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的教学设计_第1页
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的教学设计_第2页
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的教学设计_第3页
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的教学设计_第4页
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的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的教学设计篇一: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夏洛蒂在当时条件下面对传统和偏见追求“妇女的事业”所承受的压力之重和意义之巨。第二课时(一)预习反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故事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二)合作探究:1、面对这些不幸,主人公是怎样艰难谋生的呢?2、“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句中的“小草”和“大树”怎么理解?3、面对这些沉重的打击,夏洛蒂屈服了吗?4、探寻“小草”成“大树”的秘诀,并在课本上写

2、上自己的看法。5、主人公怀这样强烈的要求是想做什么呢?三、检查合作探究抓住重点,感悟形象1.组织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面对这些不幸,主人公是怎样艰难谋生的呢?点拨学生结合自读收获交流所感受到的人物性格。(1)抓住“洗衣、烧饭?”等一连串生活琐事引导体会主人公性格;(2)抓住“始终没有停止?,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点拨感悟主人公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品质。3.指导有感情朗读这一个部分,体会主人公不平凡的人格魅力。4.小结并回归中心句,齐读“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1.指导学生读好骚塞的回信,感受世俗偏见对主人公的打击之深。(1)抓住“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句中的“小草”和

3、“大树”点拨学生体会这里“小草”和“大树”的内涵,和骚塞的傲慢、冷漠与陈腐观念的可怕。(2)抓住“不是妇女的事业”这一说法感受当时世俗的偏见竟然是如此的不可理喻!主人公要“敲开幸运之门”该面对多么巨大的挑战,她要具有多大的勇气才能面对这一切,挑战这一切!(3)指导抓住语言提示语“傲慢的冷冰冰的、训诫”读好世俗偏见、陈腐观念的恶毒、傲慢和冷漠。2.面对这些沉重的打击,夏洛蒂屈服了吗?(1)指导学生结合自读收获,紧扣“不是妇女的事业”,深度感悟三姐妹的“誓言”所折射出百折不挠、勇敢抗争的光芒!(2)指导感情朗读誓言的倔强、坚强!3.小结并回归中心句,齐读“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要求学生再读

4、第(46)自然段,探寻“小草”成“大树”的秘诀,并在课本上写上自己的看法。1.指导感悟主人公的坚定信念。抓住第四自然段中“寥寥无几”、“仅卖出了两本”点拨学生透过主人公的多次失败思考。2.点拨感悟主人公的聪明智慧。3.朗读感悟主人公的孜孜不倦。抓住第六自然段中“强烈”、“随时随地”等重点词句,放手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悟主人公为改变命运所表现出来的勤奋和坚强。(1)指点学生以“随时随地”这个词语为抓手,感受文学创作已经成了她们生活的全部这一特定内涵,。(2)以“强烈”一次促进学生对主人公勤奋努力的朗读自悟活动。(1)点拨再读题以课文第七自然段中“小草”成“大树”一句为契机,点拨学生回首文题,领

5、会文题揭示了主人公与命运和偏见抗争的勇气。(2)回归文本中心句“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从整体上再次把握“小草”成长为“大树”的艰辛历程,交流夏洛蒂取得成功的人生启迪。指导朗读感受主人公成功后的喜悦,并补充了解下列内容:1.萨克雷说:“简爱使我非常感动,非常喜爱。请代我向作者致意和道谢,她的小说是我能花好多天来读的第一本英国小说。四、完成当堂检测篇二: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总是”、“不要?而要

6、?”造句。3. 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二、教学重、难点:1. 感悟夏洛蒂艰辛而又壮丽的逆境成才经历所迸射出的坚强意志和聪明智慧。2.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夏洛蒂在当时条件下面对传统和偏见追求“妇女的事业”所承受的压力之重和意义之巨。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分角色读、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感受人物形象。3.借助概括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

