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葫芦吊装方案设计_第1页
电动葫芦吊装方案设计_第2页
电动葫芦吊装方案设计_第3页
电动葫芦吊装方案设计_第4页
电动葫芦吊装方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文档浙铁大风DMC佥修用电动葫芦吊装方项目编号项目名称 :浙铁大风MDC佥修用电动葫芦吊装业主 :浙铁大风化工有限公司位置 :中国宁波市镇海区010.11.2016周玉峰版次DATE日期PREP D编制CHK D审核APP D批准APP DDATECLIENT 业主目录浙铁大风DMC佥修用电动葫芦吊装方案一编制依据 1(一)现场实地勘察情况 1(二)现行相关的国家、行业、企业标 1(三)以往相关同类工程的施工和管理经验 1二工程概况 1(一)工程简述 1(二)吊装工序流程图 1(三)吊装及安装组织结构图 1三施工准备 2(一)工机具准备 2(二)人员准备 2四吊装工艺流程 3(一)吊装前准

2、备 3(二)吊件吊点确定 3(三)起升操作 3(四)将吊件放置安装位置 4五受力分析 4(一)吊件重量 4(二)钢丝绳许应拉力计算 4(三)受力比较 5(四)电动机功率负荷分析 5六卷扬机安全操作方法及规程 5(一)作业前准备 5(二)作业中注意事项 6(三)作业完成后注意事项 6七施工应急预案 7(一)适用范围 7(二)救援组织机构 7(三)职责分工 7(四)事故应急处理 8(五)应急处理的注意事项 8(六)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 9一编制依据(一)现场实地勘察情况(二)现行相关的国家、行业、企业标1准建筑施工安全监测标准JBJ59-99 »2 起重机安全技术操作过程ZZ-0.6 (

3、91)»3GB 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4GB8918-2006t要用途钢丝绳标准5GB/T5972-200驱重机钢丝绳养护、维修、安装、检验与报 废(三)以往相关同类工程的施工和管理经验二工程概况(一)工程简述位于DMCI置顶楼60米高的检修电动的产,由于工作时间较长已经磨损无法 使用。现将新购买的电动葫产吊装至 60米处更换原有的旧电动的产。(二)吊装工序流程图固定滑轮装卸扣稳定吊点穿钢丝绳1用吊带稳固吊物_用倒链接替卷扬机把吊完成吊装及安装安装检修电动葫 芦用两个倒链把吊物提 升至安装高度物放置7层平台吊物提升至55米7层平台以上(三)吊装及安装组织结构图项目经理

4、安全员起重司机起重指挥安装人员三施工准备(一)工机具准备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卷扬机3T台12滑轮组3.2T个23倒链3T 和 5T台2各一个4吊带3T*6M条45吊带2T*2M条46卸扣3T个47撬杠1M根28管钳把29扳手把什根据需要10麻绳根1(二)人员准备在耳J 丁 P人员配备姓名数量1主管* (项目经理)12队长* (施工队长)13起重指挥* (专业起重工)14卷扬机操作员*15钳工*16辅助工* * *37安全员*18观察人员*19合计10四吊装工艺流程(一)吊装前准备吊装前对吊装区域设立警戒区和警戒人员维持吊装秩序, 并对吊装人员进行 工序交底,统一吊装信号,通过信号以保

5、证各操作岗位动作协调一致, 达到安全 施工。指挥信号应贯彻执行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5082-85的规定。起重吊 装时起重工用对讲机加手势进行吊装作业指挥,指挥信号传递程序为:总指挥、 岗位指挥、操作者。卷扬机操作员操作前要检查作业条件是否符合要求,查看影响起重作业的障碍因素,检查配重状态,确定卷扬机各工作装置的状态;查看吊钩、钢丝绳及滑 轮组的倍率与被吊物体是否匹配; 检查卷扬机技术状况,特别应检查安全防护装 置的工作状态。同时,观察各部部件状态是否正常,上方和下方两个滑轮组固定 是否安全牢固,钢丝纯是否正确的穿入滑轮组的滑轮内; 上方接替卷扬机的两台 倒链挂点是否牢靠。各部分功能正常时方可

6、正常作业。(二)吊件吊点确定电动葫产总长度3.1M,将吊钩固定在中间位置后两头重量基本一样,用两跟 3T*6M吊带在电动的产两头成大概60。角固定并找到使吊件平衡的吊点。找到吊 点后检查各部件绑扎情况,检查无误后系上溜纯(麻纯)准备起吊。(三)起升操作起开操作时要严格做到“十不吊”,即:(1)起重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不吊;(2)超负荷不吊;(3)工件紧固不牢不吊;(4)吊物上有人不吊;(5)安全装置不灵不吊;(6)工件埋在地下不吊;(7)斜拉工件不吊;(8)光线阴暗看不清不吊;(9)小配件或短料盛过满不吊;(10)棱角物件没有采取包垫等护角措施不吊。起开操作时检查滑轮倍率是否合适, 配重状态与

