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精选15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2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2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
2、丽。3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理解课题的含义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二)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练习中词语的意思。(三)按照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的主要意思。二、教学重点、难点(一)理解课题含义及课文的主要内容。(二)给课文分段并归纳各段段意。三、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课题含义及课文主要内容。1解题。板书课题后,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1)天堂常用来比喻什么?(2)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天堂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是指能让鸟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地方。)今天我们将和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到“鸟的天堂”去欣
3、赏美丽的南国风光。2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课后词语的意思。(提醒学生注意读准以下字的字音:“颤”,“应接不暇”中“应”。“一簇”中“簇”),“隙”。理解词语。灿烂:光彩鲜明耀眼。陆续:表示先先后后,时断时续。逼近:靠近、接近。茂盛: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应接不暇: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3检查学生自学字、词情况。(二)研究课文的写作顺序。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1)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2)每次去都看到了什么景物?每次去时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3)用“”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的段意。2听完教师范读课文后,学生回答思考题
4、。(1)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两次。第一次是在黄昏,第二次是在早晨。(2)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没有见到一只鸟,认为“鸟的天堂”里没有鸟,有些失望。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感到“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因为作者两次去时看到的景物不同,所以思想认识会有这样的变化。(3)课文按作者游览顺序记叙,可以分为四段来理解。第1段:讲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第2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色。第3段:讲作者和朋友们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情景。第4段:讲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三)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书写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教学札记: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
5、)学习第1、2段课文内容。(二)认识事物的静态,感受“鸟的天堂”的静态美。(三)理解课文,能说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四)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二、教学重点、难点(一)认识事物的静态,感受“鸟的天堂”的静态美。(二)理解课文,能说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教学过程(一)学习课文第1段。1指名学生读第1段。(1)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2课文是怎样描写“我们”出游的时间和心情的?(“吃过晚饭”、“热气已退”、“太阳落山”表示夏日的傍晚,也就是“我们”出游的时间。“自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这是讲水面很安静,没有风和过往的船只。“三支桨有规律地
6、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说明四周幽静,没有一点声响,只有木桨拍打水面的声音。反映了“我们”出游时心清十分愉快。)小结:晚饭后我们划船去玩。(二)学习课文第2段。1学生默读第2段。思考,讨论。(1)我们第一次出游,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什么?(大榕树。)(2)这段课文中主要描写了大榕树什么特点?(一个是大,另一个是美。)(3)课文里哪些地方说明榕树大?(在第4自然段开头交代“河里很宽”,这里为什么会变窄呢?让学生找出有的句子读出来。“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原来河面给树叶占去了,所以变窄。另外,由于当时离得远,所以当“我”说许多株时,“我的朋友”有的说是一株,有的说是两株,到底是几株呢?找
7、出课文中的语句“我们的船真是一株大树”。为什么作者开始把它看成许多株?“不可计数”是什么意思?)(4)课文里哪些地方又写了榕树的美呢?(请学生画出课文中的语句,读出来,说说对这些语句的体会。“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是写大榕树静态的美,前半句是写实实在在的事物,后半句中“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是作者的感觉,也就是大榕树静态的美,给作者带来的美的感觉,“颤动”并非真的在动,那每一片树叶都是那么绿,作者仿佛看到它们在霞光中一闪一闪的。)(5)作者对这棵大榕对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
8、从哪些句子里体会出来的?(“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话,赞美了生长茂盛的大榕树,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7、8自然段。(可以先出示投影,放配乐朗诵,让学生体会朗读时的语气和感情。然后让学生用赞美和喜爱的语气试着朗读。)(三)指导背诵第7、8自然段。小结:我们随着作者第一次经过了“鸟的天堂”,看到了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它枝繁叶茂,长有许多枝,静静地卧在水面上,充满着无限的生命力。鸟的天堂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通过阅读讨论,感受榕树的美丽,体会群鸟纷飞的热闹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9、【教学重、难点】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多媒体课件展示。二、引导学习、昨天我们学习了鸟的天堂,知道了作者去了两次鸟的天堂,在离开的时候,产生了这样的感受:“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轻读这段感受,试着围绕感受提几个问题,让大家一块讨论讨论。、学生自由提问。(课堂教学中“学什么”“怎么学”是教学的关键,此环节让学生自读感悟质疑,问题来自学生,适合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小结: 作者为什么感到“留恋”? 为什么说是作者的眼睛“骗”了他?
