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北京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电解质溶液_第1页
2020届北京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电解质溶液_第2页
2020届北京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电解质溶液_第3页
2020届北京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电解质溶液_第4页
2020届北京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电解质溶液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解质溶液一、选择题1.常温下,向某浓度的HGQ溶液中逐滴加入已知浓度的NaOH§液,若pC表示溶液中溶质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则所得溶液中pC(HGO)、pC(HC;)、pC(C2O;)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H2GO= HCO; +H: Ki;HC0;i|COf + H, Ka2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 pH=3时,溶液中 c(HC2CG<c(C2O;)=c(H2c2Q)B.pH由3增大到5.3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C.常温下,Ka2=10-5.3D.常温下随着pH的增大:c2(H8;)/ c(H2GO) c(CQ;)的值先增大后减小答案 C

2、 A项,pC越小对应物质的量浓度越大,所以当pH=3时,溶液中c(HC2 :)>c(C2 = )=c(H2GQ);B项,pH=3时溶质主要是NaHC4,向止匕时的溶液中力口 NaOHS液,NaHCO和NaOH容液之间会反应得到 CO;,CQ:的水解程度较大,对水的电离起到促进作用;C项,c点时,HC 0和 C2 0;的浓度相同,K2=10-5.3;D项,温度不变时,c2(HG0;)/ c(HzGO) c(C2C)二野,其不随pH的增大而变化。2.常温下几种阳离子浓度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I 炉1M-J15A.KpCu(OH)2=1.0 X 10B.Mg

3、(OH饱和溶液中 c(Mg2+)=1.0 X10-4 mol/LC.Fe3+、CiT Fe2+浓度土匀为0.01 mol/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H2Q溶液后,调节 pH=3.2时可将Fe3+、Fe2+全部除去,而CiT不会产生沉淀D.a点可表示Fe(OH的不饱和溶液,Cu(OH)2的饱和溶液答 案C 读 图 可 知c(Cu2+)=1.0 X10-5mol/L时,pH=5, c(OH)=1.0 xi0-9mol/L, KpCu(OH)2=c(Cu2+) c2(OH)=1.0 X10-23,A错 误 ;pH=10 时 ,c(OH)=1.0 X10-4mol/L, c(Mg2+)=1.0 X10-4

4、mol/L, KpMg(OH)=c(Mg2+) c2(OH)=1.0 X 10-12,若 Mg(OH)饱和溶液中 c(Mg2+)=xmol/L,则c(OH)=2xmol/L, QMg(OH)2= c(Mg2+) - c2(OH尸x (2x) 2=4x3, x=KpMg(OH)2/4 1/3W1.0X10-4 mol/L,B错误;H2Q可以将Fe2+氧化为Fe3+,在溶液中离子被全部除 去的标志为离子浓度小于1.0 X10-5 mol/L,由题图可知KpFe(OH)3=1.0 X10-38, 所以Fe3+恰好完全沉淀的pH=3,而0.01 mol/L CiT开始沉淀的pH=-lg羽:=3.5,p

5、H=3.2刚好介于3和3.5之间,C正确;a点c(OH)约为 4 禾 口1.0 x 10-10 mol/L,若是 Fe3+的溶液,c(Fe3+) = 1.0 乂 106 mol/L, Q=1.0 乂10-36KpFe(OH)3=1.0 X10-38,所以a点可表示Fe(OH的饱和溶液,同理可表示Cu(OH)的不饱和溶液,D错误。3.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 17H5COOH+珥/名0津速也G7H5COOH出J* O 5 A2B.常温时,0.1 mol - L-1 氨水的 pH =11.1: NH 3 KO-Nj+OHC.由Na和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6、zG可一皿河少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 2+2eCu【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旨在考查学生对酯化反应的实质、弱电 解质的电离、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电解原理的应用等的理解。【解析】选 Ao酯化反应的实质是酸去羟基醇去氢,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G7H5COOH+ C£ 骋 OHtG7H5CO8OCH5+HO,A错误;常温时,0.1 mol L-1氨水的pH =11.1<13,说明一水合氨不能完全电离 是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NHHJN:+OH,B正确;由Na和Cl形成离子键 的过程:间:正确;电解时阳离子在阴极放电,阴极反应为Cuf+2e Cu,D 正确。【教材

