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观察物体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察物体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观察物体的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38页-40页。教具、学具准备:长方体药箱、圆柱、球、长方体实物若干、圆柱和球的组合学具。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
2、位置关系和形状。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确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教学流程:一、古诗导入 激发情趣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宋代诗人苏轼的那首题西林壁吗?让我们共同来朗诵这首诗。(课件出示诗句和庐山不同景色)师:一座庐山,为什么诗人看到的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2、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这样,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个物体,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二、观察物体 探究新知(一)观察长方体1、整体观察
3、(出示长方体小药箱)(1)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观察这个长方体的药箱,谁来说说这个药箱有几个面?都是哪几个面?每个面的形状是什么样的?(2) 生回答,师强调看到的面,是相对观察者说的。(3) 师:请同学们按照活动要求观察这个小药箱请(课件出示观察要求)(4) 学生观察。a 同学在自己的座位上观察药箱,说一说自己看到了哪几个面。b 坐在不同方向的同学说说自己看到药箱的哪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5)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有的同学看到一个面,有的看到两个或三个面。你能找出个位置看到所有的面吗?最多能看到药箱的几个面?请大家站起来走一走,看一看。(6)学生自由走动,观察
4、。(7)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发言精彩极了,我们不论站在哪个位置,都不可能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三个面。2、分别从三个面进行观察(1)教师拿起小药箱让不同方向的同学观察、我们从正面、上面、左面来看这个药箱得到的都是什么形状?(2)分别出示药箱的三个面,让学生判断分别是哪几个面。(3)做40页第1题,在书上完成。(课件演示进行订正)(二)、分别观察正方体 圆柱体 球体1、师:刚才老师和你们共同观察了长方体,现在请你和你小组的同学分别观察正方体 圆柱体 球体学具,完成表格。(表格中要求同学们从上面,正面,左面观察物体,并将看到的形状画下来)学生观察,完成表格并汇报。(预设:
5、学生会质疑,圆柱体从正面看有时是正方形的)2、 趣味游戏,强化认识。(用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师:这是我看到的物体的一个面,谁来猜一猜,它可能是什么?(可能是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师:看来大家的意见不一致,你们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让大家知道这究竟是什么物体?(至少还要知道另一个面的形状)(课件呈现不同的物体)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从同一个方向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因此, 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只有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形成完整的形象,才能判断出它是什么立体图形。(三)观察组合图形1.观察交流 加深认识过渡:刚才,
6、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了一个物体,那么,我们从不同角度同时观察两个物体,会看到什么形状呢?(1)师:拿出课前准备的圆柱和球的组合学具,摆成和桌子上一样的位置,从各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它们,观察后与小组内同学交流自己看到的结果。(教师巡视指导)师:谁能说一说自己观察的结果。(2)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的很认真,说得非常清楚明白。老师这里有几组图形(例2图),你们能正确判断它们是从哪个方向上看到的吗?1、学生判断。2、做40页第3题。三、逆向练习 训练思维师:刚才我们一同观察了单个物体以及立体组合图形,并猜测和判断了它们在不同方向上的形状和位置关系。如果反过来,给你出示一个物体或立体组合图形某一方向