10、两个“鸟的天堂”,为什么第一个加引号,第二个却不加? 那儿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三、学生自主学习边读边划边注释,也可相互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四、汇报交流,品读感悟、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下列句子,体会榕树的大、美,鸟的多、欢: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
11、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渗透训练: 这儿的鸟真多,生活真快乐,有的( ),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应接不暇”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你在生活中遇到那些事让你应接不暇?(语文教学“教什么”成为许多老师头疼的问题。我想语文应该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即“双基训练”不可少,求“活”的同时还要求“实”。)、引导讨论:那儿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环境幽美,榕树大; 气候宜人,四季如春,鸟食丰富; 人们注意保护等。、对照所提问题品读解难。五、拓展延伸、年巴金游后写下鸟的天堂,年又亲笔题写“小鸟天堂”几字,使广东新会市天马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
12、下吧!(学生观看录像。)、用一句话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小组为单位自由搭配,扮演“游客”“导游”介绍游玩“鸟的天堂”。、来自网上的最新消息:由于当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小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大量的鸟儿飞向他方、亲爱的同学们,当你看到“鸟的天堂”被破坏,你最想在网上说些什么?【板书设计】树:大、美鸟的天堂 喜爱 赞美鸟:多、欢【专家点评】教师在学生学得最开心高兴的时候,及时地泼一盘冷水,让学生在情感上受不了这么好的“鸟的天堂”居然被破坏,从而产生积极的想说的愿望,表达成为学生内心真情的流露,教学效果较好。整体总评:、努力实现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13、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拓宽教学内容,引进课程资源。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外延是等同的,教师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试着做导游,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读书、探讨的积极性,有意识地加强了课内外的联系。鸟的天堂教学设计3一:教学目标: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
14、:重点是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三:教学准备:相关课件、表格、词语、生字卡片、导游表演道具四:教学课时:两课时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广东新会吗?(没有)那里的景色可美丽了。瞧,这就是广东新会天马村湖心岛上迷人的风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好好的尽情欣赏吧!(看课件,在音乐中欣赏鸟的天堂风光)。2、师:谁来说说,画面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生:(那儿的树真多;那儿的鸟真多;那儿有一棵很大的榕树;鸟儿都在榕树上安家,那儿真是鸟的天堂)师:是啊,那里的大榕树硕大无比,充满了
15、生机和美丽,那里的鸟儿生活是那样自由快乐,那儿的确是鸟的天堂。(板书课题:鸟的天堂)【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课件中初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3、师:现在就让我们和巴金爷爷一起走进这鸟的天堂,细细的去品位这迷人的风光吧!(简单介绍本文作者巴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师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师:谁能把这些词语读给大家听一听呢?(出示课件词语宝宝)(师正音,指名读,齐读,或带读的形式)应接不暇 纠正 静寂 逼近 做巢 树梢3、开火车读本课的生字4、师:同学们的字词掌握得真不错!说
16、明大家都很用心的预习了课文,那么谁能说说读了这篇课文后你都知道了什么呢?生:读了课文我知道作者在那看到了一棵很大的榕树,有许多的鸟在那里自由飞翔;我知道了作者去了两次鸟的天堂;我知道了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没看见鸟,第二次去才看见的;我知道作者两次来到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不同师:你真会读书!初读课文你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这两次他到底都看到了什么不同的景色呢?为什么作者两次所见所闻会不一样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两次看到的不同景色句子用笔划下来,再和你小组里的小伙伴交流。5、小组讨论交流(生: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
17、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6、全班交流,说说你初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设计意图: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课文的脉络层次,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范例难字,书写生字1、师范例难写的生字,(如,“灿”“规”中的偏旁“火”“夫”最后一笔都由捺变为点;“耀”字中的“光”最后一笔由竖弯钩变为竖提,右上部分“羽”字中的两个横折钩都变为横折;“隙”字右上部分的“”中间一笔是竖,不是竖钩。另外,“主干”“枝干”中的“干”都是“树干”的意思,应读作àn;“
