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导学案_第1页
原理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导学案_第2页
原理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导学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化学反响的热效应导学案一:化学反响的反响热反响热:化学上规定,当化学反响在 下进行时,反响所 或的热量称为该反响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 ,通常用符号表示。影响反响热大小的因素:反响热的大小与反响的条件,反响物、生成物的种类、状态及物质的量有关。放热反响和吸热反响分析:为热反响个把个把1吸收 放出热量的过程角度:热量的化学反响为放热反响,这是热量的化学反响为吸热反响,这是能转化为热能等而被释放出来的过程。 能转化为能被“贮存起来的过程。从化学反响本质角度:假设破坏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 形成新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为吸热反响。假设破坏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 形成新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为放热反响。常见放热反

2、响有:I .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响。如:。 n .酸碱中和反响。如: 。出.燃烧反响。如: 。闪.大多数的化合反响。如:。常见吸热反响有:I.大多数的分解反响。如:。n .大多数持续加热或高温的反响。如:。出.Ba OH 2 8H2O 与NH4CI的反响,方程式注意: 反响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响条件没有必然联系。女口: 。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并非仅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也有其它形式如:光能、电能等,但通常是以热能的形式例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物质发生化学反响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伴随着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响关系中,反响物的总能量总是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在

3、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响关系中,反响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针对性练习:1 吸热反响一定是双选A .释放能量B .储存能量C.反响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反响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2.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响一定是吸热反响B .放热的反响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C.反响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响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相对大小。D .吸热反响在低温下不可能发生反响热测定的实验探究: 确定某一反响的反响热通常方法有用 测定法和通过理论计算盖斯定律来求得。简易的量热计如右图所示中大小烧杯间填满碎泡沫或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例题:40mL 2mol

4、/L的NaOH溶液和40mL 2mol/L的盐酸在19 C时混合,混合后测得溶液的温度为39C。求反响热 Q=c X mt 混合后溶液的比热容 c =4.18 J/ g C解:针对性练习:3.在做中和热实验测定中和热时,应使用的仪器正确组合是天平;量筒;烧杯;滴定管;温度计;试管;酒精灯。A .B .C.D .全部4. 50 mL 0.050 mol/L 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 溶液在如下图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响,通过测定反响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反响热。试答复以下问题: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大小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

5、得的中和热数值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结合日常生活的实际该实验该在 中进行效果更好。实验中改用 60 mL 0.050 mol/L 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 溶液进行反响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 。【课堂练习达标】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化学反响可分为吸热反响和放热反响B 化学反响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生成C.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D .放热反响发生时不需加热2. 以下过程属于放热反响的是A .在生石灰中加水B .硝酸铵溶于水C.浓硫酸加水稀释D.用石灰石煅烧石灰3. 2021 上海以下反响中生成

6、物总能量高于反响物总能量的是A .碳酸钙受热分解B .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响D .氧化钙溶于水4. 在一个小烧杯里,参加20g Ba OH 2 8H2O粉末,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 34滴水的玻璃片上。 然后参加10gNH4CI晶体,并立即用玻璃棒搅拌。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和反响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混合物成糊状。反响混合物成糊状的原因 。通过现象,说明该反响属于 热反响。这是由于反响物总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总能量。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5.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响中,反响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响中,反响物的总能

7、量总是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 物质发生化学反响都伴随着能量变化D.伴随着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6. 反响:X + Y = M + N为放热反响,对该反响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 X的能量一定高于 M的能量 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的能量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 M和N的总能量 D .由于该反响是放热反响,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反响7. 单质铁和硫粉反响时需用酒精灯加热,反响方能开始,但在铁粉和硫粉开始反响后,把酒精灯撤去反响仍可进行完全。那么此反响为 反响填“放热、“吸热。原因是&如右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C澄清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块镁条,再用滴管滴入5m

8、L的盐酸于试管中。试答复以下问题: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由实验可知,MgC"和H2的总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条和盐酸的总能量。如将此题中“ 25C澄清饱和石灰水换成“ 20C的碳酸饮料进行探究实验,实验中观 察到的另一现象是 。其原因是 。二:化学反响的焓变【自主学习】问题一、什么是反响的“焓?反响的“焓变的意义又是怎样?其表达式是什么?反响的“焓是描述 ,符号是“ _,单位是“ 。物质所聚集的状态不同,所具有的能量也不同,“焓也不同,一般来说,_ > _ > _。热化学研究说明,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响