7、制动器功能,倍率改变后的 滑轮组须保持吊钩旋转轴与地面垂直;被起吊的物件的重量不得超过起重机所处 工况的允许起吊的重量,起吊较重物件时,先将其吊离地面100mm200 mmM后查看制动、起吊索具及整机稳定性等,发现可疑现象应放下被吊物,认真进行 检查,判断为无危险后再进行起升作业,起升操作应平稳,不要使机械受到冲击; 在起升过程中,如果感到卷扬机有倾覆征兆或存在其它危险期时,应立即将被吊 物降落于地面上;即使起重机上装有高度限位,起升操作时也要注意防止钢丝纯 过卷。(四)将吊件放置安装位置卷扬机将吊件提升至DMC7B平台以上卷扬机停止上升,用提前准备好的一 台5T倒链的吊钩挂在吊件的吊点上,挂

8、好吊钩倒链慢慢提升卷扬机点动下降, 直至吊件重量完全作用在倒链上。 拆除卷扬机上的卸扣,将吊件放置在7层平台 上。吊件放置稳固后拆除5T倒链,用两点吊装法分别用5T和2T倒链,使用吊 件两端的吊点将吊件提升至安装高度并完成安装。五受力分析(一)吊件重量经计量电动的产长度 L=3.1M 重量T=1.2T=1200 Kg(二)钢丝绳许应拉力计算(1)本工程使用卷扬机配套钢丝纯技术参数D=O 16 (钢丝绳直径)n=6*19+1IWR (钢丝纯规格)d=1.0 (钢丝直径)P=1800Mpa (抗拉强度)K=5.5 (钢丝纯使用电动卷扬机机械传动中型重量其安全系数)Q=0.85(多股捻制钢丝绳破断拉

9、力折减系数)(2)钢丝绳许应拉力计算Fb(破断拉力)=兀 *d 2/4 * P * n * Q/9.8=(3.14*1.0*1.0)/4 *( 1800*6*19*0.85)/9.8=13971.4 (Kg)F(许应拉力 尸 Fb/K=13971.4(Kg)/ 5.5=2540.25 (Kg)(三)受力比较F(许应拉力)=2540.25(Kg) >电动葫产最大重量 =1200 (Kg)结论:本卷扬机配套钢丝绳能安全起吊本工程所需起吊电缆。(四)电动机功率负荷分析电缆最大重量:G=1200Kg*9.8N/ Kg=11760N每分钟受力方向移动距离:S= 3 M起吊有功功率:P0 = G*S

10、/T*1000=11760N*3M/60s*1000=3.53Kw卷扬机配用电动机功率P=5.5Kw结论:P>Po ,本卷扬机配用电动机能安全可靠使用。其他吊装工具及设备载荷能力明显高于吊件重量无需再进行受力分析六卷扬机安全操作方法及规程(一)作业前准备1、安装时,基座平稳牢固,采用 4颗14配套地脚螺栓穿通地板拉紧固 定,丝头带平垫、弹簧垫和双螺帽;2、操作人员的位置在放置卷扬机处,指挥人员在DMC7B平台处指挥。3、作业前检查卷扬机与地面固定是否稳固和摇摆,检查电动机扇叶防护 罩是否正常无松动,检查控制电缆线路是否完好,检查控制电缆线路是否悬 挂于墙体上,检查接地线是否完好并同设备接

11、触牢靠。4、作业前检查卷扬机制动装置是否动作灵活,检查刹车片是否完好。5、作业前检查钢丝绳是否有断股和松捻现象,钢丝绳在卷筒上必须排列整齐,检查钢丝纯、滑轮的运转情况,并必须添加润滑黄油。6、作业前安装使用的导向滑轮地板上的采用闭口式地滑轮,槽钢横担上 的采用吊式闭口滑轮。7、作业前检查卷扬机卷筒旋转方向应和操纵开关上指示的方向一致。8、滑轮的位置是否与卷筒轴心线垂直。9、作业前检查卷扬机安装位置、钢丝绳拖动位置、滑轮安装位置不得有 障碍物。10、控制箱采用设备配套专用控制箱,明装壁挂牢靠固定,距离设备及起吊 支点距离不超过3M,其电源就近从施工临电三级配电箱引入, 电源线缆采用三相 五线(Y

