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量管理工作报告_第1页
储量管理工作报告_第2页
储量管理工作报告_第3页
储量管理工作报告_第4页
储量管理工作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O一四年一月十日为做好2013年度煤炭资源储量统计工作,着重对矿井煤炭资源储量变 动、动用回采率及合理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其具体内容如下:一、矿井概况* *有限公司位于宁阳煤田东区中部,在 * *村东南,全民所有制企 业,地理坐标:东经 116 51' 20 116 52' 12,北纬 35° 47' 54 一 35 48' 24,宁磁公路在本井田内穿过,西距蒙馆公路4KM交通较为方便。该矿井始建于1975年3月,1982年2月投产。矿井技改生产能力12万 T/年,开采煤层3、8、16、17层煤,采用斜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走向 长壁后退式采

2、煤方法,提升方式为主斜井串车提升,TJP 1。6型绞车,130KW 电机。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机械通风, 供电采用双回路高压下井,水文 地质类型属中等,矿井属瓦斯矿井,开拓开采布置合理,各大系统完善,运 转良好。矿井主井坐标 X:3964093, Y: 39487633,矿区范围内有14个坐标拐点 圈定,井田面积1。9Krn,具有依法办理的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 炭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工商营业执照.二、位置、交通与自然地理情况矿区地貌为第四纪冲积平原,地形略有起伏,总体东高西低,北高南低, 地面标高在+78+80m,矿区地表水系简单,只有一条小河流经工业广场附近

3、, 流向东西.本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 13.8 C,年平均降水量710mm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烈度IV度,区内工业较发达,劳动力富裕,水 电条件优越.三、地质概况煤田东部,属华北型含煤建造.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奥陶纪马家沟组、石炭二叠纪月门沟群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二叠纪石盒子组、第四系 .其 中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为含煤地层。井田位于宁阳煤田东区最东端的浅 部地段,呈单斜,地层走向N&SW倾向SE倾角平均24。除井田边界断 层外,井田内部落差较大的断层不甚发育,共发育落差大于5m的断层9条,按走向分为近EW及近SN向两组,均为正断层,其中落差大于50ml2条

4、,20m- 50m的3条,5m20m的4条。钻孔及巷道均未揭露岩浆岩.井田构造复杂程度 为中等。四、煤层、煤质特征煤系地层平均厚度220.60m,含煤22层,煤层总厚13.33m,含煤系数5。6%其中可采煤层五层(2、3、8、16、17),平均总厚度10。18m,占煤层总 厚度的76.37%o2煤层厚度0.201。74m平均0。65m厚度变异系数55.28% 厚度可 采性指数0。23.属不稳定的局部可采煤层.一般不含夹研,结构简单.3煤层厚度1.9513.10m,平均6.55m;厚度变异系数41.60%,厚度可 采性指数1.00,属较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局部含12层夹研,结构较简单。 3煤层现

5、开采区厚度1。505.00m,平均2.5m。8煤层厚度0。821。33m,平均1。23m.厚度变异系数16。79%,厚度可 采性指数1.00.属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一般不含夹研,结构简单。16煤层厚度1。202。20m,平均1。57m 厚度变异系数29。57%,厚度 可采性指数1.00.属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局部含一层炭质砂岩夹研,结构 简单。17煤层厚度0.591.18m,平均0。90m厚度变异系数16.11%,厚度可 采性指数0。85.属较稳定的大部可采煤层。一般不含夹研,结构简单 .3、16、17煤层属低中灰;3煤层属低中硫、16煤层属中高硫、17煤层 属高硫分;3、16煤层属特低磷;3

6、、16、17煤层属高热值;3煤层为气煤、 8、16、17煤层为肥煤。各煤层均可作为良好的配焦用煤及工业动力和民用 燃料。五、矿床开采技术条件1、水文地质井田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砂层、山西组煤层顶部砂岩、煤系内部薄层石 灰岩(三、十下灰)和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3煤层其直接充水含水层为顶板 砂岩;8煤层其直接充水含水层为三灰;16、17煤层其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十 下灰,间接充水含水层为第四系砂层及奥灰含水层 .太原组16、17煤层已基 本回采完毕,矿井开采16、17煤层时矿井正常涌水量70哥/h,最大涌水量不 超过120nVh。目前揭露3煤层水文情况简单,通过实际观测,目前3煤层正常 涌水量为45 n

7、Vh。目前矿井正常涌水量在105 nVh左右,最大涌水量为125 m/h。2、工程地质3煤层原生顶板为细砂岩或中粗砂岩、3煤层开采区再生顶板胶结较好, 松软、破碎、易冒落;16煤层直接顶板为十下灰,较坚硬,不易冒落;17煤 层直接顶板为粉砂岩或泥岩,局部为泥灰岩(十一灰),硬度较大,易冒落。3、 17煤层底板为粘土岩或粘土质粉砂岩,遇水易膨胀;8煤层底板为泥岩,局部 发育粘土岩伪底;16煤层底板为粉砂岩或泥岩。各可采煤层的顶底板都较为 平整,属较稳定性顶底板。3、环境地质矿区地貌为第四系冲积平原,不具备产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条 件,煤及研石中未发现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放射性元素。采矿产生局部