18、不禁”的“禁”读jn;“兴奋”的“兴”应读xng。)2、生抄写生字第二课时一、整体感知,激发情感1、同学们,昨天我们同巴金老先生一同去了鸟的天堂,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有感而发的呢?谁能与作者心通,有感的读出作者的心声。3、“鸟的天堂”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这棵神奇的树。二、品词读句,感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1、指名读5-9自然段,思考这棵有什么特点?2、默读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棵大榕树的特点的?把你感触最深的句段多读两遍,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3、
19、交流:(1)预设学生可能会首先读第7自然段,并会强调“大”字。师:你强调了“大”字,想用朗读突出榕树的特点大,有没有不同的看法。老师认为应该强调“一”,谁能帮老师说说理由。是啊,这句话是承接前面的争论而来的,让我们先去看看他们是怎么争论的,谁能读一读5、6自然段。从他们的争论能看出榕树的特点吗?这两段该用什么语气读呢?指导朗读。(2)到底是怎样的一株大榕树,让我们如此的争论,让我们再来看一看第7自然段,指名说一说。“不可计数”什么意思?指导看课件,谁能用一个词语表示大榕树的大(独木成林)。一个“卧”字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了什么?再引导看课件。谁能用朗读来展示大榕树的“大”。师:人常说“独木不
20、成林”,但这棵却覆盖整个小岛,形成独木成林的奇观,她是那样安详、优雅、自然、宛若一个隔离尘世的人间天堂,难怪作者这样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齐读)(3)学生引出第8自然段,闭目听老师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颤动”什么意思?换成“抖动”行吗?想像“颤动”和“抖动”的样子,引导学生联系整个句子,理解颤动表现了新的生命虽是弱小的,但生命力是旺盛的。师:多么旺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啊!难怪作者如此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回读)让我们一起齐读这一段。(4)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愿意来这棵南国的树上安居乐业吗?可是作者却没有看见一只鸟的影儿。“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对吗?让我们再次走进鸟的天堂。三、品读想像
21、,渗透写法1、闭目听老师读11-13自然段,想像。2、说说你看见了什么?3、从中我们发现鸟的天堂有什么特点?4、谁能用朗读表现鸟儿的多和自由快乐?5、“应接不暇”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师: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你可以查字典、工具书,也可以联系上下文。6、“鸟的天堂”里有许多鸟,可作者为什么只具体写一只画眉鸟呢?这就是我们曾经说过的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这只画眉鸟就是这里的点,许许多多的鸟就形成了面。以一只画眉鸟展示鸟儿们的自由快乐,让我们感受到了群鸟欢腾的壮观景象,这又叫动态描写。那么前面的大榕树就属于(静态描写)。动静结合是本文的又一表达方法,在今后的写作中,同学们要善于运用这两种表达方法。
22、四、引导质疑,感悟“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1、默读第14自然段,谁能火眼金睛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前面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而后一个没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昨天不是没有鸟而是我的眼睛没有看到,因为去的时间是黄昏,鸟都栖息了,再加上大榕树的枝叶繁茂,所以没有看到。而第二次是早晨去的,鸟都欢快地飞出来。作者见到的确实是鸟的天堂。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指的是茂盛的大榕树。第二个不加引号,是用天堂来比喻这里对鸟儿的栖息繁衍再合适不过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2、鸟的天堂里既然有这么多的鸟,就让我们一起来尽情欣赏吧!(出示课件)五、深化中心,迁移教育1、学完了课文,谁能告诉我这里
23、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呢?2、除了大榕树的大和茂盛外还有什么原因呢?(人类的保护;位置好,远离人群;河可给鸟提供食物和水)3、是啊,大自然多么的神奇、美丽,我们应该学习这里的人们,保护鸟类、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母亲成为人间的天堂。六、拓展延伸、激情写作作业:如果你是鸟的天堂里的一只小鸟,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的家园呢?以榕树上一只小鸟的身份写一篇导游词。七、板书设计树:大、茂盛、勃勃生机傍晚)静鸟的天堂 的确是美丽的南国的树鸟:多、自由、快乐(早晨)动画眉鸟(点面结合)鸟的天堂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2,认识本文中的动态和静
24、态的描写。3,感情朗读课文。(二)情感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南方的优美风光,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2,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3,教育学生养成主动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感知全文师:(配乐解说)在广东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间有一块泥滩小岛。潮退外露,潮涨水淹。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静而优雅,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又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从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