7、回扣】氯化钠的形成过程;P760乙酸乙酯的制备反应方程式:匕对 JOH4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A.向CuSO§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Cu+ZnSO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 Ca(OH)+COCaCOj +HOC.NaQ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2NaO2NaO+OTD.向 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 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3Mg(OH)+2FeCl32Fe(OH2+3MgC2【解析】选C。金属?S泼性Zn>Cu,CuSO§液中加入足量Zn粉,置换出铜单质,溶液蓝色消失,A正确;久置的澄清

8、的石灰水会与空气中的 CO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CaCOB正确;NazQ在空气中放置,会与空气中的CO和水蒸气反应,最终生成NaCQC错误;向Mg(OH)悬浊液中滴加足量 FeCl3溶液,Mg(OH逐渐转化为Fe(OH%红褐色沉淀,D正确。5 .苯甲酸钠(1J ,缩写为NaA)可用作饮料的防腐剂。研究表明苯甲酸(HA) 的抑菌能力显著高于 A。已知25c时,HA的K=6.25X10-5,H2CO的(=4.17 X 10-7,Ka2=4.90 X 10-11。在生产碳酸饮料的过程中,除了添加NaA外,还需加压充入 CO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为25C,不考虑饮料中其他成分)()A.相比于未充

9、CO的饮料,碳酸饮料的抑菌能力较低B.提高CO充气压力,饮料中c(A-)不变C.当pH为5.0时,饮料中c(HA) =0.16 c(A )D.碳酸饮料中各种粒子的浓度关系为 c(H+)=c( HCO3 )+c( CO2 )+c(OH-)-c(HA)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的关系。 灵活应用电离常数的表达式计算。【解析】选C。由题意知苯甲酸(HA)的抑菌能力显著高于 A,因碳酸饮料溶液具 有一定的酸性,会生成苯甲酸(HA),相比于未充CO的饮料,其抑菌能力较强,故A 项错误;增大压强会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因此提高CO充气压力,饮料的酸性增强, 所以 c(

10、A-)减小,故 B项错误;根据 HAH+A,Ka=c(H )?C(A ) =6.25 X 10-5,故当 c(HA)溶液的pH为5.0时,饮料中cHA) c(H-)=0.16,故C项正确;由于饮料中加入 c(A ) Ka的各种成分的量不知,且加入碳酸的量也不知,因此无法比较饮料中各离子的浓 度关系。【误区提醒】本题易错选D没有考虑饮料中各成分的含量是未知的。 再就是本题 容易受题目中给出的电离常数的大小关系影响,而错误地认为碳酸(或CO)压入 饮料中不会生成HA6.测定0.1 mol L-1 NazSO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时刻温度/c25304025pH9.669.529.

11、379.25实验过程中,取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b溶液做对比实验,产生 白色沉淀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SO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O:+HO-HS;+OHB.的pH与不同,是由于SD;浓度减小造成的C.一的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D.与的Kw值相等【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盐类的水解及水解平衡、水的离子积的影响因素及NaSO易被氧化的性质,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选Co NaSO属于弱酸强碱盐,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O:+HO HSI+OHA正确;的pH与不同,是由于S;被Q氧化生成S:, 浓度减小,水解平衡左移,OH浓度减小,B正确;

12、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 水解平衡右移,pH应当升高,而一的过程中pH下降,说明温度和浓度对水解 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不一致,C错误;离子积常数Kw值只受温度影响,与的 温度相同,故K值相等,D正确。7 . H2GQ为二元弱酸。20c时,配制一组 c(H2GO)+c( HCzO4)+c( CzO: )=0.100 mol L-1的HQQ和NaOH1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 pH的变化 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也也0,0.曲LtsqA.pH=2.5 的溶液中:c(H 2GQ)+c( C2O: )>c( HC2O4)8 .c(Na

13、+)=0.100 mol - L-1 的溶液中:c(H +)+c(H 2c2O)=c(OH-)+c( C2o2 )C.c( HC2O4 )=c( C2O4 )的溶液中:c(Na+)>0.100 mol L-1+c( HC2O4)D.pH=7.0 的溶液中:c(Na+)>2c( C2o4 )【解析】选 R D。由图 pH=2.5 时,c( HC204A0.080 mol L-1,c( C2o4 )+c(H 2c2Q)<0.020 mol L-1,A项错误;当c(Na+)=0.100 mol L-1时,该溶液中溶质恰好为 NaHC4,依据质子守恒 旧项正确;依据电荷守恒:c(Na