9、,除去伴随着反响体系体积的改变做功所消耗的能量,如果反响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 能,而没有转化为电能、光能等其它形式的能,那么反响前后物质的的 改变反响的“焓变就等于该反响的反响热。其表达式是: H = 要点强化指导:反响“焓变与反响热的关系怎样?反响“焓变与反响热的关系为:如果 H > 0 ,为热反响。如果 H V 0 ,为热反响。问题二、在热化学中,我们应如何 定量的描述一个化学反响释放或吸收热量呢?并举例说明。 女口: H2 g + 1/2O2 g = H2O l ; H = 285.8kJ mo1。可读为:在298K时,1mol的出(g)和0.5mol Ozg)反响生成1mo

10、l的H2O (I)放出285.8kJ的热量。 热化学方程式既可用来一个化学反响中物质的变化,又可表示一个化学反响的能量的变化(反响焓变)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步骤:(1)(2) 规律总结: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考前须知:要在 H后面注明反响的温度;不标,那么特指 298K。 要注明反响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常用s、l和g分别表示固态、液态和气态 。水溶液中的溶质那么用 aq表示。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V 、“J。(3) H单位“kJ mo“是指给定形式的具体物质反响 以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时伴随的能量变化。(3) 同一反响,假设某一物质的状态不同,那么反响热不同。参加反响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同

11、,那么反响热不同。假设反响方 向逆向,那么 H改变符号,但绝对值不变。例题1:由图分析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H > 0,贝U B + Ct aB+CHAA. AtB+C和B+C两个反响吸收或放出能量不等C. A具有的焓高于 B和C具有的焓总和 D . At B + C 针对性练习:1 .以下各图中,表示正反响是吸热反响的是(2对于一个放热反响,产物的总能量为70kJ,那么反响物的总能量可能是()A. 20kJB. 30kJC . 70kJD. 80kJ例题2:在101KPa , 298K条件下,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以下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1A

12、 .H2O (g) = H2 (g) + 1/2O2; H (298K)=242kJ molB. H2(g)+ 1/2。2(g)=出0(l); H(298K)=+ 484kJ mol 11C. H2(g)+ 1/2O2(g)=H2O(g); H(298K)= 242kJ molD. H2(g)+ 1/2O2( g)=H2O(g); H(298K)= 484kJ针对性练习:3. 1g的炭与适量的水蒸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需吸收10.94kJ热量,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 1A . C+H2O =CO + H2;A H = 10.94kJ mol B . C (s) +H2O(g)=CO (g)

13、+ H2(g ); H= 10.94kJmolC. C ( s) + H2O (g) = CO ( g) + H2 (g ); H = + 131.3kJ mol11D. 1/2C (s) + 1/2H2O (g) = 1/2CO (g) + 1/2H2 (g) ; H= 65.65kJ mol4. 热化学方程式 2H2 (g) + O2 (g) = 2H2O (l) H1 = 571.6kJ mol-1,那么关于热化学方程式“2出0 (l)=2H2 (g) + O2 (g)H2 = ? 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 .该反响厶H2大于零1C.该反响 H2= 57

14、1.6kJ mol-D .该反响可表示 36g水分解时的热效应【课堂练习达标】1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反响热是指反响过程中放出的热量B .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也可表示分子的个数C.在热化学方程式中无论是反响物还是生成物必须说明聚集状态D .所有的化学反响都伴随着能量变化2. 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A .分子个数B .原子个数C .物质的质量D.物质的量一 1 一 一3. 关于热化学方程式:2H2 (g) +。2 (g) = 2出0 (I) ; H = 571.6kJ mol ,以下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 2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1.6kJ的热B