25、野趣盎然,形成南国一个奇观。(齐读)鸟的天堂。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作"鸟的天堂"啊师:是的,确实是个很美的地方,老师每次读到这篇文章时,都会被陶醉,甚至迷恋,它静谧,优雅,和谐,安详,带着你的想象再读题。(美读)鸟的天堂。师:好,昨天大家都预习了课文,借助预习提示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师:到底是六年级的学生,能在预习中学会生字词,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并且理清了文章的层次。师:再快速浏览课文,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有怎样的感慨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师:这是作者的感慨,能不能把这感慨地味道再读的浓一些
26、。师:大家读这句话,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师:你怎样理解师:一株榕树便天堂!这是怎样的一棵树啊。二,重点读"树",品味写法师: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伴着夕阳的余晖,走近这株神奇的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仔细地听。师:配乐朗读19自然段。(生)闭眼听。师:你仿佛看到一颗怎样的树 (板书:大,绿,生机勃勃,茂盛)师:当作者看到这株大榕树的时候发出了怎样的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师:板书,这是作者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师: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 默读课文的19自然段,可以动笔标注出来。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交流:"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
27、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由不可计数这个词,感受到这是一株大榕树。师:课件出示这句话,再读,谁还有新的发现自由读师:为什么不可计数 这跟它的生长特点有关。找相关句子读一读。"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师:见过"枝上又生根"的树吗 有谁知道我们福州被称作什么城师:(播放榕树的图片)介绍:大家看到这许多的像胡须一样的东西,就是榕树的气根,气根的生命力很强,当它越长越长,垂到地面时,伸入泥土,就形成了枝, 枝上再生根,根再形成枝,就这样横干直枝相连,盘根错节,所以 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师:知道它究竟有多大吗师:和会场
28、相比,相当于20多个会场。师:把你的赞叹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出来。师:人常说"独木不成林",但这棵树却覆盖整个小岛,形成了"独木成林"的奇观。难怪作者这样赞叹。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师:还有哪里具体写出了"大"师:一个"卧"字仿佛又让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交流:(年代久远,安详,安静,古老学生:交流感受并把感受读出来。)师:多么生动,巧妙的一个"卧"字啊,她静卧在水的中央,独立成一个小岛,是那么的安详,优雅,自然,宛若一个隔离尘世的人间天堂啊。所以作者这样感慨 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师:让我们再
29、次走近这榕树,引读"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生齐读:"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 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一样。"师:继续交流,作者还怎样写出了这些特点"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用展示生命力,来表现茂盛。师:它是怎么展示的"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叶子密集到"一簇的一簇的堆起来"师:引读这段话。从哪里还能体会到这种生机勃勃"那翠绿的颜色,
30、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生指名读,轻轻自读。指名读师:读这句话,大家有没有疑问(生自由地读,体会)师:那是风吹,是鸟动,是阳光的照耀,是新发的嫩芽,是那绿叶本身就蕴育着无限的生机,所以(齐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师:这是树叶在颤动,是生命在颤动,分明也是作者的心在颤动,所以他情不自禁地赞叹师:巴金先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这株大榕树的勃勃生机,用我们的朗读去再现这文字的生命!生背诵。指导交流背诵。)三,迁移练笔,引向读"鸟"师: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为
31、什么能如此的美丽,除了它自身旺盛的生命力以外,还有天马村的人们对它的爱护。几百年来,人们把这棵大榕树看作是一棵神树,把树上栖息的鸟看做神鸟,不许人们去触动它,如果谁打鸟,就会受到家法的惩治,多少年来天马河的人们就是以他们最纯朴的环保意识,保护着鸟,保护着树,所以,天马村的人们至今仍然拥有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师:正是由于有了这美丽善良的南国的人,才有了这神奇美丽的南国的树。假如你就是那第一只飞来的仙鹤,你发现了这株美丽的南国的树,你将怎样召唤你的亲人,朋友来此安居乐业 请你写下最能打动他的话。生写。师:提示,可以用文中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交流。师:就在你的召唤中,一只鸟飞来了,两只鸟飞来
32、了,千百只,千万只鸟飞来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成了真正的生读:鸟的天堂。师:今天我们没有看到一只鸟,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起初,周围是静寂的(课件出示,学生静听配乐鸟鸣声,音乐和文中描述相吻合,先是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接着越来越多。最后整个树上变得热闹了!百鸟齐鸣)师:你听到了什么 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谈。师:那是一片和鸣谐调的天籁之声,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文学巨匠巴金又是怎样通过文字来展示这种百鸟出巢的生命之美的,请同学们回去后运用今天的学习方法自学文章的第二部分,再一次去感受这天下奇观(齐读) 鸟的