7、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教师:夏洛蒂三姐妹的相关资料、她们的代表作实物、评论界对主人公的赞誉词以及相关语段的幻灯片。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课1. 谈话导入学生熟悉的“苏门三学士”。2. 切入阅读话题:在英国文坛,也有一段文学佳话,那就是夏洛蒂三姐妹同时在英国文坛脱颖而出的事。3. 简介夏洛蒂:鼓励学生用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为大家介绍夏洛蒂和简?爱,并指导对所集资料的筛选;学生不到之处,教师相机补充。小组交流,班级交流。(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识、写。(1)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由于本课中左窄右宽

8、结构的字特别多,引导学生掌握书写这类字的规律:不仅要注意左窄右宽,还要注意笔画的.穿插与避让。(2)学生练写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2.检查对课文中词语的识读和理解应用。(1)(出示词语)嗷嗷待哺 要强好胜 节衣缩食 脱颖而出寥寥无几 惴惴不安 孜孜不倦 大名鼎鼎(2)请你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堪、铅、罕”是前鼻音,“衡、钢、枉”是后鼻音;“逆”的生母是“n”不是“l”。(3)启发学生质疑:夏洛蒂三姐妹是如何同时在文坛脱颖而出的呢?对此,课文小草和大树为我们作了最好的解答。(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读到这样的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对学生质疑过程中要害性问题,予以强调,引

9、起学生注意,促使学生初读中关注文本要点小草和大树这个比喻。3.检查朗读课文。(1)同位两人为一组,每人读一遍,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简单交流:小草和大树在文中指的是什么?指名说一说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1.要求学生在总览全文的基础上,找出文中关于夏洛蒂的一句贴切、生动的比喻句“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2.出示并组织读该句。3.在上述基础上构建阅读话题:用心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地方道出了主人公生命的艰辛和壮丽?划出相应的句子,在最让你的内心很不平静的语句旁,写上一两句自己的感受。组织交流时,先给学生充分

10、说的机会。当学生交流到相关内容的时候,适时点拨读悟。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复习导入,再次关注。板书课题后,组织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并用一个词说说自己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二)抓住重点,感悟形象借助“苦难童年,艰难谋生”,感受“要强好胜,心有理想”。1.组织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引导以“正是?的时候,夏洛蒂却?”的形式述说主人公遭遇的家庭不幸。2.面对这些不幸,主人公是怎样艰难谋生的呢?点拨学生结合自读收获交流所感受到的人物性格。(1)抓住“洗衣、烧饭?”等一连串生活琐事引导体会主人公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2)抓住句子“生活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引导感悟主

11、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3)抓住“始终没有停止?,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点拨感悟主人公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品质。3.指导有感情朗读这一个部分,体会主人公不平凡的人格魅力。4.小结并回归中心句,齐读“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结合“立志写作,遭遇打击”,感悟“百折不挠,勇敢抗争”。1.指导学生读好骚塞的回信,感受世俗偏见对主人公的打击之深。(1)抓住“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句中的“小草”和“大树”点拨学生体会这里“小草”和“大树”的内涵,和骚塞的傲慢、冷漠与陈腐观念的可怕。(2)抓住“不是妇女的事业”这一说法感受当时世俗的偏见竟然是如此的不可理喻!主人公要“敲开

12、幸运之门”该面对多么巨大的挑战,她要具有多大的勇气才能面对这一切,挑战这一切!(3)指导抓住语言提示语“傲慢的冷冰冰的、训诫”读好世俗偏见、陈腐观念的恶毒、傲慢和冷漠。2.面对这些沉重的打击,夏洛蒂屈服了吗?(1)指导学生结合自读收获,紧扣“不是妇女的事业”,深度感悟三姐妹的“誓言”所折射出百折不挠、勇敢抗争的光芒!(2)指导感情朗读誓言的倔强、坚强!3.小结并回归中心句,齐读“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亲历“开拓新路,孜孜不倦”,探寻“小草大树,成功秘诀”。要求学生再读第(46)自然段,探寻“小草”成“大树”的秘诀,并在课本上写上自己的看法。1.指导感悟主人公的坚定信念。抓住第四自然段中

