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天水一中20152016学年度2014级第一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语文试题命题:陈蓉 杨洁 审核:马宗义(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岑寂(c) 潦水(l出) 央涣(mi on) 拔擢(zhu6)谨严(jm) 盛筵(yen) 迤遮(y i ) 希冀(j 1)A.伸恶(z/g) B.翼的(zh由) C.迢远(ti S)D.库达(hum)锚铢必较(z i ) 叨陪鲤对(t B)轻莺剪掠(yum)更相为命(geng)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金风阵阵,菊香遍野,梁子湖的螃蟹个儿大,只只都

2、脑满肠肥,吃起来鲜美无比。' ' ' B.这是一架电子分析天平,它能精确地称量微量物质,其准确性可以说是毫厘不爽 ' ' C.逸兴遗飞的文化情怀,波澜壮阔的文化创造,是我们古老祖国永葆活力的源泉。 D.当今时代,新事物、新知识不断涌现,没有揩量”,只吃存货",谁都难免会有江郎才尽的时候。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B.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在环 境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C.贝

3、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鳞茎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神奇功效,常常 采集起来,加工成药材。D.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 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4 .将下列带序号的句子合理排序,与上文衔接最紧密、语意最连贯的一项是()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 就不能不读一读江南的古镇:假若把整个江南比作一部委婉柔丽、行云流水般的乐章,那么古镇就是一个个非常精彩的乐段。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于平直简约把整个一座古镇宕得一波三折,有了音乐的节律有一排房屋干脆就是半间建在河面上的吊脚楼,足可见其对水的依逐古镇的街道一律临河铺筑,两排挤挤挨挨的房屋把

4、天空夹出细长的一条一条条幽深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连着大街,一头曲曲折折地延伸过去A.B.C.D.5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云销雨霁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镐B.穷且益坚欲行千里目C.兴尽悲来潦水尽而寒潭清D 控蛮荆而引瓯越 敢竭鄙怀, 恭疏短引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童子何知,躬逢胜饯B.可运不齐C.阮籍猖.狂.D.北海虽赊.7 下列句中加点词与“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中的“适”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逝将去女,适,彼乐士B.处分适.兄意C.始适还家门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庶刘侥

5、幸,保卒.余年卒:终8 .但以刘日薄西山薄:迫近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鉴:借鉴D 听 臣微志听:准许二文言文阅读( 1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 14 题司马芝字子华, 河内温人也。 少为书生, 避乱荆州, 于鲁阳山遇贼, 同行者皆弃老弱走, 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椽史据白:“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加股

6、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椽史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三国志魏书

7、卷十二9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节客王同等为兵差:派遣派遣B.役与:参加参加C.县责:责问责问D.其书,一皆如法报:报告报告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此孝子也,杀之不义是说也,人常疑之B.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C.因芝妻伯父董昭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 昭犹惮芝,不为通非为 织作迟,君家妇难为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 )A.少为书生,避乱荆州 B.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C.抑强扶弱,私请不行D 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司马芝正直的一组是( )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

8、守老母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昭犹惮芝,不为通卒于官,家无余财A.B.C. D.1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司马芝年轻时,在去荆州避难的路上,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品质;在南方居住十 几年,能够恪守礼义节操。8 在任菅县长官期间, 司马芝不畏豪强, 征调主簿刘节的门客当兵, 同时写信给刘节,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一向豪侠的刘节代替门客去当兵。C.征虏将军刘勋,恃宠骄横,多次写信嘱托司马芝帮忙,司马芝一概依法处理。后来 刘勋犯法被杀,和他有关联的人都被定罪,而司马芝却受到称赞。D.司马芝性情正直,严于执法,不受请托,权贵至亲都不敢私下

9、求他办事。他死后家 无余财,从魏建国以来,历任河南尹没有能比上他的。14翻译文中画线的两句话( 6 分)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三诗歌鉴赏(共6 分)15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幽居初夏 (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注 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 )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3 分)(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3 分)四默写(共8

10、分,每空 1 分。)16 (1) ,访风景于崇阿;(2)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3) ,行比一乡,德合一君,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4)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5) ,死当结草。五现代文阅读( 14 分)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徐迅那是一块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 冬天, 父亲还坐在那里。 低矮的屋檐, 背后是红砖土墙。黑灰色的瓦片垂着耳朵, 仿佛倾听着什么。 父亲通常一个人不会说什么, 只是静静地沐浴着阳光,取暖。一个人是会老的。皱纹宛如屋檐上生满绿锈的青苔,上面摇曳着荒草。老人头发花白,牙齿脱落, 身边斜靠着一根锃亮的竹拐杖。 那样子像是一部接近尾声的黑白电影里的旧镜头。阳光