15、. 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85.8kJ的热C. 2个H2分子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1.6kJ的热D.上述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H2 (g) + 1/202 (g) = H2O (I); H = 285.8kJ mol14. 以下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A. 2SO2 + 02 鳥:也 2SO3; H = 196.6kJ mol 1 b . H2 (g) +1/20? (g) = H2O (I); H = 285.8kJ mol一 1393.5kJC. 2H2 ( g) + O2 (g) = 2H2O (l); H = + 571.6kJ molD . C (

16、 s) + O2 (g)CO2 (g) ; H5. :H2 (g) + Cl2 (g) = 2HCl (g); H = 184.6kJ mol1,那么反响:HCI (g)= 1/2 出(g) + 1/2 Cl? (g)一 1 一 1 1 1的厶 H 为( )A . + 184.6kJ molb . 92.3kJ molC. 369.2kJ molD. + 92.3kJ mol6. 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响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N2(g)和O2(g)反响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 1 mol N2(g)

17、和1 mol O2(g)反响放出的能量为 180 kJB. 1 mol N 2(g)和1 mol O 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 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C. 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 NOD. 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 NaOH溶液反响生成盐和水7.在一定条件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 (g)+ O2 (g 2CO2 ( g); H = 566kJ mol 1CH4 (g) + 2O2 (g) = CO2 (g) + 2H2O (l); H = 890kJ mol 1吸收能星946 + 吸收能慣49S kj/mnl、放出能fit 2x6

18、32 LJ/mol吗时和0鳳)反响生成*0©过程中的能笛变牝由1molCO和3mol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A. 2912 kJB. 2953 kJC. 3236 kJD. 3867 kJQ1,后者放出的热量为Q2,&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将32g硫分别在纯氧中和空气中完全燃烧,令前者放出的热量为那么关于Q1和Q2的相对大小正确的判断是()A . Q1 = Q2 B . Q1 > Q2C. Q1 V Q2D.无法判断9.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响的热效应:H + (aq) + OH一(aq)=H2O(l) AH = 57.3 kJ

19、/mol。分别向1 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参加:稀醋酸;浓 H2SO4;稀HNO3,恰好完全反响时的热效应分别为 AH、AH2、AH3,它们 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A . AH1>AH2> AH3B . AH2<AH3< AH1C . AH1= AH2= AH3D . AH1< AH3<AH2三:反响焓变的计算-盖斯定律【自主学习】问题、盖斯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如下图 , H1、A H2、A H3三者有什么样的关系? 盖斯定律的内容是:反响热的大小与与反响的途径无关,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 成,其反响热完全相同。对于那些进行很慢和难以测量的

20、反响,可通过盖斯定律计算出该 反响的反响热。厶比、厶 &、 H3三者的关系为: H3 = A 比+ A H2,或 H1 = & H2,或厶& H1。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与反响热成正比关系。【问题分析例如】例题:氢气和氧气生成液态水的反响,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完成,如以下图所示: :H2 (g) + 1/2O2 (g) = H2O (l ); H = 285.8kJ mol 1H2O (g) = H2O (l); H2 = 44.0kJ mol 1 求:H2 (g) + 1/2O2 (g) = H2O (g)的反响热厶 H1 ?解析:依据盖斯定律可得:H = A H1

21、 + H2,所以, H1 = A H H2 = 285.8kJ mol ( 44.0kJ mol )=241.8kJ mol 1 答案: H1= 241.8kJ mol 1例题1试利用298K时以下反响焓变的实验数据,计算在此温度下C(s)+ 1 O2 (g) = CO(g)的反响焓变?21C(s)+ O2 (g) = CO2(g) Hi = - 393.5 kJ mol-1 1 CO(g)+O2 (g) = CO2(g) H2=- 283.0 kJ mol-2方法1以盖斯定律原理求解,以给出的反响为基准(1)找起点C(s),( 2)终点是CO2(g),(3) 总共经历了两个反响3CO 2 ;

22、3CO>CO 2。(4) 也就说 3CO2的焓变为 3CO ; CSCO 2之和。反响3反响1反响2那么厶 H1= H 3+ H2(1)(2)(3)(4)找起点C(s),终点是CO(g),总共经历了两个反响3CO CO。也就说 3CO的焓变为 3CO 2;CO2T CO之和。2那CO2T CO焓变就是 一 H 2注意:CCH CO 2焓变就是厶H 1例题2根据以下热化学方程式分析,C(s) + H 2O(l) = CO(g) + H 2(g) 2CO(g) + O 2(g) = 2CO 2(g) 2H2(g) + O2(g) = 2H 2O(l)A. H1 + H2 H3C. H1 +

