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知识点梳理_第1页
初中化学知识点梳理_第2页
初中化学知识点梳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阿伏加德罗-分子的发现化学史实 道尔顿 -原子的发现 最早使用铁的年代-春秋战国时期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门捷列夫 最先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结论者-拉瓦锡(最早使用天平) 电子的发现者-汤姆逊气 体的检验 O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C CO2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则是。 H2 :将气体导出点燃火焰为淡蓝色,点燃时有爆鸣声,生成物只是水 原理: 收集: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满。气体的制 备 O2 注意事项:试管口应略

2、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不干燥,蒸发出来的水冷凝回流炸裂试管;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药品堵塞导管);若用排水法收集,完毕后应先撤导管后熄灯(防止水倒吸入导管使导管炸裂) 原理: 收集: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CO2 验满:将燃着的木条伸到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满。注意事项:不能用浓盐代替稀盐酸(浓盐酸有挥发性,使制得的氧气不纯);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硫酸与碳酸钙反应后生成硫酸钙附着在大理石表面使反应中止)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如:灯泡发光、铁棒磨针、气球爆炸、融化有新物质生成,伴随的现象有:燃烧、生成气体、生成沉淀 化合反应:由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多变一

3、) 如:(A+BAB)化学变化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一变多) 如:(ABA+B)反应类型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A+BCB+AC) 如: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AB+CDAD+CB)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水或沉淀。如 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如: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密度物质的性质 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毒性 物性: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O2 化

4、性;能支持燃烧,能供给呼吸,具有氧化性 金刚石: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做钻石),最硬(做钻头)物性: 石 墨:深灰色细鳞片状的固体,最软(做铅笔芯)能导电(做电极)有滑腻感,耐高 温(做高温下的润滑剂) 木 炭:吸附性(用做食品脱色剂)活性炭:吸附性(做防毒面具滤毒剂) 可燃性:(氧气充足);(氧气不足) 化性: 还原性:;(吸热反应) 物性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水,密度比空气小。 有毒性:中毒机理:它容易与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阻碍了血红蛋白输送 CO 氧气的能力,人体缺氧而中毒。 化性: 可燃性:燃烧时火焰为蓝色,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2 方程式是 还原性: (

5、炼铁)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固体称干冰(用做致冷剂)CO2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灭火),不能供给呼吸(用灯火实验证明其存在) 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紫色石蕊变红) 与石灰水反应:(检验二氧化碳反应) 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 涵 义;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越活波(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排在H前面的金属可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生成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K Ca Na 除外) 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如:通 性: 金属+酸 盐+氢气 如:

6、金属+盐 新金属+新盐如: 溶解性:K Na NH+4盐皆可溶,硝酸盐遇水无踪影,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钡铅水不溶,碳磷酸盐多不溶。 金属+盐新盐+新的金属,如:盐 盐+碱 新盐+新碱如:(工业制氢氧化钠) 通 性: 盐+盐两种新盐如: 盐+酸新盐+新酸如: 用 途 :NaCl 调味,配生理盐水生理活动制Na2CO3 HCl Cl2 ;Na2CO3造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建筑;CaCO3做建材,做补钙剂;NaHCO3制糕点,治疗胃酸过多。浓盐酸: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在瓶口能形成白雾。做化工原料,除锈 物性 浓硫酸:无色油状粘稠液体,有强烈的腐蚀性,吸水性和脱水性(做干燥剂)。稀释时

7、放出大量的热(稀释: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到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酸 与紫色石蕊变成红色,与无色酚酞不变色 酸+活泼金属-盐+氢气,如:; 通性 酸+金属氧化物盐+水如: 酸+碱盐+水如: 酸+盐新盐+新酸如: NaOH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易潮解并吸收CO2变质(因而物性 要密封保存),有强烈的腐蚀性,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Ca(OH)2: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水溶液俗称石灰水有腐蚀性。俗名熟石灰、消石灰 用途:NaOH: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可除油污。碱 Ca(OH)2:降低土壤酸性,粘土、沙子、消石灰做三合土,砌转抹墙,配置波尔多液 与紫色石蕊

8、变蓝色,与无色酚酞变红色。 通性 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如: 碱+盐新盐+新碱,如:构成物质的微粒 碱+酸盐+水,如: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范围014;判断:PH7呈现碱性,PH=7为中性,PH7为酸性 变化规律: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检测方法: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涂在PH试纸上,把试纸上呈现的颜色与比色卡对照,即可确定溶液酸碱性。 元素符号:熟记课本上27种元素符号。元素符号表示的含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要表示“几”个原子,就在元素符号前面写“几”即可) 表示:两个氢原子2H; 八个铁原子8Fe;碳元素C;氖元素Ne。化 学 式 定义

9、: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写法 单质:大多数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除O2、N2、H2、Cl2等以外) 化合物:先读的后写,后读的先写,元素顺序为“金前非后氧最后” 含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由几个什么原子构成。化学用语 表示:两个氧分子2O2;四个水分子4H2O;九个硝酸根离子9NO3-。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求相对分子质量如: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40+2(16+1)=74 求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如:NH4NO3中N:H:O=14×2:1×4:16×3=7:1:12 求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10、分数如:CO(NH2)2中N%=46.7%化学方程式 定义:用化学式表示物质反应的式子 涵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表示客观事实;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即质量上的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1解设2方3关4比5解答书写原则:遵重客观事实;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金属单质如:Cu Fe Ca Al Mg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非金属单质如:C S P Si H2 O2 稀有气体如:Ar Ne He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金属氧化物如:Al2O3 Fe3O4无机化合 物 纯净物

11、 非金属氧化物如:SO3 CO2化合物物 酸 H+酸根离子如:HCl HNO3 H2SO3 H3PO4质 碱 OH+金属离子如:NaOH Ca(OH)2 KOH Ba(OH)2分 盐 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如:CuSO4 NaCO3 Cu2(OH)2CO3类 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过CO CO2 CaCO3等)如:CH4 C2H5OH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没有固定组成和性质)如:空气 海水 石油 煤 分子原子离子 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构 分成 解得 电失 子 表示:用化学式表示如:水分子H2O 氧化铁Fe2O3 二氧化碳分子CO2 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核外

12、电子(带负电) 质子(带正电) 构成:原子核(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表示: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如:铜原子Cu 氯原子Cl 氮原子N 原子不带电的原因:原子核带的正电和核外电子带的负电电性相反,电量相等,相互抵消,因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微粒之间的关系: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 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表示: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添加电荷数。如;Na+ OH- Mg2+ CO32- Cl-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的溶剂里,不能继溶解某种物质这种的溶液叫这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