11、不老, 新鲜的光束里尽情跳跃着生命的尘埃。 但父亲不见了。 如今,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空落落的,如我空落落的心。 泪水爬出我的眼帘,阳光使它格外的晶莹, 如针芒般的阳光深深刺伤着我。 阳光无影无踪地裹走了父亲, 又依然照亮那里,如泻地的一摊水银,成为我面前不会消逝的最坚硬的事物之一。“来!晒晒太阳!”在乡村,尤其是冬天,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窝聚的老人们也最多。冬天里,阳光以一种最温暖、最明亮的姿态涂抹大地。树上尚没有凋零的叶片,通体金黄,兴奋得直打哆嗦。地上, 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懒洋洋地, 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或是让太阳烤干的牛粪。 老人们开始在阳光里打捞着明灭的往事, 交头接耳: 谁家的

12、猪养得最肥,谁家今年的收成很好,谁家的闺女腊月里要出嫁,谁家的小子又有出息了他们大口大口饱食着阳光的盛宴,咀嚼阳光,毕毕剥剥,满嘴流油。通常,他们都以为这儿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人间的天堂。他们的笑声、叹息声、诉说声像是无数把叮当当的小郎锤,把阳光敲成了金子般的碎片,然后乐呵呵地捂在怀里,俨然一个个财主佬。我想父亲, 包括一些老人们, 在他们的人生的暮年喜欢坐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 太阳底下倾诉, 肯定隐藏着某种心灵的秘密: 一定是额头皱纹里隐逸着的生命的苦涩需要在阳光下抚慰; 内心经历太多, 那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或许往事已经堆积得发霉, 必须在阳光下曝晒一番;抑或身上流动缓慢的血液必须与阳光

13、勾兑与打通,才会使他们更加舒展、 坦荡、明媚。 也可能他们想得更远, 无边无际的黑正在向他们拥来, 他们得赶紧拾掇起一些太阳的金枝,燃烧生命因为,不仅一颗晦涩的心需要阳光的照耀;一颗纯净的心,也同样需要阳光的映照。最后,阳光收拾走了许多谜底,父亲肉体生命的消逝正如阳光的消逝一样。“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这是一位俄罗斯诗人的诗句。写这诗的巴尔蒙特这时仿佛就象一个婴儿, 在春天里降生时一睁眼, 就看到了温煦的阳光。 他身上泛着金黄的绒毛。的确, 阳光可以渗透所有的语言,但无法谛听;阳光像一块黄金可以让人贪婪地攫取, 但无法永远占有; 阳光像一朵鲜艳的花朵, 却无法为一个人永远开放。 剩下的你

14、只有看看的份了!阳光照耀的日子,生活明净得一览无余, 纤毫毕现;阳光进入土地所有事物的内部,使其发酵、膨胀、疯狂和生长。这些人们都可以看到,因此也体会出阳光本身充满的慈祥、温暖、仁爱和平静。果然,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又少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又多了一张陌生而嘶 哑的喉咙。那陌生的嘴角牵动乡村的最后一缕阳光,仿佛是在向阳光做着永别。我想,一个阳光铺就的舞台,父亲和他的乡亲裁剪着一块阳光的绸缎,然后紧紧地包裹住自己, 就幸福地睡去了。但丁说:“我曾去过那阳光最多的地方,看到了回到人间的人无法也无力重述的事物。”(神曲天堂)仅仅默念着这一句,我的心绪在阳光下就显得一派苍茫。(摘自福建文学2013年第2

15、期)17 .下面对文章的评述,正确的两项是()(4分)A.老人们喜欢聚在阳光最多的地方,打捞明灭的往事,交头接耳拉家常,反映了老人们 的晚年生活无聊寂寞。B.本文语言表达感情充沛,大量比喻句的运用,使得全文读来如一条叮咚流淌的清溪, 滋润着人们的心田。C作者写父亲去世后的失落感,写又少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写仿佛是在向阳光做着永别。 在字里行间表露出对生命的无奈。D.本文以朴素的语言,真实的情感细腻而又生动地抒写了对父亲、对故乡的深刻思念, 就像那阳光一样挥之不去。阳光照得愈多,亲情乡情愈是浓烈。E.文中写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懒洋洋地,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或是让太阳烤干 的牛粪。作者写狗舒服自

16、在的神态,是为了烘托老人们幸福陶然的心境。F温煦的阳光充满暖意,进入土地所有事物的内部,使其发酵、膨胀、疯狂和生长。正 因为如此,在作者笔下对阳光充满了虔诚和膜拜的敬意。18 .父亲和老人们为什么喜欢坐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至少列出2条理由。(每条不超过1 5字)(4分)19 .请分析第段划线句的表达作用。(4分)20 .最后一段作者引用但丁的话,用意何在? (2分)六.作文(40分)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面对“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 ”的疑问,我听过一个较为巧妙的回答: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 我吃过很多的食物, 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 过什么了