23、H2/2 + H31练习1氟化氢气体中有平衡关系:2H3F3 3H2F2 H1= a kJ molC(s)的燃烧热厶H等于 (D )1 H1 =+ 175.3kJ mol H2= 566.0 kJ mol 1一 1 h3= 571.6 kJ molB. 2 H1 + H2 + H3D. H1 + 出/2+ H3/21H2F2 2HF H2= b kJ mola、b均大于0;那么可推测反响:H3F3 A一 1.(a + b) kJ molB. (a b) kJ mol1练习22005广东22 4 由金红石 TiO?制取单质.镁 /800°C/Ar* TiCl4Ti3HF的厶H3为(D

24、)1 1C. (a + 3b) kJ molTi,涉及到的步骤为:D. (0.5a + 1.5b) kJ mol1TiO2: C s + O2 g = CO2 g 2CO g + O2 g = 2CO2 g TiO2 s + 2Cl2 g = TiCl 4 s + O2 g贝U TiO2 s + 2Cl2 a + 2C s = TiCl 4 【解析】徒就可褊(s2C就可那么HHH2并1 = -393 5 kJ mol .:H, H 2 = -566 kJ molH 3 = +141 kJ molTiCl斤 2CO(g 的心H = 80 JOl)42Cl 2g2C (s =TiCl 4(s )4

25、CO(g ,方法2:以盖斯定律原理求解,以要求的反响为基准1例题3发射卫星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和NO2作氧化剂,这两者反响生成 N2和水蒸气.又: 2(气)+2O2(气)=2NO2(气) H = +67.7kJ/mol 2出(气)+O2(气)=N2(气)+2H2O(气) H = - 534kJ/mol试写出肼与 NO2 反响的热化学方程式 2 N2H«g)+ 2NO 2(g) = 3N 2(g)+4H2O(l)Ah =135.7kJ/molh =88.3kno1练习3以下反响的反响热为:(2)C(s)+O2(g)=CO 2(g) H2 =- 393.5kJ/mol(3) H2(

26、g)+ 1 O2(g)=H2O(l) H3 =- 285.8kJ/mol2(1)CH3COOH (l) +2O2 (g)= 2CO2(g)+2H 2O(I) H1 =- 870.3kJ/mol算以下反响的反响热:>13:J 反响的反响热:2C(s) + 2H 2(g) + O2(g) = CH3COOHQ)(2) 2+ >2(可彳<C(s) + 2H2(g) + O2(g) =CH3COOH(l)1练习5(2021广东理综卷)9.在 298K、100kPa 时,:2H2O(g)=O 2(g)+2H2(g) H1Cb(g)+H2(g)=2HCI(g) H22Cl2(g)+2H2

27、O(g)=4HCl(g)+O 2(g) H3那么厶H3与厶H1和厶H2间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 )A . H3= H什2A H2B . H3= H什 H2C.A H3= H1-2A H2 D . H3= HlA 出【课堂练习达标】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反响热指的是反响过程中放出的热量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意义之一是表示分子的个数C. 反响热的大小与反响的途径有关,理论上分多步完成时过程中热量损耗多,比一步完成时其反响热效应少。D .依据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具有加和性,也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四那么运算。2. 以下各项与反响热的大小无关的是()A .反响物的状态B .生成物的状

28、态C.反响物的多少D .表示反响热的单位3. :C (s)+ 1/202 (g) = CO (g); Hi = 110.35kJ mol1CO (g) + 1/202 (g) = C02 (g ); H2 = 282.57kJ mol 贝 y C (s) + O2 ( g) = CO2 (g) ; H3 = ?()i i i iA . + i72.22kJ molB. i72.22kJ molC. + 392.92kJ mol D. 392.92kJ mol4.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在热化学方程式中无论是反响物还是生成物必须标明聚集状态;所有的化学反响都伴随着能量变化;放热的反应发生时不