14、+)+c(H+)=c( HC2O4H2c( C204 )+c(OH-),又 c( HC204 )+c( C2o4 )+c(H 2GQ)=0.100 mol L-1,由c(HC204)=c(C204), 则 2c(C202)=0.100mol-L-1-c(H2GQ),c(Na +)+c(H+)=0.100-1-+ -1mol - L -c(H 2GO)+c( HC2O4 )+c(OH ),c(Na )=0.100mol L +c( HC2O4 )-c(H 2G O)+c(H +)-c(OH-),因为 c(H2GO)>0,由图知 c(H+)-c(OH-)>0,c(Na +)<0.

15、100 mol L-1+c(HC2O4),C 项错误;由 电荷 守恒 ,c(Na+)+c(H+)=c(HC2O4)+2c(C2o4)+c(OH-),pH=7.0,WJ+2+2有:c(Na )=c( HC2O4)+2c( C2O4 ),c(Na )>2c( C2O4 ),D 项正确。8 . LiH 2PO是制备电池的重要原料。室温下,LiH 2PO溶液的pH随c初始(H2P;)的变化如图1所示,H3PO溶液中H2P的分布分数 6随pH的变化如图2所示6二一:整。下列有关LiH2P0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中存在3个平衡B.含P元素的粒子有HR、HP;、P;C.随c初始(H2PO4)

16、增大,溶液的pH明显变小D.用浓度大于1 mol L-1的HPO溶液溶解LizCQ当pH达至U 4.66时,H3PO几乎全部转化为LiHzPO【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和对 电解质溶液中微粒与pH关系的分析比较能力。【解析】选D。在LiHzPO溶液中,有水的电离平衡、H2P;的水解平衡、H2P>4的两步电离平衡,共4个平衡,A错误;含磷元素的微粒有HPO、H2P;、HP:、P:,B 错误;根据图1可以看出,开始随着c初始(H2R);)增大,溶液pH逐渐减小,但c(H2P。;)大于101 mol L_1 时,pH 保持 4.66 不变,C 错误;c初

17、始(H2Pli)大于 1 mol L-1,溶液 pH=4.66, 此时图2中,H2RT的分布分数为0.994,H3PO几乎全部转化为LiHzPOQ正确9 .常温下将NaOH添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颠幽<1HX) &dH.X|A.Ka2(H2X)的数量级为10-6B.曲线N表示pH与lg C(HX )的变化关系 c(H 2X)C.NaHX容液中 c(H+)>c(OH-)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 +)>c(HX-)>c(X 2-)>c(OH-)=c(H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电解

18、质溶液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和电 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比较的分析能力。【解析】选D。根据Kai及Ka2表达式的变形,可以得到c(HX)/c(H 2X)=Kai/c(H+), c(X2-)/c(HX -尸Ka2/c(H +)。由二元酸的 Q>K2可得溶液中 c(HX-)/c(H 2X)> c(X2-)/c(HX -),即 lgc(HX -)/c(H 2X)>lgc(X 2-)/c(HX ),所以 M曲线为 lgc(X 2-)/c(HX -),N 曲线为 lgc(HX -)/c(H 2X),B 项正确;当 N 曲线lgc(HX -)/c(H 2X)=0 时,pH

19、= 4.4,由 c(HX-)/c(H 2X)=Kai/c(H +)可得 Ki=10-4.4,同 理可得K2=10-5.4,A项正确;又因为Kh产K/Kai=10-9.6vK2=10-5.4,所以NaHX电离程度 大于水解程度,显酸性,C项正确;由图可知,当lgc(X 2-)/c(HX -)=0,即c(X2-)/c(HX)=1时,pH = 5.4,又因为随着pH的增大,c(X2-)/c(HX-)变大,所以当 pH=7时,c(X2-)>c(HX-),D 项错误。【知识拓展】多元弱酸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产c(H+) c(HX-)/c(H2X);Ka2=c(X2-) c(H+)/c(HX -)。

