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题 目:活性染料的拼色实验和 阳离子染料的仿色实验 学 院:纺织与材料学院 班 级: 轻化工程11级(3)班 指导老师: 焦 林 王雪燕 习智华 姓 名: 彭欣(41101030310) 摘要21引言32 拼色实验32.1拼色实验介绍32.1.1拼色基本原则 32.1.2材料与仪器52.1.3实验处方和工艺条件 52.2实验步骤62.2.1拼色染色步骤62.2.2宝塔色卡的制作步骤72.3拼色实验结论92.4注意事项 93仿色实验103.1仿色实验介绍103.1.1仿色实验目的103.1.2实验处方及工艺条件113.1.3所用材料与仪器 113.2仿色实验步骤 123.3实验结果分14表4:
2、仿色实验原样与试样143.4实验注意事项154总结155参考文献1615摘要:在印染加工中,影响织物最终质量的因素很多,化验室打样的准确性 无疑是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不断稳定和提高印染厂化验室打样的准确性,对于提高颜色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活性染料染棉为例,从三原色单色染色、三角形色卡、拼色等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最后还进行了阳离子染料染羊毛仿色处理。关键词: 活性染料,拼色,宝塔色卡, 阳离子染料,仿色1引言 本文采用活性染料对棉织物进行染色处理,所用三原色染料为汽巴克隆活性红,汽巴克隆活性黄,活性翠兰,进行拼色实验,制作三角形宝塔色卡;按照给定的羊毛进行仿色,通过仿色练习颜色的配比,掌
3、握一定的三原色配比规律。 活性染料色彩鲜艳,色谱齐全,染色工艺简单,色牢度优良,被广泛运用于棉织物染色。本次实验先进行的染料单色实验,再进行三原色的拼色,包括双拼色和三拼色,大体掌握阳离子染料的仿色实验,这样,不仅巩固了活性染料染棉、阳离子染料染料染羊毛的基本工艺,还提高了而我们对颜色的三要素(色相、色光、饱和度)的敏感程度,有了一定打样知识的积累,从整体上提高了作为一名染整专业的大学生所应该必备的专业素质,为日后的工作,学习奠定基础。2 拼色实验 2.1拼色实验介绍 拼色介绍在纺织品的染色和印花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染料进行拼色或者配色。染料的相互混拼属于减法混色。染料的三原
4、色是黄,青,品红三种色光的染料,用这三原色混拼可以得到色彩范围很广的各种颜色。染料拼色时,由两种原色拼的颜色叫做二次色,当二次色再拼色就得到三次色,它们关系如下:原色 品红 黄 青 品红 黄二次色 红 绿 蓝 红 三原色 黄灰 蓝灰 红灰2.1.1拼色基本原则 拼色过程比较复杂,为使配色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做到快速、准确、经济,应遵循下列原则: 拼色过程比较复杂,为使配色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做到快速、准确、经济,应遵循下列原则: 1)“相近”原则 指拼色染料的染色性能应尽量相近。染料的染色性能包括亲和力、上染速率、上染温度、匀染性、染色牢度等。拼色时应尽量选择同一应用大类及小类的染料,否则染色工艺
5、制订困难,并且会由于染料配伍性较差而出现色光不易控制,匀染性差等现象。各类染料中的三原色往往是经过筛选的应用性能优良、配伍性能较好的染料,所以拼色时应优先考虑选用。 2) “少量”原则 指拼色时(尤其是拼鲜艳色),染料只数应尽可能少,一般不宜超过3只,这样便于色光调整与控制,同时对拼色染料的组分(指混合染料)应了解,尽量选用原组分中的染料补充或调整色光,以减少拼用染料的只数,确保色泽鲜艳度,减少染料之间的相互抵冲。 3)“微调”原则 色光调整是以“余色”为理论依据的。所以利用余色原理来调整色光只能是微量的,如果用量稍多,色泽变暗,影响鲜艳度,严重时还会影响色相。 4)“就近选择”与“一补二全”
6、原则 指拼色时,无论是主色还是辅色染料,还是调整色光用染料,都应选择与目标色最接近的染料,即称“就近选择”原则。同时应尽可能做到选用一只染料,获得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效果,即称“一补二全”原则。 如拼翠绿色,有条件的话应选择与翠绿色最接近的绿色染料,然后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染料调整色光。也可以选用翠蓝色(即绿光蓝)与嫩黄色(即绿光黄)拼混。 又如拼红光蓝色,尽量不要采用“蓝+红”,应选择与蓝色相近的颜色(紫色)补充红光,做到“就近补充”,这样拼色操作更方便、经济 2.1.2材料与仪器 织物:纯棉织物染料:汽巴克隆活性红,汽巴克隆活性黄,活性翠兰KN-G药品:食盐,纯碱仪器:恒温水浴锅,250mL容量