29、必加热;一般来说,吸热反响在加热后才能发生;化学反响的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响的物质的多少有关;一般来说,吸热反响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依据盖斯定律,反响热的大小与反响的途径有关,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响热根本相同。 A .B .C.D.5. 热化学方程式: 2H2O (l) = 2H2 (g) + O2 (g) ; Hi = + 571.6kJ mol 112H2 (g) + O2 (g) = 2H2O (g); H2 = 483.6kJ mol当1g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时,对其热量变化的以下描述:放出;吸收;2.44kJ :4.88kJ ;88kJ。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 .和B.和C

30、.和D .和6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的反响热相当少而转化速率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时很困难,现可依据盖斯定律进行计算。:4P (白磷,s)+ 5O2(g)=2P2O5(s); Hi= 283.2 kJ mol14P (红磷,s)+ 5O2(g)=2P2O5(s); H2= 184.0kJ mol由热化学方程式看来,更稳定的磷的同素异形体是 ,试写出白磷转化成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 。本节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 .关于化学反响的实质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化学反响都有新物质生成B .化学反响都有能量变化C.化学反响是旧键断裂新键的生成的过程D .化学反响的发生都需要在一定条件下2. “焓是指()A

31、.物质所具有的能量B .反响热的变化 C.化学键所具有的能量D .物质的一种化学性质3. 298K 时,H+ (aq) + OH (aq)= 出0(1) H = 57.3 kJ/ mol ,推测含 imol HCl 的稀溶液与含 1 mol NH3的稀溶液反响放出的热量()A .大于57.3 kJB .等于57.3 kJ C .小于57.3 kJD .无法确定4. :H2O (l) = H2 (g) + 1/2O2 (g); H = 285.8kJ mol11CH4 (g) + 2O2 (g) = CO2 (g) + 2H2O (l); H = 890.3kJ mol假设ig h2和ig CH

32、4分别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之比约为()A . 1 : 3.4 B. 1 : 1.7 C. 2.3 : 1 D. 4.6 : 15. 以下变化过程中,是吸热的反响的是()A. H + H t H2 B. H + Cl t HClC. I2 宀 I + I D. S + O2 宀 S O216. 实验室测得 4mol SO2参加以下反响:2SO2(g)+O?(g)吝2SO3(g); H = 196.64 mol ,当放出314.3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最接近为()A . 40%B . 50%C. 80%D. 90%7.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物质燃烧都是放热反响B .化学反响总是伴随着能量

33、的变化C.化学反响中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吸收的热量D .化学反响中放出的热才是反响热& 298K时,0.5 mol N2 (g)与适量 出(g)转化为NH 3 (g)放出46.1KkJ的热量,那么表示该反响的热化学方程式正1确的是() A. N2 (g) + 3H2 (g)= 2 NH3 (g) ; H (298K)= + 92.2kJ molB.N2 (g) +3H2 (g)=2 NH3 (g); H (298K)=92.2kJ mol 1C.N2 (g) +3H2 (g)=2 NH3 (g); H (298K)=+ 46.1kJ mol 1D .N2 (g) +3H2 (g)=2 N

34、H3 (g); H (298K)=46.1kJ mol 19. :2H2(g) + O2(g)=2H2O(l) AH = 571.6kJ mol1 CH4(g) + 2O2(g)=CO2(g) + 2H2O(I) AH = 890kJ mol 1 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 CO2和出0(1),假设实验测得反响放热 3695kJ,那么原混 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 1:1B. 1:3C. 1:4D . 2:3二、非选择题10. :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遇火星即发生爆炸生成水;水在1000C以上持续加热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水电解生成 氢

35、气和氧气。试答复以下问题: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的反响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响,氢气和氧气的总能量 (填“大于或“小于)水的总能量,此反响中化学能转化为 能。水在高温下分解的反响为 (填“放热或“吸热)反响,反响中热能转化为 能。电解水的过程是能转化为能的过程。11. 以下两个热化学方程式:H2 (g) + 1/202 ( g) = H2O (I); H = 285kJ mol-1C3H8 (g) + 502 (g) = 3CO2 (g)+ 4H2O (I); H = 2220.0kJ mol实验测得 出和 C3H8 的混合气体共5 mol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6262.5kJ,那么混合气