7、上看到的形状,你能不能猜测出它们什么呢?(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圆形和一个正方形)1、学生猜测 ,并畅所欲言。(师讲解,圆柱体当底面直径和高等长时,从正面和侧面观察到的形状是正方形)2、再次引导学生明确:(1)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2)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只有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形成完整的形象,才能判断出它是什么立体图形。四、全课总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师:同学们这节课观察的认真,仔细,希望你们在生活中也要懂得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希望你们做一个处处留心观察的有心人。观察物体的教学设计2教学目
8、标:(一)知道在不同方向(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二)通过观察和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学重点: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难点关键:根据物体所呈现的形状去确定观察者所站的方向。教法:演示法、讲授法学法: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书包,足球,同学、校门、教室的照片,微课,课件。课前准备工作:背诵古诗题西林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我知道咱班的同学都喜欢故事,下面老师就和我们一起分享一则成语故事。2、播放故事盲人摸象。提问:看完了这则故事谁能告诉老师,这几个盲人摸的是同
9、一头象,为什么他们描述出这头大象的样子不一样呢?生:因为他们摸到的部位不同。什么原因导致盲人摸到象的部位不同?师:站在不同的方向,导致摸到的部位不同,感觉到的大象的样子也就不同。如果站在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样子也会不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挖掘身边素材,创设探究知识(1)观察就是仔细看,老师拍了两张咱们教室的照片,你们看看哪张照片是教室的前面?为什么?-只有教室的前面才有黑板、讲座、钟表2号照片拍的又是教室的哪一面呢?(2)想一想:同是一间教室,怎么会看到不同的样子呢?(因为拍摄者站的方向不同,拍摄者站在教室的前面,就能拍到教室后面的样子,站在
10、教室的后面,就能拍到教室前面的样子。)(板书前面、后面)(3)、归纳:因为我们所处的方向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同。(板书:方向不同 形状不同)2、设计活动,再次体验师:刚才小朋友表现的非常好,大多数同学已经掌握了观察的精髓。接下来我们去观察一个实物书包。观察之前有两个问题:(1)如何才能全方位去观察书包,观察书包的哪几个面?前后左右面,谁能先拿着书包向我们说说书包的前后左右面如何去辨认?生:汇报!(当我和书包方向一致时,我的前后左右就是书包的前后左右,所以书包)(2)师:你如何去观察书包的四个面?生:下座位,其实就是变换方向师:还有没有其它方法?转动书包看来方向改变的方法很多,就要我们看情况选择
11、适合我们的方法。师:现在看看活动要求,谁来读读:活动要求(三点): (布置2)1)、2人一组;2)、从四个面进行观察;3)、对书包小声说说:“我在书包的哪面看到了什么?”。重要的文字读三遍,让我们一起把红色词语读三遍,好吗?集体汇报,交流反馈1)、PPT演示书包前后左右四个面,分别说说:我在书包的哪面看到了什么?(注意提示观察的都是形状而非颜色。)2)、同一个书包,为什么看到的样子不同?(板书:左面,右面,方向不同 形状不同)3、解疑答惑,巩固新知。我们今天知道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一定是不同的。这句话对吗?想想?瞧,老师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个什么?足球,我们要从前后左右观察这个篮
12、球,你看到的都是什么图形 圆形。那么谁愿意把这句话修改一下?我们的结论: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有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不同的。还可更简洁的说成: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有可能是不同的。(板书:可能)三、总结全课:我们今天学了从不同方向,前后左右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有可能是不同的。现在让我们稍作休息,来玩一个游戏吧!四、课间休息:(布置3)小游戏:考考大家,比比谁的反应快,我说动作你来做高举左手,手放下;高举右手,手放下。老师和大家一起做,高举左手,老师怎么和大家的不一样?老师做错了?你们做错了?呢我们为什么不一样?老师的右边是哪边?左边呢?前面呢?后面呢?呢我
13、换个方向站,你还能指出我的前后左右吗?这样站呢?呢我想和大家的前后左右一样呢?我该怎么站?后脑勺面向大家,这回对了吗?我们一起来做一遍:高举左手,手放下;高举右手,手放下。五、巩固练习1、游戏做完了,我们接下来要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了?来看这道题,谁愿意当个小老师给我们来讲讲?播放试题微课2、谁能象刚刚的小老师一样,再试试。下面那幅图是淘气看到的?(画“”)和他一样吗?你观察的很仔细,奖给你个贴画?谁来说下一道题。3、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连一连。你不但观察仔细,而且反映的相对快,贴画奖励给你!下来就要所学知识解决点实际问题了,4、看!这有两张学校大门的照片,谁来看看哪张是在学校外面拍的,