7、瓶,5 ml和10 ml移液管,托盘天平,烧杯,温度计,玻璃棒,吸耳球等等。2.1.3实验处方和工艺条件 表1:拼色实验处方项目汽巴克隆活性红汽巴克隆活性黄活性翠兰活性染料2.7owf2.7owf2.7owf食盐40g/L40g/L40g/L纯碱10gL10gL10gL浴比50:1染色温度303030染色时间30min30min30min固色温度606060 活性染料染纯棉织物染色工艺曲线: 纯碱 70 30min 入染 食盐 2/min 40 15min 15min 2/min 降温 水洗,皂洗,晾干所选染料用量为2.7(owf), 纯棉织物为1 g,则每块织物所需总染料量为: 1(g)
8、215;2.7=0.027(g) ,每一份染料量为0.0039g给定染料浓度为10gL ,即10g/1000mL,稀释到100mL容量瓶中,且1mL中有 0.0039g染料,0.0039g/1mL= X*10g/L/100mL X=39mL ,则取39mL给定染料到容量瓶中定容。 浴比为50:1,则染液总量为50mL,所需食盐和纯碱分别为2g和0.5g, 则每份染液所需加的水为:50-7=43ml2.2实验步骤 2.2.1拼色染色步骤 1)按照实验处方用蒸馏水配制染液溶液,然后再干净的染杯中加入规定量的料溶液和助剂(用刻度转液管量取),补足所需水量。 2)染浴配置完毕后,染浴升温至30,将已经
9、润湿的羊毛织物挤干后投入染浴中开始染色。 3)染浴以2/min的速度逐渐升温至60,在60染30min,染色完毕后取出试样,用冷水洗,烘干。2.2.2宝塔色卡的制作步骤三角形色卡的三个顶点,就是某深度下某种染料三原色的标准颜色。三角形共由36块色卡组成,每边有8块色卡,三角形上部顶点为三原色中的黄色,底边左侧端点为红色,右侧端点为蓝色。除顶点,三条边上所有颜色均由该边两端两种染料相拼而成。左侧的每块色卡,黄色染料含量降低,红色染料含量升高,直至左侧端点,全部为红色。染料总用量分为8份,从0至7,每块色卡三种染料浓度之和为2.7%,越接近三角形的中心区域,三种染料在染色配方中的比例越接近,色卡颜
10、色越接近灰色。 宝塔色卡的编号如下: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所用的染色处方和母液浓度以及染液配方计算均与上述相同。以下是各色卡表2:对应的编号及浓度比例:编号染料浓度比例(黄:红:蓝)编号染料浓度比例(黄:红:蓝)17:0:0192:2:326:1:0202:1:436:0:1212:0:545:2:0221:6:055:1:1231:5:165:0:2241:4:274:3:0251:3:384:2:1261:2:494
11、:1:2271:1:5104:0:3281:0:6113:4:0290:7:0123:3:1300:6:1133:2:2310:5:2142:1:3320:4:3153:0:4330:3:4162:5:0340:2:5172:4:1350:1:6182:3:2360:0:72.3拼色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所得的试验样品得知,两原色的拼色实验简单与三原色实验,并且颜色变化较为明显。 1) 两原色中黄蓝拼色颜色色泽鲜艳,变化阶段明显,红黄和蓝红的变化颜色都不是很明。 2)三拼色中的三种染料的比例变化不同所染出来的样品的色相,明度,彩度各不相同,但是总体看来是颜色较深。2.4注意事项 1)粘贴样卡时正反面
12、必须一致,纹路必须相同。同类染料的色卡应使用规格相同的织物。因平纹织物有经纬之分,所以在裁剪、粘贴和制作样卡时,必须注意样卡纹路的一致性,否则会影响样卡的正常色光。 2)制作色卡时,每个样卡都被裁剪成均匀大小的正方形,有一定的颜色深浅以及色光的变化,整体上呈现具有一定颜色渐变效果的“金字塔”形状。色卡背面附有各样卡所对应的编号和染料用量比例,以及染色所用处方及染色工艺曲线。3仿色实验 3.1仿色实验介绍 绝大部分纺织品的颜色都是通过双品或三拼、有的甚至是四拼得到的。拼色时除了要考虑必须是同类染料、染色性能相近外,还要清楚三原色染料的提升力和三原色拼色的色相,考查染料三原色的提升力和三原色拼色的
13、色相是仿色的基础(仿色即通过选择染料和配比染出标样的色相) 染料提升率(单色)实验,是从小到大选择一系列染料用量,使织物染得一系列由浅到深得试样。以单色实验试样为基础,选择表面深度相近的三元色用量,作为拼色三角的顶点设计处方。 3.1.1仿色实验目的 通过仿色实验可以更加清楚的认识色光的变化规律,对颜色拼色实验能有进一步的理解。拼色的正确否对保证染色产品的色泽是否符合要求,提高生产效率有重要的意义。 3.1.2实验处方及工艺条件阳离子染色实验方案迁移型阳离子染料 x醋酸(98%) 2.5%醋酸钠 2.0%元明粉 10%匀染剂MR 0.3%染色浴比 1:50PH 44.5始染温度 85阳离子染料