36、体中 出和C3H8的体积比是。又知:出0 (g) = H2O (I) ; H = 44.0kJ mol 1 ,写出丙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12. 煤燃烧的反响热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利用: I.利用煤在充分的空气中直接燃烧产生的反响热;n.先使煤与水蒸气反响得到氢气和一氧化碳,然后使得到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这两个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 ( S)+ O2 ( g)= CO2 (g) ; H = E1n. C ( s) + H2O (g)= CO ( g) + H2 (g); H = E2 H2 ( g) + 1/20 2 (g)= H2O (g) ; H

37、= E3CO (g) + 1/20 2(g) = CO 2 ( g); H = E4 请填写以下空白:与途径相比途径n的优点是 。等质量的煤分别通过上述四个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响(填编号)的厶H > 0。以上两个途径产生的可利用的总能量关系正确的选项是(填序号)D .无法确定a .I比n多b .I比n少c.i与n在理论上相同依据能量守恒定律,E2、E3、E4之间的关系为解析:途径n实质是使炭的汽化进行降低污染、提高利用率、使炭能充分燃烧、且用管道运输比其它形式的运输方便。而反响均为燃烧,是放热反响,H v 0,那么只有是吸热反响。依据盖斯定律可知: C E1 = E2 + E3 + E4化

38、学反响的热效应参考答案例题1:思路点拨:该题主要考查对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的理解与应用。物质发生化学反响总是伴随能量变化,反响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响物的总能量和 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解析:物质发生化学反响总是伴随能量变化,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也都伴有能量变化。在一个 确定的化学反响关系中,反响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总是不等,当前者大于后者,化学反响为放热反响;前者小于后者,化学反响为吸热反响。答案:AC针对性练习:1.解析:吸热反响是一个把热能等转化为物质内部的能量被“贮存起来的过程,造成反响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答案:BC2.解析:化学反响

39、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放热或吸热。反响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响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相对大小。放热反响和吸热反响在一定的条件下 都能发生。反响开始需要加热的反响,可能是吸热反响,也可能是放热反响。吸热反响开始加热,反响后需不断的加热才能使反响继续进行下去;放热反响开始加热,反响后会放出一定的热量,此热量比拟大,可使反响维持下去,反响过程中不需要加热。答案:CD例题2 :答案:反响的中和热为 56.85 kJ/mol。针对性练习:3.解析:此题考查中和热实验测定所用的用品,实质考查实验的步骤。特别指出的是:溶液的质量不是用天平称取的,而是首先用量筒测其体积,禾U用m = p V可得答案:B4.

40、解析:要掌握实验操作要点:量热计保温效果要好;酸碱溶液的浓度要小;酸碱一方要过量;操作迅速准确,减少热量损失;及时准确记录数据。而中和热是在稀溶液中,1mol的J和1mol OH发生中和反响生成1mol H2O的水时所放出的热量,酸与碱反响的实质是 + OH- = H2O,所以不管是强酸还是弱 酸与碱反响,计算出来的中和热是相同的,而测定出来的反响热是中和热与电离吸热共同作用的结果,故测定的反响热往往要小些。答案:环形玻璃搅拌棒。减 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保温杯。偏小。不相等;相等;因中和热是在稀溶液中,1mol的H +和1mol OH发生中和反响生成1mol H2O的水时所放出的热量,与酸

41、碱的用量无关。偏小,无影响。【课堂练习达标】1.解析:从微粒间作用的能量变化判断,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响关系中,反响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总是不等,不是吸热就是放热,没有无能量的变化。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并不都是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也有其它形式的能量,如:光能、电能等,但通常是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反响放热还 是吸热取决于反响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与反响条件没有必然联系。有的反响很难进行,条件要求很高,开始需要加热,但它仍是放热反响,如: 铁与硫的反响等。答案:CD2 .解析:硝酸铵溶于水、浓硫酸加水稀释都是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依据常识,生石灰中加水是放热反响,而石灰石

