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追击相遇问题【专题概述】1. 当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时 , 由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 , 所以两物体之间 的距离会不断发生变化 ,两物体间距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时 ,就会涉及追及、 相遇或避免碰撞 等问题。2. 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1) 若后者能追上前者 , 则追上时 , 两者处于同一位置 , 后者的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的速 度。(2) 若后者追不上前者 , 则当后者的速度与前者速度相等时 , 两者相距最近。3. 相遇问题的常见情况(1) 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2) 相向运动的两物体 , 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时即相遇。4. 追及相遇问题中的两个关系和一个条件
2、(1) 两个关系 : 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 这两个关系可通过画草图得到。(2) 一个条件 :即两者速度相等 ,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 (两者 )距离最大、最小的临 界条件 , 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5. 追及相遇问题常见的情况物体A追物体B,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s。(1) A 追 上 B 时 , 必 有 s=(2) 要使两物体恰好不相撞 , 必有 s=(3) 若 使 物 体 肯 定 不 相 撞 , 则 由且之【典例精讲】1. 基本追赶问题【典例1】在水平轨道上有两列火车A和B,相距s,A车在后面做初速度为、加速度大小为 2a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车同时做初速度为零、 加速度为 a 的匀加速直
3、线运动 , 两车运动方向相同。 要使两车不相撞满足什么条件。求 A 车的初速度2是否相碰及相碰问题【典例 2 】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变成了人们出行的工具, 但交通安全将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超速是引起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规定私家车在高速公路上最高时速是120 km/h,为了安全一般在 11060 km/h之间行驶;(1)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一定要与前车保持一个安全距离So,即前车突然停止,后车作出反应进行减速,不会碰到前车的最小距离如果某人驾车以108 km/h 的速度行驶,看到前车由于故障停止,0.5 s后作出减速动作,设汽车刹车加速度是 5 m/s2,安全距离是多少?(2) 如果该人驾车以10
4、8 km/h的速度行驶,同车道前方 xo= 40 m处有一货车以72 km/h 的速度行驶,在不能改变车道的情况下采取刹车方式避让 (加速度仍为 5 m/s2) ,通过计算说 明是否会与前车相碰典例 3】2014年 11月 22日 16时 55分,四川省康定县境内发生 6.3 级地震并引发一处泥石流一汽车停在小山坡底,突然司机发现山坡上距坡底 240 m 处的泥石流以 8 m/s 的初速度, 0.4 m/s2 的加速度匀加速倾泻而下,假设泥石流到达坡底后速率不变,在水平地 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的反应时间为 1 s ,汽车启动后以恒定的加速度一直做匀加速直 线运动其过程简化为图所示,求:(1
5、) 泥石流到达坡底的时间和速度大小?(2) 试通过计算说明:汽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脱离危险? (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 能否追上及最大值的问题【典例4】甲车以3 m/s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落后2 s在同一地点由静止开始,以 6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同求:(1) 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距离的最大值是多少?(2) 乙车出发后经多长时间可追上甲车?此时它们离出发点多远?2【典例5】一列火车从车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 m/s,此时恰好有一辆自行车(可视为质点)从火车头旁边驶过,自行车速度vo= 8 m/s,火车长I = 33
6、6 m.(1) 火车追上自行车以前落后于自行车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 火车用多少时间可追上自行车?(3) 再过多长时间可超过自行车?注意 在解决追及、相遇类问题时,要紧抓“一图三式”,即: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 速度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最后还要注意对结果的讨论分析。分析追及、相遇类问题时,要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 ,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如“刚好” “恰好” “最多” “至少”等,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三总结提升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图像说明匀加速追匀速以前,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离增大时,两 物体相 距最远,为匀速追匀减速匀加速追匀减速以后,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离