12、Z-5*6)橡皮绝缘软电缆,控制箱及其门盖可靠接地。作业前检查内容中有不符合要求的必须修整完好后才能开始吊装作业。(二)作业中注意事项1、卷筒上的钢丝绳应排列整齐, 如发现重叠和斜绕时,应停机重新排列。 严禁在转动中用手、脚拉踩钢丝纯。钢丝纯不许放完,最少在卷筒上应保留三 圈。2、钢丝绳不许打结、扭绕,在一个节距内断线超过10%寸,应予更换。3、作业中,任何人不得跨越钢丝纯,物体(物件)提升后,操作人员不 得离开卷扬机。休息时物件或吊笼应降至地面。4、作业中,电缆起吊点位置、卷扬机起吊位置、中间楼层每间隔2层一专人共计3人组成一个指挥操作系统,每人配对讲机和手电筒各1个,指挥系统人员同吊起物保

13、持良好的能见度,卷扬机电控箱设一个人专职负责操作, 司机、指挥员密切配合,服从信号统一指挥。5、卷筒钢丝绳缠乱时,必须由两人配合缠绕,其中一人操作,一人在5M以外用手引导,严禁一人用手、脚引导缠绕,防止把手或脚绞进去发生事故。6、作业中如遇停电,立即切断电源。(三)作业完成后注意事项1、作业完毕,应断开电源,锁好开关箱。2、提升吊笼或物件应降至地面,泊整场地障碍物。3、每隔两天有安全员进行检查。七施工应急预案(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方案检修电动的产起吊过程人员受伤非正常情况。(二)救援组织机构现场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责任工长任副组长 和内业资料员、材料保管员、各专业

14、工长组成应急联动领导小组。工地现场值班电话:*有关负责人联系电话:*1、组长:(项目经理)2、副组长:(责任工长)3、组员:(内业资料员)4、组员:(材料员)5、组员:(总监护员)6、组员:(监护员)*各小组成员尽快赶到事故现场进行指挥协调,相互配合迅速、高效、有序 开展救助工作。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资金、人员、设备及场地占用。配合上级业务部门进行突发事件起因调查处理,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应熟悉报警电话(如110、119、120 等)。施工期间,人员如有变动,接任人员自然接替其相关工作(三)职责分工1组长负责联系报告相关政府部门和公司相关领导机构,全面协调施工场外相关救援事宜和施工现场各责任小组成员

15、的救援秩序。2副组长主要配合组长的指挥,全面负责现场救援工作;负责事故现场的 勘察,记录;为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3内业资料员主要负责事故第一现场抢救指挥,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畅通、 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二次安全事故等事项。4材料保管员主要负责救援车辆、物质和救援资金及时到位。5专业工长、监护员主要组织下属作业人员全面参与救援行动,抢救现场 伤亡人员和财产;组织开展事故人员自救,保证自救工作及时、迅速、有力,等 待救援;并配组长、副组长的指挥工作。(四)事故应急处理1重、特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张宗保)应按照本项 目部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 事故主要负责人(杨海银

16、 周 玉峰)在抢险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期间不得擅离职守。2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对事故进行迅速评估后,立即由 应急救援总指挥(组长)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令。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各小组成员要迅速到达事故第一现场,并按其 职责分工完成各自任务。迅速集结队伍,携带必要的救援设备器材,赶赴救援现 场实施救援;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移伤员,尽最大可能地 降低人员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4 参加事故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5 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设专人保护 事故现场和物证,禁止人员未经

17、过授权而进入事故现场。 经有关部门认可后方可 恢复施工生产。(五)应急处理的注意事项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不要惊慌失措。要同时做好四件事:(1)及时向上级报告(2)抢救伤员(3)排除险情、制止事故蔓延(4)保护好事故现场,必须有组织、有指挥和有秩序地进行,以避免乱中出 错。2在事故负责人未到达现场之前,当时在事故现场的最高级别负责人应承担 起应急处理的组织和指挥工作。此时,要做好的事有以下4件:(1)制止惊慌混乱(2)将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3)抢救伤员(4)在急需并有把握的情况下进行排除险情和制止事故蔓延的工作; 在抢救 伤员和进行排险工作时,一定不要招致伤害的扩大,负责人到场后,立即如实汇

18、 报情况。3负责人到场后,应迅速了解情况和组织安排,指挥向上级报告、抢救、排 除和保护等4项工作的进行。指挥人员头脑一定要冷静,杜绝指挥的失误。4抢救伤员、排除险情和制止事故蔓延的工作必须在统一指挥下进行。进 行时应对可能引起的新的危险做出防护安排,必须采取“先保险、后抢救、再排 除”的严格要求和作法,以确保抢救和排险人员的安全。5严格保护好现场,为进行事故和处理提供物证和分析依据。要求现场各 种物品的位置和状态保持原样。由于抢救伤员和排除的需要而必须予以移动时, 应安排专人做出原状的标志并拍照记录, 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防止人为或 自然因素对事故现场的破坏。6 清理现场必须在事故调查组确认取证完毕,并完整记录在案后方可进行。 在此之前,不得借口恢复施工、擅自清理现场。(六)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1事故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经过、原因分析、伤 亡人数和采取的应急措施。(1)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项目领导或主管部门。(2)发生轻伤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责任人工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