14、染羊毛的工艺曲线 : 100 30min 入染 2/min 降温 85 30min 50水洗,晾干 3.1.3所用材料与仪器 织物:每根毛线0.5g 染料:10g/L阳离子桃红FG、10g/L阳离子艳兰RL、10g/L阳离子黄7GK药品:乙酸,1227匀染剂仪器:恒温水浴锅,250mL容量瓶,烧杯,pH试纸,温度计,玻璃棒等。 3.2仿色实验步骤 1) 观察所给试样为淡黄色,初步确定为黄、红两拼色,其中黄光较重,通过观察分析以及活性染料染料宝塔色卡的对比首先将染料总用量定为1.8%(owf),黄红比例接近于6:1和5:2之间。2) 计算当染料总浓度为1.8owf时,所需染料为0.018g,给定
15、染料浓度为10g/L,计算每一份染料中有0.0026g,计算过程如上,则取26mL给定染料到100mL容量瓶中定容。3)编号1号,2号烧杯,分别吸取43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然后向其加入规定量助剂,加入醋酸调解pH为4到5之间,分别吸取上述比例的染液于烧杯中( 用刻度转液管量取)。4)染浴配置完毕后染浴升温至85,将已经在45中的润湿的毛线挤干后投入染浴中15min后开始染色。5)染浴以2/min的速度逐渐升温至100,在100染30min,染色完毕后取出试样,用冷水洗,烘干。6)观察第一组毛线的颜色,黄与红比例为6:1试样,颜色比标样颜色深不偏色,黄与红得比例为5:2,偏色。颜色也较深。设定
16、染料浓度梯度为0.4,所以第二组的染料总用量为1.4.%(owf),黄红染料比例为6:1,结果还是有点深,一次类推,不断的进行摸索对比,调整配方与染料总用量为1.0,黄红比例于6:1,得到与原样较为相近的试样,以下是打样过程中所经过的六个个中间样的染料用量比例:表3:仿色染料配比编 号染料配 比染料%(owf)黄/mL蓝/mL14:31.84323:43434:31.44343:43454:31.04363:4343.3实验结果分表4:仿色实验原样与试样试样编号布块分析原样颜色由黄色和红色拼成1染料总浓度为1.0g,黄红比例为6:1的试样颜色接近于原样2黄与红的比例5:2的试样偏红色3染料总浓
17、度为1.4,黄与红比例为6:1的试样颜色还是有点深4黄与红的比例为5:2的试样颜色稍微有点深还偏红色5染料总浓度为1.8,黄与红的比例为6:1时,颜色较深,6黄与红的比例为5:2时的试样颜色较深且偏红色 根据表中参数拼色得来的样品和所给样品颜色接近,色光和颜色深度接近程度较大,确定为大致配方比为黄:红=6:1.染料对织物重为1.0%owf。试样与原样颜色接近,不偏色,最终实验样品达标。3.4实验注意事项1)染色过程中应该经常搅拌被染织物,防止染花。2)加食盐时应该将织物取出,迅速加入并搅拌溶解后在放入织物。3)注意及时补充适量水以维持染浴的浴比。4总结 1)用染料进行拼色的时候,二色拼通常颜色较鲜艳,色相较正,色光好。 2)试验过程中没有进行皂洗,会有部分未固着的染料浮于织物表面,影响色光。 3)当染料配比变化不大时,得色会由些许变化,呈渐变性。 4)活性染料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XXXX学校后勤人员管理考核方案范文
- 江西省统计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2025
- 综合解析人教版八年级《力》定向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安防工程监控安装施工方案
- 工程监控安装施工方案
- 综合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综合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
- 会计微积分考试题及答案
- 会计大专考试题目及答案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专项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华科学霸考试题及答案
- 中建二局签工作合同范本
- 《无人机飞行安全及法律法规》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
- 静脉降压药与高血压急症
- 安全隐患报告奖励制度范本
- 2025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 2024年佛山市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招聘考试真题
- 脑梗的护理常规
- JG/T 342-2012建筑用玻璃与金属护栏
- T/CGCC 95-2024书画艺术品溯源鉴证方法和要求
- 2025欧盟REACH法规高关注物质清单
- 《过渡金属稀土金属》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