14、为什么?另一张呢?看来你就是咱班的火眼睛睛!也奖给你个贴画?5、还有点时间。我们来一起分享几组图片好吗?猜猜看!美好的时光美好的人啊!六、引用古诗,全课小节:同学们,不同的方向观察事物,看到的结果往往可能是不一样的这句话在生活中也适用,曾经就有这么一首诗巧妙地写出了这一数学现象,这就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让我们在用这节课的知识再去体会这首诗的含义吧。七、实践延学站在不同的方向置观察家里的物品,说给爸爸妈妈或好朋友听,你看到的是哪一部分?老师相信你一定说得非常好。八、板书观察物体前面后面 可能方向 不同 形状不同右面左面观察物体的教学设计3教学内容:教材第63页64页教学目标:1、 通过由
15、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2、 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体会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教学重点:观察、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感觉。教学准备:一个圆柱体的茶叶盒或者饼干筒。教学过程:一、准备铺垫1、 教师将一个圆柱体的饼干筒放在讲桌上,让学生分别蹲着看、站在讲台下看、站在讲台上看。2、 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样子,再让看过的学生谈一谈看到的情况。3、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由低到高看物体,看到的有什么不同。二、探究新知(一)由低到高观察物体(第63页)1、 在讲桌上照书上的图摆好教具,让学生由下到上进行观察,说出感觉有什么不同。2、 让学生看书,并模拟书上的情景观察
16、讲桌上的物体,体会由低到高不同的画面。3、 标出观察顺序。4、 师:你在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吗?和同学说一说。(二)由远到近观察物体(第64页)1、 模拟情景,在讲桌上摆一个房子模型,房子后面摆几个高一点的长方体当作小树。2、 让4、5个学生在教室最后观察,然后向前走到讲桌近处观察。3、 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两次看到的画面有什么不同。4、 让观察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三、尝试练习1、独立解决书上“说一说”。2、指导学生完成“试一试”。观察物体的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2.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侧
17、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3.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教材分析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的第一课时。本节所要观察的是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在第一册学过“位置与顺序”,已经知道长方体有前后、上下、左右6个面;在第二册的“观察物体”中,对“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不一样”也有所体验。在这个认知基础上,本节课要在观察长方体的活动中,体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3个面,发展空间观念,同时,会辨认长方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为今后从正面、侧面和上面三个方向观察物体打基础。课堂实录片段一师:今天我们来观察物体,你们猜一猜要观察什么物体呢?(有
18、的学生说电视机,有的学生说房子,还有一位学生说外星人。全班同学笑了,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师:同学们学习离不开自己面前的课桌,老师上课离不开讲台。今天老师就请大家观察这张讲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能看到什么?片段二师:下面我们分五个小组活动,请第一小组先到前面来观察这张讲台。(学生安静下来)你们各自选择一个位置观察,再交换位置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师指导这个小组学生变换观察的角度,进行有序的观察,为其他小组的观察活动起示范作用。)第三小组上来观察时,班上最调皮的阳志江同学绕过桌子的侧面,一下子就钻进了讲台下层的格栏里躺下了。师:你在干什么呀?阳:老师您瞧,我在观察讲台桌的下面。我躺在里面,
19、只看见桌子的下面,其他面都看不见了。(我赞许地对他点点头,学生观察的兴致更高了。)师: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了讲台,先在小组内交流。师:哪一个小组先汇报?请说一说你们是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看到了什么?(孩子们的小手举得高高的,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生1:我们小组的同学站在这里看(他指了指讲台桌的左侧,一位同学插嘴说:这是旁边。另一位学生又说:这是侧面。)师:你们认为哪种说法好?生1:我认为左侧面好,因为桌子有两个侧面。站在讲台桌的左侧,我看到了讲台桌的左侧面和上面,桌子的上面有粉笔盒。师:喔,看到了两个面。生2:我们组的同学站在讲台桌的前面,也看到了讲桌的两个面:上面和前面。生3:站在