7、减小能追上且只能相遇一次速度大者追速度小者图像说明匀减速追匀速开始追赶时,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的距离在减小,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即匀速追匀加速匀减速追匀加速时刻:若,则恰能追上俩物体只能相遇 一次,这也是避免相撞的临界条件若,则不能追上,此时两物体最小距离为则相遇两次,设时 刻,两 物 体第一次相遇,则说明:(1)表中的 x是开始追赶以后,后面物体因速度大而比前面物体多运动的位移;是开始追赶以前两物体之间的距(4)度,是前面物体的速是后面物体的速度。提升专练】1. ( 多选 )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 ,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 , 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像,即x-t
8、图像如图所示,甲图像过0点的切线与 AB平行,过C点的切线与0A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两车相遇前 ,t 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B. t 3 时刻甲车在乙车的前方C. 0t 2 时间内甲车的瞬时速度始终大于乙车的瞬时速度D. 甲车的初速度等于乙车在t3时刻的速度2. 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两车在某一时刻刚好经过同一位置 ,此时甲的 速度为 5 m/s, 乙的速度为 10 m/s,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恒为 1.2 m/s 2。以此时作为计时起点 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条件可知 ( )A. 乙车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加速运动B. 在前4 s的时间内
9、,甲车运动位移为29.6 mC. 在 t=4 s 时 , 甲车追上乙车D. 在 t=10 s 时 , 乙车又回到起始位置v-t 图像 , 其中3.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t 2=2t 1,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 t 1 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C. t 2 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D. 0t 1时间内 ,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v-t 图像 ,t=0 时两物体相距 3s0,4.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 在 t=1 s 时两物体相遇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0 时,甲物体在前 , 乙物体在后
10、B. t=2 s 时, 两物体相距最远C. t=3 s 时, 两物体再次相遇D. t=4 s 时, 甲物体在乙物体后 2s0 处5. A、B两质点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 ,其v-t图像分别如图中a、b所示,t i时刻图线b的切线与图线a平行,在0t 2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 A 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t 1时刻两质点的加速度相等,相距最远C. t 2时刻两质点速度相等 , 相距最远D. t 2时刻两质点速度相等 ,A 恰好追上 B6. 甲、乙两车在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 得到两车的位移 -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1、( )A. 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乙做变加速直线运动B. t 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C. t 1 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D. 0 到 t 1时间内 , 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7. 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在 t=0 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 50 m 处, 它们的 v-t 图像如图所示 , 下列对两车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第30 s末,甲、乙两车相距 100 mB. 甲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反向匀减速运动C. 在第20 s末,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D.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 , 甲、乙两车可以相遇两次8. 两个质点 A、 B 放在同一水平面上 , 由静止
12、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对 A、B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B. 在t=3t o时刻,A、B相距最远C. 在t=5t o时刻,A、B相距最远D. 在t=6t o时刻,A、B相遇9. 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当它们相距7 m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4 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速度为10 m/s,方向向右,它在摩擦力作用 下做匀减速运动 , 加速度大小为 2 m/s 2。求:(1) A 追上 B 之前两者之间的最大距离 ;(2) A 追上 B 所用的时间。10. 某物体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间的动摩
13、擦因数卩=0.2,若给物体A一个水平2向右的初速度 v0=10 m/s,g=10 m/s 2。求:(1) 物体A向右滑行的最大距离;(2) 若物体A右方X0=12 m处有一辆汽车B,在物体A获得初速度V。的同时,汽车B从静 止开始以a=2 m/s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通过计算说明物体 A能否撞上汽车B。追击相遇问题答案【典例精讲】典例 1 】【答案】 V0<?这是一个关于时间t 的一元二次方程,当根的判别式时 ,t 无实数解 , 即两车不相撞 , 所以要使两车不相撞,A车的初速度应满足的条件是<?方法三:利用速度-时间图像求解,先作A、B两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其图像如图乙所示 设经过