13、“寥寥无几”、“仅卖出了两本”点拨学生透过主人公的多次失败思考: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三姐妹在经历了这么多次失败后,仍然不言放弃?从而感悟主人公追寻文学之梦信念的坚定是促使她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2.点拨感悟主人公的聪明智慧。扣住第五自然段中夏洛蒂所说的话“想来咱们的生活遭遇适宜用小说来表现。不必强摘诗的苦果子了,咱们改写小说!”引导学生与主人公一起回味她们走过的诗歌创作之路的艰辛,入情入境地感受主人公作出改写小说的决定是一种多么睿智的做法,从而深刻感受聪明智慧是主人公能摆脱困境、走向成功的重要原因。3.朗读感悟主人公的孜孜不倦。抓住第六自然段中“强烈”、“随时随地”等重点词句,放手让学生通过反复

14、朗读,感悟主人公为改变命运所表现出来的勤奋和坚强。(1)指点学生以“随时随地”这个词语为抓手,反复朗读“三姐妹以罕见的精神毅力,?记录下来”这一段话,想象三姐妹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想着文学创作,感受文学创作已经成了她们生活的全部这一特定内涵,从而使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到身处逆境的人儿,只有日夜勤奋,才有可能摆脱困境,走向成功!(2)以“强烈”一次促进学生对主人公勤奋努力的朗读自悟活动。以“强烈”一词引发学生思考:主人公怀这样强烈的要求是想做什么呢?从而引领学生上溯前文,综观主人公以艰辛生命不懈追寻的文学之梦,和挑战传统、偏见的誓言,深刻体验主人公孜孜不倦的原动力。结合上述理解,以多个“为了”

15、,引读句子“三姐妹以罕见的精神毅力,?记录下来”这一段话,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加深体验。4.指导感情朗读第(46)自然段,深刻感受主人公是以坚定信念、聪明智慧、孜孜不倦,硬是把“小草”浇灌成大树。(1)点拨再读题以课文第七自然段中“小草”成“大树”一句为契机,点拨学生回首文题,交流对文题中“小草”和“大树”的理解,领会文题是如此鲜明地揭示了主人公与命运和偏见抗争的勇气,彰显出主人公坚持不懈追求理想的性格。(2)回归文本中心句“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从整体上再次把握“小草”成长为“大树”的艰辛历程,交流夏洛蒂取得成功的人生启迪。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指导朗读感受主人公成功后

16、的喜悦,并补充了解下列内容:1.萨克雷说:“简爱使我非常感动,非常喜爱。请代我向作者致意和道谢,她的小说是我能花好多天来读的第一本英国小说。2.英国著名刊物西敏寺评论则评价简爱说:“肯定是这一季度的最佳小说,值得仔仔细细地读第二遍!”3.马克思把夏洛蒂和大作家狄更斯、萨克雷并列,给予高度的评价,认为“她是最最出色的小说家”。4.简爱是这个世界能阅读小说的妇女必读的经典之作,它使千千万万的女性从女主人公简爱的身上找到了追求女性平等与自立的力量源泉!篇三:六年级语文上册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一、集体备课教案争分夺秒,孜孜不倦,终获成功。二、学情分析夏洛蒂勃朗特姐妹的成功,不光是自己的成功,更有其深远的

17、历史意义。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她们发奋努力,不屈奋斗的基础上,三、教学要求: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教学目标: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四、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

18、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五、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一、简介人物,激发学习兴趣。从课题入手,感知课文1.根据生活常识,请学生交流对小草和大树的认识。2、.课文所写的夏洛蒂成才的故事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交流理解。在交流过程中,老师相机指导,理清文章的大致思路。形成板书:小草 家庭不幸,艰难谋生 立志写诗,遭遇打击 反思权衡,开拓新路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 大树二、初读感知。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