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语文园地六?教学目标1 .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认识“博、馆”等8个生字。2 .能正确书写“含、迎、留”这3个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荡、满、敬”这 3个结构易 写错的字,能联系语境猜测词语的意思。3 .朗读例文,能感受提问的不同角度,能仿照例子,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肌4 .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DJI5 .能背诵古诗悯农(其一)。6 .自主阅读最大的“书”,感受川川的勤学好问,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3?教学重难点1 .能联系语境猜测词语的意思。I /。2 .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养成喜欢读书的习
2、惯。?教学策略1 .识字写字二口总目“识字加油站”编排了 8个场所名称,分两组呈现,可引导学生发现两组词语的特点,让学生联系 生活经验,说说自己了解的场所名称,如图书馆、纪念馆、水族馆,供电所、税务所、托儿所、律师事 务所等,引导学生利用场所名称识字。“字词句运用”有两组易错字,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易错字规律, 正确书写。2 .朗读教学要引导学生读好古诗悯农(其一)的字音,读出节奏,可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熟读中 背诵,并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最大的“书”这篇短文以对话贯穿全文,可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课 文读正确、流利,读好人物对话。3 .语言运用“字词句运用”引导学生联系语境,利用反义词猜词语的
3、意思,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推测词语意思 的能力。“写话”可借助图片、资料或创设情境,拓宽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提问,可以 启发学生用上“怎么、谁、什么、在哪里”等疑问词。可以借助插图让学生理解悯农(其一)这首 古诗的大意,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通过阅读最大的“书”,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化石的知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认识“博、馆”等8个生字。2 .能正确书写“含、迎、留”这3个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荡、满、敬”这Q 3个结构易/ J _x'r » "tL T. -j
4、r ar JWh 6 4写错的字,能联系语境猜测词语的意思。3 .能仿照例子,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夕灯二*?教学过程/ JT s A板块一个识字加油站/1 .你们去过这些地方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些场所名称。课件出示:b 6 3 i nyu k H博物馆 展览馆 。科技馆 体育馆2 .去过的同学用自己的话介绍这些地方有哪些设施。3 .出示“博物馆、展览馆、p科技馆、体育馆”这些场所的图片,重点让学生了解这些场所的功能。4 .课件出示生字|博、馆、览、育",边观察边引导学生认识这几个生字。5 .引导识记:、“博”和“馆”是左右结构的字,“览”和“育”是上下结构的字。“览”
5、不能读成“n ”。6 .你还知道哪些“馆” ?(1)学生汇报,教师小结。(2)结合语境识记“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水族馆、图书馆。7 .以同样的方法学习“研究所、派出所、哨所、诊所”,认识生字“研、究、哨、诊”。【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两组词的规律。一组都含有“馆”,一组都 含有“所”,了解“馆”和“所”词性和词意基本相同的特点。教学时让学生去观察、讨论,鼓励学生 联系生活发表个人见解,从而使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感受语言的丰富多彩。板块二字词句运用1 .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含、迎、留”,引导学生观察,书写时哪些地方容易出错。(田宇格出示:含、迎、留)(2)
6、学生交流,互相提醒。(3)教师引导。“含”由“今”和“口”组成,上面不能写成“令”。“迎”的中间部分要注意没有一撇。iglk 4 vKwA. JSTjUdi wk“留”的上半部分有点,千万不能漏掉。_工, X ."叶Jf*3 J-I J V (4)学生动手写一写,老师巡视指导。0/ ,(5)观察“荡、满、敬”,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这三个字时应该注意的地方。(田宇格出示生字:> < n n荡、满、敬)(6)学生交流汇报。夕老师提醒。,“荡”是上窄下宽的字,下面的“汤”要写得宽大舒展。固/4 t'I“满”是左窄右宽的字,书写时要注意把右面写得饱满些。“敬”是左宽右窄的字,
7、左边的“苟”略带斜度,右边的“攵”捺舒展,稳住重心。(8)学生动手写一写,老师巡视指导。2.学会理解词语的方法。(1)课件出示字词句运用中的句子,学生自由读一读,注意带点的词语。(2)猜猜带点词语的意思。(3)分小组讨论怎样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4)学生汇报。(5)教师小结:是啊,我们可以借用查字典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也可以联系上下文中有关联 的熟词来理解词语的意思。(6)运用方法,理解词语。课件出示:有的同学的字写得很工整,有的却很潦草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一定要镇定。【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引导学生自己联系生活经验来思考、应用新知识, 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总
8、结学习经验,这正是新课标”促进学生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板块三写话1 .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吗?你们知道为什么下雨后天上会挂着彩虹吗?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吧!2 .读一读,说一说。(1)自读例文,比较理解:边读边圈画句子中的“为什么、哪儿、谁、怎么叫等疑问词,比较疑问 词在句子中的位置。(2)学生交流自己找的疑问词,并说说它们在句中的位置。 个3 .说一说,写一写。/夕弋、/(1)读了这些问题,你心中还有其他的疑问吗?弋(2)在小组里将你的“问号”与你的组员进行讨论。(课件出示图片)预设:夏天的草叶上为什么会出现露珠?飞。-.-工 T