33、天堂。鸟的天堂教学设计5一、破题激趣,初识“天堂”美、同学们,在你们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呢?、对呀,天堂就是神话故事中人们想象的幽美、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描写的是“什么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同学们,你们想看看鸟的天堂吗?多媒体播放鸟的天堂录像,让学生充分想象,如临其境。、学生用语言描绘情境。、质疑课题:作者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呢?二、自读自悟,感知“天堂”美、读: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读课文,可以低声速读,可以高声朗读,可以同桌互读,可以双人读,个人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大榕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4、?你是从哪些句子或段落中体会到的?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美?、画:把反复读书后仍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三、研读体悟,感受“天堂”美、质疑:同学们都自主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把问题进行归类、筛选。、合作学习: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如,大榕树怎么会成为鸟的天堂?为什么说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不加引号?学生按小组进行再朗读,再感悟,寻找依据,形成自己的看法,然后相互交流,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及时鼓励,随机引导点拨。、全班交流:每小组推荐一名发言人。其他组员作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师生共同
35、评价。、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四、赏读课文,感受语言美、练习读课文:选择你最感兴趣或最喜欢的段落标一标,读一读。、交流: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精彩的段落读给同学听。课件出示学生读的句子: 关于榕树“大”:“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有许多根”学生自由读,注意突出数量词,“许多株”“两株”“真是一株”,并播放录像,讲述其占地面积达多亩,读出榕树之大。 关于榕树的茂盛和美丽:“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学生自由读句子,注意读好“簇”“堆”“那翠绿的
36、颜色”“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等词句,同时播放录像引导学生看图想象。(这句话写出了榕树的旺盛生命力和色彩的美丽。)“簇”“堆”说明树叶的多和茂密。“那翠绿”说明一片片叶子绿得发亮,在眼前闪烁就好像一个个颤动的生命。“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表达作者由衷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读出情,读出味儿来。 教师小结:是啊,同一个句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读起来也不一样,只要能把你感悟到的读出来都是可以的。 学生自由读,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 关于众鸟活动的场面:“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某一学生读后,请
37、其他学生说说读得怎么样。 教师指导读好“大的,小的,花的,黑的”之间的逗号和“有的有的有的”“一只画眉好听”“到处到处”等,读出鸟的数量之多,不可胜数,鸟儿活动之美。 齐读。、配乐、配画齐读这些句子。、推荐读得好的同学赛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小结:作者笔下展示了人与自然,树与鸟的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的生命之美。这里不仅是鸟的天堂,在这样好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不也像在天堂里一样吗?让我们共同去创造美好的天堂吧!五、结合实践,引导创造美、多媒体出示大榕树美景图:目前,“鸟的天堂”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收集一些有关材料,当一回导游写一篇解说词。写清楚导游的身份,旅游的地方及特点,力
38、求写得清楚明白、形象生动。、鸟的天堂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精品佳作,让我们感到大自然在人类保护下充满生命活力之美。“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同学们,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环保办点实事吧! 以雏鹰小队为单位调查环境污染问题,如,废旧电池污染、工业污染等,写出调查报告,利用班队会进行交流,提出治理规划。 组织环保宣传小分队,向社会宣传环境保护的意义,让人们都投入到环保中来。、让学生参加一项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鸟的天堂教学设计6一、课文内容分析鸟的天堂是著名文学家巴金1933年到新会访友时所作,后来与同一时期的散文一起收入旅途随笔中。这篇文章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不同景象,分别描写了傍晚
39、静态的大榕树和早晨榕树上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和赞美。课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9自然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色;第二部分为第1014自然段,写第二天早晨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以及对它的留恋和赞美。本文在表达上独具匠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与动态的双重描写,文章运用了先整体后部分的方法描写大榕树,突出了它的静态之美。运用以静带动、动中寓静的方法,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百鸟欢闹的场景,使学生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
