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师教学计划_第1页
育婴师教学计划_第2页
育婴师教学计划_第3页
育婴师教学计划_第4页
育婴师教学计划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育婴师教学计划育婴师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互相联系,共同反映教学内容。有关育婴师教学计划,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1、 培训背景我国每年新出生人口 1500 万左右。据学前专家介绍,一个人80%-90%的运动技能、语言、认知、领导力、良好的人格等形成都决定于 3 岁以前奠定的基础。而目前我国的学历教育机构还没有开设专门针对0-3 岁婴幼儿学前教育的专业,使得这个年龄阶段的 . 教育人才出现空白。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于 2003 年正式颁布了“育婴师”这一新职业名称,并制定了育婴师国家职业标准。经过几年的发展,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2、 培训目标通过

2、育婴师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使学员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婴幼儿心理及生理发育规律、日常生活照料及护理保健、早期教育及体智能开发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操作技能,并科学的对婴幼儿的饮食、睡眠、动作技能、智力开发、社会行为和人格发展进行教育训练。3、 培训内容婴幼儿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特点,婴幼儿生活照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婴幼儿生长监测、常见病护理、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等日常生活保健与护理的内容,婴儿语言能力、认知能力、情绪行为能力等教育方面的内容。4、 培训课程设置1.1 职业名称育婴员1.2 职业定义主要从事0-3 岁婴儿照料、护理和教育的人员。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

3、,分别为: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五级)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1.4 职业环境室内、外,常温。1.5 职业能力特征 有爱心、耐心和责任感;口齿清楚、会讲普通话;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强;动作协调、灵活;有一定的学习能力。1.6 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1.7 培训要求1.7.1 培训教师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育婴师不少于 80 标准时;育婴师不少于100 标准学时;高级育婴师不少于 120 标准学时、1.7.2 培训教师 培训育婴师、育婴师的教师应具备有本职业高级育婴师职业资格证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4、;培训高级育婴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2 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1.7.3 培训场地设备理论培训场地应具有可容纳 20 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并配备投影仪、电视机及播放设备。实际操作培训场所应具有40 平方米和相关育婴设备(婴儿床、洗涤用具、婴儿食品配制及消毒用具,玩具、图书、挂图、手工制作教材及工具等)。1.8 鉴定要求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1.8.2 申报条件初级育婴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 经本职业育婴员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 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 年以上。 中级育婴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5、);(1) 取得本职业育婴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育婴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2) 取得本职业育婴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3) 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6年以上。(4) 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级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高级育婴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 取得本职业育婴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联系从事本职业工作 4 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育婴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 取得本职业育婴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7 以上。( 3) 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师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 取得本职业育婴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 年以上。1.8.3 鉴定方式 本职业采用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 分以上者为合格。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20 ,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 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 1:5 ,且不少于 3名考评员。1.8.5 鉴定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