20、10 .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473 573 673 尸3 K73r k甲Qj.0J,1 o-o 曲 o Q K ft 4 2 rlh .( rl L-CS-XcHrIDJQ 200 30040.0HNaOHJ/mL 丙04JU 6.() S.U-IgctSOj) Tg 田 g g SS&4 z 7君富7A.图甲是CO(g)+HO(g)CG(g)+H2(g)的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说明该反应的A H<0B.图乙是室温下HO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中c(HzQ)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 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 WQ分解速率逐渐减小C.图内是室温下用 0.100 0

21、mol L-1NaOH容液7定 20.00 mL 0.100 0 mol L-1某一元酸HX的滴定曲线,说明HX是一元强酸D.图丁是室温下用NaSO除去溶液中Ba2+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c(Ba2+)与 c(S0f)的关系曲线,说明溶液中c(SO;)越大c(Ba2+) 越小【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平衡常数、化学反应速率、酸碱中和滴定以及沉淀溶解平 衡的图象分析,难度中等。【解析】选C。A项,图甲中,温度升高,lg K减小,即K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 向移动,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正确;B项,图乙中,曲线的倾斜减小,说明反应速 率在减小,正确;C项,图内中,没有滴入NaOH容液时,0.100

22、0 mol L-1HX的pH 约为3,则HX为一元弱酸,错误;D项,图丁中曲线上的点为沉淀溶解平衡的 点,c(S0f)与c(Ba)成反比,正确II.NaOH容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H2A的Kai=1.1 乂 10-3 , G=3.9 乂 106) 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765432010203040r(NaOH)/mL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C.b点的混合溶液pH=7D.c 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解析】选C。邻苯二甲酸

23、氢钾为二元弱酸酸式盐,溶液呈酸性,向邻苯二甲酸氢 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两者反应生成邻苯二甲酸钾和邻苯二甲酸钠 ,溶液 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邻苯二甲酸钾和邻苯二甲酸钠为强碱弱酸盐,邻苯 二甲酸根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根据图示可知 ,混合溶液在不同的反应阶段含有的离子的种类和浓度不同,故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 关,A正确;根据图示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增强,加入的碱 的量越多,溶液中的HA的浓度越小,Na+与A2-的量越多,故Nd与值的导电能力之 和大于HA白1B正确;b点滴定终点应该是二者恰好反应生成NaA和&A,根据邻苯二甲酸HA的Ki

24、和G值可知,邻苯二甲酸是弱酸,所以到达滴定终点时溶液应 该呈碱性,故b点的pH应该大于7,C不正确;b点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与氢氧化 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邻苯二甲酸钾和邻苯二甲酸钠,溶液中c(Na+)和c(K+)相等,c点是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得到邻苯二甲酸钾、邻苯二 甲酸钠、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则溶液中c(Na+)>c(K+),由图可知,a点到b点加入 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大于b点到c点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则溶液中c(K+)>c(OH),溶液中三者大小顺序为 c(Na+)>c(K+)>c(OH),故D正确。12.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

25、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 (CdS) 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A.图中a和b分别为Ti、T2温度下CdSt水中的溶解度B.图中各点对应的 G的关系为:G(m尸G(n)< (p(p)v G(q)C.向m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S固体,溶液组成由m沿mp做向p方向移动D.温度降低时,q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沿qp线向p方向移动【解析】选Bo图中p、q对应纵横坐标数值相等,即c(Cd2+)=c(S2-),则a和b分 别为Ti、T2温度下CdSt水中的溶解度,A正确;图中m n、p点对应的温度相同, 小于q点对应的温度,对应的Kp的关系为:Kp(m)=K

26、p(n) = Kp(p)< Kp(q),B错误; 向m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S固体,c(S2-)增大,而Kp不变,c(Cd2+)减小,溶液组 成由m沿mp做向p方向移动,C正确;温度降低时,CdS在水中的溶解度逐渐减小,饱和溶液降温后离子浓度减小,但仍为饱和溶液,q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沿qp 线向p方向移动,D正确。13.实验测得 0.5 mol L-1 CHCOON溶液、0.5 mol - L-1 CuSO溶液以及 HO 的9 , X76 ,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HjCDONa的SO;20 JQ 40506(JTfCA.随温度升高,纯水中c(H+)>