42、煅烧石灰需要持续高温,故为吸热反响。 答案:A3 .解析:此题考查了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首先判断各反响是放热还是吸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响物总能量的反响是吸热反响。乙醇的燃烧、铝热反响、氧化钙溶于水都是放热反响,碳酸钙受热分解,必须持续加热,为分解反响。答案:A4.解析:此题考查了常见的放热反响和吸热反响,依据实验操作(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判断实验应有结冰现象.。并依据实验现象来判断应是吸热反响,以及依据实验现象(反响混合物成糊状)来判断产物中有水生成。答案:搅拌可使固体混合物充分接触并充分反响。玻璃片上结冰并与小烧杯粘在一起;有少量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反响发生时

43、有水生成。结冰;吸;小于。 Ba ( OH) 2 8H2O + 2NH4CI = BaCb + 2NH3 1 + 10 出。能力提升5.解析: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响中,反响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孰大孰小,要以具体的反响而定,不能一概而论。物理变化也伴随有能量变化,如: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浓硫酸加水稀释放热都是物理变化。答案:C6 .解析:该反响放热,说明所有的反响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所有的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响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响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与反 应条件没有必然联系。有的放热反响很难进行,条件要求很高,开始需要加热,只是断裂旧的化学键所需要能量而已。答案:C7. 解析:反

44、响发生所需的条件和反响的热效应并无比然的联系。一个具体反响发生所需的条件与反响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性质有关。此反响开始需要加热,但反响开 始后撤去酒精灯,反响仍在继续进行充分说明此反响是放热反响,并其放出的热量引起后续的反响继续进行。答案:放热;反响开始后,不加热也可进行完全,说明此反响是放热反响,放出的热量足以维持反响继续进行。创新应用8.解析:此题考查金属镁与盐酸反响为放热反响、石灰水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的反常现象以及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问题。答案:镁条上产生大量的气泡,镁条逐渐溶解,烧杯中析出白色固体(或溶液变浑浊)镁与盐酸反响产生H2,且该反响是放热反响,而 Ca (OH) 2的溶解度随着温度

45、的升高而减小,因此析出白色的Ca ( OH) 2固体 Mg + 2H+ = Mg2+ + H2t 小于烧杯中的液体放出气泡。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第二课时、化学反响的焓变 例题1:解析:由图分析可知,B+ C的焓高于A的焓,那么反响A B +C 一定吸热反响, H > 0,反之,反响B + C A 一定放热 反响, H v 0。依据能量守恒定律,两个反响吸收或放出能量一定相等。答案:D针对性练习 1.解析:依据反响的焓变: H = H (反响产物) H (反响物)可得,A项中AH v 0 , b、C项中 H > 0, D项中 H = 0。答案:A2 .解析:依据反响的焓

46、变: H = H (反响产物) H (反响物)v 0可得:H (反响产物)70kJ。 答案:D例题2:思路点拨:该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考前须知。 最常见的错误有:未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系数与厶H的值不相同,厶H的符号相反了。 解 析:在298K时,1mol的出(g)和0.5mol O2 (g)反响生成1mol H2O (I)放出285.8kJ的热量。由“ 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 484KJ热量"知“ 1 mol氢气 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242kJ热量。答案:C针对性练习 3.解析: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应注意:说明状态,放热与吸热,热量的数值与反响物的量有关。答案:C4.解析:

47、该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的考前须知。热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表示的物质的量,而非微粒数。假设反响逆向进行,那么H改变符号,但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只代表以“ mol 的反响物质的物质的量。答案:D热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以“ mol为单位,可为小数或分数。依据焓的性质,假设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加倍,那么H的数值也加倍。此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考前须知。最常见的错误有:未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系数与H的值不相同, H的符号相反了,绝对值不变。而36g水是水蒸气还是液态水呢?答案:B【课堂练习达标】1.解析:所有的化学反响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反响热是指反响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只代表反响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案:C2 .解析3 .解析答案:C厶H的单位。5.解析:依据盖斯定律:由 H2 (g) + Cl2 (g) = 2HCl (g); H = 184.6kJ -mol_1,那么 2HCl (g) = H 2 ( g) + Cl2 ( g) ; H(g)= 1/2 H2 ( g) + 1/2 Cl2 (g) ; H = + 9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