17、。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 阅读对思想的改变也 是如此。根据上面的材料写一篇作文。要求: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得少于800字。语文答案22 B (A z eng C m 百 D g g )2.A (脑满肠肥”是形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庸夫;毫厘不爽”形容一点不差;逸兴遗飞”:意兴飞扬; 江郎才尽"比喻才思减退)3.A (B项语序不当(不合逻辑)。正确语序应是:“达成一致”一一“终于定稿”一一“写 入法律”;C项偷换主语。“采集”的主语应该是“人们”,而“贝母”应该是“被(人们) 采集起来D项不合逻辑(语序不当)。“不仅还”表递进关系,原句内容倒置

18、,应该 是“他不仅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还是先驱。”)4.B (该题为续写式衔接,文段是一描写的语段,要注意描写的空间位置的变化以及修辞的 运用。)5. C (A动词,通“消”,消散;动词,销毁 B形容词,困厄,处境艰难;动词,穷尽C均为动词,消尽D动词,连接;名词,一种文体,序)6. B (A古义:谦辞,后生,晚辈。 C古义:狂放,不拘礼节。D古义:远)7. A (A和例句相同,往,到 B适合,依照 C出嫁D享有)8. C鉴:察9. D (报:回复)10. C (两个“因”都是介词,相当于“通过” 。其余三项,A项两个“也”字,前者表示判 断语气,后者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B项两个“

19、其”字,前者是第三人称代词, 译为“他的”,后者是指示代词,译为“那”;D项的两个“为”字,前者是介词,给、替,后者是连词,因为)11. A (古今对读书人都称为书生。其余三项,B项“穷困”是处境困难,不是现在生活困难;C项“不行”,是行不通,现代汉语表示否定;D项“发言”,古今都有开口说话的意思,但现在多指在会议上发表意见。)12. C (是说他孝敬母亲,不忍在危难时丢下;是说明他为官清廉)13. B (错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一向豪侠的刘节代替门客去当兵” 一句上。刘节代 门客当兵,是由于司马芝告状,太守治刘节的罪。)附: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司马芝,字子华,河内郡温县人。年轻时是一个读书

20、人,到荆州去躲避战乱,在鲁阳山里遇 到强盗。同行的人们都丢下年老体弱的人逃走了,只有司马芝一个人坐在那里守护老母亲。强盗来来到后,用刀逼着司马芝。司马芝叩头说道:“我的母亲年纪很大了,她的养老送终问题就拜托诸位了。”强盗们说:“这是个孝子啊!杀他是不义的。”司马芝于是能免于被杀, 用小车把母亲推走了。司马芝在南方住了十几年,亲自耕种,恪守礼义节操。魏武帝曹操平定了荆州,任命司马芝作菅县人。 当时天下政权刚刚建立,各地大多不遵守法律。郡主簿刘节是旧日的大家族子弟,为人豪爽侠义,拥有一千多位宾客,外出就做盗贼, 回到官署里则扰乱吏治。不久,司马芝派遣刘节的门客王同等人去当兵。掾史据实禀告说:“刘节

21、家里从来就没有派人服过徭役,如果他们到时把人藏起来, 您一定要为滞留误期而负责的。”司马芝不答应,给刘节写了封信说:“您是这里的大家族,又是郡里的左右手,而您的宾客经常不服劳役, 黎民百姓早就心怀怨恨和不满,有些流言已经被上级听到。现在征发王同等人去当兵,希望您能按时派遣他出发。” 士兵们已经在郡里集结了,但刘节把王同等人藏了起来,还乘机让郡督邮以征兵为借口去讹诈责问县里。县里的掾史没有办法, 请求让自己代替王同去当兵。司马芝就派人骑快马把一封信送到郡城济南,信上说细列举了刘节的罪状。太守郝光历来敬重信任司马芝,当即下令让刘节代替王同去当兵,青州人称司马芝“能 让郡主簿去当兵”。后来司马芝升作广平县令。征虏将军刘勋,地位尊贵,受宠骄横。他又是司马芝原来所在郡里的将军。刘勋宾客和子弟们在司马芝的管界内多次犯法。刘勋给司马芝写信,不署上姓名,却在信中多次嘱托司马芝帮忙。司马芝没有给他回信,一概按照法律 处理。以后刘勋由于行为不轨被诛杀,与刘勋交往并有关联的人全都获罪,而司马芝却因为不徇私而被人们称道。黄初年间,司马芝被调入京城任河南尹。他抑制豪强,扶持贫弱,私下请托也行不通了。正遇宫中太监想托司马芝办事,又不敢开口讲,就通司马芝妻子的伯父董昭传话。董昭也害怕司马芝,没有替他传话。司马芝性情公平正直,不以廉洁方正自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