8、地表变 形但不明显.矿井属低瓦斯,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和自燃发火倾向性,地温、 地压正常。六、地质勘查、矿井开采及资源储量情况(一)、地质勘查工作简况1、山东煤田地质勘探局第三勘探队1977年12月提交*煤田东区详查(最终)地质报告,以后经过多次补勘井田范围内共有 29个钻孔,平均每平 方千米34.2个孔,累计钻探工程量9904.3m。2、1976、1983、1984、1985年为进一步了解井田内煤层赋存及断层的 发育规律,确保矿井开拓、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泰安市煤炭地质队先后在矿 区内进行生产补充勘探,共施工地质钻孔 15个,工程量2499.34m。目前井田范围内的钻孔共有28个,矿区总面积1

9、。9km2,平均每平方千 米31。3个。3煤层扩层区范围内共有钻孔10个,与原井田范围相比,增加2个钻孔, 扩层区面积0。56km,平均每平方千米17。9个。3、2007年12月为了探明3煤层剩余资源赋存情况,委托山东泰山地质 勘查公司综合工程处在划定范围内采用瞬变电磁法和电剖面法,开展地面物 探工作,重新确定3煤层厚度。本次物探工作采用了综合物探方法,采取合理 的处理参数,获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根据全区的电性特征,该区 3煤层埋深由北西浅向南东方向加深,煤层厚度由薄逐渐加厚,根据采动程度全区划分四块;A区采动程度低,残留大量煤柱;B区开采程度中等;C区开采程度较 高;D区采动程度极高。虽然

10、C D区采动程度较高,但由于煤层厚度在该地 段加厚,因此推断A2、B2、D2残留煤厚度较大。(二)、矿井生产建设及资源储量利用情况截止2009年12月31日,本矿井累计动用资源储量182。3万吨(气煤 0。9万吨、肥煤181。4万吨),其中采出量138.9万吨(气煤0。9万吨、 肥煤138.0万吨),损失量43。4万吨(均为肥煤),平均回采率76.19%。 其中,截止2006年12月31日,累计动用资源储量171.9万吨;20072009 年动用资源储量10。4万吨,其中采出量9.1万吨,损失量1.3万吨,平均回 采率87。50%(三)、资源储量核实工作2010年6月经泰安市国土资源局委托山东

11、省煤田地质局第三勘探队编制了*煤田南宁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本报告于6月28日由省储量评审 办公室组织了评审,以鲁国土资字2011 113号关于对*煤矿资源储 量核实报告(核实基准日:2009年12月31日)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 函,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及实施指导意见, 按照国土资发200768号文的要求,结合矿井实际重新圈定了块段,重新 划分了资源储量类型。沿用 2006年核实报告的工业指标:最低可采厚度A 0.70m,原煤灰分W 40%井田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中等,主采煤层稳定较稳定 ,以500m工程间距 圈定探明的资源储量,以5001000m工程间距圈定控制的资源储

12、量,间距大 于1000m的见煤点及外推块段划为推断的资源量。矿井生产多年,将设计开采的正常块段划为经济基础储量;井田技术边界煤柱、设计不回收的大巷保护煤柱、露头防水煤柱及断层煤柱划为内蕴经济资源量。可采系数按矿井设计采区回采率确定,正常块段3煤层80% 8、16、17煤层85%矿区地面无村庄,不需留设村庄保护煤柱。煤层平均倾角24。,利用煤层真厚度和斜面积,采用地质块段法在煤层 底板等高线及水平投影图上估算资源储量。1、资源储量情况核实基准日:2009年12月31日2、保有资源储量采矿许可证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 340。5万吨(气煤146.9万吨,肥煤 193.6 万吨)。3、累计查明资源储量采

13、矿许可证范围内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522.8万吨(气煤147。8万吨,肥 煤375。0万吨)。(四)矿井2013年实际产煤9.3万吨,损失1。2万吨。七、储量管理工作矿井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在生产中合理布置开拓开采布局,严 格按照矿产资源法的要求,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执行贫富、厚薄、难 易大小和主副兼采的原则,严格坚持正规循环作业,稳定原煤产量,具体做了 如下工作:1、为加强储量管理工作,合理开采地下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回收率, 矿制订了合理开采煤炭资源的责任制度,矿长、总工程师(分管技术的负责 人)具体负责合理开采煤炭资源和矿井回收率指标计划的落实情况。2、技术科配备了储量管理人员,地测人员经常深入现场了解资源开采情况,当发现丢煤现象,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向领导汇报。3、采煤工作面认真清扫浮煤,把浮煤清扫工作当作一道正常的工序执行, 并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