27、;c(OH)B.随温度升高,CHCOON溶液的c(OH)减小C.随温度升高,CuSO溶液的pH变化是Kw改变与水解平衡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D.随温度升高,CHCOON溶液和CuSO容液的pH均降低,是因为CHCOO Ci2+水解 平衡移动方向不同【解析】选C。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但纯水中的c(H+)=c(OH),故A错误;升 高温度既促进水的电离,又促进醋酸钠的水解,使溶7中c(OH)增大,故B错误; 升高温度既促进水的电离,Kw增大,又促进铜离子的水解,使其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这相当于促进了氢氧根离子与铜离子结合,最终的结果是氢离子剩余,导致pH减 小,故C正确;随温度升高,CHCOO Ci

28、T水解平衡均正向移动,故D错误。14.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Cl-会腐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 耗。可向溶液中同时加入 Cu和CuSO生成CuCl沉淀从而除去Cl-。根据溶液中 平衡时相关离子浓度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Ksp(CuCl)的数量级为102-B.除 Cl 反应为 Cu+Cu+2Cll=2CuClC.加入Cu越多,Cu+浓度越高,除Cl-效果越好D.2Cu+=CiT+Cu平衡常数很大,反应趋于完全【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溶度积的有关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意在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对信息的整合能力。【解析】选 Co Kp(CuCl)=c(Cu+) c(C

29、l-),横坐标-lg C(Cl )1 为 1 时,即 mol ? Lc(Cl -)=10-1mol L-1,纵坐标1g C(Cu乙大于-6,小于-5,所以G(CuCl)的数量级 mol ? L是10-7,A项正确;向溶液中同时加入Cu和CuSO生成CuCl沉淀,除去Cl-的反应 为Cu+Cu+2Cl-2CuCl,B项正确;除去Cl-效果取决于Cu与Cuf+的物质的量的多 少,并不是Cu的量越多,除去Cl-效果越好,C项错误;在没有Cl-存在的情况下,反 应2Cj=Cuf+Cu趋于完全,D项正确。【知识拓展】当平衡常数大于1 X 105时,反应趋于完全。15.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

30、别滴定浓度均为0.1 mol L-1的三种酸 (HA、HBffi HD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I1A -|. HE)厂 HDI50lUO中和百分粒1飞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KhAKHaKHdB.滴定至 P点时,溶液中:c(B -)>c(Na+)>c(HB)>c(H +)>c(OH-)C.pH=7时,三种溶液中:c(A -)=c(B-尸c(D-)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寸,将三种溶液混合后:c(HA)+c(HB)+c(HD尸 c(OH)-c(H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中和百分数为100%寸,三种酸完全中和。(2)由图象p

31、H大小判断酸的电离程度。【解析】选C。浓度相同的三种酸,HA的pH最小,HD的pH最大,酸性越强电离常 数越大,三种酸的电离常数HA的最大,HD的最小,A正确;P点时,中和百分数为 50%此时溶液中含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H"口 NaB,由于溶液显酸性,所以HB电离大 于B的水解,则c(B-)>c(Na+)>c(HB)>c(H +)>c(OH)B正确;pH=7时,由于三种酸的 电离常数不等,A B、D的水解程度不同,加入氢氧化钠的体积不同,虽然三种离 子的浓度分别等于钠离子的浓度,但三种溶液中的钠离子的浓度不等,则c(A-)、 c(B-)、c(D-)不等,C错误;

32、当中和百分数为100%寸,其中酸HA中的溶质是NaA,根 据质子守恒得:c(OH-)=c(H+)+c(HA),另外两种酸中存在c(OH尸c(H+)+c(HB), c(OH)=c(H+)+c(HD),将三种溶液混合有 c(HA)+c(HB)+c(HD尸c(OH-)-c(H +),D 正 确。8.(2016 四川高考- 7)向 1 L 含 0.01 mol NaAlO 2和 0.02 mol NaOH 的溶液中 缓慢通入CO,随n(CQ)增大,先后发生三个不同的反应,当0.01 mol<n(CO2) < 0.015 mol 时发生的反应是:2NaAlO2+CO+3HO=2Al(OH)3

33、 J+NaCO。下列对应关 系正确的是 ()选项n(CQ)/mol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A0c(Na+)>c( AlO 2)+c(OH-)B0.01,-.+、,-、, _ _ 2c(Na)>c( A1O2)>c(OH)>c( CO3 )C0.015,-.+、 _ _ 2_ -、c(Na)>c( HCO3)>c( CO3 )>c(OH)D0.03,- +、 ,_ -、,_ -+、c(Na)>c( HCO3)>c(OH)>c(H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三点:(1)CO2先和碱性强的物质发生反应。碱性:NaOH>NaAl