14、t时间两车刚好不相撞,则对 A 车有 vA=v=vo-2at以 上 两 式 联 立 解 得对B车有VB=v=att=S,它可用图中经 t 时间两车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差 ,即为原来两车间的距离 的阴影面积表示 ,由图像可知 s=?=?所 以 要 使 两 车 不 相 撞 ,A 车 的 初 速 度 v0 应 满 足 的 条 件 是vo<【典例2】【答案】 So= 105 m 不会相碰车的位移为X1 ,运动时间为t2,货车的位移为X2,则速度相等经历的时间为:t2则私家车的位移为:m= 50 m,对货车:位移为:X2= Vit 2 = 20x 2 m= 40 m,因为X2+ Xo>Xi,所以
15、不会相碰【典例 3】【答案】(1) ti= 20 s , vi= 16 m/s (2) a'= 0.421 m/s(1)12 m (2) xi【典例4】【答案】=X2 70 m【解析】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两车距离最大时速度相等,设此时乙车已开动的时间为t,则甲、Vi = 3 X (t + 2) = 3t + 6【答 案】 XmVot 1at162x 0.5 x 16 = 64 m t2s = 32 s(3) ts = 24 s代入数据解得:t2 =s = 32 s 追上时火车的速度:v= at 2= 0.5 x 32 m/s = 16 m/s设再过t3时间超过自行车,则Vt 3at一 V
16、ot3= l代入数据解得t3 = 24 s【提升专练】1、【答案】AD【解析】图像的纵坐标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由图可知ti时刻两车相距最远,故A正确;t 3时刻两车的位移相同,两车处在同一位置,故B错误;图线(或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速 度,由图可知,t 1时刻以后甲车瞬时速度小于乙车瞬时速度,甲车的初速度等于乙车在 t3时刻的速度,故C错误,D正确。2、【答案】B【解析】v-t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由图可知,乙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反向增大 , 再减小,故A错误;在前4 s的时间内,甲车运动位移为 x=vot+at 2=5X4 m+x 1.2 x 16 m=29.6 m,故B正确;在t=4 s
17、时,两车的速度相同,但04 s内两车的位移不同,则两车没有相遇,故C错误;在前10 s内,乙车一直做变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一直沿同一方向,故t=10 s时乙车没有回到起始位置 , 故 D 错误。3 、【答案】 C4 、【答案】 C【解析】因 t=1 s 时两物体相遇 , 且 01 s 内甲的速度始终比乙大 , 则可知 t=0 时, 甲物 体在后 , 乙物体在前 ,A 错误;1 s 末两物体相遇 , 由对称性可知 13 s 内甲、乙的位移相同 , 因此3 s末两物体再次相遇,C正确;由对称性可知4 s末,甲物体在乙物体后 3so处,此后甲、 乙间距离不断增大,因此两者间距最大值无法获得 ,B、D错
18、误。5 、【答案】 C6、【答案】 B解析】因位移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故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A项错;两图线有交点 ,表明两车在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即相遇 ,则由图可知 t 1时刻乙从后面追上甲,B项正确;在ti时刻,乙图线切线斜率(速度)大于甲图线斜率(速度),C项错;0t i时间内 ,两车初、末位置相同 , 即位移相同 , 故两车平均速度相同 ,D 项错。7、【答案】 D8、【答案】 D【解析】由v-t图像可知,加速时A、B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10 : 1,减速时A、B的加速度大 小之比为1 : 1,选项A错误;由A B的运动关系可知,当A、B速度相同时,A、B间的距离最 大,故选项B、C错误;由题意可知A、B是从同一位置同时开始运动的 ,由速度-时间图像可以 算出运动位移,可知6to时刻,A、B的位移X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经济业态下2025年财务结构风险管理研究报告
- 八上数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锁骨骨折护理常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在社区心理咨询服务质量提升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 2025年数字货币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的创新分析报告
- 2025年生物质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兼香型白酒市场竞争策略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聚碳酸酯板材市场规模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解析卷沪科版9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详解【B卷】
- 基础强化人教版8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综合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提纲
- FZ/T 01137-2016纺织品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 高校辅导员培训PPT课件:班干部的选任与培训
- 分镜头脚本设计-课件
- 拧紧知识培训课件
- 非参数统计课件
-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进位加法说课稿
- 深锥沉降槽地面倒装工法
- (精选word)2019《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 《信念永恒》(朗诵稿)
- 瑞吉欧活动-人群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