20、讲台桌的一角观察,可以看到三个面:上面、侧面和前面。我们组的结论是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讲台桌的形状也就不一样。师:你们小组真能干,同学们还有补充的吗?生4:我们组看到的讲台桌的形状和生1是一样的,不过,我站在这边,(指了指讲台的右侧,又想了想。)就是右侧面。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还有不同的吗?生2:我们组有的同学是蹲着看的,蹲在前面就看到前面一个面,蹲在侧面就看到侧面一个面。我们的结论是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讲台桌的面的个数也不一样。生3:我们组的同学还趴在桌上,只看到上面一个面。我们觉得最少可以看到一个面,最多看到三个面。观察物体的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样
21、子是不一样的,知道要全面的了解物体的特征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全面观察物体的兴趣和热情。教具学具:小企鹅,茶壶,练习卡,电脑课件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四人一组,围桌而坐师:这儿有一张照片,猜猜看,他是谁?电脑出示一张一个人背面的照片,教师又出示这个人侧面的照片,一部分学生会猜到,此时教师又出示这个人的正面照片,学生为自己的正确猜测叫好。师:请你用一句话来描述老师。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大家都喜欢拍照片吗?2.老师课前拍了两张照片,请大家看一看。出示教室的前后两张照片,让大家观察。3.哪一老师
22、站是在教室前面拍的?哪一张老师站在教室后面拍的?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研究的内容: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二、探究学习,感知体验。(一)观察小企鹅。1.师:现在请小组长把塑料带里的小企鹅拿出来,像老师一样。下面我们就从不同的位置来观察观察这只小企鹅,好吗?好,请小组长将放在桌子的中间,将小老鼠的头朝前。放好了吗?请小朋友们围坐在一起。(出示图)我们也像他们这样来观察观察我们的小企鹅。2.师:你现在看到的小企鹅是什么样子呢?小企鹅头在哪一边?(稍停)闭上眼睛想一想,再睁开眼睛看一看。3.投影出示企鹅图片,汇报观察结果。 电脑逐个出示企鹅
23、的另外三面,分别请看到这三面的同学起立(对起立并判断正确的同学加以赞扬)。4.换位观察。师:你们想知道其他同学看到的企鹅是什么样子的吗?下面我们就来交换位置再观察。(让学生顺时针逐个交换位置观察)请同学逐个说出你观察到的企鹅是投影片上的几号水壶,其他同学做裁判,看他说得对不对。 5.师:好,小朋友们合作得非常好。刚才我们从不同的位置来观察企鹅,看到的形状是一样的吗? 小结:观察物体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自然也不同。三、组织活动,内化新知。1、师:那就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和小企鹅一起闯关吧!你们敢和我比一比吗?第一关:师:出示课本67页图(小恐龙)同学们观察,三位小朋友看到的恐龙照片。用自己的话描述。你们真聪明!下面我们接着比好吗?答题卡先做,学生先说,在电脑对答案第二关:拿出水壶放在讲台上请四位同学说一说你看到的是茶壶的哪一面电脑出示情景图(操作完了,回答课件出示的问题)下面学生回答。你们真棒,还敢比吗?第三关投示冰箱图: 介绍:(指正面)这是冰箱的正面,这是冰箱的哪一面?(侧面) 我们能看到这个冰箱的哪些面?看不到哪些面?看不到的这几个面大概会是什么样子,请大家想象一下。 每个小组讨论。根据哪些来确定呢? 汇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608-2025硅砖
- 2025年慈善总会会计考试题库
- 2025年婚姻家庭咨询师初级笔试题库
- 2025年工业安全工程师面试题
- 2025年安全生产安全生产考试题库
- 2025年宁夏安全员考试重点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树葬行业应用与生态礼仪师考试预测题
- 2025年托育保健医生考试重点题解析
- 2025年山西C类安全员考试答案解析
- 2025年食堂安全管理员笔试冲刺题
- 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8年级下册期末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面试专项练习含答案
- DBJT15-98-2019 建筑施工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 医院护理管理课件
- 2025年秋季第一学期开学典礼校长致辞:在历史的坐标上接好时代的接力棒(1945→2025→未来:我们的责任接力)
- 变电运维安全活动个人发言
- 2025年艾梅乙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东北三省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东北三省精准教学高三联考 物理 强化卷(含答题卡、答案及解析)
- 中国邮政集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大学营养与健康
- 附录E-IATF16949条款过程对照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