34、O>NaC酸的酸性越强,相应盐的水解程度越小。【解析】选Do通入CO首先进行的反应为NaOHffiCO反应生成NaCO和水,0.02 mol NaOH 消耗 0.01 mol CO 2,生成 0.01 mol Na 2CO 然后 NaAlO和 CO反应 生成 Al(OH)3 和 NaCQ0.01 mol NaA。消耗 0.005 mol CO,生成 0.005 mol NaCO。 然后再通入CO,CQ和NaCO反应生成NaHCO消耗0.015 mol的CO,生成0.03 mol的NaHCO未通入CO时,溶液中的电荷守恒有 c(Na+)+c(H+)=c( AlO 2)+ c(OH),故 A

35、错误;当 CO为 0.01 mol,则溶质为 0.01 mol NaCO和 0.01 mol NaAlQ,AlO 2水解程度比CO2强,则AlO 2浓度小于CO2浓度,故B错误;当CO为0.015mol时溶液为0.015 mol Na 2CO,离子浓度的关系为c(Na+)>c( CO2 )>c(OH-)>c( HCO3),故 C错误;当 CO的物质的量为 0.03 mol 时, 溶质为NaHCO溶液显碱性,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16.立德粉ZnS- BaS。也称锌钢白),是一种常用白色颜料。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焰色反应的原理既可制作五彩缤纷的节日烟花,亦可定性鉴别某些金属

36、盐。灼烧立德粉样品时,钢的焰色为(填标号)。A.黄色 B. 红色 C. 紫色 D. 绿色(2)以重晶石(BaSO)为原料,可按如下工艺生产立德粉:在回转炉中重晶石被过量焦炭还原为可溶性硫化钢,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回转炉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生产上可通过水蒸气变换反应将其转化为CO和一种清洁能源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潮湿空气中长期放置的“还原料”,会逸出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且水溶Tt变差, 其原因是“还原料”表面生成了难溶于水的 (填化学式)。 沉 淀 器 中 反 应 的 离 子 方程式 为。(3)成品中S2-的含量可以用“碘量法”测得。称取 mg样品,置于碘量瓶中,移取 25.00 m

37、L 0.100 0 mol L-1的12-KI溶液于其中,并加入乙酸溶液,密闭,置暗处 反应5 min,有单质硫析出。以淀粉为指示剂,过量的12用0.1000 mol - L-1 Na&O 溶液滴定,反应式为I2+2S2O2 -2I-+S4。:。测定时消耗Na&Q溶液体积V mL。 终点颜色变化为 ,样品中S2-的含量为 (写出表达 式)。【解析】(1)钢的焰色反应的焰色为绿色。(2)在回转炉中重晶石被过量焦炭还 原为可溶性硫化钢,硫的化合价由+6-2,由“回转炉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知, 碳元素的化合价由0 一+2,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得,化学方程式为 BaSO+4C&

38、!BaS+4CO。由“生产上可通过水蒸气变换反应将其转化为CO和一种清洁能源气体”可知,CO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O必CG+H。在潮湿空气中长期放置,可溶性硫化钢与空气中的 CO和H2O 反应生成H2S气体和BaCQBaS和ZnSO都是可溶性盐,都能拆成离子,故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 g+Ba2+Zn2+SO4 ZnS BaSOj。滴定终点时,I 2被消耗完, 溶液颜色由浅蓝色变为无色。由反应式为12+2S2O3 2I -+S4O2可知,与Na&O溶液反应的 n1(I 2)=-x 0.100 0X二则与S2-反应的n2(I 2)二生竺x 0.100 1

39、00017.元素铭(Cr)在溶液中主要以 Cr (蓝紫色)、Cr(0H)4(绿色)、Cr2O7 (橙红 色)、CrO2 (黄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 题:(1)Cr 3+与A13+的化学性质相似,在Cr2(SO)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液直至过量,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2) CrO4和Cr2。;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 mol L-1的 NaCrQ溶液中c( C2O2 )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0,5 ().4 02 0JLU 2.0 3.0 4.U 5a 也廿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NaCrQ溶液中的转化反应。 由图可知,