9、二:为什么狗的鼻子最灵敏?弯弯的月亮是怎么变圆的?树叶黄了为什么要落下来?(3)小组成员将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4)写一写:把你心中的“问号”写下来,制成卡片,用上“怎么、谁、什么、在哪里”等疑问 词。学生写自己的发现或收获,可以是简单的几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老师巡视指导。同学交流汇报。老师评一评,看看谁的收获最多。(5)总结:大自然是那么神奇,吸引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我们先将自己的疑问写下,今后要留 心观察,从而揭开大自然神秘的面纱。【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参与、合作的意识,这样有利于课堂教 学的优化,由说到写,读写结合。第2课时?课时目标1 .能展示如何参与
10、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有喜欢读书的习惯。2 .能背诵古诗悯农(其一)。雷.3 .自主阅读最大的“书”,感受川川的勤学好问,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二) V11 / 7?教学过程板块一展示台曲嵬1 .谈话引入。小弓入R倒飞(1)谈话导入:在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中,我们共同制订了我们班的图书管理公约,有了这个图书 管理公约以后,借阅图书是不是比以前更方便了呢?(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2 .展示台。N二 一(1)学生分小组交流,我们班的图书角都有哪些优点?又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学生先观察班级图书角。分小组交流。老师巡视,引导学生有话可说。一(2)分小组进行汇报。(3)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小结。我们制
11、订了 “图书借阅公约”。我们班的图书都是分类摆放的,便于寻找。我们班的图书都有编号,借了以后便于归还,也便于登记和摆放。我们班的图书有专门的同学负责管理。大家都很爱借阅图书。有部分同学不爱惜图书,在书中随意涂画。(4)指名读“图书借阅公约”。【设计意图】在联系生活经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通过交流,展示如何参与建设和管理班级图 书角,并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板块二日积月累1 .课件出示古诗图片,仔细观察,说说你有哪些发现。2 .学生借助拼音,把古诗悯农(其一)读通、读顺。3 .指名读,相机正音。(1) “粟”是平舌音;“农”是鼻音;“种”读四声。(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
12、疑难,解决问题。:/丁 怒/k4 .交流自学情况。N飞(i)指名让学生读古诗,对读不准的地方及时提醒和纠正。(2)结合插图,了解古诗大意。重点理解“一粒粟”和“万颗子”。,(3)回顾古诗悯农(其二),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75 .同桌之间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 “;:/N6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7 .指导朗读,并背诵。缴,._.一8 .拓展延伸。:听了你们的朗诵,老师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那么当你面对农民辛勤劳动换来的粮食 时,你想对大家、对自己说些什么?【设计意图】这首诗的词句理解起来并不复杂,学生在自主交流的过程中,对诗意会有初步的了 解。而回顾旧知,则更能进一步体会古诗所
13、表达的感情。板块三我爱阅读9 .激趣导入,质疑提问。(1)(出示一本书)同学们,这是一本一一书。(板书:书)(2)老师知道大家都喜爱读书,你们能说说读书的好处吗?(3)是啊,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在读书中能学知识、长才干。今天,老师将要带大家读一 本与众不同的书。(补充课题:最大的“书”)齐读课题。(4)老师想问问,你第一次看到课题的时候,心里有什么疑问吗?预设:最大的书是什么?为什么“书”这个字要加引号?这本书有什么用?为什么叫最大的书?这 本书是什么样的?10 自主学习,感知神奇。(1)打开课本,带着刚才的疑问朗读课文,请同学们自主阅读,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流禾限 (2)小组交流。
14、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书”中的文字是什么? “图画”又是指什么?“岩石书”里有哪些知识?读“岩石书”有什么用?11 品味“书本”,感知经历。_ .二:W =(1)默读第14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岩石就是书?, 飞 /指名交流。R分角色朗读对话。夕(4)还有什么原因让人们把岩石当成书?默读第 510自然段。(5)岩石上除了字,还有什么?, 曦事指名朗读。闭眼想象:这个地方曾经发生了什么?经历了什么?/ /指导朗读。(6)读岩石这本书有什么用?理解“刨根问底”:像川川这样一个劲儿地问个不停,非要把事情弄清楚、明白就叫“刨根问 底”。4.整体回顾,总结延伸。(1)你现在明白为什么说岩石是书了吗?
15、(2)你们想不想像地质勘探员叔叔一样,读懂这本最大的“书”呢?现在老师就给你们推荐一本 书,帮助你们读懂充满智慧的岩石。(课件出示推荐书目:岩石如此活泼)【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一个人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 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想让孩子学得踏实有效,绝对离不开课外阅 读。?作业设计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 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教学反思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当学生有了充分的空间展示自我时,就会不断地 超越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就会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促进自身的感悟、想象、思维的发 展,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也真正做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交融。语文学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