40、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除此以外,文章中描写鸟儿的时候运用了先面后点的写法,先写百鸟欢闹的场面,再具体写一只画眉在唱歌,这样的描写手法让人眼前一亮。第二,这篇文章的细节描写细腻到位。巴金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时候并没有见到鸟,所以他第一次时着重描写了奇特的大榕树,将大榕树描绘的美丽又迷人,在描写大榕树时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具体描写近看树枝和树叶的特点,大榕树的勃勃生机跃然纸上。巴金第二次去“鸟的天堂”时如愿见到了鸟儿,并且看到了群鸟在大格树上乱飞的壮丽景观,将鸟的天堂的动态之美描写得淋漓尽致。巴金主要描写了鸟儿的叫声、鸟儿的身影和鸟儿的形态大、小、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
41、;然后又着重描写了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可爱的鸟儿和它们在这个天堂里生活情景。在这一段文字中既展现了鸟儿的数量与种类繁多,又表现了它们的快乐、自由。二、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够在学习中感受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和赞美。但学生对动静结合的表达方式理解不够到位,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学习,感受主旨、积累文字并迁移运用。三、教学目标1.认识“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榕”等10个字,会写“陆续、白茫茫”等9个词语。2.朗读课文,懂得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
42、堂。3.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之美,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学习字词1.引导学生关注“天堂”的特点。(幸福、美好)2.今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的脚步一起走进:鸟的天堂。【设计意图:通过关注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初读中感受鸟的天堂,整体切入新课。】二、借助预学单,小组分享重点字词1.指导书写:桨、桩、暇。2.出示词语
43、,学生认读。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白茫茫,涨潮榕树,纠正,树梢,画眉,陆续3.出示句子,朗读体会。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设计意图:从字音、字形到文中选段,由易到难,既巩固了词语,查漏补缺,又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使学生更容易走进文本。】三、整体感知,梳理脉络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思考: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景象有什么不同?预设:两次到“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傍晚,看到了一株静静的榕树;第二次是在早晨,看到了众鸟纷飞的热闹景象。(一)以读促讲,体会静态美一读,读懂写
44、作顺序1.放生读第19自然段,思考作者观察角度的变化。预设:由远及近2.默读第14自然段思考与榕树描写无关为何要写?预设:奠定轻松、愉快的基调引出“鸟的天堂”(二)再读,感受静态之美1.默读第59自然段,思考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预设:枝繁叶茂、生机勃勃2.聚焦第7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谈一谈作者是如何描写榕树之大的。(1)不可计数预设:枝干多到数不清,写出榕树之繁茂。(2)“卧”提示:不仅写出榕树之大,也勾勒出榕树古老而安静的姿态。3.聚焦第8自然段,作者又是如何描写榕树生命力旺盛的?(1)拟人句。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预设:“展示”一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突出了
45、榕树旺盛的生命力。(2)关键词语。提示:“一簇”“堆”展现树叶之密,“照耀”“颤动”展现树叶之绿,从而体会榕树蓬勃的生命力。(三)三读,读出自然之美1.生机勃勃与安静矛盾吗?预设:不矛盾,环境是安静的,生命是蓬勃的。2.小结写法。我们随着作者第一次经过了“鸟的天堂”,看到了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它枝繁叶茂,静静地卧在水面上,充满着无限的生命力。作者对榕树的大及枝叶等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样的描写是静态描写。我们通过这部分课文的学习已经欣赏到了一幅美丽的静态图。3.指导朗读:节奏舒缓,语气带有赞美之情。读出自然和谐之美,读出生机勃勃之美。【设计意图:抓住文中重点词句,在朗读中感悟,感受榕树大而繁盛的姿
46、态,为下文刻画“鸟的天堂”埋下了伏笔,突出作者写作的特点,让学生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为学生理解为何大榕树的确是“鸟的天堂”做铺垫。】四、存疑结课,布置作业1.同学们,人们常说独木不成林。但这棵繁盛的榕树却“独木成林”。可遗憾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时却不曾看到鸟的影子,他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的影子!那“鸟的天堂”真的没有一只鸟的影子吗?真正的“鸟的天堂”究竟是什么模样的呢?我们下节课一起去看看百鸟欢腾,群鸟纷飞的场面吧!2.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3.抄写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第二课时一、回忆内容,复习导入1.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大榕树有什么特点?预设:繁盛、有生命力2.通过上节课
47、的学习,我们一同欣赏了榕树的静态之美,其实在这棵树上栖息着数不清的小鸟。第二天清晨,作者又来到这里,目睹了百鸟欢腾,群鸟纷飞的情景。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鸟的天堂。二、读议结合,体悟动态美(一)读懂写作顺序自读第1013自然段,用“_”划出表示事情发展顺序的词语,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鸟的天堂”由寂静到热闹的过程的。预设:起初:寂静后来:一声鸟叫接着:第二只、第三只继续:热闹,到处到处(二)细读感受动态之美1.聚焦第1213自然段,感受作者如何描写出“鸟的天堂”的欢腾热闹。学习提示:默读第1213自然段,用“”划出表现鸟儿欢腾热闹的语句,和同桌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