40、溶液酸性增大,CrO4的平衡转化率(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根据A点数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升高温度,溶液中CrO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的A H 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在化学分析中采用K2CrQ为指示剂,以AgNO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Cl-,利用 Ag+与Cr04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到达滴定终点。当溶液中 Cl-恰好沉淀完全(浓 度等于1.0 x 10-5mol L-1)时,溶液中c(Ag+)为 mol L-1,此时溶液中c( Cr04 )等于 mol L1。(已知 Ag2CrQ、AgCl 的 G 分别为 2.0 乂 10-12和 2.0 X10

41、-10)(4)+6价铭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NaHSO等废液中的CbO;还原成Cr3+,该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解析】(1)Cr与Al的化学性质相似,可知Cr(OH)3有两性,也能溶解在NaOH§ 液中。已知Cr3+为蓝紫色、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Cr(OH)4为绿色, 在C2(SQ)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容液直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蓝紫色溶液 变浅,同时有灰蓝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逐渐溶解形成绿色溶液。 随着H浓度的增大,Cr2O2的浓度不断增加,所以CrO2转化为5。7的 2+2离子万程式为2CrO4 +2HCr2O7 +H2Q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强,平衡2CrO

42、4 +2H-S。2 +代。正向进行,CrO4的 平衡转化率增大;A点Cr202的浓度为 0.25 mol L-1, CrO2的浓度为 0.5 mol L-1,H+的浓度为1.0 x 10-7mol L-1,此时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 K=c(Cr207 ) + c2(CrO2 ) c2(H+)=0.25 +0.5 2X (1.0 X10-7)2=1.0 X 1014。升高温度,溶液中CrO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方向放热, 则该反应的A H<Q当溶液中Cl-恰好沉淀完全(浓度等于1.0 X 10-5mol L-1)时,溶液中 c(Ag+)=Ksp(AgCl) + c(Cl-

43、)=2.0 X10-10 + (1.0 x 10-5)=2.0 X10-5(mol L-1);此时溶 液中“Cr04 尸Ksp(Ag2CrO) + c2(Ag+)=2.0 乂 10-12 + (2.0 乂 10-5) 2=5.0 乂 10-3(mol L-1)。由于NaHSOT还原性,被SO2氧化生成SO2,同时5。7被还原成Cr3+,所 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2O2 +3HSO3+5HI=2Cr3+3So2 +4HO答案:(1)蓝紫色溶液变浅,同时有灰蓝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逐渐溶解形成绿色 溶液(2)2CrO4 +2HI-Cr2O2 +H2O增大 1.0 X1014小于(3)2.0 X 10

44、-5 5.0 X10-3(4) Cr202 +3HSO3+5H=2Cr3+3So4 +4HO 77318.重铭酸俊(NH4)2Cr2。用作分析试剂、催化剂及媒染剂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重铭酸俊的一些性质及组成进行探究。已知:Cr。;(橙色)+H2O ,ZCC;(黄色)+2H+。回答下列问题:(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橘黄色重铭酸俊样品,滴加足量6 mol/L NaOH溶液,振荡、 微热,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2)为探究重铭酸俊的分解产物,按下图连接好装置,在A中加入2.520 g重铭酸钱样品进行实验 实 验 过 程 中通入 N 的 主 要 目 的加热A至恒重,观察到B中,D

45、中酚酥溶液不 变色,同时测得A、B中质量变化分别为1.00 g、0.72 g,则重铭酸俊受热分解的 化学方程式为C的作用是。(3)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重铭酸俊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 2Ba2+Cr2 - +HO 2BaCrOj +2hf、4N:+6HCHO 3H+6HO+(CH)6MH滴定时,1 mol (CH)6NH与1 mol H +相当,然后用NaOFW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实验步骤:称取样品2.600 g,配成250 mL溶液,移取25.00 mL样品溶液于锥形 瓶中,加入硝酸钢溶液使 Cr2O;完全沉淀后,加入10 mL 20%勺中性甲醛溶液,摇 匀,静置5 min后,

