12日至1 9日在四川举行的“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志愿者标志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6分)【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答案和解析】答案:(6分)【示例】飞鸽和绸带构成“心”形。绸带舞动,形似“川”字,暗指举办地四川,又体现志愿者的热情;飞鸽振翅,表明志愿服
41、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整个图形寓含“美丽四川,与爱同行”之意。 (6分。要素完备2分,寓意准确3分,语言简明1分)解析:解答本题需要考生现按顺序描绘画面,结合标题“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志愿者”,展开联想,揭示寓意。【题文】Q3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o(60分) 近几年,广场舞已成为中国社会一道独特的风景,中国大妈甚至“舞出”了世界影响。 位外国大妈说:“很佩服中国大妈的自信和勇气,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跳舞。不过伴奏声音太大,会影响别人。在我们国家,建筑工地都要测量噪音,违规是要受处罚的。” 上面的材料引起了你的哪些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写作材料作文的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建筑结构设计师专业技能模拟题与答案详解
- 电信弱电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玻璃熔化工中级实操考试面试指南及技巧
- 2025年物资仓库保管员招聘面试题详解实际案例与答题技巧
- 办公室文员实习工作报告
- 急性CO中毒的急救和护理
- 甲状腺手术的麻醉
- 甲流预防课件
- 《百年孤独(节选)》课件
- 田径跳高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PA10T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 CJ/T 328-2010球墨铸铁复合树脂水箅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英语期末复习:主题阅读理解 刷题练习题20篇(含答案解析)
- 法人更换免责协议书
- 运营管理核心知识点
- 2025至2030年中国程控线路板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高三化学家长会课件
- 光伏电站安全培训要点
- 设计院管理规章制度手册及实施指南
-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 2025年综合窗口岗位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