48、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预设(1):两次“到处都是”写出小鸟多且飞得快。预设(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写出鸟儿种类多。预设(3):多个动词,描写出小鸟的不同姿态。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预设(4):“应接不暇”没有写出具体数量,却让人感受到鸟的数量之多让人数不清。小结提示:描写了群鸟的飞、站、扑、叫等活动情况,这种描写事物活动及变化的写法叫动态描写。2.“鸟的天堂”热闹非凡,作者为什么只具体写
49、一只画眉鸟呢?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提示:这是我们曾经说过的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将“鸟的天堂”热闹欢腾的场面描写得层次分明,细致入微。3.指导朗读。百鸟纷飞,众鸟欢唱,本是寂静的大榕树变得热闹非凡,我们应该怎样去读呢?预设:欢快的节奏,惊喜的语气。【设计意图:学生活动以同桌交流为主,学生在交流汇报过程中体会动态描写的写法,感受“鸟的天堂”的热闹欢腾。】三、动静对比,领悟写法(一)梳理线索“鸟的天堂”1.文中好几次出现“鸟的天堂”的句子,找一找,说说自己的理解。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
50、。“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2.提示:4句话共出现5次“鸟的天堂”。前四次都是指大榕树这个地方,只有最后一次是指小鸟生活的好地方。(二)课文分别描写了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提示1:第一次看到的是枝繁叶茂生机勃发的榕树,没有看到鸟。第二次看到百鸟纷飞,听到众鸟欢唱,感受到“鸟的天堂”热闹非凡。提示2:结合榕树的生机勃勃和鸟儿的欢腾雀跃这两方面来说,鸟和榕树和谐共处。(三)总结提升如果说大榕树的生机勃勃,给我们一
51、种静态的美,那鸟儿的生机盎然,就是一种动态的美,动静结合,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之美。这已经不仅仅是巴金心中的鸟的天堂,更是他心中幸福生活的美好天堂。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片段节选自巴金先生的筑渝道上,描绘的是作者1942年乘坐汽车从贵阳到重庆的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请你放声读,同桌交流你的感受。一片土、一棵树、一块田,它们使我的眼睛舒畅,使我的呼吸畅快,使我的心灵舒展。我爱这春回大地的景象,我爱一切从土里来的东西,因为我是从土里来的,也要回到地里去。生命,无处不是生命。提示:第1自然段用排比修辞写出了自然景色带给作者的震撼。第2自然段反复强调“生命”一词,情感细腻而热烈,表达了巴金先生对自然、对土地
52、、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从鸟的天堂到筑渝道上,走近巴金先生,我们能感受到他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正如先生所说:生命,无处不是生命。【设计意图:联系阅读链接,学生不仅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然和谐之美及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由衷赞美,也能够初步了解巴金先生的写作风格。】五、学以致用,推荐阅读1.描写一处从静到动的有变化的场景。例如:学校、商场、海滩等,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把内容写生动。2.阅读巴金的繁星,在阅读中继续发现静态与动态的变化之美。鸟的天堂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茫、桨、律、榕、隙、耀、暇、抛,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
53、的佳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2、正确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教学准备:1、课前师生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如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解决师留出的质疑:一共出现五次“鸟的天堂”,四次加引号的是作者引用别人的话,指天马河上的那棵大榕树,表示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民土地确权合同(标准版)
- 福建农林大学《平面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云南楚雄州妇联招聘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下半年陕西省属事业单位招聘355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山西运城临猗县“归雁计划”43人公 告 (一)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8月广东广州市天河区四季幼儿园编外教辅人员招聘2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四川九州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招聘质量助理工程师2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上海21世纪经济报道招聘数据分析实习生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有限责任公司实习生招募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云南昆明医科大学招聘博士工作人员7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酒店装修工期管理措施
- 2025-2030中国移动卫星终端设备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智慧公交可行性研究报告
- 项目城市轨道交通风险管理与安全评估刘连珂
- 音乐演出活动场地使用协议
- 销售人员廉洁自律心得体会
- 鲜奶运输规范管理制度
- 2025版安全生产法培训
- 机动车环检试题及答案
- 钉钉操作培训
- TCAPC 016-2024 院外呼吸慢病健康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