46、加入12滴酚吹溶液,用0.200 mol L-1 NaOFfe准溶液滴定至 终点,重复上述操作3次。碱式滴定管用蒸储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fe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 氮的质量分数(填“偏高” “偏低”或“无影响”);锥形瓶用蒸储水洗 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 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 (填“偏 大” “偏小”或“无影响”);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 察,滴定达到终点时,溶液由色变成 色。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标准溶液的体积滴定 待测溶液次数的体积/mL滴足前刻度/mL滴定后刻度/mL125.001.0521.06225.001.9821.97325.000.2021.20425

47、.000.4520.45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答案(1)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溶液变为黄色(NH02Cr2Q+4NaOH 2NHT +2NaCrQ+3Ho(2)使分解生成的气体产物全部进入后续实验装置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NH4)2Cr2O7Cr2O3+N2 T +4降0防止D中的水蒸气进入B中 偏高 无影响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无 粉红(或浅红)10.77% 解析(1)俊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重铭酸根离子在碱性溶液中转化为黄色的铭酸根离子。(2)实验过程中通入氮气的主要目的是把重铭酸钱分解生成的气体产物全部排 入后续实当装置中,减

48、小实验误差。重铭酸俊分解生成的水与白色的无水硫酸 铜反应得到蓝色的五水硫酸铜,故可观察到B中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n(NH4)2Cr207=0.01 mol,后" m o 1.n(H2O)=£;:,0.04 mol, n(N2)=0.01 mol,则重铭酸俊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I I为(NH)2C2。Cr2Q+Nd+4HO=C中应盛放碱石灰或无水氯化钙等固体干燥剂,以防止D中的水蒸气进入B中,影响水的质量的测定。(3)碱式滴定管用蒸储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B准溶液会稀释标准溶液,从 而导致消耗的NaOFfe准溶液的体积增大,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偏高。锥形瓶 用蒸储水洗涤

49、后,水未倒尽对实验无影响。滴定时应左手控制橡皮管内的玻璃珠, 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观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滴 入最后一滴NaOFW准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或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 色。第3次滴定消耗NaOHfe准溶液白体积为21.00 mL,明显大于其他三次实验消 耗的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应舍去,计算得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 20.00 mL,由关系式 4NH;7H+(CH)6Nh+80H可得,n(NH;尸=0.200 mol L-1 X 20.00 X 10-3L+ 2=2.0 X10-3 mol,氮的质量分数=2.0 X 10-3 molxl4

50、 g - mol-1 X 10+2.600 g X100险 10.77%=19.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一种以闪锌矿(ZnS,含有SiO2 和少量FeS CdS PbS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稀硫酸锌粉:聚f *圜-爵港液匹f气体 滤清144P滤渣?滤渣3相关金属离子C0(Mn+)=0.1 mol 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金属离子3+Fe2+Fe2+ZnC<f+开始沉淀的pH1.56.36.27.4沉淀完全的pH2.88.38.29.4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滤渣1的主要成分除SiO2外还有;氧化除杂工序中Z

51、nO的作用是,若不通入氧气,其后果是。溶液中的Cd+可用锌粉除去,还原除杂工序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4)电解硫酸锌溶液制备单质锌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沉积锌后的电解液可返回 工序继续使用。【命题意图】本题以提取金属锌的工艺流程考查学生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知识的综 合应用能力【解析】(1)闪锌矿的主要成分为ZnS,因此焙烧过程中的主要反应为2ZnS+3O 2ZnO+2SO (2)矿石经过焙烧后生成金属氧化物和 SiO2,因此用稀硫酸溶浸时会产生 SiO2和 PbSO沉淀,氧化除杂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铁元素以氢氧化铁沉淀的形式除去 ,因 此加入ZnO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让Fe3+形成沉淀;通入Q

52、的目的是将溶液中 的Fe2+氧化为Fe3+而除去,若不通入O,会导致部分的铁元素仍然以 Fe2+的形式存 在于溶液。(3)锌粉与溶液中Cd2+发生置换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f+Zl Cd+Zf。 电解硫酸锌溶液制取锌,Zn2+在阴极放电,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Zn2+2eZn,OH在阳极放电,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O-4eQ T +4H+,因此电 解结束后的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硫酸,即电解后的溶液为稀硫酸,因此可以放回 溶浸工序中循环使用。答案:(1)2ZnS+3O2 2ZnO+2SO (2)PbSO4调节溶液的pH 无法除去杂质Fe2+ Cd 2+Zn Cd+Zn+(4)Zn 2+2e-Zn溶浸20. Li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